九年级化学下册_第十二单元_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 3
- 格式:doc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掌握常见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及摄取方式;3.培养学生合理摄取化学元素的意识,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二、教学重点1.学习常见的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化学元素;2.讨论化学元素的摄取方式及人体健康问题。
三、教学内容1.常见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化学元素;2.不同化学元素的作用及摄取方式;3.人体健康问题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与化学元素相关的事例,引起学生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注意。
2. 讲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5分钟)讲解常见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化学元素,如钙、铁、锌等,以及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所需的摄取量。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化学元素摄取不足或过多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
3. 分组讨论不同化学元素的作用及摄取方式(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化学元素进行讨论,包括该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摄取方式、不足或过多的后果等。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4. 元素摄取量的计算及实践(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相关数据计算自己每日所需的化学元素摄取量,并根据计算结果给予合理的膳食建议。
并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小组内制定一个实际可行的饮食计划。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进行小结。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解答。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自主搜集更多关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信息,并进行展示和分享;2.鼓励学生观察日常饮食中化学元素的摄取情况,结合知识进行评估。
六、教学评估1.讨论中小组展示的内容是否正确、完整,并能给出合理的解释;2.学生能否正确计算出自身所需的化学元素摄取量,并给出合理的膳食建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了合理摄取化学元素的意识。
第十二单元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内容课题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简单了解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重点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难点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甲:我是钙元素,在人体中只含2%。
如果少了我,人就会得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等病。
我来源于奶类、豆类等食物中及人工制造的补钙保健品内。
乙:我是碘元素。
老钙兄,我虽然没有你的含量多,但我的功劳可不小。
若少了我,人就会思维迟钝、得甲状腺肿大病。
我主要来源于海产品、加碘盐中。
你家里用的是加碘盐吗?丙:我知道加碘盐要防潮、密封储存,待食物煮好后再放入,而不能把加碘盐放入锅中久煮。
丁:铁老弟我呢,虽然我比不上你们,但人体缺少了我,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你知道为什么炒菜的锅会用我吗?我在很多食物中存在,如肝脏、蛋、鱼、豆类、芹菜等。
二自主学习探究:<一>阅读课本P92~93及资料表12-1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
1、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3、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4、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有哪些?微量元素有哪些?5、人体中K、Ca、Na这些常量元素有何作用?6、人体中的微量元素Fe、Zn、Se、I、F对人体分别有什么作用?缺少时对人体会有什么影响?7、你知道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有哪些?<二>阅读课本P93~94及表12-2、课本P95的资料,填写下表。
元素元素符号该元素的作用摄入量过少的后果摄入量过多的后果补充途径钙锌碘铁硒三合作探究1、P95的讨论。
2、你家里炒菜做饭用铁锅还是铝锅?用什么锅较好?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四自主测试1.用元素符号填空。
(1)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的元素。
(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摄人量过高、过低会引起贫血。
(3)能防止龋齿,缺乏易产生龋齿。
(4)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过量不会引起中毒。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人体元素的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
【教学过程】【引入】以广告视频进行导入如果饮食不合理会引起营养不良。
如何才能使身体更健康呢?【多媒体显示】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讲解】同学们,你们知道么,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的万物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我们人体中的元素约有50多种,含量较多的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多媒体显示】(佝偻病患者)【设问】怎么会得这种病呢?【归纳小结】1.成人体内约含有钙1.2kg。
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生长迟缓、骨骼变形,出现佝偻病、牙齿发软,易患龋齿等症状。
成人缺钙,发生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必须摄入足够的钙。
幼儿、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人更多的钙。
我国营养学会1998年对每日膳食中的钙供给量提出建议:婴幼儿400 mg~800 mg,青少年1 000 mg~1 200 mg,成年人800 mg,老年人1 000 mg~1 200 mg。
示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1.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大家知道,饮用洁净的矿泉水对人体大有好处。
我国百岁老人大多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山村,那里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为什么“长寿星”却偏偏在那些偏远的山村呢?医学研究证实,是因为那里的“水土”好,有些洁净的山泉水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人们常年饮用那样的水就能健康长寿。
那么微量元素到底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呢?导入二:【投影】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
第一幅________;第二幅________;第三幅________。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设问】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你就会得出结论。
推进新课【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在人体中,有多少种元素是必需的?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哪两大类,是如何划分的?(2)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元素?【投影展示】课本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课本表“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过渡】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较少,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
它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下面我们来研究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角色扮演】课前精心挑选一名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出其不意地演出如下一幕:一位“老人”突然从教室后走向讲台,在跨上讲台时,故意摔了一跤,“老人”痛得龇牙咧嘴地坐在讲台上,用双手捂住一只腿(作痛苦状),口里自言自语:“怎么又把腿摔断了?”教师乘机提出如下问题:老年人为什么容易骨折?【设问】怎么会得这种病呢?哪些食物中含有钙元素呢?【归纳小结】(1)成人体内约含有钙1.2 kg。
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
(2)未成年人缺钙会引起生长迟缓、骨骼变形,易患佝偻病、牙齿发软、龋齿等症状。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人体的组成元素根据含量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能说出钙等常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怎样合理摄入。
3.知道微量元素的分类,并能举例。
4.知道铁、锌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怎样合理摄入。
二、教学重点1、人体的组成元素的分类2、一些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用辩证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教学难点一些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四、教学思维导图:教学活动活动目的五、教学过程环节一:人体的元素组成[教师]电视中经常有些广告让我们印象深刻,那现在有两个病例,看大家能不能快速地为他们找到合适的药物。
症状一:孩子不吃饭,没有胃口。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学生]选蓝瓶的。
[教师]再看第二个症状:以前腰不酸,腿不疼,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现在腿脚不利索,登山也费劲。
这个时候我们又应该选择哪一种?[学生]高钙片,水果味。
[教师]如果都缺乏我们也不怕,我们还有备战组合装-钙加锌口服液,也是蓝瓶的。
那我们知道,这里的钙和锌指的是分子?原子还是元素?[学生]元素。
[教师]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我们人体也不例外。
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元素一共有100 多种,1 号元素是氢,到118 号元素。
人体内的50 多种元素都可以在自然界里找到。
那我们人体内有哪些元素呢?其实从我们身边的物质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那老师在课前给大家布置的一个任务是让大家找到自己喜爱的一种食物,那现在谁来说说他喜欢哪些食物?[学生]巧克力,苹果,薯片,威化饼……[教师]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它上面的营养成分表上都有哪些项目?[学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能量,钠,钙等等。
[教师]这是最常见的营养成分表,我们在课题 1 中的学习可知,这些物质主要含有哪些元素呢?[学生]蛋白质主要含有C、H、O、N 等元素。
[学生]脂肪含有C、H、O 元素。
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
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如物质的组成,生物学知识,信息技术的操作运用等)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从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以及身边各类疾病的发生)出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取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使学习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难点: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②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
③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中常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讲述与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交流获取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课堂上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营养知识,接受科学的生活方式。
【重点难点】人体的主要元素及作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过程】阅读教材P97——100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在商场里常见的“补钙”“补铁”“补碘”,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_______(元素,原子,分子,物质)(2)人体中有______种元素,含量较多的有_____种.(3)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______元素, 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
其余元素主要以______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4)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称为_____元素,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钙元素对人体有什么重要作用?怎样防止缺钙(6)钠、钾元素对人体有什么重要作用?(7)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什么重要作用?怎样防止缺微量元素?【归纳】1.常见金属元素钙:①存在: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②作用: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③摄入量过低的影响:幼儿及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易骨折。
摄入量过高的影响:⑴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⑵影响视力和心脏功能④影响人体吸收钙的因素:A.多晒太阳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利于钙吸收B.年龄越大,肠钙吸收越少,女性比男性更加明显C. 运动可增加钙的吸收2.常量元素钠、钾和磷对人体的重要性①钠钾元素对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起重要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②钠元素过多的危害:钠过多有可能会导致水肿,造成高血压。
同时,钠过量会对人体中钾的吸收造成影响,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初步认识化学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难点1.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贵州某山区盛产芭蕉,一外地人问卖蕉人怎么卖?答:1角钱3只。
4只行不?答:不卖。
2角钱卖一串(少的也有十多只)行吗?答:行。
这个卖蕉人数学概念为何这样差?原来他在婴儿时期因缺碘而得了呆小症,智力缺陷。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探究新知活动一:观察与思考【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思考】你们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引出课题】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如下问题:1、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2、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交流【过渡】下面着重讨论钙、钠、钾、铁、锌、硒、碘、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活动二:1、钙【阅读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并积极讨论:根据自己社会阅历谈谈你对钙元素的认识。
【交流汇报】学生将自己阅读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
2、钠和钾【讨论并交流】1、对照前表分组讨论锌、铁、硒、碘、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2、你家里炒菜做饭使用铁锅还是铝锅?用什么锅较好?谈谈你选择的理由。
3、教材P100讨论题: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四、效果检测见教科书P100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过程[引入]以上事实证明,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板书]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讲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组成我们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
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板书]一、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
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引导学生看课本P95资料(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设问]人体内的这50多种元素在人体内怎样分布?它们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请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回答内容有:1.人体中,除碳、氢、氧、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都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2.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微量元素小于0.01%)。
3.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小,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
它们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总结并板书]二、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讲解]人体中若缺少某种常量或微量元素,常常会引发疾病。
[请学生观看图12—11(佝偻病患者)和图12—12(甲状腺肿大患者)][问]你知道这些症状是由于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吗?[生]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缺碘引起的。
[过渡]缺钙怎么办?缺碘怎么补?下面,就让我们研究一些具体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从中找出补钙、补碘的办法。
[板书]1.钙[讲解]成人体内约含钙1.2 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投影资料一或给学生发放资料一]资料一钙与人体健康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
大家都知道,小儿因正在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量较大,每天要自饮食中取得1克以上的钙才行;如果缺乏钙,会得佝偻病,俗称软骨病。
另外,正常孕妇的骨骼变化一般不大,但要是孕妇饮食中经常缺乏钙质,或者母体吸收钙质的机能减低,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那么母体就会发生骨骼脱钙,用脱落的钙质来满足胎儿的需要。
这样母体骨骼就会变得疏松,发生软化,甚至出现牙齿脱落。
孕妇每天需钙约1.5克,乳母每天需钙约2克。
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能保持人体中钙,磷比例的平衡,并能使钙、磷在骨骼上沉积,所以当维生素D缺乏时,骨骼中的钙、磷均减少,因而骨骼不能进行钙化,结果骨质就软化。
所以,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的办法是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来源。
人体中的维生素D主要是由皮肤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所以要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大阳,还要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乳类、肉类等,必要时可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
为了增加钙质,应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黄豆及其他豆类、粗粮、水果、荠莱、雪里蕻、苋莱、花菜(花椰莱)、鱼类、蛋类、乳类、虾以及各种动物骨骼(如虾皮、酥鱼骨、酥排骨等)。
在这些食物中,以牛奶中的钙质最易被吸收,其次为豆腐,绿叶蔬菜和水果等。
必须注意的是菠莱中含有许多草酸,草酸遇上钙质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后者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豆腐、牛奶等不宜与菠菜同煮,孕妇、乳妇和小孩也不宜多吃菠莱。
烹调含钙的食物时,适当加点醋倒是有益的,因为醋酸能使食物中所含的钙质和铁质容易溶解出来,以利于人体吸收和利用。
钙在体内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约占99%)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左右的钙则主要分布于各部分体液中,其量虽少,生理功用却很大。
分布于体液中的钙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①维持细胞正常的通透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离子有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当血钙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乎足抽搐。
③参与肌肉的收缩。
肌浆中的钙与骨骼肌的收缩有直接关系,对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亦起着重要影响,钙过多可引起肌紧张减弱,心跳减慢甚至心脏停搏。
④参加血液的凝固过程。
血凝是人体的一种重要止血机能。
可见,钙的生理功用十分重要,人体必须维持钙的正常代谢。
[学生阅读完上述资料后][问]现在,大家找到补钙的办法了吗?[生]找到了![师]希望大家能按以上介绍的方法去补钙。
因为大家现在正处于发育期,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是大家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过渡]大家知道,食盐是我们每日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而食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的钠离子。
食盐中还含有钾盐。
那么,它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大家看课本有关内容回答。
[板书]2.钠和钾[学生看完课本后回答]钠离子和钾离子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承接]对于食盐与人体的关系,你想了解更多吗?请看资料二。
[投影或发放资料二]资料二人为什么要吃食盐?食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的钠离子。
正常人的血液有一个比较恒定的酸碱度,适合于细胞的新陈代谢。
这种恒定的酸碱度,主要是靠血液的缓冲系统、呼吸调节(肺)和肾脏调节三个方面来维持的。
血液中主要的缓冲剂是碳酸氢钠一碳酸这一对缓冲剂,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就是钠离子。
正常人钠离子的最小需要量每人每日为0.5克,相当于食盐2~3克,但这样低的低盐饮食我们不能长期耐受,所以正常人每日约摄入6~12克食盐,而且非高血压、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的一般人以10~12克为宜。
食盐中含有钾盐,其他食物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钾盐,所以正常人每日摄入钾盐2~5克。
这些电解质在人体内随水分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外。
钠离于和氯离子主要在细胞外液,而钾离子则主要在细胞内液。
在正常的状态下,细胞外和细胞内的电解质是维持平衡的。
在异常状态下,人体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外的水分和电解质(水分和电解质通过细胞膜)来维持平衡。
若平衡维持不了,就发生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出现疲乏、头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甚至虚脱。
人体每日经由尿中排出4.5克左右的氯化钠和1.8~4.5克的钾盐,另外从汗和粪便中还排出一定数量的钠盐和钾盐。
所以要不断补充。
高温季节劳动时流汗量大,排出体外的盐也增多,为了防止中暑,常常给大量出汗的人喝盐开水。
在医院里,医生给呕吐腹泻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给以生理盐水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食盐虽然是生理必需,但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作用。
钠盐在某些内分泌素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增高,而且还能促使肾脏细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
另外,如果体内钠盐积聚过多,渗透压就要变动,A体为了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就会吸收大量的水分,整个血液也就容易增多,从而使心脏的负担增加,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症状。
因此,不论是高血压还是心脏病,都必须在饮食中控制食盐的用量,特别是在心力衰竭或者有水肿的情况下,更应严格采用低盐和无盐饮食。
浮肿是肾炎病人的主要症状,忌盐能够消肿,这也是因为钠盐具有上面所说的吸收水分的作用,而A体中的钠盐主要是从食盐中摄取的。
因此,急性肾炎发作时宜采用少盐或无盐饮食。
但须注意的是,当病员肾功能差,小便量少的时候,最好不要吃无盐酱油和秋石。
因为无盐酱油不含钠盐而含钾盐,但这类病人肾脏的排钾量减少,所以多用无盐酱油后,血钾就会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心脏的跳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梅子中的钾,能够促使体内过剩的钠排出体外,所以摄取过多盐分感到口渴时,吃苹果、梅子尤为有效。
“望梅”尚能“止渴”何况吃梅呢?[过渡]以上我们介绍的是几种常见的常量元素,下面,我们再来了解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板书]3.微量元素[引导学生了解课本P96表12—2中列举的微量元素][讲解]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中的必需元素,还有一些是非必需元素,另一些为有害元素。
[过渡]微量元素中的碘并不是一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然而缺了它就要生病。
大家可通过以下资料来了解有关碘的知识。
[投影式发放资料三]资料三碳是怎样影响人体健康的?早在1850年,法国植物学家查廷已发现甲状腺肿大与缺碘有关,并指出碘可以预防这种病。
碘是人们最早发现的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的微量元素之一。
碘虽然不是一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可是缺了它就要生病。
体内碘的含量甚微,其约为20~50 mg。
其中在只有20~25 g重的甲状腺内就集中了A体总碘量的1/5,血清中碘的浓度为50~120 mg·L-1,其余的碘分布在肌肉、皮肤、卵巢、肾上腺及胸腺中,所以甲状腺是人体中含碘浓度最大的组织。
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这种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智力发展和个性的许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必要的,而碘是甲状腺素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没有碘,甲状腺素分子就不能产生。
人的血液中只含有75 ppb(ppb表示十亿分之一,75 ppb即十亿分之75)的甲状腺素,而每个甲状腺素分子中倒含有4个碘原子。
甲状腺素的化学名称为3,5,3′,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还分泌少量的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它的生物活性比甲状腺素大两倍左右,其作用也较甲状腺素为快。
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都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
甲状腺激素能显著地增强机体的能量代谢和气体代谢,使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增强,氧消耗量增加。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肠对单糖的吸收。
并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增高。
甲状腺激素能增加储存脂的作用及真脂的分解代谢,并可促进胆固醇转变为胆酸。
当甲状腺机能亢进时,体脂减少。
血胆固醇可降低。
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是维持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分泌不足可致生长停滞。
甲状腺激素对骨骼钙化也有影响,适量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幼年动物骨骼有机成分的合成,使钙盐易于沉着;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可致骨骼脱钙而引起骨质疏松症。
粘膜和皮肤皆能吸收碘或碘化合物;进入血液中的碘迅速被甲状腺吸收而储存于腺体中,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成人每天大约需要100~150mg的碘。
一般说来,普通食品中所含的碘已够需要,人体缺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在儿童发育期、妇女妊娠期或发生各种感染时,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因此碘的需要也随之增加;②由于某些地区的水、土壤、食盐及其他食品中缺乏碘质,这种情况多见于高原山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
当人缺碘时,体内甲状腺素合成受障碍,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下降,此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脑垂体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来使甲状腺细胞增生和肥大,就会引起颈部产生结节状隆起,这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不仅影响患者劳动,而且有着严重的后果。
例如,在重病区患者的后代中可能出现以智力低下、聋哑、身材矮小等特征的克汀病(呆小病);结节型甲状腺肿有可能转变为毒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