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规委会
- 格式:pdf
- 大小:40.58 MB
- 文档页数:75
项目名称:六盘水市钟山区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7-2020年)委托方(甲方):钟山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计方(乙方):六盘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乙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黔】城规编第152025号项目编号:2017—99编制单位:六盘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劲研究员分管副院长:甘袁华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吴焱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肖波注册规划师项目审核:李卫云规划师专业负责:张豆工程师参编人员:张豆、王欢、周鹏飞、谌琦张春松、张星、罗泽阳、杜春丽编制单位:钟山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邓维良、王正松、王维、夏永红、吴睿目录第一章总则................................................................................................................. - 0 -一、规划背景.......................................................................................................... - 0 -二、规划依据.......................................................................................................... - 0 -三、指导思想及原则.............................................................................................. - 1 -四、规划范围.......................................................................................................... - 3 -五、规划期限.......................................................................................................... - 3 - 第二章现状分析............................................................................................................. - 3 -一、现状棚户区分布.............................................................................................. - 3 -二、现状棚户区统计.............................................................................................. - 4 -三、现状条件及问题分析...................................................................................... - 7 - 第三章相关规划解读..................................................................................................... - 7 -一、《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解读........................................ - 7 -二、《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14-2030年)》解读................ - 8 -三、《文化体育设施布局规划》解读 .................................................................... - 9 -四、《社区基础文化设施布局规划》解读 .......................................................... - 10 -五、《竞技训练体育设施规划》解读 .................................................................. - 10 -六、《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解读 .................................................................. - 11 -七、《六盘水市中心城区“9+3”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及农贸市场设施布局规划(2013—2030年)》解读 ............................................................................ - 11 -八、《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15-2030年)》解读.......................... - 12 -九、《市中心城区加油站加气站网点布局规划(2014-2030年)》解读 ......... - 12 -十、《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解读...................................... - 12 -十一、《六盘水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2030年)》解读- 13 -十二、《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解读- 13 -十三、《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5-2030 年)》解读- 14 -第四章规划目标与策略 .............................................................................................. - 14 -一、规划目标 ....................................................................................................... - 14 -二、总体策略 ....................................................................................................... - 15 - 第五章棚户区改造规划 .............................................................................................. - 16 -一、改造模式 ....................................................................................................... - 16 -二、运作模式 ....................................................................................................... - 25 - 第六章公共设施引导 .................................................................................................. - 26 -一、切实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 - 27 -二、改善市政公用设施体系 ............................................................................... - 27 -三、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 - 28 - 第七章空间环境规划 .................................................................................................. - 29 -一、山体保护 ....................................................................................................... - 29 -二、空间环境 ....................................................................................................... - 30 -三、城市风貌........................................................................................................ - 30 -四、城市文化........................................................................................................ - 31 - 第八章改造重点与分期时序规划 .............................................................................. - 31 -一、改造重点........................................................................................................ - 31 -二、启动时序........................................................................................................ - 32 - 第九章保障机制与实施建议....................................................................................... - 33 -一、保障机制建议................................................................................................ - 33 -二、实施建议........................................................................................................ - 36 - 第十章附表............................................................................................................... - 37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2015年《六盘水市钟山区棚户区改造规划(2016-2020年)》由六盘水市城乡规划局和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编制工作,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和《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财预2017-62)文件的要求,由于城市棚户区政策发生变化,同时考虑钟山区新增大湾镇、保华乡、木果镇、青林乡、金盆乡和南开乡6个乡镇棚户区和现有市钟山区棚户区发生变化或存在遗漏等问题,因此,亟需编制《六盘水市钟山区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 (1)1.1池州经济发展背景 (1)1.2区位分析 (2)1.3自然和历史 (2)1.3.1地形地貌 (2)1.3.2气候条件 (2)1.3.3水文条件 (3)1.3.4土壤动植物资源 (3)1.3.5历史文化资源 (4)1.4主要设施与基础工程 (4)1.5社会经济概况 (5)1.6景区建设 (5)1.6.1发展概况 (5)1.6.2相关规划 (6)1.7现状存在的问题 (7)1.7.1山水特色不够突出,小景点建设缺乏系统 (7)1.7.2主要景点分布不尽合理,不利于游览组织 (7)1.7.3交通体系尚未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 (7)1.7.4部分项目建设未把尊重自然风貌放在首位 (7)1.7.5存留的部分村庄管理不善,造成生产生活污染 (7)1.7.6管理尚不完善,缺乏发展资金和人才 (8)第二章案例借鉴与比较 (8)2.1杭州西湖 (8)2.2南京玄武湖 (9)2.3武汉东湖 (9)2.4比较借鉴 (10)2.4.1可以借鉴的优点 (11)2.4.2需要避免的缺点 (12)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12)3.1风景资源概况 (12)3.1.1七星墩 (12)3.1.4金地藏寺 (13)3.1.5莲花台 (13)3.1.6望华楼 (14)3.1.7桃花岛 (14)3.1.8龟山岛 (14)3.2景物和景点、景区、风景名胜区的综合评价 (15)3.2.1景点评价标准 (15)3.2.2景物和景点评分与等级 (16)3.2.3景区综合评价、评分与定级 (17)3.2.4风景区综合评价、评分与定级 (18)3.3评价结论 (20)3.3.1齐山—平天湖风景资源特性 (20)3.3.2结论 (21)第四章风景区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21)4.1规划依据 (21)4.2规划期限 (22)4.3规划指导思想 (22)4.4规划原则 (22)4.4.1贯彻“方针”,滚动发展的原则 (22)4.4.2发挥优势,注重发掘的原则 (23)4.4.3提升品位,适应市场的原则 (23)4.4.4执行规范,突出重点的原则 (23)第五章风景区规划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23)5.1规划范围 (23)5.2风景区性质 (23)5.2.1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与九华山风景区 (23)5.2.2平天湖、齐山湖、天堂湖与丰收湖 (24)5.2.3杏花村与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 (24)5.3风景区发展目标 (24)第六章风景区总体布局规划 (24)6.3景区划分 (25)6.3.1划分原则 (25)6.3.2景区划分 (25)6.4功能分区 (25)6.4.1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水域河流 (26)6.4.2风景恢复区 (26)6.4.3建设发展区 (26)6.4.4建设控制区 (26)6.5风景区布局 (27)6.5.1旅游十要素 (27)6.5.2风景区入口布局 (28)6.5.3管理设施布局 (28)第七章游人容量分析及游客量预测 (28)7.1游人容量分析 (28)7.1.1游人容量分析 (28)7.1.2游人容量测算 (28)7.2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29)7.2.1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29)7.2.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1)7.3游客量预测 (32)7.4客源市场分析 (32)7.4.1客源市场现状 (32)7.4.2客源市场定位 (33)7.4.3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33)第八章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 (33)8.1规划原则 (33)8.2规划目标 (34)8.3生态保护保育 (34)8.4保护模式 (34)8.5分类保护规划 (34)8.5.1史迹保护区 (34)8.5.4生态保护区 (36)8.5.5外围水源控制区 (36)8.5.6统筹控制区 (36)8.5.7外围保护与协调带控制引导要求 (36)8.6珍稀植物保护规划 (38)8.6.1珍稀植物群落保护 (38)8.6.2古树名木保护 (38)8.7核心景区划分 (38)8.8环境保护规划 (39)8.8.1环境质量现状 (39)8.8.2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39)8.8.3环境保护措施 (39)8.9建立保护管理机构 (40)第九章风景区专项规划 (40)9.1综合交通规划 (40)9.1.1交通现状 (40)9.1.2交通规划 (40)9.2风景游赏规划 (41)9.2.1规划原则 (41)9.2.2景区规划 (41)9.2.3齐山景区(齐山洞天) (42)9.2.4碧山景区(碧山禅隐) (43)9.2.5平天湖景区(平天水岸) (44)9.2.6湿地景区(湿地巡游) (45)9.2.7桃源景区(桃源逸境) (46)9.2.8控制统筹区 (46)9.2.9游线组织 (47)9.3典型景观规划 (47)9.3.1设计原则 (47)9.3.2典型景观 (47)9.3.3. 主要景点规划一览表(平天二十四景) (48)9.4.2规划 (52)9.5绿化规划 (53)9.5.1现状 (53)9.5.2规划原则 (53)9.5.3绿化规划 (53)9.5.4主要绿化树种 (55)9.6建筑风貌规划 (55)9.6.1现状 (55)9.6.2规划原则 (55)9.6.3规划要求 (55)9.7基础工程规划 (56)9.7.1给水工程规划 (56)9.7.2排水工程规划 (57)9.7.3电力工程规划 (58)9.7.4信息工程规划 (58)9.7.5燃气工程规划 (59)9.7.6管线综合规划 (60)9.7.7 环卫设施规划 (60)9.7.8 综合防灾规划 (61)9.8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63)9.9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64)9.9.1规划原则 (64)9.9.2土地利用规划 (64)9.10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65)9.10.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65)9.10.2规划原则 (65)9.10.3经济发展 (65)第十章近期发展规划与重点项目建设 (66)10.1近期发展规划(2011-2016) (66)10.2重点建设项目 (66)10.3项目投资估算 (66)第十一章实施总体规划的建议 (67)第十二章强制性规定 (67)第一章现状概况1.1池州经济发展背景池州是安徽省辖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皖江南岸的中心城市之一,北靠铜陵市、芜湖市,东与宣城市毗连,南与黄山市接壤,西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毗邻。
如下第一部分总则第101条为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泸州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分为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含二级场镇及新村建设等几部分适用规定。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泸州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编制,以及泸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泸县、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104条为引导城市有序发展,在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应结合城市设计相关专业规划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规划控制指标。
第105条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应当按照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按照已批准的保护专项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二部分中心城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20227-202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
第212条具有兼容性的建设用地,其兼容的内容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和《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兼容表》附表一要求。
对于《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兼容表》中未列入的,应由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用地兼容性。
第213条城市建设用地应当符合集约利用、整体实施的原则。
零星用地应当与周边用地整合使用。
住宅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旧城用地面积1公顷。
新区用地面积3公顷。
第214条不具备整合条件的零星用地,可实施解危改造、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实施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停车场等公益性建设项目,不宜实施经营性居住、公建项目,因城市规划要求确需实施的,应当先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分析,并报经专委会审查后下达规划条件。
因用地狭窄或者与城市道路不相连等原因,不具备单独建设条件的用地,按照零星用地进行管理。
第215条建筑基地用地面积以红线确定的用地范围进行计算,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不纳入用地指标。
商杭高铁建设规划及实施情况: 新设的站点共22个商合杭高铁环评二次公示,安徽境内将有22座车站来源:时间:2014-07-04 04:39:37 作者:赵秀娟汪园新建商合杭铁路第二次环评公示正在进行中,将于7月9日结束。
在这一公示中,该铁路设计细节公布,新建铁路正线60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程设28座车站,其中我省境内22座。
记者了解到,结合芜湖长江大桥工程审查意见,该铁路全线总工期按5年安排,计划年内动工建设,2019年我省将再收获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届时合肥到杭州只需1个多小时。
年内开建工期约5年新建商合杭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日前在湖州召开,包括铁路总公司在内的各相关部门专家对这条新建高铁进行评审把关。
我省正配合相关设计单位按照此次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可研报告,并和河南、浙江两省同步开展可研审批相关支撑性文件编报工作,确保年内动工建设。
据悉,商合杭铁路起于河南省商丘,向南途经安徽省亳州、阜阳、六安(寿县)、淮南、合肥、马鞍山(含山县)、芜湖、宣城,而后进入浙江省湖州至杭州。
该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成为沟通中原地区、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并连接我省多个中心城市,成为新的“华东二通道”。
全程设28座车站商合杭高铁线路全长793.4公里,其中新建铁路线六百多公里、利用既有线及在建线路179.6公里。
该铁路按高铁标准建设,为双线、客运专线,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
结合芜湖长江大桥工程审查意见,全线总工期按5年安排。
据该铁路二次环评公示披露,商合杭高铁全程设28座车站,我省境内有22座。
其中合肥北城站、合肥站、三十里铺站、弋江站、湾沚南站、德清站、杭州东站为既有或在建车站利用,其他车站为商合杭高铁工程新建或改建。
此外,在全程28座车站中,三十里铺站为越行站,并不上下客。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途经阜阳市、原计划明年开工建设的商杭高铁有了新进展,已被中国铁路总公司调整列入今年新开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首次环评公示。
铜陵市消防指挥中心食堂、浴室、车库内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施工准备及现场平面布置一、编制及据二、工程概况三、施工准备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第二章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机械、设备安排一、材料投入计划二、机械设备进退场计划三、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四、劳动力配备五、劳动力投计划第三章确保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技术措施一、质量管理目标二、质量保证体系三、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四、成品保护措施第四章网络计划、工期保证措施一、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二、施工进度横道图三、进度计划保证措施第五章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措施一、现场安全管理目标二、安全施工保证体系三、安全生产施工保证措施四、夜间施工保障措施第六章确保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一、现场文明管理目标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四、环境保护措施第七章重点及关键部位施工方案第八章新技术新工艺.第一章施工准备及现场平面布置一、编制依据A、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及图纸等B、装饰有关规范和说明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2001)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20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C、依据建设部印发的《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实施细则》及《项目法施工管理规则》D、参照本工程对质量、工期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及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工艺措施E、结合我公司以往的经验,并充分考虑我公司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上进行编制F、根据我公司ISO9001 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及程序控制文件G、有关国家及地方规范、规定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铜陵市消防指挥中心食堂、浴室、车库内装修改造工程建设地点:铜陵市长江公路大桥南岸招标人:铜陵市重点工程建设局施工工期:90 个日历天质量标准:合格施工内容:图纸设计要求及工程量清单内容技术工艺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合格”工程标准。
在池州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的推介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鼠岁先登富路,牛年再上新阶。
在这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之际,我们非常高兴的与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欢聚在宁波,共谋池州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在此,我谨代表池州市发展改革委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池州是安徽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两山一湖”世界级旅游胜地的核心区域。
近年来,池州已跨入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2008年,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我市经济仍保持稳中有升、逆势上扬的发展势头,各项指标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经济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5%。
我们认为,这几年池州的大发展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投资比较优势:一是交通区位优越。
池州是安徽五大滨江港口城市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水陆交通“四横三纵”格局。
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铜陵至九江铁路和在建的沿江城际客运铁路横穿东西,合铜黄高速、京福高速、济广高速纵贯南北。
从宁波经过杭州到池州有两条高速,全程仅需5个小时。
已经开工建设的九华山机场进一步凸现了池州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二是池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铅、锌、锑、锰等金属矿储量居安徽省首位,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储量居华东地区之首。
尤其是方解石矿床为“中国最大,亚洲罕见。
”三是池州岸线开发潜力巨大。
长江干流岸线总长162公里,其中,水深大于8米的深水岸线25.2公里,水深5-8米的岸线26.6公里,沿江圩区平原1000多平方公里,发展船舶制造业具有明显优势。
四是综合商务成本低廉。
池州是中国金融生态城市、2008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供应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
池州电力供应充沛。
目前,2台3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已并网运行,另外2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已列入国家电源点建设规划;装机容量达400万千瓦的安徽吉阳核电项目已完成环评、安评,列入安徽省能源建设基地。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商合杭铁路亳州段地方工作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7.22•【字号】亳政秘〔2016〕177号•【施行日期】2016.07.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商合杭铁路亳州段地方工作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谯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鉴于领导变动和分工调整,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调整商合杭铁路亳州段地方工作指挥部组成人员。
现将调整后的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指挥长:金春龙(市委常委、谯城区委书记)成员:谭峰(亳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小彦(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张传宾(市财政局局长)叶祖贵(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杰(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志国(谯城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胡军(亳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汪民(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谯城公安分局局长)宋克良(谯城区政办主任、法制办主任)张友林(谯城区信访局局长)王德运(谯城区审计局局长)邹建军(谯城区发展改革委主任)赵勇(谯城区国土资源局局长)方平红(谯城区财政局局长)薛文智(谯城区城管执法局局长)XXX(谯城区汤陵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永德(谯城区薛阁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玉林(谯城区双沟镇党委书记)彭志新(谯城区芦庙镇党委书记)杜登华(谯城区华佗镇党委书记)王润玲(谯城区赵桥乡党委书记)阮涛(谯城区大杨镇党委书记)韩成品(谯城区立德镇党委书记)陈永强(谯城区古城镇党委书记)孙广东(谯城区龙扬镇党委书记)梅飞(亳州经济开发区国土资源局局长)吕峰(亳州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局长)张伟(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副局长)指挥部下设一个办公室和土地报批、征地拆迁、经费保障、环境保障四个工作组。
一、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志国(谯城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副主任:任杰(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德运(谯城区审计局局长)二、土地报批组组长:叶祖贵(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副组长:赵勇(谯城区国土资源局局长)梅飞(亳州经济开发区国土资源局局长)三、征地拆迁组组长:胡军(亳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德运(谯城区审计局局长)成员:谯城区相关乡镇党委书记及亳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关人员四、经费保障组组长:张传宾(市财政局局长)副组长:方平红(谯城区财政局局长)吕峰(亳州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局长)五、环境保障组组长:汪民(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谯城公安分局局长)副组长:张伟(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副局长)2016年7月22日。
安徽省2011年铁路建设先进集体名单(共70个)一、省直有关单位省监察厅省进展改革委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爱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审计厅省国资委省地税局省法制办省电力公司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省投资集团公司二、市、县(区)有关单位合肥市进展改革委长丰县进展改革委包河区发改和统计局淮北市进展改革委亳州市进展改革委亳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宿州市铁路建设和谐领导小组办公室宿州市埇桥区进展改革委宿州市泗县铁路建设和谐领导小组办公室蚌埠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固镇县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和谐领导小组办公室龙子湖区铁路建设和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阜阳市进展改革委太和县漯阜铁路电气化工程改造指挥部办公室颍泉区铁路建设和谐领导小组办公室淮南市进展改革委(铁路办)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政府安徽省淮南农场滁州市进展改革委滁州市南谯区铁路建设和谐领导小组办公室定远县进展改革委六安市交通运输局六安市裕安区进展改革委霍邱县铁路办马鞍山市宁安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马鞍山市花山区土地征迁安置事务治理局马鞍山市雨山区土地征迁安置事务治理局芜湖市铁路办无为县铁路项目建设工作和谐领导小组办公室繁昌县进展改革委宣城市进展改革委绩溪县铁路工作办公室旌德县铁路工作办公室铜陵市铁路建设办公室铜陵县进展改革委铜陵县东联乡人民政府池州市进展改革委池州市交通局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办事处安庆市进展改革委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黄山市铁道建设办公室徽州区交通运输局歙县溪头镇政府三、铁路建设单位京沪高铁蚌埠指挥部京福铁路安徽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阜六铁路公司宿淮铁路公司上海铁路局合肥枢纽指挥部上海铁路局阜阳枢纽指挥部武汉铁路局漯河指挥部杭黄铁路公司(杭黄铁路筹备组)综合部安徽省2011年铁路建设先进个人名单(共155人)方波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室主任科员孙新强省委办公厅常委办主任科员张亚伟省政府应急办应急一处处长何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室主任科员时玲省政府新闻办调研员茆磊省监察厅执法监察一室副科级纪检员汪子安省进展改革委重点办副主任唐敬省进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处科员胡健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科长范勇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主任科员钱旭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村社会保险处主任科员刘磊省国土资源厅征地治理处副主任科员韩涛省环保厅环境阻碍评判处调研员连德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计划处副主任科员徐明省交通厅建设治理处副主任科员肖承宏省水利厅水利治理处副处长严敬光省林业厅资源治理处处长吴昌辉省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科员陆佩芳省国资委企业进展计划处副处长马伟省地税局直属局副调研员疏华茂省法制办经济法制处副处长刘军省电力公司基建部高级工程师付佳佳省铁路办史小洋省投资集团铁投公司项目部副领导顾晓地合肥市进展改革委铁办主任、副调研员梁峰合肥市长丰县重点办、铁办主任许华为合肥市庐阳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姚俊合肥市蜀山区重点办党组成员陈大明合肥市肥西县铁办主任潘成好合肥市经开区社区治理局工程师孔令贵合肥市包河区发改和统计局副局长任远伦合肥市肥东县铁办副主任薛学渊巢湖市铁办主任张维铸巢湖经济开发区铁办主任丁铁力淮北市铁办副主任郜宇宏淮北市重点项目办科长邵镇亳州市进展改革委重点办、铁办科长张绍飞亳州市进展改革委科长宋向军亳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李金燕宿州市国土资源局科长朱冬苦宿州市进展改革委科长解凤华宿州市埇桥区铁路办副主任谢绍业宿州市灵璧县宿淮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许从龙宿州市泗县进展改革委办公室主任杨京泉蚌埠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徐立民蚌埠市进展改革委外资科科长彭闵蚌埠市进展改革委铁路办办事员高坤固镇县进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县铁路办主任陈兵龙子湖区长淮卫镇副镇长、区铁路办副主任胡玲玲阜阳市审计局李春雨阜阳市财政局杜连彬阜阳市监察局陈岩阜阳市颍上县铁路办高辉阜阳市太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海治国阜阳市颖东区正午镇胡明扬阜阳市颍泉区公安分局刘冰界首市财政局张向明淮南市进展改革委副主任、铁路办主任吴峰淮南市进展改革委铁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办主任陶应友淮南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杨勋敏淮南市城投公司总领导鲍奇志淮南市重点工程局项目一科副科长水庆章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副乡长陈敬从滁州市进展改革委科长王玉龙滁州市南谯区发经信委科长戴学礼滁州市全椒县进展改革委主任、县铁办主任杨为主滁州市定远县进展改革委副科长高中权滁州市凤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县铁办主任王庆和六安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展改革委主任刘兴隆六安市国土资源局耕保科科长宋守忠六安市霍邱县进展改革委、铁办主任王秀贤六安市霍邱县龙潭镇政府副镇长许立铜六安市裕安区国土资源治理局主任喻振金马鞍山市当涂县铁办主任夏重武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政府党委委员孙厚运马鞍山市含山县交通局副局长、铁办副主任汪传宝马鞍山市雨山区佳山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薛明云马鞍山市花山区土地征迁治理局副局长翟光荣马鞍山市金家庄区慈湖乡乡长夏家境马鞍山市年陡镇常伟村主任汪从国芜湖市国土资源局耕保科科长黄振芜湖市计划局市政科科长李志东芜湖市铁路项目建设治理处副主任魏阳芜湖市铁路项目建设治理处吕俊芜湖市镜湖区东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保华芜湖市弋江区重点办主任、铁路办主任方序保芜湖市三山区经发委主任王剑无为县政府办副主任、铁路办主任叶良胜南陵县进展改革委党组书记、铁路办主任许笑慧宣城市铁路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戴修生宣城市财政局查任珍泾县铁路工作办公室张世荣泾县昌桥乡政府胡少雄绩溪县铁路工作办公室汪逸绩溪县华阳镇党委书记姚书华旌德县铁路工作办公室胡青林旌德县版书乡政府副乡长陈莉铜陵市铁路办建设和谐科科员吴蕾铜陵市铁路办综合科科员缪振富铜陵县进展改革委副主任卜应义铜陵市郊区征迁执法中心项目部胡光华铜陵县钟鸣镇纪检委查银楼池州市贵池区铁办章礼德池州市贵池区铁办郭新泽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镇政府章胜国池州市铁路办工程部朱桂林安庆进展投资集团总领导刘春生安庆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潘乐安庆市大观区建设局副局长曹晓政安庆市宜秀区监察局副局长汪文新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程忠安庆市铁路办科员潘立军黄山市歙县铁道办主任陈林黄山市休宁县五成镇政府张家红黄山市休宁县铁办项目专员邵元高黄山市徽州区林业局工程师洪威黄山市徽州区铁办洪群屯溪区铁办项目专员程余黄山市进展改革委副调研员、项目专员龚庆文黄山市铁办项目专员王晓京沪高铁蚌埠指挥部常务副指挥葛同朝京沪高铁蚌埠指挥部和谐部部长李明京福铁路安徽副部长、会计师陈成功京福铁路安徽部长、高工李文俊京福铁路安徽教授级高工孙健家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总领导牛守信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一标工程指挥部书记苏杰阜六铁路公司总领导钱光保阜六铁路公司副总领导周云虎宿淮铁路公司徐连电化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颜平良宿淮铁路公司徐州枢纽指挥部高级工程师董传新上海铁路局合肥枢纽指挥部副指挥谢永彪上海铁路局合肥枢纽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吴德明上海铁路局阜阳枢纽指挥部副指挥汤平上海铁路局阜阳枢纽指挥部总工程师谢树岭武汉铁路局漯河指挥部副指挥长沈学淼武汉铁路局漯河指挥部工程师吴万应皖赣铁路(杭黄铁路公司筹备组)副总领导俞峰皖赣铁路(杭黄铁路公司筹备组)副部长潘樾富中铁第二勘探设计院漯阜铁路项目领导郑宏波铁道第三勘探设计院总领导助理洪伟中铁第四勘探设计院宁安城际指挥部指挥长张跃湘中铁第四勘探设计院合福铁路副整体张洋中铁第五勘探设计院宿淮铁路项目部常务领导张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领导周榕生中铁上海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工卢尧新华社安徽分社网络新闻信息部主任吴兰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采编部主任何聪人民日报安徽分社主任刘军中央广播电台安徽记者站记者陆列嘉安徽日报记者雷明剑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记者尹军娣安徽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助理编辑王玉市场星报记者高平康金桥网络工作人员。
庐江西站站前广场设计浅谈发表时间:2020-12-17T07:15:32.612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20期作者:张海亮李业根[导读] 合安九铁路是列入国家《中长期高铁网规划》的高等级铁路,功能上是以中长途客流为主,兼顾中部城市群和安徽省内城际的客运专线,对于完善区域快速客运网络,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230088摘要: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众多地级市及县城迎来了高铁站,将改善城市对外交通出行条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高铁站站前广场综合了轨道交通(包括火车、地铁、轻轨等)、公交车、长途汽车、出租车、私人小汽车及慢行等多种交通方式并在换乘枢纽前供各种车辆停靠以及乘客利用的空间,同时也是旅客对一个城市的初步印象,因而高铁站前广场布局需要综合考虑交通组织、景观形象、游客活动空间等因素。
关键词:高铁站前广场;交通组织;公共交通;景观绿化;合安九铁路是列入国家《中长期高铁网规划》的高等级铁路,功能上是以中长途客流为主,兼顾中部城市群和安徽省内城际的客运专线,对于完善区域快速客运网络,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庐江西站位于合安九铁路由北往南沿线的第四个客运站,建成后,庐江将直接融入合肥0.5小时经济圈。
将进一步巩固庐江与合肥地区的互动与联系,同时也是庐江对外出行的首要交通方式。
1.项目概况庐江西站站房为两层建筑,地面一层为铁路到达层,即出站层,地面二层为铁路出发层,即出发落客平台。
站前广场设计内容主要包含:站前广场(景观、公交车场、出租车场)、地下车库及广场两侧道路、落客平台匝道桥。
站前广场整体造型取源于展翅的孔雀,象征着庐江高铁新区的起步与腾飞,其次各功能区同时搭配点缀庐江最富盛名的”周瑜文化、庐江典故孔雀东南飞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庐江对外的知名度。
站前广场布置呈“一心三轴”的功能结构,一心为集散广场,公交车停车场和出租车停车场位于集散广场两侧,靠近高铁站房。
洪山区春湖高铁商务区总体城市设计案出炉!发表于2018-9-14 23:16:322017年6月,市国土规划局联合洪山区**,结合高铁枢纽地位夯实、东湖绿道社会效益彰显以及2019年军运会大事件等发展契机,启动编制新一轮《春湖高铁商务区城市设计》。
规划考虑与东湖绿心联动及边区域功能衔接,将规划围在商务区原6.74平公里围基础上,扩大东至青公路、北至友谊大道、西至二环线、南至东湖,用地面积18.53平公里。
2018年4月16日,市**组织相关部门专题听取汇报。
2018年6月27日,市国土规划局组织召开《春湖高铁商务区城市设计》专题会,会议原则同意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案。
本轮规划在工作模式上突出多平台、跨学科深度融合的特点。
规划编制环节采用“产业策划”+“城市设计”+“交通战略”联合工作模式,由市规划院联合SASAKI,奥雅纳,仲量联行等机构共同编制。
规划实施环节则采用“土地储备”+“审批管理”+“招商运营”+“基建建设”四位一体的建设实施模式,探索了我市重点功能区规划、管理、建设、运营的新路径。
在功能定位上,总体定位为华中、新经济的窗口门户,具体职能上分别是城市专业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承载区、区域高铁枢纽的综合商务区和景城功能深度融合的旅游示区。
在产业体系上,构建以创新、交流、生态为主导向的三大产业体系和总部经济、联合办公、交流展会、双创孵化、共享经济、专业服务、休闲旅游、新型零售、文化艺术九大产业门类。
在总体案框架层面,规划提出构建纵横双轴、三区协同、四廊串接、五带引领的规划结构。
其中,“双轴”即在区域层面构建十字轴,突出人本体验;“三区”为划定三个功能片区,明确规划重点,其中,功能提升区位于两港公园以西,以改造提升为主。
核心发展区位于两港公园与三环线之间,是新经济平台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本次城市设计核心重点区域。
延伸拓展区位于三环线以东,延伸和拓展核心功能,为未来发展做战略预留;“四廊”为四条生态廊道,延续区域生态构架;“五廊”为塑造五条垂向商服走廊,实现区域产城联动,强化与长江主轴、东湖绿心纵向的功能联系。
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陵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02•【字号】铜发[2008]15号•【施行日期】2008.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通知(铜发〔2008〕15号)各党委(党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现将《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2008年9月2日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铜陵实现率先崛起、跨越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结合铜陵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的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途径,进一步加快铜陵城市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二)总体要求。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全面推进城乡规划管理、户籍管理、土地管理、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进而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经验。
(三)主要目标。
到2012年,城市建成区形成“一主两副”的格局,农村形成以中心镇、中心村为主体的格局;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化率达7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8万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和13%以上;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提前八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率先建成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