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城市工业用地规划(新)
- 格式:ppt
- 大小:282.00 KB
- 文档页数:36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第2(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雅典宪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1)城市活动可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
(2)在思想上已经有所认识,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改善居住区的环境,是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3)“功能”分区的理论,即让四个主要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按各自功能要求找到合适的位置。
2.1939年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即:(1)规模;(2)边界;(3)开放空间;(4)机构用地;(5)地方商业;(6)内部通路系统3.“小区规划”的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主要思想是把小区作为居住区构成的细胞,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
也不仅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控制,而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它天然干道、或人工的界线(如铁路、河流等)为界。
在这个范围内,把居住建筑、把公共建筑、绿地综合解决,使小区内部道路与四周的城市干道有明显的区别,公共建筑项目及规模也可以扩大,不仅是日常必需品的供应,而且一般的生活服务都可以在小区内解决。
4.城市景象包括的五个要素有: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地标。
第10(三)章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编制程序1、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什么?答: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根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2.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具体任务是什么?答:(1)确定发展目标。
一般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来确定城市发展目标。
(2)合理利用土地。
确定城市各项用地的种类、使用性质、功能分区、开发强度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和节约城市用地。
(3)组合空间布局。
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的空间构成和组合。
(4)安排建设部署。
要制定中、长期发行咱目标,近期建设目标相和当前建设项目的安排。
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使近、远期目标相结合。
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前言为使溧阳城市发展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溧阳先后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上一轮(第三轮)《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于1994年编制,1996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该轮规划对溧阳市城市发展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溧阳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国际资本大规模进入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异军突起,长三角快速交通网络逐步完善等等,使溧阳市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溧阳市人民政府适时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第四轮《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工作,2005年11月2日规划成果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2005年12月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一是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了专题研究。
对市域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外出人口的历年变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溧阳市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经济发展潜力、就业岗位的创造能力等,通过多方法比较,合理确定了市域常住人口总量,并对总人口在市域空间上进行了合理分配。
二是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在经济发展目标预测基础上,结合城镇空间布局特点,对工业在市域空间上的布局进行了优化,同时加强了与城区人口增长相对应的用地增长预测。
三是深化了空间管治的相关内容。
进一步深化了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保护、利用与开发的相关措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强制性内容,对其它生态敏感区的管治要求也进行了细化。
在与周边地区的协调中,重点提出了重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城南工业区的工业类型及准入原则。
四是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更深层次优化。
在用地布局上,对城西工业用地进行适当调整,在野猫山北部布置相应居住用地,既解决了西部工业区的居住配套问题,并使城市用地布局更加紧凑、交通组织更趋合理。
目录第一章新干县的简介 (2)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3)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第四章县城性质与规模 (9)第五章县城发展用地选择与功能分区 (10)第六章总体规划布局 (12)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17)第八章园林绿化与城市景观规划 (20)第九章环境保护规划 (23)1.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章新干县的简介新干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大门。
县境北接樟树、丰城市,南连永丰、峡江县,西毗新余市,东靠乐安县,全县面积1248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现辖5镇8乡2个国营农林场,169个行政村。
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素有“粮仓、桔乡、林海、盐田、药邑、青铜王国”之美称。
全县耕地面积43.2万亩,粮食总产量22.2地。
有山地11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0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2.3%,有树种180科550余种;活立木蓄积量为30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13万立方米,是江西省杉木用材重点基地县。
水面12万亩,可利用养殖水面4万亩,水能蕴藏量1.9万千瓦。
矿产资源有金属矿12种、非金属矿10种,其中铜矿脉15条,储量万余吨;锡矿脉11条,储量1360余吨;稀土金属矿15种,储量3000余吨;盐矿储量面积10平方公里,储量23亿吨;花岗岩储量大、分布广,以墨晶玉为著称。
工业园区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规划面积10000亩,北区规划面积5000亩,园区内现有企业118家,已规划建设机电、化工、食品、玻璃灯饰等特色工业小区2.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4. 工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第三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加速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105国道城镇走廊和支柱产业带为主轴的战略布局,突出抓好培植“大走廊”,构筑“产业带”两大重点。
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十二条 等级结构规划新干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四个等级:县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序列城镇等级2005年2020年数量名称数量名称Ⅰ县城 1 金川镇 1 金川镇Ⅱ重点镇 1 大洋洲 2 大洋洲、七琴Ⅲ一般建制镇 3 三湖、七琴、麦斜3 三湖、麦斜、沂江、Ⅳ乡集镇7 溧江、桃溪、城上、潭丘、神政桥、荷蒲、沂江6溧江、桃溪、城上、丘、神政桥、荷蒲备注:界埠乡近期纳入县城范围。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03.01目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建设用地 (3)第三章建筑间距 (9)第四章建筑退让 (14)第五章空间形态 (18)第六章公共空间 (23)第七章市政及管线 (27)第八章特别规定 (44)第九章附则 (48)附录1名词解释 (50)附录2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59)附录3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标准 (63)附表1 主城区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规划指标控制表 (66)附表2 其他区县(自治县)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规划指标控制表 (67)附表3 建设用地适宜建设的建筑类型表 (68)附表4 规划用地混合性兼容规定表 (69)附表4-1 规划居住用地兼容性规定表 (69)附表4-2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兼容性规定表 (70)附表4-3 规划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兼容性规定表 (71)附表5 建筑控制高度指标表 (72)附图1 建筑顶部退台收分间距示意图 (73)附图2 不规则平面间距示意图 (74)附图3 隧道及洞口建筑控制线示意图 (75)附图4 与城市道路衔接的车行道示意图 (76)附图5 城市道路公共管道布置示意图(双侧布置) (77)附图6 城市道路公共管道布置示意图(单侧布置) (78)附图7 限制机动车开口路段示意图 (79)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18 号《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2017 年12 月13 日市人民政府第191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 年3 月1 日起施行。
代理市长唐良智2018 年1 月23 日― 1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及依据)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统称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以及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确保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城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
城市规划管理区划分为:旧城区(含商业中心区、中央商务区)和新区。
(详附图:绵阳市城区分区及高度分区控制图)。
第三条城市规划管理应符合批准的详细规划。
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区域,重大项目应经规委专家组咨询后报政府批准执行,一般项目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编制详细规划,规委专家组咨询重大项目时,本规定可作为参考条件。
第五条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六条城市用地规划管理中,对用地性质的确定应依据已批准的详细规划。
未制定详细规划的,按已批准的上一级规划执行。
第七条建设用地的划分、使用可遵循土地兼容性原则,详细规划已明确兼容性内容的,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未制定详细规划或详细规划未明确兼容性内容的,按本规定表2-1《城市建设用地兼容表》的规定执行。
城市建设用地兼容表表2-1居住用地公建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第一类第二、三类商贸办公教科文卫一类二、三类普通危险品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其他交通设施用地绿地序号兼容性质用地性质R1R2、R3C1。
C2C3。
C4M1M2。
M3W1W2U G1居住用地R√√△×××××√△√2商业、金融业用地C2×√√△××√×√×√3行政办公C1×√√△××××√×√4教科文卫用地C3××△√××××√×√5工业用地M××××√√√×√△√6仓储用地W××××√△√√√△√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注:√兼容、×不兼容、△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管理要求具体确定;绿地、广场可兼容少量的商业服务及配套设施;工业用地、科教文卫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仓储用地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适量农村居民点。
广州市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保障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根据《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意见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5号)、《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47号)、《关于印发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的通知》(粤府〔2018〕79号)、《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粤国土资规字〔2017〕3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b5E2RGbCAP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用地的规划和使用管理(黄埔、南沙区除外),包括普通工业用地和新型产业用地(M0)。
p1EanqFDPw 普通工业用地是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规定的一类工业用地(M1)、二类工业用地(M2)和三类工业用地(M3)。
DXDiTa9E3d 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为适应创新型企业发展和创新人才的空间需求,用于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检测、清洁生产等环节及其配套设施的用地。
RTCrpUDGiT工业产业区块是指经市政府批准的《广州市工业产业区块列表》中明确的用于推动产业项目集聚发展,经规划确定的工业园区、连片工业用地、产业园区、价值创新园等。
5PCzVD7HxA第三条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遵循“统筹布局、引导集聚、健全标准、严格准入、加强监管”的基本原则,促进新增工业用地合理布局和规模集聚,新增普通工业用地原则上安排在工业产业区块内。
jLBHrnAILg挖掘存量工业用地资源,鼓励用地单位在符合城乡规划、消防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土地整理、开发建设地下空间等途径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
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第一次修订目录一、总则二、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三、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四、建筑间距与建筑物退让五、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六、城市绿地七、停车场及出入口设置八、市政公用设施九、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十、特定区域补充规定十一、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唐山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确定的市区城市规划区中的路南区、路北区、高新技术开发区。
凡在此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工程设施的,均按本规定执行。
其他各区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各类专业性用地建设项目应符合已颁布的专业技术规范及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第五条本市城市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居住用地(R)二、公共设施用地(C)三、工业用地(M)四、仓储用地(W)五、对外交通用地(T)六、道路广场用地(S)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八、绿地(G)九、特殊用地(D)十、水域和其它用地(E)第六条居住用地,指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
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一类居住用地,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二)二类居住用地,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三类居住用地,指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混合交叉的用地。
广州市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保障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根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4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的通知》(粤府〔2018〕79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粤国土资规字〔2017〕3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明确工业物业产权分割及分割转让不动产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自然资规字〔2019〕3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用地的规划和使用管理,包括普通工业用地和新型产业用地(M0),法律、法规授权的特定区域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涉及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等城市更新政策另有规定的,按城市更新政策执行。
普通工业用地是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规定的一类工业用地(M1)、二类工业用地(M2)和三类工业用地(M3)。
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为适应创新型企业发展和创新人才的空间需求,用于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检测、无污染生产等环节及其配套设施的用地。
第三条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遵循“统筹布局、引导集聚、健全标准、严格准入、加强监管”的基本原则,促进新增工业用地合理布局和规模集聚,新增普通工业用地原则上安排在工业产业区块内。
挖掘存量工业用地资源,鼓励用地单位在符合城乡规划、消防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土地整理、开发建设地下空间等途径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