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推荐意见更新CSCO 2020
- 格式:doc
- 大小:334.00 KB
- 文档页数:8
摘要:肺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肺部肿瘤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本文针对晚期肺部肿瘤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药物治疗1. 抗肿瘤药物:晚期肺部肿瘤患者可使用多种抗肿瘤药物,如顺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卡铂、长春瑞滨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2. 抗血管生成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有贝伐珠单抗、索拉非尼、阿帕替尼等。
3.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药物: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使用抗EGFR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
这些药物可抑制EGF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4.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药物:对于PD-1/PD-L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使用抗PD-1/PD-L1药物,如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等。
这些药物可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二、手术治疗晚期肺部肿瘤患者,若肿瘤局限于肺内,无远处转移,且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全肺切除术等。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三、放疗放疗是晚期肺部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放疗可杀灭肿瘤细胞、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近距离放射治疗等。
四、化疗化疗是晚期肺部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化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肿瘤类型、基因突变等进行个体化制定。
五、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进行的治疗。
针对晚期肺部肿瘤,常用的靶向药物有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ROS1抑制剂等。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中国的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权威的指南,以便他们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方案。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然而,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药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
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结合中国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
共识内容涵盖了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发布,能够推动中国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我国的肺癌防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也期待与广大医疗同仁共同学习、交流,不断完善和更新这一共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学环境和患者需求。
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
VEGFR TKI:此类药物通过抑制VEGFR的活性,阻断VEGF与VEGFR 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常见的VEGFR TKI包括帕唑帕尼、舒尼替尼、阿帕替尼等。
抗VEGF单克隆抗体:这些药物通过与VEGF结合,阻止其与VEGFR 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贝伐珠单抗是最常用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之一,已经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2024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2024年4月26日至4月27日,CSCO指南大会在济南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
本次肿瘤医学论坛将为您带来非小细胞肺癌指南的更新要点整理。
1、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更新一:分子分型部分1、新增“术后Ⅱ/Ⅲ期NSCLC进行PD-L1表达检测,指导辅助免疫治疗”作为I级推荐。
证据来源:IMpower010研究。
2、新增“术后Ⅱ/Ⅲ期NSCLC进行ALK融合检测,指导辅助靶向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3、新增“不可手术Ⅲ期及IV期NSCLC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MET蛋白过表达检测”作为Ⅱ级推荐。
更新二:不可手术IA、IB期NSCLC的治疗部分新增”SABR联合免疫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证据来源:2023年6月18日发表在The Lancet上的一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ABR)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对比SABR用于早期或孤立性复发NSCLC的随机对照、Ⅱ期研究。
更新三:可手术IA、IB期NSCLC的治疗部分1、辅助靶向治疗:新增”根治性手术且术后检测为ALK融合患者,术后阿来替尼辅助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证据来源:ALINA研究。
2、围手术期免疫治疗:1)新增“含铂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作为Ⅱ级推荐;证据来源:KEYNOTE-671研究、RATIONALE-315研究。
2)新增“含铂化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作为Ⅲ级推荐;证据来源:AEGEAN研究。
3)新增”新辅助含铂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的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作为Ⅲ级推荐。
证据来源:CheckMate77T研究。
更新四:可手术ⅢA或IIB期NSCLC的治疗部分1、辅助靶向治疗:新增”根治性手术且术后检测为ALK融合患者,术后阿来替尼辅助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证据来源:ALINA研究。
2、围手术期免疫治疗:1)新增“含铂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作为I级推荐;证据来源:NEOTORCH研究。
2020CSCO发布最新指南:奥希替尼⼀线治疗推荐级别升⾄最⾼!5⽉23⽇,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细胞肺癌指南在众⼈期待中重磅发布。
新指南中,奥希替尼⽤于表⽪⽣长因⼦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细胞肺癌(NSCLC)的⼀线治疗推荐级别被上调为I级推荐,这是我国指南对奥希替尼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充分认可,也是对奥希替尼临床治疗价值的⾼度肯定。
I级推荐是指证据级别⾼、可及性好的治疗⽅案2020年CSCO指南在其开篇中指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CSCO的基本任务之⼀。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和学术发展不平衡,CSCO指南作为中国肿瘤领域权威指南,需要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三个⽅⾯。
因此,CSCO的专家组在制定CSCO指南的时候,对每⼀个临床问题的诊疗意见,都会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专家共识度形成证据级别,同时⼜会结合相关产品的可及性和效价⽐形成推荐等级。
证据级别⾼、可及性好的⽅案,作为I级推荐;证据级别⾼、专家共识度稍低或可及性较差的⽅案,作为II级推荐;临床使⽤,但证据等级不⾼的,则作为III级推荐。
奥希替尼指南推荐级别经历了“成长之路”奥希替尼⾸先获批治疗既往⼀代/⼆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失败后经检测明确有EGFR T790M突变的晚期NSCLC的适应症;于2017年3⽉24⽇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2018年10⽉10⽇奥希替尼正式进⼊国家⼄类医保⽬录;2019年4⽉CSCO指南2019年版正式发布。
奥希替尼在IV期EGFR突变NSCLC耐药后治疗的推荐分层中,从原来的仅推荐快速进展的患者扩展到同时推荐快速进展和缓慢进展的患者。
同时,由于FLAURA研究的成功及其对⼀线治疗的重⼤影响,CSCO指南2019年版对IV期EGFR突变NSCLC的⼀线治疗增加了推荐;但由于2019年指南更新时,虽然FLAURA研究的PFS已经公布,考虑到OS的最终分析结果还没有正式公布,⽽且奥希替尼⼀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适应症在中国还没有正式获批,因此证据级别和产品的可及性均有待进⼀步提⾼,仅将奥希替尼⼀线治疗定为II级推荐,证据级别为1B类证据。
2023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CSCO胆道恶性肿瘤的更新是无数胆道肿瘤医生的关注重点,可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新版胆道恶性肿瘤指南的更新要点?2023版《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的更新主要聚焦在一线免疫治疗。
基于2023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公布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KEY NOTE-966的结果,在吉西他滨和顺铂的基础上加用帕博利珠单抗为晚期胆道癌(BTC)患者带来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生存获益,新版指南将其纳入晚期胆道恶性肿瘤一线治疗推荐。
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消化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公布的TOPAZ-1研究证实对比标准化疗,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可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TOPAZ-1研究为BTC的治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的重要突破,开启了BTC免疫治疗新时代。
KEYNOTE-966研究再次验证了T OPAZ-1研究结果,标志着晚期BTC一线治疗正式进入免疫治疗时代。
此外,2023版《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针对传统化疗以及抗HER2治疗进行了更新。
新版指南建议GAP/GCN方案增加注释适用于胆囊癌,由2 B类II级推荐调整为1A类II级推荐,对于HER2阳性晚期BTC患者,II级推荐新增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德曲妥珠单抗。
在罕见靶点部分,RET融合突变在BTC中比例非常低,针对这类患者,新版指南新增“普拉替尼/塞普替尼”方案。
在BTC的外科治疗部分,新版指南将针对边界可切除标准进行界定,明确哪些患者是潜在可切除或边界可切除,哪些患者是可切除以及哪些患者不可切除。
这也是新版指南的重要更新点。
TOPAZ-1研究和KEYNOTE-966研究结果提示一线免疫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转移性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OS,您认为这将会为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带来哪些改变?TOPAZ-1研究和KEYNOTE-966研究的阳性结果提示我们,免疫联合化疗将成为BTC一线治疗的新标准,这也给BTC的临床诊疗带来更多思考。
CSCO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2024(全文)2024 CSCO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疗指南更新要点本次内容针对驱动基因阳性/阴性晚期NSCLC 2024 CSCO诊疗指南内容以及更新要点进行介绍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指南更新要点EGFR突变晚期NSCLC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基于IBIO-103研究,一线治疗新增贝福替尼为I级推荐;更新要点二:基于FLAURA2研究,一线治疗新增奥希替尼+化疗为II级推荐;更新要点三:基于MARIPOSA 研究,一线治疗文字描述部分新增Amivantamab+Lazertinib;更新要点四:基于IBIO-102研究,后线治疗新增贝福替尼为I级推荐;更新要点五:后线治疗文字描述部分新增BL-B01D1(EGFRxHER3-ADC);更新要点六:基于PAPILLON研究,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一线治疗新增Amivantamab+含铂双药化疗为Ⅲ级推荐;更新要点七:基于WU-KONG 6研究,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后线治疗新增舒沃替尼为I级推荐;ALK融合阳性晚期NSCLC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阿来替尼、布格替尼和洛拉替尼作为一线治疗I级优先推荐;更新要点二:基于INSPIRE研究,一线治疗新增伊鲁阿克作为I级推荐;更新要点三:一线治疗文字描述部分新增依奉阿克;更新要点四:基于INTELLECT研究,后线治疗新增伊鲁阿克作为一线克唑替尼耐药后的I级3类推荐;ROS1融合阳性晚期NSCLC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基于TRIDENT-1研究,一线和后线治疗新增Repotrectinib 为III级推荐3类推荐;更新要点二:后线治疗文字描述部分新增安奈克替尼;BRAF V600突变晚期NSCLC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基于PHAROS研究,一线治疗新增Encorafenib+Binimetinib作为III级3类推荐;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晚期NSCLC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基于VISION研究,一线及后线治疗上调特泊替尼为I级推荐;更新要点二:分别基于GLORY研究和KUNPENG研究,一线及后线治疗新增谷美替尼和伯瑞替尼为I级推荐;更新要点三:基于一项IIIb期研究,一线治疗新增赛沃替尼为II级推荐;RET融合阳性晚期NSCLC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基于LIBRETTO-431研究,一线治疗将塞普替尼的I级推荐的证据类型由3类改为1类;更新要点二:基于ARROW研究,一线治疗上调普拉替尼为I级推荐;HER2突变晚期NSCLC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基于DESTINY-Lung02研究,后线治疗上调德曲妥珠单抗为II级推荐;KRASG12C突变晚期NSCLC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新增Garsorasib(D-1553)、IBI351、JDQ443等文字描述部分;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指南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基于IPSOS研究,非鳞癌一线治疗PS 2部分新增阿替利珠单抗为II级推荐;更新要点二:基于TROPION-Lung01研究,非鳞癌二线治疗文字描述部分新增Dato-DXd;更新要点三:基于IPSOS研究,鳞癌一线治疗PS 2部分新增阿替利珠单抗为II级推荐;。
完整版版肺癌治疗方案总结诊疗规范CSCO指南NCCN指南肺癌治疗方案总结一、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__年版)1、放化疗同步治疗方案:适用范围:mA、HIB期患者建议同步放化疗方案为E(足叶乙甘+顺粕)方案或T(多西他赛+顺粕)方案。
女n果患者不能耐受,可以行序贯放化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钳或卡钳作为同步或序贯用药的方案之o2、晚期NSCLC的药物治疗(1)一线药物治疗:含钳两药方案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素;于晚期无驱动基因,非鳞NSCLC患者,还可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癌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如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可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包括吉XX、厄XX、埃XX、阿XX尼治疗,一线给予吉XX治疗时还可考虑联合培美曲塞和卡粕。
ALK或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择克n坐替尼治疗表1非小细胞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化疗方案剂量用药时间时间及周期N方案长春瑞滨225mg/m1、8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T方案紫杉醇2135-175mg/m1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G方案吉西他滨21000-1250mg/m、18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方案D多西他赛275mg/m1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奈达钳(仅限鳞癌)2100mg/m1方案培美曲塞2500mg/m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表2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抗血管新生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药物剂量用药时间抗血管生成药物血管生成内皮抑素27.5mg/m1-14,21天为1周期贝伐珠单抗27.5-15mg/m 周期1天为21,1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2250mg/mQd厄洛替你2150mg/mQd埃克替尼2125mg/mTid阿法替尼240mg/mQd克嘎替尼2250mg/mBid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的患者,可选择维持治疗。
《2020肝癌ASCO指南》:肝癌治疗一线、二线诊疗方案近日,JCO发布由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制定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系统治疗指南。
该指南对已发表的关于晚期HCC系统治疗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2007-2020年)进行系统性回顾,并为该患者群体提供推荐的治疗方案。
该指南共纳入9个III期随机对照试验,讨论多种治疗方案,主推阿替利珠单抗联用贝伐珠单抗(T+A)作为大多数HCC的一线治疗方案。
肝癌系统治疗现状1、一线治疗方案PK(1)索拉非尼对比安慰剂,OS显著获益!在欧美地区开展的SHARP试验中,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中位OS为14.8个月;而在亚太地区开展的ORIENTAL试验的结果表明,索拉非尼组的中位OS为6.5个月。
(2)仑伐替尼对比索拉非尼,达到非劣效结果REFLECT研究的临床数据显示,中位OS(总生存期)乐伐替尼组有延长趋势(13.6m vs 12.3m),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REFLECT的亚组分析发现,乐伐替尼组的中国+台湾+香港的中位OS比索拉组延长了整整4.8个月,差异显著!此外,乐伐替尼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癌疗效更佳。
(3)“T+A”对比索拉非尼,首次获得优效结果IMbrave150研究显示,“T+A”方案OS明显优于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组中位OS为13.2个月,“T+A”组暂未达到;“T+A”方案mPFS为6.8个月,ORR高达27.3%,DCR为73.6%;相较于索拉非尼均有明显改善。
(4)纳武利尤单抗对比索拉非尼,未达到预期结果ChcekMate-459研究结果显示,OS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在纳武利尤单抗组中,ORR为16%,4%为CR,12%为PR;而在索拉非尼组中,6%为PR,1%为CR。
2、二线治疗方案PK(1)瑞戈非尼对比安慰剂,临床疗效指标均有获益RESOURSE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瑞戈非尼的OS明显更好(10.6 vs 7.6个月)。
一线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总生存较长(26.0个月vs 19.2个月)。
2024年癌症药品考试题库及答案31.免疫+化疗+抗血管生成的研究是()?A.ChekMate 227。
B.KEYNOTE-407。
C.Impower150。
(正确答案)D.Impower130。
2.5.2023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对于食管癌一线及二线治疗,卡瑞利珠单抗的推荐证据级别是是()?A.II级推荐,III类证据。
B.I级推荐,IIA类证据。
C.I级推荐,IA类证据。
(正确答案)D.I级推荐,IIB类证据。
3.根据CNLC分期,以下哪些属于双艾的优势患者()?A.IIa期技术不可切除患者。
(正确答案)B.IIb期技术可切除患者。
(正确答案)C.IIIb期。
(正确答案)D.IV期。
4.以下哪个研究只入组了PD-L1≥50%的患者()?A.Keynote-024。
(正确答案)B.Keynote-042。
C.Keynote-189。
D.ORIENT-31。
5.对以下哪些是针对晚期NSCLC免疫单药二线及以上治疗的研究()?A.SHR-1210-II-201研究。
(正确答案)B.KEYONTE-042。
C.CheckMate 078。
(正确答案)D.RATIONALE 303。
(正确答案)6.根据CNLC分期,TACE可在一下哪些分期患者中作为首选方案()?A.Ib期。
B.IIa期。
C.II b期。
(正确答案)D.IIIa期。
(正确答案)E.IIIb期7.以下哪些研究不是针对非鳞NSCLC的免疫联合化疗一线III期研究()?A.KEYNOTE-189。
B.KEYNOTE-407。
(正确答案)C.ORIENT-12。
(正确答案)D.ORIENT-11。
E.RATIONALE 3048.艾瑞利(阿得贝利单抗)选择的抗体类型是()?A.IgG1。
B.IgG2。
C.IgG3。
D.IgG4。
(正确答案)9.以下哪些是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A.SOLO-3。
B.F.ZOCUS-1。
(正确答案)C.F.ZOCUS-3。
《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解读:晚期肾癌的治疗规范(完整版)【摘要】2020年7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聚焦了肾癌诊疗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对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诊断、预后影响因素及其评分、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特别是在晚期肾癌的治疗部分,依据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更新,本文拟对晚期肾癌的治疗进行解读。
【关键词】肾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2020年7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以下简称2020版指南),聚焦了肾癌诊疗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对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诊断、预后影响因素及其评分、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特别是在晚期肾癌的治疗部分,相较于2019版指南,2020版指南依据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更新,本文拟对晚期肾癌的治疗进行解读。
01初诊为转移性肾癌的处理原则对于初诊为可手术的转移性肾癌患者,2020版指南将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作为Ⅰ级推荐,减瘤术后系统药物治疗作为限制性Ⅰ级推荐。
CARMENA研究是比较舒尼替尼单药与联合减瘤性肾切除术治疗晚期肾癌的随机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肾癌单药舒尼替尼治疗获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4个月,非劣效于减瘤术联合舒尼替尼治疗(13.9个月),亚组分析提示中危组患者减瘤术获益[1]。
既往回顾性研究也显示,减瘤性肾切除术后接受靶向治疗较单纯靶向治疗生存获益更大[2]。
结合CARMENA研究,晚期肾癌选择即刻减瘤术强调人群筛选,一般情况良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预后或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预后为中危患者,原发病灶可考虑完全切除。
肺部肿瘤的诊疗实践与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肺癌的筛查与管理 (1)二、 2022EO肺癌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3)三、 PD-L1制剂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5)四、免疫治疗中irAE的管理 (7)五、 2021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9)六、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治疗 (10)七、 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解读 (12)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副反应及处理策略 (17)九、关于亚肺叶切除的思考 (18)十、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20)十一、 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 (22)十二、 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全程管理 (24)十三、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知信行 (25)十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实践 (27)十五、肺小结节的精准定位 (29)十六、肺段(亚段)切除的经验分享 (31)十七、肺癌的精准诊疗与分子诊断策略 (33)十八、 GGO诊疗的现状与挑战 (35)一、肺癌的筛查与管理1.肺癌的禁忌食物不包括()A.脂肪食物B.辛辣食物C.腌制食物D.高蛋白食物E.饮酒和咖啡参考答案:D2.()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治疗后随诊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A.胸部X线片B.PET-CTC.MRID.胸部CTE.超声检查参考答案:D3.下述哪项不是肺癌放疗的副作用()A.放射性肺纤维化B.脱发C.支气管胸膜瘘D.骨髓抑制E.局部皮肤反应参考答案:C4.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位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A.肺癌B.胃癌C.肝癌D.食道癌E.结直肠癌参考答案:A5.肺癌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咳嗽B.胸痛C.咳血D.呼吸困难E.发热参考答案:B二、2022EO肺癌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1.奥希替尼用于EGFR突变、未接受过RT、初治CNS转移患者BMRR达()A.59.8%B.77%C.74%D.27%E.76.9%参考答案:E2.下列不属于靶向治疗的是()A.早期+局晚B.晚期一线治疗C.早期三线治疗D.晚期二线E.后线治疗参考答案:C3.特泊替尼联合奥希替尼的ORR为()A.54.5%B.27%C.59.8%D.77%E.74%参考答案:A4.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FLOURISH 是目前在中国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中开展的规模的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B.奥希替尼即使是在脑转移以及合并症等疾病负担较重的患者人群中C.奥希替尼未表现出与FLAURA 临床试验类似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D.目前研究仍在随访中,后续更?中国患者?群的数据分析值得持续关注E.奥希替尼表现出与FLAURA 临床试验类似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参考答案:C5.希替尼暴露总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A.35.5个月B.25.8个月C.15.8个月D.35.8个月E.45.8个月参考答案:D三、PD-L1制剂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1.与小细胞肺癌相关的是()A.PSAB.CA19-9C.NSED.CYFRA21-1E.CA15-3参考答案:C2.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是ES-SCLC目前有且的一线免疫治疗方案()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对放疗最敏感的肺癌是()A.鳞癌B.小细胞癌C.腺癌D.大细胞癌E.细支气管肺泡癌参考答案:B4.关于小细胞肺癌,叙述错误的是()A.易复发和转移B.单一治疗效果好C.肿瘤倍增时间短D.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敏感E.早期易出现转移参考答案:B5.截止目前小细胞肺癌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来看,PD-L1抑制剂用于SCLC具有更大的治疗获益,相较PD-1抑制剂更具优势()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四、免疫治疗中irAE的管理1.斑疹/丘疹区域>()全身BSA,应暂停ICIs治疗,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外用A.10%B.15%C.20%D.25%E.30%参考答案:E2.在ICIs治疗期间,每()周复查ECG、心肌酶谱等A.1-2B.2-4C.4-6D.6-8E.8-10参考答案:B3.除()外,ICIs相关肝脏毒性与自身免疫性肝炎均不同A.女性显著性B.抗平滑肌抗体C.肝小叶炎症D.浆细胞增多E.CD20+ 和CD 4+参考答案:C4.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时,irAEs不可逆的是()A.皮肤皮疹或瘙痒B.结肠炎C.肝脏毒性D.内分泌病变E.肺炎参考答案:D5.irAEs的常见毒性不包括()A.皮肤B.胃肠C.心血管D.内分泌器官E.肝脏参考答案:C五、2021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1.对于不具有神经内分泌形态学特征的肿瘤,不推荐进行神经内分泌标记物染色()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属于Ⅱ级推荐的免疫治疗前基线检查是()A.静息或活动时血氧饱和度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B.24小时动态ECG检查C.特定肿瘤类型的基因突变状态D.心肌酶E.尿常规参考答案:C3.肿瘤细胞被免疫细胞识别的关键是()A.肿瘤表达黏附分子B.C.D.B.肿瘤分泌细胞因子C.肿瘤表达MHCI分子D.肿瘤表达MHCII分子参考答案:C4.()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首次编写并出版A.2010年B.2012年C.2014年D.2016年E.2018年参考答案:D5.根据免疫相关毒性分级管理总体原则,G1的处理措施是()A.无需住院,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B.住院治疗,停止ICIs治疗C.无需住院,不推荐糖皮质激素治疗,可继续ICIs治疗D.无需住院,不推荐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停止ICIs治疗E.住院治疗,静脉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参考答案:C六、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治疗1.完全切除后的NSCLC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大,ⅠB-ⅢA期患者的生存率在(),有待进一步提高A.90%B.36%-53%之间C.36%-68%之间D.77%-92%之间E.33%参考答案:C2.推荐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的检查是()A.低剂量螺旋CTB.胸片C.超声D.磁共振E.生化指标检查参考答案:A3.下述器官中最容易发生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是()A.脑B.骨骼C.肝脏D.胰腺E.肾上腺参考答案:C以下关于肺癌患者肿瘤的随访内容,不正确的是()A.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有必要进行密切随访B.建议对于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推荐的随访频次为术后前5年每6个月随访1次,术后5年以上每年随访1次,并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酌情决定首次随访时间C.对于出现新发症状或症状加重的患者推荐立即随访D.PET-CT有明显优势,推荐随访以PET-CT为主E.随访期间应鼓励患者戒烟参考答案:D4.下列哪种肿瘤的发病率()A.肝癌B.胃癌C.乳腺癌D.肺癌参考答案:D七、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解读1.以下关于根治性切除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需符合肿瘤完全切除的标准B.尽管NSCLC患者接受了肿瘤完全切除术,所有术后患者仍都存在肿瘤复发转移的危险C.危险度随分期的增加而减少D.支气管、动脉、静脉、支气管周围组织和肿瘤附近的组织切缘均阴性E.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及采样后结外组织无侵犯参考答案:C2.亚裔人群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约为50%,一半推荐仲检查范围涵盖不包括()A.17B.18C.19D.20E.21参考答案:A3.以下关于肺癌患者肿瘤的随访内容,不正确的是()A.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有必要进行密切随访B.建议对于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推荐的随访频次为术后前5年每6个月随访1次,术后5年以上每年随访1次,并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酌情决定首次随访时间C.对于出现新发症状或症状加重的患者推荐立即随访D.PET-CT有明显优势,推荐随访以PET-CT为主E.随访期间应鼓励患者戒烟参考答案:D4.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NSCLC需进一步明确亚型B.术后标本应出现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NSCLC-NOS)的诊断C.对于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贴壁为主型腺癌、腺鳞癌、肉瘤样癌、大细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癌中的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等类型,需要充分观察术后病理形态改变方可诊断D.肿瘤中含有多种病理类型(包括腺鳞癌、复合型小细胞癌、复合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等)还应评估病理类型所占比例E.对于腺癌术后病理标本应给出腺癌亚型及比例(以5%含量递增比例),微乳头型腺癌及实体型腺癌未达5%也应列出参考答案:B5.以下关于辅助化疗的治疗时机及推荐疗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待患者术后体能状况基本恢复正常,可开始辅助化疗B.辅助化疗一般在术后4-6周开始C.辅助化疗建议最晚不超过手术后2个月D.术后辅助化疗常规推荐4周期E.更多化疗周期不会增加患者获益,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1.EGFRm+ NSCLC辅助/新辅助治疗进展2.奥希替尼用于新辅助治疗研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NEOS中期分析表明,新辅助奥希替尼可以作为可切除的 II-IIIB 期 EGFR突变肺腺癌有效且可行的治疗策略B.真实世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在可切除的 IA-IIIB期 EGFR突变NSCLC患者中使用奥希替尼进行新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可以带来良好的病理响应C.真实世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会导致手术意外延迟D.真实世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会增加手术并发症E.新辅助奥希替尼对比/二代EGFR-TKI为EGFRm NSCLC带来更高的ORR及R0切除率数值,可能带来更好的疗效参考答案:D3.ADAURA研究中,奥希替尼降低()疾病复发风险A.80%B.70%C.60%D.50%E.40%4.()研究改写中国肺癌指南,将晚期靶向治疗引入手术患者治疗中A.BR19B.RADIANTC.MSKCCD.SELECTE.ADJUVANT/EVAN参考答案:E5.下面对基于液体活检的无细胞DNA(cfDNA)分析描述错误的是()A.为疾病诊断的临床实践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方法B.cfDNA片段组学特征已用于肺癌的检测C.目前对肺癌的检测灵敏度已非常高D.Ⅰ期肺癌的检测灵敏度可能低于40%E.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生存率并使患者受益参考答案:C6.FDA及参与Orbis计划的多国监管机构(HC、C和HAS)一致认为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可以为()EGFRmNSCLC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A.IA-IIB期B.IB-IIIA期C.IIA-IVA期D.IIB-IIIB期E.IIB-IIIC期参考答案:B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副反应及处理策略1.当皮疹覆盖<10%体表面积(BSA)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局部激素类软膏(弱效),隔日一次;如有瘙痒,口服抗组胺类药物B.皮肤科会诊或皮肤活检C.局部激素类软膏(中效)或激素类软膏(),每日两次D.暂停免疫治疗E.静滴甲基强的松龙1-2 mg/kg参考答案:A2.是否完成学习()A.是B.否参考答案:A3.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器官中,比较罕见的是()A.皮肤B.胃肠道C.肺D.心血管E.肝脏参考答案:D4.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需要考虑的可能性是()A.疾病进展B.偶然事件C.irAEs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5.一项关于Pembrolizumab的研究显示,最早出现的毒性反应是()A.皮肤反应B.甲状腺功能减退C.肝脏毒性D.肺炎E.肠炎参考答案:C九、关于亚肺叶切除的思考1.楔形切除时,肿瘤细胞可能会有残留,因此楔形切除只适用于非侵袭性肺癌()A.对B.错参考答案:A以下说法有误的是()A.对于仅行楔形切除者,R0切除且评估淋巴结数>5个者OS优势明显B.STAS-患者局部复发率更高,总体生存更差C.肿瘤细胞可以沿着血管、淋巴管、支气管或相邻肺泡腔扩散D.切缘不足、淋巴结评估不充分均会显著影响预后参考答案:B2.个对比肺叶和亚肺叶切除的RCT研究的时间为()A.1997年B.1995年C.1996年D.1994年E.1993年参考答案:B3.根据NCCN指南,不属于Sublobectomy指征的一项是()A.肺功能储备差或合并疾病多而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者B.直径≤2cm周围型结节C.GGO≥50%D.倍增时间≥200天E.病理为AIS参考答案:D4.肿瘤较小时,很少扩散到段间静脉之外,因此肺段切除甚至可以应用于部分侵袭性肺癌()A.对B.错参考答案:A十、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解读1.肺癌脑转移辅助检查中的检查是()A.影像学检查方法B.分子病理检测C.血清肿瘤标志物D.腰椎穿刺E.脑脊液检查参考答案:A2.分子靶向治疗中,属于ALK抑制剂的是()A.吉非替尼B.厄洛替尼C.克唑替尼D.埃克替尼E.奥希替尼参考答案:C3.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整个疾病病程中约()%的患者会发生脑转移,并且驱动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更高A.35B.40C.45D.50E.55参考答案:D4.脑转移的分级预后指标中的纳入4个预后因素,不包括()A.KPSB.年龄C.性别D.脑转移数目E.有无颅外转移参考答案:C5.SCLC不手术的情况是()A.位于脑干、丘脑、基底节的脑转移瘤B.转移瘤和/或水肿体积大C.颅内压失代偿D.肿瘤卒中E.危及生命者参考答案:A十一、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1.EGFR非经典突变哪类药物()A.免疫治疗B.化疗C.一代EGFR抑制剂D.二代EGFR抑制剂E.抗血管生成治疗参考答案:D2.EGFR-TKI+VEGFR治疗模式,被证实有PFS获益的研究是()A.JO 25567B.NEJ 026C.RELAYD.CTONG 1509(中国)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非小细胞肺癌中靶向药物最多的靶点是()A.KRASB.EGFRC.ALKD.ROS1E.RET参考答案:B4.相比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的EGFR突变血浆清除率更高更快()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EGFR突变率在哪种病理类型中()A.大细胞癌B.腺癌C.鳞癌D.小细胞癌参考答案:B十二、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全程管理1.肿瘤的一线治疗是指()A.手术前进行的化疗B.手术后进行的化疗C.病人已经接受过治疗无效以后再进行的治疗D.晚期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的肿瘤患者使用的个全身治疗方案参考答案:D以下哪个指标被认为是评估肿瘤临床获益的金标准()A.PFSB.ORRC.DCRD.OS参考答案:D2.EGFR突变率在哪种病理类型中()A.大细胞癌B.腺癌C.鳞癌D.小细胞癌参考答案:B3.Responserate是指()A.反应时间B.生存率C.缓解率D.有效率参考答案:C4.特殊情况下抗肿瘤药物使用采纳的循证医学证据,依次是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说明书中已注明的用法,国际权威学协会或组织发布的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学协会发布的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等()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十三、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知信行1.2017年发表的法国研究结果:()%的患者不规范使用肠外营养(不符合指南标准)A.65B.70C.75D.80参考答案:A2.2020年发表的意大利肿瘤学会(AIOM)的全国调研:()肿瘤科医护人员依从指南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A.1/3B.1/4C.1/5D.1/6参考答案:A3.化疗开始至结束,全程给予ONS,按计划化疗完成率()A.70%B.80%C.90%D.100%E.50%参考答案:D4.2021年最新发表的ESPEN《肿瘤患者临床营养实用指南》推荐: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A.肠内营养B.ONSC.肠外营养D.营养咨询参考答案:B5.2021年最新发表的ESPEN《肿瘤患者临床营养实用指南》推荐: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A.ONS/ENB.肠内营养C.肠外营养D.营养咨询参考答案:A十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实践1.下列哪项不属于我院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的权责()A.制定本机构抗肿瘤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B.审议本机构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C.负责抗肿瘤药物的采购、供应、集中调配及合理用药指导D.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宣传教育参考答案:C2.具有抗肿瘤药物处方权的临床医师职称要求为()A.住院医师B.职业医师C.助理医师D.初级及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参考答案:D3.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可行性、经济学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限制使用级和()A.普通使用级B.一般使用级C.特殊使用级D.临床试验级参考答案:A4.处方前置审核对于医生的作用是什么()A.限制医生自由开药B.提醒医生注意药品的剂量和使用方法C.让医生了解、掌握用药的规范和标准D.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参考答案:C一位46岁女性患者患有胃低分化腺癌IV期,曾经接受过替雷利珠单抗和恩沃利单抗等多轮治疗,近期评价为PD。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 (1)二、晚期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 (3)三、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版更新解读 (5)四、食管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 (7)五、胰腺癌与维生素摄入之间的关系 (9)六、评估立体定向体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疗效 (11)七、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解读 (12)八、胃癌分子分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概况 (14)九、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及探索 (16)十、晚期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18)十一、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的现况及展望 (20)十二、上消化道早期癌ESD策略初探 (22)十三、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24)十四、消化道早癌内镜诊疗规范 (26)十五、早期胃癌微创治疗的临床选择 (28)一、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1.胃癌TNM分期中T4a是()A.侵犯黏膜下层B.侵犯固有肌层C.侵犯临近结构D.侵犯脏层腹膜E.远处转移参考答案:D2.细胞毒类药物治疗策略改进包括()A.剂型优化B.剂量优化C.途径多样D.安全便捷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晚期胃癌靶向药物的一线治疗研究成功的是()A.贝伐单抗B.西妥昔单抗C.帕尼单抗D.曲妥珠单抗E.拉帕替尼参考答案:D4.目前胃癌靶向治疗包括()A.吉非替尼和阿帕替尼B.阿帕替尼和曲妥珠单抗C.吉非替尼和曲妥珠单抗D.阿帕替尼和帕妥珠单抗E.吉非替尼和帕妥珠单抗参考答案:B5.我国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大多处于()A.超早期B.初期C.进展期D.局部晚期E.晚期参考答案:C二、晚期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1.结直肠癌分子标记物不包括()A.RASB.BRAFC.MMRD.HER2E.MSI D参考答案:D2.(K)RASWT右半结肠癌,()有优势A.西妥昔单抗B.贝伐珠单抗C.帕尼单抗D.伊立替康E.5-FU参考答案:B3.下述哪项不是ESMO指南明确提出的一线治疗决策制定的驱动因素()A.地域特点B.患者特征C.治疗特征D.肿瘤特征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4.左半结肠癌主要血供()A.肠系膜上动脉B.肠系膜下动脉C.髂动脉D.腹主动脉E.肠动脉参考答案:B5.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是()A.细胞受体B.信号转导C.细胞周期D.血管生成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三、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版更新解读1.中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小细胞癌B.腺癌C.鳞状细胞癌D.未分化癌E.不能明确参考答案:C2.()的进展是2022CSCO指南更新重点A.免疫治疗B.内分泌治疗C.化疗D.放疗参考答案:A3.食管鳞癌组织中哪些因素可能能够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A.PD-L1表达B.T淋巴细胞浸润C.肿瘤突变负荷载量D.肿瘤相关性抗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2022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关于不可手术食管癌的根治性放化疗,描述正确是()A.有条件的单位推荐采用调强放疗技术B.相较于二维/三维放疗技术,调强放疗可以改善总生存,降低放疗相关不良反应C.增加“小样本研究初步显示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不可手术食管癌中的安全性及疗效较好”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2022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关于转移性/复发EC/GEJC的治疗更新,在“HER-2阴性腺癌”和“鳞癌”分层中对一线治疗推荐描述正确的是()A.I级推荐“帕博利珠单抗+顺铂+氟尿嘧啶类(5-FU或卡培他滨)(PD-L1 CPS≥10, 1A类)”B.I级推荐“纳武利尤单抗+顺铂+氟尿嘧啶(鳞癌)(1A类)”C.II级推荐“信迪利单抗+顺铂+紫杉醇或5-FU(1A类)”D.II级推荐“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1A类)”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C四、食管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1.世界范围的年发病率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为()A.乳腺癌B.结直肠癌C.胃癌D.肺癌E.肝癌参考答案:D2.NCCN及CSCO推荐关于食管鳞癌2A类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是哪种()A.阿帕替尼B.安罗替尼C.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均可D.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均不可E.吉非替尼参考答案:B3.KEYNOTE028是免疫治疗药物在晚期食管治疗的首秀,得到了ORR及mOS的成功,分别是()A.30% 7个月B.21.5% 8.2个月C.23.5% 7个月D.30% 8.2个月E.21.5% 7个月参考答案:A4.中国食道癌的高发地区集中在()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太行山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E.华南地区参考答案:C5.中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小细胞癌B.腺癌C.鳞状细胞癌D.未分化癌E.不能明确参考答案:C五、胰腺癌与维生素摄入之间的关系1.下述哪项不是常用的荟萃分析软件()A.Rev ManB.StataC.RD.SPSS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2.基于前瞻性研究,摄入哪些维生素能适度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A.维生素A 和维生素CB.维生素C 和维生素DC.维生素D 和维生素B12D.维生素D 和维生素EE.维生素A 和维生素E参考答案:C3.荟萃分析中异质性分析方法不包括()A.Meta-regressionB.funnel plotsC.subgroup analysisD.sensitive analysisE.以上都包括参考答案:B4.什么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比较丰富()A.牛奶B.豆浆C.海鱼D.鸡蛋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5.评估发表偏倚的统计方法是()A.funnel plots 和 Egger testB.Meta-regression 和 Egger testC.Meta-regressionD.subgroup analysis 和 funnel plotsE.subgroup analysis参考答案:A六、评估立体定向体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疗效1.基于本研究,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是()A.13.6个月B.14.1个月C.17.5个月D.18.6个月E.24个月参考答案:B2.SBRT在临床中被应用于哪些肿瘤的治疗()A.非小细胞肺癌B.前列腺癌C.肝癌D.胰腺癌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常用的数据库是()A.PubMedB.EMBASEC.Cochrane LibraryD.Web of Science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PFS指的是()A.总生存期B.无进展生存期C.无病生存期D.中位生存期E.客观缓解率参考答案:B5.文章质量评估()认为是高质量的研究A.7-9分B.8-9分C.9-10分D.6-8分E.4-6分参考答案:A七、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解读1.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A.息肉型B.浸润型C.革囊型D.粘液型E.溃疡型参考答案:E2.原发性肝癌是指()A.肝细胞发生的癌B.胆管上皮发生的癌C.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癌D.肝细胞和胆管上皮发生的癌E.枯否细胞的恶性肿瘤参考答案:C3.早期肝癌(小肝癌)的诊断标准是()A.直径在1cm以下,单个瘤结节B.直径在5cm以下,不超过2个瘤结节C.直径在3cm以下,单个瘤结节D.直径在3cm以下,不超过2个瘤结节E.直径在5cm以下,单个瘤结节参考答案:D4.食管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A.直接蔓延B.淋巴道转移C.血行转移D.种植转移E.消化道内转移参考答案:B5.不符合溃疡型胃癌的描述是()A.呈火山口状B.多大于2cmC.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D.边缘隆起不整齐E.底部凹凸不平参考答案:C八、胃癌分子分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概况1.与监测胃癌治疗疗效或识别肿瘤复发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是()A.ctDNAB.CEAC.CA19-9D.PSA参考答案:D2.在胃癌中,HER2扩增占11%-16%,HER2过表达占()A.0.15B.0.18C.0.2D.0.22参考答案:C3.TCGA基于NGS、WES、mRNA和miRNA测序定义的分子亚型是()A.MSS/EMTB.MSIC.MSS TP53-D.MSS TP53+参考答案:B4.下列不属于Setia分型的是()A.EBV阳性B.MSI-HC.MSS TP53+D.E-cadherin异常表达E.p53异常表达参考答案:C5.下列不属于ACRG基于患者基因表达谱确定的四种分子亚型之一的是()A.MSIB.MSS TP53-C.MSS TP53+D.CINE.MSS/EMT参考答案:D九、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及探索1.关于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的描述,正确的是()A.≥三线研究中,基于ATTRACTION 2研究的结果,纳武利尤单抗被NMP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GC/GEJCB.基于KEYNOTE 811研究结果,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化疗已被FDA加速批准用于HER2阳性胃癌治疗C.CheckMate 649以及ORIENT-16研究结果证实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以及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2.下列不属于胃癌中基于组织的生物标志物的是()A.MMR状态B.MSI鉴定C.PD-L1表达D.CEAE.TILs评估参考答案:D3.纳武利单抗≥三线治疗晚期GD/GEJC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A.OSB.PFSC.ORRD.至缓解时间E.缓解持续时间参考答案:A4.免疫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以下对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免疫治疗激活效应T细胞,反过来抑制肿瘤血管系统重建B.正常化的血管促进效应免疫细胞浸润,抑制它们的功能,导致肿瘤缩小C.抗血管生成药物在TME中促进血管正常化和减轻免疫抑制D.免疫刺激与肿瘤血管重建之间的反馈环抑制了自身血管正常化,最终促进了肿瘤退化参考答案:CORIENT-16研究结果证实()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G/GEJ腺癌有显著的OS和PFS获益。
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推荐意见更新CSCO 2020
肺癌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2018 年我国约有 77.4 万的新增肺癌病例,约有 69 万人死于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比超过 80%。
在驱动基因阴性NSCLC 治疗决策演变的过程中,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2020 年CSCO 学术年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储天晴教授和大家分享了「晚期NSCLC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更新。
主要就三大类抗血管生成药:抗VEGF/VEGFR 的大分子单抗,小分子多靶点抑制剂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的推荐使用意见进行了梳理。
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晚期NSCLC 的临床证据及推荐意见更新
由于药物可及性及临床适应症的限制,故今年指南更新与既往证据级别推荐相比采用了与CSCO 统一的等级推荐,I 级推荐主要为普适性的诊治措施。
晚期NSCLC 一线治疗及一线后维持治疗
一线治疗主要更新要点:
①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1 分的晚期非鳞NSCLC 患者,推荐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卡铂及紫杉醇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选择(II 级推荐,1A 类证据,新增)。
②有EGFR 敏感型突变的晚期非鳞NSCLC 患者中,贝伐珠单抗联合其他TKI(吉非替尼)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II 级推荐,2B 类证据,新增)。
③ EGFR 敏感突变经TKI 治疗发生疾病进展后,且无证据提示T790M 突变的患者,或伴T790M 突变经奥希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患者排除其他靶向药物治疗机会后,推荐使用阿替利珠
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紫杉醇卡铂四药方案作为后线治疗选择(III 级推荐,2A 类证据)。
④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1 分的晚期NSCLC 患者(包括鳞状NSCLC 与非鳞NSCLC),可一线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治疗2-4 个周期(II 级推荐,2B 类证据,删除对延长内皮抑素使用时间推荐)。
维持治疗方面仍以单药维持为主,若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可以选择两药维持治疗,较前相比无特殊改变。
临床证据更新要点:
IMpower 150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ITT 及ITT-WT 人群中,ABCP 四药联合组无论在中位PFS 还是中位OS 方面均较BCP 组有显著延长;对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也有生存获益。
一项Ib 期临床研究探索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无驱动基因突变晚期NSCLC,因结果显示ORR = 77.3%,DCR = 100% 而获得广泛关注,但由于样本量较小,仅进行内容更新,未获得推荐。
A+T 方案与既往相比未有明显改变,仅增加中国人群的CTONG 1509(ARTEMIS)研究,此研究中厄洛替尼联合贝
伐珠单抗组中位PFS 较厄洛替尼组显著延长。
新增吉非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的II 期数据。
晚期NSCLC 二线及以上治疗
二线治疗主要更新要点:
①既往经TKI 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I 级推荐,2A 类证据,新增)。
②三线治疗较前相比无特殊改变,仍推荐安罗替尼作为三线及以上治疗(I 级推荐,1A 类证据)。
临床证据更新要点: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EGFR/ALK 野生型晚期非鳞NSCLC 的I/II 期研究,ORR 30.8%,DCR 82.4%,mPFS 5.9 个月,OS 尚未达到。
虽因适应症没有进行推荐,但由于受到广泛关注故进行内容上更新。
特殊人群治疗
脑转移:
①对EGFR 突变阳性的伴脑转移的晚期NSCLC 患者,可选用
贝伐珠单抗联合EGFR-TKI 的治疗方案(II 级推荐,2A 类证据,新增)。
②对接受过2 种系统化疗后的伴脑转移晚期NSCLC 患者,推荐使用安罗替尼(I 级推荐,2A 类证据,新增)。
③对经放射性治疗引起的脑水肿或脑坏死等脑转移的晚期NSCLC 患者,推荐贝伐珠单抗缓解瘤周水肿、减轻症状(II 级推荐,2A 类证据,新增)。
肝转移:
对伴肝转移的晚期非鳞NSCLC 患者,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卡铂及紫杉醇治疗方案可作为一线选择方案(II 级推荐,2A 类证据,新增)。
恶性胸腔积液及老年:
恶性胸腔积液及老年患者治疗推荐方面无特殊新增,仅在临床证据方面进行新增。
临床证据更新要点:
驱动基因突变阴性脑转移晚期NSCLC 患者治疗的新增临床
证据:
驱动基因阳性的伴脑转移的晚期NSCLC 患者治疗选择证据主要更新为:CTONG 1509(ARTEMIS)研究亚组分析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较厄洛替尼单药可降低58% 脑转移风险;以及一项回顾性研究中显示联合组相较于EGFR-TKI 单药组颅内、全身ORR 显著增加,颅内和全身PFS 显著延长。
安罗替尼新增证据:
安罗替尼治疗脑转移推荐证据主要基于ALTER 0303 研究,结果显示安罗替尼相较于安慰剂来说,PFS 显著延长;安罗替尼治疗脑转移组颅内ORR = 14.3%,DCR = 85.7%。
放射性脑损伤新增临床证据:
主要基于一项随机对照研究,112 例放射性脑损伤入组患者中在治疗第八周时与激素治疗组比较发现,贝伐珠单抗治疗组显著提高有效率,临床获益人数也显著增加。
肝转移临床证据更新:
肝转移主要基于IMpower150 研究亚组分析显示,161 例肝转移患者ABCP 组相比于BCP 组OS 明显改善。
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证据更新:
恶性胸腔积液证据条目无改变,仅新增一项NEJ01308 研究,此项日本多中心II 期研究显示80% 的患者胸腔积液在给予贝伐珠单抗(15 mg/Kg,每3 周一次)治疗后得到控制,胸腔积液PFS 和OS 分别为16.6 个月与19.6 个月;高VEGF 水平的胸腔PFS 与OS 相较于低VEGF 水平组显著降低。
老年晚期非鳞NSCLC 治疗新增两条临床试验证据:AVANTAGE 研究显示老年晚期非鳞NSCLC 一线给予贝伐珠单抗+化疗联合治疗的mPFS = 7.1 个月,mOS = 12.3 个月,其中65-70 岁患者的mOS = 14.9 个月,≥ 70 岁患者的mOS = 11.3 个月。
TORG1323 研究中入组的老年(≥75 岁)晚期非鳞NSCLC 患者随机给予贝伐珠单抗+多西他赛或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两组结果对比示mPFS 与mOS 相似。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管理
①条目及证据更新方面无特殊新增。
②高血压、蛋白尿、出血、血栓栓塞患者管理上在高危患者、监测指标、处理原则方面与均无特殊更新。
内容总结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NSCLC 患者的临床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可使晚期NSCLC 患者广泛获益。
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中国晚期NSCLC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均得到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未来研究方向为探索最佳的联合治疗新方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最佳给药模式,以及抗血管生成药物有效性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