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训练 (1)
- 格式:pdf
- 大小:983.94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化学-不定项选择题专项训练第一部分试题与答案第一部分60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某单质能与浓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可能是 A +1 B +2 C +3 D +4 E +52、把质量为m克的铜铜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且质量还是m 克的是A 稀硫酸B C2H5OHC 稀硝酸D CH3COOHE CO3、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克,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克.该有机物可能是( ).(A)乙烯(B)乙二醇(C)乙醇(D)甲酸甲酯4、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克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克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A)肯定有KNO3 (B)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5、将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硫酸铵样品13.2克,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收集到气体4.3升(标准状况),则该样品内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 碳酸氢铵和硝酸铵B 碳酸铵和硝酸铵C 氯化铵和碳酸氢铵D 氯化铵和碳酸铵6、在由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毫升2摩/升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毫升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Fe3+离子。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混合物里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B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离子与Cl-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D 混合物里,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7、联合制碱法中关键的一步是把NH4Cl从几乎饱和的NaHCO3溶液中分离出来,为此根据NaCl 和NH4Cl溶解度的差异,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某种气体,同时加入磨细的食盐,可析出不夹带NaHCO3的NH4Cl.NaCl和NH4Cl共同存在时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操作正确的是8、第二主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12g,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16g,试推测该元素可能为A MgB CaC SrD Ba9、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化学知识【提分训练】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A.英文的“中国”(China)又指“瓷器”,说明我国很早就应用化学技术制作陶瓷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答案 B解析B项,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不是碘的升华;C项,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鉴别KNO3和Na2SO4;D项,明矾中的Al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2.(2019·济南期末)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
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品质的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B.瓷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因此陶瓷属于金属材料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答案 D解析白瓷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错误;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错误;“窑变”时,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由于还原程度的不同,形成不同颜色的低价态化合物,D项正确。
3.(2019·抚顺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A.《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C.《天工开物》中记载:“以消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魂散惊而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答案 A解析“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的是碳酸钙的受热分解,其中“清白”是指氧化钙,故A项错误;“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描述的是煤炭的开采,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故B项正确;“以消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魂散惊而魄齑粉”,消石、硫磺是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故C项正确;“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指的是动物的毛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项正确。
——综合性实验【提分训练】1.某同学在做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铜片表面变黑,于是对黑色物质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
(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1:铜片与浓硫酸反应操作现象加热到120~250 ℃铜片表面变黑,有大量气体产生,形成墨绿色浊液继续加热至338 ℃铜片上黑色消失,瓶中出现“白雾”,溶液略带蓝色,瓶底部有较多灰白色沉淀的作用是防止C中溶液倒吸入A中;剂是NaOH溶液。
②为证明A装置中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铜,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冷却后将浊液倒入盛水的小烧杯中,得到蓝色溶液(或冷却后,将上层浓硫酸倒出,向瓶中加入少量水,得到蓝色溶液)。
(2)探究实验1中120~250 ℃时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黑色固体中可能含有CuO、CuS、Cu2S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资料1:亚铁氰化钾[K4Fe(CN)6]是Cu2+的灵敏检测剂,向含有Cu2+的溶液中滴加亚铁氰化钾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
资料2:实验2:探究黑色固体中是否含CuO是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②甲认为ⅱ中溶液无色有可能是Cu2+浓度太小,于是补充实验确认了溶液中不含Cu2+,补充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亚铁氰化钾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或无红棕色沉淀生成)。
实验3:探究黑色固体中是否含CuS、Cu2S250 ℃时所得黑色固体成分:不含CuO ,一定含有CuS ,可能含有Cu 2S 。
【实验反思】分析实验1中338 ℃时产生现象的原因,同学们认为是较低温度时产生的黑色固体与热的浓硫酸进一步反应造成。
已知反应的含硫产物除无水硫酸铜外还有二氧化硫,则黑色固体消失时可能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 +4H 2SO 4(浓) =====△CuSO 4+4SO 2↑+4H 2O ,Cu 2S +6H 2SO 4(浓) =====△2CuSO 4+5SO 2↑+6H 2O 。
解析:(1)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容易造成倒吸现象,装置B 可以防止C 中溶液倒吸入A 中。
考前30天之备战2013高考化学冲刺押题系列第一部分专题0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013高考考纲】(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样题示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样题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油污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白磷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红磷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命题解读】《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等基本概念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化学学科必须具备的、经常考查的基础知识,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题型主要为选择题,侧重概念的类比和辨析,突出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与正确应用能力的考查。
预计今后的高考试题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考查的方式会因试题的变化而变化。
样题示例 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样题1】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A. 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B. 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C. 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D. 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解题指导】选A。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划分标准和依据。
A项都是根据其组成而划分的;B项根据组成分为一元酸,而依据不同性质可分为强酸和挥发性酸;C项中的难溶性碱、中强碱是根据其不同性质划分的;D项中 Al2O3依据不同性质可分别属于两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
【命题解读】《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本专题所涉及的许多基本概念知识点,在历年高考中再现率较高,成为高考的热点,在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一、选择题(此题包括9小题,每题3分,共27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甲和乙气体同时通入过量丙溶液中,可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序号甲乙丙①CO2SO2Ca(OH)2②HCl CO2Ca(OH)2③CO2SO2Ba(NO3)2④NO2SO2CaCl2⑤CO2NH3CaCl2⑥O2NH3AlCl3A.全部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2.合成氨工业中用铁触媒来催化N2和H2合成NH3 。
假设将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该b L气体中的NH3体积分数是A.a ab-B.b ab-C.a ba-2D.b ba-23.以下有关表达:①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②M原子比N 原子容易得到电子;③单质M跟H2反响比N跟H2反响容易得多;④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 m M>H n N;⑤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 m MO x>H n NO y;⑥熔点M>N。
能说明非金属元素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②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⑤D.全部4.欲配制100 ml 1.0 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①将14.2 g Na2SO4 溶于100 ml水中;②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③将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5.HF的酸性比HCN的酸性强,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一样的NaF和NaCN两种溶液,前者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n1,后者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n2 ;另有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一样的Na2A ( pH=10 )和Na2B ( pH=9 ) 两种溶液,前者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n3,后者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n4;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A.n1<n2,n3>n4B.n1<n2,n3<n4C.n1>n2,n3<n4 D.n1>n2,n3>n46.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A.T ℃时,1 L pH=6纯水中,含10–6N A个-OHB.15.6 g Na2O2与过量CO2反响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1 mol SiO2中含有2 mol Si–O单键D.假如5.6 L N2含有n个氮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约为4n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A.铜、石墨均导电,因此它们均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因此NH3、CO2均是电解质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因此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因此它们均是非电解质8.在以下反响类型中,能表达绿色化学中的“原子经济”原则的是(1)置换反响;(2)化合反响;(3)分解反响;(4)取代反响;(5)加成反响;(6)复分解反响;(7)酯化反响。
理综化学冲刺模拟试题0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玻璃纤维、硝化纤维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铜矿石在细菌作用下可直接转化为单质铜,这个过程叫生物炼铜C.凯库勒的“基团理论”尽管存在缺陷,但仍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D.“地沟油”危害健康,不仅是因为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E、脂肪酸油脂已经被破坏,营养低,而且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8.《实验化学》教材在教材结构、实验课题编排和内容选择等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
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A.食醋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通常变化缓慢,当接近完全反应时(即滴定终点),pH出现突变,称为滴定突跃B.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C.油墨是由多种色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某同学欲用纸层析的方法将其主要色素分离开来,可选用的展开剂的物质是丙酮和盐酸D.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加入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均应过量9.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的氢化物在常温下为液体,C和D的化合物可以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ⅦA族B.元素A、B、C的原子半径:C>B>AC.元素B、C、D的非金属性:C>B>DD.一定条件下,A单质可以将D单质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稀H2SO4和Fe2 (SO4)3的混合溶液铜图1 图2 图3 A.如图1所示将一定量的铜片加入到100 mL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若铜片完全溶解时(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的Fe3+、Cu2+、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测得溶液的pH=1,则溶液中c(SO42-)为0.5mol/LB.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发生Cu+2Fe3+===Cu2++2Fe2+的反应,X极是负极,Y极的材料名称可以是铜C.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3所示,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D.如图3所示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键C-H C=C C-C H-H键能(kJ/mol)615.3 414.4 347.4 435.3 则可以计算CH3—CH3→CH2=CH2+H2;ΔH =+125.6 kJ/molB. 已知:25℃时,CaCO 3的K sp 为2.9×10-9,CaF 2的K sp 为2.7×10-11在CaCO 3悬浊液中加入NaF 固体,CaCO 3不可能全转化为CaF 2C .常温下14()10()c OH c H --+=的溶液中:Al 3+、NH 4+、Cl -、CO 32- 12.香叶醇、橙花醇和乙酸橙花酯在工业上用作香料,它们可由月桂烯来合成。
——陌生非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提分训练】1.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2-4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意写出主要反应物及生成物。
用盐酸溶解FeTiO3,反应后钛主要以TiOCl2-4形式存在,则Fe+2Ti+4O3―→Ti+4 OCl2-4。
第二步:依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完成方程式。
①经分析,反应物中有氯元素,产物中有铁元素,且钛元素的价态未变化,可知左边应加上Cl-右边生成Fe2+:FeTiO3+Cl-―→TiOCl2-4+Fe2+。
②左边比右边多两个氧原子,且左边电荷数为-1,右边电荷数为0,题中加了盐酸,可知左边还应补充H+,右边生成H2O:FeTiO3+H++Cl-―→Fe2++TiOCl2-4+H2O。
依据右边有4个氯原子,可知左边Cl-前的系数为4,铁原子与钛原子个数相等,右边电荷数为0,可知H+的系数为4,H2O前的系数为2。
[答案] FeTiO3+4H++4Cl-===Fe2++TiOCl2-4+2H2O2.(1)下图所示为提纯白磷样品(含惰性杂质)的工艺流程。
过程Ⅰ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过程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磷酸钒锂/碳复合材料[Li3V2(PO4)3/C]是常用的电极材料,其制备流程如下:①复合材料中V的化合价为________,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检测训练烷烃的性质(一)1.有机物环丙叉环丙烷,由于其特殊的电导结构一直受到理论化学家的注意,其结构如图所示。
有关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其二氯代物有4种B.它不可能是环丙烷的同系物C.其分子式为C H68D.它的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2.下列烷烃的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CH3CH2CH2CH3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3.由乙炔制CHClBr—CH2Br,下列方法中最可行的是()A.先与HBr加成后再与HCl加成B.先与H2完全加成后再与Cl2、Br2发生取代反应C.先与HCl加成后再与Br2加成D.先与Cl2加成后再与HBr加成4.某烃的结构式用键线式可表示为,则该烃与Br加成时(物2质的量之比为1:1)所得产物有( )A.2B.4种C.5种D.6种5.下列有机物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A .2-甲基-1-戊烯B .3-甲基-1-戊烯C .2-甲基-2-戊烯D .4-甲基-2-戊烯6.下列烷烃,常温下呈气态的是( )A.戊烷B.丁烷C.庚烷D.十二烷 7.分子式为C 5H 10的烯烃共有(不考虑顺反异构体)( )A.5种B. 6种C.7种D. 8种8.已知1,3-丁二烯()可以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其1,4-加成反应的原理是分子中的两个双键同时断裂,1、4号碳各加上一个原子后,中间两个碳的未成对电子又配对成双键。
则有机物A(结构简式)与溴水反应的产物共有( )A.5种B.8种C.9种D.10种9.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33CH CH CHCH 可简写为,已知有机物X 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的分子式为C 8H 8B.X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C.X 与足量的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饱和烃Z,则Z 的一氯代物有4种D.Y 是X 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 的结构简式为 10.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 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大于0.5N A B.28g 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 AC.标准状况下,11.2L 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 A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2N A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B.完全燃烧某有机物,生成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有机物只可能是烯烃或环烷烃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D.符合通式C n H 2n -2的有机物一定是炔烃12.两分子乙炔反应得到乙烯基乙炔(CH2=CH-C≡CH),该物质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A.该物质既是CH2=CH2的同系物,又是HC≡CH的同系物B.该物质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C.该物质与足量的H2加成后,只能生成一种物质D.该物质经加成、加聚反应后的产物是氯丁橡胶()的主要成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炔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直线上B.乙炔分子中碳碳间的三个共价键性质完全相同C.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的链烃一定是炔烃D.在所有符合通式C n H2n-2的炔烃中,乙炔所含氢的质量分数最小14.桶烯(Barrelene)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0.1mol桶烯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22.4LB.桶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C.桶烯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三种D.桶烯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15、下列各种烃与H 2完全加成后,不能生成2,3,3-三甲基戊烷的是( )A.B.C.D.16.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B.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能发生加聚反应,其加聚产物可用表示D.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17.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干馏、分馏B.溶解、潮解、裂解C.裂化、风化、氧化D.气化、液化、升华18.从柑橘中炼制萜二烯,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C.分子式为C10H16D.与过量的溴的CCl溶液反应后产物为419.已知(x)、(y) (z)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的二氯代物有三种B.y的一氯代物有三种C.x的加聚产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x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20.下列关于天然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减压分馏得到的汽油比催化重整后的汽油品质高B.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燃烧天然气较环保C.重油通过裂化可获得大量的轻质油D.轻质油的裂解也可称为深度裂化,目的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气态不饱和烃21.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最多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有7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D.至少有6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22.现有A、B、C三种烃,其球棍模型如图:(1)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O的量最多的是2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训练——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2022秋·河南郑州·高三巩义二中校考期末)有四种短周期元素,相关信息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1)A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用电子式表示B 与C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
(3)在元素C 与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已知硒(Se)与D 同主族,且位于D 下一个周期,根据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硒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a .其单质在常温下呈固态 b .2SeO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23H SeOd .非金属性比Cl 元素的强2.(2022秋·辽宁沈阳·高三沈阳二中校考期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I 、(1)请用下列10种物质的序号填空:①2O ②2H ③43NH NO ④22K O ⑤()2Ba OH ⑥4CH ⑦2CO ⑧NaF ⑨3NH ⑩2I其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
(2)X 、Y 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2XY 型化合物,已知2XY 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 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若2XY 为共价化合物时且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
II、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3)已知元素⑩的一种核素,其中子数为45,用原子符号表示该核素为___________。
(4)元素⑦⑧⑨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元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元素的非金属性⑩___________⑧(填“>”或“<”);下列事实不能证明上述结论的是___________。
题型抢分练选择题专练A 组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照下,1 mol CH 4最多能与4 mol Cl 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HClB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上层接近无色C .邻二氯苯仅有一种结构可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D .乙醇、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乙酸比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更剧烈答案 B解析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取代1 mol 氢原子消耗1 mol 氯气,同时生成氯化氢,1 mol CH 4最多能与4 mol Cl 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HCl ,故A 正确;苯与溴水不反应,溴易溶于苯,苯密度小于水,所以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发生分层,下层接近无色,故B 错误;如果苯环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则邻二氯苯有两种结构,邻二氯苯仅有一种结构可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故C 正确;醇羟基氢的活泼性弱于羧基中的羟基氢,所以乙醇、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乙酸比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更剧烈,故D 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化甘油、硝酸纤维、醋酸纤维、黏胶纤维都属于酯类B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乙酸铅溶液,可析出沉淀,加水后沉淀又溶解C .从煤的干馏中分离并得到苯、甲苯等,是目前获取芳香烃的唯一途径D .当人体处于长期饥饿时,油脂能在肝脏、肌肉等组织内发生氧化,给机体供能答案 D解析 黏胶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不属于酯类,A 错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乙酸铅溶液,鸡蛋白发生变性,析出沉淀,加水后沉淀不能再溶解,B 错误;煤的干馏、石油的催化重整都是获取芳香烃的主要途径,C 错误。
3.(2023·全国甲卷,8)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图。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2024版步步高新高考化学考前三个月专项练习第一篇 主题七 题型抢分练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B解析 藿香蓟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因此可以发生水解反应,A说法正确;分子结构中的右侧有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着两个甲基,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说法错误;分子中含有酯基和醚键2种含氧官能团,C说法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