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牙体大面积缺损中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探讨关键词:纤维桩牙体缺损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32-02纤维桩是针对理想的桩核系统要求应运而生[1]。
我科自2010年开始使用纤维桩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到我科就诊的牙体大面积缺损病例15例,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22~42岁,共计40颗牙,其中前牙22颗,后牙18颗。
病例要求:牙齿不松动,无牙周病,牙颈部有至少2mm健康牙体组织(牙本质肩领),前、后牙的咬牙合关系正常。
1.2 材料。
采用3m espe的rely x fiber post纤维根管桩系统、rrly x unicem通用自粘接树脂型水门汀、adper prompt免酸蚀粘接剂、filter z 250创世纪前后牙通用型复合树脂。
1.3 方法。
①根管治疗:对患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要注意根管充填及暂封材料要选用不含丁香油的材料。
②桩核的牙体预备:首先进行冠部或根面预备,去除龋坏组织和薄壁弱尖,消除倒凹,尽可能保留牙体组织,保留至少2mm的牙本质肩领,而后利用rely x fiber post纤维根管桩进行根管预备,应根据x线片显示的根管粗细选择并确定相应型号的纤维桩,采用配套的钻针进行根管预备。
先用初级预备钻头去除约根管长度2/3的材料,根尖区保留4mm 的封闭区,再换与纤维桩同型号的钻头预备到所需长度。
注意预备时要保持支点的稳定,防止扩大桩道,降低桩与根管壁的密合性,影响到纤维桩的初期稳定性,同时注意如果根管较粗大应改用较粗的钻头以保证彻底去除根管壁上的根充材料。
③试桩:选择与最后完成根管预备钻头同一型号的纤维桩插入根管内试桩,要求桩要达到所备深度,与根管壁有一定的摩擦力,将伸出过长部分磨除,注意在打磨过程中要转动桩,保证桩的纤维被均匀磨除,不要使用剪刀剪断纤维桩,以免造成桩的纤维分散。
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应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疗效。
方法:对40例患者共61颗前牙应用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临床随诊观察1年,观察其成功率。
结果:61颗患牙中失败3例,成功58例,成功率达95.08%。
结论:应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效果很好,可以满足临床中的应用。
标签:玻璃纤维桩;前牙;修复临床上修复较大牙体缺损时常选择根管桩核技术来增加固位力和抗力,也是保存患牙并恢复其功能的主要手段。
临床中传统多应用金属桩核来修复残冠、残根,其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易于加工成精确的形状,但其有很多的缺点,如由于弹性模量大,容易导致根折的发生、易腐蚀、美学性能差等,少数患者还会发生过敏症状[1]。
玻璃纤维桩是一种新型材料,由聚合物基质包绕连续的纤维组成[2],具有高强度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高、柔韧性好、美观、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临床。
本研究是对40例患者前牙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1月~2008年8月来本科就诊的40例患者,男16例,女24例,年龄18~42岁,共61颗前牙,龈环齐龈或龈上,无松动,牙组织缺损在1/2以上,牙根粗大且均已在口腔内科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观察1~2周,根尖区无阴影。
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桩核修复。
临床随诊观察1年。
1.2材料桩核系统:选用“安多健”玻璃纤维桩,Durafill Bond黏结剂和Dulink黏结树脂。
1.3治疗方法1.3.1根管预备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行常规的桩道预备,用P钻逐级预备将根充物导出,深度达根长2/3~3/4,大小不超过根径的1/3,根尖至少保留根充材料4 mm 以上。
牙颈部预备形成宽度为1 mm的凹型齐龈边缘,至少保留1~2 mm的牙本质肩台。
1.3.2 纤维桩的选择和试戴修复前牙,选取1号桩,根据临床需要长度,一般留出冠的恢复空间长度1.5~2.0 mm,用金刚石车针切断纤维桩。
桩核冠对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随着修复学技术和牙髓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常尽可能地保留患者残根残冠的基础上使用桩核冠法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并使其美观和咀嚼功能得以恢复。
由于缺损牙齿的残面位于龈下而恢复需要保留牙根,因此修复前对周围牙龈组织和缺损至龈下的牙根需做一些处理。
临床上常用螺纹钉桩核、铸造桩核、纤维桩等根管内固位体进行修复。
螺纹钉桩价格便宜,操作简单。
铸造桩密合度好、不易折断、可以改道的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
纤维桩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型修复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好、美观性、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1-2]得到推广使用,但成本较高。
桩冠修复和种植义齿相比较在临床上操作简单,保存了人体自身组织,创伤小,无排异反应,疗程短,价格低等优势。
我院对308颗牙体缺损的患者根据其自身的条件和要求进行螺纹桩、铸造桩、纤维桩修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0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200例(308颗)牙体缺损的患者,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18~81岁,平均(58.37±9.81)岁,前牙75颗,尖牙86颗,前磨牙67颗,磨牙80颗,其中前牙、尖牙缺损小于1/2,前磨牙、磨牙牙冠大部分缺损,无明显松动和牙槽骨吸收,部分牙体缺损达龈下, 部分患者属牙周病稳定期。
1.2 修复材料:选用法国MACRO-LOCK 石英纤维桩预成根管桩,铸造桩采用镍络或者钴络材料制作,螺纹桩钉选用杭州西湖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湖巴尔品牌根管螺纹桩钉;德国LuxaCore 双固化树脂材料和配套双固化型核树脂。
根管预备钻针,排龈线和排龈器。
1.3 修复方法:修复前准备:对冠根折患者使用常规摄X线牙片,测量根管长度,常规完成根管治疗,牙周治疗。
牙体缺损达到龈下的患牙>1mm,用电刀对龈缘进行修整直到牙体断面完全暴露出来;当缺损达到龈下的患牙大于2mm,采用牙冠延长术将存留牙体的断面暴露出来,使树脂核能够紧密结合牙体断面,冠修复体边缘与生物学宽度相符[3],根管及牙龈治疗后两周进行桩核制作。
【作者简介】游激(62),男,四川泸洲人,主治医师,学士,从事口腔科临床工作。
论著全新石英纤维桩修复残冠临床效果观察游 激1,唐 吟2(11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中山528400;21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口腔科,广东中山528400)【摘要】 目的 评价全新石英纤维桩在残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门诊残冠患者58例,72颗患牙,采用全新石英纤维桩核系统,联合烤瓷冠完成修复,于治疗完成后半年、1年、2年和3年时预约复诊,观察临床修复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结果 2例患者两颗患牙发生桩核折断,半年、1年成功率100%,2年成功率9816%,3年成功率9712%。
结论 全新石英纤维桩核系统修复残冠,修复成功率高,但其远期疗效尚需进行长期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石英纤维;残冠;桩核;保存修复【中图分类号】R7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170(2008)022*******C li n ica l applica t i o n and thera peutic effect of new quar tz fiber post in r estora t ion of res id 2ua l cr own Y OU J i *,TANG Yi n (*D epa rt m ent of S to m a tology ,Z hongsha n People ’s H ospita l,Zhongshan G uang 2dong 528400,Ch i na )【Ab stra ct 】 O b ject i ve To ass e ss t he the rapeutic effects of new quartz fiber post on the rest ora ti on of re sidual cro wn 1M e thods A ll 72re sidual cro wn teeth of 58pa tients trea ted by the ne w qua rtz fiber post and cera m ic cro wn s ystem were follo wed u p a t 6months,1year,2yea rs,and 3yea rs after treat ment,and the effec ts,prognosis and other relevant p roblem s we re ana 2lyzed 1Re sults T wo teeth of t wo pati ents were broken,and the o t her 76tee t h of 56pa tients were we ll repaired,wit h a 100%succe ssful ra t e in 6months and 1year,9816%in 2years and 9712%in 3y ea rs 1C o n clusion The the rapeutic effec t of new qua rtz fi ber poston re st oration of re sidual cro wn is go od and worth appli ca ti on 1Ho wever its l ong 2te r m effect still needsmore clini 2ca l observa ti on 1【Key wor ds 】 Quartz fibe r post;R esidual cro wn;Post and core;P rese rvati on and rest ora tion 预成全新石英纤维桩是近年来研制而成的最新牙齿修复用材料。
纤维桩修复严重缺损后牙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桩核系统与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严重缺损后牙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97例患者共计106颗严重缺损后牙为研究对象,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成2组。
纤维桩组52颗患牙,金属铸造桩核组54颗患牙,2组均用烤瓷全冠修复。
随访12~24个月,观察2组患牙的成功率,并用spss软件对2组患牙成功率进行x2检验。
结果:纤维桩组52颗患牙失败2例,金属铸造桩核组54颗患牙失败6例,2组患牙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纤维桩核系统可作为严重缺损后牙的理想修复材料。
【关键词】后牙;牙体缺损;纤维桩;桩核技术【中图分类号】r783.3【文献标志码】a临床上,修复大面积缺损的牙体时,常需要用根管桩来加强其抗力形和固位形,以防止基牙折断和修复体脱位。
早期使用的成品螺纹桩固位效果差,而金属铸造桩核具有弹性模量高、易导致牙折、易被唾液腐蚀释放金属离子,严重时还会导致少数患者出现过敏症状等缺点。
尤其是在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中,由于多根牙的根管数目多、根管形态变异大,导致临床上医生制作金属铸造桩核的操作复杂、操作时间长、患者复诊次数多。
因此,对新型的桩核材料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10年来,纤维桩作为新型桩核材料,因其强度高、美观性好、生物相容性高、操作方便而逐渐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
而且,纤维桩可以通过树脂类粘接剂与根管牙本质之间达到很高的粘接强度,同时具有分离后易取出,不影响磁共振成像等的优点。
本研究分别采用传统金属铸造桩核和纤维桩核2种修复方法来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后牙,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1纳入标准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到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97例患者106颗后牙的残根残冠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46例,男51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41岁。
患牙的纳入标准为:牙体缺损1/2以上,残冠或残根断面位于龈上1mm 以上,以获得箍效应(其中,7颗患牙存在不足1/4的断面,平龈缘或龈下1mm以内,均行龈切除术和冠延长术);采用常规树脂充填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并已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无叩痛,无明显松动。
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
2014年12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预成
纤维桩进行修复)和对照组30例(采用金属桩核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口
腔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到了93.75%(45/48),显著高于对照
组的80.43%(37/4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预
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效果明显。
标签:口腔修复;预成纤维桩;应用;效果
牙体硬组织缺损性疾病是我国的多发病,桩核冠是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一
种常用方法,在剩余牙体硬组织较少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全冠修复不能获得长期
稳定的修复效果,就需要先进行桩核修复。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口腔冠桥修复
之前,传统的方法多采用的是使用金属铸造桩核。现阶段,在修复口腔治疗中,
预成纤维桩成为最常用的修复材料,此种修复材料存在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如良
好的机械性能、无腐蚀、耐疲劳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1],有效的扩展了口腔
修复的范围,而且美学效果更加优越。现对2013年1月~2014年12在我院进
行口腔修复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桩和传统金属桩核进行修复的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0例,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2在我院进
行口腔修复的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3.2±3.8)
岁;共有患牙94颗,磨牙20颗,前牙38颗,前磨牙36颗。随机分为观察组
30例(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和对照组30例(采用金属桩进行修复),两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患牙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修复前均采取常规X线片检查。对照组的患者选取
的是金属桩作为修复材料,常规制备根管,保留或形成完整的牙本质肩领,硅橡
胶制取模型,交由技师制作,制作好的金属桩核临床试戴调改合适后,用3M玻
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再进行精修完成。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选取预成纤维桩作
为修复材料。根据牙体情况先进行初步的牙体预备,尽量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
尽量保存牙本质肩领,将根管的预备深度确定为患牙根长的1/2~2/3,保留根尖
根充材料至少4mm,以使管壁不会出现倒凹;选择初始预备钻,逐级预备以使
预成纤维桩的长度和直径得到保证,后用成型钻进行根管形态的制备,保证桩道
与桩最大限度的密合;后牙纤维桩的数目根据牙体缺损的情况进行增减。为保证
根管内粘结的效果,需要彻底去除根管充填物,仔细清洁根管内壁,完成清洁酸
蚀工作后,吸干根管中的多余水分,用毛刷蘸取适当粘结剂,均匀涂抹在牙体粘
结面、根管、纤维桩的表面,各光照10s,缓慢注射双固化树脂,置入纤维桩,
压力保持10s。由于根管内是一细长的通道,需要延长光照时间,所以光照保持
30~40s,以使树脂充分固化,然后进行核成形。根据咬合情况,用金刚砂车针
截除多余纤维桩,最后行基牙预备。经过6个月~1年的随诊观察,对观察组与
对照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
1.3疗效判断 疗效判断标准[2]①成功:?訩修复体边缘未出现松动、渗漏
等现象;?訪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訫X线检查患病
变区域无进展,牙根尖区无阴影;?訬叩诊无不适症状;?設牙龈的颜色正常。
②失败:以上有l项不符合者均为失败。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
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患牙修复效果发现,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到了93.75%
(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讨论
进行修复口腔的过程中,治疗残冠、残根需要利用桩核修复进行保存治疗,
传统的金属桩核修复是门诊常见的修复方法,是修复残根残冠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为制造简单,强度较高以及价格相对低廉,容易被患者接受,因而一段时间内
临床曾经普遍使用,但由于操作治疗间隔时间长,需要患者多次复诊,同时金属
桩核修复还存在一些其他的缺点和问题:①其弹性模量远远高于牙本质,应力主
要集中在根颈部和桩末端,容易导致根折;②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金属的传导性会导致即刻射频场发生变形,继而造成显著的图像
扭曲变形。因MRI检查需要拆除口内金属修复体的病例越来越多[3]。另外金属
容易腐蚀,随着金属离子的缓慢释放,一段时间后,容易导致患者牙龈的颜色发
生改变。
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随着口腔修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得到了比较普
遍的使用,它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较好的美学效果,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是
现阶段口腔科比较可靠的桩核修复材料。纤维桩的弹性模量和牙本质比较接近,
使用纤维桩完成的修复体,它的应力集中区为牙颈部,即使发生折裂,折裂处也
位于牙槽嵴的上方,容易再次修复,而金属桩核的应力集中区位于根管内,当遇
到过大的力容易造成根管壁的折裂,难以修复,这样避免了金属因应力集中而发
生根折的问题。临床上使用纤维桩,一次就可以完成粘结和核成形以及牙体预备,
从而减少了冠向的微渗漏,既有利于保护患牙剩余的牙体组织,更防止了根管二
次感染的发生。另外纤维桩的颜色和牙体组织最为接近,即使选用全瓷冠修复,
也不要考虑遮色的问题,而金属作为光学上的黑体,对光的传导呈现完全的阻射
作用,因此前牙修复时需选择遮色效果好的牙冠修复体[3]。相对于金属桩,纤
维桩最突出的优点是它对磁共振检查没有任何影响同时石英纤维桩还具有X线
的阻射性。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纤维增强型树脂桩,根据组成纤维的不同,临床上常用
预成纤维桩多为玻璃纤维桩、石英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适用于固
定义齿的固位体、错位牙、扭转牙、牙冠大面积缺损及畸形牙等,适用范围较为
广泛[4]。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预成纤维桩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纤维桩具有一
定的可弯曲性,受到过大的力后容易产生微渗漏,影响边缘的封闭性;预成纤维
桩的外形不会完全与患牙的根管形态一致,会影响粘结效果;纤维桩不能较大程
度的改变牙体长轴,在咬合过紧时不宜采用,会造成预备体过薄,使桩核自身强
度降低而发生桩断裂或桩-核分离;在隔湿不严的条件下,导致患者基牙也可能
会出现继发龋。随着口腔门诊橡皮障的推广运用,可以提供有效隔湿,并且随着
当前粘结新材料、新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粘结效果也会有突破性的进步,
那么预成纤维桩临床使用的远期成功率也会逐步提高。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到了93.75%(45/48),显著高于对
照组的80.43%(37/4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预
成纤维桩进行口腔桩核修复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优先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跃峰,杨文香,姜海英,等.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
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0):1443-1444.
[2]张相,王新知.碳纤维桩的性能及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2,3
(4):255-257.
[3]赵铱民,陈吉华.口腔修复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11):112-112.
[4]陈敏.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对比[J].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12(7):2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