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纺织品的涂层工艺
- 格式:xlsx
- 大小:12.28 KB
- 文档页数:2
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1.前言据美、英、日等国家对火灾起因的统计,近年来纺织品引起的火灾呈上升趋势,已占据火灾总数的一半,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纺织品阻燃的有关标准,对室内装饰、工业用布、服装用纺织品等做了严格的规定。
绝大部分的纺织材料是可燃的,需要经过阻燃处理来降低燃烧速度或使其离开火源后能够迅速停止燃烧。
纺织品的阻燃整理有两种方式:1、添加型,将阻燃材料与纺丝原液混和,或将阻燃剂加到聚合物中再纺丝,从而使纺出的丝具有阻燃效果。
2、后整理型,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将阻燃材料通过浸渍、浸轧或涂层等方法整理到织物上。
本文主要介绍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
阻燃涂层胶是功能性涂层胶的一种,是把阻燃材料通过一定的方式添加到涂层胶中去,整理后不仅具良好的涂层风格,同时赋予织物优异的阻燃效果。
涂层阻燃整理与传统的浸渍或浸轧阻燃整理相比,具有耐洗性好,强力不下降,不需要污水处理等优点,因此,在室内家纺、工业用布等领域应用广泛。
2. 阻燃涂层胶中涂层基胶的类型和性能特点印染行业应用的涂层胶主要有聚丙烯酸酯(PA)、聚氨酯(PU)和PUA。
PA的价格较低,合成和聚合技术较易掌握,能满足一般涂层要求,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与PA相对,PU在性能上有独特之处,主要为耐磨、耐溶剂、耐低温(一30℃以下),防水透湿性好,具有优异弹性和皮膜感。
PUA是将PU与PA进行接枝,它结合了PU与PA的优点,但技术难度较高。
PA、PU和PUA都可以作为阻燃涂层胶的基胶。
从涂层胶使用的溶剂来分,可分为溶剂型涂层胶和水系型涂层胶。
溶剂型涂层胶使用最普通的溶剂有二甲基甲酰胺(DMF)、丁酮(MEK)、甲苯(TOL)、异丙醇(IPA)、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丁醇、醋酸乙酯等,毒性较大,且易燃易爆。
与溶剂型涂层胶相比,水系型涂层胶具有环保、不燃、加工过程安全等优点,但与织物的粘着力,成膜性能、耐水压等性能相对略差。
目前,水系型涂层胶正通过产品改进或加入合适的交关剂来解决上述的缺点,加工工艺日趋成熟,将逐渐取代溶剂型涂层胶。
纺织面料涂层的工艺流程
1. 前处理工序
- 面料预处理:去除油渍、浮毛等污染物
- 络丝处理:对面料进行静电消除、化学处理等,提高与涂层的结合力
2. 涂料配制
- 确定涂层材料:如PVC、PU、丙烯酸等
- 添加助剂:如增塑剂、填料、着色剂等,优化涂层性能
- 研磨分散:将涂料研磨至细腻状态,确保均匀性
3. 涂布工序
- 挤出涂布:将涂料通过挤出机头均匀涂布于面料表面
- 刮涂涂布:利用刮刀将涂料均匀涂覆面料
- 转移涂布:先将涂料转移到胶片,再转移到面料上
4. 干燥固化
- 热风干燥:利用热风将溶剂或水分去除,使涂层产生化学反应固化 - 辐射固化:采用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引发涂层交联固化反应
5. 后道加工
- 分条、卷取:按要求将面料分条或卷曲
- 印花、压花:对面料进行印花或压花加工,增强装饰性
- 检验包装: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执行以上工艺流程,即可在纺织面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特殊功能或装饰效果的涂层。
纺织行业高品质面料印染与整理方案第一章高品质面料印染概述 (2)1.1 印染技术简介 (2)1.2 印染工艺流程 (3)第二章面料前处理工艺 (3)2.1 面料预处理方法 (4)2.2 预处理工艺参数 (4)2.3 预处理效果评价 (4)第三章染料选择与应用 (5)3.1 染料种类及特性 (5)3.1.1 染料种类 (5)3.1.2 染料特性 (5)3.2 染料选用原则 (5)3.2.1 根据面料材质选用染料 (5)3.2.2 根据染色要求选用染料 (5)3.2.3 考虑环保要求 (5)3.3 染料应用技术 (6)3.3.1 染料溶解与分散 (6)3.3.2 染料浓度控制 (6)3.3.3 染色工艺参数优化 (6)3.3.4 染料废水处理 (6)第四章印染工艺流程 (6)4.1 浸染工艺 (6)4.2 涂层印染工艺 (6)4.3 数字喷墨印染工艺 (7)第五章印染设备与操作 (7)5.1 印染设备选型 (7)5.2 设备操作与维护 (7)5.3 常见故障处理 (8)第六章印染质量控制 (8)6.1 色彩管理 (8)6.1.1 色彩标准制定 (8)6.1.2 色彩配方设计 (8)6.1.3 色彩传递与沟通 (8)6.2 印染质量检测 (8)6.2.1 检测设备配置 (9)6.2.2 检测流程制定 (9)6.2.3 检测数据分析 (9)6.3 质量改进措施 (9)6.3.1 技术培训与提升 (9)6.3.2 设备优化与更新 (9)6.3.3 工艺参数调整 (9)6.3.4 原材料质量控制 (9)6.3.5 环境与生产管理 (9)第七章面料后整理技术 (9)7.1 面料整理方法 (9)7.2 整理工艺参数 (10)7.3 整理效果评价 (10)第八章面料功能整理 (11)8.1 防水防污整理 (11)8.1.1 概述 (11)8.1.2 防水整理方法 (11)8.1.3 防污整理方法 (11)8.2 抗菌防螨整理 (11)8.2.1 概述 (12)8.2.2 抗菌整理方法 (12)8.2.3 防螨整理方法 (12)8.3 舒适性整理 (12)8.3.1 概述 (12)8.3.2 柔软整理方法 (12)8.3.3 吸湿排汗整理方法 (12)8.3.4 抗静电整理方法 (13)第九章环保与安全生产 (13)9.1 环保生产技术 (13)9.1.1 概述 (13)9.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13)9.1.3 废气处理技术 (13)9.2 安全生产措施 (13)9.2.1 概述 (13)9.2.2 设备安全 (13)9.2.3 人员安全 (14)9.3 节能减排策略 (14)9.3.1 概述 (14)9.3.2 节能措施 (14)9.3.3 减排措施 (14)第十章印染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印染行业现状分析 (14)10.2 发展趋势预测 (14)10.3 行业展望与建议 (15)第一章高品质面料印染概述1.1 印染技术简介印染技术是纺织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染料或颜料施加于纤维或面料上,赋予其色彩、图案和特定的功能。
织物涂层织物涂层概述织物涂层,顾名思义,就是在织物表面涂一层别类材料。
这也说明,织物涂层有两个加工对象--基布、涂层材料,以及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技术--涂层技术。
广义的涂层技术,也包括层压,即在基布上施加一层粘合剂,覆上一层薄膜或其他材料,加热加压,形成一个复合织物;或者薄膜本身即是粘合材料,把基布与其他材料粘合在一起。
从狭义来讲是将涂层材料涂刮到织物表面的加工过程。
织物涂层的涂布方式则要根据产品要求、所用涂层剂的特性来选择。
一般分为直接涂布法和间接涂布法两类。
直接涂布法是将涂层剂用物理机械方法直接均匀地涂布到织物表面;间接涂布法又称转移涂层,是先将涂层剂用刮刀方法涂布于特制的防粘转移纸(又称离型纸)上。
再与织物压合,使涂层物与织物粘接起来,再将转移纸与织物分离。
一、涂层整理方法及涂层加工设备织物涂层整理,从狭义来讲是将涂层材料涂刮到织物表面的加工过程。
织物涂层的涂布方式则要根据产品要求、所用涂层剂的特性来选择。
一般分为直接涂布法和间接涂布法两类。
直接涂布法是将涂层剂用物理机械方法直接均匀地涂布到织物表面;间接涂布法又称转移涂层,是先将涂层剂用刮刀方法涂布于特制的防粘转移纸(又称离型纸)上。
再与织物压合,使涂层物与织物粘接起来,再将转移纸与织物分离。
涂层加工设备有很多类型,国外常用的一些设备有浮动刮刀涂布机、刀辊涂布机、逆辊涂布机、刮辊涂布机、圆网涂布机、间接涂布机(又称转移涂层机)。
二、涂层剂的发展涂层整理用涂层剂的种类也很多。
常用的有乳胶、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
而在这些涂层剂中,近几年发展特别显著的是聚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类树酯。
聚丙烯酸酯是将不同的丙烯酸酯单体共聚而成,它可因其中所用原料单体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物理机械性能;聚氨酯是以含双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与多元醇或其它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进行加聚而成,反应中没有副产物。
前几年,国内织物涂层加工所使用的涂层剂大多数都是*进口,近二年,国内已有几个化工厂和科研单位试制生产出高层次的涂层剂,这就为发展我国的织物涂层技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纺织涂层生产工艺流程
《纺织涂层生产工艺流程》
纺织涂层是一种将化学原料涂覆在纺织品表面的工艺,它可以使纺织品获得防水、防污、耐磨、防紫外线等功能,从而提高纺织品的使用性能。
以下是纺织涂层的生产工艺流程。
步骤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涂层生产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原料和设备。
原料包括涂层剂、溶剂、固化剂等,而设备则包括涂层机、干燥机、固化机等。
步骤二:预处理
在进行涂层之前,需要对纺织品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除尘、除油、预浸、预烘等工序,以确保纺织品表面干净、均匀。
步骤三:涂层
将预处理好的纺织品送入涂层机,通过滚筒或喷涂的方式涂覆涂层剂。
这一步需要控制涂层的厚度和均匀度,确保涂层质量。
步骤四:干燥
涂层完毕的纺织品需要进行干燥,通常是通过烘干机和热风循环系统来进行。
干燥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涂层剂的特性来进行控制。
步骤五:固化
干燥完毕的纺织品进入固化机进行固化处理,通过高温或紫外
线辐射等方式使涂层剂固化,达到所需的性能指标。
步骤六:检验
固化完毕的纺织品需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性能测试等,确保涂层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就是纺织涂层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严格控制每个步骤,可以生产出质量优良的涂层纺织品。
纺织涂层生产工艺流程纺织涂层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涂料涂覆在纺织物表面,以增加纺织物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下面是一个纺织涂层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1. 原料准备:准备涂料和纺织物两个主要原料。
涂料一般是由树脂、填料、添加剂和溶剂组成,而纺织物可以是棉、麻、丝、纱等。
2. 纺织物预处理:首先需要将纺织物进行预处理,例如洗涤、漂白、染色等。
这可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并去除表面的污垢。
3. 涂布:将准备好的涂料通过涂布机涂覆在纺织物的表面。
涂布机通常采用刮刀式、刮刀辊或压延式等不同的涂布方式。
4. 干燥:涂布完成后,需要将纺织物进行干燥,通常采用烘干箱或热风循环系统。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涂料中的溶剂,使涂料固化。
5. 固化:干燥后的涂层需要进行固化,以提高涂料的耐久性和抗洗涤性能。
固化的方法可以是热固化、光固化或化学固化。
6. 后处理:固化后的涂层需要进行后处理,例如刮毛、印花、压纹等。
这可以为纺织物增添更多的装饰效果。
7. 检验与包装:最后,对涂层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合格的涂层将被包装,准备出货。
纺织涂层生产工艺流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原料的选择和处理要严谨,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性能。
- 涂布时要保证涂层的均匀性和厚度的一致性,以避免涂层的不均匀现象。
- 干燥和固化的温度、时间和环境要适宜,以确保涂料能够充分固化和硬化。
- 后处理时要注意工艺和步骤,以确保纺织物的外观效果和性能满足要求。
-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设备问题而导致涂层的质量问题。
总之,纺织涂层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和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涂层产品。
纺织品涂层的工艺流程一、概述纺织品涂层是在织物表面涂覆一层特定材料,以改变其外观、性能和功能的一种加工方法。
涂层可以具有防水、防污、防紫外线、阻燃等特殊功能,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涂层的工艺流程。
二、准备工作1. 选择涂层材料:根据纺织品的用途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涂层材料,如聚氨酯、丙烯酸、硅橡胶等。
2. 准备织物:对织物进行清洗、烘干等预处理,确保其表面干净、平整。
三、涂层过程1. 涂料配制:按照一定比例将涂料和溶剂混合,搅拌均匀,以获得适合的涂料浓度和流动性。
2. 涂料涂布:采用刷涂、滚涂、喷涂等方式将涂料均匀地涂布在织物表面。
涂布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涂布量和均匀性,避免出现涂料浓度不均匀或流痕现象。
3. 干燥处理:将涂布后的织物送入干燥室,通过热风或红外线加热等方式将织物表面的溶剂挥发掉,使涂层干燥固化。
干燥温度和时间要根据涂料的性质和厚度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性能。
4. 辅助处理:根据需要,可对涂层进行辅助处理,如压花、印花、压光等,以增加纺织品的质感和美观性。
5. 二次涂布(可选):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二次涂布。
在第一次涂布干燥固化后,再次涂布一层涂料,并进行相应的干燥处理。
四、后处理1. 检验:对涂层后的纺织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涂层的附着力、耐摩擦性、防水性等指标的测试。
2. 整理:对涂层后的纺织品进行整理,如剪边、裁剪、熨烫等,使其达到最终的形态和尺寸要求。
3. 包装:将涂层后的纺织品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五、应用领域纺织品涂层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汽车、医疗等领域。
在服装方面,涂层可以增加织物的防水性、防污性,提高穿着的舒适度和耐用性。
在家居方面,涂层可以使织物具备阻燃、防褪色等功能,增加家居用品的安全性和寿命。
在汽车和医疗方面,涂层可以提供防紫外线、防菌等特殊功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六、总结纺织品涂层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品加工方法,通过涂布特定材料,可以改变织物的外观、性能和功能,满足不同领域对纺织品的需求。
1涂层整理简介1.1涂层的目的纺织面料的涂层主要以防水功能为主,而早期面料透气性、透湿性差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牛仔面料是一种服装面料,在性能上要求穿着舒适,涂层牛仔布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
1.2牛仔布涂层及特点近年来牛仔面料的不断创新是新产品开发的重点,新兴的涂层牛仔也日益发展成为时尚的代名词,牛仔与涂层技术的结合在产业中掀起了狂潮。
在众多涂层整理工艺中,牛仔布运用最多的是直接涂层、转移涂层和粘合涂层三种工艺,其中直接涂层又占主要部分。
它是在牛仔织物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或多层膜状物质,改善牛仔织物的手感、层次感,还具有掩盖布面细小瑕疵的作用,牛仔织物本身的特性仍然保持。
目前牛仔涂层上主要使用的是PA(聚丙烯酸酯类)和PU(聚氨酯类)。
2牛仔布涂层的工艺流程及要点分析在实际生产中,牛仔布的涂层要求轻薄,涂层主要以刮色来完成。
加工工艺概况如下:首先根据各种不同规格品种要求配制各种环保型浆料,调试涂层厚度、手感(软、硬),然后将成布、丝光布或退浆坯布(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缝头,用2—3mm浮动刮刀刮涂,进烘箱温度180—190℃进行烘干,车速随品种调节一般为30米/分,然后进行整纬防缩。
如要做皮膜型涂层要先以PA打底,再压光、再涂PU结膜,最后再进行防缩。
2.1工艺流程随着涂层牛仔布逐渐被客户认可和接受,生产量也逐步变大,为得到良好的涂层效果和质量指标,在涂层整理前还要做其它准备工序,如退浆、丝光等。
经过涂层最终能达到什么效果,由客户产品性能要求而制定,进而决定合理的工艺流程。
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种类,牛仔产品涂层布分为退浆涂层、不退浆涂层、丝光涂层三种方法。
具体如下:2.1.1退浆涂层纯棉布工艺流程为:坯布→退浆→卷筒→加工涂层→预缩→开剪成件弹力布根据弹力大小工艺流程如下:a、弹力小的品种工艺流程为:坯布→退浆→卷筒→加工涂层→预缩→开剪成件b、弹性大的品种工艺流程为:坯布→定型→退浆→卷筒→加工涂层→预缩→开剪成件对于弹力布是否要定型由客户的要求来定。
纺织品防水功能
纺织品防水功能指的是通过特殊的工艺处理,使纺织品表面具有防水、防潮、防污等功能的技术。
纺织品防水功能可以应用于服装、鞋帽、背包、帐篷、遮阳篷等领域,能够有效地防止水、雨、油污等液体渗进纺织品内部,保持纺织品的干爽、清洁和舒适度。
目前,常见的纺织品防水处理方法包括PU涂层、TPU膜复合、涂层+复合等。
其中,PU涂层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将聚氨酯涂层涂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防水膜,防止液体渗透。
TPU膜复合则是将TPU薄膜与纺织品复合在一起,形成防水、防潮、透气的复合材料。
涂层+复合则是将涂层和TPU膜复合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防水效果和耐久性。
纺织品防水功能的好处在于提高了纺织品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使其能够在多样化的环境下使用,增加了纺织品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此外,纺织品防水功能的应用也有利于环保,减少了纺织品洗涤的次数和使用的水量,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 1 -。
涂层织物生产方法与发展趋势Production Method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oating Fabric文 | 王 忍 杜文琴开发功能性纺织品是21世纪纺织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涂层整理是研制功能纺织品的重要手段。
织物经过涂层不仅可以改变其外观、手感等,还可以使织物具有特殊的功能,例如,拒水拒油、阻燃、抗菌、防辐射、防静电等。
本文主要介绍涂层织物的生产方法、涂层剂和基布的种类、涂层方法和涂层织物的应用等情况,并对涂层织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Developing functional textil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extile fi eld in 21st century, and coating fi nish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functional textiles. The method can not only improve its outward and feeling, but also change the function of fabric, such as water and oil repellent, fl ame retardant, antibacterial,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anti-static. The coa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coating agent, base clothes have been introduct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ating fabric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作者简介:王 忍,男,1983年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