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01_第一单元结构及其设计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01_第一单元结构及其设计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01_第一单元结构及其设计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01_第一单元结构及其设计

第一单元结构及其设计

一、选择题

1.图1-1所示为一款机械手。在力F作用下,拉杆通过连杆带动夹持手绕着销轴转动,

将工件夹紧。连杆和夹持手的主要受力形式是()。

A.连杆受拉、夹持手受弯曲

B.连杆受压、夹持手受压

C.连杆受压、夹持手受弯曲

D.连杆受弯曲、夹持手受弯曲

参考答案:C

考点:技术素养(物化能力),学科内容(认识结构的受力)。

解析:一个设讣合理的结构,应该能承受正常范围内,外界的各种作用力,能抵抗各种变形。要清楚在这些力的作用下,构件能否安全、可幕地工作,就需要分析构件的承载能力。

根据构件的受力和变形形式,可以将构件的受力分为受拉、受压、受剪切、受弯曲、受扭转五种基本形式。在分析构件受力时,要明确结构的状态,每个构件的受力效果及形变情况,

并且要关注力与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结构上,其形态变化也应该是相互的。当拉杆受力F 作用后,连杆会随力的方向运动,连杆外的作用支点受力向内,导致其构件变短而受压, 夹持手

受三个点的力,受弯曲。

2.图1-2所示为一款木制衣帽架。为了提髙其稳定性,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增大底座的支撑面积

B.缩小立柱的截面积

C.降低衣帽架的高度

D.缩短衣帽钩伸出的长度

参考答案:ACD

考点:技术素养(创新设计、物化能力),学科内容(结构的稳定性)。

解析: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如果一个物体的结

构不能有效地抵御荷载的作用,那么该物体就很难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降低重心位置、增大支撑面、设计三角形,以及保持重心位置在支撑面内都是有效提高结构稳定性的办法。缩小立柱的截面积并没有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以不合理。同时,在考虑结构稳定性时还要同步考虑结构的功能。

3.图1-3所示为用硬纸板制作而成的座椅,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

以下不属于影响纸板座椅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硬纸板的强度

B.硬纸板连接处的结构

C.硬纸板与硬纸板之间的连接方式

D.纸板座椅座面的高度

参考答案:D

考点:技术素养(创新设计、物化能力),

解析:结构抵抗荷载的能力用强度来表示。结

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

能力。当结构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

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外力与形变的力,称为内力。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有结构的形状(包括截面形状)、连接方式及材料的选择等。D选项改变座椅座面的高度,就改变了结构的重心,会影响结构的稳定。

4.小明要制作一个木桥模型,用截面为20亳米XlO毫米的木条制作两侧的梁。下列是梁的

四种支撑方案,从结构强度方面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学科内容(结构的强度)。

图I-S

参考答案:A

A

BCD

参考答案:B 考点:技术素养(创新设计、物化能力),学科内容(结构方案的构思与权衡)。

解析:此题将结构稳定性、结构强度和功能等儿个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从 结构稳定性的角度可排除A 和C,从结构强度角度可筛选出B 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

1. 图1-5所示为小明家的小书桌,桌上堆满了书。为了节省空间,小明准备制作一个简 易台灯。他找来了一个旧台灯的灯头,并用固定书的书 立来代替

台灯底座。经测量得知书立的高度为175毫米, 书的高度为

185?295毫米,灯头的螺纹管直径为10亳

图1-5

考点:技术素养(创新设计、物化能力),学科内容

(结构方案的构思与权衡)。 解析:此题综合考察多个知识点。木桥模型为樺接,

从强度考虑,桥面受力后,B 、D 的樺头容易松动。所以,支撑方案应从A 、C 两个选

项中选择。樺眼开孔方向要沿着木条方向,否则容易

断,如图1-4所示,木条侧放的强度更大,故选A o

图Ll 5?小明尝试设计一款小木凳,从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下列设计方案中不合理

米,长度为30毫米。请你帮助小明设计灯头与书立之间的支撑件。设计要求如下:(1)支撑件的上端与灯头的螺纹管相连接,并用螺纹管上的螺母固定,下端固定在书立的外侧。

(2)灯头通过支撑件安装到书立上后,灯头垂直向上,并且不能与书本接触。

(3)支撑件的高度可连续调节,紧固后,支撑可靠。

(4)支撑件主要材料采用3毫米用的钢板,辅助材料自选。

(5)只允许在书立上钻孔。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画出支撑件的设计草图。

考点:技术素养(创新设计)。

提示:支撑件的设计应符合题干的具体设计要求,设计时要考虑支撑件与灯头之间的连接方式,此处只能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此外,支撑件设计完成后,还要考虑与书立、灯头间的关系,要考虑整体的结构形态。该支撑件既要满足能可靠使用,还要实现一定的高度调节功能。另外,材料选择也有一定的限制。

2.图1-6所示为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木质材料制作的一款手机架。该手机架山底板、翻板、限位条和限位块等组成,底板与翻板的外形尺寸(长X宽X高)分别为:150 毫米X60毫米X15毫米、120毫米X60毫米X15毫米。制作完成后,小明对手机架进行测试,发现手机在架上摆放的角度不可调,请你帮助小明进行改进,解决该问题。

具体要求如下:

(1)在底板与翻板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2)改进后能实现手机在架上,摆放的角度可调,且调节方便。

(3)手机摆放后稳定、可靠。

(4)辅助材料自选。

请画出改进后手机架的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考点:技术素养(创新设计)。

提示:此题要求设计一个完整的结构——手机架,是对原有手机架结构的改进,列外提出了角度可调功能。解题时要抓住设计的要求。①原有结构的尺寸不变;②摆放角度可调的功能要实现,同时不能忽视手机架的原有功能;③尺寸有一定限制,材料基本不限。

单元测试编写规范

单元测试编写规范

文件修改控制

目录 第一章文档介绍 (4) 目的 (4) 阅读对象 (4) 第二章概述 (4) 2.1 定义 (4) 2.2 目的 (4) 2.3 步骤 (4) 2.4 常见模块单元的错误 (5) 第三章单元测试步骤 (6) 3.1 设计单元测试方案 (6) 3.1.1 输入、输出 (6) 3.1.2 任务 (6) 3.2 编写单元测试CASE (7) 3.2.1 输入、输出 (7) 3.2.2 任务 (7) 3.3 执行单元测试 (9) 3.3.1 输入、输出 (9) 3.3.2 任务 (9) 3.4 分析单元测试结果 (9) 3.4.1 输入、输出 (9) 3.4.2 任务 (10)

第一章文档介绍 目的 本文档是关于进行单元测试(Unit Test)的规范性文档,本文档中描述了单元测试的原则、流程和方法,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进行单元测试时的工作指南。 阅读对象 本文档适合以下人员阅读 ●项目经理 ●软件开发工程师 ●软件测试工程师 第二章概述 2.1 定义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基本组成单元进行的测试,所谓“单元”是指: ●具有明确的功能 ●具有明确的规格定义(详细设计说明书) ●有与其他部分明确的接口定义 ●能够与程序的其他部分清晰地进行区分 2.2 目的 单元测试用例的设计是要验证被测程序单元的如下这些方面: 1)是否正确实现了规定的功能 2)模块内部是否存在错误 2.3 步骤 单元测试的侧重点在于发现程序设计或者实现中的逻辑错误。它分为计划、设计、实现、执行和评估五个步骤。各步骤的定义如下: 1)计划单元测试 确定测试需求,制订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所用资源,创建测试任务的时间表。

苏教版(2019)技术与设计201_第一单元 结构及其设计

第一单元 结构及其设计 一、选择题 1. 图1-1所示为一款机械手。在力F 作用下,拉杆通过连杆带动夹持手绕着销轴转动, 将工件夹紧。连杆和夹持手的主要受力形式是( )。 A. 连杆受拉、夹持手受弯曲 B. 连杆受压、夹持手受压 C. 连杆受压、夹持手受弯曲 D. 连杆受弯曲、夹持手受弯曲 参考答案:C 考点:技术素养(物化能力),学科内容(认识结构的受力)。 解析:一个设计合理的结构,应该能承受正常范围内,外界的各种作用力,能抵抗各种 变形。要清楚在这些力的作用下,构件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就需要分析构件的承载能力。 根据构件的受力和变形形式,可以将构件的受力分为受拉、受压、受剪切、受弯曲、受扭转 五种基本形式。在分析构件受力时,要明确结构的状态,每个构件的受力效果及形变情况, 并且要关注力与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结构上,其形态变化也应该是相互的。当拉杆受 力F 作用后,连杆会随力的方向运动,连杆外的作用支点受力向内,导致其构件变短而受压, 夹持手受三个点的力,受弯曲。 2. 图1-2所示为一款木制衣帽架。为了提髙其稳定性,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增大底座的支撑面积 B. 缩小立柱的截面积 C. 降低衣帽架的高度 D. 缩短衣帽钩伸出的长度 参考答案:ACD 考点:技术素养(创新设计、物化能力),学科内容(结构的稳定性)。 图1-1 图1-2

解析: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如果一个物体的结构不能有效地抵御荷载的作用,那么该物体就很难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降低重心位置、增大支撑面、设计三角形,以及保持重心位置在支撑面内都是有效提高结构稳定性的办法。缩小立柱的截面积并没有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以不合理。同时,在考虑结构稳定性时还要同步考虑结构的功能。 3.图1-3所示为用硬纸板制作而成的座椅,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以下不属于影响纸板座椅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硬纸板的强度 B.硬纸板连接处的结构 C.硬纸板与硬纸板之间的连接方式 D.纸板座椅座面的高度 图1-3 参考答案:D 考点:技术素养(创新设计、物化能力),学科内容(结构的强度)。 解析:结构抵抗荷载的能力用强度来表示。结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当结构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外力与形变的力,称为内力。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有结构的形状(包括截面形状)、连接方式及材料的选择等。D选项改变座椅座面的高度,就改变了结构的重心,会影响结构的稳定。 4.小明要制作一个木桥模型,用截面为20毫米×10毫米的木条制作两侧的梁。下列是梁的四种支撑方案,从结构强度方面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指对企业的组织等级、运营结构及管理模式等进行再造的过程,EMBA、MBA等常见经营管理教育均组织结构设计方法有所探究。 一、定义 组织结构设计,是通过对组织资源(如人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确立企业某一阶段的最合理的管控模式,实现组织资源价值最大化和组织绩效最大化。狭义地、通俗地说,也就是在人员有限的状况下通过组织结构设计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是这样的一项工作:在企业的组织中,对构成企业组织的各要素进行排列、组合,明确管理层次,分清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职责和相互协作关系,并使其在企业的战略目标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工作业绩。 从最新的观念来看,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它是把企业的任务、流程、权力和责任重新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根据时代和市场的变化,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或组织结构变革(再设计)的结果是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目的 创建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地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并在组织成长过程中,有效地积聚新的组织资源,同时协调好组织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人员与任务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应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 三、主要内容 1、职能设计 职能设计是指企业的经营职能和管理职能的设计。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单位,要根据其战略任务设计经营、管理职能。如果企业的有些职能不合理,那就需要进行调整,对其弱化或取消。

2、框架设计 框架设计是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部分,运用较多。其内容简单来说就是纵向的分层次、横向的分部门。 3、协调设计 协调设计是指协调方式的设计。框架设计主要研究分工,有分工就必须要有协作。协调方式的设计就是研究分工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之间如何进行合理的协调、联系、配合,以保证其高效率的配合,发挥管理系统的整体效应。 4、规范设计 规范设计就是管理规范的设计。管理规范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它是管理的规范和准则。结构本身设计最后要落实并体现为规章制度。管理规范保证了各个层次、部门和岗位,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标准进行配合和行动。 5、人员设计 人员设计就是管理人员的设计。企业结构本身设计和规范设计,都要以管理者为依托,并由管理者来执行。因此,按照组织设计的要求,必须进行人员设计,配备相应数量和质量的人员。 6、激励设计 激励设计就是设计激励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其中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包括工资、福利等,负激励包括各种约束机制,也就是所谓的奖惩制度。激励制度既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防止一些不正当和不规范的行为。 四、基本理论

单元测试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shēn qū yùn cáng jìng mì xī liú ()()()() qíyìjiāo xiǎo màn yóu qīn wěn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邀()俏()侠()巷() 遨()峭()陕()卷() 冠()瀑()俯()庞() 寇()爆()府()宠() 三、在()里选出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4分) 1.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sǎn sàn ),唯有你依然如旧。 2.它们有时几个吧,散(sǎn sàn)聚在两棵大树下面。 3.你吟诵这一首首小诗,要邀我与你唱和(héhèhuò)吗? 4.当我们一行(xíng háng )中的一位年轻女同志从树下经过时,一只小猴子竟恶(ěèwù)作剧地撒(sāsǎ)起尿来。 5.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zāzhā)进泥土和岩层。 6.山路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它在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水底下一个猛子扎(zāzhā)过去。 四、把下列词语按照要求写下来。(8分)

清爽凝望恩赐精致宁静恩泽清脆永久 柔软喧闹嘶哑短暂坚硬注视凉爽精美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五、照样子,根据拼音写出不同的词语,再分别造句。(4分) 例:yōu jìng (幽静)这片竹林里很少有人来,十分幽静。 (幽径)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qīng jié () () 2.qīng cuì () () 六、根据课文原文填空。(6分) 1.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听见时间的()。 2.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的草茎变为()的森林。一只小虫,一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单元练习题1(含答案)学习

第一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 1.我们所用的板凳属于()结构。 A 实心结构 B 框架结构 C 空心结构 D壳体结构 2.在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变形。 A 拉伸 B 弯曲 C 压缩 D断裂 3.下列属于恒载的是()。 A 雪载 B 风载 C 雨载 D房梁 4.下列属于拱结构特点的是()。 ① 矩形平面。② 美观。③ 有利于承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 ①物体的形状。②材料。③材料之间的联接方式。④物体重心的位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6.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A 西瓜 B 圆形陶瓷饰品 C 贝类 D金字塔 7.我们常用的 A 形梯不采用铅合金片,而是采用长方形截面的构件,这说明以下哪能个因素()影响着结构的强度 A 材料 B 形状 C 构件 D连接方式 二、填空题 1.我国的硬木家具之所以受到世界瞩目的主要原因是()。 2.结构也可以看为()与()之和。 3.结构的本质是()。结构从力学的架构和形态分为(),(),()。

4.荷载按时间分为(),和(),与之分别对应的例子有(),(),()。 5.结构稳定性指的是()。 三、自然界中的椰子、桂圆、西瓜、贝类、蛋、龟等,都属于壳体结构。它们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演变,选择了最合理的外形。它们以较薄的外壳,获得了较大的承受外力的卓越性能。这一事实,给我们带来了发明创造的宝贵灵感!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它们以较薄的外壳,获得了较大的承受外力的卓越性能(用力学知识解释) 2、人们运用仿生学,制造了许多壳体结构的物品请举几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C 6D 7B 二、 1、它采取了榫卯的构造形式。 2.构件与架构。 3.承受力和抵抗变形。框架,实心,壳体。 4.恒载,活载,偶然荷载。书,雨,龙卷风。 5.结构具有阻碍翻倒或移动的特性。 三、 1、这种结构受到外力冲击时,外力将由弧面整体分担承受,抵抗变形。 2、头盔、安全帽、台球、灯泡等。

组织结构设计地基本理论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组织结构是组织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火框架,组织结构是企业规模扩大的产物,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前提。组织设计虽然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它要在企业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区别与关系: 组织设计是在组织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组织设计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1组织理论被称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组织设计理论被称为狭义的、小组织理论2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等;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 3二者在外延上是不同的,从逻辑上讲,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组织理论的发展 1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 2近代组织理论: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 3现代组织理论: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它既吸收了以前两种组织理论的有效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 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管理行为规)。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除了包含上述基本容之外,还加入了人的因素,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等。 现代组织设计理论,无疑地属于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但是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容仍然占有主导的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容。 动态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相互依存和包容的关系。 组织设计的5项基本原则 1任务与目标原则: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的,是最基本原则 2专业分工与协调的原则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的大小同管理层次的多少成反比例关系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企业确定部上下级管理权力分工时,应考虑因素有:企业规模大小、企业生产技术特点、各项专业工作的性质、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要求等 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组织结构模式 1直线制:优点: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部协调;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高。缺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对管理者素质要求高;无助于管理者解决重大问题。只适用于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企业。 2直线职能制:优点:既保证统一指挥,又可以发挥职能部门的参谋指导作用;效率较高。缺点:在大型企业横向联系和协调将变得非常困难;高层管理人员无暇顾及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适用围较广泛。 3事业部制:优点: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各事业部主管能自主处理各种日常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实现高度专业化;责任和权力明确。缺点: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适用于经营规模大,生产

组织架构设计基础

组织结构设计的六要素 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6个关键因素: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 工作专门化 本世纪初,亨利·福特(Henry Ford)通过建立汽车生产线而富甲天下,享誉全球。他的做法是,给公司每一位员工分配特定的、重复性的工作,例如,有的员工只负责装配汽车的右前轮,有的则只负责安装右前门。通过把工作分化成较小的、标准化的任务,使工人能够反复地进行同一种操作,福特利用技能相对有限的员工,每10秒钟就能生产出一辆汽车。 福特的经验表明,让员工从事专门化的工作,他们的生产效率会提高。今天,我们用工作专门化(work specialization)这个术语或劳动分工这类词汇来描述组织中把工作任务划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的细化程度。 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一个人不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全部,解成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人独立去做。就其实质来讲,工作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活动。 20世纪40年代后期,工业化国家大多数生产领域的工作都是通过工作专门化来完成的。管理人员认为,这是一种最有效地利用员工技能的方式。在大多数组织中,有些工作需要技能很高的员工来完成,有些则不经过训练就可以做好。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参与组织制造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那么,就要求所有的人不仅具备完成最复杂的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而且具备完成最简单的任务所需要的技能。结果,除了从事需要较高的技能或较复杂的任务以外,员工有部分时间花费在完成低技能的工作上。由于高技能员工的报酬比低技能的员工高,而工资一般是反映一个人最高的技能水平的,因此,付给高技能员工高薪,却让他们做简单的工作,这无疑是对组织资源的浪费。 通过实行工作专门化,管理层还寻求提高组织在其他方面的运行效率。通过重复性的工作,员工的技能会有所提高,在改变工作任务或在工作过程中安装、拆卸工具及设备所用的时间会减少。同样重要的是,从组织角度来看,实行工作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培训效率。挑选并训练从事具体的、重复性工作的员工比较容易,成本也较低。对于高度精细和复杂的操作工作尤其是这样。例如,如果让一个员工去生产一整架飞机,波音公司一年能造出一架大型波音客机吗?最后,通过鼓励专门领域中进行发明创造,改进机器,工作专门化有助于提高效率和生产率。 本世纪50年代以前,管理人员把工作专门化看作是提高生产率的不竭之源,或许他们是正确的,因为那时工作专门化的应用尚不够广泛,只要引入它,几乎总是能提高生产率。但到了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好事做过了头就成了坏事。在某些工作领域,达到了这样一个顶点:由于工作专门化,人的非经济性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厌烦情绪、疲劳感、压力感、低生产率、低质量、缺勤率上升、流动率上升等)超过了其经济性影响的优势.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1白盒测试简介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的测试,一般多发生在单元测试阶段。白盒测试方法主要包括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法,程序插装等。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常用的基本路径法,对于逻辑覆盖简单介绍一下覆盖准则。 1.2基本路径法 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独立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一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在介绍基本路径测试方法(又称独立路径测试)之前,先介绍流图符号: 图1 如图1所示,每一个圆,称为流图的节点,代表一个或多个语句,流程图中的处理方框序列和菱形决策框可映射为一个节点,流图中的箭头,称为边或连接,代表控制流,类似于流程图中的箭头。一条边必须终止于一个节点,即使该节点并不代表任何语句,例如,图2中两个处理方框交汇处是一个节点,边和节点限定的范围称为区域。 图2

任何过程设计表示法都可被翻译成流图,下面显示了一段流程图以及相应的流图。 注意,程序设计中遇到复合条件时(逻辑or, and, nor 等),生成的流图变得更为复杂,如(c)流图所示。此时必须为语句IF a OR b 中的每一个a 和b 创建一个独立的节点。

(c)流图 独立路径是指程序中至少引进一个新的处理语句集合,采用流图的术语,即独立路径必须至少包含一条在定义路径之前不曾用到的边。例如图(b)中所示流图的一个独立路径集合为: 路径1:1-11 路径2:1-2-3-4-5-10-1-11 路径3:1-2-3-6-8-9-10-1-11 路径4:1-2-3-6-7-9-10-1-11 上面定义的路径1,2,3 和4 包含了(b)流图的一个基本集,如果能将测试设计为强迫运行这些路径,那么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将至少被执行一次,每一个条件执行时都将分别取true 和false(分支覆盖)。应该注意到基本集并不唯一,实际上,给定的过程设计可派生出任意数量的不同基本集。如何才能知道需要寻找多少条路径呢?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法之一来计算独立路径的上界: 1. V=E-N+2,E 是流图中边的数量,N 是流图节点数量。 2. V=P+1,P 是流图中判定节点的数量 3. V=R,R 是流图中区域的数量 例如,(b)流图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算法来计算独立路径的数量 1. V=11 条边-9 个节点+2=4 2. V=3 个判定节点+1=4 3. 流图有4 个区域,所以V=4 由此为了覆盖所有程序语句,必须设计至少4 个测试用例使程序运行于这4 条路径。 在采用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中,获取测试用例可参考以下方式: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一节职位设计 一、职位设计的含义 (一)职位设计的概念 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二)职位设计的演变 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设计职位 1、专业化分工的优缺点 2、当前有关职位设计的做法 职位轮换、职位丰富化、工作团队 二、职位设计的要求 激励潜力分数(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3]*自主性*反馈雇员满意是实现顾客满意的关键 第二节纵向设计-------层次划分 一、组织结构的层次划分 (一)层次的产生 (二)层次的划分 战略规划层、战术计划层和运行管理层 (三)确定层次应考虑的因素 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扁平结构与高耸结构 1、扁平结构,就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 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而且由于管理宽度大,被管理者有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因而有满足感 2、高耸结构,就是管理层次大而管理宽度小的结构 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的特点,但层次增多,带来的问题也越多 二、管理宽度的含义 (一)管理宽度的概念 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二)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 1、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2、面对问题的种类 3、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 4、授权 5、计划 6、组织的稳定性也影响着管理宽度 (三)确定管理宽度的两种方法 1、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 2、变量依据法

第三节横向设计-----部门划分 一、部门的含义 部门是指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二、部门划分的方法 (一)按人数划分 (二)按时间划分 (三)按职能划分 (四)按产品划分 (五)按地区划分 (六)按服务对象划分 (七)按设备划分 (八)其他 三、部门划分的原则 (一)力求最少 (二)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 (三)确保目标的实现 (四)指派平衡 (五)检查部门分设 第四节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直线型组织结构 (一)特点 (二)优点 (三)缺点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 (一)优点 (二)缺点 三、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一)特点 (二)优点 (三)缺点 四、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 五、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六、矩阵结构 (一)优点 (二)缺点 七、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一、单元测试的概念 单元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实现简单功能的函数。单元测试就是只用一组特定的输入(测试用例)测试函数是否功能正常,并且返回了正确的输出。 测试的覆盖种类 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试程序,使得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也叫分支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4.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并且每个可能的判断结果也至少执行一次。 5.条件组合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所有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6.路径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要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用例的设计方案主要的有下面几种:条件测试,基本路径测试,循环测试。通过上面的方法可以实现测试用例对程序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 二、开始测试前的准备

在开始测试时,要先声明一下,无论你设计多少测试用例,无论你的测试方案多么完美,都不可能完全100%的发现所有BUG,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多测试检查,寻找一个平衡点保证程序的正确性。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进行单元测试我选用的是现在一般用的比较多的基本路径测试法。 三、开始测试 基本路径测试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每一个基本独立路径至少要执行一次。 函数说明:当i_flag=0;返回 i_count+100 当i_flag=1;返回 i_count *10 否则返回 i_count *20 输入参数:int i_count , int i_flag 输出参数: int i_return; 代码: 1int Test(int i_count, int i_flag) 2 {

软件项目组织结构设计与选择

软件项目组织结构设计与选择 项目组织结构类型有许多,常见的有工作队式、部门控制式、项目型、矩阵型和直线职能型。各种类型的组织结构适应不同的公司规模及项目需要。 (一)项目组织的概念 项目组织是为完成项目而建立的组织,一般也称为项目班子、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组等。一些大中型项目,如建筑施工项目的项目组织目前在我国叫项目经理部,由于项目管理工作量很大,因此,项目组织专门履行管理功能,具体的技术工作由他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而有些项目,例如软件开发项目或某些科学研究项目,由于管理工作量不大,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履行管理职责的班子,因此,其具体技术性工作和管理职能均由项目组织成员承担。这样的项目组织负责人除了管理之外,也要承担具体的系统设计,程序编制或研究工作。 项目组织的具体职责、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人数配备等会因项目性质、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等有所不同。 项目组织可以是另外一个组织的下属单位或机构,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组织。例如某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组织是一个隶属于该企业的组织。而某水电站项目组则是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是一个法人企业,负责该水电站的资金筹集、建设、建成投产后的经营、偿还贷款和水库上游地区的开发管理。项目组织的一般职责是项目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组织要对项目的范围、费用、时间、质量、采购、风险、人力资源和沟通等多方面进行管理。 (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目的性原则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组织功能实现项目目标。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就应因目标设事,因事设岗,因职责定权力。 2.精于高效大多数项目组织是一个临时性组织,项目结束后就要解散,因此,项目组织应精干高效,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应着眼于使用和学习锻炼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素质。 3.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一体化原则项目组织往往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是它的母体,项目组织是由企业组建的,项目管理人员来自企业,项目组织解体后,其人员仍回企业,所以项目的组织形式与企业的组织形式密切有关。 (三)项目组织结构的类型 项目组织结构类型有许多,常见的有工作队式、部门控制式、项目型、矩阵型和直线职能型。

高三通用技术二轮复习“结构与设计专题”(有答案)

高三通用技术二轮复习“结构与设计专题” 一、知识回顾 1、结构与力: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从力学角度来说,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 力。一般结构会受到以下五种力: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和扭转力。 2、结构的类型: (1)实体结构: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受力特点: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铅球、实心墙、大坝、铁锤、冰山、泰山等。 (2)框架结构: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受力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栅栏、铁塔、脚手架、板凳、鸟巢、楼房、课桌、 餐桌、床等。 (3)壳体结构:层状的结构。受力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贝壳、飞机汽车的外壳、安全帽、鸡蛋、乒乓球、头盖骨、篮球等。 3、稳固结构的探析 (1)结构与稳定性: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影响因素: A、重心位置的高低:不倒翁、台扇的底座、茶几的下层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做 成、楼房浇注地基、篮球架底部加压石快等。 B、支撑面积的大小:三角架、A字形梯、正立的瓶子比倒立的瓶子稳定等。 C、结构的形状:三角形最稳定、Z字形屏风、梯形的水坝等 (2)结构与强度:结构具有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影响因素: A、结构的形状:(同一构件或材料的截面积越大越坚固、三角形最坚固)工字 钢、每个面都是三角形的钻石、房梁和脚手架加斜梁等。 B、材料:材料不同强度不同。合金钢>普通钢>铜>铸铁>松木>塑料。 C、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榫接、铆接、胶粘、绳系、焊接、螺栓连接等。 铰连接: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 刚连接: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 4、简单结构的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图:

周三多管理学(高教版)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

第一节 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 1.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是彼得.德鲁克1954年提出的。 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的。 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决策确定的目标,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上下结合反复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各个部门或组织成员的分目标,并为各分目标的实施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计划制定与实施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也是一种授权管理 2.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a.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b.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得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共同的目标、成果责任、衡量各自的贡献。 c.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成员的分目标是企业总目标对其的要求,也是其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 d.组织成员是通过目标进行管理的,以目标为控制依据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e.考核和奖惩的依据是分目标。 3.对目标管理的理解 a.目标管理中的“目标”与传统的目标概念不同。目标管理中的目标包括要达到的目标程度、期限、完成目标的体系、目标成果的评价等含义,而传统的目标仅指要达到的目的。 b.目标管理中的“目标”与工作标准不同。 标准是静态的,而“目标”是动态的;目标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标准执行是在工作完成后的对比均衡,而目标管理是全过程的,可随时了解、掌握工作的进度和结果。 c.目标管理必须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以协商交流为主,共同制定目标。 1.2 目标的性质 层次性 网络性 多样性 可考核性 可接受性 挑战性 信息反馈性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 1.制定目标:包括组织的总体目标、各部门的分目标以及目标对应的职责。 2.明确组织的作用: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有责任人 3. 执行目标:根据目标利用一定的资源开展恰当的活动。 4.评价成果:是实行奖惩的依据、沟通的机会、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包括上下级和同级间的相互评价。 5.实施奖惩:奖惩是目标管理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激励手段,是更好地实施新目标的前提。 1.整体性 2.激励性 3.可行性 4.应变性 5.针对性

项目组织结构设计或选择()

项目组织结构设计或选择 项目组织结构类型有许多,常见的有工作队式、部门控制式、项目型、矩阵型和直线职能型。各种类型的组织结构适应不同的公司规模及项目需要。 (一)项目组织的概念 项目组织是为完成项目而建立的组织,一般也称为项目班子、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组等。一些大中型项目,如建筑施工项目的项目组织目前在我国叫项目经理部,由于项目管理工作量很大,因此,项 目组织专门履行管理功能,具体的技术工作由他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而有些项目,例如软件开发项目或某些科学研究项目,由于管理工作量不大,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履行管理职责的班子,因此,其具体技术性工作和管理职能均由项目组织成员承担。这样的项目组织负责人除了管理之外,也要承担具体的系统设计,程序编制或研究工作。项目组织的具体职责、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人数配备等会因项目性质、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等有所不同。

项目组织可以是另外一个组织的下属单位或机构,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组织。例如某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组织是一个隶属于该企业的组织。而某水电站项目组则是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是一个法人企业,负责该水电站的资金筹集、建设、建成投产后的经营、偿还贷款和水库上游地区的开发管理。项目组织的一般职责是项目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组织要对项目的范围、费用、时间、质量、采购、风险、人力资源和沟通等多方面进行管理。 (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目的性原则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组织功能实现项目目标。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就应因目标设事,因事设岗,因职责定权力。 2.精于高效 大多数项目组织是一个临时性组织,项目结束后就要解散,因此,项目组织应精干高效,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应着眼于使用和学习锻炼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素质。 3.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一体化原则 项目组织往往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是它的母体,项目组织是由企业组建的,项目管理人员来自企业,项目组织解体后,其人员仍回企业,所以项目的组织形式与企业的组织形式密切有关。

高二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知识点归纳

高二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知识点归纳 高二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知识点归纳 、常见结构的认识 1、结构的涵义(A级了解 P2) (1)涵义: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特定的有序搭配和排列。(2)本质(功能):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2、实体结构(A级了解 P8) 一般是实心的,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能够随比较大的力。比如长城、三峡大坝、锤子、厨房中的菜板子等等。 3、框架结构(A级了解 P9) 框架结构形态比较简单,主要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主要承受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力。 比如窗户、自行车、艾菲尔铁塔、桌子、书橱等等。 4、壳体结构(A级了解 P9)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能够巧妙地将外力分散到整个表面。 比如鸡蛋、核桃、瓜子、头盔、锅碗瓢盆都是壳体结构的。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1、结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B级理解 P12)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B级 3、结构的强度指结构具有的的抵抗力被外力破坏的能力(B级理解P17) 4、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B级理解 P17) 5、连接方式:绞连接(轮子、轴承、风扇、人体四肢与躯干等等)、刚连接(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等等)。(B级理解 P19) 三、简单结构的设计 1、结构设计应以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实现为基本目标,应满足设计规范,满足设计规范,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2015地质版高二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二2015地质版高二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二。

软件测试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软件测试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测试用例(T 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测试用例(T est Case)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不同类别的软件,测试用例是不同的。不同于诸如系统、工具、控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的用户需求更加不统一,变化更大、更快。笔者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测试。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把测试数据和测试脚本从测试用例中划分出来。测试用例更趋于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路径的测试构成了一个个测试用例。 随着中国软件业的日益壮大和逐步走向成熟,软件测试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由软件编程人员兼职测试到软件公司组建独立专职测试部门。测试工作也从简单测试演变为包括:编制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准备测试数据、编写测试脚本、实施测试、测试评估等多项内容的正规测试。测试方式则由单纯手工测试发展为手工、自动兼之,并有向第三方专业测试公司发展的趋势。 要使最终用户对软件感到满意,最有力的举措就是对最终用户的期望加以明确阐述,以便对这些期望进行核实并确认其有效性。测试用例反映了要核实的需求。然而,核实这些需求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并由不同的测试员来实施。例如,执行软件以便验证它的功能和性能,这项操作可能由某个测试员采用自动测试技术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关机步骤可通过手工测试和观察来完成;不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数据(以及产品需求),只能通过评测产品和竞争销售数据来完成。 既然可能无法(或不必负责)核实所有的需求,那么是否能为测试挑选最适合或最关键的需求则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选中要核实的需求将是对成本、风险和对该需求进行核实的必要性这三者权衡考虑的结果。 确定测试用例之所以很重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测试用例构成了设计和制定测试过程的基础。测试的“深度”与测试用例的数量成比例。由于每个测试用例反映不同的场景、条件或经由产品的事件流,因而,随着测试用例数量的增加,您对产品质量和测试流程也就越有信心。判断测试是否完全的一个主要评测方法是基于需求的覆盖,而这又是以确定、实施和/或执行的测试用例的数量为依据的。类似下面这样的说明:“95 % 的关键测试用例已得以执行和验证”,远比“我们已完成95 % 的测试”更有意义。测试工作量与测试用例的数量成比例。根据全面且细化的测试用例,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测试周期各连续阶段的时间安排。测试设计和开发的类型以及所需的资源主要都受控于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通常根据它们所关联关系的测试类型或测试需求来分类,而且将随类型和需求进行相应地改变。最佳方案是为每个测试需求至少编制两个测试用例:·一个测试用例用于证明该需求已经满足,通常称作正面测试用例;·另一个测试用例反映某个无法接受、反常或意外的条件或数据,用于论证只有在所需条件下才能够满足该需求,这个测试用例称作负面测试用例。 前段时间公司进行有关测试的培训,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说了很多。由于本人还处于Coder阶段,只是对单元测试有了些了解。写下来怕以后自己忘记了。都是些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准确,欢迎高手指教。 一、单元测试的概念 单元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实现简单功能的函数。单元测试就是只用一组特定的输入(测试用

高中《通用技术》复 习六: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通用技术》复习六: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基本问题 1.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通过对自然界中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领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2.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 为。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σ=F/S) 3.构件的受力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受力形式有、、、扭转力和弯曲力,很多情况下,构件可能同时受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 4.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和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的能力。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和结构的等。 6.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的能力。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构件之间的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7.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和刚连接。 8.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1.狩猎者从灌木丛走过,裤子沾满了令人讨厌的苍耳子。仔细观察苍耳子,它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刺,每根刺上都有细细的倒钩,碰到纤维的衣物,便粘在上面。瑞士的乔尔吉·朵青斯经过8年的研究,根据苍耳子的结构发明了() A.拉链B.尼龙搭扣C.鱼钩D.飞机 2.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A.应力B.弯曲力 C.扭曲力 D.内力 3.在日常生活中,剪指甲时和拧衣服时,指甲和衣服主要受力形式是( ) A.剪切力和扭转力B.压力和扭转力C.弯曲力和压力 D.压力和扭转力 4.在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变形。 A.拉伸B.弯曲 C.压缩 D.断裂 5.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活塞杆的受力形式是:() A.始终承受拉力 B.始终承受压力 C.下压时承受压力 D.上提时承受压力 6.上刀梯是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活动,表演者为保证脚不受割伤,必须力求脚面垂直落在刀刃上,绝不滑动。此时脚面承受()。 A.拉力 B.压力 C.剪切力 D.弯曲力 7.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下列物体属于壳体结构的是()。①安全帽②书本③贝壳④脚手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赵州桥,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按结构形态分类,该桥应为( )结构。 A.壳体结构 B.实体结构 C.框架结构 D.组合结构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最新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练习题教学教材

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使用螺丝刀时,螺丝刀需要承受什么力() A、拉力; B、压力; C、弯曲力; D、扭转力。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双臂主要承受什么力() A、拉力 B、压力 C、剪切力 D、弯曲力 3、钻石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度,就是因为它的分子结构为四面体,每个四面体都有四个角、四个面和六条边,每一个面都是一个三角形,说明钻石的强度与()有关。 A、结构的形状 B、使用的材料 C、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D、稳定性 4、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以下哪一个结构是属于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的() A、乒乓球桌 B、羽毛球拍 C、跨栏 D、单杠 5、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的建设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下面不是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是:() A、建筑物重心位置的高低 B、建筑物的结构形 状 C、建筑物与地面支撑面积的大小 D、建筑物的颜色 6、某些支撑阳台的梁做成如下图所示形状,这主要是出 于对()的考虑。 A.美观 B.强度 C.安装 D.稳定性 7、赵州桥,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按结构形态分类,该桥应为( B )结构。 A.壳体结构B.实体结构C.框架结构D.组合结构 8、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闻名天下。它是一座三层的纯木结构建筑,斗拱、飞檐的结构复杂,工艺精美,令人惊叹。斗拱使屋面凹曲,飞檐使沉重的建筑增添了轻快欲飞的美感。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高地通用技术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1、结构的概念: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 质及功能(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 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例苍耳子、飞机、导弹跟踪系统等)。 2、结构的分类: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散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1、承受应力: 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 力。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 称为内力。 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容许应力)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用公式表示为?=F/S,其中F是内力,S是受力面积,?是应力。 构件的受力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受力形式有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很多情 况下,构件可能同时受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结构的受力分析) 2、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①重心位置的高低、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 面积的大小③结构的形状、材料等。 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如果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倾倒。 3、结构的强度: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结构的强度与①结构的形状、②使用的材料、③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三角形是框架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铰连接和刚连接。 铰连接是指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刚连接是指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榫接、胶接、焊接等。如固定铁床架的连接。 4、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