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硬脑膜与自体筋膜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应用对比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9
硬脑膜修复材料的临床应用现状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时必须切开硬脑膜,硬脑膜出血、电凝止血,肿瘤侵犯硬脑膜切除,外伤性硬脑膜损伤等,均可导致硬脑膜缺损。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硬脑膜的完整性十分重要。
硬脑膜修补材料对于重建硬脑膜完整性,保护脑组织,防止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膨出、癫痫等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1,2]。
目前硬脑膜修复材料有自身组织的自体颅骨骨膜、颞肌筋膜、帽状腱膜、阔筋膜等。
除自身组织之外,还有同种异体修复材料、异种修复材料、合成修复材料和天然修复材料[3,4]。
现就其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一、硬脑膜替代材料的临床应用脑外科开颅手术患者有10%~15%需要人工硬脑膜修复硬脑膜缺损[5],有报道高达30%[6]。
硬脑膜替代材料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应用:①脑凸面手术的应用,创伤直接损伤,肿瘤的浸润,手术过程中硬脑膜切开减压,以及一些先天性的因素造成的硬脑膜缺损等。
②颅底外科中应用,颅底硬脑膜相对薄且与颅底骨结合紧密。
一旦出现缺损易造成脑脊液鼻漏和耳漏。
颅底的脑膜瘤、脊索瘤等肿瘤常常侵蚀浸润到周围的颅骨和硬脑膜。
在切除肿瘤的同时通常也会附带部分脑膜和颅骨,这往往是术后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的根源。
故开展研究合适的硬脑膜修复材料,以满足临床需要,一直是神经外科关心的问题。
目前主张对术中硬脑膜缺损积极进行修复,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7]。
因此在神经外科手术结束时,应用一种能够防水、密封的材料修复缺损的硬脑膜非常重要[8]。
二、自体组织修补材料过去在硬脑膜缺损修复方面,多沿用老一辈神经外科专家的经验,尽可能利用自体材料,如颅骨骨膜、颞肌筋膜、帽状腱膜、阔筋膜等,因这些材料不会产生不利或有害的免疫排斥反应,不会传递感染,不增加患者费用,取材方便。
Penfield GlaserT和Thienes等人曾从细胞组织学水平的角度去评价自体组织修补材料的性能,认为筋膜能够诱发原始巨噬细胞积聚并发生吞噬作用,通过实验证明,移植的筋膜组织一年以后基本吸收,被新生组织代替,所以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认为自体材料是最安全的、并发症最少的硬脑膜替代材料[9]。
分析不同术式2种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价值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脑部创伤,常常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目前,针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方式。
不同的手术术式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于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需要对不同术式的治疗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术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研究人员对不同术式在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时的优劣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对于不同术式2种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价值进行分析,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术式在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价值。
通过比较基于术式1和术式2的治疗方案,分析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和适用情况。
通过深入研究术式选择的考量因素,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明晰的治疗指导。
通过对治疗效果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不同术式的优劣势,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最终,本研究旨在对术式1和术式2的优势与局限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其治疗价值,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选择。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为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指导,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1.3 研究意义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其治疗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存率。
针对不同术式在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比较,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术式1和术式2的治疗效果和风险,可以帮助医疗团队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对术式选择的考量因素和治疗效果评估的探讨,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促进治疗方法的进步和优化。
本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人工硬脑膜补片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李灵;朱虹【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硬脑膜补片在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4年来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105例患者进行人工硬脑膜减压修补,术后常规治疗.结果在105例中有8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80例患者在术后1~6月行颅骨修补时人工硬脑膜补片与正常硬脑膜已完全愈合.其中93例患者平均随访5~24个月,继发癫痫3例,硬膜下积液1例,余均无感染、脑脊液漏、癫痫、皮下积液、排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硬脑膜减张修补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48)007【总页数】2页(P843-844)【关键词】人工硬脑膜补片;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作者】李灵;朱虹【作者单位】内蒙古达拉特旗人民医院骨神经外科,内蒙古树林召 014300;内蒙古达拉特旗人民医院骨神经外科,内蒙古树林召 01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尤其在急重型颅脑损伤、大量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形成行硬脑膜减张。
修补缺损的硬脑膜对于维持脑的解剖学完整保护脑组织,预防感染、脑膨出、脑脊液漏和癫痫等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应用人工硬脑膜材料修补缺损硬脑膜。
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于颅脑损失及高血压脑出血需手术减压患者应用人工硬脑膜补片行脑膜减张修补取的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05例患者中在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应用人工硬脑膜补片进行硬脑膜减张修补。
其中男性有65例,女性40例,年龄16~72岁,急重型颅脑损失70例,高血压脑出血30例,急重型颅脑损伤中,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及腰椎骨折4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2例。
1.2 手术方法 105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手术切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平前1 cm,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
然后沿正中向前至前额部发际下,骨瓣采用游离骨瓣,骨窗下缘平前颅底及中颅底,弧形、放射状或H形切开硬膜。
分析不同术式2种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价值【摘要】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颅脑损伤类型,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不同术式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价值。
通过对手术治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术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结论部分将重点评价手术治疗方案二的治疗价值,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价值、未来研究、颅内压、脑功能恢复、颅脑外伤、手术术式、神经外科治疗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颅脑损伤类型,通常由剧烈的外力作用于头部引起。
这类患者常常伴随着多发性颅内损伤和颅外伤,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
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昏迷、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
目前,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包括手术治疗方案一和手术治疗方案二等各种方法。
对不同术式2种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提高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决策依据。
通过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术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可以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长期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和比对,可以进一步完善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治疗策略。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 正文2.1 手术治疗方案一的优势1.有效性:手术治疗方案一采用了经典的手术技术,如开颅手术或内窥镜手术等,能够直接处理颅脑损伤的病变部位,有效减轻脑组织压迫和损伤,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人工硬脑膜材料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附100例分析☆韦鹏翔;李丹青;周玉嘉;刘佳霖;王雷【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3(000)029【摘要】BACKGROUND:The meningeal defect patients can be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dural materials combined neurosurgical techniques which can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brain tissue.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application feasibility of various artificial dura mater materials. METHODS:The artificial dura material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ources, and the biocompatible and application feasibility of various artificial dura mater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as we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aterials. The anticoagulant and hemolytic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through recalcification test and hemolysis test. 100 patients receiving col agen membrane repair selected from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Dongfang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ere observ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dural repair materials mainly include autologous material, al ograft materials, dissimilar materials, synthetic materials and natural materials. Each kind of material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eningeal defect complications include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pseudo meninges, infection and arachnoiditi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artificial dural materials to be solved, and the novel biologicaldural materials and absorbable materials are the direction of dural material research.% 背景:对于脑膜缺损患者可以通过人工硬脑膜材料结合神经外科技术进行修复,保护脑组织的完整。
免缝合人工脑膜在急诊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作者:刘练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5期【摘要】目的:本文就免缝合人工脑膜在急诊颅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诊颅脑手术患者82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给予对照组患者自体筋膜修补脑膜,给予研究组患者免缝合人工脑膜,其后对比两组急诊颅脑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由统计学分析后,组间差异明显。
结论:在急诊颅脑手术中应用免缝合人工脑膜,其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也得到明显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免缝合人工脑膜;急诊颅脑手术;应用效果急诊颅脑手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其主要治疗原则为确保硬脑膜的完整性。
从目前的使用材料来看,修补硬脑膜的首选材料为:自体筋膜以及人工脑膜[1]。
据有关学者研究后指出:自体筋膜修补脑膜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且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因此,临床主张在急诊颅脑术中采用免缝合人工脑膜。
本文为探究该方法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诊颅脑手术患者82例,并将所得结果和体会进行如下综述。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内容本次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诊颅脑手术患者82例,其后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82例急诊颅脑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1例。
研究组急诊颅脑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0:11,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2岁,中位年龄为(46.8±5.4)岁,其中28例患者为颅脑创伤,13例患者为脑出血。
对照组急诊颅脑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12,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5岁,中位年龄为(47.8±5.6)岁,其中30例患者为颅脑创伤,11例患者为脑出血。
人工硬脑膜在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陈悦达;洪健;孙洪生;梁恩和【期刊名称】《透析与人工器官》【年(卷),期】2009(020)004【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人工硬脑膜在颅脑创伤手术中修补硬膜缺损的临床资料,并评价其使用价值.方法对116例颅脑创伤患者手术中有硬脑膜缺损者应用人工硬脑膜,术后采用常规脱水抗感染治疗,并对其术后疗效与并发症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应用人工硬脑膜术后脑积水11 例, 皮下积液4 例, 硬膜外血肿3 例, 脑脊液切口漏2例、鼻漏1 例, 颅内感染3例,术后头颅CT 检查未见与人工脑膜有关的异常反应和表现.其中对65例患者进行术后4~6个月颅骨修补术观察,发现人工硬脑膜可以恢复原有的解剖层次,封闭、隔离以及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良好, 炎症反应轻.结论颅脑创伤手术中应用人工硬脑膜使传统开颅减压术发生了新的变化.它能够较好地重塑原有解剖层次,保护脑皮层、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和避免了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迟发性损害.【总页数】4页(P1-4)【作者】陈悦达;洪健;孙洪生;梁恩和【作者单位】300060,天津,天津市环湖医院;300060,天津,天津市环湖医院;300060,天津,天津市环湖医院;300060,天津,天津市环湖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相关文献】1.颅脑创伤手术中人工硬脑膜的应用临床分析 [J], 于京洋2.在颅脑创伤手术中人工硬脑膜的应用80例临床分析 [J], 周静;薛新潮;仇径松3.颅脑创伤手术中人工硬脑膜的应用临床分析 [J], 邹兴军4.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143例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J], 李安源;岩亮;范寿成;蒋亚明;王宏江5.B型超声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手术中的应用 [J], 李彦斌;吴月奎;王尚武;曲鑫;孙起军;张永强;霍铁军;严威;柴宏伟;毛明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效果对比目的探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手术策略及方法。
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3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对冲式颅脑损伤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41例)首次手术采用单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B组(31例)采用双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C组(33例)行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根据各组患者血肿及挫伤的具体情况,决定对侧血肿清除的时机(即刻或稍后),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3、7 d对侧血肿厚度、Glasgow评分、中线位移程度的变化。
结果①术后1、3 d三组患者Glasgo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C两组Glasgow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均经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指征[2-3]①急性硬膜外血肿:颞部血肿超过20 mL、急性硬膜外血肿超过30 mL,需即刻开颅行血肿清除术,病情较重,如双侧瞳孔散大及脑疝时间较长者需去除骨瓣以增加将颅内压的效果。
颞部血肿量在20 mL以下、急性硬膜外血肿量在30mL 以下者视患者意识、肢体运动功能、瞳孔变化等情况决定是否开颅还是保守治疗。
Glasgow评分大于8分、中线位移小于5 mm、无语言、意识及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可暂时保守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即刻开颅。
②急性硬膜下血肿:颞部血肿超过20 mL、急性硬膜下血肿超过30 mL,中线位移大于5 mm或血肿厚度大于10 mm者,即刻开颅行血肿清除术,颅压居高不下者去除骨瓣。
颞部血肿不足20 mL、急性硬膜下血肿低于30 mL、Glasgow评分在9分以上、中心位移小于5 mm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可先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GOS评分下降超过2分并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立刻开颅行血肿清除术。
人工硬脑膜与自体筋膜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应用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硬脑膜在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效果。
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行硬脑膜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的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自体膜修补的患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6个月返院行颅骨修补术。
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皮下积液、脑膨出、颅内感染及癫痫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二期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费用。
结果:两组的术后颅内感染、脑膨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和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颅脑损伤行大骨瓣减压术并行硬脑膜修补术者;(2)年龄18~75岁;(3)二期行颅骨修补者;(4)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1)脑疝生命体征不稳定者;(2)术中无需打开硬脑膜者;(3)恶性脑膨出关颅困难者;(4)年龄小于18岁或年龄大于65岁;(5)术后未行二期颅骨修补术者;(6)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1.3.1 脑膜修补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行大骨瓣减压术,弧形或十字型剪开硬脑膜,沿骨窗边缘悬吊硬脑膜,清除颅内血肿和挫伤坏死的脑组织,用双极电凝仔细止血。
根据骨窗及硬脑膜缺损面积的大小,观察组采用生物型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生产厂家:陕西陆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脑膜补片与脑组织皮层直接黏贴,无需缝合,保证脑膜补片完全覆盖硬脑膜缺损,至少超过缺损硬脑膜边缘0.5 cm,原则为不留缝隙并不漏脑脊液。
对照组:取手术区肌肉筋膜、帽状腱膜或颅骨骨膜,用4-0丝线严密缝合修补缺损的硬脑膜,保证不留空隙,不漏脑脊液,牵拉修补周围四点能有约2 cm的缓冲空间。
1.3.2 颅骨修补手术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脑CT 三维重建检查,术中仔细分离皮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仔细止血,若出现硬脑膜破漏给予4-0丝线严密缝合。
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钛合金修补材料,要求钛板完全覆盖骨窗并超过骨窗边缘1 cm。
1.3.3 术后处理硬膜修补术后处理:常规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内压、加强肠内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亚低温脑保护、预防感染、应激性溃疡及癫痫、营养脑神经、缓解脑血管痉挛及改善脑循环治疗;密切观察意识及瞳孔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引流量少于20 mL 时拔出引流管,复查颅脑CT观察有无脑膨出、皮下积液。
颅骨修补术后处理:给予止血、预防感染及癫痫处理,术区适当加压包扎,引流量少于5 mL时拔除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皮下积液(CT显示头皮下星月状低密度影)、脑膨出(CT显示脑组织超出骨窗边缘超过0.5 cm)、颅内感染(体温超过38 ℃,持续3 d以上,外周血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80%,CRP和PCT阳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0个/HP或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癫痫(根据临床症状及脑电图检查确定)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二期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检验,以P0.05),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和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46±0.57)万元,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18±0.43)万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P<0.05)。
3 讨论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中进行硬脑膜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发现硬脑膜修补具有以下作用:(1)有助于恢复硬脑膜的正常解剖结构,重塑颅腔的密闭性;(2)有利于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机会,减少因脑组织瘢痕形成导致的癫痫;(3)有助于防止渗血弥散至蛛网膜下腔,减少术后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及无菌性炎症[4]。
目前,脑膜修补材料可分为四大类:自体组织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异种生物材料及人工合成材料,后3种材料归属于人工硬脑膜的范畴[5]。
经过长时间的临床验证,各种修补材料逐渐的显现出各自的优缺点。
自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好,无异物排斥反应,在临床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以下缺点:(1)手术取材附加损伤,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2)对于较大的硬脑膜缺损,难达到完整修复;(3)若软脑膜破损,容易与脑组织粘连[6]。
而人工脑膜修复材料也面临着以下的问题:(1)生物相容性差,发生异物排斥反应;(2)材料消毒工艺不理想,发生感染反应或传播传染性疾病;(3)当软脑膜及脑组织皮层有损伤时,会与脑膜替代材料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反应,为癫痫的发生提供了病理基础;(4)人工脑膜材料植入后周围易生成肉芽组织,内部的毛细血管非常脆弱,容易撕裂出血甚至形成血肿;(5)若缝合不严密或排斥反应等原因可导致脑脊液漏[7]。
近几十年来,材料与组织科学不断发展,人工脑膜材料发展迅速,人工硬脑膜获得临床广泛关注,其由新鲜牛跟腱提炼出的胶原蛋白合成一种生物材料[8]。
大量的动物实验验证了此种硬脑膜替代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组织结构独特:海绵状结构可以营养并保护脑组织,有效减少材料与脑组织之间的粘连,对减少术后癫痫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其组织结构致密能有效隔绝液体,不会发生渗漏,另外其韧性好,可以承受一定的张力,能缓冲脑组织一定程度的膨出[9-10]。
(2)生物相容性好:材料与人体组织高度相似,具有促纤维细胞再生作用,为脑膜细胞的爬行替代提供支架,在新生硬脑膜组织生成后,该生物材料逐渐降解,不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可以避免异物残留对人体造成影响[11]。
(3)表面涂布的生物蛋白胶具有止血作用,减轻硬膜下血肿和脑皮层瘢痕形成,避免脑皮层与皮下发生粘连,并可将脑组织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离,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12]。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的患者在颅内感染及脑膨出方面与自体膜修补患者无显著差异,但皮下积液及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自体膜修补的患者,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生物型人工脑膜修补材料随时间推移组织强度无明显下降,而自体膜组织强度却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从理论上讲人工硬脑膜材料在减少术后脑膨出方面应优于自体膜组织,但本研究两种材料无显著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小及骨窗范围过小有关。
另外,从理论上讲自体膜修补材料在重建脑膜完整性恢复颅腔密闭性方面与人工硬脑膜应无显著差别,均能有效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的发生,但本研究自体膜修补患者的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高于人工硬脑膜修补患者,分析原因可能与取材手法不当造成的修补材料厚薄不一,容易局部破损及缝合不严密等原因有关[13]。
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采用人工硬膜的花费要比自身筋膜要高一些,对于经济非常困难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酌情选用。
在二期颅骨修补术中发现采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分析原因为:采用生物型人工脑膜材料修补的患者皮下解剖结构清晰,修补处有新生膜状组织形成,粘连反应较轻,创面分离操作简单出血少;但采用自体膜修补的患者皮下解剖层次混乱,分离时容易破损创面出血多[14]。
孙洪涛等[15]将人工硬脑膜材料与自身筋膜组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修补材料均可以达到良好的修补硬脑膜缺损,封闭硬脑膜下腔的作用,但人工硬脑膜材料使用简单,不需缝合,不增加额外损伤,并且在二期颅骨修补术中皮下组织解剖层次清晰,粘连反应轻,分离创面时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人工硬脑膜应用于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的脑膜修补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和癫痫的发生率,并且可有效恢复解剖层次,为二期颅骨修补手术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但本研究存在样本数量较少,随访时间短的缺陷,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尚需扩大样本数量,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邱乃锡,罗家扬,柯胜蓝,等.人工脑膜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1):72-75.[2]杨大为,冯继,周益民,等.人工硬膜在神经外科颅脑手术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16(8):488-489.[3]陈新,张传玲.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加星形人工补片硬脑膜囊扩大成形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012,35(2):10-14.[4]李宝明,肖三潮.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使用人工硬膜预防术后脑膨出的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4):363-365.[5]姜金荣,马庆防,刘俊国.人工硬膜联合耳脑胶在硬脑膜缺损修补术中的可行性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4):254-256.[6]李宝明,肖三潮.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使用人工硬膜预防术后脑膨出的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4):363-365.[7]康平,朱晓忠,刘生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5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10):197-198.[8]张楠,程庆好,帅克刚,等.不同快通道外科技术在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3):422-424.[9]程新富,张志强,陈红庆,等.人工硬膜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的运用体会[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0(1):48-49.[10]陈愕峰,屠传建,钱辉,等.骨膜为蒂的颗深筋膜瓣在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硬脑膜减张缝合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1):19-21.[11]司文,王铁军,牛国盛,等.硬脑膜量化减张缝合在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l):28-30.[12]陈靖,石松生,张国良,等.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51):8914-8917.[13] Nagasao T,Shinoda J,Horiguchi T,etal.Capsule formation can make secondary reconstruction of the dura mater unnecessary after cranial infection[J].J Craniofac Surg,2011,22(1):84-88.[14] Wain R A J,Shah S H A,Senarath-Yapa K,et al.Dermal substitutes do well on dura:comparison of split skin grafting +/- artificial dermis for reconstruction of full-thickness calvarial defects[J].Clin Plast Surg,2012,39(1):65.[15]孙洪涛,吴焕成,兰晓霞,等.人工硬脑膜在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安全性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2):128-131.(收稿日期:2015-02-12)(本文编辑:周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