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73.50 KB
- 文档页数:7
酸碱盐总复习一、酸1、常见的酸的特性注意:⑴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使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⑵浓硫酸的脱水原理指它能把木材、纸张、蔗糖等物质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水分子的组成比夺取出来,使它们变黑、碳化,是化学变化。
2、酸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酸溶液与指示剂作用酸溶液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变_________。
(2)酸+活泼金属反应→盐+H2↑Mg + HCl =Al + HCl =Fe + HCl =Zn + HCl =Mg+ H2SO4 =Al + H2SO4 =Zn + H2SO4 =Fe+ H2SO4 =(3)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HCl+ NaOH=HCl+ Al(OH)3=HCl+ Mg(OH)2﹦HCl+ Fe(OH)3﹦H2SO4+ Mg(OH)2﹦H2SO4+ Cu(OH)2﹦(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CuO + H2SO4 =Fe2O3+ H2SO4 =(5)酸+某些盐→新盐+新酸CaCO3 + HCl =Na2CO3 + HCl =AgNO3+ HCl =Na2CO3 + H2SO4 =CaCO3 + H2SO4 =BaCl2+ H2SO4 =二、碱1.常见的碱的性质2.碱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有_________,所以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碱溶液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______。
(2)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碱溶液+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实验室检验CO2气体: CO2 + Ca(OH)2 =实验室吸收CO2气体:CO2 + NaOH =SO2 + Ca(OH)2 =SO2 + NaOH=(4)碱溶液+某些盐溶液反应→新盐+新碱NaOH + FeCl3 =Ca(OH)2 + CuCl2 =Ca(OH)2 + Na2CO3 =三、盐2、盐的化学性质(1)可溶性盐+较活泼金属→新盐+较不活泼金属湿法炼铜:Fe+ CuSO4=Cu+ AgNO3=Fe+ AgNO3=(2)酸+某些盐→新盐+新酸(3)碱溶液+某些盐溶液反应→新盐+新碱(4)可溶性盐+可溶性盐→另外两种盐NaCl+ AgNO3=Na2CO3+ CaCl2=CuSO4+ BaCl2=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_____、_____、_____、_____、Sn、Pb、(H)_____、Hg、_____、Pt、Au金属活性依次减弱注意:Fe发生置换反应后显+2价;五、复分解反应⑴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酸碱盐知识点大全在初三的化学学习之中,酸、碱、盐部分的学习可谓是重中之重,在中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此部分知识涉及到的内容既繁琐又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此,我把有关这部分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一、有关物质颜色的记忆在这一章中出现了许多带有颜色的物质或溶液。
按照规律,可归纳如下:Cu CuO Cu2(OH)2CO3 CuSO4 Cu(OH)2 CuSO4溶液红色黑色绿色蓝色蓝色蓝色Fe Fe2O3Fe3O4Fe2+溶液Fe3+溶液Fe(OH)3银白色红色黑色浅绿色黄色红褐色二、有关沉淀的记忆在初三阶段,接触最多的沉淀可以总结为“六白”“一蓝”“一红褐”“六白”CaCO3Ag2 CO3BaCO3BaSO4AgCl Mg(OH)2可溶于稀硝酸,且产生气体不溶于稀硝酸可溶于稀硝酸,不产生气体“一蓝”Cu(OH)2“一红褐”Fe(OH)3三、有关一些特征离子的记忆这些特征离子在做除杂题或鉴别题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例:若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选择加入的试剂。
思路:在些题当中就涉及到特征离子CO32-,如想除去CO32-,应首先想到H+CO32-可以与H+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选用稀盐酸。
方程式表示为:Na2CO3+2HCl=2 NaCl+H2O+CO2另外,CO32-还可以与Ca2+反应生成CaCO3的沉淀,所以也可以选用CaCl2溶液除去CO32-,方程式表示为:Na2CO3+ CaCl2= CaCO3+2 NaCl所以,在这里,把用到最多的特征离子总结如下:CO32- H+Cl- Ag+ OH- Cu2+Ba2+ 、Ca2+SO42- Ba2+ Fe3+Mg2+这些离子之间的互相应用,可以使很多题都得到简化。
四、有关物质反应规律的记忆在酸、碱、盐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八条规律:1.金属+酸——盐+氢气2.金属+盐——新金属+新盐置换反应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5.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6.碱+盐——新碱+新盐7.盐+盐——新盐+新盐’8.碱+酸性氧化物——盐+水以上规律,对于我们有关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知道了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我们才能对于解题有一个清楚完整的思路。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及练习题1.(2014北京)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A.小苏打B.熟石灰C.生石灰D.纯碱3.(2014揭阳)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4. (2014常德)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H2CO3B. NaHCO3C. P2O5D. KOH5.(2014揭阳)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6.(2014河南)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7.(2014河南)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8.(2014北京)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A.木炭B.浓盐酸C.石灰石D.氯化钠9.(2014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11.(2014漳州)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值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牙膏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少吃苹果C.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12.(2014常德)人体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胃液0.9 ~1.5 B.胆汁7.1 ~7.3C.血浆7.35~7.45 D.尿液4.7~8.438.(2014南宁)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牛奶变酸奶B.用水果榨成果汁C.粮食酿白酒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39.(2014河南)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A.铝和硫酸铜溶液B.硫酸和烧碱溶液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40.(2014河南)在一定质量的某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AgCl沉淀质量等于原NaCl溶液的AgNO3溶液,所得质量的.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40% B.30% C.20% D.10% 41.(2014梅州)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最新酸和碱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一、酸和碱选择题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错误;B、碱的水溶液都显碱性,NaOH 的水溶液是碱性溶液,正确;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错误;D.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电灯亮时发光、放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B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燃烧2.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13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1C.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D.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显酸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小于7,错误;B、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显碱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大于7,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炉具清洁剂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正确。
考点:考查酸、碱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知识。
3.某同学为了测定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将60g 稀盐酸分3次加入到盛有4g 该样品的烧杯中(样品中只有铁与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2.6 1.20.1A.第1次和第2次产生氢气的质量不同B.第2次和第3次剩余固体中均有铁C.第3次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FeCl2D.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7.5%【答案】D【解析】第一次加入20 g盐酸减少的固体即反应的铁的质量为4 g﹣2.6 g=1.4 g,第二次加入20 g盐酸减少的固体即反应的铁的质量为2.6 g﹣1.2 g=1.4 g,而第三次减少的固体为1.2 g﹣0.1g=1.1 g,所以此时铁反应完全,而稀盐酸有剩余,剩余的固体为碳,质量为0.1 g。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word)一、酸和碱选择题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浓硫酸 B.烧碱 C.浓盐酸 D.熟石灰【答案】A【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自身的质量增加,但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正确;B、烧碱能在空气中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同时发生化学变化,错误;C、浓盐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错误;D、熟石灰在空气中会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发生了化学变化,质量增加,错误。
故选A。
2.下列生产实践中,没有用熟石灰的是()A.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B.建筑工业上制三合土C.干燥气体D.处理工厂中含硫酸的废水【答案】C【解析】【分析】氢氧化钙具有碱性,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详解】A、熟石灰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故A正确;B、熟石灰在建筑工业上用于制三合土,故B正确;C、熟石灰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干燥气体,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则可处理工厂中含硫酸的废水,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3.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HNO3B.MgO C.O2D.NaC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HNO3因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B.MgO 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为金属氧化物; C.O2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D.NaCl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故答案选择A考点:物质的分类4.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答案】A【解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NaOH质量>HCl质量,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溶液呈现红色。
酸碱盐练习题酸碱盐练习题酸碱盐是我们学习化学时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也是化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和特点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溶液的性质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酸碱盐的练习题,巩固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1. 酸的定义是什么?酸的特点有哪些?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
酸的特点包括:酸味、酸性反应、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酸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
2. 碱的定义是什么?碱的特点有哪些?碱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
碱的特点包括:碱味、碱性反应、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碱能与脂肪酸发生皂化反应等。
3. 盐的定义是什么?盐的特点有哪些?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得到的化合物。
盐的特点包括:无味、无酸碱性、能够溶于水、能够导电等。
4.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是盐?a) HClb) NaOHc) NaCld) H2SO4e) NH3答案:a) 酸;b) 碱;c) 盐;d) 酸;e) 碱。
5.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强酸,哪些是弱酸,哪些是强碱,哪些是弱碱?a) HClb) CH3COOHc) NaOHd) NH3答案:a) 强酸;b) 弱酸;c) 强碱;d) 弱碱。
6.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酸性盐,哪些是碱性盐,哪些是中性盐?a) NaClb) Na2CO3c) KNO3d) NH4Cl答案:a) 中性盐;b) 碱性盐;c) 中性盐;d) 酸性盐。
7.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氢氧化物,哪些是酸酐?a) NaOHb) H2SO4c) H2Od) CO2答案:a) 氢氧化物;b) 酸酐;c) 氢氧化物;d) 酸酐。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发现酸碱盐的性质和特点并不复杂,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定义和常见的物质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酸碱盐的性质对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我们常用的洗涤剂、肥皂等清洁用品都含有碱性物质,这是因为碱性物质能够与脂肪酸发生皂化反应,从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最新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word )一、化学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1.将等质量且形状大小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B .甲可能是镁,乙可能是铝C .反应结束时,甲一定无剩余,乙可能有剩余D .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小于乙【答案】D【解析】【详解】A 、从图象中不难看出,金属甲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短,说明金属甲的反应速率快,即金属甲的金属活动性强,金属甲比乙活泼,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根据反应方程式,22Mg +2HCl=MgCl +H 242↑322Al+6HCl=2AlCl +3H 546↑,54:6=18:2,即等质量的金属,镁产生的气体比铝少,且镁比铝活泼,镁产生的气体速率比铝快,故甲、乙两种金属可能分别为镁、铝,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乙产生的氢气更多,所以消耗的盐酸更多,而两实验盐酸的量相同,故与甲反应的盐酸一定剩余,甲已经完全反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量与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和金属的化合价有关,由于金属的化合价不确定,不能比较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对于活泼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稀盐酸或者水【答案】C【解析】【详解】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开始加入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当盐酸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A不正确;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横坐标是一氧化碳的质量,纵坐标是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增加,固体氧化铁的质量不断减少,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但不为0,故选项B不正确;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二氧化锰的质量,在这个反应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C正确;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横坐标是x溶液的质量,纵坐标是pH,随着x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不断减小,一直减小到溶液的pH小于7,所以物质x是酸,不可能是水,故选项D不正确。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题一、酸碱盐的概念1. 酸的概念酸是指含有H+离子的化合物,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水和盐。
酸的性质包括酸味、腐蚀性、导电性等。
常见的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等。
2. 碱的概念碱是指含有OH-离子的化合物,能够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水和盐。
碱的性质包括苦味、腐蚀性、导电性等。
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3. 盐的概念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含有离子的化合物。
盐的性质包括溶解性、融点、熔点、晶体结构等。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等。
二、酸碱盐的性质1. 酸的性质酸具有酸味,能够腐蚀金属,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导电性较好。
酸的强弱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pH越小,酸越强。
2. 碱的性质碱具有苦味,能够腐蚀皮肤,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导电性较好。
碱的强弱也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pH越大,碱越强。
3. 盐的性质盐的性质取决于所含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盐的溶解性、融点、熔点、晶体结构等不同,取决于其化学成分。
三、酸碱盐的特点1.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产生水和相应的盐。
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通常伴随着放热的现象。
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根据其染色变化来指示物质酸碱性质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甲酚绿等。
3. pH值pH值是描述溶液酸碱度的指标,表示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
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 值越大,溶液越碱。
四、酸碱盐的应用1. 工业生产酸碱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制备化肥、制作化工原料、矿产提取等。
2. 医学领域酸碱盐在医学领域中用作药物制剂、医疗设备的消毒消毒剂等。
3. 生活日常酸碱盐在生活日常中有着诸多应用,包括食品加工、化妆品生产、清洁产品等。
五、酸碱盐的实验1. 酸碱中和反应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可以观察到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了解反应的性质和特点。
2. 酸碱指示剂实验通过酸碱指示剂实验,可以观察到酸碱指示剂的染色变化,了解其在不同酸碱溶液中的变化规律。
酸碱盐典型习题(除杂、共存、鉴别)1. 物质的除杂(提纯):“除杂”即“提纯”,方法很多,常用的有(1)物理方法①沉淀过滤法:即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例如除去粗盐中混有少量的泥沙。
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再把滤液蒸发至干,即可得到不含泥沙的食盐。
再如KCl(MnO2)②结晶法:见当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时,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将杂质除掉。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2)化学方法①沉淀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形成沉淀,滤去沉淀,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OH 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滤去CaCO3沉淀,即可达到除去Na2CO3的目的。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②化气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化为气体逸出,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用盐酸除去NaCl中的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③吸收法:用某种物质做吸收剂,把杂质吸收。
例如,实验室用锌跟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氢气中常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得纯净干燥的氢气,可用下列洗气装置将氯化氢和水蒸气吸收,以达到除杂的目的。
再如H2(CO2、HCl、水蒸气)分别将气体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2、HCl ;和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
④溶解法:将杂质用化学方法溶解。
例如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往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得不含铁的铜粉。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再如CuSO4(CuO)加稀H2SO4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⑤加热法:通过加热,使杂质分解,从而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就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 NaHCO3∆====Na2CO3+H2O+CO2↑(3)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
常见题型举例1. 判断化学反应能否发生 例1. 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C )A. 铁和稀硫酸B. 镁和硫酸铜溶液C. 铜和稀盐酸D. 铜和硝酸溶液 解析:金属能否和酸发生置换反应,取决于金属和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关系,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酸反应;金属和盐溶液能否反应,取决于金属和盐溶液中的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得知,选(C )。
2. 判断天平指针的位置例2. 在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中放上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盘上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钠、镁,反应结束后,则天平指针的变化情况是 ( D ) A. 一直偏左 B. 一直偏右 C. 先偏向左、后偏向右 D. 先偏向右、后偏向左解析:由于钠比镁活泼,钠先反应结束,所以,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左盘质量比右盘质量小,指针偏向右侧,根据化学方程式:2222Na HCl NaCl H +=+↑,Mg HCl MgCl H +=+↑222得:相同质量的钠、镁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故反应结束后,天平的右盘质量小于左盘质量,指针又偏向左侧,故正确答案选(D )。
3. 确定未知金属活动性顺序例3. X 、Y 、Z 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1)X H SO +≠24不发生反应。
(2)X YSO XSO Y +=+44. (3)Z YSO ZSO Y +=+44. (4)Z H SO ZSO H +=+↑2442. A. Z X Y >> B. Z Y X >> C. X Y Z >> D. X Z Y >> 解析:根据反应关系,由(2)、(3)可得出X 、Z 的活动性比Y 强,由(4)得Z 排在氢前面,由(1)得X 排在氢后面,故三者活动性顺序为Z X Y >>。
《酸碱盐重难点解析》一、几种常见的酸的通性(1)跟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遇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跟金属反应:2HCl+Zn=H2SO4+Zn=(3)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Fe2O3 +6HCl =Fe2O3+3H2SO4=(4)跟碱反应:HCl+NaOH =H2SO4+Cu(OH)2=(5)跟某些盐的反应:HCl +AgNO3=H2SO4+BaCl2=二、几种常见的碱的通性(1)与指示剂反应:其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酚酞试液变。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 +CO2=2NaOH +SO3=Ca(OH)2+CO2=(3)与酸反应(中和反应):NaOH +HCl =Ca(OH)2+H2SO4=(4)与某些盐的反应CuSO4+2NaOH=FeCl3+3NaOH =Ca(OH)2+K2CO3=注意:(1)NaOH必须密封保存,碱液不能存在玻璃瓶塞的试剂瓶中(2)由于NaOH易溶,Ca(OH)2微溶,常温下,NaOH溶液浓度比Ca(OH)2溶液浓度大得多,故实验室用NaOH吸收CO2,而仅用Ca(OH)2溶液检验CO2三、盐的化学性质(1)盐+活泼的金属→ 盐+不活泼金属举例:(2)盐+酸→ 新盐+新酸举例:(3)盐+(可溶的)碱→ 新盐+新碱举例:(4)盐+某些盐→ 新的两种盐举例:四、部分盐的鉴别(1)碳酸盐(CO32-)的鉴别──用盐酸和石灰水如:K2CO3 +2HCl =CO2 +Ca(OH)2 =CaCO3↓+H2O(2)盐酸盐(Cl-)的鉴别──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如:AgNO3 +NaCl =(3)硫酸盐(SO42-)的鉴别──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如:K2SO4 +BaCl2 =(4)铵盐(NH4+)的鉴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或与熟石灰研磨如: NH 4Cl + NaOH =2NH 4Cl + Ca(OH)2 =【例1】(2011竞赛)程明和王刚不小心将纯碱洒到白醋(其有效成分为醋酸,可用HAc 表示)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使他们对醋酸产生了新认识:醋酸像盐酸一样,能与纯碱反应;此外,他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还检索到以下信息:①醋酸与盐酸都具有较强挥发性;②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且其钠盐(NaAc)受热不易分解;③盐酸与纯碱的反应分以下两步进行:I .Na 2CO 3+HCl ===NaHCO 3+NaCl ; II .NaHCO 3+HCl ===NaCl +H 2O +CO 2↑ 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醋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2)根据信息①可知醋酸应置于阴凉处 保存;(3)试写出醋酸与纯碱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他们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醋酸到不再产生气泡后,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获得了少量白色固体。
王刚认为所得溶液就是纯净的NaAc ,而程明则认为溶液可能含有HAc 。
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理由是: 。
【例2】(2011决赛)向装有50g 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
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
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A B C D【例3】(2009·临沂)分别将盛有浓盐酸、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试剂质量减少的是 ,试剂质量增加而且变质的是 (填写试剂名称)。
【例4】(2011竞赛)小青看见爸爸种花时把草木灰洒在花盆中作肥料,她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
于是她取一些草木灰做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实验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实验2 探究碳酸钾的性质 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实验3探究实验2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上层清液中有两种溶质[反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
请你对实验2反应产生的废液处理想出可行的方法。
1、(2011·南京)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
某同学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pH对某种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推测,这种酶催化活性最佳的pH约为( )A.pH=0 B. 1<pH<6 C.6.5<pH<8 D.10<pH<142、(2011·宜宾)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
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能与稀硫酸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3、(2011竞赛)适量的①CaO ②CaCO3③Ca(OH)2三种固体物质分别与100g 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则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溶解在水中CO2忽略不计) (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4、(2011竞赛)下列各组中的物质,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O3、NaCl、NaOH B.KOH、Na2CO3、HClC.KNO3、NaOH、FeC13 D.AgNO3、BaC12、HNO35、(2011·陕西)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A.硝酸铜B.稀盐酸C.稀硫酸D.二氧化碳6、(2011·广州)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C.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D.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7、(2011竞赛)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Cl2 →Cu B.O2 → H2O C.H2SO4→ HCl D.NaNO3→ NaCl8、(2011竞赛)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9、(2011竞赛)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A.盐酸B.氢氧化钙C.氢氧化钠D.碳酸钠10、(2011竞赛)下列离子能在PH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B、Na+、Cl-、OH-、Al3+C、Cl-、NO3-、K+、Na+D、Ag+、Cl-、CO32-、K+11、(2011竞赛)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
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A、La2O3和HClB、La(OH)3和HClC、NaCl 和La(OH)3D、La 和HCl12、(2011竞赛)生活中常有发生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如要检验食盐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错误的是( )A. 在食盐中加人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B. 蒸干100克100℃食盐饱和溶液,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不是39. 12克C. 用pH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D. 把食盐加热到3200C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13、(2011竞赛)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
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15、(2011竞赛)实验室有pH=2的稀硫酸,明明和小光同学讨论用哪些方法可以使它的pH升高;(1)明明说如果不改变其中H+的量可以加入一种厨房中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液体,你认为他加的可能是:。
(2)小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减少H+的量的方法,你认为他可能加的是:或或(填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3)最后两位同学考虑,有没有可能在增加H+的量的同时也能使溶液的pH升高。
你觉得:(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
16、(2009年长沙中考)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无色气体。
某同学想知道稀盐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Cl-)能使碳酸钙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完成这次探宄话动。
(1)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①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钙并产生无色气体,还需要进行实验③和④:在③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在④应加入____________。
(4)你的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1决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稀硫酸。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着分两次向烧杯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第一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不断搅拌,第二次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则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不考虑酚酞)的质量变化情况是____ ______:第二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由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
[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甲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现象:向a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出现蓝色沉淀。
结论:用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现象:向b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交流评价]请你评价甲、乙两组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或错误理由甲组乙组18、(2011竞赛)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4)因为A 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 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