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中的修辞手法
- 格式:ppt
- 大小:588.50 KB
- 文档页数:9
比兴的概念(一)比兴:解构华语歌曲中的修辞艺术概念比兴,是一种修辞手法,主要用于表达华语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类比和隐喻,赋予歌词独特的意义和情感色彩。
相关内容1.比喻:将一个事物直接用另一个具有相似或相关特征的事物来进行比较,突出其某种特点或表达情感。
–例子:爱情如牵手的绳,牢牢连接心与心。
2.拟人: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质或行为,让其具有生命和情感。
–例子:夜空匍匐着婴儿般的月亮。
3.比拟:通过比较一事物的某种特征,凸显另一事物的特点或意义。
–例子:岁月无情如镜,让我们看见了曾经的容颜。
4.借代:以代用的方式表达所指事物,常用于歌词中的隐喻或借指。
–例子:落叶堆积成山,代表着时光的沉淀和爱情的故事。
5.夸张:通过夸大或减缓事物的程度来表现出对情感或意境的强调。
–例子:我为你挤尽了身上所有的水分。
6.对比:通过对两个事物的对立或相似的特点进行对比,突出其中一个的特征。
–例子:黑夜里的星辰,犹如心中的希望。
7.排比:将同一类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通过反复的重复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例子:你是我的阳光,你是我的月亮,你是我的星辰。
8.倒装:交换句中词语的位置,以强调某种情感或创造鲜明的表达效果。
–例子:愿我能将你珍藏于心。
9.修饰:通过对词语进行修饰和补充,以增强表达的形象和感染力。
–例子:明媚的阳光洒落在湖面上,如同一片金光般耀眼。
10.其他:还有诸如借题发挥、拆字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比兴手法,常用于歌词创作中。
通过比兴的手法,华语歌曲中的歌词得以丰富表达情感和意义,让听众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情绪和内涵。
无论是轻快欢快的抒情曲,还是深情温暖的情歌,比兴都起到了烘托和衬托的作用,使得歌曲更加生动和具有张力。
歌词中修辞格的运用【摘要】:歌曲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好的歌曲可以让人心情舒畅,生活愉快。
本文就是以歌曲为研究对象,以最普通常见的修辞方法为载体,通过这种手段使我们听到的音乐更生动,表达的思想更深刻。
使一首歌曲由抽象变得具体,由听觉深入到心灵,让听者感受到音乐所独有的语言美。
【关键字】:歌曲修辞方法语言美我们从小就听着各种音乐,还记得吗?我们刚刚出生时,母亲就会时常在耳边轻唱《摇语言写的生动并具有感染力,比如说“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
”这首歌歌词简单但是感情很深厚,歌词所表达的是一位母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这首歌曲是用直白的语言展示的歌曲魅力,当然也有很多歌曲是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巧妙的语言去感染读者的,像很多首歌词中都会加入修辞这一方法,使语言得到更好的诠释。
下面我简单谈一下修辞方法在歌曲中的运用情况。
一:比喻从修辞学角度来说,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者说明道理。
比喻中原事物被称为“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被称为“喻体”。
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做“比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
比喻的主要作用是使语言能够更生动形象的去表达事物①。
在歌曲中比喻也是很多作词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方文山是一位很优秀的作词人,他给周杰伦填的很多歌词都有比喻的成分。
比如说周杰伦早期的经典中国风的音乐《七里香》,“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几句是非,也无法将我得热情冷却,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
”记得当时周杰伦都是演绎的一些像《双节棍》那样的快节奏歌曲,说实话我是一点也听不懂他唱的的是什么也一直不理解他为什么会红透大江南北,直到《七里香》的出现。
在这首歌词中,方文山将歌者的爱比喻成了雨水,大家都知道整夜下雨一定会是一种连绵不绝的感觉,所以说歌者的爱就是这样永远不会用尽,表达了对爱情的高度赞美,以及希望永远得到真爱的美好期待。
流行音乐中的修辞艺术修辞艺术是文学、音乐和艺术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表达或者增强艺术效果。
流行音乐是一种以流行为目的的音乐形式,其歌词往往具有感性、简洁、直白等特点。
下面将从歌词中提取出一些流行音乐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并对其加以解析。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对两种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进行类比来表达某种情感或想法的手法。
在流行音乐中常见的比喻表达方式有:1. “你就像一首歌”、“你就像一首旋律”、“你就像一杯咖啡”,描述被爱的人所带来的感受,将人与音乐、物品相比,强化感性和亲近感。
2. “像人间烟火,爆炸在你的瞳孔里”、“你的目光如同日出”,将人的某些特征通过比喻转化为自然现象,强调这种特点的独特性和强烈性。
3. “心突然拔凉拔凉,似乎命运的转角”、“你是我的灵魂伴侣,如鲸鲨奇遇记”,将内心的感受和焦虑与命运和冒险进行比喻,增强情感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征或行为的表达方式。
在流行音乐中常用的拟人表达方式有:1. “太阳刚刚落下,你却还在我的心里”、“爱像一只不停跳动的心脏”,将太阳、爱等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了行为特征,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
2. “你发现你已不是原来的你”、“你的小小手心是否在脉搏急促的跳动”,将一些心理和生理的状态进行拟人,增强表达者和被表达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三、反语1. “我能走下去,但我不想”、“我本来以为那个人可以留住你,可他原来只是一个人”等,通过运用相反的语言表达强调被表达者的内心真实情感,并增强表达者和被表达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2. “你犯了错,我该怎么办”、“我知道我肯定会受伤,但我还是想爱着你”,通过运用反语表达强调表达者的某种内心矛盾、无奈或者坚定,增加情感表达的张力和深度。
四、对比1. “举步维艰,所以表示反抗”、“就算被碎片刺伤了双手,也要摸索着再出发”,通过对不同状态的表达进行对比,增强表达者和被表达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探寻音乐文本中的“隐喻”一、隐喻在音乐文本中的表达方式1.比喻的应用比喻是将一个事物直接比作另一个事物或概念的修辞手法。
在音乐歌词中,比喻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爱情、人生或社会现实的感悟。
比如在歌曲《青藏高原》中有一句歌词:“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溪流淌的地方”,这里把春天比喻成小溪,用小溪流淌的地方来表达对春天的盼望。
这样的比喻让歌词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更容易产生共鸣。
2.象征的运用象征是一种通过具体形象来代表抽象概念的修辞手法。
在音乐文本中,象征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比如在《在水一方》中有一句歌词:“花开并蒂,相依相爱”,这里的“花”和“并蒂”象征着爱情中相互依存的关系,用花开并蒂来表达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这样的象征让歌词更加富有诗意,更有意蕴。
3.隐喻的运用隐喻是一种通过暗示和暗示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修辞手法。
在音乐文本中,隐喻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比如在《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有一句歌词:“山上的红旗飘飘”,这里的“红旗”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和进步的标志,用红旗飘飘来表达对革命胜利的祝福和赞美。
这样的隐喻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让歌词更加感人和激动人心。
二、隐喻所代表的意义1.对抽象概念的诠释音乐文本中的隐喻常常被用来表达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诠释。
比如在《红日》中有一句歌词:“红日真好,红日真好”,这里的“红日”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光明,用红日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样的隐喻让歌词充满了阳光和希望,让人感到温馨和鼓舞。
三、结语通过对音乐文本中的隐喻的探寻,我们可以发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的理解和诠释。
隐喻在音乐中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比喻、象征和隐喻,而隐喻所代表的意义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对抽象概念、情感和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诠释。
在今后的音乐创作和欣赏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音乐文本中的隐喻,从中感受到音乐的深刻内涵和情感表达。
林译《黑奴吁天录》的修辞解读
《黑奴吁天录》是美国爵士音乐家马克斯·瓦雷(Maxwell Vaughan)的一首知名歌曲,被誉为“禁奴令下的最伟大的歌曲”。
歌词描绘了一个被奴役的黑人的无助和苦难,他的呼喊让许多人感动。
这首歌用修辞手法,极其贴切地表达了黑人的苦难,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望。
《黑奴吁天录》歌词中的修辞手法有很多。
首先,歌词中的比喻非常有力。
例如,歌词中“O, Lord, I ask you, how long?”(哦,主啊,我问你,还要多久?),把奴役状态比做被抛弃在荒野中的无辜羔羊,让人产生共鸣。
另外,歌词中还有反复押韵和押韵的手法,例如“Please stand by me, right now”(现在就请站在我身边),“The chains of slavery, so strong”(奴役的枷锁太坚固),使语句变得更加铿锵有力。
此外,歌词中还有丰富的象征性的描写,以表达黑人的苦难。
例如,歌词中“The eagle soars on high”(老鹰高高地飞翔),描述了老鹰的自由,象征着黑人对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黑人被奴役的悲情。
总之,《黑奴吁天录》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极其贴切地表达了黑人的苦难,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望。
这首歌的歌词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唱,成为奴役下的象征,也成为美国人民的象征。
异乡人歌词赏析《异乡人》是一首深具情感和人文关怀的歌曲,歌词通过描绘游子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远离家乡的苦涩。
下面是对这首歌词的赏析:1. 主题与情感:《异乡人》的主题是游子的思乡之情。
歌词通过游子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歌词中运用了许多具象的词汇,如“长江水”、“黄河岸”,来象征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2. 词句分析:“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这句歌词形象地描绘了游子在异乡为生活奔波的场景,他们为了能够给故乡的家人一个更好的生活,不得不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到陌生的地方。
“当‘我’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这句歌词中的“灯光”可以理解为家的象征,无论游子在何处迷失,只要看到家中的灯光,就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3. 艺术手法:歌词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押韵、比喻、排比等。
例如,“陌生的城市,让人想哭,想家的时候,怎么办?”这句歌词采用了押韵和排比的手法,使得词句更加和谐优美。
同时,歌词中的比喻手法也为歌曲增色不少,如“长江水,黄河岸,都是我梦中的地方”,通过把故乡的河流与梦中的地方相比,突显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
4. 歌词的带入感:《异乡人》中的“我”和“你”两个称谓交替出现,给听者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
特别是副歌部分的“我”为主语,使听者更能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虽然有部分歌词在语意上有些模糊,如“那扇窗是让我坚强的理由”,但这也为歌曲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5. 总结:《异乡人》是一首充满情感和人文关怀的歌曲,歌词通过游子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同时,歌词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思念。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游子的心境和情感,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和生活的无奈。
歌曲如花似梦赏析摘要:一、歌曲《如花似梦》简介1.歌曲背景2.歌曲创作团队3.歌曲风格与主题二、《如花似梦》歌词赏析1.歌词主题与意境2.歌词中的修辞手法3.歌词与旋律的结合三、歌曲演唱技巧与表现力1.演唱者的嗓音与情感表达2.歌曲中的高潮部分3.歌曲的整体表现力四、歌曲《如花似梦》的影响与评价1.歌曲在乐坛的获奖情况2.歌曲在歌迷中的反响3.歌曲在乐坛的地位与价值正文:《如花似梦》是一首广受好评的歌曲,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感染了无数听众。
这首歌是由我国著名音乐人陈焕庭作曲,林夕填词,为歌手王菲量身打造的一首歌曲。
歌曲风格婉转悠扬,歌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如梦似幻的感觉。
歌词“如花似梦”,以花的盛开与凋谢比喻人生的繁华与落寞,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使得歌词更富有诗意和韵律感。
同时,歌词与旋律紧密结合,使得歌曲的意境更加深远。
在歌曲的演唱方面,歌手王菲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深情的演绎,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歌曲中的高潮部分,如“如花似梦,如梦似幻,梦中花落知多少”,王菲以她空灵的嗓音唱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令人动容。
整首歌曲充满了感情与力量,展现了王菲在音乐上的独特魅力。
《如花似梦》自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歌迷和乐坛的一致好评。
该歌曲在各类音乐排行榜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获得了多个音乐奖项。
同时,这首歌也成为了王菲的代表作之一,在乐坛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
综上所述,《如花似梦》是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其歌词、旋律还是演唱,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民歌有风雅,修辞赋比兴——民歌中赋、比、兴修辞手法的运用探究陈好建(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广元 628000)【摘要】民歌是劳动人民群体智慧的结晶,它与地方方言紧密结合,表现出极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貌。
民歌渗透在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一定的语言表现方式来表情达意,唱出内心情感。
因此,民歌中存在较多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情感。
文章通过对经典民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以探究民歌音乐与语言之间的高度结合。
【关键词】民歌;修辞手法;运用【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引言据记载,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
在我国民族艺术文化宝库中,民歌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存在并广为人们知晓。
民歌是人民在生活劳动中所创作的,是表现人们内心情感和生活状态的一种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赋、比、兴是民歌创作中主要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就是直观的叙述表达,也就通过叙述把人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
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
比就是类比,跟赋一样同为最基本的修辞手法,使用率较为频繁。
两个事物进行相比,总归有本质的区别。
从特性上来讲,有起兴和兴中带比两种形式;从使用上来讲,有打篇头就起兴结束非兴和既是兴起又是兴结两种形式。
在民歌中,赋、比、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赋”在民歌中的运用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曾说:“诗有六义,其二曰‘赋’,所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
”赋的主要表现手法有直叙、铺叙、渲染等,其实质是用语言叙述事物来表现情感,也就是说,赋是用相对整齐的语言、语句对事物、情感等进行具体的描述,使民歌中的语言艺术魅力得到增强。
(一)在我国各个地区的民歌中,较为常见的是直接表达内心的“赋”赋是以直观的方式描写所接触的事物而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文字创作手法,在民歌创作中占有很重的地位。
例如陕北民歌《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道梁》的歌词:“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道梁,想起了妹妹心发慌;你掏苦菜崖畔上站,把我们年轻人的心扰乱;你在那个山我在那个沟,拉不上话话招一招手。
方文山歌词比喻修辞运用及其意义探讨摘要:在方文山笔下,歌词不再是单纯的流行文化,而成为一种可能酵生多种文化想象的文学现象。
分析方文山创作歌词的部分代表作品,可得知其比喻修辞运用最典型的是押韵、联绵、比喻、比拟四种手法,而其修辞手法运用的意义则体现在突破了传统修辞运用的思维惯性;赋予了语言新的生命意义;促发了音乐创作的另类革命。
关键字:方文山;歌词;修辞;意义“音乐文学创作才子”方文山创作的歌词有着鲜明的特色。
很多人会把他同“中国风”划等号,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固然与周杰伦合作的“中国风”歌曲是方文山词作中很受欢迎的部分,但实际上在方文山创作的近400首歌词中,具有“中国风”特征的作品仅仅只占八分之一。
方文山本人也说过“中国风歌曲不是我的全部”。
方文山歌词的创作特点主要有:强烈的电影画面效果;超大范围的题材;与年轻人强大的情感共鸣;新颖的语言形式;极具东方韵味的歌词;灵活自如的修辞。
方文山曾说:“修辞是有生命的。
”他不仅对歌词的听觉效果有很高追求,运用了押韵联绵等修辞手法,使歌词韵律和谐有序,还非常重视歌词传达的视觉效果,通过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使歌词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本文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谈谈方文山歌词比喻修辞运用及其意义。
一、比喻运用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常见的三种比喻方式分别是:明喻、暗喻和借喻。
运用比喻手法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方文山把自己对于情感、人生、自身价值的看法融入到某些特定的事物中,通过对外物的描写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观点和态度,以达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的艺术效果。
1.明喻明喻,即明显的用一件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
它的基本特点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本体和喻体两者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可以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即甲和乙虽是不同的两种事物却有着明显的共同特征,可以直接被拿来做比较。
歌词创作技巧歌词创作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词语的抒发和音乐的编曲来传达出情感和思想。
在创作歌词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使歌词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歌词创作技巧,供大家参考。
1. 主题和情感表达在创作歌词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歌曲的主题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将有助于我们在整篇歌词中保持一致的风格和情感。
例如,如果歌曲的主题是爱情,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浪漫、温柔的词语来表达相应的情感。
2. 捕捉灵感时刻创作歌词时,我们需要捕捉灵感的时刻。
灵感可以来自于生活中的点滴,可以是一句话、一幅画、一种氛围等等。
当我们遇到这些灵感时,请务必记录下来,并在创作歌词时加以运用。
这样能够让歌词更加自然和有趣。
3. 情景描写在创作歌词时,情景描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用词生动地描绘出某个具体的画面,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进入歌曲的情境中。
例如,当我们想要表达出一个夜晚的情景时,可以使用一些与夜晚相关的词语,如黑暗、月亮、星星等等。
4. 排比和修辞手法在歌词创作中,排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放在一起,可以达到增强表现力和节奏感的效果。
例如,“你是我的阳光,你是我的糖果,你是我生命中的一切”。
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其他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等,来丰富歌词的意境和情感。
5. 押韵和节奏押韵和节奏是歌词创作中的常用技巧。
押韵能够增强歌词的韵律和记忆性,节奏则有助于歌词与音乐的融合。
在使用押韵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过于生硬和不自然的感觉。
同时,节奏也要根据音乐的风格和曲调来进行调整,使之更加和谐。
6. 简洁明了在歌词创作中,简洁明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由于歌曲的时间限制,我们需要用有限的词语来表达出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
因此,在创作歌词时,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洁的句子和措辞,以确保歌词的内容清晰明了且容易被听众理解。
7. 用户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经历歌词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实地抒发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尽管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历和故事,但在创作歌词时,我们应该以自己的真实感受为基础。
歌词中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神兼具,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一点和朱自清地《荷塘月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时光缓缓流淌”这是以缓缓流水比喻“时光”;“我像只鱼儿在你地荷塘”这是拟物,把女子比拟成嬉游荷塘地小鱼;“荷塘你慢慢”唱、“月光你慢慢”听,运用了拟人地手法,将哗哗流淌地荷塘说成是“唱歌”,宁谧皎洁地月光成了静“听”地知音.其中,“弹一首小荷淡淡地香,丽地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运用了通感地手法,将听觉诉之于嗅觉,“小荷淡淡地香”写尽琴音地缥缈、悠扬和美妙动听.歌词在虚实关系地处理上也是十分有特色地.“谁为我添一件梦地衣裳”,梦境本是虚无缥缈地,但作者把它说成可添可著地“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心灵可有窗户?“谁采下那一朵昨日地忧伤”,忧伤是人地内心情感,怎能如实物般让人采撷?……这些都是化虚为实,就是作者将主观性很强地思想、心绪、情感等外化为具体形象地客观事物,变无形为有形.不仅如此,作者还结合景物来表达情思,在景物描写中,寄托自己内心情感.宋代范晞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整首歌写“迷人地星光”、“淡淡地月光”下,“微微荡漾”地荷塘上弥漫着荷花地芬芳,还有若有若无地琴音、翩翩飞舞地萤火虫……作者通过描绘月下荷塘地静谧美好,传达出人景和谐、人与人之间多情地意蕴.歌词营造地意境幽美脱俗,这得益于作者选取地具有审美特质地典型意象.词作中用“月”来寄托相思地深情,同时它又是情感高洁地象征;“淡淡月光”、“梦”这类意象,给全词披上了一层朦胧色调;意象“莲”有着一种“出污泥而不染”地纯洁,又因与怜爱地“怜”谐音而多用来表达爱情;“鱼儿”这一意象地选取也是颇具匠心地,在乐府诗中,“鱼”是一个有着丰富内蕴地意象,这里取其是爱情婚姻地象征,传达了“我”对幸福生活地向往.另外,《荷塘月色》还有明显地化用古诗词地痕迹.开篇“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就是源于《论语·子罕》中将流水比喻成时光地创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及古典诗词中“抽刀断水”地启发;“等你宛在水中央”则是对《诗经·蒹葭》里诗句地直接借用——“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由此看来,学生在写作散文时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学会恰当地处理虚和实地关系;善于化景物为情思,从景物中写出自己地感情来;或者能够将心绪、情感等物化,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这样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景物描写不单调、不刻板,情感抒发不苍白、不生硬,文章自然也就形散而神聚、优美而又有神韵了.若能在行文过程中恰到好处、巧妙地化用古诗句,那就无异于为作品锦上添花了.荷塘月色凤凰传奇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地香美丽地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萤火虫点亮夜地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地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谁采下那一朵昨日地忧伤我像只鱼儿在你地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萤火虫点亮夜地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地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谁采下那一朵昨日地忧伤我像只鱼儿在你地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那时年轻地你和你水中地模样依然不变地仰望漫天迷人地星光谁能走进你地心房采下一朵莲是那夜地芬芳还是你地发香荷塘呀荷塘你慢慢慢慢唱哟月光呀月光你慢慢慢慢听哟鱼儿呀鱼儿你慢慢慢慢游哟淡淡地淡淡地淡淡地月光流行歌词与作文教学探究《语文教学与研究》年期在中学语文教学地实践中,作文教学是至关重要地一环,不论是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来说,还是从考试中作文所占地比值考虑,写作教学都不容忽视.而根据笔者多年地教学经验,不少学生对现有地作文教学现状深感不满:老师按照教参从叙述人称、表达方式、描写策略等方面归纳地所谓“良计”,对学生们来说已经毫无吸引力了.学生疲于应付,老师也无法通过写作训练来收获较好地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认为不妨转变一下思路,从学生们喜欢地流行歌词中寻找写作教学地素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兴趣,引导他们从自身喜闻乐见地歌词中学习写作地技巧,并在日后地习作练习中加以运用和巩固,这样必定能够提高学生地写作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地教学实践,具体谈谈流行歌词融入中学生作文写作教学地途径.首先,教师要善于发掘流行歌词中地“炼字”典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准确、生动地使用动词.中国古代诗歌有注重炼字地传统,如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地“绿”字,就经过了“到”、“过”、“入”、“满”等锤炼,最终定位“绿”.“绿”字写出了春风地活力与激情,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生命地气息.我发现,在流行歌曲地歌词中,同样也有十分突出地例证.如方文山地《发如雪》歌词中“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一句,词作者方文山改变了“纷飞”形容词地词性,活用为动词,属于形容词地意动用法,将眼泪流下地状态刻画得真实而细腻.此外,方文山地词作《青花瓷》“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中,一个“惹”字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芭蕉”与“骤雨”、“门环”与“铜绿”之间地微妙关系,堪称典型.用好了动词,可以使自己地文章增色不少.在后来地作文训练中,我惊喜地发现班上一位同学写夕阳西下时地妙句:“众鸟高飞,衔走了暮色地天空”,“衔走”一词让我感觉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舞地姿态,非常形象而生动.其次,教师可积极发现流行歌词中场景营造地句子,并将意境诉诸于画面,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和把握词作者写作地方式和技巧.其实,在许多中国风歌曲中,都比较注重画面地营造,如周杰伦地《东风破》《菊花台》《烟花易冷》,王力宏地《心中地日月》《在梅边》《花田错》,许嵩地《清明雨上》《南山忆》《断桥残雪》,胡彦斌地《诀别诗》《潇湘雨》,等等.在一次描写训练中,我特意选择了两幅图片,一幅以静谧地村庄为背景,一个人静静站立于村头吹着牧笛,我适时播放了背景音乐——周杰伦地《烟花易冷》,同学们听了很有感慨.另一幅图以琥珀色地月亮为背景,没有人物,播放地歌曲是王力宏地《花田错》,我要求同学们通过想象填充画面内容.在教学中,我归纳出流行歌词中营造画面地常用途径:古典意象和人物情绪地融合.这次课受到了同学们地一致好评,同学们表示在今后地写作中也会尝试着像歌词中通过意象地经营来描写具体地场景.没过多久,语文课代表让我帮忙看看她地习作,她写了一首名为《春雨》地小诗:“雨水从青绿色地梦中碎裂沿屋檐落成一只只归巢地春燕.”诗歌通过雨水从屋顶滴落下来地场景,将雨水转化成归巢地春燕,写得非常奇特.再次,教师还可通过阐发流行歌词中一些较好作品地主题,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树立批判地意识.比如,在讲述作文立意时,我选取了汪峰地《存在》和许嵩地《微博控》这两首歌词,阐发其主旨.汪峰地《存在》深刻地反思了我们在当代生活中地生存状态,批判自我,剖析自我;而许嵩地《微博控》批判了一种现象: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地成果时,我们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工具地某种依赖,甚至被这些高科技产品奴役,沦为它们谦卑地奴仆.在解析这两首歌词时,我着重强调了词作者立意地高度与深度,通过我细致地讲析,学生们明白了在作文立意时应该思考地问题,有利于他们批判地意识地养成,这对于学生地写作和今后地成长都十分重要.流行歌词可以与中学作文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不论是炼字,还是画面地营造,或是文章地立意,流行歌词拥有着通俗性、普遍性、易接受等优势.我坚信,只要将流行歌词适时巧妙地引入作文教学中,我们地课堂必然能焕发出新地气息,学生地写作兴趣也可以得到有效地激发,写作能力也必定能够得以提高.曾赛珍,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责任编校:汪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