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中的修辞学 课前十分钟
- 格式:ppt
- 大小:816.00 KB
- 文档页数:7
【最新】初中语⽂解读歌词激情仿写赏析歌词中的修辞美教案解读歌词激情仿写——赏析歌词中的修辞美教学⽬标:1、通过欣赏歌词让学⽣学会理解并运⽤修辞。
2、培养学⽣的合作探究意识,学会仿写。
3、发现美、鉴赏美,培养学⽣对⽣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修辞教学难点:运⽤修辞——仿写教法、学法:分组合作探究,说、唱、练结合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齐唱校歌《⽔杉下的我们》CAI配乐⼆、导⼊——发现“美”1、刚才⼤家唱的校歌好听吗?为什么?学⽣⾃由回答2、导⼊:刚才有同学已经提到了校歌美是因为旋律美,歌词美。
歌曲是⼈们喜闻乐见的声乐艺术,是⼈们抒发情感的⼿段。
⽽语⾔是声乐艺术表现与创造的核⼼,也是歌唱的基础,从歌词的⽂学创作到谱曲,直⾄歌唱的表演,始终都离不开对语⾔的体验、感受与表现。
因此,歌词是⽂学艺术的⼀种形式,其传情达意的⼿段主要是修辞。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起去欣赏歌词中的修辞美。
板书课题。
三、赏析校歌中的修辞美——欣赏“美”:1、校歌的歌词运⽤了哪些修辞⽅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教师引导学⽣分析。
2、归纳歌词中的修辞⽅法:CAI 、板书⽐喻、拟⼈、对偶、借代、反复等,【师总结:我们的校歌运⽤多种修辞⽅法,以“⽔杉”为意象,象征我们12中⼈挺拔的英姿和勃勃⽣机,我们要像⽔杉那样朝⽓蓬勃、积极向上、⾃强不息!】3、⼤家站起来齐唱校歌(⼀段),唱出感情、唱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CAI配乐四、寻找歌词中的修辞美——寻找“美”:1、修辞⽅法的运⽤不仅在校歌中体现,在所有的歌曲中都有体现。
下⾯⼤家分组找歌词中的修辞⽅法来欣赏。
每组从以下主题中任选⼀个作为主题:爱情、亲情、友情、校园、励志、爱国。
每组把要赏析的歌词写在⼩⿊板上,派代表或组员轮流说⾃⼰的感受,然后再⼤家⼀起唱(要求:唱出感情)。
CAI2、评:学⽣互评或教师点评。
3、教师归纳:CAI【在歌词中,作者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往往运⽤多种修辞⽅法,我们理解了这些修辞⽅法的作⽤,就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演唱出歌曲的内涵,引起听者的共鸣,才能达到“动听”的效果。
歌词中的修辞解读《菊花台》文字修辞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转化)惨白的月弯弯(类迭)勾住过往(转化)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转化)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设问)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视觉摹写,亦可触发听觉的想象,故可兼含听觉摹写)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夸饰)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转化)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转化)菊花残满地伤(夸饰、映衬)你的笑容已泛黄(转化)花落人断肠(夸饰、映衬)我心事静静躺(转化)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转化)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暗引)花 ...解读《菊花台》文字修辞解读《菊花台》文字修辞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转化)惨白的月弯弯(类迭)勾住过往(转化)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转化)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设问)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视觉摹写,亦可触发听觉的想象,故可兼含听觉摹写)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夸饰)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转化)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转化)菊花残满地伤(夸饰、映衬)你的笑容已泛黄(转化)花落人断肠(夸饰、映衬)我心事静静躺(转化)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转化)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暗引)花已向晚(转品:名词做动词)飘落了灿烂(转化)凋谢的世道上(转化)命运不堪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转化,析字)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设问)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转品)天微微亮你轻声的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解读《青花瓷》文字修辞(1)解读《青花瓷》文字修辞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譬喻)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转化)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转化)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譬喻)你的美一缕(转品)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转化)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夸饰)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转化)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转品)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类迭)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转化)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上下两行形成倒装、譬喻的修辞关系)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摹写)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夸饰)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譬喻)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转化,摹写)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上下两行三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类迭修辞)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转化)解读《青花瓷》文字修辞(2)排比:“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就是用两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显现出句子的节奏感与律动,增强词意的感染力,强化了“惹”的意象。
浅谈歌词中的修辞歌词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歌曲的文字表达,更是诗歌、情感和艺术的展现。
在歌词中,修辞手法可以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丰富歌词的表现形式,增加歌曲的艺术价值,使得歌曲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达力。
本文将就歌词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讨论,并将其中的一些常见修辞手法进行介绍以及分析。
比喻是歌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比喻,歌词作者可以用生动的形象语言来传达他们的情感和情感,从而增加歌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风筝误》这首歌中的歌词“我是你的风筝,你是我心中的风。
”这里作者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风筝,将对方比作风,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拟人是另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的手法,歌词作者可以将一些抽象的东西或者是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和情感,从而增加歌词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时间煮雨》中的歌词“时间煮雨,你和我,一直到,那日子不再有。
”在这里,歌词作者将时间拟人化,赋予它生命和情感,表达出了对时间和爱情的深切思念和感伤。
对偶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偶的手法,歌词作者可以通过平行和呼应的文学结构来使整个句子或者整个词句具有对称和协调的艺术效果。
比如《红昭愿》中的歌词“你有没时间来看我,彷佛你失落在人海。
”在这里,歌词作者通过对偶的手法对比出了对方对自己的冷淡和迷茫。
歌词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通过这些手法能够使得整个歌词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更好的表达歌词作者的情感和情感。
对于歌词作者来说,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得他们的歌词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达力,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而对于听众来说,欣赏歌词时也可以通过对词语、句子结构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分析,来更好的理解和感受歌词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意境。
希望大家可以在欣赏歌曲时,更加关注歌词中的修辞手法,来更好的领略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意。
分析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积极修辞现象引言一.什么是歌词有人认为“歌词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一样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审美角度,独特的结构形态的艺术表达形式。
”(徐凯、叶娇2004)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歌词实际上就是一首诗歌,它具备诗歌的特点:形象,生动,整齐,变化,抒情性,含蓄性,音乐性等等。
唐代以前的诗歌,歌词都是分不开的。
现代人也无法确切划分两者,如今的好多音乐家仍然为原来的古典诗歌重新谱曲,这样诗歌又是歌词,歌词如果不配乐,我们诵读,就是一首诗歌。
二.什么是流行歌曲歌词流行歌曲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称呼,所谓的流行是指内容更加贴近当代人们的生活,在捕捉情感的时候更有普遍性和大众化,雅俗共赏。
流行歌曲的歌词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制,加上流行歌曲歌词的作者不受学识,专业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创作出来的歌词和诗歌的差距也显现出来,有的歌词读起来像是说话,聊天,很直白;甚至很晦涩,不知所云。
无法产生诗歌应该有的表情达意的功能。
这种歌词被称为歌词中的非歌词。
这种非歌词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我们讨论的是一些艺术特色鲜明的优秀流行歌曲歌词。
从古代辞格和现代修辞学的角度来细细品尝好的歌词带给我们的艺术感染力。
三.现有的研究成果关于歌词修辞的研究,前人已经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主要有《流行歌曲歌词中的修辞艺术》(康冉,2008)《现代歌词语言的修辞特征分析》(周霞储艳,2009)等等,她们从辞格,修辞,文体学,还有借鉴西方诗歌理论中来评论歌词的修辞艺术。
对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四.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理论观点以古代诗歌修辞和现代汉语修辞学为依据,对歌词现象进行描述分析,说个特点。
正文一.比喻在诗歌语言里.可以说比喻是用得最为普通的一种辞格。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
诗歌语言汀不打比方,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有了比方,语言就形象、生动,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
明喻:1.祈祷你像英勇的禁卫军,动也不动的守护爱情《日不落》2.每个梦都得到祝福每颗泪都变成珍珠/每盏灯都像许愿的蜡烛每一天都值得庆祝《庆祝》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未来时的期待,热恋中的微笑与欢笑,分手后的痛苦和无奈是文学创作的经典主题,也是流行歌曲表达的主体。
浅谈歌词中的修辞歌词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方式也要求更直接、更感性,因此修辞在歌词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从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具体的实例出发,谈谈歌词中的修辞。
一、隐喻隐喻是一种比喻的修辞形式,是指用一个比喻体比喻另外一事物,但是并不直接将比喻体表述出来,而是采用暗示或象征等形式,将其融入到语言表达中。
例如《后来》中的“我曾经爱过的女孩,现在走过了我的生命,留下满地的风景,是我曾经失去的喜欢”,通过“走过”、“留下满地的风景”这些词语,暗示出歌词主人公的心境,让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传递的情感。
二、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现实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使其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语言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青花瓷》中的“翻手间的云朵,握在手中变幻成了你”,通过将云朵比喻成了女主角,把女主角的美好用生动的比喻展现,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将连续的词语或短语进行排列,以形成鲜明的节奏和意味的修辞手法。
例如《朋友》中的“我曾经和你约好了,不管我们将来在多么遥远的地方,要在某个咖啡馆重逢”,这里“约好了”、“不管”、“多么遥远的地方”等词语的排布,给歌曲制造了很强的节奏感和统一感,同时也加强了歌曲情感的表达效果。
四、夸张夸张是一种将事物描述得比其实际状态更高或更大的修辞手法。
例如《海阔天空》中的“我行我素天高路远", 通过表述方式的夸张,使歌词中的情感更为真实,使听众产生更深的共鸣。
五、反问反问是一种将表达的意义通过反向形式表达出来的修辞手法。
例如《明知道打错电话》中的“你凭什么不接电话,凭什么换了电话”,这样的反问方式,强调出歌词中的痛苦和愤怒,让人更能体会到歌曲的情感。
综上所述,修辞在歌词中的运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性,通过正确的运用,可以让歌词表达更为深刻、生动,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音乐和心灵的感受。
浅谈歌词中的修辞歌词是音乐的灵魂,而修辞则是歌词中的一种写作方式。
通过修辞手法,歌手可以让歌词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够感染听众,令人印象深刻。
本文将从音乐学的角度出发,浅谈歌词中的修辞手法。
一、形象化手法形象是歌词中最能够打动人心,最能够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语言形式。
形象化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拟物等。
比喻是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以突出某种共同之处。
例如陈奕迅的《十年》中“你笑了我才知道什么是快乐”,将“笑”比喻成“快乐”,表达出笑容背后的情感。
拟人是将无生命物品赋予生命和神志,例如王菲的《传奇》中“我是一只鱼,被偷走的解药”,将鱼比喻成人的灵魂,表达出被迷惑的心情。
拟物是将生命物品或抽象概念赋予物质属性,例如《东风破》中“你在那边海角天涯的等待”,将等待比喻成一个可以看到、可以听到的物体,表达出渴望的情感。
二、重复式手法重复是歌词中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修辞手法。
通过重复某些字词、短语、句型等,可以强化情感表达,让内容更加深刻。
重复字词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
例如许巍的《故乡》中“故乡的云,故乡的雨,落在我的故乡”,重复“故乡”,强调情感深度。
重复短语则可以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和思考,例如《明年今日》里“未来的日子,你是否还爱我”,重复“未来的日子”,表达出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确定。
三、比较式手法比较是一种利用语言相似或类似的事物来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的修辞手法。
对比是一种常见的比较式手法。
例如陈奕迅的《浮夸》中“一瞬间记住你是谁,就算全世界抛弃我,只要你别走”,通过对比其他人的冷漠和内心的坚持,表达出真爱的坚定和执着。
类比则是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揭示其相似性和共同点。
例如《蓝莲花》中“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将跨越天地和跋涉人心相比较,表达出无所畏惧的决心和信念。
排比是一种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结构的句子、词语等,来强化某种思想或情感的修辞手法。
常常用于强调重要的概念、表达气势宏伟的场合。
例如刘德华的《忘情水》中“你说你会陪我到最后,我看到了海角天涯”,反复使用“我看到了”这个结构强调自己已经看到了最深处的感受。
歌词中的修辞歌词中的修辞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罗大佑把歌词比作是“语言的花朵”,生活中吟唱歌词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学语文。
现在,我们就来品歌词,学修辞,看看下面这几句歌词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感恩的心》)2.“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天路》)例1把“我”比作“尘土”,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有比喻词“像”,属明喻。
把“我”比作“尘土”,说明了自己的渺小。
例2没有出现本体“青藏铁路”,直接出现喻体“巨龙”,这属于借喻。
这个比喻贴切、生动。
3.“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
”(《七里香》)4.“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
”(《大中国》)这两句歌词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例3是周杰伦歌曲中的歌词,麻雀是鸟,这里却用人的动作“多嘴”来拟写,充满了生活情趣。
例4的“穿梭”用来写无生命的长城,写出了长城的蜿蜒绵长。
5.“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母亲》)6.“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的嫁衣?”(《同桌的你》)例5把结构相同、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4个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使母亲对孩子的爱得到一步步加深。
这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例6同样也用了4个结构相同的句子来表达对同桌的怀念之情,也是排比。
7.“来吧,来吧,来吧,多么逍遥,歌声悠扬,哦,深情荡漾。
”(《来吧》)8.“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咱们那个老百姓,今儿个要高兴。
”(《今儿个真高兴》)例7中的“来吧”和例8中的“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都属反复。
在歌词中用得最多的要数反复修辞格,因为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拍的表现效果。
9.“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为了谁》)10.“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浅谈歌词中的修辞修辞是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词创作中扮演着不可忽略的角色。
歌词创作者可以通过多种修辞手法,将歌曲的主题深刻、形象地表达出来,使听众更加感受到歌曲的情感与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歌词修辞手法。
1. 比喻比喻是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以达到更生动形象的描述效果。
在歌词中,比喻可以用来描绘人物形象、情感、状态等。
比如张学友的《吻别》,歌词中用到了“眼角的泪光像星星一样闪烁”、“你的脸让我想起童年玩的玩具”等比喻句,极大的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
2. 拟人拟人是将物体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以达到更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在歌词中,拟人可以用来哀悼、诉说、表达情感等。
《青花瓷》这首歌中,邓紫棋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花草、鱼儿等物品拟人化,引起人们对爱情的思考。
3. 对比对比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以展现其差异和相似之处。
在歌词中,对比最常用于情感描写,充分表达歌曲主题。
例如《天亮了》中的歌词:“一个人在街上走,怕一个人回家”即是通过对比街上人多,而他一个人的状态,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4. 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词语或短语并列起来,以形成节奏明快、重复感强烈的结构。
在歌词中,排比可以用来做加强修辞手法,将情感状态深化、加强。
例如《再见二丁目》中的歌词“我长长的身影,疲倦的步伐,还有笑容里的无奈和寂寞”,把不同情感状态的描述并列排在一起,使得情感受到了放大,表达的效果更加深刻。
5. 借喻借喻是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有意识地比较,以达到记忆深刻、印象强烈的效果。
在歌词中,借喻可以用来表达对爱情的理解,或对人生的感慨。
薛之谦的《绅士》中,歌词“爱像一条狗,你是我狗粮”的文艺比喻,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修辞手法可以是歌曲传达信息、描绘情感和表达内涵的重要途径。
适度使用修辞,可以让歌曲更好地传达主题和情感,而过度的修辞虽然能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但却有可能让人感到矫揉造作,影响听众的接受。
因此,在创作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修辞手法,使其优美自然,津津有味。
作词技巧8歌词常用修辞手法(4)dd名家高论词作家石祥:代表作《十五的月亮》《望星空》《打靶歌》《军人道德组歌》歌词的感情像一把火,首先要点燃曲作者。
这样,曲作者才能一触即发,引吭高歌。
一首歌词的感情是作曲的重要依据。
歌词的感情越浓、越凝练、越集中,越能引发作曲家的乐感冲动。
一首歌词的感情,基本上给作曲者提供了一个基调。
1歌词的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长度均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排列起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排比。
排比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辞格,歌词中常用到排比抒情,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爱的奉献》十六岁的秘密装满沉甸甸的书包,十六岁的日记写满长长的思考,十六岁的眼睛飘出绿色的旋律,十六岁的心灵透出梦幻和烦恼。
噢,十六岁!十六岁的记忆永远不会衰老,十六岁的太阳会把未来照耀。
十六岁的爱情只有经过没有结果,因为我们还太年轻!《十六岁的花季》以上排比句结构相同,语气一致,不但强化了歌词节奏感,而且使歌曲的感情得到了加深。
又如: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母亲》结构相同、语气―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四个句子排列列起来,使语势逐步增强,使母亲子的爱一步步得到展示。
排比在歌词写作中的运用,有一个排比单用与几个排比连用两种不同方式。
一个排比单用——通过三组以上的短句连用构成的排比句,来增加歌词的思想内涵和感情色彩,使意境更美。
如:是你的红唇粘住我的一切,是你的体贴让我再次热烈,是你的万种柔情融化冰雪,是你的甜言蜜语改变季节。
(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歌词中四句“是你的……”排比句,把歌者对爱人的情感表达得特别炽热,而且富有诗意。
又如: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
(张藜《篱笆墙的影子》)几个排比连用——连用两个、三个或四个排比组成。
歌词中的修辞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罗大佑把歌词比作是“语言的花朵”,生活中吟唱歌词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学语文。
现在,我们就来品歌词,学修辞,看看下面这几句歌词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感恩的心》)2.“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天路》)例1把“我”比作“尘土”,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有比喻词“像”,属明喻。
把“我”比作“尘土”,说明了自己的渺小。
例2没有出现本体“青藏铁路”,直接出现喻体“巨龙”,这属于借喻。
这个比喻贴切、生动。
3.“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
”(《七里香》)4.“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
”(《大中国》)这两句歌词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例3是周杰伦歌曲中的歌词,麻雀是鸟,这里却用人的动作“多嘴”来拟写,充满了生活情趣。
例4的“穿梭”用来写无生命的长城,写出了长城的蜿蜒绵长。
5.“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母亲》)6.“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的嫁衣?”(《同桌的你》)例5把结构相同、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4个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使母亲对孩子的爱得到一步步加深。
这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例6同样也用了4个结构相同的句子来表达对同桌的怀念之情,也是排比。
7.“来吧,来吧,来吧,多么逍遥,歌声悠扬,哦,深情荡漾。
”(《来吧》)8.“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咱们那个老百姓,今儿个要高兴。
”(《今儿个真高兴》)例7中的“来吧”和例8中的“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都属反复。
在歌词中用得最多的要数反复修辞格,因为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拍的表现效果。
9.“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为了谁》)10.“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由歌曲看修辞有时读方文山的歌词是一种享受。
强烈的画面感和浓郁的“中国风”,几乎可以被称为一种“音乐文学”,方文山就凭借其独树一帜的文字,促发了音乐创作的另类革命,歌词在他笔下,不再是单纯的流行文化,更是一种文学现象。
方文山究竟是如何创作出这么多动人的“中国风”歌词的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非常善于运用修辞方法,今天我们就试着通过分析方文山和其他词作者的优秀作品,来学习修辞方法。
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之“本体”、“比喻词”、“喻体”分别是“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
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艺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选择、冲泡到茶具的应用等等,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
“本体”即所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体”是与喻体具有共同类似特点的另一事物,用来说明、形容本体;明喻有“比喻词”例如“像”之类的连接语词。
注意:构成比喻的条件1、本体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分类明喻有比喻词像、似、仿佛暗喻比喻词换成是、变成,或没有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出现喻体2. “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
可以把事物当做人来写(拟人法)、把人或物当做另一种事物来写。
(拟物法)在歌词《东风破》中使用了很多“比拟”的手法,例如:“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思念”、“离愁”、等抽象名词,被转化成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实体,加重了它们所代表的意境重量。
想想,一盏离愁之灯在深夜孤单伫立在窗口,除了孤单,还有苍凉为伴。
与比喻的区别1、《错误》莲花——高洁,美丽,开落,女子容颜老去,莲花如此娇嫩美丽,随着季节的逝去逐渐枯萎,当年如此娇媚的女子啊,在等待中消磨了红颜,凋残了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