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
- 格式:ppt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13
4.1 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2.比较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布局和形态特征有何不同?3.地形对交通的影响(二)能力目标:结合实例,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三)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教学重点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3.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教学难点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影响交通的因素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教学过程:[引入] 通过几组图片的分析、比较,引出聚落的概念以及分类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聚落的概念及分类[比一比]: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区别[介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地形条件对聚落的影响及其表现[比一比] :读图,比较一下不同地形影响下,南北方乡村的规模、形状、人口数量等方面的区别。
[案例分析]:请阅读课文P89—90页活动中的三个案例,“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丽江古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分小组讨论一下所提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指点]: 答案要点1、(1)图4-3是山区的聚落,图4-4是平原的聚落(2)山区地形复杂,耕地面积小而分散,以散居最为方便;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广阔,聚落规模大,多呈团聚式2、(1)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夏无酷暑;又因为纬度较低和地形的阻隔,受冬季风的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
(2)丽江古城位于地势开阔平坦的山间盆地,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分成多股支流,穿越城区,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特征。
3、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和主要交通线上。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设计思路根据《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采用学生熟悉的案例作为分析材料,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本节课主要采用“湖州市区和安吉县的聚落、交通”进行对比,得出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布局的影响.湖州市区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安吉以山区为主的地形,对比非常明显,选取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比如牟山隧道、安吉县交通情况等。
案例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讲,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整个必修Ⅰ的总结与拓展;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地形对聚落交通线的影响”是第四章第一节,它在本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第一节课的分析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分析方法总结出来,为以后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根据《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本节课用2课时来完成,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二节地形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本节课采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案例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培养学生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在初中学习过地形的种类,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基础。
提前布置给学生“争做湖州城市、乡村导游”这一课题,广泛搜集材料,实地考察,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