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系和锕系元素
- 格式:pdf
- 大小:806.68 KB
- 文档页数:21
第二十三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周期表中,ⅢB 族有32 种元素,包括钪、钇、镧、锕,其中镧这一格代表15 种镧系元素( 71 ~ 57 = Z ),锕这一格代表15 种锕系元素( 103 ~ 89 = Z ),下面分别讨论镧系和锕系元素。
23-1 镧系元素1、通性:(1)概念:镧系包括从Lu La ~ 的15 种元素,用Ln 表示,又由于Y 在矿物中的与镧系共生,其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与镧系元素接近,所以又把Y 和镧系元素合称希土元素,用RE 表示。
(2)电子层结构镧系内,自La 以后,增加的电子填充在f 4 亚层上, f 有t 个轨道,共可容纳14个电子,所以La 后出现14 种元素,称为第一内过渡系。
锕系后14 种元素称第二内过渡元素,92 号U 以后的元素又叫超铀元素。
镧系元素原子的最外面两层的电子结构相似,不同在于f 4 内层,因此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在周期表中占一格。
(3)氧化态:主要价态为+Ⅲ,+Ⅳ,但不及+Ⅱ稳定,+Ⅱ价态为很强的还原剂+ 2 Sm (钐),+Ⅳ为很强的氧化剂如: + 4 Ce (铈)(能存在于溶液中), + 2 Eu (铕), + 2 Yb (镱)能存在于溶液中。
它们的氧化态与电子层的构型有关,如14 7 0 , , f f f 特别稳定,另外还与其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有关。
(4)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镧系收缩。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填入f 4 层,而f 4 电子对核的屏蔽不如内层电子,因而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增加,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其中铕(Eu )和镱(Yb )的原子半径变化趋势反常,是因为它们分别具有7 4 f 和14 4 f 的稳定结构,对原子核有较大的屏蔽作用。
另外,在它们的金属晶体中它们仅能给出2 个s 电子形成金属键,原子之间的结合力不像其他镧系元素那样强,所以金属铕和镱的密度较低,熔点也较低,升华能也比相邻的元素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