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一次函数复习——知识点归纳基本概念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式中,表示速度,表示时间,表示在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
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判断x是否为y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例题: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4)y=2-1-3x (5)y=x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例题: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的是()A.y=B.y=C.y=D.y=·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3、已知函数,当时,y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5、函数的图像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6、函数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解析式。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沪教版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一次函数单元复习与巩固(提高)1.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像法),能利用图像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2.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像,能结合图像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再认识.4. 通过讨论选择最佳方案的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函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函数的相关概念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如果有两个变量与,并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是自变量,是的函数.是的函数,如果当=时=,那么叫做当自变量为时的函数值.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解析式法,列表法,图像法.要点二、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其中、是常数,≠0.特别地,当=0时,一次函数即(≠0),是正比例函数.要点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函数的图像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像.要点诠释:直线可以看作由直线平移||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0时,向上平移;当<0时,向下平移).说明通过平移,函数与函数的图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一次函数性质及图像特征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对比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要点诠释:理解、对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影响:(1)决定直线从左向右的趋势(及倾斜角的大小——倾斜程度),决定它与轴交点的位置,、一起决定直线经过的象限.(2)两条直线:和:的位置关系可由其系数确定:与相交;,且与平行;,且与重合;(3)直线与一次函数图像的联系与区别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特殊的直线、直线不是一次函数的图像.【典型例题】类型一、函数的概念1、(1)(2)分别求当x=5,10,30,50时的函数值.【思路点拨】(1)根据函数定义: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可得y是x的函数;(2)根据表格可以直接得到答案.【答案与解析】解:(1)y是x的函数,当x取定一个值时,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2)当x=5时,y=0.80;当x=10时,y=0.80;当x=30时,y=1.60;当x=50时,y=2.40.【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定义,关键是掌握函数的定义.类型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某出版社出版一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若该读物首次出版印刷的印数不少于5000册时,投入的成本与印数间的相应数据如下:(1)经过对上表中数据的探究,发现这种读物的投入成本(元)是印数(册)的一次函数,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出的取值范围);(2)如果出版社投入成本48000元,那么能印该读物多少册?【思路点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根据两点得到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解即可.表中信息取两组就可以了.【答案与解析】解:(1)设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则解得=,=16000.∴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16000.(2)∵48000=+16000.∴=12800.答:能印该读物12800册.【总结升华】此类问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利用待定系数法来求出有关函数一般解析式中的未知系数,从而确定该函数解析式的能力.举一反三:【变式】已知直线经过点,且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求该直线的函数解析式.【答案】解:因为直线过点,所以,①又因为直线与轴、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再根据,所以整理得②.根据方程①和②可以得出,,所以,.所以所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为或.类型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若直线(≠0)不经过第一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A.>0,<0B.>0,≤0C.<0,<0D.<0,≤0【思路点拨】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解答.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则k<0,此时图像可能过原点,也可能经过二、三、四象限.【答案】D;【解析】当图像过原点时,<0,=0,当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时,<0且<0.【总结升华】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包括经过二、三、四象限和过原点两种情况.举一反三:【变式】一次函数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像可以为()A. B. C. D.【答案】D;提示:分为<0;0<<2;>2分别画出图像,只有D答案符合要求.类型四、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4、如图,直线经过A(-2,-1)和B(-3,0)两点,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答案】;【解析】从图像上看,的图像在轴下方,且在上方的图像为画红线的部分,而这部分的图像自变量的范围在.【总结升华】也可以先求出的解析式,然后解不等式得出结果.举一反三:【变式】(2016春•抚州校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交于点C,直线与轴交于点A,与直线交于点B,设点B的横坐标为﹣2.(1)求点B的坐标及的值;(2)求直线、直线与轴所围成的△ABC的面积;(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答案】解:(1)当=﹣2时,=﹣2×(﹣2)+1=5,则B(﹣2,5).把B(﹣1,5)代入得﹣1+=5,解得=6;(2)当=0时,=1,则C(0,1);当=0时,=+6=6,则A(0,6)所以AC=6﹣1=5,所以S△ABC=×5×2=5;(3)<﹣2.类型五、一次函数的应用5、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服药2后血液中的含药量最高,达每升6,接着逐步衰减,10后血液中的含药量为每升3,每升血液中的含药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成人按规定剂量服药后:(1)分别求出≤2和≥2时,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每升血液中的含药量为4或4以上时,治疗疾病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时间是多长?【思路点拨】(1)根据题意由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2)令≥4,分别求出的取值范围,便可得出这个药的有效时间.【答案与解析】解:(1)由图知,≤2时是正比例函数,≥2时是一次函数.设≤2时,,把(2,6)代入,解得=3,∴当0≤≤2时,.设≥2时,,把(2,6),(10,3)代入中,得,解得,即.当=0时,有,.∴当2≤≤18时,.(2)由于≥4时在治疗疾病是有效的,∴,解得.即服药后得到为治病的有效时间,这段时间为.【总结升华】分段函数中,自变量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函数的解析式也不相同,因此注意根据自变量或函数的取值确定某段函数来解决问题.类型六、一次函数综合6、如图所示,直线与轴交于点A,与轴交于点B,直线与直线关于轴对称,且与轴交于点C.已知直线的解析式为.(1)求直线的解析式;(2)D为OC的中点,P是线段BC上一动点,求使OP+PD值最小的点P的坐标.【答案与解析】解: (1)由直线可得:A(-4,0),B(0,4)∵点A和点C关于轴对称,∴ C(4,0).设直线BC解析式为:,则解得.∴直线BC解析式为:.(2)作点D关于BC对称点D′,连结PD′,OD′.∴,∴ OP+PD=PD′+OP.∴当O、P、D′三点共线时OP+PD最小.∵ OB=OC,∴∠BCO=45°,∴∠=90°,∴,∴.由得∴当点P坐标为时,OP+PD的值最小.【总结升华】(1)由直线的解析式得到A、B点的坐标,进一步得到C点的坐标,然后利用B、C两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2)利用轴对称性质求出使OP+PD值最小的点P的坐标.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直线交轴于点A,交轴于点B,过B作BD⊥AB交轴于D.(1)求直线BD的解析式;(2)若点C是轴负半轴上一点,过C作AC的垂线与BD交于点E.请判断线段AC与CE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解:(1)由直线可得:A(0,8),B(8,0).∴ OA=OB=8,∠ABO=45°.∵ BD⊥AB,∴∠DBO=45°,△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D=OA=8,D点坐标为(0,-8).设BD的解析式为.∵过B(8,0),D(0,-8)∴,解得.∴ BD的解析式为(2)AC=CE;过点C作CM⊥AB于M,作⊥BD于点N.∵ BC为∠ABD的平分线,∴ CM=.∵∠ACE=90°,∠M =90°∴∠ACM=∠E .在△ACM和△E 中∴△ACM≌△E (ASA).∴ AC=CE.。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第二十章一次函数20.1 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形如 y = kx + b,其中 k 和 b 是常数,且k ≠ 0.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实数。
另外,我们把函数 y = c(c 为常数)称为常值函数。
20.2 一次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的方式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
一条直线与 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称为这条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简称直线的截距。
对于一般形式的直线 y = kx + b(k ≠ 0),其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 (0.b),截距为 b。
一次函数 y = kx + b(b ≠ 0)的图像可以由正比例函数 y = kx 的图像平移得到。
当 b。
0 时,向上平移 b 个单位;当 b < 0 时,向下平移 |b| 个单位。
此外,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具体可以通过图像来观察。
20.3 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 y = kx + b(k ≠ 0)具有以下性质:当 k。
0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的值增大而增大;当 k < 0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的值增大而减小。
对于一般形式的直线 y = kx + b(k ≠ 0),其截距 b 的正负值以及 k 的正负值不同,会影响直线经过的象限。
具体可以通过图像来观察。
20.4 一次函数的应用我们可以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十一章代数方程21.1 一元整式方程一元整式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ax = 12(a 是正整数),其中x 是未知数,a 是已知数。
在项 ax 中,字母 a 是项的系数,我们把 a 叫做字母系数。
如果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且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那么这个方程就叫做一元整式方程。
如果经过整理后,一元整式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 n(n 是正整数),那么这方程就叫做一元 n 次方程。
其中,次数 n 大于 2 的方程统称为一元高次方程。
沪教版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一次函数单元复习与巩固(提高)1.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像法),能利用图像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2.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像,能结合图像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再认识.4. 通过讨论选择最佳方案的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函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函数的相关概念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如果有两个变量与,并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是自变量,是的函数.是的函数,如果当=时=,那么叫做当自变量为时的函数值.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解析式法,列表法,图像法.要点二、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其中、是常数,≠0.特别地,当=0时,一次函数即(≠0),是正比例函数.要点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函数的图像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像.要点诠释:直线可以看作由直线平移||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0时,向上平移;当<0时,向下平移).说明通过平移,函数与函数的图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一次函数性质及图像特征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对比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要点诠释:理解、对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影响:(1)决定直线从左向右的趋势(及倾斜角的大小——倾斜程度),决定它与轴交点的位置,、一起决定直线经过的象限.(2)两条直线:和:的位置关系可由其系数确定:与相交;,且与平行;,且与重合;(3)直线与一次函数图像的联系与区别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特殊的直线、直线不是一次函数的图像.【典型例题】类型一、函数的概念1、(1)(2)分别求当x=5,10,30,50时的函数值.【思路点拨】(1)根据函数定义: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可得y是x的函数;(2)根据表格可以直接得到答案.【答案与解析】解:(1)y是x的函数,当x取定一个值时,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2)当x=5时,y=0.80;当x=10时,y=0.80;当x=30时,y=1.60;当x=50时,y=2.40.【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定义,关键是掌握函数的定义.类型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某出版社出版一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若该读物首次出版印刷的印数不少于5000册时,投入的成本与印数间的相应数据如下:(1)经过对上表中数据的探究,发现这种读物的投入成本(元)是印数(册)的一次函数,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出的取值范围);(2)如果出版社投入成本48000元,那么能印该读物多少册?【思路点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根据两点得到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解即可.表中信息取两组就可以了.【答案与解析】解:(1)设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则解得=,=16000.∴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16000.(2)∵48000=+16000.∴=12800.答:能印该读物12800册.【总结升华】此类问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利用待定系数法来求出有关函数一般解析式中的未知系数,从而确定该函数解析式的能力.举一反三:【变式】已知直线经过点,且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求该直线的函数解析式.【答案】解:因为直线过点,所以,①又因为直线与轴、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再根据,所以整理得②.根据方程①和②可以得出,,所以,.所以所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为或.类型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若直线(≠0)不经过第一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A.>0,<0B.>0,≤0C.<0,<0D.<0,≤0【思路点拨】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解答.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则k<0,此时图像可能过原点,也可能经过二、三、四象限.【答案】D;【解析】当图像过原点时,<0,=0,当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时,<0且<0.【总结升华】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包括经过二、三、四象限和过原点两种情况.举一反三:【变式】一次函数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像可以为()A. B. C. D.【答案】D;提示:分为<0;0<<2;>2分别画出图像,只有D答案符合要求.类型四、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4、如图,直线经过A(-2,-1)和B(-3,0)两点,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答案】;【解析】从图像上看,的图像在轴下方,且在上方的图像为画红线的部分,而这部分的图像自变量的范围在.【总结升华】也可以先求出的解析式,然后解不等式得出结果.举一反三:【变式】(2016春•抚州校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交于点C,直线与轴交于点A,与直线交于点B,设点B的横坐标为﹣2.(1)求点B的坐标及的值;(2)求直线、直线与轴所围成的△ABC的面积;(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答案】解:(1)当=﹣2时,=﹣2×(﹣2)+1=5,则B(﹣2,5).把B(﹣1,5)代入得﹣1+=5,解得=6;(2)当=0时,=1,则C(0,1);当=0时,=+6=6,则A(0,6)所以AC=6﹣1=5,所以S△ABC=×5×2=5;(3)<﹣2.类型五、一次函数的应用5、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服药2后血液中的含药量最高,达每升6,接着逐步衰减,10后血液中的含药量为每升3,每升血液中的含药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成人按规定剂量服药后:(1)分别求出≤2和≥2时,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每升血液中的含药量为4或4以上时,治疗疾病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时间是多长?【思路点拨】(1)根据题意由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2)令≥4,分别求出的取值范围,便可得出这个药的有效时间.【答案与解析】解:(1)由图知,≤2时是正比例函数,≥2时是一次函数.设≤2时,,把(2,6)代入,解得=3,∴当0≤≤2时,.设≥2时,,把(2,6),(10,3)代入中,得,解得,即.当=0时,有,.∴当2≤≤18时,.(2)由于≥4时在治疗疾病是有效的,∴,解得.即服药后得到为治病的有效时间,这段时间为.【总结升华】分段函数中,自变量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函数的解析式也不相同,因此注意根据自变量或函数的取值确定某段函数来解决问题.类型六、一次函数综合6、如图所示,直线与轴交于点A,与轴交于点B,直线与直线关于轴对称,且与轴交于点C.已知直线的解析式为.(1)求直线的解析式;(2)D为OC的中点,P是线段BC上一动点,求使OP+PD值最小的点P的坐标.【答案与解析】解: (1)由直线可得:A(-4,0),B(0,4)∵点A和点C关于轴对称,∴ C(4,0).设直线BC解析式为:,则解得.∴直线BC解析式为:.(2)作点D关于BC对称点D′,连结PD′,OD′.∴,∴ OP+PD=PD′+OP.∴当O、P、D′三点共线时OP+PD最小.∵ OB=OC,∴∠BCO=45°,∴∠=90°,∴,∴.由得∴当点P坐标为时,OP+PD的值最小.【总结升华】(1)由直线的解析式得到A、B点的坐标,进一步得到C点的坐标,然后利用B、C两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2)利用轴对称性质求出使OP+PD值最小的点P的坐标.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直线交轴于点A,交轴于点B,过B作BD⊥AB交轴于D.(1)求直线BD的解析式;(2)若点C是轴负半轴上一点,过C作AC的垂线与BD交于点E.请判断线段AC与CE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解:(1)由直线可得:A(0,8),B(8,0).∴ OA=OB=8,∠ABO=45°.∵ BD⊥AB,∴∠DBO=45°,△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D=OA=8,D点坐标为(0,-8).设BD的解析式为.∵过B(8,0),D(0,-8)∴,解得.∴ BD的解析式为(2)AC=CE;过点C作CM⊥AB于M,作⊥BD于点N.∵ BC为∠ABD的平分线,∴ CM=.∵∠ACE=90°,∠M =90°∴∠ACM=∠E .在△ACM和△E 中∴△ACM≌△E (ASA).∴ AC=CE.。
专题07 一次函数的规律探究性问题(解析版)错误率:___________易错题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1y x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1A ,2A ,3A ,…在直线l 上,点1B ,2B ,3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若11AOB ,212A B B △,323A B B △,…,依次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都在x轴上,则第10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10910A B B ,其点10B 的横坐标为( )A .512B .1023C .2047D .2048【标准答案】B 【思路指引】先求出B 1、B 2、B 3…的坐标,探究其规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详析】解:直线y =x +1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1,0),(0,1), 由题意得OA =OA 1=1,∵1A OB ∆,212A B B ∆,323A B B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 1=OA 1=1, ∴点B 1(1,0), ∴B 1B 2=B 1A 2=1+1=2,∴OB2=OB1+B1B2=1+2=3,∴点B2(3,0),∴B2A3=B2B3=3+1=4,∴OB3=OB2+B2B3=3+4=7,∴点B3(7,0),∴B1(1,0),B2(3,0),B3(7,0)…,∵1=2-1,3=22-1,7=23-1,…,∴B n的横坐标为2n-1,∴当n=10时, 210-1=1024-1=1023故选择B.【名师指路】此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从特殊到一般,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坐标为(4-,5),点B坐标为(0,3),点D在x轴上.若线段DB交直线12y x=-于点C,当点D从点O向x轴负半轴方向运动时,△ABC面积的变化趋势是()A.先变大再变小B.先变小再变大C.无法确定D.保持不变【标准答案】D【思路指引】根据点A、点B坐标求出所在直线解析式为132y=x-+,当点D从点O向x轴负半轴方向运动时,点C始终在线段DB交直线12y x=-上,在△ABC中,始终以AB边为底边,过C点作直线AB的垂线为高,根据两直线斜率可得出平行关系,利用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可知无论点D运动到哪一点高不变,因此△ABC面积保持不变.【详解详析】解: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kx b +, 将点A (4-,5),点B (0,3)代入可得:5=4k b3=b -+⎧⎨⎩, 得出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32y=x -+,又∵点C 所在直线解析式为:12y x =-,∴//AB OC ,∵点C 始终在线段DB 交直线12y x =-上,在△ABC 中,以AB 边为底边, 则点D 运动过程中高不变, 故△ABC 面积保持不变. 故选:D .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了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斜率的性质、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解决问题等性质及定理,熟练运用以上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111A B C O 、2221A B C C 、…、1n n n n A B C 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1A 、2A 、3A 、…、n A 均在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上,点1C 、2C 、3C 、…、n C 均在x 轴上,则点2021A 的坐标为( )A .()2021202121,2-B .()2020202021,2-C .()2021202021,2-D .()2020202121,2-【标准答案】B 【思路指引】首先分别求得A 1,A 2,A 3,A 4…的坐标,由此得到一定的规律,据此求出点2021A 的坐标. 【详解详析】解:把x =0代入1y x =+得,y =1,∴A 1的纵坐标是:1=20,A 1的横坐标是:0=20﹣1, 把x =1代入1y x =+得,y =2,∴A 2的纵坐标是:1+1=21,A 2的横坐标是:1=21﹣1,同理,A 3的纵坐标是:2+2=4=22,A 3的横坐标是:1+2=3=22﹣1, ∴A 4的纵坐标是:4+4=8=23,A 4的横坐标是:1+2+4=7=23﹣1, 据此可以得到A n 的纵坐标是:2n ﹣1,横坐标是:2n ﹣1﹣1. 即点2021A 的坐标为()2020202021,2-.故选:B . 【名师指路】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的变化规律,正确得到点的坐标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所示,已知点1B ,2B ,3B ……在直线2y x =-+上,点1A ,2A ,3A ……在x 轴上,点1C ,2C ,3C ……分别在y 轴、11A B 、22A B 上,四边形111A B C O 、2221A B C A 、3332A B C A ……都是正方形,则下列说法:①点1B 的坐标是(1,1);②11222A B A B =;③点n B 的横坐标是112n ⎛⎫- ⎪⎝⎭;④正方形1n n n n A B C A -的边长是112n -⎛⎫⎪⎝⎭其中错误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0个【标准答案】A 【思路指引】根据2y x =-+,求出(0,2),(2,0)E F ,然后利用已知结合一次函数及正方形的性质,推出1(1,1)B 、211(1,)22B +、322111(1,)222B ++,,的规律,及推出正方形边长的规律111A B =,2212A B =,33212A B =,,112n n n A B -⎛⎫= ⎪⎝⎭,然后利用规律依次进行判断.【详解详析】 解:如图:2y x =-+,(0,2),(2,0)E F ∴,2OE OF ∴==,又90EOF ∠=︒, 45OEF OFE ∴∠=∠=︒,又四边形111OA B C 为正方形,1111111,90OC C B EC B B C O ∴=∠=∠=︒, 1145C B E OEF ∴∠=∠=︒, 111B C C E ∴=,1111OC C B ∴==,1(1,1)B ∴,故①正确; 又11//A B OE ,1145A B F OEF ∴∠=∠=︒,又四边形1222A A B C 为正方形,1222122122,90AC B C B C B AC B ∴=∠=∠=︒, 22121245C B B C B B ∴∠=∠=︒, 212221C B C B C A ∴==,2122111122C A C B A B ∴===, 11122222A B AC A B ∴==,故②正确;1(1,1)B 、211(1,)22B +、322111(1,)222B ++,,∴点n B 的横坐标是12111111++22222n n --⎛⎫++=- ⎪⎝⎭,故③错误;111A B =,2212A B =,33212A B =,,112n n n A B -⎛⎫=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③错误, 故选:A .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点的坐标规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寻找到点的坐标规律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A ,2A ,3A ,…都在x 轴上,点1B ,2B ,3B ,…都在直线y x=上,△11OA B ,△112B A A ,△212B B A ,△223B A A ,△323B B A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11OA =,则点2021B 的坐标是( )A .()2021202122,B .()2020202022,C .()2019201922,D .()2018201822,【标准答案】B 【思路指引】利用直线y =x 上点的坐标特点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分别求得B 1、B 2、B 3的坐标,由此归纳总结即可求得B 2021的坐标. 【详解详析】解:∵11OA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1OA =, ∴A 1B 1=OA 1=1, ∴点B 1的坐标为(1,1), ∵112B A 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1A 2=A 1B 1=1, 又∵212B B 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OA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 2B 2=OA 2=OA 1+A 1A 2=2, ∴点B 2的坐标为(2,2), ∵323B B 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3OA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 3B 3=OA 3=OA 2+A 2A 3=22, ∴点B 3的坐标为(22,22),同理可得:A 4B 4=OA 4=23,点B 4的坐标为(23,23), A 5B 5=OA 5=24,点B 5的坐标为(24,24), ……∴B 2021的坐标为(22020,22020), 故选:B . 【名师指路】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 1、B 2、B 3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正方形AOCD 、正方形111A CC D 、正方形2122A C C D 的顶点A 、1A 、2A 和O 、C 、1C 、2C 分别在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和x 轴上,若正比例函数y kx =则过点5D ,则k 的值是( )A .6332B .3263C .3116D .1631【标准答案】B【思路指引】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点5D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求得k 的值. 【详解详析】解:当0x =时,1y =,则(0,1)A ,1OC OA ∴==,则(0,1)C ,(1,1)D把1x =代入1y x =+知,2y =,则12A C =,则112CC AC ==. 此时1(12,12)D +⨯,即(3,2) 同理,2(124,22)D ++⨯,即(7,4).3(1248,222)D +++⨯⨯,即(15,8). 4(124816D ++++,42),即(31,16). 5(12481632D +++++,52),即(63,32).把5(63,32)D 代入y kx =, 得3263k =, 故选:B .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规律探究题、及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解答时按形成各点的形成顺序依次求出,从而找出规律.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l y x =-与x 轴交于点1A ,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111A B C O 、正方形2221A B C C ,、正方形1n n n n A B C C -,使得点123,,,A A A 在直线l 上,点123,,,C C C 在y 轴正半轴上,则点2021B 的坐标为( )A .()201920202,21-B .()202020202,2C .()202020212,21-D .()201920202,21+【标准答案】C 【思路指引】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点A 1、B 1的坐标,同理可得出A 2、A 3、A 4、A 5、…及B 2、B 3、B 4、B 5、…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可找出变化规律“B n (2n -1,2n -1)(n 为正整数)”,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详析】解:当y =0时,有x -1=0, 解得:x =1,∴点A 1的坐标为(1,0). ∵四边形A 1B 1C 1O 为正方形, ∴点B 1的坐标为(1,1).同理,可得出:A 2(2,1),A 3(4,3),A 4(8,7),A 5(16,15),…, ∴B 2(2,3),B 3(4,7),B 4(8,15),B 5(16,31),…, ∴B n (2n -1,2n -1)(n 为正整数), ∴点B 2021的坐标为(22020,22021-1). 故选:C .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方形的性质以及规律型: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B n (2n -1,2n -1)(n 为正整数)”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直线1:1l y x =+与直线211:22l y x =+相交于点()1,0P -.直线1l 与y 轴交于点A .一动点C 从点A 出发,先沿平行于x 轴的方向运动,到达直线2l 上的点1B 处后,改为垂直于x 轴的方向运动,到达直线1l 上的点1A 处后,再沿平行于x 轴的方向运动,到达直线2l 上的点2B 处后,又改为垂直于x 轴的方向运动,到达直线1l 上的点2A 处后,仍沿平行于x 轴的方向运动,…照此规律运动,动点C 依次经过点1B ,1A ,2B ,2A ,3B ,3A ,…,2014B ,2014A ,…则当动点C 到达2021A 处时,运动的总路径的长为( )A .22021B .202122-C .202021+D .202222-【标准答案】D 【思路指引】由直线l 1:y =x +1可知,A (0,1),则B 1纵坐标为1,代入直线l 2:y =12x +12中,得B 1(1,1),又A 1、B 1横坐标相等,可得A 1(1,2),则AB 1=1,A 1B 1=2-1=1,可判断△AA 1B 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A 1A 2B 2、△A 2A 3B 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两点纵坐标相等,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两点横坐标相等,及直线l 1、l 2的解析式,分别求AB 1+A 1B 1,A 1B 2+A 2B 2的长,得出一般规律. 【详解详析】解:由直线l 1:y =x +1可知,A (0,1),根据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两点纵坐标相等,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两点横坐标相等,及直线l 1、l 2的解析式可知,B 1(1,1),AB 1=1, A 1(1,2),A 1B 1=2-1=1,AB 1+A 1B 1=2,B 2(3,2),A 2(3,4),A 1B 2=3-1=2,A 2B 2=4-2=2,A 1B 2+A 2B 2=2+2=4=22, …,由此可得A n -1B n +A n B n =2n ,所以,当动点C 到达A n 处时,运动的总路径的长为2+22+23++2n =2n +1-2,所以,当动点C 到达A 2021处时,运动的总路径的长为22022-2, 故选:D .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关键是利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点的纵坐标相等,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的横坐标相等,得出点的坐标,判断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一般规律.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11112222333,,OA B C A A B C A A B C ,…都是菱形,点123,,A A A …都在x 轴上,点123,,C C C ,…都在直线3333y x =+上,且11212323160,1C OA C A A C A A OA ∠=∠=∠==︒=,则点n C 的横坐标是( )A .2321n -⨯-B .2321n -⨯+C .1321n -⨯-D .1321n -⨯+【标准答案】A【思路指引】分别过点123,,,...C C C 作x 轴的垂线,交于123,,,...D D D ,再连接112233,,,...C D C D C D,利用勾股定理及根据菱形的边长求得1A 、2A 、3A ⋯的坐标然后分别表示出1C 、2C 、3C ⋯的坐标找出规律进而求得n C 的坐标. 【详解详析】解:分别过点123,,,...C C C 作x 轴的垂线,交于123,,,...D D D ,再连接112233,,,...C D C D C D 如下图:11OA =,11OC ∴=,1121232360C OA C A A C A A ∴∠=∠=∠=⋯=︒,在11Rt OC D 中,111122OD OC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1111OD OC C D =-,即222111()2OD =-,解得:13OD =1C ∴3横坐标为12,11(2C ∴3),四边形111OA B C ,1222A A B C ,2333A A B C ,⋯都是菱形, 122A C ∴=,234A C =,348A C =,⋯,2C ∴的纵坐标为:22122122413A C D D AC =--代入3333y x =+,求得横坐标为2,2(2,3)C ∴,3C 的纵坐标为:2223233316423C D A A C D =-=-=,代入3333y x =+,求得横坐标为5, 3(5C ∴,23), 4(11C ∴,43),5(23C ,83), 6(47C ∴,163);,⋯,2(321n n C -⨯-,223)n -则点n C 的横坐标是:2321n -⨯-, 故选:A . 【名师指路】本题是对点的坐标变化规律的考查,主要利用了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根据已知点的变化规律求出菱形的边长,得出系列C 点的坐标,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所示,直线3333y x =+与y 轴相交于点D ,点1A 在直线3333y x =+上,点1B 在x 轴上,且11OA B 是等边三角形,记作第一个等边三角形;然后过1B 作121B A OA ∥与直线3333y x =+相交于点2A ,点2B 在x 轴上,再以12B A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221A B B ,记作第二个等边三角形;同样过2B 作231B A OA ∥与直线3333y x =+相交于点3A ,点3B 在x 轴上,再以23B A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332A B B ,记作第三个等边三角形;…依此类推,则第n 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n A 纵坐标为( )A .12n -B .22n -C .123n -D .223n -【标准答案】D 【思路指引】可设直线与x 轴相交于C 点.通过求交点C 、D 的坐标可求∠DCO =30°.根据题意得△COA 1、△CB 1A 2、△CB 2A 3…都是等腰三角形,且腰长变化有规律.在正三角形中求高即可得解. 【详解详析】解:设直线与x 轴相交于C 点.分别过A 1、A 2、A 3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G令x =0,则y = 3y =0,则x =-1. ∴OC =1,OD =3 ∴2222CD OC OD OC +== ∴∠DCO =30°. ∵△OA 1B 1是正三角形, ∴∠A 1OB 1=60°. ∴∠CA 1O =∠A 1CO =30°, ∴OA 1=OC =1. ∴OE =12OA 1=12. ∴13A E =即A 13同理可得:第二个正三角形的边长=1+1=2,23A F 即A 23 第三个正三角形的边长=1+1+2=4,323A G =即A 3纵坐标为23 ∴第n 个正三角形的边长=12n -,A n 纵坐标为223n - 故选:D . 【名师指路】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及正三角形的有关计算,综合性强,难度大.二、填空题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1OA 1,△P 2A 1A 2,△P 3A 2A 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直角顶点P 1(3,3),P 2,P 3…均在直线143y x =-+上,则点P 2021的纵坐标是 ___.【标准答案】202032【思路指引】过点123P P P 、、分别作112233PB x P B x P B x ⊥、⊥、⊥,分别求出23P P 、两点的纵坐标,找出规律,即可求解. 【详解详析】解:过点123P P P 、、分别作112233PB x P B x P B x ⊥、⊥、⊥,如下图:△P 1OA 1,△P 2A 1A 2,△P 3A 2A 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点123B B B 、、分别为线段11232OA A A A A 、、的中点,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111PB A B =,221222P B A B A B ==,332333P B A B A B == 由()133P ,,则1B (30),,1(6,0)A 设2(0)B a ,,则22126P B A B a ==-,2(,6)P a a - 又因为P 2,P 3…均在直线143y x =-+上所以1643a a -=-+,解得152a =,2153(,)22P同理可以求出3393(,)44P123P P P 、、的纵坐标分别为11332-=,2132-,3132- 可以得到n P 的纵坐标为132n -则点2021P 的纵坐标为202032故答案为202032【名师指路】此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规律的探索,涉及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等,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相关性质求出23P P 、的坐标,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2.正方形111A B C O ,2221A B C C ,3332A B C 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1A ,2A ,3A ,…和点1C ,2C ,3C ,…分别在直线1y x =+和x 轴上,已知点()11,1B ,()23,2B ,则n B 的横坐标是_____.【标准答案】12n - 【思路指引】根据()11,1B ,()23,2B ,()37,4B ,()415,8B ,……,即可归纳出n B 的横坐标. 【详解详析】解:∵点1A ,2A ,3A ,…和点1C ,2C ,3C ,…分别在直线1y x =+和x 轴上,已知点()11,1B ,()23,2B , ∴1A (0,1),2A (1,2),3A (3,4),……, ∴()37,4B ,4A (7,8),()415,8B ,∴()121,2n n n B --,故答案是:12n -. 【名师指路】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像和正方形的性质,根据点()11,1B ,()23,2B ,()37,4B ,()415,8B ,找出n B 横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3,,,A A A ,都在x 轴正半轴上,点123,,,B B B ,都在直线y kx=上,1130B OA ∠=︒,112223334,,,A B A A B A A B A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11OA =,则点6B 的横坐标是_______.【标准答案】48 【思路指引】设△1n n n B A A +的边长为n a ,根据直线的解析式得出30n n A OB ∠=︒,再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30n n OB A ∠=︒,190n n OB A +∠=︒,从而得出13n n n B B a +=,由点1A 的坐标为(1,0),得到11a =,2112a =+=,31214a a a =++=,412318a a a a =+++=,⋯,12n na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详析】解:过1B 作1B C x ⊥轴于C ,过2B 作2B D x ⊥轴于D ,过3B 作3B E x ⊥轴于E ,如图所示:设△1n n n B A A +的边长为n a ,则121212AC A C A A ==,232312A D A D A A ==,⋯, 113BC ∴,223B D ,333B E ,⋯, 13(2B ∴3),点1B ,2B ,3B ,⋯是直线y kx =上的第一象限内的点, 3k ∴=30n n A OB ∠=︒,又△1n n n A B A +为等边三角形,160n n n B A A +∴∠=︒,30n n OB A ∴∠=︒,190n n OB A +∠=︒,13n n n n B B OB a +∴==,11OA =,∴点1A 的坐标为(1,0),11a ∴=,2112a =+=,31214a a a =++=,412318a a a a =+++=,⋯, 12n na ,632a ∴=,∴点6B 的横坐标为633324822a =⨯=, 故答案为:48.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规律型、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13n n n n B B OB a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1y x =-与x 轴交于点1A ,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111A B C O 、正方形2221A B C C 、…、正方形1n n n n A B C C -,使得点1A 、2A 、3A 、…在直线l 上,点1C 、2C 、3C 、…在y 轴正半轴上,则点2021B 的坐标是__________.【标准答案】(22020,22021-1) 【思路指引】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点A 1、B 1的坐标,同理可得出A 2、A 3、A 4、A 5、…及B 2、B 3、B 4、B 5、…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变化可找出变化规律:“B n (2n -1,2n -1)(n 为正整数)”,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详析】解:当y =0时,有x -1=0, 解得:x =1,∴点A 1的坐标为(1,0). ∵四边形A 1B 1C 1O 为正方形, ∴点B 1的坐标为(1,1).同理,可得出:A 2(2,1),A 3(4,3),A 4(8,7),A 5(16,15),…, ∴B 2(2,3),B 3(4,7),B 4(8,15),B 5(16,31),…, ∴B n (2n -1,2n -1)(n 为正整数), ∴点B 2021的坐标是(22020,22021-1). 故答案为:(22020,22021-1).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方形的性质以及规律型: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B n (2n -1,2n -1)(n 为正整数)”是解题的关键.15.正方形111A B C O ,正方形2221A B C C ,正方形3332A B C C ,…按如图所示放置,点1A ,2A ,3A ,…在直线y kx b =+上,1C ,2C ,3C ,…在x 轴上,已知()11,1B ,()23,2B ,则n B 的坐标为______.【标准答案】()121,2n n -- 【思路指引】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 1A 2的解析式,然后分别求得B 1,B 2,B 3...的坐标,可以得到规律:B n (2n -1,2n -1),据此即可求解. 【详解详析】B 1的坐标为(1,1),点B 2的坐标为(3,2),..正方形111A BC O 边长为1,正方形2221A B C C 边长为2,∴A 1的坐标是(0,1),A 2的坐标是 (1,2),代入y kx b =+得:12b k b =⎧⎨+=⎩,解得:11k b =⎧⎨=⎩, 则直线A 1A 2的解析式是:1y x =+, A 1B 1= 1,点B 2的坐标为(3,2),∴点A 3的坐标为(3,4), ∴A 3C 2= A 3 B 3 = B 3C 3= 4,∴点B 3的坐标为(7,4),∴B 1的纵坐标是:1=20,B 1的横坐标是:1 =21 -1, ∴B 2的纵坐标是:2=21,B 2的横坐标是:3 =22-1, ∴B 3的纵坐标是:4=22,B 3的横坐标是7 =23-1, ∴B n 的纵坐标是:2n -1,横坐标是:2n -1,则B n :( 2n -1 ,2n -1), 故答案为:( 2n -1 ,2n -1) 【名师指路】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和坐标的变化规律. 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正确得到点的坐标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A ,2A ,3A ,⋯和1B ,2B ,3B ,⋯分别在直线15y x b =+和x 轴上,△11OA B ,△122B A B ,△233B A B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点1(1,1)A ,那么点2020A 的纵坐标是__.【标准答案】20193()2【思路指引】 由题意易得1455y x =+,设22(A x ,2)y ,33(A x ,3)y ,44(A x ,4)y ,⋯,20202020(A x ,2020)y ,则有221455y x =+,331455y x =+,…..,202020201455y x =+,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2122x y y =+,312322x y y y =++,….,进而将点的坐标依此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详析】解:1(1,1)A 在直线15y x b =+, 45b ∴=, 1455y x ∴=+, 设22(A x ,2)y ,33(A x ,3)y ,44(A x ,4)y ,⋯,20202020(A x ,2020)y , 则有221455y x =+,331455y x =+,⋯202020201455y x =+,又△11OA B ,△122B A B ,△233B A B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122x y y ∴=+, 312322x y y y =++,⋯2020123201920202222x y y y y y =+++⋯++,将点坐标依次代入直线解析式得到:21112y y =+, 3121131222y y y =++= 2y , 432y = 3y , ⋯202032y =2019y , 又11y =,232y ∴=, 33(2y =2), 43(2y =3),⋯20203(2y =2019),故答案为:3(22019). 【名师指路】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规律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点的坐标规律.17.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1,A 2,A 3,……和B 1,B 2,B 3,……分别在直线y =13x +23和x 轴上,△OA 1B 1,△B 1A 2B 2,△B 2A 3B 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A 1(1,1),则点A 2021的纵坐标是 ___.【标准答案】22020 【思路指引】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A 1、A 2、A 3的坐标,进而得出各点的坐标的规律. 【详解详析】 解:∵A 1(1,1),∵△OA 1B 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B 1 (0,2),∵直线OA 1,B 1A 2,B 2A 3互相平行,而已知直线OA 1的解析式为:y x = ∴直线12B A l 的解析式为:2y x =-, ∴设A 2(2+a ,a ),则a =13(a +2)+23,解得a =2, ∴A 2(4,2),∵△B 1A 2B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B 2 (0,6),直线23B A l 的解析式为:6y x =- 设A 3(6+b ,b ),则有b =13(6+b )+23,解得b =4, ∴A 3(10,4),由此发现点A n 的纵坐标为2n -1, 即点A 2021的纵坐标是22020,故答案为:22020.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如图,已知直线a :y x =,直线b :12y x =-和点()1,0P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 于点1P ,过点1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 于点2P ,过点2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 于点3P ,过点3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 于点4P ,…,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2021P 的横坐标为________.【标准答案】21010. 【思路指引】点P (1,0),P 1在直线y =x 上,得到P 1(1,1),求得P 2的纵坐标=P 1的纵坐标=1,得到P 2(-2,1),即P 2的横坐标为-2=-21,同理,P 3的横坐标为-2=-21,P 4的横坐标为4=22,P 5=22,P 6=-23,P 7=-23,P 8=24…,求得242nn P =,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详析】解:∵点P (1,0),P 1在直线y =x 上, ∴P 1(1,1), ∵P 1P 2∥x 轴,∴P 2的纵坐标=P 1的纵坐标=1,∵P 2在直线12y x =-上,∴112x =-∴x =-2,∴P 2(-2,1),即P 2的横坐标为-2=-21,同理,P 3的横坐标为-2=-21,P 4的横坐标为4=22,P 5=22,P 6=-23,P 7=-23,P 8=24…,∴242nn P =,∴P 2020的横坐标为1202022⨯=21010, ∴P 2021的横坐标为21010, 故答案为:21010.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规律型:点的坐标,正确的作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1,1A 在直线y x =图象上,过1A 点作y 轴平行线,交直线y x =-于点1B ,以线段11A B 为边在右侧作正方形1111D C B A ,11C D 所在的直线交y x =的图象于点2A ,交y x =-的图象于点2B ,再以线段22A B 为边在右侧作正方形2222A B C D 依此类推,按照图中反应的规律,第2020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标准答案】201923⨯ 【思路指引】通过计算可得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第二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通过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详析】解:由题意,1(1,1)A ,1(1,1)B -,112A B ,∴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112A D ∴=,2(3,3)A ∴,2(3,3)B -,2223=6A B ∴=⨯,∴第二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226A D ∴=,3(9,9)A ∴,3(9,9)B -,即:232(3)3A ,, 223(33)B ,-,233=2318A B ∴⨯=,∴第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8,4(27,27)A ∴,4(27,27)B -,即:334(3)3A ,, 334(33)B ,-,434=2354A B ∴⨯=⋯,可得1(3n n A -,13)n -,1(3n n B -,13)n --,1=23n n n A B -⨯ 第2020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01923⨯. 故答案为: 201923⨯.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特征,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如图,点B 1在直线l :y =12x 上,点B 1的横坐标为2,过点B 1作B 1A 1⊥l ,交x 轴于点A 1,以A 1B 1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1B 1B 2C 1,延长B 2C 1交x 轴于点A 2;以A 2B 2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2B 2B 3C 2,延长B 3C 2交x 轴于点A 3;以A 3B 3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3B 3B 4C 3,延长B 4C 3交x 轴于点A 4;…;照这个规律进行下去,则第n 个正方形A n B n B n +1C n 的边长为 ___(结果用含正整数n 的代数式表示).5×(32)n -1 【思路指引】设直线y =12x 与x 轴夹角为α,过B 1作B 1H ⊥x 轴于H ,由点B 1的横坐标为2,点B 1在直线l :y =12x 上,可得OH =2,B 1H =1,OB 12215OH B H +tan α=1B H OH=12,Rt △A 1B 1O 中,求得A 1B 1=OB 1•tan α5,即第15,在Rt △A 2B 2O 中,求得第25×32,在Rt △A 3B 3O 中,求得第3个5×945×(32)2,在Rt △A 4B 4O 中,求得第45×2785×(32)3,......观察规律即可得:第n 个正方形边长是52×(32)n -1. 【详解详析】解:设直线y =12x 与x 轴夹角为α,过B 1作B 1H ⊥x 轴于H ,如图:∵点B 1的横坐标为2,点B 1在直线l :y =12x 上,令x =2得y =1, ∴OH =2,B 1H =1,OB 12215OH B H +∴tan α=1B H OH=12, Rt △A 1B 1O 中,A 1B 1=OB 1•tan α5,即第15, ∴OB 2=OB 1+B 1B 2555×3,Rt △A 2B 2O 中,A 2B 2=OB 2•tan α5×3×125×32,即第25×32,∴OB 3=OB 2+B 2B 35×35×325×92,Rt △A 3B 3O 中,A 3B 3=OB 3•tan α5×92×125×94,即第35×945×(32)2,∴OB 4=OB 3+B 3B 45×925×945×274,Rt △A 4B 4O 中,A 4B 4=OB 4•tan α5×274×125×278,即第45×2785×(32)3,......根据规律可知:第n 5×(32)n -1, 5×(32)n -1.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涉及解直角三角形、规律探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tan α=12的应用.三、解答题21.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某校数学兴趣小组根据学习的经验,对函数y=-|x |-2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该兴趣小组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x 与y 的几组对应值如表: x ... -3 -2 -1 0 1 2 3 ... y ...-5-4-3n-3-4-5...①n= ;②如图,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当一2<x≤5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3)根据所画的图象,请写出一条关于该函数图象的性质.【标准答案】(1)①-2,②见解析;(2)72y -≤≤-;(3)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顶点坐标为(0,-2)等等. 【思路指引】(1)①把x=0代入函数表达式,即可得出n 的值;②把表格中7个点画在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变化趋势,即可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当一2<x≤5时,72y -≤≤-. (3)结合图象,可得当x=-2时,y=0. 【详解详析】解:(1)①把x=0代入y=-x-2,得y=-2 ②如图所示即为函数图象;(2)当一2<x≤5时,从图像中可看出最高点纵坐标为-2,最低点纵坐标为-7, ∴72y -≤≤-.(3)结合图象,可得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顶点坐标为(0,-2)等等.【名师指路】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的求法、列表描点画函数图象及一次函数的性质.22.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对一个数学问题,改变它的形式,变换它的结构,直到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这是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材料一:平方运算和开方运算是互逆运算.如a 2±2ab+b 2=(a±b )2,222a ab b a b ±+=±,如何将双526±56±(22236232±=完全平方的形式,因()25263232±±材料二: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x,y)和Q(x,y’)给出如下定义:若(0)y (0)y x y x ≥⎧=⎨-<'⎩则称点Q 为点P的“横负纵变点”.例如:点(3,2)的“横负纵变点”为(3,2),点(﹣2,5)的“横负纵变点”为(﹣2,﹣5).问题: (1)点(2,3-的“横负纵变点”为 ,点()33,2--的“横负纵变点”为 ;(27210+;(3)已知a 为常数(1≤a≤2),点M(-2是关于x 的函数12121y a a a a x=-+---图像上的一点,点M’是点M 的“横负纵变点”,求点M’的坐标. 【标准答案】(1)2-3,,()-332,;(2253)(22)【思路指引】(1)根据“横负纵变点”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2)模仿例题解决问题即可.(3)首先化简双重二次根式,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横负纵变点”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详析】解:(1)根据题目意思,(0)(0)y x y y x ≥⎧=⎨-<'⎩0和0-<,点的“横负纵变点”为,点()2--的“横负纵变点”为()2,,故答案为:,()2;(2)∵257,2510+=⨯=(3)∵1(1)a a +-=,1(1)1a a -=- 112-11-y xx x⎛⎫=-==⎪⎝⎭∵点M(是关于x 的函数1y x=-图像上的一点,∴m =-即:M (,又∵点M’是点M 的“横负纵变点∴M′的坐标为( 【名师指路】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横负纵变点”的定义,双重二次根式的化简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模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小东同学根据函数的学习经验,对函数y =1x - +3x +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他的探究过程: (1)已知x =-3时3x += 0;x =1 时1x -= 0,化简: ①当x <-3时,y = ; ②当-3≤x ≤1时,y = ; ③当x >1时,y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 =|x ﹣1|+|x +3|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标准答案】(1)①﹣2﹣2x;②4;③2x+2;(2)画出图象见解析;函数图象不过原点.【思路指引】(1)根据已知条件及绝对值的化简法则计算即可;(2)画出函数图象,则易得一条函数性质;【详解详析】解:(1)∵x=﹣3时|x+3|=0;x=1时|x﹣1|=0∴当x<﹣3时,y=1﹣x﹣x﹣3=﹣2﹣2x;②当﹣3≤x≤1时,y=1﹣x+x+3=4;③当x>1时,y=x﹣1+x+3=2x+2;故答案为:﹣2﹣2x;4;2x+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x﹣1|+|x+3|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该函数图象不过原点.故答案为:函数图象不过原点;【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及绝对值的化简计算,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24.城关中学九(6)班的毕业复习资料复印业务原来由宏图复印社承接,其收费y 1(元)与复印页数x (页)的关系如下表:(1)y 1与x 的函数关系是否满足一次函数关系?(2)现在另一家复印社明晰复印社表示:若学校先按每月付给200元的承包费,则可按每页0.10元收费,请写出明晰复印社每月收费y 2(元)与复印页数x (页)的函数表达式; (3)你若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在复印资料时,选择哪家复印社比较优惠,说明理由.【标准答案】(1)y 1与x 的函数关系满足一次函数关系.(2)y 2=0.1x+200.(3)当复印量等于4000时,选择两家均可;当复印量大于4000页时,选择明晰复印社;当复印量小于4000页时,选择宏图复印社. 【思路指引】(1)设y 1=kx+b,由题意找出满足两个量的函数关系式,即可得解. (2)由题中三个量的关系即可得出函数表达式.(3)由前两题的函数表达式,找出中间量,由此再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详析】解:(1)设y 1=kx+b,把(100,15)和(200,30)分别代入,得:1001520030k b k b +⎧⎨+⎩==, 解得:0.150k b ⎧⎨⎩==.∴函数的表达式可能为y 1=0.15x ;把(400,60)和(1000,150)分别代入,可得等式成立. ∴y 1与x 的函数关系满足一次函数关系. (2)由题意得,y 2=0.1x+200.(3)由0.150.1200y xy x ⎧⎨+⎩==,解得: 4000600x y ⎧⎨⎩==. 即当复印4000页是,两家收费均为600元;∴此时选择两家都可以.由0.15x>0.1x+200,解得:x>4000;∴当复印量大于4000页时,宏图复印社的收费大于明晰复印社,此时应选择明晰复印社.同理,当复印量小于4000页时,选择宏图复印社.综上所述,当复印量等于4000时,选择两家均可;当复印量大于4000页时,选择明晰复印社.当复印量小于4000页时,选择宏图复印社.【名师指路】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中各个量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5.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ka+b(k>0)和x轴上,已知点B1(1,1),B2(3,2).(1)求k、b的值;(2)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B3( , ),B n( , ).【标准答案】(1)11kb=⎧⎨=⎩;(2)7,4;2n﹣1,2n﹣1【思路指引】(1)根据已知B1(1,1),B2(3,2),求出A1(0,1),A2(1,2),就可以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能够求得B3(7,4),通过观察图象可以得到B n的横坐标是A n+1的横坐标,B n的纵坐标是A n 的纵坐标;再通过A n(2n﹣1﹣1,2n﹣1)的规律,确定B n(2n﹣1,2n﹣1)的规律,进而求解本题.【详解详析】解:(1)∵点B1(1,1),B2(3,2),∴A1(0,1),A2(1,2),将点A1,A2代入直线y=kx+b(k>0)得:12bk b=⎧⎨+=⎩,解得:11kb=⎧⎨=⎩;(2)通过观察图象可知B n的横坐标是A n+1的横坐标,B n的纵坐标是A n的纵坐标, ∵A3(3,4),A4(7,8),∴A n(2n﹣1﹣1,2n﹣1),∴B n(2n﹣1,2n﹣1),∴B3(7,4).故答案为:(1)11kb=⎧⎨=⎩;(2)7,4,2n﹣1,2n﹣1.【名师指路】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和坐标的变化规律,正确得到点的坐标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一次函数y=(2a﹣1)x+3﹣b的图象是直线l1.(1)如果把l1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直线y=3x+1,求a,b的值;(2)当直线l1过点(m,6﹣b)和点(m+3,4a﹣7)时,且﹣3<b<12,求a的取值范围;(3)点P(﹣2n+3,3n﹣1)在直线l2上运动,直线l2与直线l1无交点,求a、b所需满足的条件.【标准答案】(1)a的值为2,b的值为0;(2)﹣132<a<1;(3)1412ab⎧=-⎪⎪⎨⎪≠-⎪⎩【思路指引】(1)根据一次函数平移的规律列方程组求解;(2)将两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出方程组,求出a、b的等量关系式,再根据b的取值范围求出a的取值范围;(3)先设点P(x,y),然后根据点P坐标找出x、y之间关系式,利用两直线无交点即平行(k相等,b不等)列出算式求解.【详解详析】解:(1)∵y=(2a﹣1)x+3﹣b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直线y=3x+1,∴213 321ab-=⎧⎨--=⎩,∴20 ab=⎧⎨=⎩,即a的值为2,b的值为0;(2)由题意知,代入点(m ,6﹣b )和点(m +3,4a ﹣7),得 ()()()2136213347a m b ba mb a ⎧-+-=-⎪⎨-++-=-⎪⎩, 两式相减得,b =2a +10, ∵﹣3<b <12, ∴﹣3<2a +10<12, ∴﹣132<a <1; (3)设点P 坐标为(x ,y ),则2331n x n y -+=⎧⎨-=⎩①② , 由①知,n =12(3﹣x )=3-22x ,代入②得,3(3-22x)﹣1=y ,∴y =3722x -+,∵直线l 2与直线l 1无交点, ∴3212732a b ⎧-=-⎪⎪⎨⎪-≠⎪⎩,解得1412a b ⎧=-⎪⎪⎨⎪≠-⎪⎩.【名师指路】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平移的规律,掌握基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一个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h 内持续上涨.表记录了这5h 内6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t 表示时间,y 表示水位高度.(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由此你能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2)水位高度y 是否为时间t 的函数?如果是,试写出一个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这个函数能表示水位的变化规律吗?(3)据估计这种上涨规律还会持续2h ,预测再过2h 水位高度将为多少米.【标准答案】(1)是,在这个时间段中水位可能是始终以同一速度均匀上升的;(2)0.3305()y t t =+≤≤,图见解析,可以近似地表示水位的变化规律;(3)5.1m 【思路指引】(1)根据题目要求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连接画出的点可得这些点是在一条直线上,继而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规律;(2)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函数图象,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水位的变化规律;(3)由题意可得再过2h ,即()527h t =+=,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解. 【详解详析】解:(1)如图,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可以看出,这6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再结合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每小时水位上升0.3m .由此猜想,如果画出这5h 内其他时刻(如 2.5h t =等)及其水位高度所对应的点,它们可能也在这条直线上,即在这个时间段中水位可能是始终以同一速度均匀上升的.(2)由于水位在最近5h 内持续上涨,对于时间t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水位高度y 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所以y 是t 的函数.开始时水位高度为3m ,以后每小时水位上升0.3m .∴函数0.3305()y t t =+≤≤是符合表中数据的一个函数,它表示经过h t 水位上升0.3m t ,即水位y 为()0.33m t +.其图象是图中点()0,3A 和点()5,4.5B 之间的线段AB .。
第3单元知识点七: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知识要点】1、 任何一元一次方程到可以转化为kx+b=0(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y =kx +b(k ≠0)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kx+b 确定它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2、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k x+b>0或kx+b<0(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y =kx +b(k ≠0)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典型例题】1、 画出函数y=-3x+6的图象,结合图象:(1)求方程-3x+6=0的解;(2)求不等式-3x+6>0的解集;(3)求不等式-3x+6≤0的解集;(4)求不等式-3x+6≤6的解集;(5)当﹘2<y ≤ 3,求x 的取值范围;(6)当﹘1<x ≤ 2 时,求y 的值.2、利用图象法解不等式组知识点八: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要点】1、以二元一次方程ax+by=c 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bc x b a +-的图象相同.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次函数和的图象交点.0321<--<x x【典型例题】1、 用图象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2、用图象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当 a 1:a 2 ≠b 1:b 2 时 ,方程组有唯一解;当 a 1:a 2=b 1:b 2 =c 1 :c 2时,方程组有无穷多解;当a 1:a 2=b 1:b 2 ≠c 1 :c 2时,方程组无解。
【随堂练习】1、如图,先观察图形,然后填空:(1)当x 时,1y >0;(2)当x 满足 时,1y >-1且2y >0。
2、 如图,直线y =x +b 与直线y =kx +6交于点P (3,5),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b >kx +6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3、直线y =k x +b 交坐标轴于A (-3,0)、B(0,5)两点,则不等式-k x -b <0的解集为( )A.x >-3B.x <-3C.x >3D.x <34、若直线x +2y =2m 与直线2x +y =2m +3(m 为常数)的交点在第四象限,则整数m 的值为( )3x +2y=-26x +4y=4 a 1x+b 1y=c 1a 2x+b 2y=c 2 ⎩⎨⎧=+-=-121y x y xA. ―3,―2,―1,0B. ―2,―1,0,1C. ―1,0,1,2D. 0,1,2,35、画出函数y=2x-1的图像,根据图象回答:(1)x 为何值时,y=1(2)x 为何值时,y ≥2(3)x 为何值时,-1≤y ≤2(4)当x <0时,求y 的取值范围【复习巩固】一、选择题。
一次函数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次函数y=3x+4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 ),与y 轴交点坐标为( )。
2.若点p(a ,b )在第四象限内,则直线y=ax+b 不经过第 象限。
3.函数y=(3k-2)x+1当k=( )时,图像过第一,二,三象限。
4.函数y=-3x+4的图像不经过第( )象限,且y 随x 的增大而 。
5.已知一次函数y=kx+b,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kb<0,则直线经过第 象限。
6.函数y=ax+1的图像与两坐标轴交点的距离是5,则a=( )。
7.某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且函数y 的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关系式 。
8.已知一次函数y=kx+2,请你补充一个条件: ,使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9.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5-2m,4-m)在第二象限,且m 为整数,则过点A 的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11.无论k 为何值,一次函数y=kx+k+2的图像必经过一定点,求这个定点的坐标 。
12已知点A(1,a),点B (2,b)是一次函数y=-4x+3的图像的两个点,试比较a 与b 的大小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在下列函数关系中,
(1)y=2x ;(2)y=x 2;(3)y=-2x;(4)y=20-x;(5)y=x 10
-2. 其中一次函数的有( )个。
A.1;
B.2;
C.3;
D.4.
14.一次函数y=(1-k)x+k,若k>1时,则函数图像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y=-2x-3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
1x中,y与x成正比例;
B.在y=-
2
1成正比例;
C.在xy=1中,y与
x
D.在圆的面积公式S=πr2中,S与r2成正比例。
16.直线y=mx+n与直线y=2x+1的交点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
17.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4,-2)和点(-8,7),求k与b的值。
18.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x≤3,相应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8≤y≤-6,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19.求直线y=-2x+3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0.已知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k2x-9的图像交于点P(3,-6)。
(1)求k1 k2的值;
(2)如果一次函数与x轴交于点A,求A点的坐标。
四.解答题(21,22各9分,23,10分,24,12分)
21.已知一次函数y=k1X-4与正比例函数y=k2x的图像都经过点(2,-1)。
(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这两个函数图像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22直线y=kx+b过点A(-1,5)且平行于y=-x.
(1)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2)若点B(m,-5)在这条直线上O为坐标原点,求m的值及三角形AOB的面积
23.已知一次函数y=(4a-3)x+(2-b),当a,b 为何值时,
(1)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函数图像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下方;
(3)函数图像过原点;
(4)函数图像过点第一,二,四象限。
24.已知直线y=-x+m+31与直线y=-32x+9
7m 的交点在第四象限。
(1)求正整数m 的值;
(2)求交点A 的坐标;
(3)求这两条直线与X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