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机械运动(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318.00 KB
- 文档页数:5
2021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基础----16cc8962-6ea3-11ec-91bb-7cb59b590d7d2021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基础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的目的是获取数据并做出判断。
2.长度测量工具称为。
常用长度测量工具有:、、、、、。
3.称天平上每个小网格的长度。
描述划分值是要有和。
4、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二看;三看。
5、刻度尺按照厚薄不同可分为刻度尺和刻度尺。
6.标尺可根据不同的划分值分为标尺、标尺、标尺和标尺。
7、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和。
8、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或者;(2)要用刻度线或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必须要物体。
(4)记录数据时,必须记录到分度值的位。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
9.从大到小的长度单位是:,,,,等等。
国际主要长度单位为。
10、判断记录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就看倒数第位的和分度值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的,如果不一致是的。
11.在我们记录的正确长度测量中,所有数字都是数字,一个数字是估计值,除最后一个数字外,所有数字都是数字。
12、误差是与的差异。
13.人员、工具和使用方法会出现错误。
14.避免错误。
但错误是可以的。
15、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有关,与测量的有关。
16、由于测量方法而产生的叫错误。
测量错误避免。
17、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不能避免,也不能减小。
18、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与有关。
19.除法值越小,长度测量值越长。
标尺的分度值是测量长度时可以达到的准确度。
20、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2);(3)。
21、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测量结果除了要记录到分度值的外,还必须满足除位可以不同,其余各位必须。
22.当从多次测量中获得平均值时,只能从测量结果中获得平均值,并使用错误的测量结果获得平均值。
力学-第一讲-运动和力(一)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考点1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的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2)分类: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分为运动和运动。
直线运动分为:①匀速直线运动②变速直线运动2.参照物(1)定义;以某一物体为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⑶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①假定所选的参照物是静止的.②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果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那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那就说它是静止的。
注意: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同一物体,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④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考点2 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得越快.(2)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通过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2.速度考点3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运动快慢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2)频闪照相:(3)特点;运动状态不变,即运动的方向和快慢都不变。
(4)图像:2.变速直线运动:(1)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的直线运动。
(2)频闪照相:(3)特点:运动过程中,运动的方向不变,快慢发生改变。
(4)图像:3.平均速度:(1)定义:运动的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与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v=s/t特别提醒:1.不能用各段速度的平均值来求整段的平均速度,即2.中间如果某一段有静止停留,这一段停留的时间也要计入总时间当中。
3.对于求平均速度来说,一定要看清楚求的是哪一段的平均速度,求哪一段就用哪一段的总考点4力学基础1.力的概念及其单位:(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
第一讲机械运动班级姓名知识点1 测量、长度、质量、时间的方法和读数例题1(1)小红家上月5日自来水表的读数为344m3,本月5日自来水表各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水表的示数是______m3,所以一个月来她家用去______m3水(精确到m3即可).(2)如图是根据广西北海市一家宾馆中所挂钟表的照片绘制的示意图,图中秒针、分针和标有24个数字的转盘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根据钟表的示数,这张照片是在北京时间(按24小时制计时)_____时_____分_____秒拍摄的。
知识点2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例题2造纸厂生产的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是它的横截面.从它的标签上知道,纸的厚度为d.但是,要想知道纸的总长度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纸很薄且卷绕的很紧,所以无法数出绕的层数;又因为纸筒上卷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请你设计一个简易的测量方案,估测卷纸筒上所卷绕的纸的总长度L(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您在测量过程中所测的量,最后写出计算纸的长度的表达式).知识点3 利用时间与速度图像分析例题3如图所示,甲,乙,丙为三个光滑线型轨道,带孔的光滑小球套在光滑轨道上,并沿轨道的顶端滑动.轨道的高度和总长度相同.将小球从轨道的顶端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时间t滑到轨道的底端,则关于时间t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小球所用时间最少B. 乙图中小球所用时间最少C. 丙图中小球所用时间最少D. 甲,乙,丙三个图中小球所用的时间相同例题4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则( )A. 甲车先到达B. 乙车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不能确定知识点4 相对运动问题的分析和计算例题5 有两艘潜艇一前一后,两者相距L ,且两者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v 同向前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一、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1. 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描述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的运动。
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也不变。
2.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但速度大小改变的运动。
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时,可以用平均速度,即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引入速度概念,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三、速度1.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速度的公式:v = s/t,其中v是速度,s是路程,t是时间。
3.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小时 (km/h)作为速度的单位。
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 = 3.6km/h。
四、长度的测量1. 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2.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并与被测物体长度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而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能够避免。
五、其他重要概念1. 运动的相对性:运动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2.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讲义(一)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 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例题:1、下列各物体中接近130厘米的是:( )A .体温表长度; B .乒乓球的直径; C .课桌高; D .写字台长度.2、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练习:一本书的厚度为8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 ;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 。
第一讲:机械运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基础组)精典例题: 一:1.填上适当的单位:一枚一元硬币的厚约2.5×10-3____________ 教室课桌高780__________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就用科学计数法)(1)30μm= nm ; (2)1600mm= dm ; (3)0.0025dm= km ;(4)2×10-3km= cm ; (5)63000m =______ ___km ; 3.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一正方体的边长,试指出其中的错误:(1) (2) (3)4.图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5.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对刻度尺进行观察:(1)观察它的 ;(2)观察它的 ;(3)观察它的 。
6.如图2所示的刻度尺,量程是 , 分度值是 。
7.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 cm ,5.36 cm ,5.36 cm ,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A 、5.36 cmB 、5.363 cmC 、5.3633 cmD 、5.36333 cm8.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cm ,其中准确值为 cm ,估计值为 cm 。
9.如右边的图3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10.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 ,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 、物理课本的厚度B 、一根粉笔的长度C 、黑板的长度D 、饮水杯的高度11.为测量某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有位同学这样做:先测出整本书的厚度,记为1.78cm ,然后翻到书的最后一页,记下页码为356,于是他算得每张纸得厚度为:1.78cm/356=0.005 cm 。
(1)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这种测量的思路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图2图1请举一例: 12.如左图所示,停表的读数______________。
右图中的示数是12.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和错误不同,_______是可以避免的,而_______是不能绝对消除的。
实验室中常采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 。
2.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月球绕着地球转 B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 .空气的流动 D .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 3.图1中收割机司机的判断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田野旁的小朋友的判断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4.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出来”,诗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5.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面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地面B 、直升飞机C 、自己D 、无法判断6. 1999年5月深圳塞格广场工地上,有一栋高291.6 m 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3时,刮起了大风, 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临近数千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A 、乌云B 、地面C 、自己D 、大楼7. 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 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 A .子弹飞行速度很慢 B .飞机飞得很快C .子弹在空中静止D .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9.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 .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C.云本来就不动D.云向西运动 10.我国古代的一部小说里写了这样一件事:某人说:“去年的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内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墙外了。
”在学习了运动学的有关知识后,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理解的?三:1.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裁判员是以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2、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 ,即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路程的多少。
3、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0 ; (2)人的头发直径约为70 ;(3)我们学校教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 m 。
4、与一只粉笔的直径和人步行的速度最接近的值分别是( )A 、1cm 和4.5km/hB 、1dm 和1.2m/sC 、1m 和1.5m/sD 、lmm 和1.2m/s 5.单位换算:20m/s=___ ___km/h 54km/h=___ ___m/s 10 m/s=_ ___km/h72 km/h=_ ___m/s 54 m/s=_ ___km/h 6、客机匀速飞行的速度为250 m/s ,对其物理意义解释正 ) A 、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m B 、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m/s C 、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m D 、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m/s7.如右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 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的方法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其结果表示______的平均速度大于______的平均速度.8、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100m ,前一半路程用了10s ,后一半路程用了5s ,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m/s ,通过后一半程的速度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10.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 s 内通过的路程是160 m,它的速度是______m/s,它25 s 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它在第30 s 内的速度是______m/s.11.两物体分别以速度υ1、υ2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 1 、s 2, 所用时间为t 1和t 2,那么( )A.若s 1>s 2,υ1>υ2,则一定有t 1>t 2B.若s 1=s 2,υ1>υ2,则一定有t 1>t 2C.若υ1>υ2,t 1=t 2,则一定有s 1>s 2D.若s 1<s 2,t 1>t 2,则一定有υ1>υ212.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m ,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 ,则它在4min 内的平均速度为( )A.1.67m/sB.2.17m/sC.1.2m/sD.2m/s13.海洋是生物的大千世界,水中物种繁多。
其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动物是猎豹,速度每秒可跑40m,在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它们速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褐海燕 旗鱼 猎豹B .旗鱼 褐海燕 猎豹C .猎豹 褐海燕 旗鱼D .褐海燕 猎豹 旗鱼14.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南京驶向上海,若上海距南京的距离为6.24×105m,则 A .该汽车的行驶的速度是130km/h B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C .该汽车8.92h 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D .该汽车8.92×104s 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15.2005年底,洋山深水港建成通车。
通往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全长32.5千米,一辆轿车匀速通过大桥需要半小时,该轿车的速度为________千米/小时。
轿车上的人看到大桥栏杆在运动,他是选取___________为参照物。
16.金茂大厦主楼高88层,人乘坐电梯匀速直达主楼顶层需要45秒的时间,若电梯的运行速度为9米/秒,则主楼高约为____________米,在上升过程中,若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17.如图(a )、(b )所示为甲、乙两辆电动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是______米/秒,甲车的速度______乙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两车同时同方向出发,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8.如图(a)和(b)是甲、乙两辆小车运动时的s-t 图像。
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正确的描述是( )A .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2倍。
B .甲所需的时间是乙所需时间的一半。
C .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
D . 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4倍。
计算:1.百米赛跑时,起跑点的枪声需要多少秒才能传到终点的计时员?(保留一位小数)2.火车的速度是90km/h ,火车到桥前某处鸣笛,5s 后站在桥头的人听到火车的鸣笛声,问再经过多长时间火车到达桥头?3.小华骑自行车上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从家到书店路程为1800m ,从书店到学校路程为3600m ,当他从家出发骑到书店用时5min ,在书店门口等同学用了1min ,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12min 到达学校。
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大?4.小明一家驾车外出去秋游,在路上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⑴ “12km”的含义是 ;“60”的含义是___ ________;⑵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18min ,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⑶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这两个标志牌到月牙湖最快要需要用几分钟?列车由上海至南京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