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546.50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最全版)一、前言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是一种可致残甚至是致命的疾病。
如不及时治疗,二尖瓣狭窄进行性加重可导致严重症状及并发症出现(如:肺水肿、体循环栓塞、肺动脉高压)。
急性风湿热后形成二尖瓣狭窄估计至少需要2年,通常需5年以上的时间。
多数患者的无症状期为10年以上[1]。
根据北美洲对1 000例急性风湿热儿童2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65%的患者在从最初的风湿热痊愈后才出现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而在这些患者中单纯二尖瓣狭窄的发生率达到12%[2]。
在我国,根据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人数达到了250万[3]。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目前仍有大量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我国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病率1.8‰,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3[4]。
先天性畸形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内膜炎为二尖瓣狭窄的罕见原因。
二尖瓣狭窄早期表现为瓣膜交界边缘处发生水肿和渗出,随后纤维蛋白沉积使瓣膜边缘增厚,瓣膜交界处逐渐粘连、融合,进而二尖瓣口变小形成二尖瓣狭窄。
纤维性病变还可累及瓣下腱索和乳头肌,使其缩短和粘连,这也是导致二尖瓣狭窄的重要因素[5]。
正常成人二尖瓣瓣口面积为4~6 cm2。
当瓣口面积<2.0 cm2时,即发生有意义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瓣口面积减小至1.5~2.0 cm2属于轻度狭窄,1.0~1.5 cm2属于中度狭窄,瓣口面积<1.0 cm2时属于重度狭窄[6]。
当严重狭窄时,左心房压需高达20~25 mmHg(1 mmHg=0.133 kPa)才能使血流通过狭窄的瓣口。
升高的左心房压会导致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升高,从而发生劳力性呼吸困难[1]。
当左心房压超过30 mmHg 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临床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心脏瓣膜病指南中并未再提出以上分级,而是根据二尖瓣瓣口面积的大小,将二尖瓣瓣口面积≤1.5 cm2定义为"严重狭窄",因为这种情况通常表示在正常心率时二尖瓣跨瓣压力梯度>5~10 mmHg。
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又称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是经静脉穿刺心房间隔后将特制的球囊导管插到狭窄的二尖瓣口,借助球囊快速充盈的膨胀力将粘连融合的瓣叶撕开的方法,对瓣膜弹性较好、瓣下装置损害较轻的轻度及中度二尖瓣狭窄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是一种创伤小、相对安全、术后康复快、可重复进行的治疗手段。
心脏功能五级分级法1.根据心脏功能五级分级方法,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的适应证选择如下:0级病人不必考虑手术治疗。
一级病人,一般也不需要手术治疗。
但X线检查显示有较明显的肺淤血和心脏扩大,或心电图示有较明显的右心室肥大,作二尖瓣球囊扩张失败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二级和三级病人都有明显的二尖瓣狭窄症状,如果球囊扩张失败,又无手术禁忌,都适于手术治疗。
四级病人有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完全丧失劳动力。
这类病人,迫切需要手术治疗;但术前必须先经内科治疗,将心力衰竭控制以后,才能进行手术。
2.二尖瓣狭窄伴有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和轻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者,可考虑本手术治疗;如这些合并存在的多瓣膜病变已使左心室明显肥厚扩大者,则禁忌本手术。
3.单纯性二尖瓣狭窄病,发生急性肺水肿或大咯血,经内科治疗不能有效控制时,金属重度狭窄,应及早施行甚至急症手术治疗。
年龄不应太受限制,主要决定于病情发展。
4.二尖瓣狭窄合并妊娠不是手术的禁忌证,但必须慎重对待。
如在决定于病情发展。
明显加重,或能维持在临床分级的一级或二级者,可以待分娩后再考虑手术。
如在妊娠期间,症状明显加重,内科积极治疗不能控制者,无论在妊娠何期,都应考虑手术治疗。
5.二尖瓣狭窄适合手术治疗,但有风湿活动的临床或化验检查变化者,应先控制风湿活动,待被控制3个月后才能手术。
需要紧急手术抢救的病例除外。
6.二尖瓣狭窄并有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者,应先积极治疗心内膜炎,待治愈后才能手术。
但如心内膜炎经长期治疗仍不能控制,而二尖瓣病变不手术已无法等待时,只得勉强手术,不过必须有敏感的抗生素作保证。
悦读大家·诊疗-108 - Family life guide谢秀琴文(乐山市人民医院 介入室)所谓的心脏介入术,是临床上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技术,通过对患者实施体表血管穿刺,并借助于数字减影连续投照作用,利用临床上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就可以对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诊断与治疗。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心脏介入术作为近代来较为先进的心脏疾病诊治疗法,其整体的发展十分迅速,它所涵盖的手术类型也很多,比如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等都属于是心脏介入术。
冠脉内介入术治疗的术后护理从目前临床治疗的情况来看,经桡动脉穿刺术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经桡动脉途径实施的介入术可以治疗多种复杂及高难度的病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有并发症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①前臂疼痛或者不适;②桡动脉痉挛;③穿刺点出学;④前臂血肿;⑤前臂筋膜室综合征;⑥桡动脉闭塞等。
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临床上也有其对应的护理措施,比如针对患者出现的前臂疼痛或不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转移患者注意,使其精神完全放松,血管保持松弛;②对即将进行穿刺的部位进行充分的麻醉,减轻其穿刺时的局部刺激;③在操纵器械的时候,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如果感觉在穿刺过程中有明显的阻力,则应缓慢撤出然后重新进入;④最好选择较细的导管材料,以此来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⑤全程都应当进行透视操作,若患者的解剖走行异常,则要采用超滑导丝,调整好方案后再缓慢地通过血管。
除此之外,在为患者实施了冠脉内介入术后,还有以下几种情况是需要护理人员多加注意的:持续实施24~48小时的心电及血压监护。
手术结果后,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律、心率以及其他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在初始护理阶段,每过15~30分钟就应该为患者测量一次血压、脉搏与心率,随着护理时间的推移,后续可保持在每2小时测量一次即可。
若检测过程中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了异常变化,必须立即上报到主管医生处,并及时为患者采取医疗护理,尤其是要预防、警惕冠脉内介入术患者出现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并发症,一旦出现此症患者的心前区将突发疼痛问题,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猝死。
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解读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是一种可致残甚至是致命的疾病,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但是并不能解除狭窄瓣膜对血流的阻碍。
自1984年日本学者Inoue等[1]首次报道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以来,PBMV已逐渐成为MS的首选治疗方法。
我国自1986年首次开展PBMV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无论是技术还是器械均已成熟。
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组织全国专家,在近年临床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对这一领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决策、治疗方案、特殊患者处理、围手术期药物治疗、二级预防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参考国际相关指南,达成共识,编写了2016年中国PBMV指南。
我院于1988年开展PBMV至今累计完成2000余例,作为此领域的拓荒者之一,我们对PBMV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决策[2-9]、房间隔穿刺的定位方法[10]、特殊患者处理[11-13]以及并发症的防治[14]等问题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下面我们仅对2016年中国PBMV指南适应症及禁忌症的推荐进行解读及质疑。
PBMV适应症[15]推荐如下:1、有症状的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形态良好且无禁忌,推荐PBMV(Ⅰ,A);2、无症状的重(极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形态好且无禁忌,PBMV是合理的(Ⅱa,C);3、有症状的轻度MS,如运动时有显著的MS血液动力学证据,可考虑行PBMV(Ⅱb,C);4、有症状的中重度MS,心衰严重,瓣膜形态可且无外科手术计划或外科手术风险高危,可考虑行PBMV(Ⅱb,C);5、无症状的中、重度MS,瓣膜形态好伴有新发房颤且无禁忌,可考虑行PBMV (Ⅱb,C);6、PBMV术后、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者,瓣膜形态好且无禁忌,可考虑行PBMV(Ⅱb,C);7、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反流、轻中度主动脉瓣病变,LVED≤55mm,可考虑行PBMV(Ⅱb,C)。
202121死患者救护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1):6-9.Guan ZM ,Xie JJ ,Zhang J ,et al.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closed cycling communication in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J Qilu Nurs ,2019,25(21):6-9.[19]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0):766-783.Cardiology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9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C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 -ment of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 -tion [J ].Chin J Cardiol ,2019,47(10):766-783.[20]刘艳萍,李慧杰,丁艳丽,等.护士对胸痛中心时间节点管理的认知现状及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7):665-668.Liu YP ,Li HJ ,Ding YL ,et al.Status and analysis of nurses 'cognition of time node management in chest pain center [J ].J Nurs Train ,2020,35(7):665-668.[21]郝云霞,李庆印.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36-41.Hao YX ,Li QY.Construction of nursing practice guideline for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Chin J Nurs ,2019,54(1):36-41.[22]刘艳萍,杨红蕾,丁艳丽,等.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7):2204-2206.Liu YP ,Yang HL ,Ding YL ,et al.Effects of optimizing project i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o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est pain center [J ].Chin J Mod Nurs ,2019,25(17):2204-2206.(本文编辑谢贞武瑞)本文作者:陈霞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1.01.009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LQ20H020004)作者单位:310003杭州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陈霞:女,本科,主管护师,副护士长,E -mail :2020-08-29收稿经心尖行二尖瓣修复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护理实践陈霞申屠慧萍吕美华郑骏楠【摘要】总结1例重度二尖瓣脱垂患者经心尖行二尖瓣缘对缘联合腱索修复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护理经验。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康复护理冯春美,郑林林摘要:[目的]观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 K P )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㊂[方法]对104例病人进行术前病情评估㊁心理护理㊁术前准备及术后指导康复锻炼㊁健康宣教等有效护理措施㊂[结果]10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0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明显缓解,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d ㊂[结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能保证病人顺利接受手术,促进病人康复㊂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05.029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05043402 我院2009年11月 2012年6月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㊁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均取得满意的疗效㊂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11月 2012年6月共收治104例病人,其中男54例,女50例;年龄32岁~86岁;转移瘤32例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2例均有明显的腰背部疼痛,但无明显的神经症状,肿瘤转移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32例均疼痛难忍;根据病史㊁症状与体征㊁影像学检查(X 线㊁C T )确诊,经X 线片和C T 证实椎体后壁完整,椎内无明显受压㊂1.2 结果 本组10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0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明显缓解,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d ㊂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病情评估 病人入院后通过和病人交谈,认真收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注意原有疾病(高血压㊁糖尿病等)的治疗和控制,尤其注意有无凝血性疾病及严重心肺疾病㊂询问病人有无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史,如有一定要通知手术医生,延缓手术日期㊂术前对病人疼痛程度(V A S )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A D L )评分,有吸烟史的病人嘱其停止吸烟,如有痰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痰,评估病人的手术耐受能力,指导病人练习床上解小便㊂2.1.2 心理护理 病人对手术㊁麻醉及治疗经过的担忧以及相关医疗知识的未知㊁不确定,担心住院对家庭照顾㊁子女和老人等带来不便,从而产生紧张㊁焦虑的心理㊂因此,除了对病人进行病情评估,还要进一步评估其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对其住院的反应㊁态度,以利于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㊂介绍病人结识同类手术康复者,使病人通过后者的现身说法体会成功的经验[1]㊂2.1.3 术前准备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体位常采用俯卧位㊂术前需评估俯卧位的耐受时间,术前3d 指导病人练习床上解小便和俯卧,腰部过伸位㊂协助病人采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双手放于躯干两侧,俯卧时间逐渐增加到30m i n 以上,每日2次㊂嘱病人多进食营养㊁易消化食物的饮食,多食新鲜水果㊁绿叶蔬菜[2]㊂术前1d 清洁肠道,如术前晚予开塞露灌肠器排便,如有必要可用0.2%肥皂水清洁灌肠㊂术前2h 术野备皮㊂手术前的晚上病人要保证良好的睡眠㊂术前12h 禁食,术前4h ~6h 禁饮水,术前30m i n 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㊂2.2 术后护理2.2.1 体位护理 病人术后回病房后平卧4h ~6h ,6h 后根据病人情况,协助轴线翻身,侧卧时两腿间垫软枕,以增加舒适感㊂2.2.2 生命体征监测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因骨水泥的不良反应或骨水泥的渗漏可发生缺氧,血压下降,严重时发生肺栓塞或低血压性休克[3]㊂2.2.3 疼痛护理 术后进行疼痛评分,观察病人疼痛程度的变化㊂根据病人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一般服药后症状可明显缓解㊂2.3 康复锻炼 术后返回病房病人完全清醒后指导病人进行足背屈伸㊁股四头肌和臀肌等长收缩练习,术后第2天教会病人正确的起床方法,病人佩戴好腰围由护理人员协助下床活动,身体虚弱者可延长下床的时间㊂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人2周内应以轻柔的锻炼为主,仰卧位收腹臀肌收缩练习,屈髋屈膝练习,肩胛部收缩练习,站位收腹上肢上伸练习㊂术后2周~4周行站立弯膝沉降练习,墙角俯卧撑练习㊂2.4 健康教育 ①骨质疏松的注意事项或禁忌是脊柱屈曲㊂脊柱屈曲连同旋转一起被认为是脊柱压缩骨折的潜在危险[4],因此要告知病人关于屈曲可能带来的骨折的风险,特别是被迫屈曲活动㊂指导病人特别注意离床起身和弯腰提物等动作㊂许多人倾向屈曲腰椎和胸椎起床,这会增加脊柱的负荷㊂应教导病人学会在床上掌握使用原木滚动技术来维持良好的脊柱力线㊂病人应给自己提供广泛的支持基础,屈髋和膝的方式替代部分腰椎的屈曲度,且用下腹的肌肉来稳定脊柱㊂②指导骨质疏松病人进行食疗改善骨质疏松,如多食黑芝麻㊁鱼类㊁豆类制品等㊂③对病人进行安全教育,教会病人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腰椎前屈,老年病人外出时最好拄拐杖,以上措施可防止病人跌倒,避免再次出现压缩骨折㊂嘱病人终身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㊂④指导病人腰围持续佩戴不宜超过6周,因长时间佩戴腰围容易引起腰部肌肉萎缩,降低腰椎的稳定性,3个月内再外出或做轻体力劳动时要佩戴腰围保护腰椎㊂日常生活中每次坐的时间不宜长过1h ,需要长时间坐位时要每隔1h ~2h 要起身适当活动㊂术后3个月㊁6个月及1年随诊㊂3 小结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具有创伤小㊁手术时间短㊁疗效显著㊁并发症少㊁卧床时间短等优点[5],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能更好地使压缩或塌陷的椎体复位,恢复脊柱稳定性㊂手术前的入院评估㊁心理护理㊁体位练习和术前准备是手术能顺利进行的关键㊂术后生命体征监测㊁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的康复锻炼为病人顺利康复出院提供了保证,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再次发生骨折的的提供了必要条件㊂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在防止再次出现压缩骨折和如何防㊃43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F e b r u a r y,2014V o l .12N o .5摔倒方面还要进一步探究㊂参考文献:[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172.[2] 杨惠林,H a n s e nA Y ,陈亮,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J ].中华骨科杂志,2003,23(5):262265.[3] 王莉莉,马向阳,吴秋容,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报,2006,13(1):4041.[4] S i n a k iM ,M i k k e l s e nB A.P o s t m e n o p a u s a l s p i n a l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F l e x -i o n v e r s u s e x t e n s i o n e x e r c i s e s [J ].A r c hP h y sM e dR e h a b i l 1984,65(10):593596.[5] 于桂兰,王俊霞,刘莉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河北医药,2010,32(12):16511652.作者简介 冯春美㊁郑林林单位:255033,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㊂(收稿日期:20130826)(本文编辑卫竹翠)气管切开病人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的护理谷列霞摘要:回顾性分析74例气管切开病人的临床㊁护理资料,护士在做好一般基础护理的同时,采取充分湿化气道㊁正确及时吸痰㊁控制感染㊁给予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74例病人治愈45例,好转21例,死亡7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㊂关键词:气管切开术;一次性气管套管;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05.030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05043502 一次性气管套管在危重病人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起保持呼吸道通畅㊁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㊁确保各项治疗实施的重要作用[1]㊂2011年4月 2013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救治74例气管切开病人,均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现将护理总结如下㊂1 临床资料本组74例病人,男45例,女29例;年龄11岁~83岁(50.6岁ʃ2.73岁);颅脑外伤59例,高血压脑出血15例;置管时间4d ~91d (44.1d ʃ4.32d );治愈45例,好转21例,死亡7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㊂2 护理2.1 病房环境的管理 病房室温保持在20ħ~24ħ,相对湿度60%~70%,每日应对室内空气用紫外线消毒2次,并用84消毒液擦拭床头㊁桌面等物体表面,地面用含有效氯500m g /L 消毒液湿式拖地2次或3次㊂每日开窗通风1次或2次,每次30m i n;禁止摆放鲜花及喷洒各种香水和空气清新剂[2]㊂对病房进行严格管理,限制探视人数,防止交叉感染㊂2.2 正确吸痰 我科在传统吸痰法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实践和创新,最终确立了改进法吸痰㊂2.2.1 传统法吸痰 在无负压的情况下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切开处的套管深处,然后打开负压,边旋转边向上提吸,每隔2h ~4h 按医嘱吸痰1次㊂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㊂2.2.2 改进法吸痰2.2.2.1 随吸痰管插入深度调节负压 吸痰管可带负压插入气管切开处的套管,估计导管下至最深处关闭负压再上提1c m ,直达支气管内(一般情况下常可插入右支气管,如遇插入左支气管可将病人头部尽量向左转),刺激呛咳(可轻轻按压胸骨上窝的气管处),开放负压后旋转上提吸痰管,不可上下提吸㊂清醒病人鼓励其咳嗽,再配合翻身㊁叩背㊂如果管道限制㊁病情危重不便翻身时可叩击胸部㊂2.2.2.2 按需㊁适时吸痰 病人出现咳嗽或呼吸窘迫征象㊁出现痰鸣音或观察到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应立即吸痰㊂根据双肺呼吸音㊁有无痰鸣㊁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㊁病人出现呛咳㊁气道压力增高及呼吸机高压报警情况给予及时吸痰㊂对于痰多且黏稠者不宜一次吸完,操作程序为:2m i n100%高浓度氧ң吸痰ң气道湿化ң呼吸囊膨肺,配合体疗ң吸痰ң2m i n 100%高浓度氧㊂2.2.2.3 准确掌握吸痰指证 临床上吸痰过于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道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吸痰不及时可使痰液黏稠㊁呼吸道不通畅㊁肺不张,甚至窒息㊂根据病人的痰鸣音有无呛咳㊁血氧饱和度下降㊁听诊双肺有痰鸣音㊁呼吸机高压报警㊁气管导管内分泌物㊁吸气峰压增加或潮气量减少㊁可能发生胃内容物误吸等情况综合判断,痰多者多吸,无痰或痰少者尽量少吸痰,这样不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避免了痰液阻塞现象㊂另外,据于晓芬等[3]报道,吸痰前后若不给病人高于原来使用浓度的氧气,气管内吸痰会导致低氧血症,造成脑组织缺氧缺血,加重脑损伤,因此,在吸痰前后应给其2m i n 纯氧十分必要㊂吸痰操作时由两人配合完成,一人吸痰,一人膨肺㊂膨肺者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㊁心律㊁血压及口唇颜色,出现血压下降㊁血氧饱合度<95%㊁心率增加㊁心律失常,应立即停止吸痰㊂2.3 充分湿化气道 气管切开后建立人工气道,使吸入的气体失去了上呼吸道的温暖㊁湿润功能,极易引发气道阻塞导致继发性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湿化呼吸道能有效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㊂我科将α糜蛋白酶4000U 及地塞米松5m g 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50m L 中使用输液泵24h 持续气管内滴入㊂2.3.1 吸入气体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0ħ,最高温度不能高于40ħ,因为温度低于20ħ可引起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气道过敏者还可引起应激反应,诱发哮喘㊂如果吸入气体的温度高于40ħ,也可造成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体温升高㊁出汗,严重时可发生呼吸道烧伤[4]㊂根据痰液黏稠度和吸引是否通畅,判断和调节湿化液量并辅以沐舒坦300m g 每次加㊃534㊃全科护理2014年2月第12卷第5期(总第314期)。
经皮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并发症及预防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成形术;并发症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是风湿热的后遗症,亦有老年退行性和儿童先天性病变[1]。
持续性炎症、多发性骨髓瘤、左心房粘液瘤、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可导致,且以女性患者居多。
当其狭窄时必然导致血流不畅,引起肺静脉和肺动脉压力升高并随着狭窄程度的严重而增加,最终将影响左心射血功能。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外科直视分离术、闭式分离术、瓣膜置换术等。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以其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成为目前治疗MS的首选方法。
本文就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及预防综述如下。
1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原理是利用向球囊内快速加压充液,通过球囊机械的膨胀力使二尖瓣沿着阻力最小的粘连交界处向瓣环方向裂开,并可压碎瓣叶内小的结节状钙化灶从而使二尖瓣口面积增大[2]。
随着瓣口面积的增加,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跨瓣压差、左心房压及肺动脉压均下降,心排血量增加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
其最常用的介入治疗过程主要是:①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静(动)脉,准确定位房间隔;②应用改良Inoue穿刺方法先确定卵圆窝的位置,再行房间隔穿刺;③用扩张管扩张股静脉和房间隔穿刺孔;④选择合适的Inoue球囊导管,采用逐步递增法扩张二尖瓣至满意效果[23]。
二尖瓣成形术除了选择Inoue球囊外,还可利用金属扩张器(metallic commissurotome,PMMC)和双球囊技术(multi track double balloon,MTDB),均可取得较好的即时效果[4]。
影响PBMV疗效的主要因素有:①病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