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帽和口罩,戴无菌手套。面向新生儿头

评估:孕妇既往病史,有无遗传疾病、孕产史、本次妊娠产次、孕周,有

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心脏病、感染性疾病)、分娩期

并发症(胎膜早破、脐带位置异常、胎儿窘迫等)及产前用药等,并了解相关的

检查结果、孕妇对新生儿气管插管的认知程度和心理反应、新生儿娩出情况

Apgar评分、新生儿行气管插管的指证、室温和新生儿辐射台的温度是否适宜。

用物准备:(1)消毒器官插管物品(咽喉镜、 2.5mm 或3mm 气管导管

和导芯),将叶片连接到咽喉镜把柄上,检查灯泡的亮度。金属导

芯插入气管导管,不超过导管端。导管前段涂润滑油。

(2)吸引装置(负压吸引器、吸球、8号或10号吸痰管、8

号鼻饲管),吸引器调节负压为<13.3kPa(100mmHg)。

(3)吸氧设备,如氧气(90%~100% 浓度)、面罩和复苏气囊, 复苏

气囊连接氧气,氧流量调节到5~10L/mi n 。

(4)其他物品包括听诊器、口垫、胶布和剪刀。

「摆放体位

经口腔插管法

判断插管的深度

插管:(1 )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下颌使口张开。(2)左手持咽喉

镜伸入新生儿口腔,显露悬雍垂。(3)左手持咽喉镜沿舌背深入至咽部,上

抬挑起会厌,暴露声门。(4)右手将已放入导管芯的器官导管由口腔*

右侧伸入。(5 )导管芯进入声门1cm时退出管芯,继续将导管推至估

算长度。(6 )置入口塞,推出咽喉镜,固定插管。

插管:(1 )器官导管外涂润滑油(2)插入鼻孔 将导管用胶布及系带固定于脸颊部和枕部 记录插管的过程和插管的深度 观察新生儿插管后的呼吸情况 新生儿:包囊好新生而那,去合适体位摆放 用物:按要求分类处理

护士:洗手 经鼻腔插管法 检查鼻腔 摆放体位 观察记录

整理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

2 我们医院危重产妇多,剖出的,遇到几个窥喉声门暴露良好,插管声门下有阻力,又不敢暴力插入,换管,但2.0的管都不能通过。正常来说,2.0的管用于800~900克的小新生儿声门下是能通过的。(我们最小插过700克的,2.0很顺利)。,面罩通气胸廓无起伏,颈部渐粗,怀疑完全梗阻或解剖异常。但我们没做过这种危重新生儿有创气道,说实话,也不敢轻易尝试。关于这种危重新生儿复苏的呼吸道管理方面,如何处理为好? 一、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 1.气管导管的选择气管插管是新生儿心肺复苏的重要措施,选择气管导管的原则是插入后的气管导管远端应距气管隆突0.5~1cm。这样即可以吸取气管深部和两侧主支气管开口处的分泌物,又不会把气管导管插入一侧主支气管而导致另一侧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如果新生儿体重在 1.0kg以下,选用管径为2.0mm的气管导管;体重在1~1.5kg,选用管径为2.5mm的气管导管;体重1.5~2.5kg,选用管径为3mm的气管导管;体重2.5kg以上,选用管径为3.5mm 的气管导管。 一般来讲,F2.0的气管导管在正常新生儿应用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您提到的低体重新生儿,出现F2.0气管导管插入困难是十分可能的,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是与以下因素有关:小儿气管的发育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并且环状软骨为其呼吸道的最为狭窄处。气管导管的标准编号是以其内径(mm)进行的,F2.0气管导管的外径可因生产厂商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别(即气管导管管壁的厚度不同,尽管其内径相同),尽管管壁厚度的差别对成年人的气管导管选择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对小儿,尤其是新生儿造成显著影响。 由于贵院是妇产医院,经常需要参加新生儿复苏,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您可自制一根紧急通气导管芯,即准备一根外径为2.0mm、长度为12-15cm的薄壁中等硬质的PVC管,内放一细金属丝作为管芯,必要时可在明视下将此PVC 导管插入新生儿气管内,然后通过以下方法即可进行紧急通气管理:①将一个18号粗针头连接在PVC导管远端,然后将给氧管连接在将粗针头的尾部即可气管内给氧。②直接将适用于内径为2mm气管导管的接头连接于PVC导管远端。③将18号粗针头连接在PVC导管远端,将无活塞的1ml注射器连接到粗针头的尾部,将内径分别为5mm的气管导管接头插入在注射器的空针筒上。 2.气管插管的方法备好气管导管和喉镜,用38℃温水预温气管导管,以减轻其对喉部的刺激。常用Portex气管导管,其配有专用金属插管芯,供插入气管导管内来支持气管导管的弯度和韧度。 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新生儿的体位极重要,要使患儿仰卧,头颈伸直。使口、咽、喉、气管弯度减少。由于新生儿头大颈短,头呈前屈位。所以,寰枕关节只要充分伸展即可。用环形枕头或头圈垫在枕部下作固定用即可。切忌使新生儿的头极度后仰,因为这样可使口轴和咽喉轴不成直线,反而不利于气管插管操作。

小儿气管插管型号选择

小儿气管插管型号选择 2岁以上患儿使用的导管号=年龄/4 +4 小儿气管导管号选择及插入长度 年龄导管内径mm 插入长度(经口)cm 插入长度(经鼻)cm 早产儿 2.5-3.0 7-9 8-12 足月儿 3.0-3.5 10 12 6月 3.5 11 13 1岁 4.0 12 15 2岁 4.5 13 16 4岁 5.0 15 17 6岁 5.5 16 19 8岁 6.0 18 20 10岁 6.5 20 22 12岁7.0 21 22 新生儿气管插管型号的选择及插入深度 胎龄(周)体重(g)插管型号即内径(mm)插入深度(唇至管端)(cm)吸痰管型号Fr <28 ≤1000 2.5 7 6 -34 -2000 3.0 8 6 -38 -3000 3.5 9 6 >38 >3000 4.0 10 6.5 2岁以上患儿使用的导管号=年龄/4 +4 小儿气管导管号选择及插入长度 年龄导管内径mm 插入长度(经口)cm 插入长度(经鼻)cm 早产儿 2.5-3.0 7-9 8-12 足月儿 3.0-3.5 10 12 6月 3.5 11 13 1岁 4.0 12 15 2岁 4.5 13 16 4岁 5.0 15 17 6岁 5.5 16 19 8岁 6.0 18 20

10岁 6.5 20 22 12岁7.0 21 22 新生儿气管插管型号的选择及插入深度 胎龄(周)体重(g)插管型号即内径(mm)插入深度(唇至管端)(cm)吸痰管型号Fr <28 ≤1000 2.5 7 6 -34 -2000 3.0 8 6 -38 -3000 3.5 9 6 >38 >3000 4.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精品文档交流 2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帽和口罩,戴无菌手套。面向新生儿头 端 评估:孕妇既往病史,有无遗传疾病、孕产史、本次妊娠产次、孕周,有 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心脏病、感染性疾病)、分娩期 并发症(胎膜早破、脐带位置异常、胎儿窘迫等)及产前用药等,并了解相关的 检查结果、孕妇对新生儿气管插管的认知程度和心理反应、新生儿娩出情况 Apgar评分、新生儿行气管插管的指证、室温和新生儿辐射台的温度是否适宜。 用物准备:(1)消毒器官插管物品(咽喉镜、 2.5mm 或3mm 气管导管 和导芯),将叶片连接到咽喉镜把柄上,检查灯泡的亮度。金属导 芯插入气管导管,不超过导管端。导管前段涂润滑油。 (2)吸引装置(负压吸引器、吸球、8号或10号吸痰管、8 号鼻饲管),吸引器调节负压为<13.3kPa(100mmHg)。 (3)吸氧设备,如氧气(90%~100% 浓度)、面罩和复苏气囊, 复苏 气囊连接氧气,氧流量调节到5~10L/mi n 。 (4)其他物品包括听诊器、口垫、胶布和剪刀。 「摆放体位 经口腔插管法 判断插管的深度 插管:(1 )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下颌使口张开。(2)左手持咽喉 镜伸入新生儿口腔,显露悬雍垂。(3)左手持咽喉镜沿舌背深入至咽部,上 抬挑起会厌,暴露声门。(4)右手将已放入导管芯的器官导管由口腔* 右侧伸入。(5 )导管芯进入声门1cm时退出管芯,继续将导管推至估

算长度。(6 )置入口塞,推出咽喉镜,固定插管。 插管:(1 )器官导管外涂润滑油(2)插入鼻孔 将导管用胶布及系带固定于脸颊部和枕部 记录插管的过程和插管的深度 观察新生儿插管后的呼吸情况 新生儿:包囊好新生而那,去合适体位摆放 用物:按要求分类处理 护士:洗手 经鼻腔插管法 检查鼻腔 摆放体位 观察记录 整理

新生儿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护理常规 一、插管前物品准备: 1.气管导管(无气囊)的选择:由于不同的新生儿个体差异较大,在实际的气管插管中一般准备三种型号的导管,一根为计算值的型号,另两根为与计算值上下相差0.5毫米的导管,在紧急情况下可用估计法选择导管,即导管的外径约等于患儿之小指粗细。以下为新生儿气管插管参数。新生儿 气管插管的型号即内径(mm)=体重(kg)/2 + 2 经口插入深度即唇-管端(cm)=体重(kg) + 6 经鼻插入深度即鼻-管端(cm)=体重(kg) x 2 + 6 附:2-12岁 气管插管的型号即内径(mm)=年龄(Y)/4 + 4 经口插入深度即唇-管端(cm)=年龄(Y)/2 + 12 经鼻插入深度即鼻-管端(cm)=年龄(Y)/2 + 14 2.喉镜:喉镜叶片一套大小不等数片,处于备用状态,镜柄所需电池及灯泡应保证有备用供应 3.其他用物:胶布、简易呼吸器、新生儿面罩、一次性吸痰管数根、吸痰 器、无菌生理盐水250毫升2瓶,无菌吸痰盅2个。 二、插管时医护配合: 1.护士准备好插管用物;摆体位:将患儿头部移至床边,颈下垫软枕,使头颈略后仰; 2.留置胃管者先抽出胃内容物;拔除胃管,吸净口、鼻、咽喉分泌物,待插气管导管后再重置胃管, 3.医生将简易呼吸器加压給氧数分钟 4.在医生插管的时候护士必须将患儿的体位固定住,导管插入患儿口腔内后护士即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气管导管加压给氧,医生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一致,调整导管位置,胶布固定;测量导管外置长度并记录,整理病人正确舒适的体位。 三、插管期间护理 1.每天口腔护理2次。 2.保持气管导管位置:每班测量并记录导管外置长度,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一致,随时检查固定是否牢靠,胶布随脏随换,可用沙袋或水袋固定患儿头部,必要使用镇静剂。 3.确保气管导管通畅:按医嘱要求吸痰或根据病情需要吸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