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我国偷逃增值税现象的分析

对我国偷逃增值税现象的分析

对我国偷逃增值税现象的分析
对我国偷逃增值税现象的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商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在商业企业销售额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增值税却没有同步增长。作为税收流失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偷逃税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税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我国自 1994 年税制改革以后,作为主体税种的增值税的偷逃税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先后出现了多起利用伪造、倒卖、盗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税的大案、要案,为此,国家税务总局于 1994 年 3 月开始组织实施以加强增值税管理为目的的“金税工程”。 2003 年年底“金税工程”二期建设基本完成后,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也只解决了发票的防伪问题,并未完全杜绝虚开。此外,随着手工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消,偷逃增值税的手段逐渐转移到隐瞒销售、虚开具有抵扣税款功能的“四小票”上,查处难度进一步加大,仅仅依靠“金税工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增值税的偷逃税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有必要研究如何治理及防范增值税的偷逃,这是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论文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从分析总结我国增值税偷逃税的原因及手段入手,提出了治理和防范增值税偷逃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偷逃增值税方法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 the enterprise showing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 but what does not adapt is at the commercial enterprise sales rise dramatically, value added tax have not synchronous growth . Tax evasion has always been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ax collecting works.

Early since 1994, Valued-Added-Tax (V AT) has been the main tax of our country. Its evasion has been a severe problem. Therefore, “the Go lden Tax Project” which aims at improv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V AT has been putting into practices. After the second span of “the Golden Tax Project”, the making out of mendacious V AT standard invoices has been kept under control. However, it has turned to some more concealed means such as disguising sales income and making use of the four minor invoices.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ways to restrain V AT evasion in order to collect enough revenue and to build a healthy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It starts by analysis on measures of V AT evas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Finally it brings forwards suggestions of avoidance of V AT evasion .

Key Words: Enterprise Valued-Added-Tax (V AT) Tax evasion;Remedies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

参考文献

一.偷逃税的基本理论

1.1偷逃税的概念

纵观对偷税的概念上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概括法,如著名

经济学家于光远对偷税的定义:偷税是纳税人使用欺骗手段不按税法规定交

纳税款的行为。1另一种是列举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

偷税的界定。该法第 63 条第 1 款规定,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以下欺诈手段故意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1)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2)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3)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

(4)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1.2 偷逃税的特征

偷税的基本特征是纳税人有意少纳税或不纳税,表现为纳税人有意识地

违反税收法规,用隐瞒或欺骗等手段逃避纳税义务或减轻纳税义务

二.偷逃增值税的原因

2.1 主观原因

2.1.1 是我国地域辽阔,东部和南部地区经济较之西部和北部地区发达,而且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多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资本有机构成高,使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税负水平高于东部和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东西部经济差距很大,南北情况千差万别。

2.1.2 是从我国整体看,经济还比较落后,过去长期闭关锁国,国门开后,人们看到经济生活的差距,急于想富起来又苦于找不到门路。

2.1.3 是我国刚开始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过渡,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比较淡薄,依法纳税意识尚不成熟。

2.1.4 是有些人受利益因素驱动,当看到利用含“金”量极高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比造假钞票赚钱更快更容易时便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利用偷逃增值税款来谋取自身私利。

2.2 客观原因。

主要从增值税制度本身来看。当一种制度屡屡出现问题时,不得不对此进行一番剖析。

2.2.1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营业税纳税人在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存在不平等待遇,向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购货时不能抵扣或不能全部抵扣进项税款,引发了增值税发票链条的中断和使用上的混乱;

2.2.2是增值税一般仅针对增值部分征收税款,且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商品流通企业利用经营方式的灵活多变性,采用直销、分销、代销等多种方式,使商品价

格平进平出,进销一价,为其偷逃税款提供了机会;

2.2.3是我们目前的征管手段还停留在一个相对初级的管理水平上,基本上是手

工业工作方式。稽查部门的稽查过程还很简单稽查行为还比较单一,与其他征管部门缺乏有效的配合,大量经济信息不能广泛迅速搜集。稽查部门只能在茫茫的选案对象中随意选取偷税对象,消耗税务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我国增值税偷逃的主要途径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制度,以纳税人年销售额的大小和会计核算水平为依据,把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增值税征管方法不同,它们的偷逃税途径也不尽相同

3.1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偷逃税的主要途径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税实行简易征收办法,即以销售收入乘以征收率来计算增值税税额。目前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 4﹪,商业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适用的征收率为 6﹪,相对于一般纳税人税负较高,2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偷逃税现象。

3.1.1 混合经营从低计税

一些小规模纳税人经税务机关初始认定为商业企业,按 4﹪的征收率计算增值税。但在实际运行中他们却不按照工商许可的范围进行经营活动,而是只要有利可图就干。

3.1.2 账外经营

许多具有一定规模或符合建账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都没有建账建制或设

置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登记簿等简易账。即使有,也记载不实,纳税申报

收入与实际经营收入往往不符,账外经营恣意蔓延,使得税务机关难以核实。3.1.3 拒绝成为一般纳税人

由于实践中税务部门对一般纳税人企业的征管稽查比较严格,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比较粗放,因此一些不法企业为了争取更大的偷逃税空间,即

使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也不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3。

3.1.4 不按规定使用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中不按规定使用发票现象比较普遍:一是虚开、代开

发票,主要表现为免税纳税人为应税纳税人代开发票。二是拒开发票现象严重,据统计,长年不用发票的纳税人占总户数 10﹪左右。4三是一些查账征收企业只按照发票开具的金额申报纳税。甚至一些纳税人开了发票也不申报,

使税务机关难以通过发票掌握纳税人真实收入情况。四是跨行业开具、国地

税发票混开现象普遍,如有的汽修厂应开具国税机关管理的修理修配发票却

开具货物销售发票,有的打印复印社应开具地税监制的服务业发票而开具货

物销售发票等。

3.2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偷逃税的主要途径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购进扣税法计

算应纳增值税,即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另外,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的核算是“以票控税”,即一般纳税人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是具有抵扣税款功能的“四小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废旧物资收购发票,运输发票及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因此,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偷逃税,要么是在账上做文章,少计销项或是多计进项,要么是在发票上做文章,虚增进项税额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3.2.1 销项税额方面偷逃税的主要途径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或应税劳务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5由此可见,销项税额与收入及税率紧密联系,现阶段在销项税额方面的偷逃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行账外经营,销售产品不入账或者虽设账但隐瞒销售收入

2.企业发生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视同为销售行为时,不计收

入、不计销项税。

3.将应税收入记入其他账户。

4.混合经营或者混淆不同税率,从低计税

5.利用收取的会员费进行偷税6

3.2.2 进项税额方面偷逃税的主要途径

进项税额是纳税人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向销售方支付的增值税

额。7纳税人在进项税额方面偷税主要是采取擅自扩大进项税范围、随意抵扣

进项税金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1)兼营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的纳税人,减免税商品与应税商品进项税

2)把按照税法不允许抵扣的购进物品,如购进固定资产、购进基建用材料、购

进福利费中开支的生活物品等也通过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来进行抵扣,最为通常采用的手法是化整为零,变相抵扣不应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3)对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后改变用途,却不按规定从当

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4)从销货方取得的平销返利不按规定从进项税额中转出。

5)人为推迟进项税额取得时间。这主要表现在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发生的购进

货物推迟到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确认,以抵扣之前所购货物的进项税额。8例如:甘肃省安西县曾发生过一例这样的偷逃税案。一家商贸企业在被认定

为一般纳税人之前购入了一批货物,但并不入账,而是在该企业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之后,才取得该批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时企业才按照正常业务处理,入了库存,登记了企业库存账,申报抵扣了增值税进项税。该企业就是利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时间和实际业务发生时间的差异来偷逃增值税。

6)利用东北试点地区购进固定资产可以抵扣的政策进行逃税。

3.2.3 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逃税的主要途径

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实行凭国家印发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款进行抵

扣的制度。因此,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纳税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商业凭证,而且是兼记销货方销项税额和购货方进项税额进行税款抵扣的凭证,对增值

税的计算和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2.4 利用“四小票”偷逃税的主要途径

现阶段的扣税凭证中,除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还有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废旧物资收购发票、货物运输发票、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俗称“四小票”。为有效防范利用“四小票”进行偷逃税的违法犯罪活动,自 2003年 7 月,全国 5213 个办税大厅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要求全面推行增值税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模式,实现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与申报表信息进行的“票表比对”功能,并于 2004 年 3 月起,对货物运输发票、废旧物资收购发票、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由统一的数据采集软件进行采集、审核和比对。9这使得“四小票”的代开、虚开、“大头小尾”、假票等现象得到了控制,利用“四小票”进行偷逃税的手段发生了新的变化。

1.利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偷逃税的主要手段

2.利用废旧物资发票偷逃税的主要手段

3.利用运输发票偷逃税

4.利用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偷逃税

四、偷逃增值税的审计方法11

1审查会计账簿。主要审查“应交税金”账簿,核实应交增值税账簿上的金额与纳税申报金额是否相符,有无采取不如实进行纳税申报的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核实应交增值税的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是否相符

2审查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包括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它记录了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内容,是留下偷逃增值税铁证的主要凭据。因此,对照偷逃增值税的手段审查会计凭证是清查偷逃增值税行为的主要方法。对原始凭证,主要审查该计提的销项税是否计提、所载可抵扣的进项税是否有合法的凭据并真实合法、该转出的进

项税是否转出及其计算是否正确,有无虚假的购进货物增值税发票和运费发票等。对记账凭证,主要审查应附附件是否齐全,与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和数字是否相符,会计科目的使用是否正确,与账簿记录是否吻合等。

3审查收款票据。主要审查已使用发票、收据的存根联是否齐全,有无缺号情况;所有开具了未作废的发票、收据的记账联是否都做了账,存根联与记账联上的数量、金额是否一致;未使用的发票、收据有无缺号的情况,每份未使用的发票、收据其发票、收据联是否存在;核实有无采取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票据压下来不做账或放入“小金库”中等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4盘点库存现金。对库存现金进行突击盘点,检查库存现金实际金额与现金日记账和总账余额是否相符,并要注意审查出纳手中保管未入账的收支单据,核实有无采取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票据压下来不做账或放入“小金库”中等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5审查银行存款。对银行存款进行审查,检查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单位银行存款实有金额是否相符,未达账款是否由于正常原因所致,特别要注意一收一付金额相等的银行已入账的单位未达账款,核实有无采取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票据压下来不做账或放入“小金库”中等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6核实往来账款。采取上户、函证等方法,对“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实有数进行核实,检查其账面金额与实际数额是否相符,看有无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不做收入和应交税金账,而做在这些账上,不申报纳税而偷逃增

值税的情况。

7审查实物资产。对产成品、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审查相应的总账、明细账、仓库保管账和备查账,看账实、账账是否相符,核实有无采取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票据压下来不做账或放入“小金库”中等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8比较分析情况。对被查单位检查期间的销售收入、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已交税金、每一元钱销售额应交税额、消耗某项主要原材料每一计量单位应交税额、消耗每度电应交税额、支付生产工人每一元钱工资应交税额等情况分别与相应的本期计划数、上期实际数、同行业水平数等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核实有无采取某一或某些偷逃增值税的手段进行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五、遏制偷逃增值税的对策

5.1 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管好用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改的核心是增值税,增值税的关键就是增值税专用发票。

5.1.1严格限制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放范围,对于从事经营消费品类商品且采用

售价金额核算办法的商业零售企业及属于个体经营性质的商业零售企业,不予发放增值税专用发票,确实需要发票的,要严格执行由税务机关监开代管的有关规定,从根本上解决虚开代开问题。

5.1.2严格掌握进销项专用发票,实施双重稽核。企业申报时必须带票申报,办税服务厅人员做为第一道防线,认真审核专用发票的真伪及项目的填写是否正确规范等内容,把好第一关,对于有疑点的发票,要及时传送给税务稽查机关,由稽查机关进行重点追查;稽查机关做为第二道防线,对企业进行检查时,除了检查进项发票的真伪等内容外,还要重点检查付款凭证是否真实可靠,有没有未付款先抵扣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及销售发票是否有弄虚作假,少开销售额或虚开发票从中偷逃国家税款的现象,把好第二关,实施双重稽核,来解决商业企业因发票问题而造成的偷税现象。

5.2改进和加强商业企业的税收征管工作。对于商业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管理,要改变一种模式的管理方法,区别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严格管理。

5.2.1对于大型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商品销售额的确定,要以税务机关认可的收款凭证为依据,采用税收收款机或商场内设立收款台的办法开票收款,使每笔营业额都能做到有据可查,只有具备上述条件的纳税人,才能按照规范的增值税征收办法,实行按销进项相抵计算应纳增值税,对于不能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收款或核算的,可采取按定率征收的办法,进行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即按商业企业的平均毛利,制定出增值税征收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税款的流失。

5.2.1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实行由税务、银行联合监控现金的办法,解决现金交易中存在的偷税问题。商业企业普遍存在的偷税问题与财务会计制度执行不严格和金融管理制度没有配套有很大关系。为了有效地减少偷税,必须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国家应作出规定,对没有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和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的企业,不能批准其开业。对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持《会计证》上岗,对出现做假帐偷税的会计人员,一经查出,要吊销《会计证》并永远取消其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对于现金问题应由银行和税务联合制定《现金监控办法》,规定各项经济活动在一定金额以上必须通过银行划转,接受银行和税务的监控,否则将予以处罚。只有加强现金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现金交易和搞帐外经营所发生的偷税问题。对定额管理的商业企业,特别是搞柜台或小组承包的商场,应聘请一些监督及协税人员,及时反馈各承包人的生产经营情况,适时调整定额,解决定额调整的滞后性,减少税款的流失。

5.3做好税务稽查工作,实施有效稽查,严肃处理偷税行为。

5.3.1在增加经费投入、改善交通工具等硬环境的同时,要选调业务精、作风过硬、思想品德好的干部,充实到稽查第一线,提高稽查人员比例,改变稽查工作跟不上经济形势变化这一落后状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5.3.2实施有效稽查。所谓有效稽查,就是对通过一定选案程序选出来的稽查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要保证质量,每检查一户,必须查深查透,要检查发票、有关帐簿、仓库、购进和销售商品的有关内容。

5.3.3必须进行严厉的处罚。对于经检查有偷税行为的企业,按照税务稽查工作程序及有关规定,必须进行严肃处理,如果处罚较轻,不仅偷税者本人不会吸取教训,还会引起其它纳税人的不满和效仿,因此一经查明,必须从重处罚,杀一儆百。不仅要进行经济制裁,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并适时“曝光”一些偷税的纳税人,既要让违法者在经济上占不到任何便宜,同时还要让其“名誉”扫地,彻底消除违法者存在的侥幸心理,从而教育他人维护国家正常税收秩序。

参考文献

1)于光远主编:《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年版,第2158 页.

2)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2007 年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

税法(Ⅰ)第60 页[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7 版

3)朱江涛.广东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征管情况的调研[J].涉外税务,2003(12)

4)荣霞.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小规模纳税人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时代金融,2006(7)

5)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2007 年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

税法(Ⅰ)第92 页[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7 版

6)王冬生.增值税政策的完善与重大突破——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的解读[J]财务

与会计,2006(3)

7)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2007 年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

税法(Ⅰ)第97 页[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7 版

8)黄彦军、金琳·账面上无懈可击,身份上露出破绽,载中国税务报2006/01/13 第7 版,

总第2527 期

9)孙勇.“一窗式”管理,管住“四小票”,经济日报,2006 年1 月5 日第16 版

10)耿州生.浅谈道路货物运输发票管理的再强化[J].交通财会,2005(8)

11)周先海:铜鼓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存在的问提及改进措施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存在的问提及改进措施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我国增值税是指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获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从理论上讲,由于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也就是说,增值税只对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收入中没有征过税的那部分增值额征税,对销售额中属于以前环节已征过税的那部分销售额则不再征税,从而使增值税具有有效避免重复征税的优点。此外,我国增值税税率档次少,绝大部分货物一般按一个统一的基本税率征税,这就使得绝大部分货物的税负是一样的,因此增值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国1994年对原有的增值税进行了改革,并以增值税改革为核心建立了新的流转税制格局。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增值税改革并不彻底,现行增值税制度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1.1不能完全消除重复征税 首先,这是由于我国增值税属于“生产型”增值税。增值税根据扣除项目中对购进固定资产处理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 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收入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增值税时,对外购固定资产价款允许扣除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部分:“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增值税时,允许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来看这三种类型的增值税的区别。 例:某一般纳税人1月份购入一台价值6000元的机器从事生产,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1020元,该机器预计使用5年,无残值;当月该纳税人购入原料一批,价款3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5100元;当月生产销售产品60000元(假定该纳税人5年中每月购货、销售情况不变)。 在“生产型”增值税下,该纳税人5年中每月应纳增值税=60000×17%-5100=5100(元),5年累计应纳增值税=5100×12×5=306000(元)。 在“收入型”增值税下,该纳税人5年中每月应纳增值税=60000×17%-(5100+6000÷60×17%)=5083(元),5年累计应纳增值税=5083×12×5=304980(元)。 在“消费型”增值税下,该纳税人当年1月份应纳增值税=60000×17%-(5100+1020)=4080(元),以后每月应纳增值税=60000×17%-5100=5100(元),5年累计应纳增值税=4080+5100×(5×12-1)=304980(元)。 由上述例题可见,“收入型”增值税与“消费型”增值税最终的应纳税额是一致的,而“生产型”增值税则要多纳税1020元,这一部分就是购入固定资产所负担的税额。也就是说,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不能扣除外购固定资产价值,从而导致对固定资产的重复征税。而且越是投资规模大的企业,重复征税就越严重。我国采用该类型的增值税,虽然可以保证财政收入,却不利于鼓励投资,也难以划分纳税人购入的原材料哪些用于应税产品生产,哪些用于自制固定资产,造成税额计算上的困难,并导致重复征税。 此外,由于在商品流通环节同时存在增值税应税业务和营业税应税业务,而两种税在计算上各不相同,导致增值税已税货物进入营业税应税劳务的征税环节时,由于营业税以全部营业额为计税依据,使得已征增值税得不到抵扣,从而产生重复征税。 1.2税款抵扣存在问题 我国增值税的计算采取凭票抵扣进项税额的办法,即采用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扣税来计算增值税。这种计税方法不仅科学、简便易行,而且是一种能最及时地计算应纳增值税额并允许增值税使用多档税率的方法。但我国现行增值税在税款抵扣上却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我国增值税征税范围上,对劳务方面仅限于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其他劳务服务则征营业

增值税考试习题及答案

一、增值税习题 一、单选题 1、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月销售应税货物取得不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额500 000元,当月购进货物400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为34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其当月应纳税额为(A)元。 2、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采购原材料支付运杂费共计1000元,取得运输发票上注明运输费800元、保险费100元、装卸费100元。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A )元。 3、小规模纳税人生产企业,某月销售应税货物取得含增值税的销售额30 900元,增值税征收率3%。其当月应纳税额为(A )元。 000 000 4、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是(D )。 A.年不含税应税销售额在150万元以上的从事货物生产的企业 B.年不含税应税销售额在280万元以下的商业企业 C.年不含税应税销售额为1 000万元的商业企业 D.年不含税应税销售额为60万元的商业企业 5、采用赊销、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时限为(C )。 A.收到货款的当天 B.货物移送的当天 C.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D.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6、下列关于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表述不正确的是(B)。 A.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B.采用预收货款方式的为预收货款的当天 C.进口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D.赊销方式销售货物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当天【判断题】 1、非企业性单位如果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并且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可以由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错) 2、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取得普通发票不允许扣除进项税额。(错) 【多选题】下列关于增值税纳税地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C )。 A.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构申报纳税 B.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当向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C.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应当向销售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D.进口货物应当向机构所在地海关申报纳税 【案例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某市罐头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5月份的购销情况如下:(1)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应税货物,不含税销售额达到850 000元; (2)填开普通发票销售应税货物,销售收入42 120元; (3)购进生产用原料的免税农业产品,农产品收购发票注明买价580 000元; (4)购进辅助材料128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21 760元,支付运输货物的运费1 000元,并取得运输企业开具的运输发票; (5)该罐头厂用价值20 000元(不含增值税)的罐头换进某糖精厂一批糖精,换进糖精的价值是18 000元(不含增值税),双方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上述专用发票都通过了相关认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罐头厂2011年5月增值税的销项税额是(C )元。 500 120 020 620 (2)该罐头厂2011年5月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是(B )元。

增值税改革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doc

增值税改革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自2018年底“减税降费”在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后,我国税收政策发生巨大改变,2019年“减税降费”全面升级,深化增值税改革成为重要一环。本次改革的要点是再次下调增值税税率,除6%一档暂保持不变外,其他两档均有所下降,其目的就是减轻税负,确保我国税制往简化方向迈进。以某些行业为例,探析深化增值税改革引起的正面影响,并提出了增值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关键词:增值税;深化改革;企业发展;问题;措施 一、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正面影响 1.引起某些行业销售价格下跌,吸引消费者,拉动内需。增值税作为一种价外税,是附加在产品本身计税价格之外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的最终承担者是消费者,也就是说,增值税税率下调可以采用税负转嫁手段影响到某些行业的销售价格,从而影响到大众消费。通常来说,销售方提供给购买方的销售价格为含税销售价格,这个计算本身非常简单,即含税销售价格(产品最终售价)=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假定企业本身的成本以及利润率不变,那么不含税价格通常也不会改变,而影响到最终售价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增值税税率,那么税率下降将会直接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跌,从而吸引更多的购买者,拉动内需。我们通过计算的方式,以汽车制造业的奔驰品牌汽车为例来直观地看一下增值税税率下调对于销售价格的影响。按照新的

增值税税率,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由16%下调到13%,车型为S500L4MATIC,计税价格为1493800元,增值税调整前按照16%计算,销售价格应为1493800×(+16%)=1732808元,调整后按照13%计算,销售价格应为1493800×(+16%)=1692800元,我们查阅了奔驰厂商给予的建议零售价格调整前后的价格分别为1732800元和1692800元,降低40000元,降幅达到2.3%,大致符合这个计算结果。2.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企业资本积累。根据wind数据库中所提供的宋雪涛团队的测算结果,如果以某些行业上市公司2017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采取16%降至13%的方案,计算减税总额和其占税后利润的百分比,我们得知采掘、化工、汽车、医药生物、机械设备、钢铁、电气设备等行业减税总额分别为365.6亿元、277.7亿元、184.3亿元、144.1亿元、134.3亿元、124.3亿元和106.6亿元,占税后利润的26%、16.5%、13.3%、12.9%、17%、15.7%和20%,其他比如计算机、食品饮料、家用电气、电子、防治服装、轻工制造等行业相比前面的行业减税总额和占税后利润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总体来说,金额都比较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增值税税率再下调给予大部分行业带来的税负减少效果明显。当然,增值税是否能够真正影响企业利润还取决于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之间的议价能力。企业议价能力的高低与行业集中度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行业集中度高,垄断程度高,那么在行业内规模越大的企业议价能力越好,从税率下调中获取的利好越多;相反,其他不具备较好议价能力的企业可能获取利好比较少。另外,根据《2019世界纳税报告》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税负总成本占企业利润的65%,而绝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却低于10%,可见税务压力极其严重。我们知道,增值税税率是造成销售溢价的一个重要原因,税率的下

土地增值税案例分析与计算

一、土地增值税案例分析题 1、万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为某市区一家内资企业,公司于2010年1月-2013年2月开发“万丽家园”住宅项目,发生相关项目如下: (1)2010年1月通过竞拍获得一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记载总价款17000万元,并规定2010年3月1日动工开发。由于公司资金短缺,于2011年5月才开始动工。因超过期限1年未进行开发建设,被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征收土地受让总价款10%的土地闲置费。(2)支付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间接开发费用合计2450万元。 (3)2012年3月该项目竣工验收,应支付建筑企业工程总价款315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当期实际支付价款为总价的95%,剩余5%作为质量保证金留存两年,建筑企业按照工程总价款开具了发票。 (4)发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1200万元,向商业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600万元,其中含超过贷款期限的利息和罚息150万元,已取得相关凭证。 (5)2012年4月开始销售,可售总面积为45000m2,截止2012年8月底,销售面积为40500m 2,取得收入40500万元;尚余4500m2房屋未销售。 (6)2012年9月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房地产开发公司就“万丽家园”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公司以该项目尚未销售完毕为由对此提出异议。 (7)2013年2月底,公司将剩余的4500m2房屋打包销售,收取价款432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①当地适用的契税税率为4%;②其他开发费用扣除比例为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序号回答下列问题,如有计算,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简要说明主管税务机关于2012年9月要求万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的理由。 (2)在计算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时,对缴纳的土地闲置费是否可以扣除? (3)计算2012年9月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可扣除的土地成本金额。 (4)计算2012年9月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可扣除的开发成本金额。 (5)在计算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时,对公司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6)计算2012年9月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可扣除的开发费用。 (7)计算2012年9月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可扣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8)计算2012年9月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的增值额。 (9)计算2012年9月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 (10)计算2013年2月公司打包销售的4500m2房屋的单位建筑面积成本费用。 (11)计算2013年2月公司打包销售的4500m2房屋的土地增值税。 【解析】:(1)万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已竣工验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已转让的房地产建筑面积占整个项目可售建筑面积的比例为:40500÷45000×100%=90%,超过了85%。所以,主管税务机关可要求纳税人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已竣工验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已转让的房地产建筑面积占整个项目可售建筑面积的比例在85%以上,主管税务机关可要求纳税人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2)房地产开发企业逾期开发缴纳的土地闲置费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不得扣除。由于土地商品的特殊性,土地闲置费是一种费用性质的支出,不能视为罚款性支出,是与收入相关的合理的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3)2012年9月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可扣除的土地成本金额=(17000+17000×4%)×90%=15912(万元)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实务案例分析》考试题

20XX年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试卷 卷号(必填):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征税的主体是()。 A.国家 B.集体 C.个人 D.海关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的无形资产或者销售的不动产。这阐述的是()的征税范围。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所得税 3.单位和个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时,因受让方违约而从受让方取得的赔偿金收入应()。 A.并入营业额中征收营业税 B.不征税 C.征收车船税 D.不构成营业额 4.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 A.免征营业税 B.减征营业税 C.加倍征收营业税 D.超额征收营业税 5.批发或零售货物的纳税人,年销售额在()及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A.20 B.50 C.80 D.100 6.增值税基本税率为()。 A.5% B.12% C.17% D.25%

7.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XX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A.60日 B.90日 C.120日 D.180日 8.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代征。 A.海关 B.税务局 C.国务院 D.发改委 9.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A.不得 B.可以 C.随时可以 D.经过一段时间可以 10.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以及新开业的试点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A.500万元 B.800万元 C.1000万元 D.2000万元 11.政府采购制度需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公平 B.公正 C.公开 D.合理 12.下列对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向本单位账户划拨工会经费 B. 可以向本级、上级或下级划拨其他经费 C. 可以办理转账、电汇等结算业务 D. 可以办理提取现金业务 13.用于核算反映财政授权支付的用款额度的科目是()。 A.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B. 财政应返还额度

我国增值税的现状分析

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摘要:本文从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出发,分析了我国增值税与目前的环境之间存在的不适应之处及其原因,提出了我国增值税改革和完善的方向。 关键词:增值税;生产型;消费型 增值税在我国实施10多年来,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财政收入方面都收到了积极效果。当时增值税改革所处的环境是通货膨胀,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商品的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减除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投入的中间性产品的价值后的余额为课税增值额,但对投入的固定资产及其折旧不予扣除。课税依据等于工资、利润、利息、地租和折旧数之和。增值税除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外,通常还包括收入型和消费型。收入型增值税的税基为销售收入减除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投入生产的中间性产品价值和资本品折旧后的余额,相当于工资、利润、折旧之和。消费型增值税的税基是销售收入减除用于生产的中间性产品的价值和同期购入的资本品的全部价值后的余额,相当于国民收入中的消费部分。从国民经济整体看,税基中只包括全部消费品的价格,不包括固定资产等一切资本品的价值。根据联合国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资料,在目前实行增值税的68个国家中,有57个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7个国家选用收入型,实行生产型的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只有4个国家。 自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出口增长乏力,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局面。1998年下半年,为了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系列以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政策,对确保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21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是十六大提出的重要目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面临新的竞争环境,对我国税收体制提出新的要求。1994年所确立的增值税征收模式与现在的环境已明显地反映出一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突出表现在: (一)我国目前实施的增值税的税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复征税因素。在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下,企业在购入固定资产以前,该项资产便已在销售时缴纳了一道流转税,且已一并记入其原值,如再将该项资产的折旧并入税基计征增值税,势必导致重复课税。对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或企业来说,单位产品折旧含量大,将折旧计入税基,造成其税负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或企业,对运用高、精、尖技术的机电设备、计算机等高科技企业尤为突出。这种税负不合理形成有利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而不利于先进技术企业发展的局面,这与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政策不符。 (二)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通货紧缩时期,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我国现行增值税对固定资产进项税及折旧不允许抵扣,人为地加大了投资成本,

增值税筹划案例(含答案)

案例5-1 某投资者依据现有的资源欲投资于商品零售,若新设成立一家商业企业,预测每年可实现的销售商品价款为300万元,购进商品价款为210万元,符合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条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若分别新设成立甲、乙两家商业企业,预测甲企业每年度可实现的销售商品价款为160万元,购进商品价款为112万元;乙企业每年度可实现的销售商品价款为140万元,购进商品价款为98万元。甲、乙企业只能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缴纳率为3%。 分析要求:采用增值率筹划法为该投资者进行纳税人类别的选择。1.该企业不含税增值率(R)=(300-210)÷300=30当企业的实际增值率(30%)大于平衡点的增值率(23.53%)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企业应当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以降低税负。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300×17%-210×17%=15.30(万元) 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160+140)×4%=12.00(万元) 因此,成立一家商业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5.30万元,分别成立甲、乙两家商业企业共计应纳增值税额12万元,可降低税负3.30万元。 2.该企业不含税抵扣率(R)=210÷300=70% 当企业的实际抵扣率(70%)小于平衡点的抵扣率(76.47%)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企业应当

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以降低税负。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300×17%-210×17%=15.30(万元)。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160+140)×4%=12.00(万元) 因此,成立一家商业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5.30万元,分别成立甲、乙两家商业企业共计应纳增值税额12万元,可降低税负3.30万元。 3.该企业不含税成本利润率(R)=(300-210)÷210=42.86% 当企业的实际抵扣率(42.86%)大于平衡点的抵扣率(30.77%)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企业应当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以降低税负。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300×17%-210×17%=15.30(万元)。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160+140)×4%=12.00(万元)。因此,成立一家商业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5.30万元,分别成立甲、乙两家商业企业共计应纳增值税额12万元,可降低税负3.30万元。

浅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及对企业的影响

浅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及对企业的影响 一、增值税概述 增值税是以商品或劳务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税。增值税自开征以来,以其具有其它商品税所不具备的优点保证了税收的公平合理。由于其税基广泛,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因而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成为世界商品税制改革的方向。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增值税。 自增值税产生以来,各国在增值税实践中,对增值税的扣除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别,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可把增值税制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三种类型。生产型增值税是以销售收入减除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投入的中间性产品价值后的余额为课税增值额,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已征增值税,其计税基数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收入型增值税则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当期折旧所含的增值税,其计税基数相当于国民收入;消费型增值税是以收入减除投入的中间性产品价值和一次性扣除同期购入的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其计税基数相当于最终消费。综合来看,三种类型增值税中生产型的税基最大,重复征税也最严重,收入型次之,消费型的税基最小,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在目前世界上开征增值税的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次之,而极少国家采用生产型增值税。 二、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 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当时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同时为了抑制投资膨胀,故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各界要求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的呼声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决定适时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并自2004年7月1日起,在一些地区先后实行了改革试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效果。因此,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维持原来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可以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经测算,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2009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 增值税转型后,允许企业抵扣当期外购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将消除我国原来生产型增值税制重复征税的问题,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正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形势下,我国适时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这一政策的出台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将对我国企业的经营决策及税务处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将大幅降低企业税负,推动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创新。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外

增值税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百货大楼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销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4年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金额为400万元,增值税为68万元,同 时支付货物运费4万元,取得运费专用发票。 (2)销售货物取得不含增值税价款为800万元,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价款为58.5万元。(3)上年购进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进价1万元,售价1.2万元(进价、售价均不含增值税,下同)。 (4)上年购进的货物发生损失,进价4000元,售价5000元。 分析: 某百货大楼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销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4年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金额为400万元,增值税为68万元,同 时支付货物运费4万元,取得运费专用发票。(运费为交通运输服务税率11%,且取得专用 发票) (2)销售货物取得不含增值税价款为800万元,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价款为58.5万元。(价款为含税价) (3)上年购进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进价1万元,售价1.2万元(进价、售价均不含增值税,下同)。 (4)上年购进的货物发生损失,进价4000元,售价5000元。(上年购进的货物已抵扣销项税,已抵扣进项税的购进货物或劳务,事后改变用途,用于不准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应从 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除。用于职工福利和非正常损失都不可抵扣进项税额) 1.当月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万元。 6.8+4*11%-1*17%-0.4*17%=68.202 2.当月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万元。 800*17%+58.5/(1+17%)*17%=144.5 3.当月应纳增值税额为()万元。 144.5-68.202=76.298 案例二 某公司2016年10月业务如下: (1)销售A产品50台,不含税单价8000元。货款收到后,向购买方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将提货单交给了购买方。截止月底,购买方尚未提货。 (2)将20台新试制的B产品分配给投资者,单位成本为6000元。该产品尚未投放市场。(3)单位内部基本建设领用甲材料1000公斤,每公斤单位成本为50元。 (4)改、扩建单位幼儿园领用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单位成本为50元,同时领用A产品 5台。 (5)当月丢失库存乙材料800公斤,每公斤单位成本为20元,作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6)当月发生购进货物的全部进项税额为70000元。

我国现行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我国现行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有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应税劳务、应税服务,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通常情况下,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应税劳务、应税服务,其增值税采用一般计税方法,进销项核算征收。税收政策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政策规定的部分特定应税货物或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由于特殊原因,部分货物或服务销售业务无法正常取得进项,如按适用税率征收税负明显过高,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简易征收办法就是为了解决税负公平的一项重要的过渡性税收优惠政策。 总的来说,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简易征收办法有以下政策要领。 一、统一征收率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特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时,采用简易计税办法,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其中,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经过几次调整已经统一为3%,而特定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未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的调整保持同步,形成了6%、4%、3%等多档征收率并存的现状。明显造成税负不公,也给日常税收征管带来混乱。为进一步规范税制、公平税负,经国务院批准,决定简并和统一增值税征收率,将6%和4%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整为3%。 二、特定货物、劳务或服务征收 一般纳税人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办法征收增值税的,仅指政策规定的销售特定货物、劳务或服务。 (一)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上述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二)纳税人销售旧货 纳税人销售旧货,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所称旧货,是指进入二次流通的具有部分使用价值的货物(含旧汽车、旧摩托车和旧游艇),但不包括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否一般纳税人,纳税人销售旧货,统一按照简易办法减征

增值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报告

增值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大型商场销售实务中地增值税作税收筹划地分析.以下是基本概念和相关税收规定: ()折扣销售,即商业折扣,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给予购货方价格上地优惠.其税收政策,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地,可按折扣后地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无论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扣减折扣额,应以其全额计征增值 税. “营改增”也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将价款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地,以折扣后地价款为销售额;未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地,以价款为销售额,不得扣减折扣额. ()销售折扣,又名现金折扣,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后,为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缩短企业地平均收款期,而协议许诺给予企业地一种折扣优惠.折扣地表示常采用如,,N地符号表示. 其税收政策,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 ()销售折让,指在货物售出后,由于其品种、质量、性能等方面原因购货方虽未退货,但销货方需要给予购货方地一种价格折让. 其税收政策,纳税人因销货退回或折让退还给购买方地销售额,应从发生销货退回或折让当期地销售额中扣减. 案例分析如下: 某大型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假定每销售元商品,其平均商品成本为元.年末商场开展促销活动,拟定“满送”,即每销售元商品,送出元地优惠.具体方案有如下几种选择:(假设增值税率为,企业所得税率为) 方案一:顾客购物满元,商场送折商业折扣地优惠; 方案二:顾客购物满元,商场赠送折扣券元(不可兑换现金,下次购物可代币结算); 方案三:顾客购物满元,商场返还现金“大礼”元; 方案四:顾客购物满元,商场送加量,顾客可再选购价值元商品,实行捆绑式销售,总价格不变. 现假定商场单笔销售了元商品,各按以上方案逐一分析各自地税收负担和税后净利情况(不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 方案一:顾客购物满元,商场送折商业折扣地优惠;

中国增值税改革:现在与未来

中国增值税改革:现在与未来 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这次改革是继2009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之后,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关于增值税合并营业税的改革,在2008年出台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已经正式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为第一类立法项目,争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增值税改革与立法的内容之一是扩展增值税的课税范围,最终将营业税全部纳入其中。 现行增值税存在的问题 我国1994年新税制改革,引进了现代化的增值税制,而今增值税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占国家税收收入的三分之一。增值税能让税收收入快捷入库,在国际上被讽喻为“挣钱机器”(Money Machine)。由于增值税对于稳定国家财政收入至为关键,我国1997年刑法竟然动用死刑来捍卫增值税。我国《刑法》中税收犯罪适用死刑的情形主要集中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包括虚开并骗取税款和伪造与出售伪造两个方面。 美国是经合组织唯一没有引进增值税的国家。2005年小布什总统任命的专家组出台了《美国税法改革报告》。该报告认为美国引进增值税的时机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1)增值税具有累退性,在税率上采用单一的比例税率,造成收入越高的阶层实际承担的税负占总收入的比重越低,收入越低的阶层实际承担的税负占总收入的比重越高的累退现象,与纵向公平原则相违背。(2)引进增值税将增加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和税务机关的行政成本。(3)增值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仍无法消除逃避税现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也是一件令税务部门头疼的事情。(4)美国联邦税制的特点也是引进增值税的一大障碍。 增值税是对货物与劳务的消费课税。理论上,增值税应该覆盖到销售货物和提供劳务的所有领域。但目前,中国增值税征税范围偏窄,绝大部分服务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等仍然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这就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增值税与营业税交叉时难以准确界定各自的征税范围,过多的争议直接降低了税务行政效率,不符合简便征管原则。营业税以毛收入为计税依据,具有明显的不公平,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为增值税所取代。 我国的增值税直接借鉴欧洲模式,当时的欧洲增值税由于受到成员国协调约束与立法技术的滞后,欧洲增值税也是一个不完美的立法模本。制定出来的欧洲增值税被许多专家认为是其他国家不能加以借鉴的一种模式。它的这种特点可以从欧盟特有的政治结构,以及制定单一规则来指导27部有本质差异的法律的艰难中得到解释。此外,这种模式还必须与这样一个多管辖区的统一市场相适应,而这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存在的独特的经济安排。 既然增值税与营业税割裂了统一的商品与服务税,并因此带来了许多弊病,为何1994年新税制改革不能实行统一的增值税呢,今天看来是否当时犯了历史性错误?对此,笔者认为当时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分立是迫不得已,并曾经有过历史性意义。当时国内对于增值税的理论相当陌生,倘若要就不动产交易、金融交易、服务业等悉数纳入增值税处理,既无直接的国际经验可供完全借鉴,自身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自发研究,旷日持久,其结果就是大为推迟增值税的引入时间。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分立,还暂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分成问题。正是引进了增值税,有了出口退税,才让中国转瞬发展为出口大国。两税分立,为中国实现现代税制的成型赢得了时间。 增值税合并营业税为何艰难 十几年的风雨悄然逝去,我国对增值税的研究一直跟不上改革步伐。或许是增值税青春尚短,制度变革过于频繁,影响了增值税理论的提升。但在我国所得税成功变法之后,增值税法改

增值税的月末结转及实例

增值税的月末结转及实例 2010-04-21 22:40:10| 分类:会计|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账户设置 增值税的月末结转,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普遍感到麻烦的环节,它涉及的明细科目较多。为了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或多交)增值税款(以前月份)和待抵扣增值税(以后月份)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上交增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税抵减以后月份待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对于增值税在会计核算上需要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 金——未交增值税”。 (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的期末留抵数,该明细科目期末余额为借方余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采用多栏式:一是借方栏,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专栏;二是贷方栏,设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期末贷方没有余额,借方可能有余额,表 示下月可留抵的进项税额。 (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期末欠交数或多交数,该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可以为借方余额,也可以为贷方余额。其中,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数,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欠交数。 二、账户处理 一般纳税人交纳增值税分两种情况:一是正常交:即本月增值税在下月10日前交;二是预交:即本月预交一次,下月10日前结清。预交增值税通过“已交税金”核算,正常交纳增值税通过“未交增值税”核算:“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表示应交的增值税,借方余额表示多交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月末的结转,不同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应区分“是否发生当月 交当月增值税金”的情形分别处理: (一)企业未发生当月交纳当月增值税金,即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没有发生 额的情况下的处理。 如果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的,月末不作结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为企业的留抵数;如果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贷方余额的,应将贷方余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此时“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余额为0,反映企业没有留抵数;同时,“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的贷方余额,反映 企业欠交数。

企业所得税收入小于增值税收入有6种情况教程文件

企业所得税收入小于增值税收入情况 一般情况下,年度申报所得税收入应大于或等于增值税申报收入。但是,有些情况下,企业年度申报所得税收入可能会小于增值税收入。 1、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第四款第二项规定,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在纳税年度内,企业若事先收到预收账款,如果尚未开工或进度缓慢,申报增值税时就必须将预收账款确认收入,但不一定确认所得税收入,可能会出现增值税收入大于所得税收入的情况。 2、采取委托代销方式销售货物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第五款规定: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

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所得税方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文第一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如果企业在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之前收到代销清单,增值税与所得税确认收入的时点是一致的;如果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及以后,企业仍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增值税须确认收入申报缴纳税款,而所得税则不一定需要确认。此时,会出现年度申报时增值税确认收入必然大于所得税收入的情况。 3、采取先开具发票、后发出商品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但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有关规定,如果企业先开具了发票,但不满足确认收入的相关条件,在企业所得税处理时也不需要确认收入。 4、资产用途发生内部改变的

我国增值税制度改革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19285967.html, 我国增值税制度改革研究 作者:崔康乐 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9期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借助人口红利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取得了累累 硕果,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一直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营改增、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等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了商品的流转税,极大地振兴了居民的消费。但是增值税改革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复杂的设计阻碍了我国经济提质增效,深化增值税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提质增效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我国增值税制度也历经了多重改革。2012年1月1日,我国以上海为试点城市开始了“营改增”改革,并于2013年8月1日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多个行业。在改革大刀阔斧地推行时,政府让增值税承担了过多的宏观调控功能。促消费扩内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等功能使我国增值税制度日趋繁复。纳税人多重的认定标准、高达6档增值税税率、纷繁的税收优惠政策违背了税收的中性、效率、确定性、简便公平的理论和原则,严重影响了效率与公平。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增值税改革在结构性减税政策中的积极作用,增值税制度亟待深化改革。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借助最优商品税理论及增值税制中性的设计思想,加强对我国增值税深化改革的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 本文对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我国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的目标及着力点。在保持增值税的主体地位,继续发挥其有效筹集税收功能的前提下,着力于促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建立完善的抵扣机制和公平的税收体系,以增值税改革为契机,构建符合税收中性原则的现代增值税制度。

增值税国际比较(2017)

增值税国际比较(2017) 一、法国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其增值税制度也最为健全。 (一)税制的形成 法国增值税由营业税改进形成。经过20世纪20-40年代不断改革,当时的生产税已初具增值税的某些特征。1954年,法国对改革后的生产税制进一步完善,将扣税范围扩大,对生产经营所用的一切应税投入全部抵扣,并在整个生产制造环节和批发环节广泛运用,同时定名为“增值税”,这标志着增值税的正式诞生。此后,法国增值税从工业拓展到农业、商业、交通、服务等行业,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 (二)征税范围逐步扩大 法国最初只对工业生产和商品批发环节征收增值税,1966年将其征收范围扩大到商品零售环节和农业,1978年又进一步扩大到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自由职业者。至今,法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和自由职业,即法国境内有偿提供商品和劳务的经营活动都应缴纳增值税。 (三)税基与税率设计 法国增值税法规定,以购买方实际支付的总金额为税基,卖方提供的降价(打折优惠、回扣、补偿、佣金等)都可以从税基中扣除。增值税的税基不包括增值税额本身,也不包括交易双方所承担的其他税种的税额。但在进口商品的增值税税基中则包括已缴纳的关税和其他税额,但不包括国内增值税税额。此外,法国税务当局对某些特殊的交易采取了固定税基的方法,如不动产的交易等。这种进行不定期的税基调整,一般是根据前一期的交易额来核定本期的税基。目前,法国增值税税率有四种:标准税率20% ;低税率10% 、5.5% 和2.1% ,详见表1。 (四)免税 法国增值税的免税对象适用欧盟成员国统一的免税情况,即: 1.公共邮政服务,除客运及电讯服务以外的服务,以及提供附带商品; 2.医治和医疗护理及相关的活动或受官方认可的类似机构,公共法律管辖的机构,或适用于受公共法律管辖的机构; 3.由欧盟有关成员国提供医疗服务及辅助医疗专业康复; 4.提供人体器官、血液和牛奶; 5.牙科技师和牙医提供的牙齿修护及假牙更换等服务; 6.由独立团体的人提供的服务,如正在进行的活动免增值税或提供服务的人免税,为了呈现其成员国提供的这些服务必要性,这些团体只是要求从成员国的合并额报销费用,提供这样的豁免不会导致扭曲的竞争; 7.与福利和社会保障工作紧密联系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包括老年人家政或法律规定由公共资助的机构以及从事社会福利的机构; 8.由受公众法律管理的机构为儿童及青年人提供的有关服务,以及由该成员国有关的其他组织的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