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169.90 KB
- 文档页数:2
细谈颅脑损伤引起的高钠血症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可能由于头部撞击、挤压、震动或物体穿孔引起。
在颅脑损伤的情况下,高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高钠血症是指体内钠离子浓度过高的情况,通常是由于体内的水分不足。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脑损伤引起的高钠血症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高钠血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失水:颅脑损伤可能导致尿液排放减少,尤其是在尿频或尿崩症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会导致体内的水分不足,进而引起高钠血症。
2. 垂体功能障碍:颅脑损伤可能损坏垂体,破坏其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功能。
抗利尿激素能够调节体内的尿液排放量,恢复水分平衡。
如果垂体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高钠血症。
3. 饮食不当:在颅脑损伤的情况下,病人可能失去食欲或进食困难,导致饮食不足。
如果摄入的水分不足,也会引起体内的水分不足,导致高钠血症。
颅脑损伤导致的高钠血症的症状包括:1. 干燥口腔和喉咙:体内的水分不足会导致口腔和喉咙的干燥。
2. 精神状态改变:高钠血症可能导致病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嗜睡或神志不清。
3. 精神状态改变:高钠血症可能导致病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嗜睡或神志不清。
治疗高钠血症的方法主要是补充水分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具体方法包括:1. 补液:对于颅脑损伤导致的高钠血症,补充适量的液体非常重要。
医生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口服或静脉输入的补液治疗。
2. 监测电解质:医生会密切监测病人的血液钠离子浓度,确保其逐渐降低到正常范围。
此外,还需监测其他重要电解质如钾、钙和镁。
3. 调整饮食: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病人,医生可能会建议其食用高含水分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
这有助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 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利尿剂来增加尿液排放。
这将有助于排出体内过多的钠离子,从而纠正高钠血症。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可能引起高钠血症。
病人可能经历口干、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补液、监测电解质和调整饮食。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症状,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由Schwartz于1957年首先报道,乃因抗利尿激素(ADH,即AVP)或类似抗利尿激素样物质分泌过多使得水的排泄发生障碍所致,改变以低钠血症为突出表现。
SIADH是抗利尿激素(ADH)未按血浆渗透压调节而分泌异常增多,致使体内水分储留、尿钠排出增加,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除严重颅脑损伤、颈髓损伤、严重颅内感染以及脑血管病急性期(10%~14%)外,还有恶性肿瘤和肺部肿瘤等等。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肿瘤(25%)很多恶性肿瘤可以产生ADH,从而引起SIADH。
肺燕麦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引起SIADH的恶性肿瘤(有资料显示,约80%的SIADH由肺燕麦细胞癌引起)其他如胰腺癌、前列腺癌、胸腺瘤、淋巴瘤等也可引起SIADH一般来说,在SIADH出现时原发肿瘤的表现已很明显。
但有时SIADH可为肿瘤的首发表现,即SIADH出现时肿瘤的原发灶尚不清楚。
对绝大多数肿瘤性SIADH来说,其根本原因是肿瘤组织产生过多的ADH释放到血液中。
但也有研究显示,有时在切除的肿瘤组织中检测不到ADH,说明部分肿瘤性SIADH 并非因肿瘤产生的ADH而引起,这类SIADH从本质上说属于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这类SIADH的形成机制可能为:①肿瘤组织产生一些ADH样物质,它们具有ADH的活性但与ADH无免疫交叉性;②肿瘤组织产生某些介质刺激垂体ADH的分泌;③肿瘤通过某种机制使中枢ADH释放的渗透调定点下降,使得正常的(甚至低于正常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也引起ADH释放。
药物因素(20%)药物是引起SIADH的另一重要原因不同药物引起SIADH的机制也不相同:升压素及其类似物通过直接的效应引起SIADH;氯贝丁酯、长春新碱、环磷酰胺、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促进ADH的分泌发挥作用;氯磺丙脲和卡马西平不仅促进ADH的分泌,同时也增强肾脏对ADH 的反应。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概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又称为“Schwartz-Batter 综合征”,是一种以水潴留、尿排钠增多以及吸湿性低钠血症为特征的综合征,由内源性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或作用增强导致。
引起ADH 分泌异常的原因包括恶性肿瘤、肺炎、脑外伤等,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英文名称: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sis/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 SIADH其它名称:Schwartz-Batter 综合征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其他常见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倦怠、嗜睡、躁动、昏迷、抽搐主要病因:由肿瘤、肺炎、脑外伤、脑炎等原因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所致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钠检测、尿钠检测、血浆渗透压检测、ADH 标记免疫测定、X 线、CT、磁共振重要提醒:本病发生后应遵医嘱严格限制水的摄入量。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三、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病因病因总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部疾病等;一些药物的使用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部分病因不明者称为特发性 SIADH。
基本病因:1、恶性肿瘤某些肿瘤组织可合成并自主性释放抗利尿激素,最多见者为肺小细胞癌(或燕麦细胞癌),约80%的 SIADH 病人由此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