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动液面测试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采油井气动发声液面测试操作规程
JLGC/KF-0532-2011
风险提示: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和不可燃的气体。
氮气一旦泄漏,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发生危险;测试时套管
压力不得大于井口发声器的最大工作压力;对于套管按装拆卸以及放气泄压操
作,应避开主体轴线、放气孔及井口阀门等方向;利用压缩氮气测试要保证充
气压力不得超过气室的最大工作压力,气室充气达到要求压力后先关闭气瓶阀
门后再进行其它测试动液面操作;每次测试前先要检查井口测试短接丝扣是否
磨损并保证清洁;套压小于8兆帕,仪器工作压力应高于套管压力1.25倍以上;
对套压高于8兆帕(具体根据仪器型号而定)以上井,需经安全设备质量技术部
门综合评估后方可测试;套管遇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井施工时,参照SY/T
6610-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做法》有关规定配备相应的监测报
警仪及防护装置,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监测仪;
1、使用套管气发声测试方法
2、使用压缩氮气发声测试方法
应急处置程序:
(1)人员发生机械伤害,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停运致害设备,现场视伤势情况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包扎处理。
如伤势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求救。
(2)人员发生触电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切断电源,视触电者伤势情况,采取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等方法现场施救。
如伤势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求救。
动液面1、测试要求动液面只能在油井正常生产时测试,并在保持套压下测试。
①正常生产井每半月测一次,每月测两次。
两次之间的测试间隔不少于10天,不大于17天,5吨以上井一月录取三次液面;生产不正常井,根据需要增加测试。
重点探井试采按正常生产油井对待,边远油井每月测一次动液面。
②新投产的油井、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的井、措施后生产的井和断续生产的井,凡在半月内连续开井13天以上的必须测动液面。
③井下座有封隔器,而封隔器在生产层位以下的井必须按规定测动液面。
④动液面在井口(有自喷、自溢能力)的不测动液面。
⑤双频道回声仪和综合测井仪测动液面的必须测得一条合格曲线。
⑥间开井一般在生产周期的半周期测试。
2、测试质量要求①记录曲线上,井口、音标或油管接箍、液面反射波峰明显,偏离中心5毫米以上,纸带清洁。
②两个频道曲线上,井口、音标、液面反射波峰对应准确、清楚。
③计算音速在250-400米/秒之间。
3、测试资料整理①曲线上要注明井号、测试日期(测试日期与采油日报日期一致),记明套压值,并及时张贴。
②曲线上标明井口、音标的位置,注明音速、液面深度。
③在记录曲线上度量反射波长度的误差不过1毫米。
④必须计算音速、动液面深度、沉没度三个数据,填好测试记录。
音速单位米/秒,取一位小数,小数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4、动液面淹没音标的油井(应根据地层压力的高低和测试资料确定动液面是否淹没音标),应采取以下措施:①下次检泵时上提音标的位置,根据地层压力和动液面的变化确定上提高度。
②用双频道回声仪测试,并用油管接箍计算出动液面数据。
5、动液面在泵口以下,沉没度为负值时,必须采取如下措施:①用双频道测试,测试曲线上井口、油管接箍(10个接箍以上)、液面反射波明显、曲线合格。
用以校正音标深度和计算动液面深度。
②检泵作业起泵时,生产技术室井筒岗技术员亲自到井场督促修井队丈量,并亲自参加丈量音标下入深度。
发现修井总结上的音标深度与实际下入深度不符的,向上级部门报告并修改有关数据。
抽油机井连续动液面监测方案方案一:氮气井口连续液面监测1、技术思路:利用成型的井口连续液面监测仪,采用套管气及氮气为气源,可以长期放置在抽油井上无人自动监测环空液面深度。
2、所用设备包括发生装置和液面监测仪1)仪器技术指标液面测深范围:10~2000m,精度:0.5%;套压测量范围:0~8MPa,精度:0.5%F〃S;时间误差:≤20s/d;保存数据最大为1万组数据(可以根据要求增大),断电后数据可长期保存;连续监测时间:256测点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15d;最小时间间隔:1min;环境温度为 -40℃~+55℃;相对湿度为 45%~95%;2)功能要求当套压大于0.5MPa时,监测控制仪可直接利用套管气发声,测取液面曲线;当套压低于0.5MPa时,监测控制仪利用外接气源发声,测取液面曲线。
3)系统流程通过对地面监测控制仪进行仪器数据采集制度的设置,控制井口装置按照设置采用气体发声原理,通过井口装置中的微音器组件、压力传感器组件对井内液面及套压信号进行采集,并将数据传输回控制仪,由控制仪对信号进行采集、处理、显示和存储处理,与PC机相连可进行数据回放。
4)现场实施方案第一,将发声装置连接在套管闸门上,连接发生气源并设置整体防盗箱。
第二,在井口附近依据地面采集系统尺寸进行配置采集箱的设计,并将其与发声接入采集系统。
第三,定期定时使用笔记本自地面采集系统中取出需求数据。
方案二:有缆压力连续监测1、技术思路将符合精度电子压力计下入井内,通过电缆给仪器供电并使获取数据上传至井口采集系统并记录,用测试所得压力计算得到液面。
说明:初步实验拟选择港内井况较好的井(井深小于2000米的直井)。
2、所用设备及仪器包括试井压力计、地面采集系统和连接电缆。
1)井下仪器主要技术指标a)压力测量范围:(0~60)MPa;b)压力测量误差: 0.1%F.S;c)温度测量范围:(-20~+150)℃, 测量误差:±1℃(温度是对压力);d)传输距离不小于5000m。
采油地面测试流程
采油地面测试流程:
①准备阶段:检查测试设备,确保所有仪器仪表处于良好状态,校准计量器具,准备必要的工具和安全装备。
②数据收集:在井口或计量站收集井口压力、温度、流量等基本信息,记录油井的生产状况。
③测试前检查:确认测试管线和设备无泄漏,阀门开关状态正确,安全措施到位。
④开启测试:按照预定程序启动测试流程,这可能包括开启测试管线上的控制阀,让井流体流入测试系统。
⑤分离与计量:使用分离器将井流体中的油、水、气分离,并分别通过流量计和液位计进行计量。
⑥样品采集:从测试流中采集油、水、气样品,用于实验室分析,以确定流体性质和成分。
⑦数据记录:实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
⑧测试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可能需要调整测试参数,如改变分离器的压力或调整流量计的设置。
⑨测试结束:关闭测试管线上的控制阀,停止测试流程,确保所有设备和阀门回到初始状态。
⑩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油井的生产能力、流体性质和井下状况。
⑪报告编写:编制测试报告,总结测试结果,提出可能的生产优化建议。
⑫安全收尾:清理测试现场,确保所有设备归位,场地整洁,无遗留安全隐患。
常规测试作业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常规测试作业操作步骤和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井下流、静压及其梯度测试,取样,探砂(液)面,压力恢复、压力降落等常规测试作业。
2程序内容2.1出车前的准备2.1.1队长(技术干部)对本班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安全、质量、环保施工要求。
2.1.2班长到调度室领取常规测试作业票、油田常规作业票、常规测试计划任务书及相关记录。
2.1.3班长组织召开班前安全讲话,开展经验分享活动,进行岗位分工和风险提示以及操作规程的学习。
2.1.4班组成员劳保护具上岗,各种证件齐全有效,对各自岗位的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预防措施。
2.1.5填写班组QHSE综合记录,各岗位签字确认。
2.1.6到仪表班领取电子压力计、加重杆、取样器等仪器。
2.1.7到资料解释组核实本次测试井井位、管柱数据、井下遇阻、遇卡、落物等有关资料。
2.1.8检查装载常规测试井口防喷装置(防喷管、封井器、井口连接短节),天、地滑轮及管钳、扳手等现场工具齐全完好。
2.1.9司机按车辆巡回检查制度进行车辆检查完好,证件齐全。
2.1.10班长核查设施完整,测试仪器工作正常。
2.2施工过程2.2.1常规测试前的准备2.2.1.1到采油厂油藏室办理油田常规作业票。
2.2.1.2到采油厂工区签字确认油田常规作业票。
2.2.1.3确认施工现场达到施工要求,检查井口设施完好并与巡检工办理交接井手续。
2.2.1.4各岗位进行巡回检查,劳保上岗,严禁烟火、手机带入井场,确认无误后,填写QHSE检查表和常规测试作业票、油田常规作业票。
2.2.1.5班长负责指挥司机将钢丝试井车停在距井口20-30米处的上风口或侧风口,并使钢丝滚筒的中心轴垂直于井口纵向轴,且滚筒的中心正对井口,司机停车后,在车的两后轮后面各垫一个掩木,关闭防火罩,倒换气路至台上操作台。
2.2.1.6施工现场摆放“钢丝作业,严禁穿越”标识牌,井口与试井车之间拉好警戒带。
2.2.2打钢丝绳帽:2.2.2.1打绳结前检查钢丝疲劳程度,(φ2.2mm弯折次数≥8,φ2.4mm弯折次数≥7),卸开防喷盒压帽,检查更换盘根。
油水界面检测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的准备:
1、工具用具准备:胶皮手套两双、棉纱、四合一检测仪一台、油水检测仪一台、
2、上罐前的检查,底部取样器与测绳连接是否完好,扶梯是否有积雪,避免滑落。
3、.释放静电,上罐。
4、用气体检测仪检测罐口有无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二.操作步骤:
1、观察风向,人站在上风口,避免中毒,打开量油口。
2、估算油水界面位置,将取样器从量油口慢慢下入。
3、一人操作提绳,另一人负责计算下尺深度。
4、待下入估算深度时,拉动活塞绳,使液体充满取样器。
5、上提取样器至罐口,拉动活塞放掉液体,当流出来的是油时(界面还在下部)当流出来的是水时(界面还在上部),当流出液体是一半油一半水时,此处为油水界面位置。
6、放掉取样器内液体后重复下尺测量。
三、操作完成后的检查
1、用四合一检测仪检查大罐安全附件是否灵敏好用。
2、检查量油口是否关严。
3、对比自动油水界面仪数据,重新核准界面。
四. 其它需要注意(提示)的事项
1、雷雨天气严谨上罐操作。
2、下尺速度不能太快。
3、操作中的当心人员中毒、高空坠落、火灾爆炸
预防措施:劳保齐全,上罐前释放静电,提前放水,使罐内保持负压,上下罐楼梯扶扶手。
CNOOC Ltd. Tianjin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西作业区埕北油矿A 平台操作规程008
电潜泵井测动液面操作规程
1、 记录该井的油压、套压数据。
套压控制在1~1.5Mpa 。
2、 关油井的套压辅助阀门(装有测动液面接头一侧套压阀),关压力表阀,
拆下压力表,开压力表阀放空。
3、 待压力归零(彻底放空)后,卸下测试接头丝堵,安装测试枪前,检查测
试枪各密封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更换后使用,与测试接头连接处,注意上好丝扣胶,保证无泄漏。
4、 检查枪头两个放空阀为关闭状态,开套管辅助阀,检查各连接处无泄漏后,
接上传导线,打开测试仪(按照测试仪操作要求操作)。
5、 关套管生产阀,拉动拉环,听得蜂鸣声后读取数据。
6、 套压如果低于0.6 Mpa ,用测液面的氮气瓶测试,卸掉井口联接器顶部丝
堵锁母,将氮气瓶高压气线接到井口联接器尾部,缓慢打开气瓶旋钮,观察压力,一般压力充到1~5Mpa 即可关闭气瓶旋钮。
然后拉动拉环即可。
7、 测完液面后和以前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差距较大,重测几次,做好相应记
录。
8、 按照相反的顺序恢复油井的正常生产状态。
安全注意事项:
1、 测动液面时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佩戴防护镜。
2、 操作时注意不要有气体泄漏,放空时人员站在上风口,有硫化氢的井放空
要慢放,带上防硫化氢面具。
油井动液面测试操作规程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各类双频道回声仪对油井的液面测试。
二、测试准备
1、测前要求油井生产稳定。
有热洗流程的井管线各阀门不得渗漏~套管阀门开启灵活。
套压表量程合适~精度不低于0.5级。
2、套管头能保证装卸仪器和操作方便。
油套环形空间无蜡和油污等粘附井壁。
3、所选仪器应能满足测试技术要求~并给仪器充足电源电压。
4、检查井下管柱资料是否清楚~并熟悉井口流程及工作制度。
三、操作步骤
1、检查井口无渗无漏~测试仪器、设备正常好用。
2、关套管闸门~卸掉死堵。
3、打开套管闸门~冲净套管内的杂物、死油后。
4、关套管闸门~装好井口连接器。
5、装好声纳弹~缩回撞针~将安全销锁定。
6、装好测试枪~关闭放空闸门。
7、连接好信号线~打开井口连接器放空闸门。
8、稍开套管闸门~排净管线内空气~关闭井口连接器放
— 251 —
空闸门~打开套管闸门。
9、开电源~走纸开关拨到“慢”档~调整灵敏度。
10、走纸开关拨到“快”挡~将安全销推向排气阀~击发声纳弹测动液面。
11、出现液面反射波后~依次关闭走纸、磁电笔、内电源、总电源开关。
12、测试结束后~关严套管闸门~打开泄压阀泄压~压力降为常压后方可卸下测试枪。
13、取出液面曲线纸填写相关数据。
14、清理现场工具~检查井口闸门是否关严~正常后方可离去。
四、注意事项
1、仪器运送途中不准装声纳弹。
2、井口套压应小于8兆帕。
3、到井场后仪器放置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之处。
4、枪要上紧~严防漏气。
5、击发声纳弹时~扳手在放气阀同侧~且顺时针转动击发。
6、测试时人要侧身~注意安全。
7、记录笔断电后5秒内不允许用手触摸记录笔。
8、现场要禁止明火。
— 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