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品标准编写和企业标准体系建立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99
企业标准化体系怎样建立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主要目得就是对生产、经营与管理得技术要求、管理要求与岗位操作要求得精细化、定量化、标准化,以敦促便捷掌握、实施与检查企业长远目标得可持续发展性。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主要有以下步骤:1、建立企业标准化机构与配备人员;2、企业标准化培训;3、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4、企业标准化工作得规划与计划;5、企业标准得制定;6、标准得实施;7、标准实施得监督检查。
一、企业标准化机构与人员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企业各部门,贯穿于生产、经营与管理各个环节,就是企业管理得一项综合性管理基础工作。
1。
企业标准化机构得形式第一种形式:企业设专兼职机构,在企业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统一管理整个企业得标准化工作。
在各职能部门与车间设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本部门得标准化工作.第二种形式:除标准化机构外,设立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标准化重大问题得讨论、审批与决策。
第三种形式:指定企业得某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企业标准化工作,并设专职或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标准化工作。
2。
标准制定与发布得分工企业管理标准得制定实施与监督,由企业第一管理者所直管得部门牵头,各管理事项得分管部门负责;企业技术标准得制定实施与监督,由企业技术主管或总工程师所直管得部门牵头,各技术事项得分管部门负责;企业工作标准得制定实施与监督,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其她各处室与各基层单位各对本部门得工作标准负责.3、企业标准化人员得基本要求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熟悉本企业得生产、技术、经营与管理现状,具备一定得企业管理、标准化知识;二、企业标准化培训企业标准化培训有企业外部组织得培训与企业自己组织培训两种。
外部培训企业可派代表参加;企业自己得培训,企业有关人员都应参加。
标准化培训得对象与要求:1。
各级领导干部:要求通过培训使她们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了解标准化得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管辖范围内得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并能贯彻与运用。
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化体系企业标准化体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探索和建立自己的标准化体系。
本文将介绍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方法和步骤。
什么是企业标准化体系?企业标准化体系是指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通过制定一系列标准、规程、制度、程序等,以达到提高质量、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目标的管理体系。
企业标准化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管理体系:规定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要求,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或超过预期要求。
2.环境管理体系: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环保要求,以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3.安全管理体系: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安全要求,以保证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职业健康要求,以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意义企业标准化体系对企业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标准化体系要求企业制定一系列标准、规程、制度等,使得企业内部管理更加规范,降低管理成本。
2.促进企业发展:标准化体系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3.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化体系要求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或超过预期要求。
4.保护员工权益:标准化体系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注重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规定企业应当对员工的职业健康进行重视。
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步骤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化体系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标准化体系的目标和内容:企业在建立标准化体系之前,需要先明确标准化体系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
2.制定标准化体系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在制定和建立标准化体系时,需要考虑标准化体系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企业标准化机构或人员职责是什么?企业标准化机构或人员的职责为:(1)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标准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
(2)组织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编制企业标准化规划、方案。
(3)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4)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
认真做好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
(5)组织实施有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6)对新产品、改良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
(7)对本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企业标准复审。
(8)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
(9)组织标准化培训。
(1 0)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标准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并及时提供给使用部门。
(1 1)承当或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委托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审定工作,参加国内、国际各类标准化活动。
▲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标准化职责企业最高管理者是指企业中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这就是说是企业的领导班子或是其总裁/总经理/首席执行官(CEO)。
在标准化方面,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标准化职责主要有:(1)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
(2)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
(3)确定企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4)审批标准化工作规划、方案提供标准化活动经费。
(5)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6)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奉献的单位和个人,对不认真贯彻执行标准造成损失责任者,进行追究和惩办。
▲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标准化职责是什么?(1)企业各职能部门在标准化工作方面的职责主要是:a)负责起草本部门归口管理的企业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b)组织本部门相关的各类标准实施,并做好相应的记录;c)依据相关标准;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及对策摘要: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其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属于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环节,标准化的体系能够有效的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性、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当中,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其必须经历的过程。
本文主要从企业工作标准体系表和工作标准体系实施两方面分析在建立企业工作标准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工作标准;工作标准体系;建立与完善1 企业标准体系策划准备阶段1.1 领导统一认识,作出决策由于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将涉及到组织内部的方方面面,所以它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
因此在进行企业标准化体系的策划准备阶段首先就要要求领导学习企业标准体系的相关要求,使其能够地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工作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认识,提高其对标准化体系建立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保证其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1.2 成立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企业规模较大时,应成立以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为首,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
通常在进行企业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决策准备阶段都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其主要有相关部门的分管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组成。
在这一阶段,其工作小组是进行企业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具体工作部门,通常情况下,该工作小组的牵头人是企业的管理部门或者是标准化部门。
工作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编著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计划以及具体的建设工作,主要有:(1)协调工作。
(2)编写具体的标准。
(3)编制专门企业标准体系表。
其中主要有各种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技术标准。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内容通常由于其企业的规模以及原有基础的不同而会有所差异。
例如很多企业由各职能部门编写各类标准,工作小组仅作一些协调工作和标准的最后把关。
1.3 编制工作计划当企业成立工作小组后应根据GB/T15496、GB/T15497、GB/T15498三项国家标准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工作计划。
质量标准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又称质量体系评价与注册。
这是指由权威的、公正的、具有独立第三方法人资格的认证机构(由国家管理机构认可并授权的)派出合格审核员组成的检查组,对申请方质量体系的质量保证能力依据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标准进行检查和评价,对符合标准要求者授予合格证书并予以注册的全部活动。
质量体系认证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认证的申请和评定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受理并对接受申请的供方质量体系进行检查评价,决定能否批准认证和予以注册,并颁发合格证书。
二是对获准认证的供方质量体系进行日常监督管理阶段,目的是使获准认证的供方质量体系在认证有效期内持续夫各项应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
质量体系认真的具体程序简介如下:1、申请:(1)认证申请的提出、(2)认证申请的审查与批准2、检查与评定:(3)文加审查、(4)现场检查前的准备、(5)现场检查与评定、(6)提出检查报告3、审批与注册发证:(7)审批、(8)注册发证4、获准认证后的监督管理:(9)供方通报、(10)监督检查、(11)认证暂停或撤销、(12)认证有效期的延长质量体系认证的特点独立的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诞生于70年代后期,它是从产品质量认证中演变出来的。
质量体系认证具有以下特点:1.认证的对象是供方的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不是该企业的某一产品或服务,而是质量体系本身。
当然,质量体系认证必然会涉及到该体系覆盖的产品或服务,有的企业申请包括企业各类产品或服务在内的总的质量体系的认证,有的申请只包括某个或部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体系认证。
尽管涉及产品的范围有大有少,而认证的对象都是供方的质量体系。
2.认证的依据是质量保证标准。
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往往是供方为了对外提供质量保证的需要,故认证依据是有关质量保证模式标准。
为了使质量体系认证能与国际作法达到互认接轨,供方最好选用ISO9001、ISO9002、ISO9003标准中的一项。
3.认证的机构是第三方质量体系评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