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关系学 第七章1--6节
- 格式:ppt
- 大小:942.00 KB
- 文档页数:25
《【培训课件】现代公共关系学》xx年xx月xx日•现代公共关系学概述•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学的应用领域•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目•公共关系学的发展趋势•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与实践录01现代公共关系学概述定义: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社会科学。
它涉及组织形象、声誉和关系的管理,以及与公众的沟通、互动和协调。
特点以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公共关系学关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强调通过有效的沟通、传播和协调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
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公共关系学不仅注重理论研究,还强调实践和应用。
它旨在帮助组织解决实际的公共关系问题,提高组织的形象、声誉和影响力。
跨学科性质:公共关系学涉及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借鉴和吸收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体系。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与特点010*******提升组织形象和声誉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形象和声誉,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应对危机事件公共关系学为组织提供了应对危机事件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组织迅速应对和化解危机,减少损失。
推动社会发展公共关系学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它通过倡导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实践,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促进组织内外部沟通公共关系学通过有效的沟通手段和方法,促进组织内外部的沟通,加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性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历程起源公共关系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最初作为宣传和广告手段的补充,用于加强组织和公众之间的联系。
要点一要点二发展20世纪初,随着商业和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共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专业的公共关系公司和从业者。
成熟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加速发展,公共关系学逐渐成熟和完善,成为涵盖广泛领域、具有高度专业化和实践性的学科。
公共关系学第七章新闻、广告语整合营销传播1.【单选题】便于读者迅速获得最新最重要的信息是(A)A.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B.顺时结构的优点C.并列结构的优点D.逆时结构的优点文字解析:P1612.【单选题】新闻写作中极为关键的方面是(D)A.题目B.大纲C.正文D.导语文字解析:P1613.【单选题】新闻发布会是组织与公众沟通的(A)A.例行方式B.交际方式C.服务方式D.一般方式文字解析:p1634.【单选题】广告信息的“信宿”是(D)A.广告主B.广告代理商C.广告媒介D.广告受众文字解析:P1665.【单选题】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C)A.市场调查B.广告定位C.广告创意D.广告效果测定文字解析:P1686.【单选题】针对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等产品,常选用的广告主题题材是(B)A.方便B.保证C.效能D.时尚文字解析:P1757.【单选题】整合营销传播最基础的形式是(A)A.认知的整合B.形象的整合C.功能的整合D.协调的整合文字解析:P1788.【单选题】使用非广告的传播形式提示消费者进行广告回忆,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的整合营销传播方法是(B)A.同一外观法B.主题线方法C.供应面的策划方法D.特设会议的方法文字解析:P1799.【多选题】新闻稿写作的基本要求是(ABC)A.主题突出B.简明扼要C.生动活泼D.曲折含蓄E.详细具体文字解析:P16010.【多选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应把握好的环节有(ABCDE)A.确定主题B.确定邀请对象C.会前准备D.主持会议E.收集反馈信息文字解析:P163-P16411.【多选题】广告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E)A.广告主B.广告代理商C.广告信息D.广告媒介E.广告受众文字解析;P165-P16612.【多选题】广告主题的构成要素包括(ACE)A.广告目标B.广告创意C.信息个性D.信息主体E.消费心理文字解析:p17313.【多选题】整合营销传播的特性有(AB)A.战术连续性B.战略导向性C.整体统一性D.生动形象性E.科学系统性文字解析:P17714.【多选题】确定广告主题应避免的事项有(ABE)A.主题分散B.主题共享C.整体统一D.独特个性E.主题泛化文字解析:P17615.【单选题】广告策划的基础是(A)A.市场调查B.广告定位C.广告创意D.广告媒介选择文字解析:7-P16816.【单选题】整合营销传播的明显特征是(B)A.战术连续性B.战术连续性与战略导向性相结合C.战略导向性D.战术连续性与战略导向性相分离文字解析:7-P17717.【多选题】广告主题的构成要素包括(BCD)A.传播方式B.广告目标C.信息个性D.消费心理E.传播效果文字解析:7-P17318.【主观题】简述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
《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第一章公共关系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定义、概念和范畴,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及完整涵义;分析比较若干与公共关系概念相关的学科概念,具体如下:1.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要求识记七种有代表性的公共关系定义及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领会各种公共关系定义的侧重点,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比较各种公共关系定义的异同,能够举例说明自己对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理解。
2.公共关系的分支概念和范畴。
要求识记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组织、公众、传播;关系、舆论、形象。
领会公共关系状态的两个方面;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系;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特定涵义;公共关系概念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如何理解公众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如何理解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关系”一词在公共关系学中的特定涵义;“形象”一词在公共关系学中的特定涵义。
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观念”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能够结合实例说明“组织”、“公众”和“传播沟通”三个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能够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关系”、“舆论”和“形象”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3.相关的学科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要求识记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领会公共关系、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领会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在实际生活和管理实践中正确区分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人群关系。
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的定义: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
(美:雷克斯·哈罗)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
(英:费兰克)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
《墨西哥宣言》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
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传播:是社会组织,即传播者,有组织、有目的地针对某种特殊公众进行的特定信息交流和共享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沟通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信息,树立组织在公众中的良好社会形象,扩大组织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2.网络公关:又叫线上公关或e公关,它利用互联网的高科技表达手段营造企业形象,为现代公共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策划思路和传播媒介。
3. 公关传播的7个C:包括可信赖性、一致性、内容、明确性、持续性与连贯性、渠道、公众对象的接受能力。
4. 双向对称型公关传播:在这种模式中,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是进行科学的劝导。
公共关系人员利用社会科学中有关态度和行为的理论知识,诱导公众接受组织的观点,并做出有利于组织的行为。
5. 新闻宣传型公关传播:在这种模式中,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是进行宣传,新闻宣传型的信息传播是单向的,公共关系人员不具有倾听来自公众信息的意识,而且对企业完整形象的介绍也没有兴趣。
二、问答题1.答:奥斯古德一施拉姆循环模式:一方将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发出信息,另一方收到信息后进行译码,再经过解释理解,接收了信息,同时他又将自己的信息经过编码发给对方,对方同样经过译码、释码而接收信息。
香农一韦弗模式:传播被描述为一个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具有五个要完成的正功能和一个负功能因素(即噪音):信号经过适当的信道通向接收器,再由接收器将信号还原为信息,最后抵达信宿。
如果把香农模式说成是直线性模式,那么我们可以说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是一个高度循环形的模式。
这两者之间的另一个区别是:香农的兴趣主要在于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传送渠道,而施拉姆和奥斯古德则主要讨论传播过程中各主要行动者的行为。
2.答:网络媒体传播的优势:(1)网络媒体传播的快捷。
传统的消息写作是一次性完成的,而网络新闻由于时效性的需要,写作过程便成了开放、动态的过程,文字直播是最充分的体现。
(2)网络媒体传播的大容量。
“海量信息”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