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钢板螺钉的断裂
- 格式:ppt
- 大小:16.06 MB
- 文档页数:44
如何预防断裂1. 概述断裂是指物体或材料在受到过大的负荷或扭力时,出现不可逆的裂缝或断裂现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物体的断裂问题,比如:金属材料的断裂、骨折的断裂、电线的断裂等。
断裂不仅给我们带来安全隐患,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断裂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正确使用和定期检查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预防断裂问题。
2. 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是预防断裂问题的基础。
不同的材料在承受负荷时具有不同的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点:•强度:选择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以确保在承受负荷时不会断裂。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材料手册或咨询专业人士来了解不同材料的强度指标。
•韧性:韧性是材料对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具有高韧性的材料往往能更好地抵抗断裂。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优先考虑韧性较高的材料。
•耐腐蚀性:某些环境条件下可能存在腐蚀性物质,这些物质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增加断裂的风险。
因此,在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应选择具有较高耐腐蚀性的材料。
3. 正确使用正确使用物体或材料也是预防断裂问题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使用物体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承重限制:不同物体或材料都有其承重限制,超过承重限制会增加断裂的风险。
在使用前应了解物体或材料的承重能力,并将其用于适当的负荷。
•避免过度加载:过度加载会导致物体或材料受到过大的负荷,从而增加断裂的危险。
因此,在使用物体时要避免超出其设计荷载范围,特别是对于可调节的物体,要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避免剧烈震动:剧烈震动会对物体产生冲击载荷,从而加剧其断裂风险。
在使用物体时要避免剧烈震动,或者采取措施减小震动的影响。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是预防断裂问题的有效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查和维护方法:•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物体或材料的状态,特别是容易受到损坏或老化的部位。
例如,金属材料可以检查是否出现裂纹,电线可以检查是否有绝缘层损坏等等。
螺栓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摘要:本文通过对失效螺栓及同批次的零件进行理化分析和无损检测。
对断裂件进行了宏观、微观断口观察、金相组织检查、硬度、化学成分、破坏拉力等一系列试验,经分析找出螺栓失效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螺栓断裂回火脆化螺栓作为飞机上重要的紧固件,其发生断裂危害较大。
我厂修理过程中使用的螺栓主要为M4、M5、M6、M8和M10等规格,然而在某产品装配和停放过程中,某批次30CrMnSiA M8的螺栓先后发生脆性断裂。
引起工厂高度重视,因为螺栓发生脆断,不论是氢脆断裂,还是热处理造成的脆性断裂大都与“批次性”问题有关,涉及数量多,危害大,组织专业人员对螺栓在装配过程中及装配一段时间后发生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后续的预防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方案。
1 宏观、微观检查对断裂螺栓进行宏观观察:发现断裂位置接近于第一扣螺纹处见(图1)。
断裂处螺纹表面未发现有明显的机械接触痕迹,如压坑、啃刀、划伤等表面缺陷,也未发现热处理表面烧蚀痕迹、螺纹变形等现象,没有局部麻点、剥蚀等缺陷。
断裂螺栓螺纹牙底呈线性起源,放射棱线粗大,断口附近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断口齐平,呈暗灰色,断面粗糙,具有金属光泽(图2)。
图1断裂螺栓图2螺栓断口图3 螺栓整体形貌对裂纹断口进行观察,断口特征呈现以沿晶为主+韧窝的混合断裂形貌,且断口源区未见冶金和加工等产生的缺陷。
对同批次的螺栓抽样进行了磁粉检测,在螺纹的根部没有发现表面或近表面裂纹,对螺栓进行X射线检测,也没有发现内部缺陷。
同批螺栓见图3。
2 材质检验2.1成份分析抽取同批次的螺栓去掉镀层后制取化学粉末,采用碳、硫联合测定仪对碳、硫含量进行了检测,利用QSN750光谱仪对其它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1),螺栓的化学成分符合技术要求,但含碳量较高。
表1 化学成份检测结果表2.2 金相分析在靠近断口位置切取金相试样,镶嵌、磨抛、腐蚀后,显微镜对试样进行组织观察,螺栓显微组织为较粗大的回火马氏体(图4)。
锁骨骨折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发表时间:2013-02-01T09:54:42.9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3期供稿作者:亢军强[导读] 过早用力、负重以及不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钢板断裂主要原因。
亢军强(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骨科河南信阳 464000)【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232-01 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现象在四肢骨折特别是股骨干骨折较常见,锁骨属上肢带骨,受力相对较小和单一,传统治疗方法主张局部行手法复位后锁骨带固定,此方法简单、痛苦少,但不能达到解剖复位,易造成局部隆突、影响美观,现多数学者主张行手术治疗,其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应引起重视。
本院在2007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231例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11例发生锁骨术后钢板断裂,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8-64岁,平均36.8岁。
骨折发生左侧3例,右侧8例。
所有骨折均为粉碎性,有移位。
骨折位置为骨折中段或外侧段,受伤距手术时间3-5天,所有骨折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
钢板断裂时间术后1-12个月。
1.2 术后处理术后以前臂悬吊带悬吊4个月。
2 结果11例钢板断裂的病例中,2例是由于外伤导致断裂,5例为提重物或干活所致。
3例断裂后骨折断端没有移位,8例骨折断端有明显移位,其中2例导致骨不连,骨折断端硬化。
3 讨论3.1 钢板断裂是骨折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四肢长骨多见,尤其以股骨发生率最高[1]。
绝大部分钢板断裂都发生在术后3-4个月[2]或20d[3]-13个月[1]不等,钢板起张力带固定效应,经对抗弯曲应力和旋转应力,较为合适是重建钢板,因锁骨也承受重量,应选用至少6孔钢板。
对于中段粉碎性骨折,可采用重建钢板螺丝钉内固定,至少6-7孔,置于锁骨上方。
3.2 锁骨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常见原因:3.2.1 骨折断端不稳定是造成钢板断裂的主要客观因素,当骨折不稳定,由于长期的金属疲劳及局部微动,使应当有骨质本身承载的负荷更多的由钢板负担,终究导致钢板断裂。
如何防止钢结构工程出现脆性断裂如何防止钢结构工程出现脆性断裂如何防止钢结构工程出现脆性断裂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在钢结构建筑中,有时候会出现脆性断裂。
那影响钢材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钢材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
钢材的内在因素是指钢材的化学成分、组织构造和缺陷等;钢材的外在因素是指钢材的构造缺陷,和焊接加工引起的应力集中、低温影响、冷作硬化和应变时效硬化等。
因此,要防止钢结构工程出现脆性断裂,那么应在钢结构设计、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一、合理的设计。
首先,应正确选钢材。
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其韧性和工艺性能一般都有所下降。
因此,不宜采用比实际需要强度更高的材料。
同时,对于低温下工作、受动力荷载的钢结构,应使所选钢材的脆性转变温度低于工作温度,例如,分别选择适当质量等级的Q235、Q345等钢材,并应尽量使用较薄的型钢和板材。
避免应力集中。
为了能是钢结构能均匀、连续的传递应力,就要减少构件和节点的应力集中。
在满足钢结构的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以防断裂的是失稳扩展,例如构件和节点的连接应尽量采用螺栓连接。
如必须采用焊接连接时,应避免焊缝的密集和交叉,尽量采用焊接残余应力小的构造形式。
二、正确的制造。
钢结构工程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例如不得随意进行钢材代换,不得随意将螺栓连接改为焊接连接,不得随意加大焊缝厚度等等,应尽量采用钻孔或冲孔后再扩钻,以及对剪切边进行刨边等方法来避免冷作硬化现象。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尽量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应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和技术措施,并由考试合格的焊工去焊,必要时可采用热处理方法消除主要构件中焊接残余应力。
焊接中不得在构件上任意打火起弧。
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如定位焊缝、引弧板等均应该进行清理和修复,制作和安装过程中及完成后,均要严格执行指令检验制度。
三、合理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钢结构的使用用途和任意超负荷使用;如果本来设计是在室内温度高工作的结构,在冬季停产检修时要注意保暖;不在主要钢结构上任意焊接附加零件悬挂重物;避免因生产和运输不当对钢结构造成撞击或机械损伤;平时应注意检查和维护等。
钢材焊接裂缝问题研究及预防摘要:为了及时预防钢材焊接工作中裂缝的产生,本文针对冶金过程中最常见的热裂纹和冷裂纹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进行了下列具体阐述,具有极大的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钢材焊接热裂缝冷裂缝预防1、引言焊接,作为当代制造业中最重要的材料加工和成型技术之一,即通过应用物理和化学手段,使得分离的材料产生分子或者原子结合体,最终得到具备一定性能特性的整体。
但是在钢材的整个施焊过程中,由于钢材和焊接材料的组成成分、焊接规范和工艺等原因的存在,将会产生多种缺陷,焊接裂缝要数其中最危险缺陷。
根据冶金过程来分,可分为热裂缝和冷裂缝等。
所以,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确保焊接结构安全可靠的工作,焊接工人应在工作中,要结合自身的工作条件和钢的种类、接头的结构和形式特点等,准确掌握操作技巧,最大限度的避免焊接裂缝的产生[1]。
本文主要针对冶金过程中最常见的热裂纹和冷裂纹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进行了下列具体阐述。
2、焊接热裂纹成因及其预防2.1 热裂纹焊接热裂纹简单的说即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时产生的焊接裂纹,如图1所示为某钢件顶部热裂纹。
热裂缝的产生与焊缝金属的焊道形状和化学成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高温区的金属焊缝凝固时,裂缝沿金属奥氏体边界开裂并向外扩展,其特点是沿焊缝呈直线状,且出现在焊缝中间位置[2]。
2.2热裂纹的形成原因分析热裂纹产生的原因往往与被焊接的钢材和所用焊接材料其化学成份和焊接操作中的焊接工艺有直接关系。
通常,含金属量较高的钢材出现热裂纹缺陷的比重比较大,但有些时候金属中磷、硫含量不是很高,却在焊缝边缘半熔化区偏析严重或钢材中有夹层,也会出现热裂纹。
另外在实际焊接操作中,由于焊接规范过大,没有摆动焊丝,熔池的热量中心积于一处,使得低熔点的结晶体偏析集聚,造成了热裂纹。
2.3热裂纹的预防措施针对以上热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我们可以提前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予以预防:1.注意焊接所使材料和焊接材料的元素组成成分。
铁路CRTSⅠ、Ⅲ型无砟轨道板预应力钢棒断裂防护和修复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2011年9月铁路CRTSⅠ、Ⅲ型无砟轨道板预应力钢棒断裂防护和修复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让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钢棒断裂安全防护和修复的施工工序、操作方法,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CRTS-I、Ⅲ型无砟轨道板预应力钢棒断裂防护和修复施工。
二.相关标准防护施工用C型镀锌钢、镀锌钢板、起吊螺栓、弹簧垫圈及修复施工用预应力钢绞线、封锚砂浆和修复材料的性能、技术要求应满足下列标准、技术条件和图纸的相关规定。
GB/T2518—2009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6725-2008 冷弯型钢GB93-87 标准型弹簧垫圈GB/T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JG3007 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油脂TB/T3193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DL/T 5126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CRTS-I(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轨道板设计图》三.轨道板预应力钢棒断裂防护作业目前在CRTSⅠ、Ⅲ板型无砟轨道板中,所用预应力钢棒的无粘结方式有两种:在线热挤塑成型和后穿套管,根据线路上钢棒断裂情况和已进行的试验验证,后穿套管的钢棒在断裂后会窜出轨道板,对行车安全构成隐患,因此须对使用后穿套管钢棒的轨道板两侧全部采取防护措施。
防护方案分为已开通线路、未开通线路(含已预制未铺设)两种情况。
混凝土轨道板外形尺寸示例如图1(以下C型镀锌钢、镀锌钢板尺寸以该型轨道板为例)。
图1 轨道板外形尺寸示意图1.已开通线路(1)在轨道板两侧加装C型镀锌钢防护。
如何预防金属材料疲劳断裂的方法在现代工业中,金属材料被用得那叫一个广泛——从高楼大厦到小小的螺丝钉,金属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但你知道吗?这些金属材料并不是永远都能坚持得住,有时候它们会因为疲劳而出现断裂。
你可能会问,什么是“疲劳”?其实很简单,金属就像我们人类一样,长时间重复某个动作,或者在极限条件下工作,它就会像老爷车一样出故障。
金属疲劳断裂就像是个慢性病,早期没什么症状,一旦出问题,后果可不小。
怎么才能避免金属材料发生这种问题呢?别急,今天就带你走一遍“预防秘籍”。
说到预防金属疲劳断裂,最关键的就是避免让金属材料承受过大的应力。
想想看,金属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肌肉,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它早晚得“拉伤”。
你可以想象一下,把一根铁丝反复弯曲,弯几下就会断;如果我们能够避免这种过度的弯曲,那不就省事多了吗?同样道理,金属材料也要避免长时间处于过大的应力环境下。
你问怎么避免?说得简单一点,就得合理设计,给金属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比如说,给机器添加减震装置,减少冲击力的作用;或者调整设备的使用强度,不要让它们“拼命工作”,不然哪一天金属也会说“够了,我不干了”。
金属表面的处理也很重要。
你没听错,表面的小小损伤可是影响金属寿命的大问题。
比方说,金属表面有划痕,或者是某个地方有个小小的裂纹,这些“微小的伤口”就像是金属的“破绽”,它们会在日积月累的压力下,慢慢扩大,最终导致金属断裂。
咋办?别着急,关键在于表面处理。
可以通过喷丸、热处理、涂层等手段,把金属表面“保护”起来,减少这些裂纹的生成。
而且要经常检查这些表面,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再说了,要避免金属疲劳断裂,材料的选择可得好好讲究。
不同的工作环境对金属的要求不同,有些场合要求耐高温,有些则要求抗腐蚀。
你想想,如果你拿了一根普通的铁丝去做电缆,它在高温下肯定不行,不是“烧焦了”就是“断了”。
所以,选对材料是关键。
就像你买鞋子,得选合适的尺码。
你可以去选择一些高强度、抗疲劳性能好的金属合金,这样在高负荷或特殊环境下,金属材料能够更持久地工作,减少疲劳的风险。
螺钉断裂的几种原因螺钉是一种常用的紧固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螺钉断裂的情况。
螺钉断裂可能会给工作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螺钉断裂的几种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措施。
材料质量不过关是导致螺钉断裂的常见原因之一。
螺钉通常由金属制成,如碳钢、合金钢等。
如果材料质量不好,含有太多杂质或者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就会导致螺钉的强度和韧性不足,容易断裂。
因此,在购买螺钉时,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严格把关材料的质量。
螺钉的设计和制造也是螺钉断裂的重要原因。
如果螺钉的设计不合理,比如螺纹过深、螺纹角度不当等,就会导致应力集中,增加螺钉的断裂风险。
同时,制造工艺的不当也会导致螺钉的强度不够或者表面存在缺陷,进而引发断裂。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螺钉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力的作用也是螺钉断裂的原因之一。
螺钉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受到一定的预紧力,以确保连接的紧固效果。
然而,如果预紧力不均匀或者过大,就会导致螺钉的应力超过其承载极限,从而发生断裂。
腐蚀和疲劳也是导致螺钉断裂的原因之一。
螺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各种腐蚀介质的侵蚀,如潮湿环境、化学物质等。
这些腐蚀介质会损害螺钉的表面,降低其强度和耐久性,最终导致断裂。
此外,螺钉在循环荷载条件下使用时,会发生应力的累积和释放,导致螺钉的疲劳断裂。
因此,需要注意保护螺钉的表面,避免腐蚀的发生,并定期检查和更换受到疲劳损伤的螺钉。
螺钉断裂的原因有材料质量不过关、设计和制造问题、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力的作用、腐蚀和疲劳等。
为了避免螺钉断裂带来的损失和危险,我们应该选择质量可靠的螺钉供应商,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合理控制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护螺钉的表面,定期检查和更换受到疲劳损伤的螺钉。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螺钉的安全可靠使用。
高强度螺栓延迟断裂的原因与预防方法
高强度螺栓的延迟断裂是由于螺栓应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导致螺栓疲劳损伤和断裂。
以下是高强度螺栓延迟断裂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原因:
1. 过度紧固:过度紧固会导致螺栓应力过大,超过其材料的耐久极限,导致螺栓疲劳断裂。
2. 不平衡载荷:如果载荷不均匀地分布在螺栓上,会导致某些螺栓承受更大的应力,从而引起断裂。
3. 氧化腐蚀:螺栓暴露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容易发生氧化腐蚀,减小螺栓的强度,导致延迟断裂。
4. 弯曲或倾斜载荷:如果施加在螺栓上的载荷是弯曲或倾斜的,会导致不均匀的应力分布,增加螺栓的疲劳断裂风险。
预防方法:
1. 控制紧固力:使用正确的紧固工具和方法,确保不过度紧固螺栓,以避免超负荷应力。
2. 均匀分配载荷:设计和安装时,确保载荷均匀地分布在螺栓上,减少应力差异。
3. 防腐措施:在螺栓暴露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时,使用防腐涂层或防腐材料等措施,降低氧化腐蚀的风险。
4. 避免弯曲和倾斜载荷:设计和安装时,确保载荷施加在螺栓上的方向与螺栓轴线一致,减小局部应力差异。
综上所述,控制紧固力、均匀分配载荷、防腐和避免弯曲倾斜载荷是预防高强度螺栓延迟断裂的关键措施。
此外,定期检查
和维护螺栓的状态,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螺栓也是重要的预防方法。
螺栓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的制造工艺和相关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企业对产品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项方便人们出行的工程,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项目的实际施工和维护中,不难发现工作人员主要关注较大的部件,而不关注较小的部件,尤其是螺栓部件,导致螺栓疲劳断裂失效。
因此,重视小零件的检测与维护,分析螺栓的疲劳断裂失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疲劳断裂失效和断裂分析的重要性,分析了气缸盖螺栓断裂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螺栓;疲劳断裂;无效的简介:自工业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金属开采、铁路建设、建筑等领域。
在施工方面,由于技术和工艺的创新,整体施工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在发展的同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如疲劳断裂破坏行为。
疲劳断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螺栓的疲劳断裂失效。
细节决定成败。
即使对大型零件进行彻底检查和维护,忽视小型零件也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一旦发生坍塌,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为了保证整体安全稳定,实现更高的运行质量,必须重视螺栓疲劳断裂,做好相应的检查和维护,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随着对产品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疲劳断裂失效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1、疲劳断裂失效及断裂分析的重要性疲劳断裂主要是指应力集中在某一位置,或在强度较低的位置出现裂纹,然后裂纹扩大和扩展而引起的断裂。
简而言之,疲劳断裂超出了材料的疲劳极限。
一般来说,断裂可分为两种类型: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疲劳断裂属于脆性断裂。
由于疲劳断裂和静载荷延迟断裂不同于一般断裂,故将其与脆性断裂分开。
因此,断裂失效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延性断裂失效、脆性断裂失效、疲劳断裂失效和静载荷延迟断裂失效。
浅谈骨折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和预防摘要】本文探讨了骨折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及纠正策略,分析了造成钢板断裂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建议选择合适的钢板,术前、术中正确规范操作,术后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及术后定期随访能有效防止术后钢板断裂。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059-0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骨折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骨折能顺利愈合,而且要求早日恢复功能,重返工作学习岗位,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各种并发症。
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及交通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复杂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而骨折治疗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坚强固定和有关骨折内固定治疗原则一直被“AO”强烈推荐,加压钢板的设计和应用技术也有较大进展,但发生钢板断裂却屡见不鲜。
20世纪80年代“AO”学技术在我国得到普遍应用,按“AO”学说提出的早期主动和无痛性活动的原则去指导骨折肢体的功能锻炼和负重,常常会引起钢板断裂的严重后果,往往需再次进行手术。
直到现在,钢板断裂仍然是困惑每位骨科医师的一个难题。
就此,我结合近几年我科骨折患者术后钢板断裂的问题,对钢板断裂的原因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1.钢板断裂的原因据研究,内固定钢板在人体内的折断率为8%,我国初步统计为4%,调查发现体力劳动者内固定的折断率远高于脑力劳动者,钢板断裂的时间大多发生在术后3~5个月。
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1.1 骨折断端的不稳定是造成钢板断裂的主要客观因素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不仅要求达到解剖复位,而且要求恢复骨结构的完整性,避免有骨缺损。
尤其是压力侧,即使是小的粉碎骨片无法固定而形成的缺损,也会在肢体活动中导致骨不连和内固定钢板的弯曲断裂,导致内固定失败。
这是当前内固定术中普遍存在,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试验证明,横形及斜形骨折通过钢板或经骨折线使用拉力螺钉固定的稳定性最好,负重时钢板承受的压力最小,而楔形骨折或横、斜形骨折有间隙,负重时钢板承受的压力最大,较骨折端向拉力钉固定无间隙可增加5倍~10倍以上。
防止钢材的脆性断裂1、裂纹当焊接结构的板厚较大时(大于25mm),如果含碳量高,连接内部有约束作用,焊肉外形不适当,或冷却过快,都有可能在焊后出现裂纹,从而产生断裂破坏。
针对这个问题,把碳控制在0.22%左右,同时在焊接工艺上增加预热措施使焊缝冷却缓慢,解决了断裂问题。
焊缝冷却时收缩作用受到约束,有可能促使它出现裂纹。
措施是:在两板之间垫上软钢丝留出缝隙,焊缝有收缩余地,裂纹就不会出现。
把角焊缝的表面作成凹形,有利于缓和应力集中。
凹形表面的焊缝,焊后比凸形的容易开裂,原因是凹形缝的表面有较大的收缩拉应力,并且在45°截面上焊缝厚度最小。
凸形缝表面拉力不大,而45°截面又有所增强,情况要好的多。
在凹形焊缝开裂的条件下,改用凸形焊缝,就不再开裂。
2、应力考察断裂问题时,应力是构件的实际应力,它不仅和荷载的大小有关,也和构造形状及施焊条件有关。
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突然变化造成应力集中,使局部应力增高,对脆性破坏最为危险。
施焊过程造成构件内的残余拉应力,也是不利的。
因此,避免焊缝过于集中和避免截面突然变化,都有助于防止脆性断裂。
3、材料选用为了防止脆性断裂,结构的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韧性。
材料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和温度有密切关系。
吸收的能量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即变形是塑性的、弹塑性的和弹性的。
要求材料的韧性不低于弹性,以避免出现完全脆性的断裂,也没有必要高于弹塑性,对钢材要求太高,必然会提高造价。
钢材的厚度对它的韧性也有影响。
厚钢板的韧性低于薄钢板。
4、构造细部发生脆性断裂的原因是存在和焊缝相交的构造缝隙,或相当于构造缝隙的未透焊缝。
构造焊缝相当于狭长的裂纹,造成高度的应力集中,焊缝则造成高额残余拉应力并使近旁金属因热塑变形而时效硬化,提高脆性。
低温地区结构的构造细部应该保证焊缝能够焊透。
因此,设计时必须注意焊缝的施工条件,以保证施焊方便,能够焊透。
怎样预防连杆螺栓折断事故概述连杆螺栓在机械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连接了连杆和曲轴,承受着很大的力量。
然而,连杆螺栓折断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坏,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因此,预防连杆螺栓折断事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连杆螺栓折断事故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1. 材料选择连杆螺栓的材料选择对于预防折断事故至关重要。
应选择高强度、耐疲劳的材料,如合金钢或不锈钢。
同时,应保证材料没有缺陷或裂纹,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导致螺栓折断。
2. 适当的预紧力适当的预紧力是预防螺栓折断的关键。
过低的预紧力会导致松动,从而产生振动和冲击载荷,增加螺栓断裂的风险。
过高的预紧力会导致螺栓过度变形,使其易于疲劳破坏。
因此,在安装和维护中应严格控制预紧力,遵循设备制造商的规定。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是预防连杆螺栓折断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维护,可以检查螺栓的紧固情况和松动程度、螺纹磨损情况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另外,还应注意检查相关零部件的磨损和疲劳状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4. 合理的应力分配合理的应力分配也是预防连杆螺栓折断事故的重要因素。
当机械设备运行时,应确保各个螺栓承受的载荷均匀分布,避免某个螺栓承受过大的力量。
如果发现螺栓承受过大的力量,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平衡载荷分布。
5. 正确的安装方法正确的安装方法是预防连杆螺栓折断事故的关键。
在安装螺栓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安装,并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安装前清洁和润滑螺纹,避免由于摩擦而导致过度预紧或松动;•采用交叉对称的顺序进行螺栓的拧紧,以确保力量均匀分配;•确保螺栓的长度和直径与设备要求相匹配。
6. 做好记录和追溯在使用连杆螺栓的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和追溯,记录螺栓的安装日期、维护情况、紧固力状况等。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螺栓的使用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记录和追溯还可以为事故发生时的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螺栓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
一般情况下,分析螺栓断裂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螺栓的质量,螺栓的预紧力矩,螺栓的强度,螺栓的疲劳强度。
1、实际上,螺栓断裂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松动而断裂的,是由于松动而被打坏的。
因为螺栓松动打断的情况和疲劳断裂的情况大体相同,我们总能从疲劳强度上找到原因。
实际上,疲劳强度大得我们无法想象,螺栓在使用过程中根本用不到疲劳强度。
2、螺纹紧固件的松动不是由于螺栓的疲劳强度:
螺纹紧固件在横向振松实验中只需一百次即可松动,而在疲劳强度实验中需反复振动一百万次。
换句话说,螺纹紧固件在使用其疲劳强度的万分之一时即松动了,我们只使用了它大能力的万分之一,所以说螺纹紧固件的松动也不是因为螺栓疲劳强度。
3、螺纹紧固件损坏的真正原因是松动:
螺纹紧固件松动后,产生巨大的动能mv2,这种巨大的动能直接作用于紧固件及设备,致使紧固件损坏,紧固件损坏后,设备无法在正常的状态下工作,进一步导致设备损坏。
受轴向力作用的紧固件,螺纹被破坏,螺栓被拉断。
受径向力作用的紧固件,螺栓被剪断,螺栓孔被打成橢圆。
综上所述:选用防松效果优异的螺纹防松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