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经济评价方法D教学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927.00 KB
- 文档页数:162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根基方法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含义、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判定准因此以及其优缺点。
第一节静态评价方法• 静态评价:不考虑资金的时刻因素。
一、 投资回收期1. 含义指名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淌资金〕回收所需的时刻。
注重: 从建设开始年算起。
2. 计算公式• Σ〔CI -CO 〕t =0(3-1)式中:现金流进CI —cashinflow 现金流出CO —cashoutflow• P 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尽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 P t =投资总额/年净收益〔年收益相等〕 3. 适用范围 用于判定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 判定准因此 当P t ≤P c ,因此方案可行; 反之P t >P c ,因此方案不可行。
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来评价技术方案,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
例1:某拟建名目P t =8✧ ✧ 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特点〕。
二、 投资收益率〔投资效果系数〕 1. 含义 是工程名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
表示单位投资所能获得的年净收益。
2. 计算公式 R`a =H m ∕K 0×100% 3. 适用范围 判定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 判定准因此 当R`a ≥R c ,方案可行; 反之R`a <R c ,因此方案不可行。
三、 差额投资回收期 1. 含义 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经营本钞票,往返收其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
2. 计算公式 P a =ΔK 0/ΔC`0=(K 02-K 01〕/(C`01-C`02) 假设:K 02>K 01;C`01>C`02 3. 适用范围 多方案选优。
注重:必须满足方案可比的前提条件: 〔1〕产出相等;〔2〕寿命相等。
4. 判定准因此 当P a <P c ,因此取投资额大的方案为好; 反之P a ≥P c ,因此取投资额小的方案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