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治疗60例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9.55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102 期2019 Vol.6 No.102143奥氮平用于维持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宋海民(滨海县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苏 盐城 224500)【摘要】目的 分析奥氮平用于维持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60例维持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此次研究,纳入标本的时间介于2017年01月-2018年10月,以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其中借助利培酮治疗的为参照组,借助奥氮平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成效与不良反应现象出现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相当,不存在较大差异(P >0.05);在治疗维持效果时间比较上,观察组较之参照组明显更长;在维持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复发等状况对比上,观察组的与参照组相比呈现明显优势,两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实施维持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借助奥氮平可以得到更优的临床成果,可以使患者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出现率有效减少,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奥氮平;维持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02.143.02在精神性疾病中,精神分裂症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患病对象多为处于青壮年时期,主要症状就是动作、感情、思维上受到抑制,常常会伴有幻听、失眠等[1]。
相关报告呈现,将维持性精神分裂症进行诊治的成效得到有效提升,降低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使患者所承受的病症折磨得到有效减轻。
由于5-羟色胺、谷氨酸和多巴胺等扮演神经递质角色的机能发生错误,导致人体中枢多巴胺含量增加,被持续刺激,长期保持兴奋状态,在诊治时,常常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抑制剂实施精神分裂症诊治[2]。
奥氮平治疗维持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6-09-22T15:55:32.90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 作者: 郑红民[导读]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的观察和分析,口服奥氮平片这一治疗方法有着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服用奥氮平片治疗维持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更加明显,能够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郑红民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精神病人疗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31 【摘要】目的:通过对64例维持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分析,分析其具体康复情况,总结出一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完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维持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进行临床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口服奥氮平片和氯氮平片进行治疗,总结治疗效果,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将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的观察和分析,口服奥氮平片这一治疗方法有着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服用奥氮平片治疗维持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更加明显,能够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关键词】奥氮平;维持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研究【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64-01
维持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饱受这一疾病的困扰,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帮助这一疾病的患者快速的恢复健康呢?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医学界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治疗治疗疾病的更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够用更加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下文主要介绍了口服两种不同的药物的方法治疗维持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哪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的精神性疾病,给患者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应及早发现,应当选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以及便于长期服用的药物,并且需要提供全病程干预。通过采用奥氮平和氯氮平分别对我院收治的维持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提供可靠依据,现将资料整理如下。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维持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均了解本研究的全过程,且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PANSS总分均大于50。排除药物过敏患者、过度饮酒患者、依从性差而不能持续治疗以及伴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患者年龄范围16-65岁,平均为(34.4±5.8)岁;病程为1-5年,平均为(2.7±1.2)年。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入院时PANSS评分、病程、性别及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奥氮平治疗,进一步分析药物方案下患者病情改善疗效,对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整理。
方法:调研的时间方面,即2021年1月起,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抽取此段时间院内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80例,分均采取奥氮平治疗,分析病情改善疗效。
结果:从数据可见,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PANSS量表得分上存在差异,在治疗总疗效率上,治疗后六个月为93.75%,较之前有明显改善。
此外,患者治疗一个月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5%(13/80),基本可得到控制。
结论:采用奥氮平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阳性和阴性症状,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奥氮平;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现阶段人们的生活压力大,精神类疾病发生率高,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仅要控制病情发展,还要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痛苦感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而奥氮平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一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在口服治疗中,在5-8小时可达到最高血液浓度[1]。
当下对奥氮平用药的疗效研究较多,在使用期间,也应当对疾病治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发病时间、病程、年龄等,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地治疗指导。
鉴于此,调研的时间方面,即2021年1月起,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抽取此段时间院内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80例,对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调研的时间方面,即2021年1月起,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抽取此段时间院内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80例。
其中,男性57例,年龄区间保持在21到76岁,均值(48.63±4.72)岁;女性23例,年龄区间保持在22到76岁,均值(47.51±4.93)岁。
客观比较上述患者资料,达到研究标准,P>0.05,无统计学意义。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研究郑元欣【摘要】目的:对比奥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40例于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奥氮平治疗,给予观察组利培酮,对两组治疗效果予以对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分别为85.00%和95.00%,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PANS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进行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00%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和认知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明显.【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9(032)001【总页数】3页(P129-131)【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不良反应【作者】郑元欣【作者单位】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精神分裂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以青壮年群体为主要发病对象,临床症状以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障碍和不协调的精神活动为主要特征。
患者意识状态和智力水平通常不受影响,病程迁延,可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残疾,给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构成极大影响。
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进行该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1-2]。
为深入探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措施,我院对收治的部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予以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方案,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从2012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收治的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纳入对象,以治疗手段为分组依据,将入组患者分成每组例数均为2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对照研究摘要】目的评价奥氮平、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n=30)、齐拉西酮组(n=30),分别给予奥氮平、齐拉西酮单药治疗6周。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2周奥氮平组PANSS总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4、6周各组的PANSS总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
奥氮平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便秘、体重增加及肝功能异常;齐拉西酮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嗜睡、兴奋激越。
结论奥氮平、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疗效相当,但奥氮平起效较快,两种药物不良反应总体较轻。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奥氮平齐拉西酮【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196-02A comparative study of olanzapine and zipras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episode schizophrenia. LI juan.【Abstrct】objective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lanzapine and ziprasidon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cute-episode schizophrenia.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CMD-3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ized into olanzapine group (n=30) and ziprasidone group (n=30) treatment in a 6-week parallel-group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at the end of the 2nd, 4th and 6th week of treatment. Results Olanzapine group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ANSS score (P<0.01) at the end of 2nd week of treatment. Olanzapine group and ziprasidone group ha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ANSS score at the end of 4th and 6th week of treatment. (P<0.01) . The common adverse events were somnolence, constipation,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and body weight increasing in olanzapine group, and extrapyremidal symptoms, somnolence, excitement and agitation in ziprasidone group. Conclusion Olanzapine and ziprasidone are similarly effective in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cute-episode schizophrenia. The onset of the action of olanzapine is fast compared with that of ziprasidon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of the two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is less in general.【Key words】 Schizophrenia Olanzapine Ziprasidone齐拉西酮是近年来应用于精神科临床实践的一种新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独特的多受体结合的特征,齐拉西酮与奥氮平之间的对照研究较少,故本研究就两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做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