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2-3 墙体
- 格式:ppt
- 大小:675.00 KB
- 文档页数:46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本节主要介绍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根据位置和方向,墙体可以分为内墙、外墙、横墙和纵墙。
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墙体可以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砖墙、石墙、土墙和砼墙等。
此外,墙体还可以分为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
墙体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强度和稳定性、保温隔热性能、防火防潮防水和隔声要求。
墙体的强度与所用材料有关,稳定性与墙的长度、高度、厚度以及纵、横向墙体间的距离有关。
墙体的保温和隔热可以通过增加墙体厚度、增设墙垛、壁柱、圈梁等方式来实现。
墙体还需要满足防火、防潮、防水等要求,并具备隔声功能,可以通过隔空气传声和撞击声的措施来实现。
密缝:在砌筑墙体时,要求砂浆饱满,砖缝密实,并通过墙面抹灰来解决缝隙问题。
墙体厚度:不同厚度的墙体具有不同的隔声能力,例如240mm的墙体可隔绝49dB的噪声。
取消粘土砖为主的墙体材料:采用混凝土墙和机械化施工的板材墙,以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施工效率。
防火、防水防潮、建筑工业化都是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求。
砖墙的材料是砖和砂浆,其中砖可分为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形状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砂浆可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其强度等级分为七个级别。
实体砖墙的尺度为240×115×53mm,砖的长、宽、厚之比为4:2:1,1平方米砖墙体所用砖的数量为128块。
砖墙的叠砌方式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并便于砌筑和少砍砖。
常见的叠砌方式有全顺式、一顺一丁式和每皮一顺一丁式。
钢筋砖圈梁通常用于非抗震地区,它结合了钢筋砖过梁的设计,使其沿外墙兜圈而成。
在寒冷地区,由于钢筋砼导热较大,为避免“热桥现象”,局部应做保温处理。
圈梁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20mm,常见的高度为180mm、240mm、300mm。
当遇到门窗洞口使圈梁不能闭合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一道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圈梁。
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h,亦不小于1000mm。
建筑构造——墙体详解墙体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支撑和隔离的结构,对建筑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墙体的构造和相关技术。
一、墙体概述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通常由砌筑材料制成,如砖、混凝土等。
其功能包括隔离、支撑、保温、防火等。
墙体的选择需考虑建筑的用途、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二、墙体结构种类1. 砖墙结构砖墙结构是常见的墙体类型之一。
砖墙由砖块按一定顺序砌筑而成,常见的有砖混墙、空心砖墙等。
通过砖与砖之间的粘结产生摩擦力来支撑重力。
2. 混凝土墙结构混凝土墙结构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可以分为预制墙体和现浇墙体两种类型。
预制墙体通过提前浇筑和养护,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现浇墙体则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3. 钢结构墙体钢结构墙体主要采用钢柱和钢梁作为支撑结构,墙体采用轻型夹芯板等材料进行封闭。
钢结构墙体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适用于大跨度建筑。
三、墙体构造技术1. 砌筑技术砖墙的砌筑技术包括选用合适的砖块和砂浆、砌筑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等。
在砌筑过程中要注意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保证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2. 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墙体的浇筑技术包括模板搭设、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养护等。
模板的搭设要保证墙体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平整度。
混凝土的配制要控制好水灰比和骨料的选择。
3. 钢结构安装技术钢结构墙体的安装技术需要保证各个构件的精确安装,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钢材防止腐蚀。
四、墙体相关技术和材料1. 墙体隔热技术墙体隔热是提高建筑节能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常见的墙体隔热材料包括聚苯板、保温砂浆等,可以有效减少能量损失。
2. 墙体防火技术墙体的防火性能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墙体防火技术包括选用阻燃材料、设置防火墙等,以提高建筑物防火等级。
3. 墙体声学技术为保证建筑内部的良好声学环境,墙体的声学性能需得到重视。
采用隔音材料、中空墙体等方式可以降低噪音传递。
房屋建筑学-03墙体构造概述墙体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重、隔热、隔音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墙体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墙体的分类、构造材料、施工工艺等内容。
墙体分类墙体可以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分类:1.砖墙2.石墙3.混凝土墙4.钢筋混凝土墙5.干挂石材墙6.钢结构墙构造材料墙体的构造材料因不同类型的墙体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墙体构造材料包括:•砖•石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木材墙体建造过程墙体的建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基础施工:墙体建造开始前,需要先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
这包括挖土、浇筑混凝土、加固地基等工作。
2.墙体布局: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墙板的定位和标记。
3.材料准备:根据墙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构造材料,并准备好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
4.墙体搭建:根据墙体构造材料的特性,进行相应的墙体搭建工作。
比如,砖墙可以使用砖块进行砌筑,混凝土墙可以采用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5.抹灰和粉饰:墙体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抹灰和粉饰工作,以平整墙面,并提高墙体的美观度。
6.防水处理:根据需要,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以增加墙体的防潮性能。
7.粉刷和涂装:最后,对墙体进行粉刷和涂装,以增加墙体的装饰效果和保护性能。
墙体施工工艺墙体施工的工艺方法因不同类型的墙体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施工工艺:1.砖墙施工工艺:墙体砖块的选材和搭建,砌筑工艺和接缝处理等。
2.混凝土墙施工工艺:混凝土的配制与浇筑技术,模板的搭建和拆除,墙体厚度的控制等。
3.干挂石材墙施工工艺:石材选择和加工,墙体的支撑和固定方式,干挂工艺和接缝处理等。
4.钢结构墙施工工艺:钢结构的组装和焊接技术,墙体的固定和支撑方式,防腐处理和涂装等。
墙体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墙体具有承重、隔热、隔音等功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墙体类型和构造材料。
•墙体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