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拉西酮与奋乃静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9.51 KB
- 文档页数:2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邵青张晓红权伟戴尊孝刘飞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西安710199[摘要]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 2009年1月一2019年12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我院”)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上报的897例发生ADR患者的报表,其中775例发生了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ADR,将其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药品品种、累及系统或器官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775例患者发生ADR共涉及16个药物品规,其中ADR发生率排在前10位的药品是奥氮平片、富马酸喹硫平片、氨磺必利片、氯氮平片、利培酮片、利培酮分散片、氟哌啶醇注射液、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盐酸齐拉西酮胶囊、盐酸齐拉西酮片遥累及系统或器官以神经系统最多,共221例次(26.53%),其次是心血管系统,共202例次(24.25%)。
另外,用药后15d内的发生ADR的患者占52.38%遥结论我院上报的抗精神病药物ADR的类型、比例与药品管理部门重点要求相一致,各个时期均可发生ADR,需要注意ADR发生率较高药物,尤其在用药后15d内应注意监测并进行实验室检查。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抗精神病药物;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1)05(b)-0156-04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duced by antipsychotics drugSHAO Qing ZHANG Xiaohong QUAN Wei DAI Zunxiao LIU FeiXi'an Men L al Health CenLer,Shaanxi Province,Xi'an710199,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Lhe characteristics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induced by anLipsy-choLics drug,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Methods A total of897patients with ADR reported by Xi'an Mental Health Center(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野our hospital冶)in the nation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monitoring system from January2009to December2019were collected.Among them,775cases developed ADRs caused by antipsychotics drug,and the time of ADRs,clinical manifestations,drug types,systems or organs involved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Seven hundred and seventy-five cases of ADRs caused by antipsychotic drugs involved 16items gauge.Among them,the top ten drugs in the list of ADR incidence were Olanzapine Tablets,Amsulapride Tablets,Clozapine Tablets,Quetiapine Fumarate Tablets,Risperidone Tablets,Risperidone Dispersible Tablets, Haloperidol Injection,Aripiprazole Orally Disintegrated Tablets,Hydrochloride Ziprasidone Capsules,and Hydrochloride Ziprasidone Tablets.The nervous system was the most involved system(221cases,26.53%),followed by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202cases,24.25%).In addition,the incidence of ADR within15days after medication accounted for52.38%. Conclusion The type and proportion of ADR of antipsychotics drug reported by our hospital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key requirements of drug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ADR can occur at all stages,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drugs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ADR,especially monitoring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within15days after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Adverse drug reaction;Monitoring;Antipsychotics drug;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精神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叫在精神专科医院的住院患者多数为重性精神病患者,且部分为难治性患者,大多数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叫抗精神病药物[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0JM-701);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115113YX006SF039(11)]遥[作者简介]邵青(1986.7-),男,硕士;研究方向:临床药理学遥[通讯作者]刘飞(1977.7-),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精神医学遥治疗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重性精神病最有效手段[3]遥抗精神病药物可作用于多种神经递质,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发生严重ADR 的风险也会增高。
【病例分析】联用两种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之所以困难重重,不单单是因为抗精神病药物存在某些副作用,耐药性和服药依从性同样是他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研究表明,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响应不佳,高达60%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
临床医生通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对于相当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因此精神科医生不得不联合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但也有研究表明,患者服药种类越多或者服药次数越频繁,其服药依从性越差。
对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来说,长效注射(L A I)针剂不失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种新选择,并且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证实了其有效性。
然而目前临床上这类针剂通常仅仅应用于重症和不合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此外,目前尚没有研究证实对于那些对口服药物或一种长效注射针剂治疗应答较差的患者,是否可以应用两种长效注射针剂来治疗,这种治疗方案可以节约治疗成本,研究人员认为其应用前景十分光明。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单种抗精神病药物超剂量用药会比常规剂量治疗效果更好,所以在临床上精神科医生常常会联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期取得单种药物所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
病例报道患者A,发病年龄20岁,于2005年2月首次入住奥地利蒂罗尔州的一家地方精神病院,主要精神症状包括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联想中断、不连贯),被害妄想和难以自控的自伤行为。
入院后医生首先对其躯体状况进行了系统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后根据I C D-10诊断标准将其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该患者的精神疾病家族史为阴性。
最初患者A使用的药物为奥氮平,剂量为20毫克/天,其思维形式障碍及兴奋躁闹症状明显好转,但仍存在被害妄想。
由于该患者服用奥氮平后进食量明显增加,因此在其要求下停止使用奥氮平治疗,而换用口服利培酮6毫克/天治疗,后患者A症状部分缓解出院。
抗精神分裂症药:典型与不典型的三代抗精神病药(转载)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即典型抗精神病药,分为高效价和低效价药物,高效价药物阻断多巴胺D2受体功能强,故低剂量(<100 mg/d)就能抗精神病阳性症状,锥体外系反应和高催乳素血症较重,“三抗”(抗α1受体、抗胆碱受体和抗组胺H1受体)效应较弱,故“三抗”相关不良反应较轻;用量低,故非神经递质效应较弱。
相反,低效价药物阻断D2受体功能弱,故高剂量(≥100 mg/d)才能抗精神病阳性症状,锥体外系反应和高催乳素血症较轻;“三抗”效应较强,故“三抗”相关不良反应较重;用量高,故非神经递质效应较强。
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和帕利哌酮。
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的作用基础上,再加上强效抗5-HT2A受体效应,能改善阴性症状、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状,减轻锥体外系反应和高催乳素血症。
当高效价与低效价的概念引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时,高效价药物不仅强效阻断D2受体和5-HT2A受体,而且“三抗”效应也未必弱,如利培酮高度抗α1受体,中度抗H1受体;奥氮平中度抗α1受体,高度抗胆碱和抗组胺H1受体。
第二代比第一代低效价药物只多了抗5-HT2A受体效应,余无特殊,如喹硫平。
3.第三代抗精神病药: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作用基础上,第三代抗精神病药(如阿立哌唑)还是多巴胺系统稳定剂,所谓多巴胺系统稳定剂,是对多巴胺D2受体既部分激动,又部分阻断,当多巴胺水平升高时,它发挥部分阻断剂效应,在边缘系统可抗精神病阳性症状;当D2受体被强效阻断时,它发挥部分激动剂效应,在纹状体减轻锥体外系反应,在结节-漏斗部降低催乳素水平。
阿立哌唑部分激动D2受体的强度是多巴胺的6%,部分阻断D2受体的强度是多巴胺完全阻断剂的94%(100%~6%),故阿立哌唑虽说是D2受体部分激动剂兼D2受体部分阻断剂,但实际上还是以阻断为主,故能抗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及其治疗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秦虹云【摘要】@@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于分裂症患者,药物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如肥胖、高血糖症、2型糖尿病、血脂障碍等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抗精神病药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rn由此引发下列问题:(1)、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增高是疾病的内在因素,还是抗精神病药作用的结果?(2)、如果是药物的作用结果,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的效果是否相同?(3)、抗精神病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通过体重增加,还是通过其他的机制?为此,本文对以上问题作一简要综述.【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1(023)011【总页数】2页(P1393-1394)【作者】秦虹云【作者单位】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R589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于分裂症患者,药物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如肥胖、高血糖症、2型糖尿病、血脂障碍等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抗精神病药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由此引发下列问题:(1)、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增高是疾病的内在因素,还是抗精神病药作用的结果?(2)、如果是药物的作用结果,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的效果是否相同?(3)、抗精神病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通过体重增加,还是通过其他的机制?为此,本文对以上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1 精神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危险因素的集合,包括胰岛素抵抗、腹部脂肪堆积、异常脂血症、高血糖,以及高血压,这些均会增加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预期寿命比普通人群短20%,罹患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躯体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超过2/3的患者死于冠心病,而普通人群中大约为1/2[1]。
临床抗精神病疗效研究(CATIE)发现,精神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全国健康与营养普查(NHANES)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男性的2倍,女性高于普通女性的3倍,且在各个年龄层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