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肩关节置换翻修术3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90.72 KB
- 文档页数:3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自1893年法国医生Paean施行第一例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Total Shoulder Arthroplasty,TSA)以来,术后的并发症一直都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主要问题,并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和人工假体在体内的存留时间。
TSA除有人工关节所共有的常见并发症外,其中有些并发症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去防治。
人工全肩关节置换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
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假体松动、盂肱关节不稳定、肩袖损伤、假体周围骨折、三角肌功能障碍、异位骨化、神经损伤、术后感染等。
(一)、假体松动假体松动是全肩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翻修的主要原因。
松动的诊断包括临床松动和X片上的松动: 临床松动的诊断主要根据疼痛和功能下降等症状,而X片上松动的诊断标准为:假体下沉或周围透亮区完整并且超过2mm。
X片上松动较普遍,但临床松动相对较少。
X线上存在透明线与假体的松动并无明确的因果关系,透明线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松动或预后不佳,有可能此时假体柄的固定仍十分稳定。
Walch报道86个TSA中,48%的盂假体周围出现X线透亮区,但只有2例X线诊断为松动,且有症状,最终需行翻修术。
Neer对有X线松动的46个全肩关节置换患者平均随访10年以上,未发现1例临床松动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盂假体松动的发生率高于肱骨假体。
Gofield长期随访113个肩,75个盂假体骨水泥界面有X线透亮区,其中44%有明确松动证据,49%的肱骨假体发生位置移动。
关节盂的松动与疼痛相关,而肱骨假体松动与疼痛无关。
Neer报道194个全肩关节置换患者中30%的盂假体周围有X线透亮区,但临床症状不明显,2例肱骨假体有影像学松动证据,症状明显,但并未行翻修术。
Neer发现90%以上的X线透亮区在术后早期即可观察到,经过随访证实为非进展性,归其原因可能是骨水泥技术应用不当。
然而有人术后立即摄X线片,未发现透亮区,经随访3年之内开始出现,表现为进展性。
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诊疗策略完整版肩袖撕裂是最常见的肩部损伤之一。
对于有活动需求的肩袖撕裂患者,解剖性肩袖修复手术是首选治疗策略。
然而,部分患者难以实现肩袖撕裂的解剖修复,其治疗策略对肩关节外科医师具有挑战性。
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较多,包括单纯肩关节清理或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或固定、部分肩袖修复、(反向)肩峰下减压手术、肌腱转位术、肩峰下球囊植入、上关节囊重建术、肩袖桥接重建术及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等。
本文作者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以临床证据为基础,总结了针对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治疗策略。
肩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s, RCT)是以肩袖肌腱撕裂为特征的一种肩关节疾病[1]。
在没有严重RCT和肩关节退变的情况下,手术是实现撕裂肩袖解剖性修复的常用治疗方案[1]。
解剖性肩袖修复有利于恢复患者肩袖的生物力学功能、减轻疼痛及恢复肩关节运动功能。
然而,由于RCT常见于老年患者,其肩袖处于长期的慢性炎症与失载荷微环境中,导致肩袖退变严重,难以实现解剖性修复,此类病变称为不可修复肩袖损伤(irrepairable rotator cuff tear, IRCT)。
目前,IRCT的治疗措施仍存在较大争议。
临床上,部分医师容易混淆巨大RCT(如RCT前后向距离>5cm,或≥2条肩袖肌腱全层撕裂)和IRCT的概念。
巨大RCT是以撕裂肩袖前后径大小作为分类基础,修复时更多关注肩袖退变程度;IRCT 以撕裂肩袖的内外向回缩幅度作为定义基础,重点关注能否将向内回缩或缺损的肩袖向外移位,实现与肱骨足印区的对合[2-4];两者的核心关注点具有明显差异。
IRCT“不可修复”风险增加的因素有肩袖肌腱退变导致的结构弹性降低、肩袖脂肪浸润、较大的前后撕裂、骨关节病、关节生物力学显著改变等[3-5]。
由此可见,IRCT是众多因素协同导致的一种综合状态,使技术性解剖肩袖修复无法实现。
目前,对于IRCT的定义,Gerber等[6]提出的概念被大多数人接受,即在肩关节外展<60°的情况下,即使对肌腱和周围结构进行充分松解,撕裂的肌腱仍不能实现解剖固定。
人工肘关节置换术后翻修1例吴成;陆金荣【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6(038)008【总页数】2页(P587-588)【作者】吴成;陆金荣【作者单位】314000 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二病区关节外科;314000 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二病区关节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人工关节置换术日趋成熟,且应用越来越广泛。
人工肘关节置换术为患者提供稳定、无痛且功能良好的人工肘关节,使上肢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明显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2014年11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二病区关节外科实施人工肘关节置换术后翻修l例,短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0岁。
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5年。
2年前因左肘关节疼痛明显、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左肘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遂行左侧人工肘关节置换术,术后左肘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1周前因提取5kg以上重物出现左肘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
查体:左肘关节无皮肤红肿,皮温不高,肘后切口愈合较好,左手小指感觉减退,左手握力及屈、伸肘肌力4级,左肘关节间隙压痛阳性,左肘关节活动度为屈伸20°~9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为45分。
X线摄片检查结果示左侧人工肘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见图1A。
患者假体轴套内锁针断裂,较链结构磨损严重,假体松动,遂行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后翻修。
术中使用 Zimmer公司的Coonrad-Morrey半限制型全肘关节假体,全身麻醉;采用原手术切口入路,探查尺神经未见明显离断,小心分离并保护尺神经;咬除轴套周围增生骨赘,取出轴套结构,发现轴针断裂,铰链结构周围软组织变黑,肱骨假体松动,肱骨远端前侧皮质较薄、有骨裂,尺骨假体固定牢固;用取拔器取出肱骨侧假体,取净肱骨髓腔内骨水泥;选用小号肱骨假体置入肱骨,更换轴套结构。
术后复查X线片,假体位置良好,无神经、血管并发症,见图1B。
术后2周左肘关节无疼痛,活动度为屈伸5°~90°,MEPS 80分。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几乎同时开始应用,但无沦在实施数量及长期效果方面均不能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相媲美,其土要原因是肩关节活动范围大、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而关节重建后的功能康复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周围软组织的条件。
为避免并发症及改善预后,仔细选择适应证、熟悉肩关节的解剖和力学机制、精确的重建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
1、假体类型与手术指征肩关节置换术包括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适用于难以复位的粉碎性骨折(Neer分类法中四部分骨折合并盂肱关节脱位者,肱骨头解剖颈骨折或压缩骨折范围超过40%者,以及高龄或重度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三块以上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肱骨头肿瘤;非制约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肱骨头有严重病损,同时合并肩盂软骨病损但肩袖功能正常者;只有在肩袖失去功能或缺乏骨性止点无法重建时才考虑应用制约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
目前,对盂肱关节炎的患者行人工肱骨头还是全肩关节置换术仍存在争议。
一般来说,除肩盂骨量严重缺损,肩关节重度挛缩或肩袖缺损无法修补,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病情静止12个月以上)者外,应尽量选择行全肩关节置换术。
而Charcot关节病患者因缺乏保护性神经反射而易使患肩过度使用,肩袖无法修补的肩袖关节病患者的肩盂要承受三角肌—肩袖力耦失衡所产生的偏心负荷,产生“摇摆木马”效应(rocking horse effect),两者均易导致肩盂假体松动,所以应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2、技术要点术前病史采集及查体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肩活动范围(确定患肩属于挛缩型还是不稳定型,以决定软组织平衡重建的方式及预后)、肩袖功能检查(决定行肩袖修补及全肩关节置换术还是因肩袖无法修补行肱骨头置换术)、三角肌功能检查(三角肌失神经支配是置换术的禁忌证)、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臂丛功能检查(作为对照,以确定手术中神经是否受损)。
医师述职报告(15篇)医师述职报告1各位院长、同志们大家好!__年即将过去,回顾一年来的学习和工作,倍感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使我们又重温了我党的光辉历史,通过对照党章、先进党员事迹和被惩治的官员反面事例,再次净化了心灵,感受到了我党从严治党的决心,我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扎扎实实服好务是多么重要。
我院在新班子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坚持六项办院宗旨和“医疗、慈善、艺术”三位一体的办院思想,以二甲医院评审为契机,我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本人非常珍惜我院来之不易的进步和发展。
1、明确工作职责,理清工作思路:新班子成立以来,本人分管全院医疗、药事管理、急救中心、医务科、院感科、输血科、病案室和预防保健科等。
我深知在医院管理中所分管的工作涉及面广,且责任重大。
有些工作不仅有方向性,而且还有持续性,繁琐的工作必须理清思路,有条不紊的推进。
以二甲医院评审核心条款为模块,与各相关职能科室潜心研究核心内容,同时认真分析临床各科室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我院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改进,从中找到各项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制度,逐一落实。
2、完善院级职能组织,行事有章循:让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做到。
自己学懂弄通,才能指导到位。
围绕二甲医院评审核心条款,完善了院级各职能管理组织,如:《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药品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管理委员会》、《医院伦理学管理委员会》、《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委员会》、《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和成立了《医院突发事件医疗救护队》等。
围绕二甲医院评审经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110多项,其中梳理出我院各种情况应急预案就达100项。
所有这些管理组织的建立和各项制度的完善,凝结着顾院长的指导、各职能科室的心血,以及全院职工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