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物理电功率的计算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45.50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能与电功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电能、电功和电功率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二、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单位及计算公式。
2. 电功的概念、单位及计算公式。
3. 电功率的概念、单位及计算公式。
4. 电能、电功和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及转化。
5. 实际问题中的电能、电功和电功率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物理意义。
2. 难点:电能、电功和电功率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以及实际问题中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过程。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及物理意义。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题。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电功和电功率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5.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实例分析,评价学生对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复习电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电能的物理意义。
2. 引导学生回顾电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际例子展示电功的计算过程。
3.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4.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电能、电功和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及转化过程。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电功率》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把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
别。
(二)教具低压电源,演示电流表、电压表,标有“3.8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画上用电器铭牌的小黑板一块,写有例题、预习题的小黑板一块。
(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新课问:(l)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挂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做功180000焦;电流通过公共电车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120000焦。
问:①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多?(通过洗衣机电动机)②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告知同学,电流做功的快做,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需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跟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分别计算出电流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电车电动机每秒钟做的功:i00焦、60000焦。
结论: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还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
在物理学中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进行新课(1)电功率(师生共同争论下列的内容)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来表示。
②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留意:上述两个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④单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l千瓦=1000瓦。
⑤导出计算电功的另一公式W=Pt和电功的单位干瓦时。
W=Pt=l千瓦×I时=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
九年级物理全册18.2电功率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本章是初中物理重点章节之一,也是难点之一。
本节的教学难度很大,根据学情,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讲授教材“电功率”、“千瓦时由来”以及“额定功率”三个板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
2.会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一些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关注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通过一些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关注和小灯泡电功率的测定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电功率表示电能消耗的快慢。
难点: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手段
口头语言谈话、讲解,文字和书籍,演示法、计算机、投影仪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过程。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5章第2节《电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功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难点: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与电功率相关的实践情景,如电风扇、空调等电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初步感受电功率的存在。
2. 知识讲解:(1)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选取一道典型的例题,如:“一个电压为220V的电灯,通过的电流为0.5A,求电灯的电功率。
”通过讲解这道例题,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如:“一个电压为110V的电风扇,通过的电流为0.7A,求电风扇的电功率。
”5. 课堂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与电功率相关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5.2 电功率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计算公式:P=UI七、作业设计(1)一个电压为220V的电灯,通过的电流为0.5A,求电灯的电功率。
(2)一个电压为110V的电风扇,通过的电流为0.7A,求电风扇的电功率。
2.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电功率的存在,然后通过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堂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能和电功率》的第二节“电功率”,具体内容包括: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以及实际用电器的电功率测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功率的定义,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 了解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电功率的变化。
3.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
难点:电功率的计算,特别是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能表、电功率测试仪、示教板、多媒体设备。
学具:计算器、实验报告册、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关注电功率这一物理量。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电功率的概念,介绍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分析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讲解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3. 例题讲解(15分钟)演示计算纯电阻电路电功率的例题,讲解解题步骤。
演示计算非纯电阻电路电功率的例题,强调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实际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用电器的电功率,填写实验报告。
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
3. 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
(2)计算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
(3)分析实际电路中电功率的变化。
2. 答案:(1)电功率 = 电压² / 电阻。
(2)电功率 = 电压× 电流。
(3)根据实际电路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际操作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研究家用电器的电功率,了解其工作原理。
18.2《电功率》一、教材分析“电功率”是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的第二节,它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顶级内容,学好这一节即是对前面电学知识的一种回顾,又是对电学知识的一种综合运用。
本节开始充分利用上一节学生已了解的电能表进一步观察中间铝盘转动的快慢来引入电功率。
这样做的好处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初步观察的能力,能在观察到的现象过程中发现问题。
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什么是电功率?教材紧紧抓住学生具备了会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的能力,进行演示实验。
关于电功率的单位瓦特,教材是通过例举了生活中家用电器的电功率的一些小数据来认识的,然后又联系工、农业生产提出千瓦及瓦特间的关系。
对于电功率的定义,教材中通过P=W/t来解决的并且用变形式W=Pt,来解释了电能的单位“千瓦时”的来历。
本节教材的安排更易于学生建立感性认识,通过实验切身体会到用电器(小灯泡)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发光亮度之间的关系,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有“数值”的认识,从而对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混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
2.会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
2.理解额定电压功率和额定实际功率。
3.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四、教学手段语言谈话、教材、计算机、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15.2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5章第二节“电功率”。
本节课主要讲述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P=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电功率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测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难点: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家庭电路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2. 概念讲解:介绍电功率的概念,用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UI进行解释。
3. 计算方法讲解:讲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进行演示。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5.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6. 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UI,以及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7.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设计1. 请用表格形式列出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各用电器的电功率。
答案:用电器 | 电压(V) | 电流(A) | 电功率(W)|||电灯 | 220 | 0.5 | 110电视 | 220 | 0.7 | 154冰箱 | 220 | 1.0 | 220电路中有一台电压为220V,电流为4A的电风扇,以及一台电压为220V,电流为5A的电冰箱。
第2节 电功率
第2课时 电功率的计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理解电功率概念,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
简单的计算;
2.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会应用电功率的定义式P=W/t及公式P=UI进行推导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应用电功率的定义式P=W/t及公式P=UI进行推导和计算,培养学
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知道并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用电器额定功率的认识在选择用电器时有节能意识;通过对实验进行
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点】
1.电功率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知道并理解测定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电功率公式的理解与应用;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能进行简
单的计算.
【教具准备】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秒表、多媒体课
件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
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电能、电功率的知识,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也已经知道用电能表可以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电功率能不能测,该如
何测呢?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来学习电功率的有关知识.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电功率的测量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种简单测电功率的方法:
(1)“伏安法”测电功率:
原理:P=UI
方法:和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一样,测量用电器的电功率仍然应用“伏安法”
电路.测某用电器R的电功率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
的示数,即可求出电器的实际功率.
(2)用电能表、秒表测电功率:
原理:P=W/t
方法:若使室内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只让某一用电器继续工作,我们利
用秒表读出在一段时间内电能表表盘的转数,即可测出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3)电功率的推导式P=U2/R=I2R
教师引导两位同学上台写出电学中涉及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电功率的
几个公式,例如:,,P,UWIPUIWUItRt等.(本节关于电功率的公式较多,
如果盲目记忆,往往会张冠李戴.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记忆最基本的公式,寻找公
式之间的联系和规律,通过推导公式,理解性地记忆)
教师选取3个电学公式,,PUWIPUIRt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下列推
导:
将欧姆定律公式I=U/R代入电功率公式P=UI中就可以导出公式P=U2/R;
将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代入电功率公式P=UI中就可以导出公式P=I2R.
说明:①电功率的基本公式P=Wt,P=UI,适用于各种电路,即可用于计算各
种类型用电器的电功率.
②电功率的两个推导公式P=U2/R、P=I2R所求的是消耗在电阻上的电功率,
只有在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时才与P=UI相等.P=I2R优先用于串联电路;P=U2/R
优先用于并联电路.
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
知识点2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额定功率”,知道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
率,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更多的是“实际功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额
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1)电流通过用电器实际做功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由公式可知实际功率的
大小随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2)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重要性能指标,在设计用电器时必须确定它的性
能和工作条件.用电器上标出的电压值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
压,用U额表示;用电器上标出的电流是当用电器两端加上额定电压时通过它
的电流,用I额表示;此时用电器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P额表示,每个用电
器的额定功率都是一定的.
(3)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是:当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低于或高于
其额定电压时,其实际功率低于或高于额定功率;当用电器两端所加电压恰好等
于其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
(4)有关电功率的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
①结合题目给出的条件对电路图进行分析,弄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建立直观
的物理图景.
②注意挖掘题目中隐含的已知条件.例如:灯正常发光,则暗示它两端的电
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它的功率等于额定功率.题目给出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
定功率,那么用电器的电阻可以求出,这就是隐含的条件.
③具体的解题方法可用分析法(从所求量到已知量)或综合法(从已知条件
到所求量).可以将电功率问题转化成电流、电压和电阻的问题,再结合欧姆定
律和电路特点求解,也可以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或电路特点揭示的等量关系列
方程求解,还可以建立中间量,列比例式等.
例题1(多媒体展示)一盏标有“220V 100W”字样的电灯,它的电阻是多
大?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多少?将它接到110伏的电路中,它的实际电
功率是多大?(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分析:在很多电学题中,要先想办法求出用电器的电阻,然后利用有关条件
解题,本题电灯发光时,电阻认为是不变的,因此,可以由灯泡额定电压U额
和额定功率P额,先根据对R=U额2/P额求出灯泡的电阻,然后利用P实=U实2/R
求出电灯的实际功率.
解:R=U额2/P额=(220V)2/100W=484Ω
正常工作电流I=P额/U额=100W/220V=0.45A
P实=U实2/R=(110V)2/484Ω=25W
教师总结:电功率进行计算的基本公式是P=W/t=UI,而从P=I2R中看出,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从P=U2/R中看出,在并联电
路中(电压相等)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掌握以上关系特别是比例关系可以提高
解题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2(多媒体展示)把“220V100W”的灯L1和“220V400W”的灯L2
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哪盏灯亮?为什么?
学生求解(多数可能求出两灯的实际功率的具体数值,但方法很繁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本题是不是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后,再告之学生:在串联电路中优先选用公式P=I2R.这样只要再比较灯泡电阻的
大小(R=U2/P)即可.很容易知道R1大,所以L1亮些.
注意:往往还有不少学生不看题目的适应条件,只看额定功率大的灯泡就认
为它亮些.
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
【教师结束语】
本节课学习了电功率的测量方法、电功率公式的推导式,以及额定功率和实
际功率的联系与区别.电功率的测量有两种:一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二
是通过电能表和秒表测量.在计算电功率相关的计算题时,注意分析题目条件,
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
1.这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混淆不
清,解题中需把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反复运用,会增加困难.为解决这一
困难,需要学生能熟练掌握公式,且要引导学生会根据具体题目条件选择正确的
公式.
2.本节习题的训练,要遵守从易到难,从基本到加深,针对性要强,让学生
尽量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不会产生畏难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