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肌胞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
- 格式:pdf
- 大小:674.28 KB
- 文档页数:4
1碘Iodine∙毒性类型:生殖\急性大鼠经口LD50:14000mg/kg;小鼠经口LD50:22000mg/kg。
本品对眼睛、皮肤和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人的口服致死量约为2~3g。
碘蒸气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器官,长时间接触碘或吸入碘蒸气,可引起咳嗽、流鼻涕、流泪、发烧、头痛、结膜炎、腮腺肿大、支气管炎、鼻炎、复视、皮肤红斑、皮肤黏膜出现水泡。
重者则发生呕吐、腹泻、尿中出现蛋白和血红蛋白。
2溴Bromine∙ 1.急性毒性[10]LC50:4905mg/m3(小鼠吸入,9min)∙ 2.刺激性常温下蒸发很快,其蒸气有窒息性刺激味,呈红棕色。
3光气Phosgene∙ 1.急性毒性[11]LC50:1400mg/m3(大鼠吸入,1/2h)∙ 2.刺激性暂无资料∙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12]动物吸入0.0008mg/L,每天5h,共5d,40%出现肺水肿。
∙ 1.生态毒性[14]LD50:60mg/L(24h)(鱼)∙ 2.生物降解性[15]∙好氧生物降解(h):168~672∙厌氧生物降解(h):678~2688∙ 3.非生物降解性[16]∙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长范围(nm):234.2~274.5∙一级水解半衰期(h):1.94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i-n-butyltin dilaurate(DBTL)∙1皮肤/眼睛刺激性∙2、急性毒性:mus经口LD50:2100mg/kg;∙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对水稍微危害,避免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对鱼类、有机物有剧害。
本品有毒。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0.1mg/m3.5三乙胺Triethylamine∙ 1.急性毒性∙ 2.刺激性家兔经眼250μg(24h),重度刺激。
∙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兔吸入420mg/m3,每次7h,每周5次,6周,见肺充血、出血,支气管周围炎,心肌变性,肝肾充血、变性、坏死。
6三丁基膦Tributyl phosphine∙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750mg/kg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
γ-氨基丁酸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的研究
杨海峰;葛竹兴;郁杰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36)013
【摘要】为评价γ-氨基丁酸(GABA)的安全性,进行了GABA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得GABA时小鼠的经口LD50为15.55g/kg,采用剂量递增法测得GABA对小鼠的蓄积系数K>5.GABA属实际无毒物质,无蓄积毒性作用.
【总页数】2页(P5464-5464,5491)
【作者】杨海峰;葛竹兴;郁杰
【作者单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药学系,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药学系,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药学系,江苏泰州,22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9.82
【相关文献】
1.蔗糖聚酯毒性研究——蔗糖聚油酸酯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 [J], 谢德明;郑建仙
2.油茶皂素毒性研究(I)——油茶皂素对SD大鼠经口,经皮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J], 胡绍海;杨新文
3.三聚氰胺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研究 [J], 林居纯;鄢荣梅;曹三杰;魏峰;文
心田
4.麦参肝安胶囊的急性毒性及蓄积性毒性研究 [J], 史向华;王美;李百强;薛润苗;柴秋彦;崔吉利;张俊荣
5.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对仔猪的急性毒性与蓄积毒性试验研究 [J], 洪伟鸣; 徐懿; 宋亮; 陈海峰; 左伟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荟生源两种组方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荟生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中。
在中药制剂中,荟生源常常以不同的组方出现,但对其毒性特性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比较荟生源两种不同组方的毒性差异,为中药配方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方案:1.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是市售的荟生源两种不同组方,分别为组方A和组方B,均为0.1g每克的固体提取物。
还需要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的是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使用的是实验所需的溶剂。
2. 动物实验使用健康成年雄性小鼠,体重在18-22g之间。
选用小鼠是因为其生理结构与人类相似,并且在毒性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 实验设计实验中将依据《药品毒理学实验指导原则》和相关法规规定,正确选择实验剂量、动物数目、实验观察时间等,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小鼠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
实验组将分别接受组方A和组方B的不同剂量,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则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和溶剂处理。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死亡情况、体重变化、行为异常等指标,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方法a. 实验组给药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各自放置在独立的标准笼内,忌口前6小时分别给予组方A和组方B的不同剂量溶液灌胃。
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则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溶剂灌胃。
给药后观察小鼠在接受处理后的行为变化。
b. 观察指标记录小鼠在接受处理后的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内的死亡情况和体重变化,同时观察小鼠的一般行为活动、毛发光泽、呼吸、唾液分泌情况和粪便性状,记录并比较各组指标的差异。
5.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观察和记录,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将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确定荟生源两种不同组方的毒性差异。
6. 结论通过本实验,将对荟生源两种不同组方的急性毒性进行评估,并对其中毒表现、致死率等指标进行详细比较。
最终得出结论,为中药配方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聚肌胞对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分泌TSLP和炎症的影响夏虎;于化鹏;骆利敏;蔡绍曦【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31)3【摘要】目的探讨聚肌胞(poly I∶C)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分泌胸腺幕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OVA/RSV组、OVA/RSV/polyI∶C组;应用OVA腹腔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结合RSV滴鼻激发哮喘,聚肌胞1mg/kg肌肉注射;无创肺功能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4、IL-5、IL-13、IFN-γ水平;ELISA法检测气管灌洗液(BALF)中TSLP含量;BALF行细胞分类计数;病理观察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免疫组化观察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水平.结果无创肺功能检测显示聚肌胞抑制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增高,OVA/RSV/polyI∶C组小鼠Perth 值明显低于OVA/RSV组(P<0.01);OVA/RSV/polyI∶C组小鼠血清IL-4、IL-5、IL-13和BALF中TSLP浓度均明显低于OVA/RSV组(P<0.05);OVA/RSV/poly I∶C组小鼠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数明显少于OVA/RSV组(P<0.05);病理观察显示聚肌胞减轻RSV感染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聚肌胞抑制RSV感染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结论聚肌胞前期注射减少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表达TSLP,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lyinosirtic-polycytidylic acid (polyI:C) on the production of 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TSLP) and airwayinflammation in mice with exacerbated asthma induced by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Methods Thirty-two female BALB/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namely the PBS control group, OVA group, OVA/RSV group, and OVA/RSV/polyI:C group. In the latter 3 groups, the mice were sensitized by OVA and stimulated with nebulized OVA. RSV was inoculated into the nasal cavity of the sensitized mice and polyI:C (1 mg/kg) was intramuscularly administered. The airway response to metacholine was examined,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IL-4, IL-5, IL-13, and IFN-y and TSLP in the supernatants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were detected using ELISA. The total BALF cells, eosinophils, lymphocytes and neutrophils were counted. The lung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to observe the inflammation with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SLP production in the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Results The mice in RSV/OVA/polyI:C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ly lower airway responsiveness to metacholine than those in OVA/RSV group (PO.01). Compared with OVA/RSV group, RSV/OVA/polyI:C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serum levels of IL-4, IL-5, IL-13 and TSLP in BALF (PO.05), with also lower total BALF cells, eosinophils and lymphocytes (P<0.05) and lessened infiltration of the airway inflammatory cells.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TSLP also demonstrated a lower production of TSLP in the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in RSV/OVA/polyI:C group man inOVA/RSV group. Conclusions polyI:C can inhibit the increase in TSLP production in the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after RSV infection and relieve airway inflammation in mice with RSV-induced asthma exacerbation.【总页数】4页(P434-437)【作者】夏虎;于化鹏;骆利敏;蔡绍曦【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广东,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广东,广州,510282;解放军第458医院传染科,广东,广州,5106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内科,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相关文献】1.地塞米松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TSLP分泌及炎症的影响 [J], 夏虎;骆利敏;于化鹏;邓火金;蔡绍曦2.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促进哮喘小鼠气道分泌TSLP和Th2炎症反应 [J], 夏虎;蔡绍曦;佟万成;骆利敏;于化鹏3.酪酸梭菌对RSV感染加重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J], 郭颖;张娟;曾明华;吴海霞;李秋红;孙新4.小鼠首次感染RSV的年龄因素对成年后再次感染RSV时气道炎症的影响 [J], 刘启明; 闫屹; 朱述阳5.小鼠首次感染RSV的年龄因素对成年后再次感染RSV时气道炎症的影响 [J], 刘启明; 闫屹; 朱述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荟生源两种组方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1. 引言1.1 引言内容引言内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是评估药物或化学物质对动物的毒性作用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究荟生源两种组方在小鼠体内的毒性表现,为其安全合理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荟生源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荟生源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在高剂量或长期使用的情况下。
对荟生源两种组方进行经口急性毒性实验,对于揭示其毒性特点、合理用药提供重要参考。
本实验将采用动物实验方法,观察小鼠在不同剂量下的行为、生理指标等变化,从而全面评估荟生源两种组方的毒性作用。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荟生源的安全有效使用。
2. 正文2.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比较荟生源两种组方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的影响,以探讨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毒性特点。
通过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我们希望能够了解荟生源两种组方对动物体内器官和生理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比较不同组方的毒性表现,可以评估其毒副作用的差异和优劣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荟生源两种组方的毒性评价提供实验数据支持,为其安全有效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药荟生源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2.2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本研究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对荟生源两种组方进行经口急性毒性实验。
我们随机选取同一品系、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健康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分别接受两种荟生源组方的不同剂量,而对照组则接受生理盐水。
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的行为活动、体重变化、食物摄入量等指标。
观察实验组小鼠在给药后的死亡情况,计算出LD50值。
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解剖检查,观察内脏器官的情况。
实验中严格遵守动物实验伦理规范,保障小鼠的福利和权益。
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通过这些实验方法,我们能够全面评估荟生源两种组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氧化氯的使用安全性根据本质特性,化学消毒剂在储存操作和使用时存在风险,二氧化氯也不例外。
所以需要对这些杀菌剂高度关注,确保安全操作。
其实如果有正确的储存设施、结构材料、张贴标签和放置,通过恰当的培训,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和正确的处理设备,可以进行安全使用和处理。
首先需对二氧化氯前体的特点进行特殊关注,人们对这些不常用的化学品可能有错误的理解。
二氧化氯的前体是亚氯酸钠,亚氯酸钠溶液与酸、有机物、还原剂或者氯供体接触,将会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因此需要将亚氯酸钠溶液远离这些材料储存。
存放处有清晰明显的标签和标识,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采用正确的卸货、搬运方式,装卸搬运中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证亚氯酸钠溶液的飞溅洒漏不对人员产生危害。
另外需要注意在使用中确保其他的物质不要装入亚氯酸钠储存设备里。
亚氯酸钠溶液在使用时经过活化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留存于溶液中便是我们需要的物质——二氧化氯消毒液。
经过专有的高效活化技术,溶液中转化生成的二氧化氯纯度较高,且原料转化率达95%以上。
由于二氧化氯纯度较高,所以其在使用时安全性相应较好。
作为第四代消毒剂的二氧化氯,高效、安全、无污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1级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高效,低毒,快速,广谱的第四代新型灭菌消毒剂。
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安全、高效、无毒新型强氧化杀菌消毒剂。
美国环境保护署和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加工、饮用水的消毒杀菌除臭等,日本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
在我国大量使用的氯气和含氯的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在杀菌的同时,又带来游离氯对各种有机物的氯化作用,而产生氯酚、三氯甲烷、二恶英等致癌物,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二氧化氯是高效强氧化剂,其杀菌原理靠的是强氧化作用,因为二氧化氯是在分子状态下完成杀菌消毒的,消毒过程中无氯化作用因此不产生氯酚、三氯甲烷及二恶英等致癌物质。
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它可有效地氧化微生物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杀灭微生物。
关于化学毒物一般毒性作用的公卫执业医师考点导语:染毒途径的选择应尽量模拟人类在环境中接触该受试物的途径或方式,并与预期进行慢性毒性试验的接触途径相一致。
主要是哪一方面的知识点?一、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一)急性毒性的概念急性毒性是指机体因一次或在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而产生的毒效应及死亡。
“一次”接触在经口、经静脉途径染毒时,是指将受试物瞬间给予实验动物。
而当经皮肤与呼吸道染毒时,则是指在一个规定期间内使实验动物持续接触外源化学物。
24小时内分多次给予,<3次。
(二)急性毒性试验目的与常用参数1.试验目的(1)获得急性毒性参数(LD50最重要),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2)观察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死亡情况,阐明剂量-反应关系和毒效应的特征,估计对人危害性。
(3)为亚慢性、慢性及其他毒理学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4)为急性中毒治疗和中毒机制提供线索。
2.常用参数①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对受试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主要依据;②绝对致死剂量(LD100)、最小致死剂量(LD01)、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
(三)急性毒性试验设计1.实验动物的选择选择原则:反应与人近似;操作方便;易于饲养;易于获得。
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
啮齿类动物多选择大鼠。
急性毒性试验通常要求使用刚成年的动物:大鼠180~240g、小鼠18~25g、家兔2~2.5kg、狗10~15kg。
体重变异范围不得超过平均体重的20%。
要求每组10只,雌雄各半。
检疫适应期一般为5~7天。
2.染毒途径的选择一般根据实验目的、受试物的性质和用途以及人类接触该物质的实际途径和方式选择染毒途径。
灌胃针或导管染毒。
灌胃体积应一致,以ml/kg体重或ml/g计。
具体为:小鼠0.2~1.Oml/只,大鼠<5ml/只,家兔和狗<5ml/kg体重。
3.染毒剂量与分组分组数与染毒剂量往往需要通过预备实验来确定。
正式实验一般设5~7个剂量组,组距:( LD100-LD0)/(组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