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5
《电功与电功率》复习教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
2、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会利用电功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复习目标一:能说出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
复习指导一学生先自主复习课本内容,通过读和记的方式,牢记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
复习检测一1.1 小明家新买了一个电热水器,刚接入电路,家里的空气开关就断开了。
他猜想造成空气开关断开的原因是:①连入电路中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②电热水器或插头处短路。
于是他请电工师傅检修后,将空气开关复位,只让电热水器单独工作,家里标有“2 000 r/(kW·h)”电能表的转盘3 min内转了100转,电热水器的功率为_______ W。
小明猜想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已知电热水器接入电路前,小明家正在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约为3 200 W,空气开关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40 A)复习目标二: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复习指导二:通过课件复习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
复习检测二:1.家用电灯泡上标着“PZ220-40”字样,其中的“220”表示________,“40”表示________,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安,此时灯丝的电阻为_____Ω.2、把“220V 80W”和“220V 40W”的两个小灯泡并联在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 ;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为 _______ ;相同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之比为_______ 。
复习目标三:会利用电功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检测三: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小灯泡上仅看见“2.5V”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最大阻值20Ω,当闭合S,且将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设灯丝电阻不变),求:(1)小灯泡的电阻;(2)将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右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5.2电功率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这节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5.2电功率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发现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 了解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判断电器的节能情况等。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教学重点是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的理解。
为了进行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电功率计算器等。
一、引入:我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如电灯、电视、电冰箱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能的消耗情况,从而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二、讲解:我通过电脑和投影仪向学生展示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并能够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我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功率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电功率的理解和应用。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的电功率知识,从而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和应用。
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发现这节课的设计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和理解电功率的知识。
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电功率的计算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加强对电功率计算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的设计方式是成功的,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应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能和电功率》的第二节“电功率”,具体内容包括: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以及实际用电器的电功率测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功率的定义,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 了解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电功率的变化。
3.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
难点:电功率的计算,特别是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能表、电功率测试仪、示教板、多媒体设备。
学具:计算器、实验报告册、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关注电功率这一物理量。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电功率的概念,介绍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分析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讲解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3. 例题讲解(15分钟)演示计算纯电阻电路电功率的例题,讲解解题步骤。
演示计算非纯电阻电路电功率的例题,强调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实际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用电器的电功率,填写实验报告。
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
3. 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
(2)计算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
(3)分析实际电路中电功率的变化。
2. 答案:(1)电功率 = 电压² / 电阻。
(2)电功率 = 电压× 电流。
(3)根据实际电路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际操作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研究家用电器的电功率,了解其工作原理。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15.2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5章第二节“电功率”。
本节课主要讲述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P=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电功率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测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难点: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家庭电路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2. 概念讲解:介绍电功率的概念,用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UI进行解释。
3. 计算方法讲解:讲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进行演示。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5.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6. 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UI,以及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7.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设计1. 请用表格形式列出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各用电器的电功率。
答案:用电器 | 电压(V) | 电流(A) | 电功率(W)|||电灯 | 220 | 0.5 | 110电视 | 220 | 0.7 | 154冰箱 | 220 | 1.0 | 220电路中有一台电压为220V,电流为4A的电风扇,以及一台电压为220V,电流为5A的电冰箱。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2. 学会使用电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掌握千瓦时与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
4. 通过实验,了解用电器电功率与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的关系。
5.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动手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电功与电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电能表、普通照明灯泡、电源、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 复习电能的概念,让学生回顾电能的定义和单位。
2. 提问: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度”这个词,它与电能有什么关系?3. 讲解千瓦时的来历,以及与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电功率的定义和单位1. 讲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率是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2. 介绍电功率的定义和单位,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表示方法。
三、电功率的计算1. 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公式中各量的含义。
2. 示例计算,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学会使用电功率公式。
四、实验探究1.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电功率用电器的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用电器电功率与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概括出电功率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关系。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
2. 提问:电功率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功率与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22上九年级物理组集体备课教案15(定稿) 课题电功、电功率课型 复习 课时 3 执教时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电功、电功率相关知识点.2.掌握重难点内容 3.会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点回顾及重难点知识点典例分析,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应用知识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知识点练习,掌握知识点,获得自信与成就感.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几种算法的应用、焦耳定律、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多档位问题 教学难点电功、电功率的计算,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多档位问题相关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媒体展示、讲授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个 性 修 改 :知识思维导图重难点及典例分析常考电功率估测:日光灯的电功率约为40W ; 液晶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0W ;微波炉的电功率约为1000W ;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1000W焦点电能、电功率的相关计算类型1 电能表类(重点)样题1 某电能表的表盘上标有“1600imp/(kW·h)”的字样,将铭牌上标有“220V 1210W”字样的电热水器接在家庭电路中,只让它单独工作6min,这段时间内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160次,则该电热水器在上述时间内实际消耗的电能为___kW·h,实际功率为______W,该电路的实际电压为____V。
类型2 铭牌信息类(重点)样题2 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12V 36W”“8V 32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灯泡L2上标有“8V 32W”字样,其中“8V”指的是灯泡L2的_________________,“32W”指的是灯泡L2的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它的额定电流为______A;(2)灯泡L1的电阻为_____Ω,灯泡L2的电阻为_____ Ω;(3)灯泡L1正常工作20s消耗的电能是______ J,这些电能可供灯泡L2正常工作______ s;(4)若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则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 V,灯泡L1、L2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为_______ ;(5)若灯泡L1、L2并联在电路中,当一只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另一只灯泡的电流为_____ A,此时电路消耗的实际功率为_____ W;(6)若灯泡L1、L2并联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则灯泡L1消耗的实际功率为_____ W,灯泡L2消耗的实际功率为_____ W。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16.3测量电功率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测量电功率的知识,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学会使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测量电功率的方法,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难点与重点是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为了进行这节课,我准备了电功率测量实验仪、电源、电线、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等教具和学具。
第一步,我先向学生介绍电功率的概念,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我带领学生进行电功率测量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三步,我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与电功率公式的关系。
第四步,我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活动重难点是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验操作技巧。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准确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
拓展延伸方面,我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电功率的测量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同时,我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计算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功率概念的引入:在活动过程中,我向学生介绍电功率的概念,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这个步骤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后续实验和计算的关键。
2. 实验操作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这个步骤是学生掌握电功率测量方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关键。
九年级物理教师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九年级科目物理主备人备课组长包学科领导签字课题电能电功课时2课时备课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电能及其单位和单位的换算。
2.知道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表上几个参数的意义。
3.知道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重点难点重点: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表上几个参数的意义难点:知道电功及其计算公式教学流程【自主探究】1.电能的单位是,符号是。
在物理学中,常用的能量单位是。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2.电能表上显示的数字是表从开始记数到读数为止用去的电能。
等于电能表上起始和结束两次计数器示数之差。
3.当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电路中的电流为I,通电时间为t时,电功W= 。
【合作探究】一、电能活动体验:利用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小电动机组成一个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小电动机转动。
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小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答案点拨:小灯泡把电能转化为光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生活中电能的利用无处不在。
今天我们学习电能和电功。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7~P88的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
1.生活中电能的利用无处不在,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量。
2.电能的单位“度”叫做,符号是,1度= 。
二、电能的计量观察实物:仔细观察电能表上的信息。
提出问题:电能表上“220 V”“10(20) A”“50~”“600revs/(kW·h)”各表示什么?答案点拨:“220 V”表示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 V的电路中使用;“10(20) A”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 A,额定最大电流为20 A;“50~”表示这个电能表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600 revs/(kW·h)”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 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600转。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8~P89的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
1.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可以通过电能表计量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18.2 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8章第2节《电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以及电功率的单位。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P等于电流I与电压U的乘积,即P=UI。
3. 电功率的单位: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安培乘以1伏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 能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电功率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如何运用电功率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电功率的计算过程。
3. 演示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和电流下的电功率,验证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4. 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功率概念: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计算公式:P=UI单位:瓦特(W)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阻器在电压为220伏特、电流为1安培的情况下工作,求该电阻器的电功率。
答案:P=UI=220V×1A=220W2. 题目:一个灯泡在电压为110伏特、电流为0.5安培的情况下工作,求该灯泡的电功率。
答案:P=UI=110V×0.5A=55W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和演示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6.3《测量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3节《测量电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测量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是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单位为瓦特(W)。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然后根据公式P = UI计算出电功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3. 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功率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以及测量电功率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电风扇的功率测量,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理论讲解:教师讲解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本质和应用。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并解释如何根据公式计算电功率。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5.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路的电功率,并记录实验数据。
6.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测量电功率的方法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 P = UI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然后计算电功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该电路的电功率。
1 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 W1:W2:W3:…Wn=R1:R2:R3:…:Rn=nUUUU::::321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 W1:W2= R2:R121:II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 W1+W2+…Wn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 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 月底读数是
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I2R P1:P2:P3:…Pn=R1:R2:R3:…:Rn=nUUUU::::321
3 2 4 6 8 3 2 6 5 4 2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U2/R P1:P2= R2:R121:II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 P1+P2+…Pn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⑵ 当U实 =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 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①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 当U实 > U额 P实 > P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实= 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 灯L1“220V 100W”, 灯L2“220V 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 粗短 ,L2灯丝 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 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 (U额 相同) 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 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 kwh、h” 6、测量: Ⅰ、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 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 Ⅱ 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 秒表 原理:P=W/t 三 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
P实 P额 U2 额
U2实 =
R′ V
A R 3 ② 测电笔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Q1:Q2:Q3:…Qn=R1:R2:R3:…:Rn=nUUUU::::321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 Q1:Q2= R2:R121:II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 常用公式Q= 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2t/R=Pt 4、应用——电热器: 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②原理:焦耳定律 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四 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 ⑴ 低压供电线: ①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 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 0V 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种类:钢笔式,螺丝刀式。 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观察氖管是否发光。 举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如果观察不到氖管发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至少填两种可能原因)测电笔氖管已坏;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火线断路。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⑵ 电能表: ①用途: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的仪表。 ②安装: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原因: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4
③铭牌:所标的电压U是:额定电压 所标的电流I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UI是:电能表后能接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如果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的总瓦数超过这个数值,电能表的计数会不准确甚至烧坏 ⑶ 闸刀(空气开关): ①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 ②安装:家庭电路的干路上,空气开关的静触点接电源线 ⑷ 保险盒: 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②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③ 电路符号: ④ 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⑤ 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⑥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应用举例:☆某家庭需要使用10A保险丝,可只有5A 和15A 保险丝。如何分别来代替使用:①可用两根5A保险丝并起来代用;②可将15A保险丝用刀轻切一小口使剩余部分截面积和10A保险丝截面积相同。 ⑸ 插座: ① 作用: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 ②种类: 固定插座、可移动插座 二孔插座、三孔插座 ③安装:并联在家庭电路中,具体接线情况:
1接火线 2接零线 3接地线 4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5接用电部分的线路 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⑹ 用电器(电灯)、开关: ① ①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小功率的灯泡灯丝细而长,里面抽成真空。大功率的灯泡灯丝粗而短,里面抽成真空后,还要充入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且气压为0.1Pa,目的是平衡大气压对玻璃壳的压力,并阻止灯丝升华。灯泡长期使用会变暗,原因是:灯丝升华变细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小;升华后的金属钨凝华在玻璃内壁上降低了灯泡的透明度。
2 1 2 1 3 4 5 左零 右火 上下地 5
② 灯泡的种类:螺丝口 卡口 。 螺丝口灯泡的螺旋接灯头的螺旋套,进而接零线;灯泡尾部的金属柱接灯头的弹簧片,再通过开关接火线:原因:防止维修触电 ③开关和用电器串联,控制用电器,如果开关短路用电器会一直工作开关不能控制,但不会烧干路上的保险丝。 ④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连接电路,每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灯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1、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三)、安全用电: 1、触电事故: ①定义: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 ②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③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动力电路电压380V,家庭电路电压220V都超出了安全电压。 2、触电形式:
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通路。 要分清零线和地线,虽然地线和零线正常情况下之间没有电压,但绝不能将地线和零线接通,否则易造成触电事故。 3、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火 零
高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家庭电路(低压触电) 单线触电
双线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