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野下对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Logistics Sci-Tech 2010.8文章编号:1002-3100(2010)08-0128-03收稿日期:2010-04-16作者简介:张勇(1981-),男,陕西渭南人,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工程经济分析。
物流科技2010年第8期Logistics Sci-Tech No.8,2010摘要:基于对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物流人才资源的需求特征分析,揭示出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管理在质量上及员工培训上的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物流人才全方位培养以及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等对策来提高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并从我国物流人力资源培养结构的转变方向及未来物流人力资源需求的趋势出发,探讨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管理和培养的现代化。
关键词: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ogistic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its demand characteristics,this essay brings out many problems which involve the insufficient logistics HR management and the shortage of staff train ad so on,and advises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HR management ability of china through the all-directional training of logistic personnel and the planning of logisics HR creer.At the same time,according to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the structure transfer of logistics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demand of logistics peopl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odernization of logistics HR management and personnel training.Key words:logistics;HR management;analysis;countermeasure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这对各物流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对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
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不断革新,物流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深入探讨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挑战1.人员流动性大物流行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员工的高流动性。
员工常常需要在不同的地点和岗位之间转移,导致招聘和培训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加大。
此外,由于行业普遍存在薪资偏低、工作条件较差等问题,也影响了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
2.技能要求多样化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从一线操作人员到中高层管理者,都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技能和知识。
然而,目前物流行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往往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导致企业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和人才引进。
3.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仍然较为普遍,缺乏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学习和借鉴。
这导致企业在人才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招聘渠道狭窄、培训效果不佳、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4.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许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和管理方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错误率较高。
同时,这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数据统计不准确、员工绩效难以评估等。
二、机遇1.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人力资源数据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的机遇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物流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专业化的机遇。
通过引进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种挑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人才招聘和留任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缺乏优秀的物流人才导致企业发展受阻。
人力资源培训和发展不足,员工缺乏更新换代的技能和知识。
员工激励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物流企业需要制定更加灵活多样的人才招聘政策,注重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晋升通道。
只有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物流企业才能确保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务之急的任务。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重要性、加强、企业发展、员工培训、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招聘、流失率、绩效考核、激励、沟通、员工满意度、团队建设。
1. 引言1.1 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物流市场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物流企业的生产运营和服务质量直接受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企业招聘并留住优秀的人才。
物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而优秀的人才往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通过精心设计的人才招聘和培训机制,企业可以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机制和发展机会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这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还可以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吸引优秀人才、提升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经济管理73物流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现状及对策分析楼惠兰 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因此培养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本文主要对我国物流行业人才供给与需求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现代物流人力资源供需关系保持平衡的策略,以期促进物流人力资源实现合理化发展。
关键词:物流行业;人力资源;供给;需求中图分类号:F259.23;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5-0073-01引言人力资源是物流行业实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物流企业实施管理的重要资源。
人在物流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协调和控制、监督的作用,因此,在物流业中,人的价值是否得到全面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产物,对人力资源的调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行业过渡阶段,也将物流人力资源供需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显露了出来。
一、我国物流行业人才供给现状分析(一)数量与需求比例不协调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致使物流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相关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目前,社会中绝大部分物流人才来源于学校,极少部分是经过短期专业培训而上岗的。
以院校培养方面来看,我国已经有近400所普通高等院校、800多所高职院校以及2000多所中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每年该专业的在校生超过了百万。
尽管院校为物流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但是培养数量依旧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影响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二)人力资源供给质量较低社会发展或者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就是物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
一般而言,物流从业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在工作时尽快适应周边环境,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岗位要求,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1]。
当前从事物流业的人才,从学历结构上来看,大学本科仅占5.62%,研究生学历的占0.47%;从职称层级来看,高级技师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19%,高级职工占总数的3.06%,由此可见,在物流业中,人才供给质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不利于物流业的稳定发展。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现代物流企业作为新兴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打造物流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分析;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需求高速增长,物流企业数目和规模急剧扩张,现代物流企业作为新兴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物流企业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而人力资源开发是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本文对我国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现况及原因分析1.我国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不足。
市场上出现的物流企业中, 由交通运输企业和货运代理企业转化成的物流企业是主要的力量, 是现代物流企业的代表, 然而就在这样的企业里,能掌握现代物流规律与特征,从事物流实践的人才缺少,物流设计方面的人才和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
(2)人员结构不合理。
物流企业现有人员很多都是从传统的物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职工的后续教育也比较薄弱,许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物流就是库存加运输的阶段,难以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有多年物流企业运营或管理的行家里手偏少。
绝大部分基层从业人员具有初、高中毕业学历,管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层次者比例偏低。
整体从业人员中受过物流专业教育的人员偏少。
(3)总体技能水平偏低。
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工、中高级物流师短缺,而且大多数从业人员技能单一,要么只懂运输,或者只懂仓储,或者销售,或者采购,而同时精通物流、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市场营销、财务核算,外文的复合型人才极少,这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2.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人才成长过程缓慢。
现代物流理念进入中国较晚,只有近十年的时间,所以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这就直接导致了物流人才的缺损。
一、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包含的基本特征人力资源在生产力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可确保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增长。
就物流企业而言,目前,该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便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做好物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该行业人力资源的特征,其特征主要总结如下:(1)对员工的专业知识有着较高要求。
物流企业工作人员要掌握多门学科的知识,尤其是核心管理者需掌握更多知识,其中包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作、信息技术、运输仓储等方面的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对于部分边缘学科的内容也要有所了解。
(2)运作广、员工管理有难度。
因物流企业的运作区域非常广,涉及很多不同的运作点,员工有着较强的流动性,人员较为分散,这就加大了管理难度。
(3)对员工数量要求较多。
在物流企业中,30%至40%的运营管理成本被应用至人力资源中,部分物流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所耗费的成本甚至超过50%。
二、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物流企业人才严重缺乏。
随着物流企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际业务逐渐增多,这就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然而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匮乏,尤其缺乏精通物流策划、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的人才,据资料统计,部分公司高端人才所占比例约为6%,由此可见,高端人才数量非常少,这是物流企业严重的人才缺陷,不利于促进长远发展,给企业发展埋下隐患。
就现阶段物流企业发展的趋势上看,业务内容还将变得更加复杂,且会有所扩张,在未来还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不过目前人才状况还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2)未设置完善的奖励机制。
物流企业奖励机制不够完善实际上是薪酬结构设置不科学的表现,目前物流企业薪酬结构的模式基本为底薪加奖金,部分企业薪酬长期处于未调整状态,与同行业相较,整体薪酬偏低,导致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提升,企业人才吸附力、吸引力均大大降低,不利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改革。
304《商场现代化》2008年9月(中旬刊)总第551期物流,一个美好的字眼。
说它美好,是因为它被业界称为“第三利润源”、被媒体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被老百姓称为“金饭碗”。
中国的物流人才,这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真正的生存现状如何呢?一、物流人才现状:紧缺与泡沫并存首先,从第三方专家的角度来看,在今后一段时期,物流企业除仓存、运输、配送、搬运加工、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以外,熟知电子商务物流人才、连锁经营、国际物流、物流成本控制分析与预测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加缺乏,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
其次,从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
此类需求,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企业物流人才;二是物流企业人才;三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四是物流研究人才。
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指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如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报关员、配送人员、客户关系管理员等。
这些人员必须熟悉物流行业,同时掌握了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物流企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营销。
至于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主要是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并且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规划人才。
第三,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目前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院校培养和社会培训。
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218家,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179所,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院校达到39所;物流从业人员在职教育,业已全面铺开;上岗资格培训人数日益增多,但是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及培训机构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然而从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加之当前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都较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 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物流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刘佳来源:《北方经济》2014年第10期一、问题的提出物流人力资源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之一,是企业实现有效物流管理的关键资源。
物流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人在运输、配送、包装、搬运装卸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处理等活动中发挥着协调、控制和监督等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能调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在前期国内关于物流人力资源的研究中,有学者针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建立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型并分析,提出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人力资源素质测评、开展物流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等建议(白静,2013),还有学者针对国内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入手,通过互联网和实地调查等手段,对全国两百家物流企业近四年的物流人才需求状况展开了调查并分析,提出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方案(余绍军,2010)。
根据中国知网资料库显示,目前我国对物流人力资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从物流人才需求或供给的角度进行研究。
基于前期的理论借鉴,本文试图通过数据举证,从物流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深入分析,对物流人力资源达到供需平衡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物流人力资源供给现状分析(一)物流人力资源供给数量与需求不成正比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人力资源提出了巨大需求。
近年来,社会对物流人力资源的需求逐年攀升。
据统计,2014年我国物流人员缺口约为600万,物流人才被列入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为适应社会需求,全国各高校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
目前,物流人力资源的供给大部分来自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
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全日制学校培养的物流人员。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378所普通高等院校、824所高职院校和2000多所中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并且该专业的在校生已经超过了100万人。
虽然各高校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员,从数量来看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对物流人力资源的需求。
(二)物流人力资源供给质量有待提高市场对物流人力资源的要求即为物流人力资源的质量需要,物流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较强动手操作能力,一定的物流工作经验,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高水平作业,高素养和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物流人员则更受企业的欢迎。
我国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我国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引导语:从整个物流行业的角度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有助于在中长期内消除物流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障碍因素。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我国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提高物流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物流是社会经济得以有效运转的重要载体,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行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物流行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16.5%,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2倍。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行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与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
一、我国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一)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素质有待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物流专业的普遍设置则是在新世纪之后,因此我国物流行业一直存在着一个较大的人才供求缺口,再加上我国培训市场的相对滞后,使得物流人才显得愈加缺乏。
从学历结构看,全国物流核心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仅占5.62%,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0.47%;从职称结构看,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仅占4.38%,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占0.85%;从技术等级结构看:高级技师占从业人员的0.19%,高级工占从业人员的3.06%。
不仅如此,物流行业除包装、仓储、配送、运输等领域的人才紧缺以外,综合掌握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营销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相关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更加缺乏。
(二)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性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各界对物流行业的业务需求迅速膨胀,引致了大量的物流企业诞生。
安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新时代视野下对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的分析姓名申瑞学号_____11720006____ 院系___研究生院____ 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新时代视野下对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物流企业面临着各种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通过对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的分析和不足的揭示,提出对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对策。
1、物流人力资源的概念界定物流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具有从事物流产业能力的适龄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的总和。
其中,物流人才是物流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物流人才是将物品的信息、规划、生产、库存、包装、运输等整个流动过程综合起来的集成式管理人才。
“物流人才”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从人才层次上可分为战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三个层次。
从人才职能结构上可分为规划类、营销类、管理类和作业类四类;从专业结构上可分为医药物流人才、食品物流人才、航运物流人才、保险物流人才,等等。
2、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2.1 物流人力资源总量和层次概况据美国奥尔良大学一项为期20年的全美物流职业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物流业管理人员中,大约90%具有学士学位。
41%具有硕士学位,22%具有从业资格证书。
其中本科生的专业结构为:物流专业12%,商科专业占52%,工科类专业占25%,其他专业占13%。
而研究生的专业结构为:物流专业占13%,商科专业占73%,工程类专业占13%,其他专业占2%。
而我国物流业从业人员与美国物流业从业人员相比较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和技术等级三低的现象:(1)从学历结构看:在全国物流核心行业的物流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从业人员的21.56%,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从业人员的0.47%,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占从业人员的5.62%.具有大专学历者占从业人员的5.46%。
(2)从职称结构看: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及以上者占从业人员5.24%,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占从业人员的0.85%;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占从业人员的 4.38%。
(3)从技术等级结构看: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师占从业人员的0.19%,高级工占从业人员的3.06%。
2.2物流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激励制度不完善在我国的物流企业当中,人员的流失率一直都是一个较高的数字。
高频的流失背后体现出的是我国物流企业对待人力资源的激励及培养制度的不足。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企业只重视现有人力资源的使用,并且认为人才培训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人才培训的技术越高,流失得越快,物流企业不重视也不愿意进行人才培训,只使用不培养已成为普遍现象,造成物流发展的后劲不足。
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怎样.经理的理素质怎样,变革能力如何,整个外部的应用环境如何等。
都将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效果的直接决定因素。
但是不少企业考虑人才流动的自主性,害怕企业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另攀高枝因此在人才的使用上,采取“榨取式”方针,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少。
职工的后期教育得不到保障,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快速发展趋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然而,对员工来说,如果自身的知识技能长期不能得到提高,员工就会认为企业所能给予的发展空间已近饱和,就会理所当然地另谋高就,寻找真正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企业。
同时,物流企业待遇偏低,激励力度不够,工作岗位的相对初级和待遇水平偏低,对一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吸引力不够.都造成了我国物流企业人员流动率较大。
2.3物流人力资源培养结构不合理宏观层面上,我国物流人才教育方面形成了一个对层次的教育体系,但由于我国物流教育毕竟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所以无论是在学校教育方面,还是职业培训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主要体现在物流教育的条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物流职业认证制度不完善;培训项目和层次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师资队伍比较缺乏等方面。
微观层面上,我国的物流企业热衷于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往往下大工夫在硬件设备上,却忽略了物流人才的培养。
先进的设备对于企业来说是提升的必要条件,然而企业的专业人才是不可忽视的软件条件。
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是由物流设备和软件应用工作组成的,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物流管理软件系统都只是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物流信息化人才的正确操作使用下才能产生期望的效益。
然而,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多数是属于小型企业,没有组成较大的物流联盟企业,总体管理水平不高。
对专业人力资源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战略性培养,缺乏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继续成长,造成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企业的发展。
通过对以上三点的分析,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要想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物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完善及发展我国的物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3.1改变企业自身的侧重点从企业的人才引进方面来看,现代物流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跨国界、跨地区、跨部门的创新产业,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多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并进。
要把物流人才的培养放在物流业发展的高度上来进行,为了与外国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制高点,要加强人才的规划和培养。
从企业的人才培养方面来看,当前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大多仍局限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选、育、用、留四个方面,但这仪仅完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整体战略的支持和推动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展现出来。
因此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从过去那种行政总务福利后勤角色逐渐转变成为学习型组织、培训教育的推动者以及高层主管的咨询顾问;从传统的只注重个别员工的人事管理态度,向帮助企业管理层为获取长期优势而实现员工贡献最大化这一全新角色的转变。
与此相应,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企业战略制定。
组织业务活动,领导管理变革,帮助建立核心竞争力,传播职能技术,并担当起员工宣传者和倡议者的角色等等。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健全物流行业的职业技术培训制度,来帮助员工进一步的提升自身技能,不断的在企业的工作中得到完善,发觉自己的工作潜能,进而为公司的利益作出长期的贡献。
3.2完善员工激励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许多物流企业侧重于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列出条条框框,而往往忽视与员工的沟通,对员工的管理是行政命令式的,重身份、档案、级别,是一种标签式的管理,忽略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物流企业应着力塑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能令人心情舒畅有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努力塑造团队精神,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物流骨干人才到企业工作。
企业本身应根据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
而作为员工本身,员工的企业价值就在于能企业创造利润。
企业如果能给予员工更多的激励,使得员工自身的技能不断丰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企业带给员工除了工作以外的生活激励,便会促进员工不断的调整自我来努力与企业的目标和利益保持一致。
在这种双向促进的方式下,企业才能保留员工并带领员工走向更为长久的发展之路。
具体来说,企业的激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采用多层次激励为员工的自我激励创造环境。
物流企业应从多方面激励员工.创造一个能满足员工个人需要的环境。
如不断完善物质激励手段,满足员工的生理需要:通过向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制度、健全的职业保障制度,满足员工的安全需要: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如开展部门之间的联谊会、体育比赛、团体旅游等,满足员工的社交需要:通过对优秀员土给予多种形式的精神激励,如颁发荣誉勋章、在企业内部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授予荣誉称号以及设立优秀员工光荣榜等,满足员工尊重的需要;鼓励员工为组织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为员工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
(2)完善目标激励为员工的自我激励指明方向。
物流企业应不断完善目标激励:一要目标合理化。
物流企业为员工制定的目标不仅应有“量”的方面,也应有“质”的方面。
这样,目标的实现才能使企业和员工。
双赢”。
二要目标阶段化。
物流企业可尝试以月为时间段制定目标,再将月目标细分至周目标。
这样既可以降低每次完成目标的难度,使员工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任务,增加自信;又可以使激励的频率增多,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通过转化员工激励客体的角色来为员工的自我激励提供条件。
所谓转化员工激励客体的角色。
是指物流企业管理者成为员工激励的帮助者、指导者和调节者的新角色,使员工不再是单一被动的激励客体而是主动参与激励过程。
3.3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任何一个企业既要重视外部优秀人力资源的引进。
更要注重对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让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企业也能够发掘内部人力资源的潜力。
根据员工的个性及学识,为员工制定出专业培训的计划,促进内部人力资源的长期持续的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以及减少企业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招聘的成本。
注重加强员工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不仅是发展企业的重点,更是企业扩大市场和稳固客户的必要条件。
一个良好的企业培训出专业的员工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不仅能为客户提供专业而有效的建议,同时也能为企业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员工在得到专业培训后也能施展自己的技能,做到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避免了高消费和人才浪费,能为物流企业有效的节省内部开销,有效的开发和挖掘企业的内部利润。
4.结束语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管理员工的能力开发与使用将越来越重要.因此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同时,以柔性的用人政策和多方面表现出来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物流人才到企业工作。
加强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发展的根本。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没有标准的模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又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探索建立融合东西方管理精髓的适合中国特点的管理方式,从公司目前及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出发,制定全面的、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计划,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物流发展与人才需求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2]张勇.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0(8):128—130[3]陈长瑶,李君.我国现代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综述[J].资源与环境,2010(26):637—640[4]欧阳丽,孟晋,刘飞.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