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职业卫生)模拟试卷4.doc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9
巻4专业实践技能卫生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①对行政处罚不服;②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③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消的决定不服的;④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⑤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⑥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⑦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管理相对人履行义务的;⑧认为符合法定条件,而行政机关拒发许可等证书,或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⑨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⑩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认为行政机关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县以上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镇政府的规定(不包括规章)不合法,可一并提出审查申请执法行为的意图不符合法律的宗旨属于卫生执法机关滥用职权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铬进入人体后,可蓄积在肝脏计数资料用条图、百分条图来表示较为适宜多氯联苯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可以通过水体中生物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鱼类体内浓度累积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倍。
多氯联苯是一氯联苯、二氯联苯、三氯联苯等的混合物,含氯原子愈多,愈易在人和动物体的脂肪组织和器官中蓄积,愈不易排泄,毒性就愈大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每小时应不低于3次。
机械通风装臵的进风口应设臵在室外空气清洁处,离地2m以上。
位于烟囱及其他房间排气口的上风侧,与它们的间距至少为10m。
当工作点的计算温度大于35℃时,应设臵岗位吹风,吹风方向应从工人的前侧上方斜吹到头、颈和胸部半对数线图是反映一个指标在一段时间里的变化速度。
半对数线图的横坐标是算术尺度,而纵坐标为对数尺度(纵横轴之一为对数尺度,另一为算术尺度)生产车间的厕所应设臵在车间的外侧,便池一律为水冲式。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试题(二)
一、A1型题(本大题98小题.每题1.0分,共98.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
第1题
治疗湿热带下,在主穴带脉、中极、白环俞、阴陵泉基础上配
A 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B 关元、肾俞、照海
C 蠡沟、中都、太冲
D 水道、次髎
E 中脘、天枢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黄疸的辨证,当以何为纲
A 肝胆
B 气血
C 虚实
D 表里
E 阴阳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A 寒性呕吐腹痛
B 哮喘
C 瘰疬
D 疮疡
E 小儿脐风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者,称为
A 表里传
B 越经传
C 循经传
D 逆传
E 直中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郄穴多用于治疗
A 头面躯干和内脏病
B 急性病
C 脏腑病
D 局部与全身病
E 其所属范围的病证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张景岳。
公共卫生中级职称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点题卷一(精选)[单选题]1.关于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活技能泛指日常生活能(江南博哥)力B.生活技能是学校健康教育一个崭新而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C.生活技能教育有助于提高心理社会能力D.生活技能教育可有效增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E.生活技能在预防健康危险行为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生活技能特指心理社会能力,而非泛指日常生活能力。
[单选题]2.教室噪声测量,测定时应选在靠近最后一窗口的学生座位的走道间,离地面的距离应为A.0.5mB.2.0mC.1.0mD.1.2mE.1.5m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室噪声测定时应选在靠近最后一窗口的学生座位的走道间,离地面的距离应为1.2m。
[单选题]3.目前流行病学病因模型发展的最高形式是A.流行病学三角模型B.疾病因素模型C.轮状模型D.病因网络模型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单选题]4.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并取得送达回执,公告送达时,公告送达后多少天视为送达A.10dB.20dC.40dD.60dE.公告当天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公告送达时,公告送达后60d视为送达。
[单选题]5.依据《食品卫生法》第37条对可疑食品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所用封条应加盖哪个部门公章A.卫生防疫站B.卫生监督局C.工商局D.公安局E.卫生行政部门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依据《食品卫生法》第37条对可疑食品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所用封条应加盖卫生行政部门的公章。
[单选题]6.某自治区人民法院属于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专门人民法院D.高级人民法院E.最高人民法院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法院的分级:最高人民法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不服高院判决上诉的、死刑复核;高级人民法院(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影响大、不服中级法院判决上诉的、死刑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市级、自治州)影响较大、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的、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案件、死刑执行;基层人民法院(县、自治县)一般案件。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卫生)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对二个幼儿园3~5岁幼儿进行生长发育状况调查时,需要的样本量是A.1岁1组,男女各100人B.6个月1组,男女各100人C.3个月1组,男女各100人D.2个月1组,男女各100人E.1个月1组,男女各100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学校卫生2.生长发育评价的重要参考价值不包括A.诊断生长发育障碍B.评价营养状况C.评价生活环境对生长发育的影响D.为选拔青少年运动员等专业人才提供科学依据E.评价经济水平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学校卫生3.下列不是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是A.智力发展正常B.情绪反应适度C.气质特征好D.行为协调,反应适度E.个性健全稳定正确答案:C解析: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行为协调,反应适度;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个性的健全稳定。
知识模块:学校卫生4.下列属于儿童少年正常生活、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的是A.脑发育正常B.营养状况良好C.气质类型为容易型D.智力发展正常E.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学校卫生5.下列不是儿童心理问题主要产生原因的是A.脑损伤B.气质特征C.家庭因素D.学校因素E.作息习惯正确答案:E解析: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产生原因是脑损伤、气质特征、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知识模块:学校卫生6.容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的儿童气质类型是A.内向型B.外向型C.神经质D.困难型E.容易型正确答案:D解析:儿童气质类型包括困难型、容易型和迟缓型。
困难型、迟缓型气质儿童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
知识模块:学校卫生7.儿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不包括A.性变态B.学业问题C.情绪问题D.品行问题E.不良习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学校卫生8.3岁男孩,父母说他总是独自玩耍,不与父母的目光对视、也不跟他人交流;喜欢重复刻板的语言;注意力分散,爱发脾气。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一、A1型题(本大题100小题.每题1.0分,共100.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职业性致癌物包括A 确认致癌物B 可疑致癌物C 潜在致癌物D 动物致癌物E A、B、C三项【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职业性致癌物包括确认致癌物、可疑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
第2题中子诱发白内障的效应比X、γ射线A 低B 相同C 高D 差别不大E 未确定【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中子诱发白内障的效应比X、γ射线高。
第3题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 细胞因子是体液性免疫因子B 生长因子不是体液性免疫因子C T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高于B细胞D 抗体不是体液性免疫因子E 补体不是体液性免疫因子【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细胞因子是体液性免疫因子,其余说法均不正确。
第4题小头症的发生与胎内______和相关A 照射剂量孕妇年龄B 照射剂量怀孕次数C 妊娠时期孕妇年龄D 妊娠时期怀孕次数E 照射剂量妊娠时期【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小头症的发生与胎内照射剂量和妊娠时期相关。
第5题社会支持可分为四大类行为,下列不属于其中的一类是A 情感性支持B 物质性支持C 强化支持D 提高被评价人自信心的评价支持E 信息支持【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4-2(总分:41.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11,分数:11.00)1.食品卫生地方法规是指∙A.卫生部根据《食品卫生法》制定的有关规章∙B.国务院根据宪法和食品卫生法制定的有关法规∙C.省级人大根据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下制定的食品卫生法规∙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文件∙E.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食品卫生法授权制定的有关规章(分数:1.00)A.B.C. √D.E.解析:食品卫生地方法规是指省级人大根据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下制定的食品卫生法规。
2.开角是∙A.室内采光面中心到窗外对面遮光物上端连线与采光面中心到采光口上缘连线形成的夹角∙B.采光口的有效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C.入射光强度与采光口的有效面积之比∙D.室内散射光的平均照度与与室外天空散射光的平均照度之比∙E.室内采光面中心到采光口上缘的连线与采光面的水平延线形成的夹角(分数:1.00)A. √B.C.D.E.解析:3.食品卫生行政法规是指∙A.卫生部根据《食品卫生法》制定的有关规章∙B.国务院根据宪法和食品卫生法制定的有关法规∙C.省级人大根据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下制定的食品卫生法规∙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文件∙E.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食品卫生法授权制定的有关规章(分数:1.00)A.B. √C.D.E.解析:食品卫生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食品卫生法制定的有关法规。
4.自然采光系数是∙A.室内采光面中心到窗外对面遮光物上端连线与采光面中心到采光口上缘连线形成的夹角∙B.采光口的有效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C.入射光强度与采光口的有效面积之比∙D.室内散射光的平均照度与与室外天空散射光的平均照度之比∙E.室内采光面中心到采光口上缘的连线与采光面的水平延线形成的夹角(分数:1.00)A.B.C.D. √E.解析:自然采光系数又称自然照度系数,是室内散射光的平均照度与与室外天空散射光的平均照度之比。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职业卫生)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B1型题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A.三级学科B.子学科C.分支学科D.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学科E.学派正确答案:C解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知识模块:职业卫生2.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A.研究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研究劳动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研究改善生产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学科D.研究生产工艺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改善生产环境的学科E.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和如何改善劳动条件的学科正确答案:E解析: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而职业卫生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知识模块:职业卫生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A.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个体进行检测B.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C.创造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D.保护劳动者健康E.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正确答案:B解析: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而职业卫生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知识模块:职业卫生4.职业病的特点不包括A.病因明确,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B.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但没有接触水平关系C.不同的接触人群有不同数量的发病D.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E.常常为群体发病正确答案:B解析:从构成职业病主要条件来看,这类疾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一反应)关系;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cluster);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下列各项中与电离辐射无关的白血病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C2.UNSCEAR 1986年报告提出的辐射诱发肿瘤潜伏期中位时间为A.20~30年B.10~15年C.小于20年D.大于30年E.5~10年正确答案:A3.对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调查发现辐射所致白血病潜伏期自原子弹爆炸后开始最短为A.5~15年B.2~5年C.5~10年D.10年E.15年正确答案:B4.对辐射致癌的敏感性最高的组织是A.肝B.睾丸C.卵巢D.胰腺E.甲状腺正确答案:E5.对辐射致癌的敏感性最高的组织是A.前列腺B.喉C.骨D.骨髓E.皮肤正确答案:D6.对辐射致癌的敏感性最低的组织是A.乳腺B.睾丸C.骨髓D.甲状腺E.肺正确答案:B7.危险系数只适用于评价符合线性假说______效应A.确定性B.亚急性C.随机性D.近期E.急性正确答案:C8.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下限剂量是A.1 GyB.2 GyC.4 GyD.6 GyE.8 Gy正确答案:A9.外照射慢性放射病的剂量阈值是A.0.5SvB.1.0SvC.1.5SvD.2.0SvE.2.5Sv正确答案:C10.下列元素中,属于是亲骨性元素的是A.镭B.铁C.铜D.钠E.铅正确答案:A11.Ⅰ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剂量阈值(参考)是A.1~3GyB.3~5GyC.5~7GyD.7~9GyE.9~11Gy正确答案:B12.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参考剂量阈值是A.大于5GyB.大于10GyC.大于15GyD.大于20GyE.大于25Gy正确答案:C13.学校发生食物中毒后,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多长时间报告卫生部A.4h内B.8h内C.12h内D.24h内E.6h内正确答案:E14.声级计A声级的设计是根据A.人耳对100方的等响曲线B.人耳对40方的等响曲线C.人耳对70方的等响曲线D.人耳对1000Hz标准音等响曲线E.人耳对40dB纯音的响应曲线正确答案:B15.二甲苯的国家卫生标准是A.40(mg/m3)B.100(mg/m3)C.80(mg/m3)D.90(mg/m3)E.120(mg/m3)正确答案:B16.苯的国家卫生标准是A.20(mg/m3)B.30(mg/m3)C.40(mg/m3)D.50(mg/m3)E.60(mg/m3)正确答案:C17.我国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 89)规定连续波A.一日8h暴露为40μW/cm2B.一日8h暴露为30μW/cm2C.一日8h暴露为25μW/cm2D.一日8h暴露为0.05mW/cm2E.一日8h暴露为35μW/cm2正确答案:D18.食源性疾患发生后,切忌做以下处理A.禁止销售可疑食物B.流行病学调查实事求是,正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C.对个案调查进食史、发病时间、症状进行复核D.个案调查消除被调查者不必要的顾虑E.个案调查不要填写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姓名正确答案:E19.卫生行政处罚中的违法所得是指A.除去成本的利润部分B.包括成本和利润的全部营业收入C.全部营业的成本部分D.全部营业所得缴税的部分E.被处理的违法食品价值部分正确答案:B20.下列哪一项是食品卫生监督的对象A.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B.食品生产经营过程C.食品生产经营者D.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以及生产经营场所、设施和有关环境E.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正确答案:A21.铅影响血红素合成的主要作用是A.抑制血红素合成B.刺激含巯基的酸C.激活ALASD.使ALA合成减少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2.铅对血液系统的损害表现为A.贫血B.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出血正确答案:A23.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多少的作业A.0.2℃B.0.2℃以上C.1℃D.1℃以上E.2℃正确答案:E24.噪声引起的听觉器官损害早期表现为A.暂时性听力下降B.耳蜗底部受损C.低频听力下降D.语频听力下降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5.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的事件报告卫生部的时限是A.1小时内B.6小时内C.20小时内D.24小时内E.48小时内正确答案:B26.轻度缺水是指人体缺水占体重的A.2%B.4%C.6%D.7%E.8%正确答案:A27.急性汞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发热、口腔炎、消化道症状B.贫血、腹痛、口腔炎C.易兴奋、震颤、口腔炎D.周围神经炎、皮疹、贫血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8.制定空气中一氧化碳标准时,判定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为A.心率B.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C.血液中白细胞数D.血压E.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正确答案:E29.在执行简易处罚程序时,根据《行政处罚法》,对法人的罚金应是A.50元以下B.1000元以下C.1500元以下D.2000以下E.1000以上正确答案:B30.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煤尘的国家卫生标准是A.6(mg/m2)B.8(mg/m2)C.10(mg/m2)D.12(mg/m2)E.4(mg/m2)正确答案:C31.氯的国家卫生标准是A.2(mg/m2)B.1(mg/m2)C.3(mg/m2)D.4(mg/m2)E.5(rug/m2)正确答案:B32.在执行简易处罚程序时,根据《行政处罚法》对自然人的罚金应是A.20元以下B.50元以下C.80元以下D.100元以下E.100元以上正确答案:B33.甲乙两集体的冠心病组病死率皆为0.4%,经年龄构成标准化后,甲集体的冠心病组病死率为0.5%,乙集体为0.3%,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认为A.甲集体的人口较乙集体年轻B.两集体的人口构成年龄完全相同C.两集体人口性别构成完全相同D.甲集体的人口较乙集体年老E.甲集体冠心病的诊断较乙集体准确正确答案:A34.在抽样调查研究中,当样本含量逐渐增大时A.标准差逐渐增大B.标准差逐渐减小C.以上均不对D.标准误逐渐增大E.标准误逐渐减小正确答案:E35.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小的基本单位是A.MBB.KBC.BitD.ByteE.GB正确答案:D36.我国的标准按审批权限分为几级A.二级B.四级C.六级D.三级E.五级正确答案:B37.Excel文件的缺省类型是A.XLSB.DOCC.DOTD.WRDE.PRG正确答案:A38.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代号是A.GB/TB.GBC.WS/TD.WS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39.统计研究的各种现象表现结果是一种A.必然事件B.可能事件C.小概率事件D.偶然事件E.随机事件正确答案:E40.以同年年平均人口作分母的相对数有A.某年新生儿死亡率B.某年生育率C.某年总死亡率D.某年婴儿死亡率E.某年病死率正确答案:C41.根据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可用来反映A.人口出生情况B.人口老化情况C.人口自然变动及迁移情况D.人口死亡情况E.人口迁入迁出情况正确答案:C42.以下基本抽样方法中,抽样误差最大的是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多阶段抽样正确答案:D43.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对照组中进行血型分布的抽样调查,血型分为O,A,B和AB型,为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血型人分布的差异,需先检验差异是否为随机误差造成,故应采用A.方差分析B.配对t检验C.均数差异的可信区间D.X2检验E.比较两中位数的检验方法正确答案:D44.下列何种分布中的均数等于方差A.X2B.二项颁布C.F分布D.U分布E.Possion分布正确答案:E45.在相对数计算中,一般说______的总和理论上应是100%A.率B.构成比C.动态数列D.相对比E.标化率正确答案:B46.某医师用A药治疗9例病人,治愈7人;用B药治疗10例病人,治愈1人,比较两药疗效时,可选用的最适当方法是A.X2检验B.校正X2检验C.c检验D.24检验E.直接计算概率法正确答案:E47.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A.用移液管移取放射性液体时,严禁用口吸取B.用移液管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使用橡皮球吸取C.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使用移液器具吸取D.用移液管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用口吸取E.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使用注射器吸取正确答案:D48.成组设计的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P<0.05,说明A.两样本均数不相等B.两总体均数有差别C.两总体均数差别较大D.两样本均数差别较大E.两样本均数差别有实际意义正确答案:B49.两样本均数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差别显著D.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E.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有差别正确答案:B50.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要求任何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同时申请、同时设计、同时施工B.同时申请、同时审批、同时验收C.同时申请、同时施工、同时投产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E.同时审批、同时设计、同时投产正确答案:D51.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作用特点是A.对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B.对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C.对皮肤的损伤作用D.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胸闷等E.对肺脏产生刺激作用,引起肺水肿。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A1型题A、易感人口迁入B、全球气候变暖C、计划免疫D、城市流动人口增加E、二代发病率增加1.可以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正确答案:A解析: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①新生儿增加;②易感人口迁入;③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④免疫人口死亡。
故选项A正确。
知识模块:传染病流行病学2.可以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流行病学3.能影响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流行病学4.能影响传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流行病学A、鼠疫B、黄热病C、狂犬病D、流行性感冒E、水痘5.《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流行病学6.《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流行病学7.《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为正确答案:D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3条规定了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名单。
甲类:鼠疫、霍乱容易记住,但乙类、丙类病种较多,不易记忆,尤其要注意的是,卫生部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将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和新生儿破伤风划为乙类。
知识模块:传染病流行病学A、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B、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C、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D、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E、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8.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患者、病原携带者报告时限为正确答案:A解析: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患者、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职业卫生)模拟试卷4 1 石棉肺的主要并发症有
(A)肺结核
(B)肺内非特异性感染
(C)肺心病
(D)支气管肺炎
(E)肺癌
2 间皮瘤的发生与石棉的种类有关,致间皮瘤程度最严重的石棉是
(A)闪石棉
(B)温石棉
(C)青石棉
(D)铁石棉
(E)蓝石棉
3 石棉的主要职业接触机会
(A)开凿矿山
(B)煤矿采煤
(C)电器绝缘工
(D)建筑工
(E)筑路工
4 煤工尘肺的晚期主要病理改变是
(A)煤斑
(B)矽结节
(C)肺气肿
(D)矽性蛋白沉积
(E)块状纤维化
5 煤工尘肺最常见的原发性特征性病变是
(A)煤斑
(B)肺气肿
(C)煤矽结节
(D)弥漫性纤维化
(E)块状纤维化
6 煤工尘肺患者弥散性肺气肿的X线胸片表现为
(A)圆形小阴影
(B)大阴影
(C)胸膜增厚
(D)肺气肿
(E)自圈黑点
7 煤工尘肺最常见的病理表现是(A)煤斑
(B)肺气肿
(C)煤矽结节
(D)弥散性纤维化
(E)块状纤维化
8 水泥尘肺按发病原因划分属于(A)金属尘肺
(B)硅酸盐尘肺
(C)炭黑尘肺
(D)矽肺
(E)混合性尘肺
9 下述物质中属于化学窒息性气体的是
(A)氮气
(B)一氧化氮
(C)氯气
(D)一氧化碳
(E)氯乙烯
10 农民肺属于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引起农民肺的粉尘主要是(A)棉、麻等植物性粉尘
(B)霉变枯草粉尘
(C)田间飞扬的粉尘
(D)粮谷粉尘
(E)飞扬的人畜粪肥粉尘
11 生产环境气象条件不包括
(A)气温
(B)气湿
(C)气压
(D)气流
(E)热辐射
12 我国对新建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的规定是,每日工作8小时,噪声强度不得超过(A)80dB(A)
(B)85dB(A)
(C)90dB(A)
(D)95dB(A)
(E)115dB(A)
13 声压波动小于3dB的噪声为
(A)机械性噪声
(B)流体动力性噪声
(C)高频噪声
(D)电磁性噪声
(E)稳态噪声
14 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V形下陷常发生在
(A)500~2000Hz
(B)1000~3000Hz
(C)2000~5000Hz
(D)3000~6000Hz
(E)4000~8000Hz
15 我国现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尘肺病共有
(A)5种
(B)8种
(C)10种
(D)13种
(E)20种
16 一油漆女工,皮肤龟裂,黏膜水肿,血象检查异常。
工作中接触多种有毒物质。
与该女工的异常表现最可能有关的有毒物质是
(A)甲苯
(B)二甲苯
(C)丙酮
(E)乙酸乙酯
17 某化工厂苯胺车间,空气中苯胺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但仍有中毒者发生,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苯胺的最高容许浓度规定得过宽
(B)苯胺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
(C)苯胺的挥发性太大
(D)苯胺的毒性太大
(E)工人没戴防毒口罩
17 A.临床观察
B.实验室研究
C.动物实验
D.细胞实验
E.流行病学调查
18 用体外实验,不需长期观察的是
19 在人群中取得证据的是
20 通过肿瘤的临床诊断和认真观察,探索、分析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的是
20 A.检出率
C.死亡率
D.病死率
E.平均病程期限
21 评价诊断方法优劣的指标是
22 评价防治措施效果的指标是
22 A.通过动物实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作用
B.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或因果关系
C.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
D.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在时间、空间的分布情况E.测试化学物的毒性,以预示对人体的危害
23 生产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24 健康监护的主要目的是
25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
25 A.对某一系统或某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基本情况的调查
B.对某一工业企业劳动卫生条件基本情况的调查
C.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进行的计划外的应急调查
D.对某一工业企业职工健康状况基本情况的调查
E.对所辖地区工业企业劳动卫生基本情况和需求的调查
26 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是
27 劳动卫生专题调查是
27 A.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描述不同人群中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暴露情况与发病率
B.对暴露于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按照金标准进行筛检
C.选定一组已经发生职业性损害的人群和一组或几组没有该种职业性损害的人群作对照
D.追踪接触有害因素和非接触有害因素人群的各自发病结局
E.在一次较短的特定时间内一次性调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者的健康状况
28 横断面调查是
29 病例一对照研究是
30 队列研究是
30 A.流行病学知识
B.毒理学知识
C.卫生统计学知识
D.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知识
E.临床医学知识
31 毒作用机制研究需要
32 劳动卫生学调查需要
33 职业病诊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