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设计说明书

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设计说明书

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设计说明书
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设计说明书

前言

采矿毕业设计是采矿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我们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后,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某一矿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的系统化设计,这对提高我们理论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所以这也是采矿专业的核心。

设计是在我们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业设计规范》之后,再进行井田开拓、准备方式及采煤方法的选择和矿山运输、提升、排水及通风的设计计算。所有这些都能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撰写技术文件、绘制工程图件的基本技能。

衷心感谢院领导和采矿教研室的老师的帮助和辅导,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郭保华老师,在这三个月里,正是他认真、耐心、详细的辅导,才使我能按时、按质的完成毕业设计。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的限制,设计中难免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初步设计。设计的井田面积为23平方公里,矿井年产90万吨,井田内煤层赋层较深,倾角较小,平均厚3.1m,地质结构简单,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大,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矿井涌水量大。

设计采用立井单水平暗斜井开采的开拓方式,采用条带式准备方式,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的回采工艺,主要对矿井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进行了初步设计,对矿井运输、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进行了设备选型计算,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和各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进行了有关说明。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井的机械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机械化

ABSTRACT

The designation is based on actual situation of Gu Qiao pit of the Huainan Mining Group in An hui for th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There are 23 square kilometres of well field area and 900,000 tons of coal annually to be designed, whose coal bed gives deeper layer and inclination is smaller, the average thick is about 3.1m,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volume of gas poures out relatively larger, coal bed has natural fireing tendency, pit has large amount of water.

The designation uses Lijin open secret inclined shaft mining method and belt-ready way. In addition to using skewed towards long walland methods, integrating mechanized stoping techniques, That is the main way to open up the pit, preparing forms, coal mining methods for preliminary design. As well as transport, ventilation, drainage systems and other production equipment models calculated to pit various production systems describ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Besides, I want to describe various production systems of the pit and the interlinkages between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the constraints on the statement. In the design process, I try to use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 improve mine mechanized equipment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Keywords: explore ways preparation ways coal mining methods

mechanization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

第一节矿井概况 (1)

一、位置与交通 (1)

二、地形与河流 (1)

三、气候与气象 (2)

四、地震 (2)

第二节地质特征 (2)

一、地层 (2)

二、构造 (2)

三、煤系及煤层 (3)

四、煤质 (3)

五、水文地质 (3)

六、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0)

第三节勘探程度与建议 (13)

一、勘探程度评述 (13)

二、建议 (13)

第二章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15)

第一节井田境界 (15)

一、井田境界 (15)

二、工业指标 (15)

第二节井田储量 (15)

一、矿井工业储量 (15)

二、矿井设计储量 (16)

三、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17)

第三节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19)

一、矿井工作制度 (19)

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9)

第三章井田开拓 (21)

第一节概述 (21)

第二节井田开拓 (21)

一、提出方案 (21)

二、方案比较 (22)

第三节井筒特征 (24)

一、井筒断面尺寸 (24)

二、井壁的支护材料及井壁厚度 (27)

三、井筒深度 (27)

第四节井底车场 (29)

一、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29)

二、线路总平面布置 (29)

三、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36)

四、确定井底车场主要巷道断面 (38)

五、井底车场硐室 (38)

六、其他硐室 (40)

第五节开采顺序及带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 (40)

一、开采顺序 (40)

二、保证年产量的同采采区数和工作面数 (40)

第六节井巷工程和建井工期 (42)

第四章采煤方法 (45)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45)

第二节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6)

一、带区斜长的确定 (46)

二、煤柱尺寸 (46)

三、巷道布置 (46)

四、带区斜巷的布置 (46)

五、带区联络巷道及下部车场 (47)

六、带区硐室 (47)

七、带区生产系统 (48)

第三节回采工艺设计 (48)

一、概述 (48)

二、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设计 (50)

第五章矿井运输、提升及排水 (59)

第一节矿井运输 (59)

一、井下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59)

二、带区运输设备的选型 (60)

第二节矿井提升 (60)

一、主井提升设备选型计算 (60)

二、副井提升容器的确定 (66)

第三节矿井排水 (71)

一、概述 (71)

二、排水设备选型计算 (71)

第六章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措施 (78)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78)

一、选择原则 (78)

二、选择矿井主扇的工作方法 (79)

三、选择矿井通风方式 (79)

第二节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80)

一、风量计算 (80)

二、风速验算 (82)

第三节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84)

一、计算原则 (84)

二、计算方法 (84)

三、计算矿井总风阻及总等积孔 (89)

第四节扇风机选型 (89)

一、选择主扇 (89)

二、选择电动机: (91)

三、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 (91)

第五节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92)

一、概述 (92)

二、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92)

三、粉尘的综合防治 (93)

四、预防井下火灾措施 (94)

五、矿井水灾的预防措施 (94)

第七章矿山环境保护 (95)

第一节环保设计依据和采用的标准 (95)

一、设计依据 (95)

二、环保标准 (95)

第二节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95)

一、污废水排放 (95)

二、环境空气污染 (96)

三、噪声及绿化 (96)

第三节地表沉陷及其治理 (96)

第四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96)

结论 (98)

致谢 (99)

参考文献 (100)

附录A英文翻译(原文) (101)

附录B英文翻译(译文) (107)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位置与交通

顾桥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西北约20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6?15?~116°37?00?,北纬32°43?47?~32°52?30?。

井田内有凤(台)~阜(阳)和凤(台)~利(辛)公路纵贯;井田外东部经有凤(台)~蒙(城)公路,南部通有袁(集)~李(凤郢子)矿区公路和淮(南)~阜(阳)铁路。潘谢矿区铁路自东向西穿过本井田。井田内的永幸河和西南外缘的西淝河均可通航民船,并可转接淮河水运。交通方便(见图1-1-1)。

图1-1-1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与河流

本井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除西淝河与岗河沿岸一带地势低洼、雨季易成内涝以外,地面标高一般为+21~+24m。总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永幸河由西北至东南流经井田中部;而与永幸河流向相同的西淝河则流经井田

西南缘外侧,在鲁台孜入淮,是地表水集中排放的主渠道。此外,井田内尚有纵横交错的人工沟渠。

三、气候与气象

井田所在地区属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冬冷夏热。

该地区年均气温15.1℃,两极气温分别为41.2℃和-22.8℃;一般春、夏季多东南及东风,秋季多东南及东北风,冬季多东北及西北风,平均风速3.18m/s,最大风速20m/s;年均降雨量926.33mm,最大达1723.5mm;雪期一般在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最大降雪厚度16cm;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为30cm。

四、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使用规定,本井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地层

顾桥井田属全隐蔽含煤区,钻探所及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

二、构造

本井田位于淮南复向斜中部,属陈桥背斜东翼与潘集背斜西部衔接带。煤系地层总体形态为一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多为5°~15°的反“S”型单斜构造。其中发育有一系列宽缓褶曲和断层。根据褶曲和断层发育特点,可将本井田划分为北部宽缓褶曲挤压区、中部简单单斜区、中南部“X”型共轭剪切区和南部单斜构造区四部分。

经综合精查地质勘探和高分辨率数字地震补充勘探,全井田共查出小陈庄背斜、胡桥子向斜、后老庄背斜和桂集向斜等次一级褶曲4个。发现断层67条,其中正断层37条,逆断层30条,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三个断层组。按落差大小来分,大于等于100m的13条,小于100m而大于等于50m 的11条,小于50m而大于等于20m的45条,小于20m而大于等于10m的63条,小于10m的35条。此外,尚有21个孤立断点未能组合成断层。主要断层特征见表1-2-1。

三、煤系及煤层

本井田的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其中二叠系的山西组与上、下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层段。

井田内二叠系含煤层段总厚734m,含煤33层,煤层总厚度为30.08m,含煤系数为4.10%,自下而上依次分为7个含煤段。在中、下部厚约490m的一~

五含煤段中,集中分布9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4.11m。其中13

-1、11

-2

、8、

6 -2和1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1.14m;17

-2

、13

-1下

、7

-2

和4

-1

为局部可

采煤层,平均总厚2.97m。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详见表1-2-2。

四、煤质

本井田可采煤层煤质稳定,煤种单一,属中灰~富灰、特低硫、低磷~特低磷、富油~高油、高熔~难熔灰分、具较强粘结性的气煤和1/3焦煤。可作良好的配焦和动力、化工用煤。各主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见表1-2-3,煤的工业分析见表1-2-4。

五、水文地质

本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属巨厚覆盖层下多煤层、多含水层、充水因素复杂的矿床,其富水性属简单~中等,与地表水体无水力联系。

宜安民爆炸药库监控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湖北宜安联合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杨柳矿杨家台炸药库 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 设 计 方 案 湖北景深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五月 目录 一、概述 1、系统建设概述 炸药库是矿山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我国仍存在相当一部分不规范的矿业企业,近年来矿业企业炸药库爆炸导致人员伤亡的事件屡屡发生,因而矿业企业炸药库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及企业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给炸药库实现报警和闭路电视监控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这样可以预防和降低事故的发生,排除一些安全生产的隐患,保证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安全。

2、建设单位概述 宜安公司杨柳磷矿于2012年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一期工程150万吨/年。与之配套,我公司新建民爆储存库储存量为工业炸药20吨,工业雷管10万发。民爆库由炸药库2栋,库容均为10吨(1.1级)、雷管库1栋,库容10万发(1.1级)、围墙、值班室共5个子项目组成。 二、设计方案依据、设计原则 1、设计依据 ★甲方对工程的具体要求 ★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GB50198/94《民用建筑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或要求》 ★GBJ232-90,92《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ELA/TIA-568A《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GBJ232-90-92《中国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A/T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0-94《电视监控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 ★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7946-2008《脉冲电子围栏安装及其安全运行》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15408-1994《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 ★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651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2、设计原则 根据矿业企业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安全防范技术现行规范分析,归纳如下: ★管理决策:

炸药库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纸

xxx水库工程 火 工 品 仓 库 施 工 方 案 xxx水库工程项目部2014年 09月 17日

火工品仓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①《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②《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安全规范》(GA838-2009); ③《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二、工程简介 2.1 工程概述 xx水库工程火工仓库位于本标段右岸上坝公路左侧(靠山侧)东面距离村庄 500m, 北面距离大坝施工区域 1.2km。依据工程分布,施工生产需要、安全需要,火工品房 设计有单独道路与上坝公路相接,出入运输方便。库区处于山坳中,远离居民区、高 压电线、主要交通要道及主要建筑设施,四周有山体作为天然屏障,安全环境较好, 炸药库的建成不会对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确保周围村民的出行安全。 炸药库主要负责xx 水库工程大坝坝基开挖、灌浆平洞及下游消能区基础爆破施 工所需的火工材料。本火工仓库严格遵循国家对于火工材料仓库的相关规定实行设计 和施工。 2.2 火工仓库平面布置 依据现有地形,火工仓库占地面积约为1550 ㎡,包含一个 20 ㎡的炸药库房和一 座 20 ㎡的雷管库(雷管库与炸药库房相距约35m),两库房之间设计一个防爆土堤, 距离炸药库房约 3 的消防水池,在库区入口距离雷管库 14m处设置一11m 处设置 30m 个 15 ㎡的值班室,另从上坝公路中段修建一条交通便道与炸药库连接,路宽3m。 本库按小型民用火工仓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设置(火工仓及制品最大库存5000kg,雷管 20000 发)。库区围墙采用砖块砌筑,墙厚 24cm,墙高 3 米,每隔 5m 设一壁柱,墙上设置防爬设施。各库房及值班室为砖墙结构,墙体24cm 砖墙,墙高 3m。地面铺导静电胶板;墙高 2 米处设窗,窗装钢格栅并安装上下开门;窗下方离地0.2 米透气孔。各库房均采用双层外开钢门(内层门带网格或格栅通风透气,外门全封闭,不 设门槛。围墙大门采用双开铁门,门梁上安置铁丝网防护。每库房门口配5KG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两个,砂箱一个。 依据现有地形沿围墙内外陡坎下和库区内交通路内侧各设宽30cm,深宽 30cm 主排水沟。防雷布置按照GB50057 规定埋设地网和引线。

炸药库设计

China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矿山工程规划与设计 (课堂设计) 学院名称 力 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矿山工程规划与设计 任课教师 陈坤福 小组成员 李宗洋、赵元超、朱旭、张明、张鹏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一日

井底车场炸药库设计 一、炸药库概念 井下爆破材料库分为硐室式与壁槽式两种。硐室式是指爆破材料放于库房巷道一侧的硐室内或库房巷道内。每个硐室或库房或巷道存炸药量大(不超过2000kg);壁槽式是指爆破材料存放于库房巷道两侧的壁槽内,每个壁槽贮存炸药量较小(不超过400kg)。 硐室式具有管理集中方便,存量大,工程量少的优点。但由于硐室容量大,一旦发生爆炸,安全性差。同时当硐室较深时,对防潮通风不利。该种方式我国金属矿山采用较广泛。 壁槽式由于壁槽数量多,容量小而且分散,因此使用中搬运量大。以储存相同量的炸药和雷管相比较,壁槽式掘进量比硐室式多20%~30%。 总之,从使用与施工来说,硐室式较优越,但从安全着眼,壁槽式较好。煤矿井下以往多用壁槽式,现在渐多地采用硐室式。(矿山工程规划与设计P5-25) 二、课题要求 井底车场炸药库的设计 1、规范相关要求 2、设计方法与步骤 3、设计实例:某矿每天消耗火药360kg、雷管500发,试设计井 底车场炸药库(采用壁槽式)。 三、相关规范与要求 1、井下炸药库的设计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规 定的相关条款。 2、井下爆破器材的单个硐室储存额炸药不得超过2t,单个壁槽储 存的炸药不得超过400kg。其库容量不得超过炸药库3天的生产用量和起爆器材10天的生产用量。

淮南矿业局资料

淮南矿业局资料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矿业集团”)1998年5月由淮南矿务局改制而成,同年7月下放安徽省管理,现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集团现有机关部门13个,分公司29个、全资子公司5个、控股公司2个、均股公司2个、辅业改制参股公司7个。在册员工8.4万人,资产总额419亿元。2007年煤炭产量4196万吨,销售收入181亿元,上交税费20.14亿元。 集团构成单位 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参股单位: 地质勘探工程处、谢一矿、新庄孜矿、李嘴孜矿、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谢桥矿、张集矿、顾北矿、丁集矿、潘北矿、朱集矿、潘一东矿、安装工程分公司、矿业工程分公司、物资供销分公司、信息分公司、瓦斯利用分公司、顾桥矿、鄂尔多斯泊江海子煤矿、鄂尔多斯色连二号矿、准格尔唐家会煤矿 淮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平安煤矿技术服务公司、淮南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生态环境开发公司、淮南矿业集团电力公司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舜岳水泥公司、舜泰化工公司、舜泉园林工程管理公司、舜龙煤炭联运公司、舜立机械公司、淮河化工公司、扬子银行、淮浙煤电公司、淮沪煤电公司、皖能铜陵发电公司 其他单位:淮南矿业集团职防院、淮南矿业集团救护大队、淮南矿业集团留守处。 管理团队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王源先生,1953年6月生,大学学历,1974年至1975年在淮南矿务局新庄孜矿采煤队工作,先后任新庄孜矿办公室秘书、党办秘书、副主任,安徽煤炭工业公司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华东医专筹备组成员、副组长、总支书记,淮南矿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矿务局多种经营总

最新2016淮南矿业集团职称考试继续教育综合知识习题答案

第一章淮南矿业集团形势与任务教育 1、打造淮南矿业升级版的内涵和目标是什么? 打造淮南矿业升级版的内涵是:使企业体制机制更活,产业结构更优,发展质量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职工利益更有保障。打造淮南矿业升级版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努力成为煤电体制创新的先行者和安徽能源保障的主力军,保持发展质量和职工收入处于行业前列。 2、未来几年集团公司总体工作思路是什么?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进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确保企业发展健康可持续,确保职工利益稳定可持续。 3、集团公司未来几年重点从哪几个方面推进改革创新? (1)有序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完善企业组织管理架构,明确权责关系,推进产权结构调整。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层级清晰、权责明确、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集团管控模式。 (2)全面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创新。调整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全面推行岗位管理改革,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创新,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3)大力实施制度和管理创新。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 (4)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形 成长效机制,营造全员创新氛围。支 持基层单位开展自主创新。 4、简述省委张宝顺书记对集团公 司提出“五个坚持”的主要内容? (1)坚持正确的发展战略,发挥 自身优势,奋力打造淮南矿业“升级 版”。(2)坚持创新发展,深化企业改 革,争取走在全省能源板块改革的前 列。(3)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为企 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4) 坚持抓好安全生产,为企业可持续发 展奠定坚实基础。(5)坚持抓党风廉 政建设,定规矩严管理,为企业健康 发展保驾护航。 5、面对当前形势,如何确保企业 发展健康可持续? (1)以煤电产业为根基,通过煤 电一体化,增强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煤电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互补性强、 风险互保性强、发展稳定性强。本土 发展以煤带电保稳定,西部发展以电 带煤求突破。(2)以物流产业为增长 点,充分利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机遇, 乘势做强做大。以芜湖港为平台,以 煤炭、集装箱、大宗生产资料电子商 贸三大物流体系为支撑,大力发展现 代物流业,是企业未来重要的经济增 长点。(3)以房地产业为试点,全面 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增强自我生存 和发展能力。推进产业发展转型、内 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混合所有 制经济。房地产业市场化程度高,必 须按市场规律和行业规律进行管理。 目前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和高额回报的 阶段已经过去,未来竞争主要看企业 的经营策略和盈利能力。(4)以金融 资本为支撑,实现实业资本与金融资 本融合,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推动金 融资本运作,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 资成本,促进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更 好融合,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5)以生态农业、养老产业为载体, 服务矿区职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新形势下,集团公司加强党建 思想政治工作措施主要有哪些? (1)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为企 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 证。(2)保持党风廉政建设高压态势, 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坚持 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企业改革发展营 造良好的环境氛围。(4)不断深化固 化“健康、前瞻、集成、精细”管理 理念,要在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 中扎根。 7、简述2014年集团公司安全、 生产、经营目标。 安全。杜绝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杜绝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杜绝井下着 火、突透水事故,杜绝较大生产性责 任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8以 下。生产性责任重大非死亡事故不超 过3起。井下单位严重重伤不超过15 人,地面单位杜绝严重重伤及以上生 产性责任事故。杜绝3%及以上瓦斯超 限事故,3%以下瓦斯超限事故不超过 10次。 生产。煤炭产量5950万吨。发电 量340亿度,上网电量328亿度。 经营。资产总额1722亿元,营业 收入777亿元,吨煤成本508.4元, 利润5亿元(按照年度商品煤综合售 价470元/吨计算)。 8、简述2014年集团公司办好职 工利益八件事。 (1)平稳做好棚户区改造回迁安 置工作。(2)先行解决岩巷防尘问题。 (3)加大井下机械乘人设施投入。(4) 切实做好降温工作。(5)继续开展困 难职工帮扶工作。(6)做好带薪年休 假工作。(7)多渠道增加职工财产性 收入。(8)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消防系统设计常见问题

电气消防系统设计 易错问题剖析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电气总工 李蔚 2009-04-24

问题1:楼梯间漏设报警探测器 剖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以下简称《报警规范》)4.2.3.1条“敞开或封闭楼梯间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7.2.2.3条“楼梯间宜选择点型感烟探测器”。很多设计漏设楼梯间的报警探测器,直接与本条规范相违背,应引起注意。 由于楼梯间是比较重要的公共部位,为了保证发生火灾时能使人员安全疏散,就必须确保楼梯间所发生的火灾能够及早而准确地发现,并尽快扑灭,所以楼梯间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单独设置感烟探测器,而不能与同楼层的房间或其他部位合用探测器。 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的规定,楼梯间部位应每隔3层(垂直高度约10~15m)设置1个感烟探测器。如地下层数为二层及以上时,地下层的楼梯间应单独设探测器,与地上层的楼梯间区分开。

问题2:应采用组合探测器的场所仅设单一探测器 剖析:根据《报警规范》7.2.10条“装有联动装置、自动灭火系统以及用单一探测器不能有效确认火灾的场合,宜采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组合。” 因为任何一种探测器对火灾的探测都有局限性,所以对联动或自动灭火等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所,如防火卷帘处、发电机房、气体灭火保护区、贵重设备间等,不少设计仅采用单一探测器是不对的,而应当采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的组合,以提高报警的安全性、联动的可靠性。这种组合既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探测器组合,也可以是同类型、但不同灵敏度的探测器组合。

问题3:普通电梯厅内多余设置楼层复示器 剖析:根据《报警规范》5.2.2.4条“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 注意此条规定,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楼层复示器)的部位应是“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而不是普通电梯厅,这是为了火灾时能明确显示火灾楼层位置、正确引导消防人员寻找着火楼层,以便扑救火灾。而普通电梯火灾时停止运行,消防人员救火时根本不到达普通电梯厅,所以,普通电梯厅内设置楼层复示器实属多余,可见设计时要正确理解规范的含义。

淮南矿业集团各矿概况

丁集煤矿位于淮南市西北,潘谢矿区中部,凤台县境内,阜淮线及矿区铁路专用线经过矿井南部,工业广场紧邻省道凤蒙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井田东西长公里,南北宽11公里。共有可采煤层9层,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地质储量亿吨,可采储量亿吨。煤层属中灰、中高挥发份、中高发热量,为特低硫、特低磷、富油的气煤和1/3焦煤,可供动力、炼焦配煤和化工之用。 本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设计原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主要系统生产能力800万吨/年。选煤厂与矿井配套,同期建成。矿井投资30亿元,定员1200人,2004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26日矿井投产。 2.谢桥煤矿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距颍上县城约20公里,1983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14日移交生产,现有4个工作面同时生产。是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的大型矿井。也是一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配套800万吨选煤厂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2012年产量达到1080万吨。 井田东西走向长,南北宽,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矿井采用主井、集中运输大巷,分石门和上下山开拓方式,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即东一、东二、西一、西二,全井团划分两个水平,第一水平—6lOm,第二水平—900m。 目前全矿职工1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在聘高级职称43人。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力矿井之一,矿区煤种以焦煤为主,特低磷、特低硫,灰份20%以下,发热量KG 以上,被喻为“绿色能源”,适用于动力、化工、冶金等工业用煤及各类民用煤。 谢桥煤矿内主要有颍(上)——利(辛)和潘(集)——谢(桥)两条公路通过,区外南侧分别有淮(南)——阜(阳)铁路和颍(上)——凤(台)公路经过,邻近的颍河、西淝河可以通航,并可转接淮河水运;矿区铁路专用线与大京九线相连,附近还有蚌埠、合肥、阜阳三个飞机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民爆物品储存库安全距离设计

附1 表1 级小型地面储存库的外部距离单位:米 表2 值班室与库房的最小允许距离单位:米 注:a) 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黑火药地面储存库之间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20m,上述储存库与雷管储存库之间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12m; b) 值班室距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黑火药库房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上表要求,距雷管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20m。

附2 生产区总仓库外部距离 表1 危险品总仓库区级建筑物的外部距离单位:米

注:1、计算药量为中间值时,外部距离采用线性插入法确定。 2、表中二级以上公路系指年平均双向昼夜行车量大于等于2000辆者;三级公路系指年平均双向昼夜行车量小于2000且大于200辆者。 3、新建危险品工厂的外部距离应满足表中1~8的规定。现有工厂如在市区或城镇规划范围内,其外部距离应满足表中除序号5、6外的规定。 4、表中外部距离适用于平坦地形,遇有利地形可适当折减,遇不利地形适当增加。有关地形利用的条件及增减值见附录A。

危险品总仓库区内最小允许距离 1 危险品总仓库区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应分别根据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及计算药量所计算的距离和本节有关条款所规定的距离,取其最大值确定。 最小允许距离应自危险性建筑物的外墙轴线算起。 2 危险品总仓库区,级建筑物应设置防护屏障。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防护屏障的级建筑物与其邻近有防护屏障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不 应小于表的规定。 2 有防护屏障的级建筑物与其邻近无防护屏障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 按表的规定数值增加1倍。 3 与1OkV及以下变电所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4 与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30m。 5 与值班室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表的规定。 3 危险品总仓库区,不设置防护屏障的级建筑物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20m。 2 硝酸铵库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50m。 3 与lOkV及以下变电所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4 与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20m。 5 与值班室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50m。 危险性建筑物区设置的各级架空线路不应跨越危险性建筑物。 在危险性建筑物区的10kV及以下的高压线路宜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当采用架空线路时,架空线路的轴线与·)级(干法生产黑火药除外)、级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电杆档距的 2/3,且不应小于35m,与干法生产黑火药的级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0m,与级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倍。 当在危险性建筑物区架设1kV以下的架空线路时,不应跨越危险性建筑物。其架空线的轴线与危险性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倍,与干法生产黑火药的级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危险品生产区及危险品总仓库区不应建造无线通信塔(基站)。 附录A 有关地形利用的条件及增减值 1 当危险性建筑物紧靠山脚布置,其与山背后建筑物之间的外部距离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计算药量小于20t,山高大于20m,山的坡度大干15°时,可减少25%~30%。 2 计算药量在20~50t,山高大于30m,山的坡度大于25°时,可减少20%~25%。 3 计算药量大于50t,山高大干50m,山的坡度大于30°时,可减少15%~20%。

消防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消防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引言 (5) 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 (5) 1.2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简单介绍 (5) 1.3 办公楼情况说明 (6) 第二章办公楼高压配电系统 (7) 2.1 负荷等级的介绍 (7) 2.1.1 一级负荷 (7) 2.1.2 二级负荷 (7) 2.1.3 三级负荷 (7) 2.2 接线方式的介绍 (7) 2.3 办公楼的负荷分配及接线方式 (9) 2.4 喷淋泵处的末端互投 (11) 2.4.1智能型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简单介绍 (11) 2.4.2 智能型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特点 (11) 2.4.3 智能型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工作模式 (12) 2.4.4智能型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常用类型 (12) 2.4.5 智能型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及其相关器件的选择 (13) 第三章消防系统及其平面图的设计 (15) 3.1 常用联动模块及线制的简单介绍 (15)

3.1.1 常用模块 (15) 3.1.2 消防系统的线制 (17) 3.2 办公楼消防系统的设计及系统图说明 (17) 3.2.1 系统总述 (17) 3.2.2 系统图说明 (17) 3.3 火灾探测器的设计与平面图的布置 (19) 3.3.1火灾探测器的种类与性能 (19) 3.3.2 探测器的选择 (20) 3.3.3 探测器的数量和布置要求 (21) 3.3.4 该办公楼的具体设计 (23) 第四章消防联动设备控制 (25) 4.1 消防联动的要求和功能 (25) 4.1.1 消防联动控制的要求 (25) 4.1.2 消防联动控制的功能 (25) 4.2 灭火设备的联动控制 (26) 4.2.1 各类灭火装置的控制要求 (26) 4.2.2 喷淋泵的控制 (27) 结论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 (32) 致谢 (35)

煤矿 项目概况修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一节概述 顾北矿井位于淮南潘谢矿区中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淮南潘谢矿区总体规划中规划新建的矿井之一。2004年12月,我院编制完成了《顾北矿井及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4月,我院编制完成了《顾北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申请报告》,2007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2007]689号文核准了该项目。根据该项目核准批复及淮南矿业集团的委托,我院编制了本初步设计。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专家于2007年9月27日至28日在淮南召开会议,对我院编制的《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北矿井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此次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顾北矿井初步设计做了相应的调整。 第二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一、设计指导思想 以现代化管理模式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对本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资源特征的深入研究,对矿井地面各生产系统、井下开拓、开采布臵等进行仔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利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设备及工艺,以及现代的信息管理技术,力争把顾北矿井建设成为国内同类型矿井中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 二、设计依据 1.煤炭工业部地质局煤地审字第8101号文《安徽省淮南煤田顾桥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批准书》; 2.1995年完成的顾桥井田高分辨地震补充勘探地质资料;

3.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煤地发[1996]060号文“关于印发《〈淮南矿务局顾桥矿井地震补充勘探报告〉批准书》的通知; 4.顾桥井田电子版精查地质报告汇编及其审查、验收意见书; 5.《安徽省淮南煤田顾北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6.5.); 6.《淮南潘谢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及其批复; 7.国家发改委《关于安徽省淮南潘谢矿区总体设计审查意见的报告》; 8.顾北矿井井筒检查钻地质资料;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审[2005]682号文《关于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北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 10.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能源[2007]68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顾北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核准的批复》11.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编制《顾北矿井初步设计》的工程设计委托书。 第三节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 一、井田概况 (一)位臵与交通 顾北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西北约23km处,行政区划隶属顾桥镇管辖。淮(南)~阜(阳)铁路从井田南部经过;井田所在地及其外围尚有多条公路可通往淮南、凤台、阜阳、蒙城和利辛等地;而井田内的永幸河与西南外缘的西淝河均可通航民船,并可转接淮河水运。交通十分方便。 (二)地形与河流 本井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除西淝河与岗河沿岸一带地势低洼、雨季易成内涝以外,地面标高一般为+21~+24m,总体

炸药库建设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炸药库总体布置及前期准备 (2) 四、施工方法 (4) 五、施工计划 (9) 六、质量保证措施 (9) 七、安全保证措施 (10) 八、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总平面图 (11)

炸药库建设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区施工项目路基挖软石及次坚石、隧道等需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等爆破方式进行开挖,对炸药的需求量较大,为满足施工需要,拟在本工区建设一座5t炸药库。 二、编制依据 1.《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 2.《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838-2009); 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11);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5.《小型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安全标准》(GB15745—1995); 6.相关标准化要求

三、炸药库总体布置及前期准备 1、炸药库布置原则 (1)、施工现场的爆炸物品必须储存在公安机关批准并验收合格的临建炸药仓库内。 (2)、库区应与居民区、工厂、公共建筑保持安全距离,并隔离。平面布置合理,设置验收区、发货区。储药点至库区外保护对象的安全允许距离,应按保护对象的防护等级确定。炸药、雷管要分库设置,距离≥30m。库内应设置自动报警装置。 (3)、库门应为外开式,且开启灵活、关闭严密。库房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防爆照明设备和防静电措施,必须符合防爆、防雷、防潮、防火、防鼠、防盗等要求。 (4)、炸药库应有专人值守。库存量不准超过公安机关批准的容量。库内货架应保证牢固,距墙≥0.1m。库内堆放的物资距墙应≥0.3m,垫高≥0.2m,放置雷管时必须铺设胶质皮垫。应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5)、工作人员住房和看守房必须设库外。看守房位置、高度,以能瞭望全库和周围情况为准。 2、炸药库规模 建库规模按《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施工需要设置,炸药库最大库存5000kg,雷管库最大库存20000发。 3、炸药库选址 该处炸药库位于互通终点右侧约650m。该处位于山坳间一侧山坡的半山腰,四面环山,地势较为平坦,原为一片竹林,夹杂少量常

炸药库技防说明

炸药库技防说明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说明 一、概况: 二、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4、《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 8、《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GB/T14715-1993); 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 1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1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1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14、《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15、《会议系统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 16、《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7、土建,给排水,通风空调及弱电等专业提供的技术条件及要求; 18、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的规范、标准及规定;

三、设计范围: 1、视频监控系统; 2、电子巡查及出入口控制系统图; 3、入侵报警系统; 四、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根据本建筑的防护对象,按一级风险等级进行设计。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等,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和配套的技术防范体系,以结构化、规范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并能适应系统维护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由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各系统均预留与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的接口,以便今后系统集成。监控中心设在警卫室,安装具有防盗、通讯功能的报警系统,与当地公安局设有专用有线和无线通讯设备。 五、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由模拟摄像机、视频线、转接头、数据存贮设备、控制键盘、系统工作站以及视频显示设备等组成,通过以上设备可完成对现场图像信号的采集、传输、控制、记录等功能。 2.系统应具有与入侵报警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的功能,并预留与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的接口。作为报警的图像复核,监控图像采用4CIF存储格式。硬盘录像机保证存储其所管理的摄像机一个月的图像数据。 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由前端、传输、控制及显示三部分组成; A、前端系统:

某矿炸药库设计使用说明

赵楼矿井下爆炸材料库设计说明书 一、矿井概况 根据已批准的**体规划,本矿井井田边界为东起**断层…..矿井设计规模…Mt/a,年工作日330天,每天三班作业,净提升时间为16h,矿井劳动定员为….人。 二、设计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中的有关规定; 2、《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1999)中“井下爆炸材料库”的有关规定,《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MT/T5026-1999); 3、《采矿设计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4、矿井机械化程度,日炸药消耗量和日雷管消耗量; 5、井下爆炸材料库围岩资料; 6、井下爆炸材料库所在区域巷道关系及井上下关系对照图。 三、爆炸材料库服务区域 该爆炸材料库为新建矿井永久性爆炸材料库,由于矿井开拓形式考虑工业场地压煤量少、井下勘探程度及地层地质的原因,所以初步设计选定井口及工业场地位于构造验证孔附近,造成井下爆炸材料库可直接服务区域主要为矿井一采区,距离超过2.5km以后应在适当位置建立火药发放硐室,以方便使用。但井下永久炸药库仍可作为井上下炸药的主要中转站继续使用。 四、爆炸材料库类型

根据井下巷道的布置关系及库房周围的巷道及地质状况,设计推荐采用壁槽式布置,该布置形式由于将爆炸材料分散储存,巷道布置较硐室式要求稍低,易于在满足规程规定的前提下灵活布置。 五、爆炸材料库容量选择依据 根据矿井..Mt/a的设计年产量,普掘工作面将是矿井投产后的爆炸材料主要消耗地点,根据初步设计,矿井后期考虑8个普掘工作面和4个综掘进工作面。1个普掘工作面的炸药消耗量按每日两茬炮,日进尺3.6m计算,每炮进尺1.8m。掘进断面按平均22m2计算,每次爆破平均消耗炸药45~50kg,取48kg;消耗雷管约100发,则一个工作面日均消耗炸药48×2=96kg,消耗雷管约100×2=200发。8个普掘头用炸药量约96×8=768kg, 消耗雷管约200×8=1600发。同时,考虑到煤矿的井下断层较多的实际地质条件,综掘头过断层时用药平均按普掘头的0.2倍计算,则4个综掘头日均消耗炸药量96×0.2×4=76.8kg, 消耗雷管约200×0.2×4=160发。 3天炸药消耗量:(768+76.8)×3=2534.4kg 10天雷管消耗量:(1600+160)×10=17600发 六、井下爆炸材料库位置选择 根据开拓部署及矿井初期投产安排,设计将爆炸材料库位置选择在井底车场附近,并尽量靠近一采区。 七、主要技术要求 1、布置形式 本爆炸材料库采用壁槽式布置,右侧回风、左侧进风,回风道连

淮南矿业局资料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矿业集团”)1998年5月由淮南矿务局改制而成,同年7月下放安徽省管理,现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集团现有机关部门13个,分公司29个、全资子公司5个、控股公司2个、均股公司2个、辅业改制参股公司7个。在册员工8.4万人,资产总额419亿元。2007年煤炭产量4196万吨,销售收入181亿元,上交税费20.14亿元。 集团构成单位 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参股单位: 地质勘探工程处、谢一矿、新庄孜矿、李嘴孜矿、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谢桥矿、张集矿、顾北矿、丁集矿、潘北矿、朱集矿、潘一东矿、安装工程分公司、矿业工程分公司、物资供销分公司、信息分公司、瓦斯利用分公司、顾桥矿、鄂尔多斯泊江海子煤矿、鄂尔多斯色连二号矿、准格尔唐家会煤矿 淮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平安煤矿技术服务公司、淮南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生态环境开发公司、淮南矿业集团电力公司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舜岳水泥公司、舜泰化工公司、舜泉园林工程管理公司、舜龙煤炭联运公司、舜立机械公司、淮河化工公司、扬子银行、淮浙煤电公司、淮沪煤电公司、皖能铜陵发电公司 其他单位:淮南矿业集团职防院、淮南矿业集团救护大队、淮南矿业集团留守处。 管理团队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王源先生,1953年6月生,大学学历,1974年至1975年在淮南矿务局新庄孜矿采煤队工作,先后任新庄孜矿办公室秘书、党办秘书、副主任,安徽煤炭工业公司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华东医专筹备组成员、副组长、总支书记,淮南矿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党委副书记,矿务局谢一矿党委书记,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炸药库设计

地下炸药库规划设计 一、编制依据 1、《小型民用爆破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 838-2009 2、《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 3、《民用爆破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GA 837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5、《小型民爆器材仓库建设标准》 6、《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T7946 7、《防静电工作服》GB12014 8、《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 9、《个体防护装备职业鞋》GB21146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安全生产法》 12、国务院令第446号《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二、库区选址 根据工程分布,施工生产需要,安全需要火工品库设计5个中心临时存放库,各库均有单独道路与便道相接,出入运输方便;库区处于山坳中,远离居民区和高压电线、主要交通要道及国防设施,四周有山体作为自然屏障,安全环境较好。

三、平面布置和内部距离 五库区均按统一标准进行设计,结构和设施相同。 1、库区内设:炸药库、雷管库、消防水池、防雷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围墙、库区大门等 库区外设值班室、监控和报警系统终端设在值班室内。 2、安全距离:炸药库和雷管库分别设在库区两端,间距35米;围墙高度2米,与库房墙体间距≥5米,顶部设防爬设施;值班室设在围墙外,与库区大门距离≥30米;消防水池位于库区中部,与两库距离均≤10米。(详见平面布置图) 四、建筑结构 1、雷管库为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平面尺寸5×6米,室内净高3.5米,墙体采用24砖墙,四角设置37构造柱。基础施工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圈梁,屋面采用整体现浇,铺设10×10cm钢筋网,混凝土厚度10cm,屋面采用中间高四周低的方式排水,并加设隔热设施。 2、炸药库平面尺寸6×9米,结构与雷管库相同,考虑到纵向长度较大,墙体在纵向4.5米处加设37构造柱,顶部设钢筋混凝土横梁一道。(详见结构图) 3、门均设两层门,外层为铁皮包覆的耐火门;里门为栅栏门,门对外开0.8m,高2.1m。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潘一东区矿井风井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潘一东区矿井风井绞车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 技术经理: 安全经理: 项目经理: 中煤五建三处潘一项目部 二OO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潘一东区矿井风井绞车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潘一东区矿井风井井筒掘砌工程由中煤五公司三处施工,目前大临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为确保绞车基础施工质量,安全、快速按工期完成,特编制本措施。 一、工程概况 潘一东区矿井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境内,距洞山约20km,该矿井由合肥设计研究院设计,工广内现暂设有主、副、回风井三个井筒,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立井开拓。三个井筒的表土及风化基岩段均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地面预注浆封水,预计井筒注浆段剩余漏水量小于6m3/h。实测自然地坪标高+21.6m。 风井布置两套单钩提升。设计工广东、西侧各布置一台2JKZ-3.6/15、JKZ-3.2/18型绞车。绞车基础设计标高+23.2m,高出原始地坪1600mm。基础外围施工尺寸比设计尺寸放大200mm。其基础混凝土标号均为C20。 二、施工方案 风井绞车基础采用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修整。当基础挖设土方工程符合设计尺寸后,先进行垫层施工,然后立模、加固,浇筑混凝土。内、外模均采用δ30 mm木板加工而成。砼采用商品砼。 三、施工顺序 绞车基础施工工序:熟悉设计图纸→基础放线→基础挖设、修整→基础垫层施工→立模、加固→预留孔埋设、加固→基础及预留孔位复验→浇筑混凝土→模板拆除→基础养护。 四、施工方法 (1)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首先应熟悉基础设计图纸,确保对图纸所示的基础尺寸及标高熟悉后,方可施工。 (2)按照图纸设计基础尺寸,由技术员依据井筒十字基点将基础的十字中心线及基础边框轮廓线画出,并用木桩作标记。 (3)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挖设基础入地部分(入地深度3000mm),人工修整,按设计尺寸找够荒径,进行基础底部垫层施工。 (4)垫层施工时尽量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在混凝土未凝固之前放置φ18 mm的钢筋(钢筋放置不得影响模板及预留孔施工),

炸药库设计规划方案

炸药库设计规划方案 关键字:炸药库设计方案发布时间:2010-12-22 10:54:36 阅读:284次 一、编制依据 1、《小型民用爆破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 838-2009 2、《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 3、《民用爆破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GA 837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5、《小型民爆器材仓库建设标准》 6、《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T7946 7、《防静电工作服》GB12014 8、《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 9、《个体防护装备职业鞋》GB21146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安全生产法》 12、国务院令第446号《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二、库区选址 根据工程分布,施工生产需要,安全需要火工品库设计5个中心临时存放库,各库均有单独道路与便道相接,出入运输方便;库区处于山坳中,远离居民区和高压电线、主要交通要道及国防设施,四周有山体作为自然屏障,安全环境较好。 三、平面布置和内部距离 五库区均按统一标准进行设计,结构和设施相同。 1、库区内设:炸药库、雷管库、消防水池、防雷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围墙、库区大门等 库区外设值班室、监控和报警系统终端设在值班室内。 2、安全距离:炸药库和雷管库分别设在库区两端,间距35米;围墙高度2米,与库房墙体间距≥5米,顶部设防爬设施;值班室设在围墙外,与库区大门距离≥30米;消防水池位于库区中部,与两库距离均≤10米。(详见平面布置图) 四、建筑结构 1、雷管库为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平面尺寸5×6米,室内净高3.5米,墙体采用24砖墙,四角设置37构造柱。基础施工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圈梁,屋面采用整体现浇,铺设10×10cm钢筋网,混凝土厚度10cm,屋面采用中间高四周低的方式排水,并加设隔热设施。 2、炸药库平面尺寸6×9米,结构与雷管库相同,考虑到纵向长度较大,墙体在纵向4.5米处加设37构造柱,顶部设钢筋混凝土横梁一道。(详见结构图) 3、门均设两层门,外层为铁皮包覆的耐火门;里门为栅栏门,门对外开0.8m,高2.1m。 4、库房配有足够的采光窗和通风窗,库房采光比为1/25~1/30。采光窗80×50cm,窗台距地面高度2.1m,窗门为三层,外层为包铁皮板窗门;里层为玻璃门;中层为铁栅栏。通风窗60×30cm高度离地面50cm,窗门三层,里层为铁栅栏,中层为铁丝网,外层为铁皮(防雨)(窗均改为一层,为铁栅栏包铁丝网)。 5、地面采用10cm混凝土硬化,平整、坚实、无裂缝、防潮、防腐蚀,不得有铁器露

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

目录 前言 ........................................................................... 一、我国煤炭企业战略研究状况及影响....................................................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煤炭企业的战略研究和制定工作的现状及影响.................................... 二、淮南矿业集团具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一)国际经济环境,有利于煤炭需求稳定增长............................................ (二)国内经济形势有利于煤炭企业的发展................................................ (三)国家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四)煤炭企业的产业环境趋好.......................................................... 三、淮南矿业集团具有良好的内在发展潜质................................................ (一)资源优势突出 ................................................................... (二)主业(煤炭)生产快速增长.......................................................... (四)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五)企业管理进一步规范.............................................................. (六)市场营销有保障.................................................................. (七)企业融资能力较强................................................................ 四、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的设计及实施.............................................. (一)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的设计思路.............................................. (二)淮南矿业集团企业战略的设计内容.................................................. (三)淮南矿业集团企业战略的实施设想..................................................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 前言 淮南矿业集团始建于1911年,已有近百年的开采历史,解放前只有三对小井,年产量 30万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过五、六十年代快速发展并成为全国五大煤矿之一。目前淮 南矿区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十三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七大煤电基地之一。以淮南煤 电为主体的皖电东送规划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组成部分,已经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淮南矿业集团作为一个老国有资源性大企业,要想彻底地从上个世纪末“人员多、负担重、债务高,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矿区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瓦斯治理难度极大、安全事故 频发;煤炭主业主而不强,非煤产业多而不优;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困境中走出来, 要克服短期行为,避免大起大落,做到永续经营和不断发展壮大,建立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 是必要的。 最近,在省电大徐谷波及淮南分校廖仲达等老师的指导下,本人对淮南矿业集团进行了 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将其放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下和煤炭行业背景中,运用所学到的战 略管理理论,侧重于对该企业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两个战略管理过程的研究,探索性地提出 了该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并简述了该企业战略实施的设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