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简介_2_详解
- 格式:pptx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29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因外伤、劳损或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所致的颈椎失稳,是产生症状的基础。
在失稳的情况下,颈椎小关节易产生错位,颈椎旋转、颈椎超常范围的活动;颈椎管内、外软组织也容易继发性无菌性炎症或形成颈椎体、小关节、钩突关节的骨唇增生。
位于颈椎椎体前外侧的植物神经链或颈椎横突孔中的椎动脉,受到无菌性炎症的刺激、机械性压迫或植物神经受到刺激,会引起椎动脉反射性痉挛。
此时椎动脉血流受阻,使小脑、前庭神经核、红核等部位的眩晕中枢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眩晕症状1、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颈椎精细解剖及颈椎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颈椎问题越来越常见,很多人都饱受颈椎病的困扰。
要深入了解颈椎病,首先得从颈椎的精细解剖说起。
颈椎,作为脊柱的一部分,由 7 节椎骨组成。
从上面往下依次是第1 颈椎(寰椎)、第2 颈椎(枢椎)、第3 颈椎、第4 颈椎、第5 颈椎、第6 颈椎和第7 颈椎。
每一节颈椎都有其独特的结构。
颈椎椎体相对较小,呈椭圆形,这样的形态有助于颈椎的灵活运动。
在椎体的上面和下面都有一层软骨,称为椎间盘。
椎间盘就像一个缓冲垫,能够吸收震动,减少椎体之间的摩擦。
颈椎的椎弓根和椎板形成了椎管,里面容纳着脊髓。
而在椎弓根的上下各有一个切迹,相邻椎骨的切迹共同构成椎间孔,神经根就从这里穿出。
颈椎的横突上有横突孔,椎动脉和静脉从这里通过。
椎动脉对大脑的供血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颈椎出现问题,比如横突孔狭窄,就可能影响椎动脉的血流,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颈椎的棘突相对较短,且分叉。
寰椎没有椎体和棘突,枢椎的齿突是其独特的结构。
说完颈椎的精细解剖,咱们再来说说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疾病。
那什么会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呢?长期的不良姿势是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会使颈椎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
颈椎的慢性劳损也容易引发颈椎病。
从事某些需要长时间仰头、低头或者颈部固定在一个位置的工作,比如司机、教师、办公室职员等,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问题。
外伤也是导致颈椎病的一个因素。
颈部受到外力撞击或者扭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留下隐患,日后发展为颈椎病。
颈椎病的症状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
有些人会感到肩部和上肢疼痛、麻木、无力。
如果压迫到椎动脉,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严重的颈椎病甚至可能导致四肢瘫痪。
诊断颈椎病,医生通常会先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症状、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等。
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检查颈部的活动度、压痛、感觉、肌力等。
关于颈椎病的全面科普,一文了解颈椎病是指颈椎部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椎疼痛、僵硬,甚至可以放射至头部、肩部和背部。
这是现代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在生活中遭遇到颈椎病的困扰。
本文将对颈椎病进行全面科普,从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对于现代人来说,颈椎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它的发病原因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长时间的不良姿势和颈部的过度负荷是颈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处于低头状态,如使用手机、电脑等现代科技产品时,颈椎长时间处于不自然的弯曲状态,这会增加颈椎的负担,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此外,颈椎受到外伤、颈部肌肉过度紧张、颈部肌肉力量不均衡等因素也会增加患颈椎病的风险。
特定职业的工作者,如长时间低头工作的程序员、长时间站立工作的服务员等,也更容易患上颈椎病。
除了生活方式和职业因素,年龄也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的退行性变化会逐渐加重,使颈椎变得更容易受损,从而增加患颈椎病的风险。
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个体对颈椎病的易感性,一些人可能天生就对颈椎病具有更高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女性患颈椎病的比例要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有关。
因此,性别也是影响颈椎病发病率的因素之一。
颈椎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生活方式、职业因素,也包括年龄、遗传和性别等因素。
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患颈椎病的风险。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颈椎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颈部疼痛、肩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工作和生活能力的丧失。
在临床上,颈椎病的症状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
最常见的是颈椎型颈椎病,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颈椎病引起的神经根型疼痛,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部疼痛,放射至上肢,伴有麻木、无力等症状。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多由颈椎不稳、滑脱、退变、直接压迫刺激椎动脉,或刺激颈椎关节囊、韧带、或椎动脉壁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的痉挛而发生本病。
其临床症状复杂,特点是椎动脉供血不足,约占颈椎病总数的10~15%。
特点: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脑供血不足。
占10-15%1 眩晕:大多数病人均有眩晕,可伴有复视、眼震、耳鸣、耳聋、呕吐、恶心等症状。
常在头后伸或旋转到某一位置时诱发或加重。
2 猝倒:病人肢体突然失去支持而猝倒,猝倒时尚能保持头脑清醒,猝倒后还能自行慢慢起来。
3 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持物落地。
4 头痛:头痛多位于枕部、枕顶部或颞部,多是跳痛,在晨起头部活动或乘车颠簸时出现或加重。
5 部分病人还可出现失音、声嘶、吞咽困难及Horner征,即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
6 病认可有颈部肌肉发僵,活动受限。
(颈部活动与眩晕有关,称颈性眩晕)7 枕部压痛,项韧带部位有压痛、触摸时常有局部增厚及摩擦感。
8 X线:正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密度高,椎间隙狭窄,两侧钩椎关节间隙不对称。
侧为片可见椎间隙狭窄,椎体滑脱,椎间孔改变及项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到椎间孔和钩椎关节改变。
(四)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退变直接或间接刺激交感神经,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可由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小关节错位、锥体滑脱、钩椎关节及椎体的增生等对椎动脉、硬膜、后丛韧带、关节囊等部位的交感神经末梢的刺激或压迫:也可由颈椎退变对颈脊神经的刺激引起交感神经的反射,产生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临床上出现某一脏腑或器官的症状,常称为"颈性心律不齐""颈性视力障碍""颈性类冠心病征""颈性血压升高",可单独由颈椎病变引起也可与其他内科疾病同时存在。
如"颈性类冠心病征"既可有颈椎病交感神经刺激而引起的胸痛症状,又可有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冠心病。
颈椎病全集讲解“颈椎病”有 6 种类型与常见症状:1、“颈型”颈椎病的症状:1 、主诉头、颈、肩疼痛僵硬等不适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2 、X 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
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1 、具有较典型的麻木、疼痛症状,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 、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①、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并伴有颈性眩晕。
②、旋颈试验阳性。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 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5、“食管压迫型”颈椎病的症状:①、轻度为早期症状,表现为仰颈时吞咽症状加重,屈颈时明显减轻或消失。
②、中度指可吞服软食或流质饮食者,是本病的常见类型。
③、重者仅可进食水汤,临床相对少见。
那我们怎么去测试到底是由于什么颈椎病引发的问题呢?看下面试验:“神经根型”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椎动脉型”旋颈试验阳性。
“脊髓型” 霍夫曼征试验阳性颈椎病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二部分内容,具体如下:1、采集病史:采集病史是最重要一步,医生需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发生特点、发生时间、伴随症状,才能为后续进一步检查起到主导作用;2、客观检查: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客观检查方法,X光片、CT和磁共振“颈部”疼痛与活动受限的“相关肌肉分类 + 评估 + 调理” 调理之前,让患者用一根手指指出来具体的疼痛位置,然后配合让患者做:1、向前低头2、向后仰头3、向左侧头4、向右侧头5、向左转头6、向右转头文字有时候显的苍白无力,就像看书一样,会乏味,我已经把“颈椎病全集”评估手法+调理放在下方,大家长按图片扫一扫就会出来了。
还有很多学员问我,是不是永久观看的,我在这里回答一下,是永久观看的哦。
颈椎病知识点
颈椎病是指颈椎及其周围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颈神经、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受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
以下是一些关于颈椎病的知识点:
1. 病因:颈椎病的病因多样,包括长期不良姿势、颈部劳损、遗传因素、外伤、颈椎发育异常等。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的退行性变化是主要原因。
2. 症状:颈椎病的症状可能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痛、肩背部疼痛、手臂麻木或无力、手指发麻等。
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平衡,甚至出现瘫痪。
3. 诊断:诊断颈椎病通常需要医生的临床检查和辅助检查,如X光片、CT扫描、MRI等,以确定颈椎的结构和潜在的压迫情况。
4.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颈椎牵引、按摩、针灸等。
手术治疗通常是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考虑,手术方法有颈椎减压术、颈椎融合术等。
5. 预防:预防颈椎病的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定期进行颈部运动,加强颈部肌肉锻炼,减轻颈椎负担。
6. 康复:颈椎病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如颈部功能锻炼、肌力训练等,以加速恢复和减少复发。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颈椎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保持颈椎健康。
颈椎病的专业名词解释大全导言:颈椎病,俗称“颈椎病”,是常见的颈部疾病之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受到颈椎病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颈椎病,本篇文章将为你详细介绍颈椎病相关的专业名词。
一、颈椎病的定义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结构退行性变或外伤等原因导致颈椎功能不全而引起的一组病症。
其特点为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颈椎病可分为颈椎炎症、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退行性病变等多种类型。
二、颈椎解剖结构解释1. 颈椎:颈椎是位于脊柱最上部的一段椎骨,共有七个。
它们从上到下依次记为C1、C2、C3、C4、C5、C6和C7。
颈椎是连接头部与躯干的重要部位,起到支撑和保护脊髓的作用。
2. 颈椎椎间盘:颈椎椎间盘是位于颈椎骨之间的软骨结构,由纤维环和胶原质核心组成。
它们具有缓冲和支撑功能,可以减轻颈椎的压力,保护脊髓和神经根。
3. 椎间孔:椎间孔是椎骨之间形成的空隙,通过椎间孔可以使脊髓和神经根从颈椎通过,并连接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三、颈椎病常见症状解释1. 颈部疼痛:颈部疼痛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症状之一。
它可以是持续性、阵发性或刺痛的感觉。
颈部疼痛常常伴随着肩部和背部的疼痛感。
2. 头晕头痛:颈椎病还可以引起头晕和头痛感。
这是由于颈椎问题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神经受压所导致的。
3. 上肢麻木无力:当颈椎出现问题时,压迫或刺激到神经根,从而导致上肢麻木、无力、刺痛等不适感。
四、颈椎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史询问以及体格检查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颈椎病。
临床诊断可以观察颈部疼痛、肌肉紧张、颈椎活动范围受限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更直观地显示颈椎的结构和异常变化情况,帮助医生明确颈椎病的诊断。
五、颈椎病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物理疗法、针灸、按摩、理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颈椎症状,减轻疼痛感,并且改善颈椎的功能。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颈椎疼痛、颈部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
其病因复杂,常见原因包括颈部姿势不良、颈椎劳损、颈部受伤、颈椎退行性变等。
根据颈椎病的不同表现和病理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将简述颈椎病的分型。
一、颈椎功能性疾病颈椎功能性疾病是指颈椎疼痛、僵硬等症状,但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颈部姿势不良、颈椎劳损、颈部受伤等因素引起的。
颈椎功能性疾病的特点是疼痛范围较广,可以在颈部、肩部、背部、上肢等部位出现。
疼痛程度不一,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长期存在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二、颈椎骨质增生症颈椎骨质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中。
其主要表现为颈椎疼痛、颈部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
颈椎骨质增生症的特点是颈椎骨质增生、骨刺形成,这会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颈椎骨质增生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三、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
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包括颈部劳损、颈部受伤、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等。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四、颈椎关节病颈椎关节病是指颈椎关节发生炎症、退行性变等病变,引起颈椎疼痛、颈部僵硬等症状。
颈椎关节病的特点是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
颈椎关节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五、颈椎脊髓病颈椎脊髓病是指颈椎脊髓发生病变,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此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颈椎骨折、颈椎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等。
其主要表现为上肢麻木、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颈椎脊髓病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治疗等。
综上所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分型较多,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颈椎的保健,并及时就医治疗,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颈椎病的科普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影响颈部的椎骨和周围的软组织。
以下是关于颈椎病的一些科普知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是指颈椎及其相关结构(如椎间盘、韧带、肌肉等)因长期磨损、劳损或外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2. 发病原因:
-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逐渐脱水、硬化,可能导致椎骨间的不稳定性。
-外伤:如车祸、摔倒等导致的颈部受伤。
-长时间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发病。
3. 主要症状:
-颈部疼痛或僵硬。
-头痛,尤其是后脑部。
-上肢麻木、刺痛或无力。
-手指麻木或刺痛。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眩晕或平衡障碍。
4. 诊断:
医生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并可能建议进行X光、MRI或CT扫描来评估颈椎的结构和可能的损伤。
5. 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如非处方止痛药、肌肉松弛剂)和颈部牵引。
-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来稳定颈椎或减轻压迫。
6. 预防: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每隔一段时间做颈部伸展运动。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
-保持健康的体重,减少颈部的负担。
总之,颈椎病是一种与年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
通过了解其原因和症状,以及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减轻颈椎病的症状。
带你全面认识颈椎病2016-04-11 23:11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朱文约一、颈椎病的定义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二、颈椎的运动解剖(一)颈部的椎体:头颅和第一胸椎之间有七个椎骨,六个椎间盘及所属的韧带构成。
1. 无椎体、椎弓根、椎板及棘突;2.有颈椎中最大的横突;3.其凹陷的寰椎上关节突与凸起枕骨隆突形成寰枕关节。
寰枕关节:由寰椎两侧侧块的上关节凹与相应的枕骨髁构成的椭圆关节。
寰枕关节在结构上是独立的,在机能上是联合的。
两侧关节联合运动,使头部俯仰和侧屈。
1.有齿状突;2.上关节面轻度;3.椎弓根较粗大、横突较小、棘突分叉。
寰枢关节:是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结的总称,包括3个独立的关节,即2个寰枢外侧关节和1个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
关节囊的后部及内侧均有韧带加强。
寰枢正中关节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后关节面和寰椎横韧带之间构成。
运动:寰枢关节以齿突为垂直轴进行旋转运动,使头连同寰椎绕齿突作旋转运动。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构成联合关节,使头能作多轴运动,即能使头作俯仰、侧屈和旋转运动。
钩椎关节:在枢椎至第一胸椎之间,在椎体上面的侧方,向上隆起形成的钩突,与相邻椎体下面侧方的斜坡构成关节即钩椎关节。
钩椎关节具有类似滑膜关节的结构,起限制颈椎侧方滑动的作用。
(二)颈部的韧带:1. 齿突尖韧带由齿突尖延到枕骨大孔前缘。
2.翼状韧带由齿突尖向外上方延至枕髁内侧。
颈椎病发展历程
颈椎病,又称颈椎病变,是指颈椎骨骼、软骨、椎间盘等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引起颈椎周围神经根受压或颈椎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它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前期阶段:在身体长期处于不良姿势下,如久坐办公、低头看手机等,颈椎承受着持续压力。
在这个阶段,病人可能会感受到轻微的颈部疼痛、僵硬感,但这些症状通常被忽视或被误认为是疲劳。
2. 逐渐加重阶段:随着不良姿势的持续存在,颈椎开始发生退行性变,椎间盘变薄,骨质增生等病理改变。
这会导致颈部疼痛、僵硬感加重,可能伴随着头痛、肩背部酸痛、手臂麻木等症状。
在这个阶段,日常生活的活动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
3. 病情恶化阶段: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颈椎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退行性变引起的颈椎间盘突出、椎间关节脱位等问题会导致神经根被进一步挤压,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和持续。
此时,病人可能会感到明显的颈部疼痛、肌肉无力、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4. 后期阶段:在疾病的晚期,颈椎病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如颈椎管狭窄、脊髓变性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病人出现行走不稳、手部功能障碍等更为严重的症状,甚至影响到脊髓的正常功能。
综上所述,颈椎病发展的历程是一个逐渐不断加重的过程。
如
果出现颈部疼痛、僵硬感等症状,建议及早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和自我调理措施,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