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语的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日语中并存自动词的形态及意义特征作者:杨海茹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6期【摘要】现代日语的自动词中存在「絡む、絡まる」、「漏る、漏れる」之类的形态和意义相同的并存自动词,文中将并存自动词按形态分为6种类型,-u形自动词中主语对事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aru形自动词主要不是主语,而是外部因素对事态产生起决定作用。
【关键词】并存自动词;-u形;-aru形;形态;意义【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021.引言无论是在日语研究领域还是在日语教学领域,动词都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动词作为表示动作、作用的一种品词,它与名词、形容词等其他品词一样,是语言交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日语动词除了自身具有各种变化,还与其他品词的使用和选择保持着密切关系。
正确认识和把握日语动词的各项特征,对日语研究和日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并存自动词的形态分类日语学习者众所周知,自动词是不涉及其他人或事物的动词或即使涉及其他人或事物,但动作对涉及其他人或事物起不到直接作用的动词。
根据这一原则像「涙が顔を伝う」中的「を」格助词对应名词为「顔」,但是「伝う」动作对「顔」收录的动词中,根据形态和意义划分的并存自动词共有55对,单词数量共有122个[2]。
根据形态来看,-u形和-aru形的组合最多,共13组,-u形和-eru形组合为9组,-maru形单独组合为6组,-iru形单独组合为5组,3词以上的组合为9组,其他组合为13组[4]。
并存自动词根据形态分类如下:Ⅰ、-u形和-aru形组合屈む·屈まる,絡む·絡まる,窪む·窪まる,すぼむ·すぼまる,浸く·浸かる,伝う·伝わる,つぼむ·つぼまる,潜む·潜まる,塞ぐ·塞がる,跨ぐ·跨る,休む·休まる,止む·止まる(やむ·やまる),緩む·緩まるⅡ、-u形和-eru形组合明く·明ける,透く·透ける,泣く·泣ける,開く·開ける(ひらく·ひらける),震う·振るえる,漏る·漏れる,洩る·洩れる,笑う·笑える,割る·割れるⅢ、-maru形单独组合高ぶる·高まる,強がる·強まる,温もる·温まる,広がる·広まる,細る·細まる,弱る·弱まるⅣ、-iru形单独组合起こる·起きる,足る·足りる,綻ぶ·綻びる,滅ぶ·滅びる,混ざる·混じるⅤ、3词以上的组合薄れる·薄まる·薄らぐ,転ぶ·転がる·転げる,詰む·詰まる·詰める,抜く·抜かる·抜ける,交ざる·交じる·まわる,揺れる·揺らぐ·揺るぐ,浮く·浮かれる·浮かぶ·浮かばれる,うまる·うずまる·うもれる·うずもれる,縮む·縮まる·縮れる·縮こまる3.3.1事态的诱导者对并存自动词的用法分析,从有无所对应的他动词,有无使役形,主语与事态的发生有无关联等方面进行。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关于日语中“表記”的定义,『明治書院精選·国語辞典』作出如下解释:文字·記号などで書き表すこと。
∕用文字符号等记录。
即表记是用文字符号等以书面形式,把声音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文字语言。
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母等属于表音文字,即只表示文字的发音;与此相对,汉字等属于表意文字,即汉字在表示该字发音的同时也表达一定的意义。
从文字角度来观察,可以发现日语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各种文字放在一起使用,尤其是汉字与假名的混用更是决定了日语书面文体的基本结构。
日本古代并没有文字,汉字是经过朝鲜传入日本,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至今已经演化成为表记日语的一种非常重要、成熟的文字。
但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两国汉字的表记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为一定的差异。
1日语表记的分类日语的表记主要分为四种形式:平假名、片假名、汉字和罗马字拼音。
1.1平假名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假名。
假名是借来文字之意。
而平假名则是从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的一种表音文字。
平假名之称源自于日本的江户时代,公元885年之后,平假名已经在广大贵族,官吏阶层的妇女中间普及,当时称为“女手”或“女文字”。
从每一个平假名的个体来看,基本上都能从中国的草书体中找到原字,并没有构成一个独立的平假名体系。
几乎所有的平假名都是原来汉字的简写,它在保持了原有风格的同时,又彰显了艺术性。
平假名主要用来记录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助动词、连体词、接续词、感叹词等,用途非常广泛。
1.2片假名取自汉字楷书偏旁而来的称为片假名。
据说片假名最初的功用是僧侣们拿来记录佛典的,它从诞生的时候起就肩负着直接导入异文化的重任。
片假名主要用于书写外来语、外国的人名、地名。
还可以书写拟声词、拟态词。
书写一些俗语、隐语等。
此外片假名表记具有时尚等特性,广泛受到现代日本人的欢迎。
徐一平《日本语言》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现代日语的语音与音韵1.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在语言的发音体系中,他们是什么关系?【答案】①元音与辅音的最大区别在于发音时,气流在口腔内的通路上是否受到阻碍。
②从最典型的元音开始,到不十分典型的元音,在经过半元音(或半辅音),到不十分典型的辅音,直至最典型的辅音,人类的发音形成一个连贯的、即没有隔断的完整的发音体系。
2.举例说明什么叫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答案】自由变体:同样是[a],既有张大嘴的[a],也有不那么张大嘴的[a],但是在日语中,这些差别都不带来意义上的不同。
像这种不产生意义区别的不同发音,称之为“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日语拨音在具体的发音中,根据所处的环境不同,分别被发成[m][n][ŋ]。
在音韵学中,把这种在特定条件下发不同的音,而又不产生意义区别的音称作“条件变体”。
[m][n][ŋ]的三个发音就是音位/N/的条件变体。
3.现代日语中有哪些音素?【答案】现代日语的主要音素有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半元音音素、特殊音素等。
4.现代日语中“拍”的概念指什么?用“拍”的概念说明长音和非长音的区别。
【答案】①任何一个音节,无论是直音还是拗音,抑或是属于特殊音节的拨音、促音或长音,其发音的时间基本上是等长的,日语中称之为“拍(拍)”。
②长音是将前一音节的元音拉长一拍的发音。
因此,长音占一拍,非长音没有那一拍。
5.举例说明,在日语中,清音和浊音给人以那些不同的感受?【答案】①清音给人以“轻快感”,浊音给人以“沉重・迟缓”感,如:△茶碗を流しの縁にかつとぶつけたが、幸い欠けなかった。
/啪的一声,碗磕在手斗边上,幸好没碰破。
△オート三輪は狭い道に入ろうとして曲がる時、石塀にがつとぶつかった。
/三轮摩托刚要拐进窄路时,嗵地撞在石墙上。
②清音给人以“小巧玲珑”,浊音给人以“粗大笨重”感,如:△春風の吹かれて、桜の花びらがはらはらと散る。
/春风吹过,樱花花瓣静静地落下。
徐一平《日本语言》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现代日语的语法1.近现代以来,日本主要有哪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语法学说?【答案】代表性的语法学说有山田语法、桥本语法和时枝语法等。
2.举例说明现代日语中副词的种类和性质。
【答案】①状态副词:表示一种状态的概念,主要对某一动作的状态进行修饰。
如,そよそよ、かわるがわる、かつて、こう等。
②程度副词:表示一种程度的概念,主要对某种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进行修饰。
如,かなり、すこし、だいたい等。
③陈述副词:表示说话者的某种心情或语气,与后续的表示心情或语气的谓语形式相呼应。
如,おそらく、決して、なぜ、どうか、まるで、必ず等。
3.现代日语的接续词可以连接哪些成分的关系,并可以表示那些意思?【答案】①主要连接词与词之间的接续词a.连接名词,表示共存、并列的意思②可以连接词与词、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接续词b.表示并列、共存或选择的意思c.表示换言、说明、总结、补充、举例等进一步说明的意思d.表示列举、添加的意思e.表示顺接假定条件句f.表示顺接既定条件句g.表示逆接假定条件句h.表示逆接既定条件句i.表示话题的转换4.现代日语的副助词和系助词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相同点:语法意义上都是对谓语用言起到某种添加、限定的作用。
不同点:形式上来看,副助词既可以接在格助词的后面,也可以接在格助词的前面;系助词不能接在格助词的前面,却可以接在副助词的后面。
5.简单谈一谈现代日语助动词的分类问题和相互连接问题。
【答案】①可以按助动词的词尾变化形态、接续成分分类、意义进行分类,以及渡边实提出的“两种三类的分类方法”。
②日语相互连接问题:两种三类之间,异种同类没有相互接续的现象。
同时,一定是按照第一类助动词在先,第二类助动词在其后,第三类助动词在最后的顺序接续。
6.现代日语中有哪几种句子成分?【答案】现代日语中有谓语成分、补充成分、修饰成分、接续成分、并列成分、独立成分这六种句子成分。
浅谈现代日语的时态(テンス)摘要:在句子中时间的表达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时间的表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与说话时的时间上的前后关系的表达,即时态(テンス);另一种是有关事件本身的时间性质的表达,即体态(アスペクト)[1]。
本文要讲述的是时态。
时态就是表示时间概念的语法范畴,表达某事发生于何时,或何时将要发生某事的语法形态。
关键词:时态(テンス)语法范畴现代日语在汉语中,动词本身没有变化,而在日语中不同时间和方式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要用谓语动词的不同形式来表示。
[2]一、现代日语中的时态从一般时间概念来讲,时态可以分为过去、现在、将来。
在语言当中,英语的时态便是如此。
但在现代日语里,时态的表现方法一般认为分为“过去”和“非过去”两种 [3]。
日语中的时态是在谓语中表现出来的。
二、时态与日语动词的“ル形”和“タ形”一般来说,日语动词的“タ形”表示“过去”,“ル形”表示“非过去”。
其中,“ル形”表示的“非过去”的时态中包含着“现在”和“将来”两种时态。
(一)日语动词的“ル形”和“タ形”例(1)明日、その映画を見る。
/明天要去看那部电影。
(2)今、ここに本がある。
/现在这有本书。
(3)さっき、ここに本があった。
/刚才这里有本书。
(4)昨日、その映画を見た。
/昨天看了那部电影。
以上例句中,例(1)和(2)中的谓语动词分别是“見る”“ある”,都是ル形,分别表示出“将来”和“现在”两种时态,即“非过去”。
而例(3)和(4)中的谓语动词分别是“ある”“見る”的タ形,在句中分别与前面的“さっき”“ 昨日”相呼应,体现出了“过去”的时态。
现在,我们分别考察一下“ル形”和“タ形”。
(二)日语动词的“タ形”1.上述例(3)和(4)中,分别都用了谓语动词的タ形和“さっき(刚才)”“ 昨日(昨天)”两个表示过去时间的副词和名词来共同表现出了“过去”时态。
(5)*昨日、その映画を見る。
这个句子本是想要表示过去时态的,虽然有“昨日(昨天)”这个表示过去时间的名词,但是后面用了ル形的“見る”,则不能表示过去的时态。
第一章格助词1.「が」主格助词,接在名词、代词或其他助词后面,也可接在动词连体形之后。
表示谓语与名词或代词等之间的格的关系。
它表示动作、状态等的主体以及对象,即表示它前面的名词或代词等与它后面的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形容动词谓语、名词谓语之间的直接关系,可做主语和对象语等。
⑴疑问词做主语时用「が」,回答时也一定要用「が」:A.どなたが田中先生ですか。
私が田中です。
哪位是田中老师(先生、大夫)?我就是田中(我姓田中)。
B.どこが上野駅ですか。
次が上野駅です。
哪个站是上野站?下站就是上野站。
⑵存在句中,表示在哪里有什么的时候,主语要用「が」表示:A.教室に(は)机といすがあります。
教室里有桌子和椅子。
B.テーブルの上に赤いりんごと青いりんごがあります。
餐桌上有红苹果和绿苹果。
⑶谓语由表示愿望、爱好、擅长与否等词语构成时,该谓语的对象用「が」表示,在日语中被叫做对象语。
(这种句子的主语依然用「は」表示):A.お金がほしい。
需要钱。
B.水が飲みたい。
(当由「を」代替「が」时强调动作,不强调对象。
)想喝水。
C.映画が好きだ。
喜欢看电影。
D.水泳が得意だ。
擅长游泳。
E.数学が下手だ。
数学不好。
F.母が恋しく、故郷が恋しい。
想念妈妈,想念家乡。
⑷在可能句中,作为谓语的对象用「が」,有时可由「を」代替:A.私はすこし日本語が話せる。
我能说点日语。
B.本が買える。
能够买书。
C.あの先生は英語が教えられる。
那位老师能教英语。
D.語学ができる。
会说外语。
E.住所がわからない。
不知道住址。
⑸跟说话人无关的事态发生的缘由,即构成主语的用法,这是「が」的最主要功能。
具体包括对客观事实、自然现象、新生事物等非人为因素决定的事物的描述:A.雤が降ってきた。
バスが来た。
下起雨来了。
公交车来了。
B.海が美しい。
大海很美。
C.油が切らしてある。
油沥净了。
D.急に予定が変更した。
突然预定改变了。
E.授業がすぐ始まる。
课马上开始。
F.ドアが開いている。
現代日本語動詞分類及動詞ます形、て形一、 现代日语动词的分类∶1、 从有无宾语的角度,可分为他动词(相当于及物动词,在句中可以用“宾语+を+动词”的形式)和自动词(相当于不及物动词,在句中往往不能用“宾语+を+动词”的形式)。
2、 从词形变化特征的角度有可分为3大类,即∶第一类动词(最后一个假名为词尾),词尾有9种情况:う、く、ぐ、す、つ、ぬ、ぶ、む、る例∶ 洗あらう、行いく、脱ぬぐ、話はなす、打うつ、死しぬ、呼よぶ、読む、ある第二类动词 此类动词有两个特点∶1、倒数第一个假名为“る”;2例∶いる、起おきる、落おちる、植うえる/种植、痩やせる第三类动词包括: 1.来る(くる)2. する、~する例:する、勉強べんきょうする、旅行りょこうする注:少数动词看似第二类动词而实际上被硬性划归为第一类动词,此类动词记住即可,如: 帰かえる、入はいる等。
二、 ます∶助动词,有词形变化,接在动词的ます形后面,在句中表示尊敬、郑重、客气(在谈话中表示对听者的客气、尊敬,在文章中表示对读者的客气、尊敬)。
三、 ます形――为了在动词后面加上助动词ます,动词必须做相应词形变化,这种词形变化就叫做ます形。
1、 第三类动词ます形变化规则:来る→き・ますする→し・ます 例:勉強する→勉強し・ます 旅行する→旅行し・ます2、 第二类动词ます形変化规则∶去掉最后一个假名之后加上“ます”例:いる→い・ます、 起きる(おきる)→起き・ます、 植える(うえる)→植え・ます3、 第一类动词ます形変化规则: 把词尾变成该行上属于い段的假名之后加上“ます”例∶ある→あり・ます 行く→行き・ます 帰る→帰り・ます終おわる→終わり・ます 始はじまる→始まり・ます四、 动词て形――为了在动词后面加上助词“て”(て接在某些动词后面时会变成浊音で),动词必须做相应词形变化,这种词形变化被称为て形。
(接续助词て/で起连接作用)1. 第三类动词て形变化规则:来る→き・てする→し・て 例:勉強する→勉強し・て 旅行する→旅行し・て2. 第二类动词て形変化规则∶去掉最后一个假名之后加上“て”例:起きる(おきる)→起き・て 植える(うえる)→植え・て3. 第一类动词て形変化规则一共有以下5种情况:① 词尾为う、つ、る时,只需把词尾变成促音っ(+て);例:洗う(あらう)→洗っ・て、 打つ(うつ)→打っ・て、 帰る(かえる)→帰っ・て② 词尾为く时,只需把词尾变成い(+て); 例:歩く(あるく)→歩い・て③ 词尾为ぐ时,只需把词尾变成い(+で); 例:脱ぐ(ぬぐ)→脱い・で④ 词尾为す时,只需把词尾变成し(+て); 例:話す(はなす)→話し・て⑤ 词尾为ぬ、ぶ、む时,只需把词尾变成拨音ん(+で)。
名词解释1.音素及现代日语音素的分类:现代日语的音素主要有: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半元音音素、特殊音素等几种。
①元音音素:共有五个【i、e、a、o、u】②辅音音素:共有十三个【p、b、t、d、c、k、g、s、z、h、r、m、n】③半元音音素:共有两个【j、w】④特殊音素:N【拨音即鼻音】Q【促音】2.粘着语:所谓“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日语、朝鲜语为其代表。
日语是典型的粘着语。
在语法结构上,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即所谓的“词”来表示概念,而以后缀助词、助动词等虚词即所谓的“辞”来表示语法关系。
3.元音:所谓元音,是指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内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发出的声音。
元音的区别主要靠舌头的部位和嘴唇的形状来决定。
根据舌位的前后,元音分为前、中、后;根据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元音分为高、中、低。
靠嘴唇形状不同所发出的元音有圆唇元音和非圆唇元音。
由于所有元音在发音时,声带都要有所震动,所以元音都是有声音的。
4.声调及现代日语声调的分类:所谓“声调”是指“在每一个词句中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有一定固定的分布”。
在许多语言当中,有些词虽然发音一样,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现代日语中以声音高低进行区分的声调叫做“高低音调”。
现代标准日语的声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拍低,从第二拍开始升高再不降下来的“平板式”。
“平板式”只有一种类型“平板型”。
另一类是第二拍升高后还会降下来,或者是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的“起伏式”。
起伏式有三种类型:“尾高型”“中高型”“头高型”。
5.态:在句子中,表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补充成分中的人物或事物之前是什么关系的语法范畴,称之为“态”。
现代日语中的态以后续在谓语动词下面的助动词来表示。
主要有“被动态”、“可能态”、“自发态”、“使役态”等。
被动态: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从他人或外界收到某种作用或影响的语法范畴。
いじらしい【意味】令人同情,令人感动,招人疼爱。
【例文】1.涙をこらえている少女の様子はいじらしかった。
/少女忍住眼泪的样子惹人怜爱。
2.そういう君のいじらしいところにまいってるんだ。
你那惹人怜爱之处令人折服。
【解説】对女性、孩子等弱小者竭尽全力的样子,表示深受感动。
褒义词。
人类从一开始就分为强者和弱者,女性和孩子被视为弱者,对他们的行为表示怜爱、同情,此词是日本文化特有的词语。
翻译成外文时较为困难,「いじらしい」仅用于女性、孩子等方面上,不用于男性。
对弱小者的努力予以赞扬还有「けなげ」,但「けなげ」只着眼于发起行动时的坚强精神,而「いじらしい」则强调从其他方面受感动的样子,这一点稍有不同。
「いじらしい」又与「いたいたしい」相似。
「いたいたしい」几乎对谁都可以用,「いたいたしい」表示心痛而不敢正视,稍有贬义,而「いじらしい」则单单表示感动,为褒义词。
【110308-日语词汇】现代日语形容词用法95いじわる・いじわるい「意地悪・意地悪い」【意味】心术不正,坏心意,刁难。
【例文】1.彼はいじわるく人の弱みを突いてきた。
/他用心不良地攻击他人的弱点。
2.あんまりいじわるをすると、嫌われるよ。
太刁难别人,会讨人嫌的。
【解説】表示故意刁难人、欺侮人的样子或性质。
原则上为贬义词。
作为名词的修饰语时为「いじわるな~」的形式,不常用「いじわるい~」来表示。
いそがしい「忙しい」【意味】忙碌,繁忙;紧迫,急急忙忙。
【例文】1)1.毎日仕事でいそがしい。
/每天忙于工作。
2.旅行の支度でいそがしくて、お会いできません。
/因忙于准备旅行,未能见面。
2)1.小鳥が巣穴へいそがしく出たり入ったりしている。
/小鸟忙忙碌碌地出入鸟巢。
2.君はいそがしい性格だね。
你是爱忙碌的性格。
【解説】(1)表示要做的事很多,没有闲空的样子。
中性词。
「~でいそがしい」表示因~的原因或理由忙碌。
要做的事多,在日本意味着工作多,容易产生「忙しい⇒よい」的感觉,因此作为寒暄语一般用「お忙しそうですね」,如用「おひまそうですね」,不免会造成侮辱对方的效果。
现代日语语气论中终助词「ね(え)」的用法摘要:关于终助词的用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在谈话中提及到的「ね」「よ」的作用的研究才开始兴起。
以交流为目的的日语教育其作用也开始被许多学者所研究。
而且在语气论中的终助词以及主要作用也被人们所研究。
关键词:语气;终助词;「ね?一﹑终助词「ね(え)」的定义终助词是指在文章的最后,表达说话者对听者起推动或影响作用的助词。
对征求听者的同意或确认还有强烈的作出主张。
在「复合谓语」中涉及的相似于「语气」。
但自身没有变化是其特征。
在初级阶段经常使用的「ね」是最常见的一种终助词。
学习者能够使用的终助词除了「ね」之外还有「よ」等。
除此之外终助词通常用于普通体。
终助词也可接在表示依赖、劝诱、命令、禁止(否定命令)等各种情绪的文章后面,关于其从属关系限制也有阐述的必要。
随着不同气氛其后接的终助词也会随之变化。
(一)ね(え)表同意•确认1.「同意」说话者与听者对某件事情持有相同看法(感觉一样)的时候用「ね」来表示;向听者传达某种现状时也用该表达方式。
「今日は寒いね」(今天很冷啊)如果把「ね」省略,会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也无法感受在跟对方说话时的语气。
「今日は寒い」(今天很冷)有时在不用征求对方同意,只是表达个人感叹的时候也会使用。
但如果是旁边无人的对话场景,还是会让人觉得很不自然。
例如,在展览会上妻「これ,いいねえ」(这个看起来不错啊)夫「もう帰ろうよ」(快回家吧)妻(無視して)「ふうん...やっぱりいいねえ」(不理会)(哎呀,这个确实很好啊)2.「确认」需要向对方确认某件事情的时候加上「ね」,用上声调。
所谓的「确认」,是指说话主体把不确定的事情讲给自己认为肯定知道的听话者,从而把不确定性隐藏起来。
与「确认」相对应的是表示疑问的「か」,是说话者对某件事情没有一点头绪的时候使用的提问方式。
「ね」是说话者估计是那样想的,但不是很确定,所以想得到确认的时候使用。
关于现代日语中的<たち>和<(?)>英语中的可数名词靠自己本身词形的变化来完成严格的单数、复数之分,与此不同,日语语法上没有“数”的制度,在表示多数概念时往往借用添加接辞等词汇手段。
因此,研究这些表示复数意义的接辞是认识日语中的“数”概念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
日语中,表示复数的接辞以和语接尾辞为中心。
在日本,不少知名的日语语言学家都对这种复数接尾辞进行过研究和论述,但他们大多只是从其种类和待遇度方面进行的论考。
迄今为止,还很少有人从实例调查入手,对它们的区分使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现代日语中,常见的表复数的和语接尾辞有〈たち〉、〈ら〉、〈がた〉、〈ども〉等。
其中〈がた〉和〈ども〉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
一般来说,〈がた〉含有比其他复数接尾辞更强的尊敬之意,用于长辈、上级等人,而〈ども〉则明显含有谦恭、轻视之意。
与〈がた〉和〈ども〉相比,最为常用的〈たち〉和〈ら〉在待遇度上显示出了中立的一面,但这并不代表实际运用中〈たち〉和〈ら〉可以随意替换,实际上二者的区分是非常复杂的。
但无论是日语还是汉语学界针对二者的研究都不多见,虽然也有对二者换用问题的提及,但仅仅是停留于提出问题的阶段,没有进一步细致、深入的研究。
基于此,笔者聚焦于〈たち〉和〈ら〉,采用共时的词汇学研究方法,从实例调查入手,力求从不同侧面对二者的特点和区别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探讨。
在第1章中,首先介绍本文的考察动机和目的,总结关于复数接尾辞的先行研究,以及本文的考察方法。
在第2章中,在大量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片断的认识进行归纳整理,简单论述日语名词所表示的“数”以及日语名词的复数表示方法。
第3章是本文的中心,主要沿用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编撰的《现代杂志九十种用语用字》的计算、比较方法,围绕〈たち〉和〈ら〉的差异进行详细的探讨,内容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部分。
在“书面语”这一大前提下,又具体从“调查资料的不同、前接词的不同、前接专有名词、前接普通名词、前接人称代词、前接指示代词”五个方面详细考察了在这些情形下〈たち〉和〈ら〉各自。
现代日本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汉字的引入
从古代至中世纪,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字作
为中国文字系统的一部分,被引入日本,并成为日本语言的一部分。
汉字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日本语言的词汇,还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
思维模式。
和声音的变化
日本语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音韵变化。
从古代日本语到现
代日本语,许多音节和音调发生了转变。
这些音韵变化不仅影响了
日本语的发音,也影响了日本人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
外来词的影响
随着日本与外界交流的增加,外来词在日本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自19世纪以来,日本从西方国家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词,尤其
是来自英语和欧洲的词汇。
这些外来词的影响加强了日本语的语言多样性,也反映了日本社会对外部文化的接纳和融合。
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社会和政治因素对现代日本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明治维新期间的现代化改革,推动了日本语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战后,随着日本的经济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日本语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综上所述,现代日本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过程,受到了汉字引入、音韵变化、外来词影响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一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现代日本语的独特特征,并反映了日本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现代日语的【五段动词】大多能对到古语的【四段动词】。
现代日语的【一段动词(结尾る前い段假名,例:起きる、落ちる、报いる等)】 对到古语的【上二段】 现代日语【一段动词(结尾る前え段假名,例:受ける、舍てる、寻ねる等)】 对到古语【下二段】 直接区分古语的话,从意思来吧,先看它相当于现代文中的什么词,再倒推它是古语的什么段动词。
比如:受く→ 联想现代动词受ける→ 属于现代一段动词え段结尾→古语下二段动词 书く→ 联想现代动词书く→ 属于现代五段动词→即古语四段动词 起く→ 联想现代动词起きる→属于现代一段动词い段结尾→ 古语上二段动词 有个别例外,比如【恨む】被古语划入上二段
一、活用の種類
1、四段活用打ち消しの「ず」を付けてア段の音になる。
五十音図のア段、イ段、ウ段、エ段の四段に活用する。
口語では五段活用になる。
未然形,连用形,已然形(现在的假定形),命令形,终止形,连体形均与现代日语同
2、ナ行変格活用死ぬ往(い)ぬこの二語だけである
连体形:+る死ぬ―死ぬる(時)
已然形(假定形):+れ死ぬれ(ども)
其他变化与现代日语同
3、ラ行変格活用あり居(を)り侍(はべ)りいますがり(いまそがり)この四語だけである
终止形がイ段になる如:あり的终止形就是あり。
其他与现代日语同
4、下一段活用蹴るこの一語だけ
古代日语把他作为现代日语的一段动词进行变化。
(现代日语把他作为五段动词进行变化)
5、上一段活用着る似る煮る干(ひ)る見る試みる顧(かへり)みる射る鋳る居(ゐ)る率ゐる用ゐるこの十数語
各种变化与现代日语同
6、下二段活用打ち消しの「ず」を付けてェ段の音になる。
五十音図のウ段、エ段という下の方の二段に活用する
捨つ未然形:捨て連用形:捨て終止形:捨つ連体形:捨つる已然形:捨つれ命令形:捨てよ
总结:未然形、连用形将末尾的假名变为同行的え段的假名,终止形和基本形同,连体形:+る假定形:+れ命令形将末尾的假名变为同行的え段的假名+よ
7、上二段活用打ち消しの「ず」を付けてイ段の音になる五十音図のイ段、ウ段という上の方の二段に活用する
過ぐ未然形:過ぎ連用形:過ぎ終止形:過ぐ連体形:過ぐる已然形:過ぎれ
命令形:過ぎよ
总结:未然形、连用形将末尾的假名变为同行的い段的假名,终止形和基本形同,连体形:+る假定形:+れ命令形将末尾的假名变为同行的い段的假名+よ
8、カ行変格活用来(く)一語だけ
来(く)终止形为来(く)。
其他变化与现代日语同
9、サ行変格活用す(おはす)複合語多数
す终止形为す。
其他变化与现代日语同
已然形”是日语文语(古日语)的语法,现代日语没有这个变化,取而代之的叫作“假定形”,变化规则一样,但是意思有差别。
现代日语是"假定形"+"ば" 代表条件,而古代日语同样的意思,是"未然形"+"ば",代表不确定(未然)的条件;而"已然形"+"ば",却是代表已确定(已然)的条件,现代日语用"连体形"+"ので" 来表示。
(古代日语)風吹けば...
(现代日语)風が吹くので...
(意思)由于刮风...
(古代日语)風吹かば...
(现代日语)風が吹けば...
(意思)如果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