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症状
❖ 轻微头痛、平衡差、行走不稳感、头晕、恶 心、倾斜感、出汗,漂浮感、视物模糊等
❖ 以上伴随症状也可以成为不典型BPPV患者的 主要症状
BPPV的临床类型
后半规管BPPV 前半规管BPPV 外半规管BPPV 混合型BPPV
以上四种类型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受累的半规管(Herdman1994)
治疗
❖ 采用管石复位治疗,以症状重的受累半规管 为主,治愈62例(65.26%),有效89例( 93.68%),无效6例(6.32%)
疗效评估
❖ 疗效评价:短期:1周;长期:3个月。
❖痊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 ❖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 ❖无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
难治性BPPV的处理
❖ 背地性水平眼震患者的耳石复位更难,有时耳 石可以从水平半规管内移入后半规管
❖ 少数对后半规管治疗措施无效的患者,可能是 上半规管BPPV
❖ 两个半规管可以同时受累也是一些病例难治 的原因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姿势紊乱
多管受累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晕的临床特点
❖ 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病史、红外视频眼震仪 记录变位试验的眼震结果,确诊为多管受累 的BPPV患者95例
❖ 耳石碎片的脱离是由于椭圆囊退变的结果, 可能由于慢性缺血。
❖ 诊断比较困难—合并疾病的增多 ❖ 在老年眩晕患者中,有9%的BPPV被误诊
❖ 老年人平衡障碍还要考虑全身性疾病、关节 衰退性疾病、末梢神经病变、全身免疫性疾 病、中枢神经性疾病、药物副作用
❖ 治疗中包括摔倒预防,应付发生的技巧非常 重要
❖ 1979年Hall, Ruby and McClure提出管结石 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