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9
青少年田径训练应注意的若干问题青少年田径训练是培养青少年健康、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以下是青少年田径训练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1. 生理发育特点: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期,身体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骨骼、肌肉、关节等组织均尚未成熟。
在进行田径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对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的理解,避免因为过度训练而导致身体受损。
2. 营养补充: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
在田径训练中,要合理安排饮食,保证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供给,避免出现营养不良导致的身体发育问题。
3. 训练强度控制:青少年的身体还比较脆弱,而且尚未完全适应高强度的训练。
在进行田径训练时,要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量,不能急功近利,以免引发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4. 心理健康:青少年处于心理发育期,情绪波动大,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
在田径训练中,教练和家长要关注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保证其心理平衡。
5. 专业指导:青少年田径训练需要得到专业教练的指导,避免因为训练方法不当而导致身体受损。
家长要理性对待孩子的训练成绩,不要过分功利化,以免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心理压力。
6. 适龄训练: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对于田径训练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要根据具体年龄段的特点和发育情况确定适宜的训练内容和方法,避免因为训练的不合理而造成身体伤害。
7. 休息和恢复:青少年田径训练需要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时间,保证身体充分恢复。
避免长时间连续训练或者过于密集的训练而导致身体疲劳和过度训练。
8. 防护措施:在进行田径训练时,要加强伤害防护措施,保证训练和比赛期间的安全。
包括选用合适的运动鞋、合理安排跑道表面等。
青少年田径训练需要综合考虑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计划,保证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家长和教练要密切关注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田径运动的体能及技能训练摘要:田径运动作为我国当前最为主要的体育技能专项训练,其不仅能够加强青少年自身的身体能力,还能促进青少年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训练心理素质。
基于此,为了帮助青少年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以及体育运动意识,本文就以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有效途径进行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有效途径体能是进行体育训练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提高青少年自身身体素质以及身体能力的重要基础,运动员具备了良好的身体能力,才能有效开展专项体育技能的训练。
而体育训练则作为体育专项训练的主要基础,其不仅关系运动员自身的身体能力,更是培养运动员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方式。
1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种类1.1力量素质训练力量素质训练是田径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项目之一。
不同运动项目对力量的要求自然是不同的,相对于田径运动员而言,其主要需求是自身的推进力量以及短时间内的爆发力量,致使教练员需要掌握实际情况,依照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以及对青少年自身力量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力量训练,促进青少年力量得到合理的增强,提升其运动能力以及运动成绩。
1.2静力拉伸训练静力拉伸训练同样也是田径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
其主要通过缓慢的拉伸动作进行完成,以某些特定姿势进行自主训练,如肌肉拉伸、肌腱拉伸、韧带拉伸等,具体可以分为自主完成以及教练指导完成。
其主要目的在于,让运动员逐渐适应由拉伸所产生的疼痛感,以此达到锻炼效果。
1.3灵敏性训练灵敏性训练则是通过位置移动以及改变跑步方位来进行不断的训练,其训练形式可以分为障碍跑、跨栏训练等,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运动员协调自身的身体能力,提高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灵敏性,进而以此让运动员能够适应各种比赛环境,在比赛中能够稳定发挥自身身体水平,取得一个优异的比赛成绩。
1.4耐力训练耐力训练则是对运动员自身身体能力的一种考验,其主要训练方式为:长跑、变换节奏的跑步练习、变化运动强度的跑步练习等,主要目的在于助运动员形成良好的身体能力,提高运动员自身的体能。
高中一年级体育田径项目训练体育运动对于高中生来说,既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途径。
田径项目是其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高中一年级的体育田径项目训练应该如何进行呢?一、训练前的准备体育项目训练的前提是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确保能够顺利进行训练。
在进行田径项目训练之前,学生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以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
此外,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对身体有不适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适当的休息或医疗帮助。
二、技能训练体育田径项目训练的核心在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需要从最基础的技能开始培养。
比如,对于长跑项目来说,学生应该从慢跑和有氧耐力训练开始,慢慢提高训练强度和距离,以增加学生的跑步耐力和速度。
对于跳远项目来说,则需要进行核心力量练习和技术细节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起跳力量和跳远技巧。
每个项目都有着特定的技能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三、综合能力训练田径项目不仅仅是单项技能的练习,还需要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该在不同的项目之间进行转换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整体体能和综合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赛训练,既能够锻炼他们的短跑速度,又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配合能力。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项综合项目的训练,如多项全能训练,既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又能够提高他们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四、竞技机会的提供训练最终是为了竞技和比赛。
学生参加田径项目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享受到竞技的乐趣。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各类田径比赛和活动,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可以组织校内比赛,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也可以组织学校代表队参加区县田径比赛或其他赛事,让学生感受到更高水平的竞技氛围和挑战。
总结起来,高中一年级的体育田径项目训练应该强调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和竞技机会的提供。
田径青训营训练内容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培养青少年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青少年在田径比赛中的成绩,把XX县的体育工作做的更好。
二、组建队伍为了进一步搞好学青少年的体育训练工作,并将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我们经过认真筛选,从18岁以下中找队员组建了县田径队,并集合了全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田径队的训练目标。
三、训练计划我县青少年田径训练主要集中在暑假和寒假第一阶段:时间为一周,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
第二阶段:时间为三周,采用较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地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三阶段:时间为一周,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并超量恢复,迎接我区青少年田径比赛,同时加强队员战术以及心理素质的训练,县运动会。
第四阶段:认真总结在青少年田径比赛的得失,及时查漏补缺,改进训练方法。
四、训练措施1、对青少年项目的训练,我们教练员也有很明确的分配。
2、为迎接我区的田径运动会,我们选择了一些主训项目:短跑、中长跑;跳远、举重、铅球。
3、青少年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青少年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4、训练必须以青少年身体系统训练为主。
注重青少年的专长发展。
5、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青少年“团队意识,坚强的意志,提升专业技术”的品质,加强跟教练员、家长、县领导的联系,使青少年能安心训练。
通过教练员和青少年的共同努力。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系统地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争创佳绩。
运动员名单:田径队训练计划(短跑100、200、400、)准备活动1、慢跑:排队慢跑8圈,或以出汗,跑热为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2、准备活动操: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
青少年田径训练大纲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培养运动技能和养成锻炼习惯的重要时期。
田径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项目,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青少年田径训练大纲,以期为广大青少年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可读性和实用性的指导。
一、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重要性青少年田径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还能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系统地进行田径训练,青少年可以在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性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今后的体育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目标与原则青少年田径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发展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培养体育人才。
训练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基本功,打牢基础;循序渐进,稳步提高;突出个性,兼顾团体。
三、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内容与方法青少年田径训练内容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项素质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和战术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跑步、跳跃、投掷等基本动作;专项素质训练针对不同项目特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心理素质训练培养青少年面对挑战的信心和毅力;战术训练则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竞争力。
训练方法上,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运动员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采用游戏式、竞赛式训练,提高训练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训练手段,如视频分析、体能测试等;定期进行成绩评估,调整训练计划。
四、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注意事项1.注重热身和拉伸,预防运动损伤;2.饮食营养要均衡,保证充足睡眠;3.遵循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4.注重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树立正确的竞技观念;5.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关注运动员的心理需求。
五、总结与建议青少年田径训练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立足于全面发展,关注青少年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田径运动水平。
论核心力量训练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田径运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青少年田径训练需要合理规划,不仅要锻炼身体素质,同时也应注重核心力量训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力量训练已经成为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提高身体素质,更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
1. 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核心力量训练是指对身体核心肌群的训练,主要包括腹肌、腰肌、臀肌和背肌等。
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强核心肌群的训练,提高身体的运动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和固定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表现。
青少年田径训练中,核心肌群的训练可以通过基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稳定球练习和单腿训练等方式来进行。
2. 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帮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
以下是核心力量训练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具体应用:(1)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平衡能力对于跑步、跳跃、投掷等项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帮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例如,通过单腿半蹲训练和柔韧球稳定训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平衡能力。
(2)提高身体稳定能力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身体稳定能力是保证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帮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提高身体稳定能力。
例如,通过躯干平衡器、草地浴球训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稳定能力。
(3)提高核心力量核心力量是保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稳定的基础,而这也是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必要素质。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帮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提高核心力量,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例如,通过仰卧起坐、板子支撑、平板支撑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3. 核心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训练计划需要合理制定训练计划需要根据不同项目和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制定。
浅谈青少年田径训练如何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1摘要青少年时期,属于生长发育的低潮期,但这一时期恰恰是一些基础素质训练的敏感期。
这一时期,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基础训练和二次选材,对确定专项以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青少年田径运动队的训练中,曾遇到运动量与青少年身体承受能力、运动强度与长期训练指标、专项训练与全面基础素质训练的比例不太合理等矛盾。
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基层青少年训练的以基础练习为重点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训练效果一、田径运动训练,兴趣培养是关键要带好学校田径运动队,首先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虽然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但归根结底它是一个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过程。
其最终是要把运动员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例如经常讲一些我国优秀运动员是怎样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创造好成绩为国争光的事例,再结合我校的典型的例子,同时在教学课堂上给他们尽情表现的机会,比如在班级里比一比他的优势项目,让同学们为他骄傲自豪等。
激励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认真训练,为校争光的信念。
二、严格遵循小运动员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训练健康对于青少年而言极为重要。
如果不认真处理好生理、心理和训练方面的关系,不但不能全面地提高身体素质,发挥业余训练的效果和成绩,甚至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因此,青少年田径基础训练必须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一)少儿时期人体生理方面的免疫力较低,生理负荷的承受能力较差,加之生长发育旺盛,必须合理地施加训练因素,使机能的提高过程始终置于超量恢复原理的控制下,训练必须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
如少儿肌肉水分多,蛋白质含量较少,训练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以克服自身体重的各种跳跃练习和轻负荷为主,以爆发力和协调性为主,禁忌负荷太大的力量练习,以免骨骺提前骨化,若长时间进行负荷太大的力量练习,会引发骨骺炎,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少儿心脏负荷能力较差,耐力应以有氧练习为主,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130当代体育青少年400m 跑运动员发展速度耐力训练分析谭文丰在所有田径运动项目之中,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员需要具备的身体素质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而言,他应该拥有与之相匹配的优秀专项能力。
就400米跑的运动来说,这是一个短距离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不仅需要将自身的行进速度保持到最大,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速度耐力。
站在人的生理角度来看,速度与速度耐力是一个矛盾体,若是想让运动员提升自身的绝对速度,他们的持续时间通常会下降。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练员可以通过调整训练内容与训练方法来提升青少年400m 跑运动员训练的科学性。
在田径运动之中,400m 跑属于一项相对特殊的项目,在所有短距离跑运动中,它的运动长度是最长的。
在整个行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拥有强有力的耐力与良好的进行速度,若想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这两点便是重中之重。
因此,对于青少年400m 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尽管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训练非常重要,但对速度耐力的训练也不可忽视,两者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应该同等对待。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青少年400m 跑运动员发展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进行了论述,还对此展开了相应的分析。
1 加强乳酸耐受力的训练从相关的文献中不难知道,血液中乳酸保持在9-12mmol/L 是青少年400m 跑运动员机体糖类无氧代谢训练最敏感的范围,通过多次的超负荷练习能够帮助青少年400m 跑运动员达到上述标准,与此同时,在休息间隙可以快速恢复身体机能也是400m 跑运动员需要具备的能力。
对青少年400m 跑运动员训练来说,减量不减强度的超强度训练模式通常是不被其采用的。
进行具体训练时,应该详细记录相关的运动数据,对运动员的实际承受能力展开一个综合的测定。
对于运动员来说,其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尤为重要,通过反复的高强度训练,能够对机体进行刺激,提升乳酸水平的适应能力,进而提升机体对血液乳酸的缓冲能力,增加肌肉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