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游戏及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接纳情绪心理课教案接纳情绪心理课教案(通用11篇)接纳情绪心理课教案(通用11篇)1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笑、生气、哭的情绪变化,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音乐,相关材料,三个幼儿。
2、心理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游戏《找朋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同伴,拉近与教师、同伴的心理距离。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体验感受情绪的变化。
(1)介绍三个幼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情境:三名幼儿在一起玩耍,很开心,结果开始争抢玩具,相互开始生气,最后一名幼儿没有抢到玩具,开始哭……(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更直观的对这三种情绪变化的过程产生共鸣,帮助幼儿理解。
)3、幼儿体验。
(1)尝试用语言去讲述自己的感受及情绪经验,并学学笑、生气、哭时的表情。
(2)引导幼儿讲述“生气、难过哭时可以做些什么?”(3)师幼共同小结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为别人想一想;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会好了。
游戏《情绪变变变》,让幼儿明白生活中要做个笑宝宝。
带领幼儿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如:吹气球、熊和木头人、拔萝卜等。
接纳情绪心理课教案(通用11篇)2活动目标:1、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2、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学会战胜害怕活动准备:1、绘本《我好害怕》2、事先让幼儿和家长合作记录下自己最害怕的实物或场景,活动过程1、小熊的害怕:出示小熊请幼儿观察它的表情,猜猜它怎么啦?可能发生了什么事?2、我的害怕请幼儿说说自己怕什么?为什么会害怕?害怕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呢?小结: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害怕时冷冷的紧紧的不舒服的感觉,害怕时我会哭,我会躲起来,你喜欢这种感觉吗?1、我不害怕请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我们不害怕呢?(遇到凶猛的动物时,我们可以离它远一点,保护好自己,像打雷一样有很大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上耳朵,也可以找些事做一做,而水,电刀等,我们要小心使用哦!2、小熊不害怕你们都想到了好办法,变成勇敢的孩子了,小熊有没有变得勇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想到了什么办法。
接纳别人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接纳别人”这个概念,并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例子;2.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可能会遇到不同的人,并学会珍惜和尊重他们;3.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心和尊重。
教学重点1.接纳别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学生对不同人群的认知和尊重。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2.学生学会通过言语和行为表达关心和尊重。
教学内容导入(5分钟)教师用PPT播放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个孩子独自坐在角落里。
问学生这个孩子为什么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我们应该接纳别人”这个话题。
学习(20分钟)第一部分:认识不同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他们身边可能会出现的不同的人,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残疾人等。
教师会记录下学生说的所有人群。
活动1:找朋友让学生自由活动,每个人找到一个与自己不同的朋友。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说出他们不同的地方,并说一说为什么自己跟这个朋友玩得很好。
让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朋友的不同点,例如喜欢的游戏、宠物等。
引导学生理解到不同之处是可以让人更互相了解的。
第二部分:接纳别人活动2:积木世界教师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给一定的积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建造一个世界。
要求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
在每组的过程中,教师会给学生不同的任务,例如让某一位同学成为队长,或者让某一位同学参与解释任务。
让不同的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促进对不同人群的接纳和尊重。
活动3:我关心你让学生想一想,有什么话是可以安慰和支持别人的。
让每个学生写下一两句话,来安慰和支持他们周围的人。
然后让每个学生分享出来。
学习之后,要求学生尽量在生活中发挥“我关心你”的作用,为周围的人带来一些温暖和关怀。
作为老师,要试图让学生感到自己在班级和社会中的存在感和价值。
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今天学到的东西,然后总结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接纳别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帮助学生组织思路。
例如,合作、相互了解、珍惜和尊重。
知识文章:幼儿园接纳自己:主题教案共享1. 引言在幼儿园中,接纳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共享一个针对幼儿园的主题教案,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接纳自己。
2. 主题教案:幼儿园接纳自己(1)目标: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2)教学内容:a. 了解自己:通过绘画、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爱好、优点和喜欢的事物。
b. 接纳自己:借助故事、歌曲等形式,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c. 积极表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建立自信。
3. 教学活动示例(1)认识自己的活动: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的全身像,用绘画展示的方式,了解每个人的外貌特征和身体特点。
(2)接纳自己的故事共享:老师讲述一些关于自信和接纳自己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并共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3)积极共享小组讨论:分成小组,鼓励孩子们讨论自己的喜好和梦想,并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总结通过这个主题教案,我们帮助幼儿建立了积极的自我认知,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学会了接纳自己并更加积极地与他人交流。
这些都是幼儿成长中非常重要的素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人格和积极心态。
通过这个主题教案,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认识自己,还学会了接纳自己,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认为这种主题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老师和家长关注幼儿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关爱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心理健康《接纳自己的长与短》教案心理健康《接纳自己的长与短》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和正确区分现实中的自我与理想中的自我;2、帮助学生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3、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接受和悦纳自己的适当态度;活动过程:一、暖心活动:游戏:《认识红与黑》目的:助学生进入活动主题操作:两位学生上台,闭上眼睛,教师分别在学生的鼻子上涂上红点和黑点,让他们猜颜色.面向同学后让同学检查是否正确,最后让两位同学照镜子确认.二、心灵碰撞:1、导语:谁没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谁不为自己编制梦幻般的远大理想?“我要成为科学家”、“我想成为一名宇航员”、“我想当大明星”……这一个个关于自我未来的设想令我们激动和兴奋不已。
然而,当我们面对西安市,面对自己的实际条件,会发现达到理想目标的距离似乎是遥不可及的。
对此,我们会时而踌躇彷徨,时而痛苦不安。
2、讲述:介绍“信息卡片”中的内容或安排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
(建议卡片文字配音)3、教师引导:①揭示出初中生所面临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②指出适度的自我意识矛盾或冲突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于个人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重要的内驱力。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正确的理想自我是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起结果必定有利于个人的顺利发展;而错误的理想自我则是舍近求远或弃长取短,起记过只能是痛苦和失败。
三、请你参加:1、活动一:照镜子(心镜)目的:强化自我认识,简单反思对自己的了解(背景音乐:《少女的祈祷》)指导语:人对自我的认识,其实就是不断地自我反省。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的增进自我了解,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知道在哪些方面可以更好的完善自己,对自己的发展大有好处。
现在我们做一个活动:照镜子。
这个镜子不是悬在你们的面前,而是藏在你们的心里,叫心镜。
操作:①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头脑中有一面镜子(心镜),你一面照镜子,一面在音乐声中冥想:你看到镜子中的你了吗?镜子中的你是什么样的?镜子中的你是什么表情?漂亮吗?快乐吗?独立吗?人际关系怎样?有哪些优点或优势?还有哪些不足或限制?里面的`人需要什么——②讨论与交流:将你看到的心镜中的“你”和大家一块分享;说一说你对镜子中的你的总体评价是什么?2、活动二:请在我背上留言目的:多角度的了解自我,获得客观真实的自我认识。
接纳自我小班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接纳自我小班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个人特点和身份。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 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和讨论,了解自己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2. 自我接纳:学生学习如何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 尊重他人:学生学习如何尊重他人的差异,包容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人物的成功故事,引发学生对自己的思考,例如:他们是如何接纳自己的特点和身份的?活动一:自我认知1. 学生填写一份自我介绍表格,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2.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表格,并互相了解彼此的特点和兴趣爱好。
活动二:自我接纳1. 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自我接纳的视频,并进行讨论,例如:什么是自我接纳?为什么接纳自己很重要?2. 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与同桌分享。
鼓励学生接纳自己的缺点,并思考如何改进。
活动三:尊重他人1. 学生参与一个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例如:喜欢的运动、喜欢的电影等。
2.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总结活动:1. 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反思:你学到了什么?你如何接纳自己?你如何尊重他人?教学反思:1. 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帮助他们加深对自我认知和尊重他人的理解。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享。
2.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不同身份和特点的人之间的交流和尊重。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接纳自己的个人特点和身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及尊重他人的能力。
通过各种活动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尊重他人的差异。
接纳自我主题策划书3篇篇一接纳自我主题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接纳自我二、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很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和不自信,难以真正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优点和不足。
三、活动目的1. 帮助参与者认识到接纳自我的重要性。
2. 引导参与者探索自我,发现自身的价值和独特之处。
3. 提供一个平台,让参与者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悟,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4. 培养参与者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心态,促进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具体时间][具体地点]五、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群]六、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接纳自我”主题讲座,讲解接纳自我的概念、意义和方法。
2. 自我探索工作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练习,如绘画、写作、小组讨论等,让参与者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3. 分享会组织参与者分享自己在接纳自我过程中的故事、困惑和收获,促进交流和共鸣。
4. 互动游戏设置一些与接纳自我相关的互动游戏,如优点大轰炸、缺点大改造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1. 签到入场。
2. 开场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3. 主题讲座。
4. 自我探索工作坊。
5. 互动游戏。
6. 分享会。
八、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相关场所。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预告。
3. 邀请相关机构和组织协助宣传。
九、活动预算[列出各项费用明细,如场地租赁、讲座费用、材料费用等]十、活动评估1. 通过参与者的反馈问卷,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收获。
2. 观察参与者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3. 收集参与者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对未来的活动进行改进。
篇二《接纳自我主题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接纳自我二、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和不满,难以真正接纳自己。
这种对自我的不接纳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有必要开展以接纳自我为主题的活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接纳自己主题班会活动
最近,我班级组织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主题班会活动。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自我接纳”。
活动开始前,我们小组成员一起商议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我们决定通过分享个人故事、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
首先,我们邀请了一些同学分享了自己成长中的挫折和困惑,并分享了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接纳自己的。
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和鼓舞,也帮助我们了解到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和挫折,但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便能够克服困难。
接下来,我们开展了一些互动游戏,例如“优点互换”和“祝福环”。
通过这些游戏,我们互相了解并欣赏对方的特点和优点。
这些游戏不仅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也让大家更加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最后,我们组织了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对于“自我接纳”的理解和感悟。
大家积极参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经过讨论,我们认识到接纳自己并不意味着对自身的局限性和缺点视而不见,而是要积极面对并努力改善。
同时,我们还发现,互相支持和理解是实现自我接纳的关键。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和互助。
每个人都值得被接纳和珍
视,只要我们用心倾听和理解,便能让每个人在班级大家庭中都感到幸福和快乐。
接纳自己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并接纳自己的不同。
2.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自己的感受。
3.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不同。
教学准备1.「接纳自己」海报。
2.「我的感受」海报。
3.不同肤色、发型、衣着的人物图片。
4.相关绘本。
推荐:《小葫芦里的绿豆》、《多多教我会生气》、《呗呗学会爱自己》。
教学过程步骤一:呈现「接纳自己」海报。
让学生看海报并解读上面的文字。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个体有其独特之处,并承认和接纳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步骤二:让学生绘制自己的「自画像」。
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肤色、发型、衣着的人物图片,并选择他们喜欢的风格,尽可能地画出自己的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每个人的不同之处,并鼓励他们理解和接受这些差异。
步骤三:呈现「我的感受」海报。
让学生看海报并解读上面的文字。
作为一个孩子,他们也应该学会正视和表达他们的情绪。
教导学生如何使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己的感受,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接纳自己。
步骤四:阅读绘本《小葫芦里的绿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葫芦里的绿豆,他对自己的独特之处感到不满,并试图改变自己。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将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同之处,并导向积极的情绪。
步骤五: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组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经历来互相了解和接纳。
鼓励学生彼此尊重,理解和欣赏彼此的不同之处。
步骤六:阅读绘本《多多教我会生气》和《呗呗学会爱自己》。
这两本书讲述了孩子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接纳自己并找到自己的价值。
学生将能够学会通过积极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并通过理解和接纳自己来变得更加自信。
教学扩展1.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经验来帮助他们接纳自己。
2.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绘本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帮助他们认识到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人和文化。
3.可以通过安排多元文化或多样性教育活动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
中班社会《接纳别人的意见》教案
中班社会《接纳别人的意见》
一、活动目标
1、在情境化学习中体会接纳别人快乐的情绪及行为认知。
2、产生接纳别人的向善欲望,增强社会适应性。
二、活动准备
老奶奶围裙、围巾各一个,PPT一个、视频两段,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三、活动过程
1.观看接纳别人的情境表演。
开场:今天有一位老奶奶送完宝宝上幼儿园回家路上看到什么了?小朋友把老奶奶扶起来,心情怎么样?如果是你看见了你会接纳老奶奶吗?
2.谈话回忆接纳别人经验你接纳过别人吗?
小结:我们长大了接纳的人真不少,接纳别人真的能快乐自己。
3观看PPT学习正确的助人方法。
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怎样接纳他们?展示PPT,讨论,表演。
4.观看雷锋事迹视频。
小结:我们小朋友都非常聪明遇到危险的事情不能直接接纳别人,我们可以找大人来帮助他们。
第11课接纳生命不完美一、活动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情景故事和游戏活动,知道人的生命不可能完美无缺,接纳生命中的不完美。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活动,知道通过积极行动并不断努力,可以弥补生命中的不完美。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讨论等活动,接受面对生命不完美的各种情绪状态,感受勇敢面对、热爱生命的美好。
二、活动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三、活动过程1.热身导入(5分钟)。
(1) 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你对自己的哪方面最欣赏? 哪方面最不喜欢?(2) 出示《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海伦.凯勒的故事。
(3) 说说海伦.凯勒身上最打动你的地方。
(4) 面对生命中的突然打击,好好地体悟海伦。
凯勒的情绪变化,你有什么样的启发?【设计意图】通过海伦。
凯勒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人生不可能是一种限制和阻碍,但是我们可以超越限制和阻碍。
2.体验活动(10分钟)。
活动一:画圆(1)1分钟内,每一个人不借助任何工具,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圈,比比谁画得最圆。
(2)你对自己画的圆满意吗?(3)小结:没有人能够不借助工具画出标准的圆圈,團不圆只是相比较而已。
活动二:圆圈上的创作(1)每一个人在自己原先画的圆圈上大胆想象,画出你的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2)欣赏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3)通过画圆的创作活动,你有什么收获?(4)小结:如果把画圆比作人的生命,那么没有人的生命十全十美。
但是,我们都可以在不完美的生命中贏取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可以在不完美中创造出完美。
3.主题探究(15分钟)。
(1)面对生命中的不完美,我们该怎么办呢?仿照示例,完成填写。
(2)示例:很遗憾:我不敢再公众面前说话幸好:我有父母、朋友我曾经尝试过:在熟人面前说话我现在可以接受:自己暂时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3)同学们仿照示例,完成填写。
总结:接纳生命中的不完美,是自信的表现。
弥补生命中的不完美,是智慧的表现。
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接纳与弥补中成长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想自己拥有的可能有助于减少遗憾的资源,让学生认识到总有一些方法能帮助你减少遗憾。
游戏:YES OR NO
目的:通过同学对身边现象的判断,初步判定什么是接纳。
准备:用两个气球红蓝各一个分别写上YES和NO,划两个同心圆圈。
规则:每班各出5人在于圈外站立,两名同学分别举一个YES和NO 站在两个同心圆圈边缘。
由执行人读接纳与非接纳现象,由游戏参与者做是与否的判定,认为是接纳的站在YES的圈内,想反立于NO 的圈内。
判定错误者出局。
如果10题后无法最终王者则以判定反应慢者即外圈者出局。
人员配备:执行人一名,裁判三名,游戏参与者30名。
判定参考题:
①红红喜欢与他的主要看护人一起游戏和生活
②平平买可乐的钱捐给了地震灾区。
③娟娟一到营区就和安县的小小志愿者交上了朋友
④强强看到小朋友哭的时候,他会专注地看着他,表示关注和同情,还拿出纸巾或手帕给
这个小朋友。
⑤军军因为值日请假请,帮今天的值日同学打扫厕所。
⑥良良在户外玩耍时,成人与他打招呼,他也积极的和成人打招呼。
⑦毛毛看到本班有同学打架,并没过去帮忙,自己就悄悄走开了。
⑧亮亮将生活费借给了好朋友上网。
⑨阳阳看到同学没关水笼头,他一边骂只开不关的人缺德,一边去忙着去参加游戏
⑩林林在家从不做饭洗衣,可在学校里老爱帮助同学。
⑪星宇看到扫过的公区被人扔了垃圾,立即去教育那个爱丢垃圾的人。
⑫成成看到妈妈爸爸生气了,停下电脑游戏开始做作业了。
⑬云云看到本班球赛输给了8班,气得将球用刀划了一道口子。
⑭乐乐在班长竞选中竟然自己给自己投了一票。
⑮天天投了以前打过他的月月的票,帮助他竞选班长
据四川省公安机关通报,成都“6·5”公交车燃烧案已告破。
警方查明,此案是一起特大故意放火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张云良已当场死亡。
6月5日8时许,在四川省成都市三环路川陕立交桥进城方向下桥处,一辆9路公交汽车突发燃烧,造成乘客中27人死亡、74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全力以赴,开展了大量的勘查检验、侦查实验和走访调查工作。
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现已认定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为一起故意放火刑事案件,烧死在车内后部的张云良是故意放火案的犯罪嫌疑人。
警方介绍,今年62岁的张云良是江苏省苏州市人,案发前暂住成都市。
他在江苏原籍嗜赌,长期不务正业。
2006年到成都后一直没有正当职业,主要经济来源靠女儿资助。
2009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张云良遂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
6月4日,其与女儿通话中表示“明天我就没有了”“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等内容。
6月9日,其家人收到了张云良案发前从成都寄出的遗书。
经调查,6月5日7时40分左右,张云良携带装有汽油的塑料桶在9路公交车天回镇始发站上车。
有乘客证实当车辆由北朝南向城内方向行驶至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处时,张云良在车内倾倒所带的汽油,并点燃引起车辆燃烧。
据现场勘查显示,在张云良所坐位置的地板上有汽油向车头方向扩散型流淌痕迹,该区域燃烧程度最为严重,专家组认定为点火区域。
通过现场勘验确认,车辆起火的中心区域只有张云良的尸体,在其尸体旁提取到一枚打火机防风罩。
尸体倒地的姿势和朝向表明,着火后张没有主动逃生意愿。
目前,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正在继续进行事件后续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