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叶宇峰【可编辑PPT】
- 格式:ppt
- 大小:530.00 KB
- 文档页数:88
第三章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一、 射线照相灵敏度概念1.射线照相灵敏度所谓射线照相灵敏度,从定量方面来说,是指在射线底片上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来说,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
灵敏度有绝对与相对之分,在射线照相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缺陷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
此最小缺陷尺寸与射线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
为便于定量评价射线照相灵敏度,常用与被检工件或焊缝的厚度有一定百分比关系的人工结构,如金属丝、孔、槽等组成所谓透度计,又称为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由此得到灵敏度称为像质计灵敏度。
需要注意的是,底片上显示的像质计最小金属丝直径、或孔径、或槽深,并不等于工件中所能发现的最小缺陷尺寸,即像质计灵敏度并不等于自然缺陷灵敏度。
2.影响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因素射线照相灵敏度是射线照相对比度(缺陷影像与其周围背景的黑度差)、不清晰度(影像轮廓边缘黑度过渡区的宽度)和颗粒度(影像黑度的不均匀程度)三大要素的综合结果,而此三大要素又分别受到不同工艺因素的影响。
二、 射线照相对比度1.概念射线照相对比度:射线底片上缺陷影像与其周围背景的黑度差。
可分为主因对比度和胶片对比度。
主因对比度:由于工件厚度差引起的射线片上的黑度差。
胶片对比度:底片上某一小区域和相邻区域的黑度差。
2.影响射线照相对比度因素射线照相对比度ΔDΔD=0.434μGΔT/(1+n)主因对比度ΔI/I=μΔT/(1+n)胶片对比度G= ΔD/ΔlgE取决于:a)缺陷造成的透照厚度ΔT(缺陷高度、透照方向) b)射线的质μ(或λ、KV,MeV)c)散射比n(=Is/Ip)取决于:a) 胶片类型(或梯度G)b) 显影条件(配方、时间、活度、温度、搅动)c)底片黑度D三、 射线照相清晰度1. 概念不清晰度:影像轮廓边缘黑度过渡区的宽度。
射线照相不清晰度包括几何不清晰度Ug 和固有不清晰度Ui 。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3.1射线照相灵敏度3.1.1 射线照相灵敏度评价射线照相最重要的指标是射线照相灵敏度。
所谓射线照相灵敏度,从定量方面来说,是指在射线底片上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来说,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象的难易程度。
灵敏度有绝对与相对之分,在射线照相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缺陷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
此最小缺陷尺寸与射线透照厚度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
象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由此得到的灵敏度称为象质计灵敏度。
需要注意的是,底片显示的象质计最小金属丝直径(或孔径、槽深),并不等于工件中所能发现的最小缺陷尺寸。
即象质计灵敏度并不等于自然缺陷灵敏度。
但象质计灵敏度越高,则表示底片影象的质量水平越高,因而也能间接地定性反映出射线照相对最小自然缺陷检出能力。
对裂纹类方向性很强的平面状缺陷来说,即使透照底片影像质量很高,黑度、灵敏度、不清晰度均能符合标准要求,有时也有难于检出甚至检不出的情况。
这是由于射线透照方向与此类缺陷的平面有一定夹角而造成厚度差减小,以至对比度降低的缘故。
要提高对此类缺陷的检出灵敏度,必须很好考虑透照方向及其它有助于提高缺陷显示清晰度和对比度的措施(如选用适当的胶片、增感屏、透照方式、几何布置、曝光条件及暗室处理等)。
JB4730标准中规定采用金属丝透度计相对灵敏度 %100T d S Amin⨯=(3.1) 式中:S —相对灵敏度百分数d min —底片上可识别的最小线径 T Δ—透照厚度JB4730标准中规定的射线照相灵敏度,是用底片上可以识别的最细金属丝直径或线编号表示影象质量。
在给定工件厚度时,底片可识别的金属丝直径越小,象质指数越大,表示达到的象质水平越高,此时可识别最细金属丝直径d或其min就称为象质计的绝对灵敏度。
对应的最大象质计指数Zmax3.1.2 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射线照相灵敏度是射线底片对比度(小缺陷或细节与其周围背景的黑度差),不清晰度(影象轮廓边缘黑度过渡区的宽度),颗粒度(影象黑度的不均匀程度)三大要素的综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