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引言变异性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酮替芬和氯雷他定是两种常用的药物,分别用于治疗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
本文旨在探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一、酮替芬与氯雷他定的作用机制1. 酮替芬的作用机制酮替芬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能够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气道阻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酮替芬还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高反应性。
2. 氯雷他定的作用机制氯雷他定是一种二代抗组胺药,具有抗过敏和抗炎症作用。
它能够抑制组胺对组胺H1受体的作用,减少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同时还具有抗炎症作用,有助于缓解哮喘的炎症症状。
二、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以下将介绍几项代表性研究。
1.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显示,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且在改善患儿的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方面均有显著效果。
2.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有效缓解气道炎症,减少急性哮喘发作的次数,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相较于单药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
三、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安全性评价1.安全性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安全性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且均为轻微不良反应,多数患儿能够耐受。
2.注意事项在使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时,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用药,避免超量使用或长期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科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用药3~5 d后咳嗽表现均有改善,7~10 d明显减轻,服药2周后咳嗽基本停止。
治疗过程中除1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外,其余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为多,唯一症状就是慢性咳嗽,通常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性过敏史,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医师首先应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要有明确的认识,应仔细地询问病史及过敏史,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早期确诊,正确治疗对降低哮喘的发生率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 A)是支气管哮喘的类型之一,无明显的肺部阳性体征,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
现将我院儿科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门诊治疗的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12岁;病程1个月至2年。
所有患儿发病前均无明显诱因,如刺激性气体、运动、冷空气和上呼吸道感染等。
有过敏史19例,其中湿疹8例,过敏性鼻炎7例,荨麻疹2例,家族过敏史2例。
本组患儿均服用过多种抗生素治疗1~3个月咳嗽无缓解。
误诊为支气管炎25例,上呼吸道感染12例,慢性咽炎3例。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所有患儿均因反复咳嗽就诊,其中刺激性干咳25例,咳少量白色黏液痰15例。
以夜间或清晨咳嗽为主38例,昼夜均有咳嗽20例,咽痒15例,胸闷10例,均无喘息症状。
体温正常35例,余体温在38.5℃~38.9℃;咽部正常10例,轻、中度充血25例,重度充血5例。
两肺听诊31例正常,仅9例呼吸音稍粗糙。
X线胸片检查30例正常,10例肺纹理增粗。
1.3 诊断标准咳嗽反复发作>1月,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症状或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是诊断本病的基本条件;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反应性测定,变应原检测等可做辅助诊断;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20例临床分析儿童咳嗽是常见的症状,常见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
其中,一部分儿童咳嗽发展为变异性哮喘。
本文对12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一、临床表现1.咳嗽特点:儿童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频繁发作,夜间加重。
有时咳出少量白色粘液,咳嗽剧烈时可导致呕吐。
2.喘息发作:儿童在咳嗽后可出现喘息发作,表现为气急、呼吸困难,哭喊时加重。
3.呼吸道感染: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流泪、鼻塞、咽痛等。
4.过敏史:部分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有家族性或个人过敏史,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二、诊断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发作间隔、频率、持续时间、夜间症状等。
2.体格检查:仔细观察患儿的呼吸状况、胸部叩诊、听诊等,以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3.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测试,如肺活量、峰流速等指标,评估儿童哮喘的严重程度。
4.过敏原检测:进行过敏原测试,包括皮试和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儿童是否存在过敏源。
三、治疗1.控制反应性气道炎症:应用吸入类固醇等抗炎药物,减少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和喘息症状。
2.纠正过敏反应:对于有过敏史的患儿,应采取相应的过敏治疗措施,如避免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等。
3.支气管扩张剂:儿童哮喘发作时,可应用β2受体激动剂进行支气管扩张,缓解呼吸困难。
4.免疫调节剂:对于症状严重的儿童哮喘患者,可考虑应用免疫调节剂,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总结: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频繁的干咳和喘息发作。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抗炎治疗、过敏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非常特殊类型,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没有喘息,又名过敏性咳嗽,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疾病。
本人对我院收治的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儿发病年龄为3-6岁18例,7-9岁8例,10-14岁12例,由此可见患儿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其中有婴儿湿疹12例,过敏性鼻炎10例,家族过敏史9例,个人过敏史7例。
所有患儿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秋冬季常见,临床特点为反复咳嗽,抗生素治疗达1个月以上,咳嗽症状无缓解。
常表现为干咳为主或伴少量粘液痰,常在夜间、清晨发作,遇到冷空气、运动或情绪变化时加重,均无感染征象。
体检咽部正常,肺部听诊正常,行血常规及胸片检查都正常。
全部病例在确诊前诊断为支气管炎或咽炎,应用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以及止咳化痰药、中成药无明显疗效;确诊后停用抗生素,均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并辅以左西替利嗪口服。
1.2结果
本组38例患儿经治疗后,19例用药7天内症状完全消失,11例2周内症状完全消失,8例1月内症状完全消失。
2讨论
2.1发病机制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多
数人认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典型哮喘都存在着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发病机制是非常相似的,只是严重程度不一或病程进展阶段不同,是由嗜酸性粒细胞在内的多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仅仅刺激气道粘膜表面,临床上即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发生显著气道炎症,可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则表现为喘息。
某些致病因子刺激气道上皮下的咳嗽受体,通过迷走神经直接引起咳嗽或通过局部支气管收缩间接引起咳嗽且气管迷走神经感受器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引起顽固性咳嗽。
还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是大气道狭窄,临床上出现咳嗽而没有喘息症状。
另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喘息阈值高于典型哮喘,这也是咳而不喘的原因。
2.2治疗方案(1)吸入治疗是儿童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局部吸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哮喘受累的气道,其特点为小剂量药物即能起到全身大剂量用药的同样效果,还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局部抗炎作用强,起效速度快,使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
硫酸沙丁胺醇是β2受体激动剂,除直接兴奋气道的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外,还可增加气道粘膜纤毛活动度,促使管腔分泌物清除,并可抑制内源性致痉物质的释放和内源性介质引起的水肿,减轻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首选药物,其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糖皮质激素能增加环磷酸腺苷合成,阻止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缓发介质的释放,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生成,降低了支气管扩张剂和口服糖皮
质激素的使用率,安全有效且对儿童生长发育无影响。
(2)抗组胺药物:左西替利嗪为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具有较强的抗h1受体作用,还具有抗变态反应机制,能抑制气道以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反应,抑制迟发相哮喘反应和增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扩张作用,无镇静、嗜睡等中枢系统副作用,无致心律失常作用。
2.3预防措施一方面要对患儿家长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调动他们的抗病积极性,对该病有充分的认识,才能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药物。
只有坚持规律用药达足够疗程,并能定期随访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症状,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发展成典型哮喘;同时要让患儿家长指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是增强哮喘患儿身体素质、增加肺通气功能和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方法之一。
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肺功能,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气道的抗炎症和耐寒能力,还可以刺激机体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食欲和增强战胜哮喘的信心。
另一方面作为临床医生首先应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对其有高度的警觉性,并且熟练掌握诊断标准,认真观察,详细询问病史,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对长期咳嗽用抗生素,止咳药物不能缓解的疑似患儿,应及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必要时行变应原实验及肺功能检查,从而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早期诊断率,做到早期治疗,有效预防典型哮喘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