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温度计、熔化、凝固
- 格式:doc
- 大小:936.00 KB
- 文档页数:12
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2012年中考物理全攻略(考点扫描+经典例题 +课堂练习+专题训练 )(五)——热和能第一部分 温度计 熔化和凝固 (附答案)一.考点扫描◎知识结构物态变化⎩⎪⎪⎪⎨⎪⎪⎪⎧ 温度⎩⎨⎧定义、单位温度计⎩⎪⎨⎪⎧ 原理使用方法熔化和凝固⎩⎪⎨⎪⎧熔化⎩⎪⎨⎪⎧ 定义熔化吸热凝固⎩⎪⎨⎪⎧ 定义凝固放热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考点一 温度计1.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
2.摄氏温度的规定:以一个大气压下____________的温度为0 ℃, ______的温度为100 ℃,在0 ℃到100 ℃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______________。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观察温度计的______和________。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或_______。
(3)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候一会儿,待示数______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______。
5.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 ,主要是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范围来确定的,分度值为______ ,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程度.体温计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所以温度计可__________读数.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________。
温馨提示1.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很多时候容易漏 掉“液体”。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必须认真掌握,是常考知识点。
考点 二 熔化和凝固6.物质由______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_____变为_______的过程中叫凝固.熔化过程要_____热,凝固过程要___热.7.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_两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___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如冰、海波、石英、水晶及各种金属.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_______ ,没有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8.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_______。
9.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能继续______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_______;能继续_______。
温馨提示1.熟记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2.理解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多数情况易忽略“继续吸热”而出错。
二.经典例题例1. 如图,A、B、C、D、E、F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解析:图中A所示,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B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被测液体中;C所示,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D是正确的.E所示,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这是错误的.F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不正确,让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答案:D例2.(2011·潍坊)如图所示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解析:甲图线中有一段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这是晶体的熔化图线;而丙图线有一段放出热量而温度不变的过程,这是晶体的凝固图线;乙图线是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属于非晶体的熔化图线;丁图线是放出热量温度逐渐降低,属于非晶体的凝固图线,因此只有选项B正确.答案:B例3. (2011·无锡)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只有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所以C项正确.答案:C例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
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解析:冰熔化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0 ℃;二是周围的温度比0 ℃高.冰的温度比0 ℃低时,冰吸热升温,但不会熔化;周围温度不比0 ℃高时,0 ℃的冰不能从周围吸热熔化.本题的试管放在烧杯中,对烧杯加热的结果:烧杯内的冰吸热熔化,当烧杯内的一部分冰熔化,烧杯内为冰水混合物时,它的温度保持为0 ℃不变,大试管放在烧杯里,周围是温度为0 ℃的冰水混合物,大试管内的冰不能从与它温度相同的周围吸热,所以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选项C正确.答案:C例5. (2010·河池)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解析:晶体熔化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由图知该种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C段表示其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继续吸热且温度不变.第10分钟物体刚熔化完,是液态,所以选C.答案:C三.课堂练习1.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实验,以下实验步骤的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
A.让温度计与被测水充分接触B.当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数据C.估计水的温度D.取适当的温度计E.取出温度计2.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3.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欣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4.。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5.(2010·乌鲁木齐)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沥青B.冰C.玻璃D.石蜡6(2011·北京)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湖水表面结冰D.水沸时水面出现“白气”7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可以像体温计一样,离开被测物体读数B.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C.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物体的热胀冷缩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8. (2011·乌鲁木齐)小华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对某物质均匀加热,熔化过程经历了6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该物质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温度值如图所示.(1)这种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___℃.(2)该物质完全熔化后停止加热,此后,物质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______热量.9.如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EF段呈液态,温度不变B.晶体在FG段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上升C.晶体在FG段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不变D.晶体在GH段呈现固态,温度不变10. (2010·荆门)下图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1)图乙是冰(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四.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无锡)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受温暖舒适的室温2.(2010中考变式题)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中,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3.(2010中考变式题)南极科考队员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A.沸点低B.凝固点低C.密度小D.比热容大4.(2012中考预测题)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5.(2010中考变式题)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图中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6.(2012中考预测题)冬天,放在室外的木头、铁块和冰块温度最低的是()A.木头B.铁块C.冰块D.温度相同7.(2012中考预测题)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没有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8.(2011·济宁)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9.(2012中考预测题)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A.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10.(2010中考变式题)下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11.(2012中考预测题)冰的质量一定增加的是()A.-10 ℃的冰投入1 ℃水中B.-10 ℃的冰投入1 ℃空气中C.-2 ℃的冰放进0 ℃的水中D.0 ℃的冰放进0 ℃的空气中12.(2010中考变式题)海波的熔点是48 ℃,那么48 ℃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以上都有可能13.(2011·安徽)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A.在-268 ℃时氢是固态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15. (2012中考预测题)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16. (2012中考预测题)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A.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17. (2012中考预测题) 冰的质量一定增加的是()A.-10 ℃的冰投入1 ℃水中B.-10 ℃的冰投入1 ℃空气中C.-2 ℃的冰放进0 ℃的水中D.0 ℃的冰放进0 ℃的空气中18. (2012中考预测题)下列所列的各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268 ℃时氢是固态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二、填空题19.(2010中考变式题)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20.(2011·广东)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形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的时间是________min.21.(2010中考变式题)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内能逐渐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2012中考预测题)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23.(2011·河南)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2)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 min比最后2 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________(填“强”或“弱”)造成的24.(2011·黄冈)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你的猜想: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