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0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圣才出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0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圣才出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0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圣才出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0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圣才出品】

第10章卢梭的教育思想

1.试析卢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答:(1)卢梭教育思想的特点

①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揭示教育。卢梭认为人天生具有自爱心与怜悯心,教育的作用只是顺其自然,发挥这份自爱心与怜悯心,同时注重良心的作用,用良心将自爱心与怜悯心结合在一起。

②提出独特的自然教育理念。卢梭所主张的自然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归于自然”,主张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回归于保持完整的大自然,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因此15岁之前的教育必须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中进行;二是“消极教育”,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天性,顺应儿童身心的发展秩序,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只须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

③提出与公民教育对立的“自然人”的目标。“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又是自由的人,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具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这区别于传统的公民教育培养目标,但是到后期,卢梭也开始提倡公民教育,着重于爱国主义的教育,强调其忠诚感,对“自然人”进行了一些补充。

④提出别具一格的分阶段教育。将自然人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按照年龄划分,针对每一阶段提出培养的目标和方法,采用具体的内容,渗透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从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入手,使每一阶段的教育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外还着重提倡女子教育。

(2)卢梭教育思想特点的形成原因

①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卢梭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相联系的。18世纪的欧洲还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大多数国家仍然因循守旧,利用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残酷统治,用封建思想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性以阻止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②宗教思想的压制。自由、民主的资产阶级思想被斥为异端,往往刚刚出现就被压制、消灭。此外,宗教思想也居于统治地位,不容其他学说的传播,实施宗教教育残酷的压制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儿童的成长。

③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对人们的思想起了启蒙的作用,对社会的主流思想起了挑战作用,也使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在这种情形下,卢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他对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主义教育,疾之如仇,无情地揭露了其压抑儿童个性的种种弊端,要求加以根本改造。

2.试析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答: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自然教育思想是他教育理论的集中体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强调教育要以人的自然发展为中心。自然教育的体系主要包括:

(1)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自然的状态”在教育上侧重指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生的能力。卢梭认为,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因此15岁之前的教育必须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中进行。

综上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就是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

②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自然人”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公民”、“国民”概念来说的。“公民”与“自然人”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仰赖于专制社会,失去了自身的独特价值。

第二,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

第三,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而国家公民在社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他被囿于他的职业而失去自由。

第四,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这也与现行教育培养出一批靠他人劳动为生的人不同。

③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a.正确看待儿童

卢梭主张应当正确认识儿童,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去替代儿童的思想和感情。他呼吁人们既不要把儿童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他作为成人的玩物。

b.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卢梭反对在儿童的心灵成熟之前就向他们灌输种种本是要求于成人的东西,以免摧残儿童的心灵。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就是所谓“消极教育”。但消极教育并非无所作为,还有两件事要做:一是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二是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同时,卢梭也注意到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要求因材施教。

(2)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意义

①卢梭主张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的发展,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

特点,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自然的教育基本原则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施教。这确立了一种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影响了几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奠定了欧美新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

②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就是要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卢梭所提出的“自然人”实际上就是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他在这个问题的论述中所包含的重视普通教育、反对等级教育,强调手脑并用、身心两健,培养独立判断力和适应能力等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是教育思想中的宝贵理论财富。

③卢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并以此为标准批判了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的荒谬,倡导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他对封建教育腐朽性的揭露切中时弊,对新教育所提出的设想则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对整个欧洲,对后世的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美各国的教育家都在研究、实践、修正和丰富卢梭的教育思想,新的儿童观被广为普及。卢梭提出的研究学生、研究儿童的号召,也一直是19世纪乃至20世纪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3)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局限

卢梭作为一个18世纪的欧洲思想伟人,其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当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既有一些落后的、相互矛盾的和主观臆测的东西,也有某些以偏概全的推论。但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的教育思想却是富于革命性的,并给后世教育以重大启发。

简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backtonature)。“自然的状态”在卢梭关于人类不平等和国家的起源学说中固然是指人类的史前时代,但在教育上更侧重指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生的能力。它与人类的“自然状态”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因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恶丛生。因此,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一方面,他认为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中。另一方面,卢梭还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回归自然”。他说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卢梭为之呼吁的“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其危害人性的教育发出的挑战,“回归自然”、遵从天性,就是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 卢梭注意到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要求因材施教。他指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它。这个理论在当今教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课程再三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要因材施教,要抓住其闪光点,创设情境,极力弘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卢梭还十分重视受教育者的实践行为,他认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书本知识基教育者的口头训示即“填鸭式”的教育是毫无效果的,重要的是要身临其境,身体力行。其次,他十分推崇自由,强调要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这一点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总的说来,卢梭的思想是先进的,但也存在某些历史局限性,有的观点比较矛盾甚至偏激,但至今仍闪耀着光芒。总之我们在理解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内容时必须同时体会到他的激进的启蒙思想。进入十九世纪下半叶之后,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儿童心理特征的逐步了解和认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已不再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不重要,反而正是以卢梭等人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家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西方国家在形成崇尚自由、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教育风格方面奠定了基础。

对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

对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 让·雅克·卢梭,是法国18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动荡不安,四处流浪。在流浪生活中,通过自学获得渊博的知识。长期艰难的流浪生活,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看到人民所遭受的痛苦与不幸,对此深表同情,又亲身感受到社会不平等所带来的屈辱,因此对巴黎上层社会生活的豪华奢侈与虚伪无耻,表示了极大的轻蔑与愤恨。 卢梭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著作。他的这些著作极力抨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并寻求克服不平等的办法。在其诸多论著中,尤以提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爱弥尔》振聋发聩。《爱弥尔》一书,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深刻的领悟,既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引导了西方教育的现代发展方向,又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开浪漫主义写作风格的先河。 他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的自然教育论及其思想完成了教育中儿童观的革命,使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重提卢梭的教育思想,是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观点、主张对我们当今教育理论和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改革实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教育思想内容 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归于自然”,不仅是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帝创造万物,都使为善;而人滥于施为,便成为丑恶的了。”?仲”所以,要想造就理想的人,就要推行自然主义的教育。他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协调自然、人为和事物这三种教育的关系,使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适应于自然教育,即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的天性,而不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标——归于自然,成为自然人。 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既不是帝王贵族,也不是亿万富翁,所有的人生来都是赤条条的一无所有,都要遭遇人生的苦难、忧虑、疾病、匮乏以及各种各样的痛苦,最后注定都要死亡。做人的意义正在于适应这种种境遇。所以,真正的教育就是教他按他的本性生活。2.教育目标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体现在培养目标上,便要求教育培养自然人。卢梭反对封建教育所培养的王孙公子和显宦达官,他所理想的自然人是身心调和发达的人,不同于公民。这种自然人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良心畅旺、能力胜强;能适应各种客观情况发展变化的需要;不固

卢梭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卢梭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与其的行为、性格, 尤其与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生性爱好自然,行为不拘,一生只受过2年正规教育。但他善于学习, 与一些社会名流交往, 深受影响, 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 所有社会的压迫和腐败, 都是由于文明进化; 科学徒示人以技巧, 而艺术则只召人以浮华,剥夺人类心灵的自由和本性的发展,因此科学和艺术的进步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愉快, 却足以使道德堕落。他还认为,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实在于文明的进步。他指出, 在原始社会,人类不平等的程度极小,而在所谓文明发生之后,不平等的程度加深了,尤其在私有制产生之后, 为了保护私有制, 人们定出法律和道德规范, 名义上是人类行为的共同准则, 实际上则强者压服弱者的工具。因此, 要减轻人类的不平等,只有回归自然,服从自然的法则,脱离社会的约束。他教育遵循自然的著名思想, 就是其社会政治和哲学观点的具体体现。 卢梭主要政治著作是《民约论》,主要的教育思想著作是《爱弥尔》, 而《忏悔录》则是其自己的传记体小说。因此, 从《爱弥尔》中, 我们可以看到卢梭闪闪发光的教育思想。其中, 也蕴涵着他在学前教育课程方面的真知灼见。 1.教育思想 卢梭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应自然, 以儿童为本位。他在《爱弥尔》中开宗明义地说, “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边坏了。”他认为,人性本善,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内在欲望而行动, 不必加以干涉。一旦受了社会认为的干涉,儿童极易产生不自由、不平等, 甚至产生罪恶。所以他极力主张, 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 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返自然, 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人类的影响。换言之, 教育要发展儿童天生的禀赋,应使儿童有自然的生活,

浅谈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浅谈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概述了卢梭家庭教育思想的渊源,并结合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尔》及《社会契约论》就其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卢梭认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主张父母重视家庭教育,提倡家庭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对以后的教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对我们认识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卢梭;《爱弥尔》;家庭教育 让·雅克·卢梭是法国18世纪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爱弥儿》通过对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发展和教育情况的论述,系统而详尽地反映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他新颖而独特的见解如同一块玉石,投入了封建社会的浑水中,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涟漪,对当时的封建势力和经院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贯穿了《爱弥儿》全文。“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叫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1由此可见,卢梭认为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儿童出生之后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因此,他认为儿童接受“人的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 关于教育的概念,《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认为:“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有计划地形成学生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与德育同义。”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层单位。家庭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或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2它既包括长辈对后辈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也包括了后辈对长辈以及同辈之间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而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思想渊源 (一)社会背景 十八世纪的法国流行的还是强迫儿童服从权威,强调机械记忆、利用体罚来恐吓儿童的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评析

[收稿日期] 2003-4-30[作者简介] 黎 军(1964-),男,甘肃天水人,副教授,博士。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评析 黎军,张大玲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关键词]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教育思想;评析 [摘 要] 卢梭是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自然主义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其自然主义教育的主要 表现有: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反对教条主义,注重行以求知的教学方法。卢梭作为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的巨人,其理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G 40-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03)06-0081-05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 ousseau πs N aturalism Thought LI Jun ,ZHANG Da 2ling (School o f Education ,Lanzhou Univer sity ,Lanzhou 730000,China ) K ey w ords :R ousseau ;naturalism thought ;educational thought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Abstract :R ousseau is an epoch 2making education thinker and naturalism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and core of his educational thought.This article not only analyses philos ophical foundation ,intension ,presentation of R ousseau πs naturalism thought deeply ,but als o evaluates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his thought and in fluence objectively.It als o points out the realistic meaning of his naturalism thought. 自然主义教育是卢梭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 贯穿在他的教学巨著《爱弥儿》一书中。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提出被看作是在教育界进行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不仅给他同时代,更重要的是对后代的教育工作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一、自然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黑格尔曾说,休谟和卢梭是德国哲学的两个出发点。卢梭的自然教育是从他的自然主义哲学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由于上帝的恩赐使人类生而禀赋着的自由、理性和良心,便构成了善良的天性。自由是人最可贵的本性,但若缺乏理智的选择而搞意志自由,就会放任自流造成罪恶。这就需要理性加以指导,促使自由成为善 性。但在自然状态下,人的理性常常受欲望和私利的引诱与蒙蔽,因此需要良心来统率。良心是人关于善恶的自然感觉,是“在我们内心深处有着关于正义和道德的先天的原则;凭着这个原则,我们便 判断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善恶”,〔1〕 是天赋的道德,是人们行善去恶的神圣本能。他“永不欺骗我们,是人类真正的指导者。……服从良心就是服从天性 的指引,他是不须担心误入歧途的。”〔1〕 但是良心的信条不是判断而是感情,是内在与天性之中的。自爱和爱他变成为良心的内容。自爱永远是善的,是自然律的第一条。将爱己之心扩展到爱别人,就变为道德。这种道德在人人心中都生着根。因为人人天性善良,在天性上是平等的。 康德给卢梭天性哲学以高度评价:“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则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11月 JOURNA L OF S OUTHWEST J I AOT ONG UNI VERSITY N ov.2003第4卷 第6期 (S ocial Sciences ) V ol.4 N o.6

外国教育史讲义8——卢梭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8——卢梭的教育思想17世纪中叶,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议会制度获得比较健康的成长。同一时期的法国却处在封建统治的高压下。路易十四坦言“朕即国家”,充分显示了专制暴君的淫威。波旁王朝的王权和天主教的神权,陷法国于天昏地暗。当时,法国居于第一和第二等级的僧侣和贵族,虽不足全国人口的1%,却垄断着全国绝大部分的土地和财富。无怪乎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逃居英国时,盛赞英国是“理性畅行无阻之邦”、“酷爱自由之国”。 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更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跃进,英国国力蒸蒸日上。相形之下,法国则瞠目其后。 18世纪中叶,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和商业已有很大发展,新的生产力和在封建制度内部发展起来的新的生产关系与旧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力量渐趋壮大的资产阶级对受封建统治者遏制的现象日益不满。农民破产,被迫成为游民、乞丐,盗匪猖獗。广大群众对教士的懒惰、荒淫、腐败充满痛恨。法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集中表现为以资产阶级为首的第三等级(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农民)与特权阶级’(教士、贵族)之间的矛盾。新兴资产阶级与城市工人、市民是被剥削的第三等级,他们没有政治权利。无比尖锐的阶级矛盾使法国大革命一触即发。 当时法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腐朽,但旧制度的得益者不肯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变革已不可避免。社会变革一般需要思想、舆论上的准备,因此,思想革命往往是政治革命的先导。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作为革命前奏的启蒙运动兴起了。 在这一时期,法国先后出现了一批勇敢的思想家,他们猛烈抨击旧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勾勒未来新制度的蓝图,唤醒、启蒙人们为推进社会的变革而奋起斗争,这场新思想运动史称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以伏尔泰为泰斗,以狄德罗、爱尔维修、卢梭等人的百科全书派为骨干,高举理性、自由、人权、博爱的大旗,向权威、神学、专制、愚昧提出挑战,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伦理、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性的风暴,使一潭死水的法国社会激烈震荡起来,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鸣锣开道。 启蒙思想家在抨击旧制度的同时,也抨击旧的教育制度。在构想未来新制度的蓝图时,设计了新的教育制度。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在18世纪中期倡导自然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培养反封建的新人。它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新教育和旧教育的分水岭。 第一节生平和主要著作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1712年6月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由于母亲早逝,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很深。 10岁时,父亲因与一个贵族的纠纷而被迫远走他乡,他被舅父送到日内瓦郊外随一位牧师学习。他从小喜欢与村童一起在大自然中游戏活动,养成了爱好自然的天性,并孕育出他崇尚自然的思想。 1724年,卢梭开始学习律师、公证业务,后又转学雕刻手艺。由于匠师的虐待,16岁的卢梭弃业出走,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在法国开始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期间,卢梭对贫苦人民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表示深切的同情,同时又阅读了欧洲各国思想家的著作,从中汲取了思想养料。 1740年(28岁),卢梭在法国里昂修道院马布里大主教家里担任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尽管担任家庭教师只有一年时间,但却使卢梭对教育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此后,卢梭来到巴黎,他不仅与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相识,而且成为“百科全书派”的一个成员。这使他形成了新颖的社会政治观。 1749年(37岁),卢梭步行去巴黎郊外看望被囚禁在监狱里的友人狄德罗。他边走边读杂志,看到第戎学院刊载的有奖征文《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伦俗》,读后若有所悟。在狄德罗的鼓动下,卢梭很快就完成了应征论文。在论文中,他论证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并未提高人类的品德,反而使社会道德堕落。卢梭的应征论文由于立意新颖而获得头奖,一举成名。1753年,卢梭又以一篇题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论文参加征文。两年后,这篇落选论文在社会上却获得了极大反响。在这篇论文中,该文犀利地指出,人类在原始社会是平等和自由的,是私有制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最后形成暴君独裁统治。因此,私有制是封建社会一切罪恶现象的根源。只有消灭封建制度和教会特权,人们才能平

卢梭教育思想的内涵

卢梭教育思想的内涵 摘要:爱弥尔诞生两百多年以来,有关卢梭教育思想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卢梭崇尚自然的教育思想,赋予主人公爱弥尔幸福的童年、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等为人欣羡的人生财富。他对教育的态度与毕生追求平等、自由的主张保持一致,尽管受到其所处历史阶段的限制,对一些问题的考虑存在缺陷或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他对人类教育事业的启示作用经久不衰。呼唤爱弥尔,期待最好的教育。 关键词:教育目的;现实意义;历史局限 作为十八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深切地体会到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由第一、二等级的僧侣和贵族统治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严重阻碍资产阶级的蓬勃发展,他呼唤人的自由、平等,重视人的本性、价值,主张教育应当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天性、符合自然的生长规律。《爱弥尔》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并被认为是两部最有价值的教育著作。作者在书中所描绘的乌托邦式的教育充满诱惑,爱弥尔在其中成长为一个气质清新、心地自由而无杂念、适应能力强的健康形象。呼唤这样的爱弥尔,呼唤所有的儿童能像书中描述的那样得到顺应自然生长规律的、自由的教育。 一、卢梭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依据生长的自然规律划分的四个教育阶段 由于相信来自于上帝之手创造的人都是原本善良的,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顺应人性善的天性,依据自然规律对儿童进行教育。教育应当配合孩子天性的发展,符合其发展情况,在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针对其不同的成长需求给予相适应的教育,不可逾越每个教育阶段,揠苗助长只会破坏孩子的成长轨迹,应当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欲速则不达。这种教育理念对当下的家长望子成龙、急于求成、使孩子超越特定发展阶段的存在误区的教育观念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和意义。 卢梭将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第一阶段的幼儿期从出生到2岁之间,此时的幼儿最为柔弱,生长力旺盛,只能用哭喊的方式表达各种需求,任何的伤害都可能使其生命和健康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第二阶段的儿童期从2-12岁,儿童阶段的孩子只记得事物的声音、形状、感觉,却没有对事物有确切的观念和认识,不懂得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获得的全部知识还属于感觉领域,还未进入理解的范围。因此,卢梭主张此阶段的教育以感觉教育为主要内容。第三个阶段为少年期,自12-15岁,被认为是能力增长的速度超过自身需要的阶段,在上一个阶段感觉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理性。最后一个阶段从16-20岁为青年期,这是青年人情欲发动并开始意识到社会关系的时期,渐渐产生道德意识,用与别人之间的关系来研究、认识、了解自己。因此,青年期应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主。 (二)教育应顺应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

卢梭的教育教学思想

卢梭的教育教学思想

————————————————————————————————作者:————————————————————————————————日期: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爱弥尔》是其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代表作品。 1、论人的天性 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不良导致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的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事物的教育我们对他也只具有一部分的势力;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支配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的区别,以至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因此,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1)婴孩期(出生—2岁)。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2)儿童期(2岁—12岁)。这一时期是“理性的睡眠时期”,以感觉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另外,仍应继续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康身体。他认为,“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主张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儿童的触觉、听觉、视觉等。反对这一时期让孩子读书。在他看来,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他假想的受教育对象—爱弥尔长到12岁还不知道什么叫书。

最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教育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看起来一件件小事或一件件繁琐的平凡事、调皮事、捣蛋事、认识糊涂的事、行为偏差的事,都可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都是大事,都要悉心研究,高度重视。小事处理得当,引导得好,就能构成育人的大文章。 读了于漪老师主编的《心灵的对话——我和我的小天使》,感受颇深。书中针对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学习、生活展开探讨,许多教师觉得艰难、困惑难以解决的问题;许多家长虽用心良苦,却又往往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书中的每一位作者都用第一人称写出了自己教育或教学的真切体验,内容具体,实在。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阐发育人的道理。读着读着,你会觉得书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似曾相识,有的就好像发生在家里,发生在学校,发生在教室。家庭里的、师生间的、同学间的、亲友间的;学习的、考试的、生活的、思想的、性格的、习惯的,五花八门,林林总总。有的曾使您焦虑;有的曾使您困惑;有的曾使您烦恼;有的曾使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罢掩卷,你会受到启发,会发现更佳更妙的方法来赢得学生的信赖,赢得学生的心。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是其中一篇《成为孩子们的朋友》的引言。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怕于跟孩子接触,懒于跟孩子沟通的现象也有,这样就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当然也做不了他们的知心朋友。而作者潘老师(还是一位男老师)为了缩短与孩子们的距离,主动和孩子们做游戏、邀请孩子们到他家作客,他的这些做法,正努力改变着长久以来教育工作者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孩子们觉得和老师在一起是件快乐的事情,老师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更是件快乐的事情。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的宫廷学校。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 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办理。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 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5.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和角力。A.游泳B.射箭C.投标枪D.击剑 6.苏格拉底法也称为()。 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 7.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 A.阿卡德米学园B.吕克昂学园C.雅典大学D.亚历山大大学 8.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 A.教堂 B.修道院 C.学院 D.学校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A.禁欲 B.苦行C.修行 D.行善 10.弗吉里奥是率先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其思想大大受益于古罗马的一位教育家,这位教育家是() A. 昆体良 B.奥古斯丁 C.西塞罗 D.格里诺11.教育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母育学校》 D.《论天赋才能的培养》 12.17世纪初,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哲学家是() A.洛克 B.弥尔顿 C.培根 D.裴斯泰洛齐 13.16世纪之后,英国初等教育由()掌管。 A.天主教教堂B国家政府 C 罗马教堂 D 国教会 14.培根以提倡()和科学教育而著名。A.普及教育B.自然科学C.要素教育D.古典教育 15.裴斯泰洛齐认为初等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 ) A.道德教育 B.要素教育 C.自然教育 D.智育教育 16.教育史上,首创“没有书本的学校”,被人们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为()

谈卢梭的教育思想

浅谈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心理学院傅樊 学号2009213717 著名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的观点。在这本书中,他主张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反对压抑个性。 总的来说,在《爱弥儿》中,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首先,对于婴儿期,他主张婴儿应该由父母教养,要进行体育锻炼,卢梭反对溺爱儿童。在幼儿期的儿童,卢梭主张进行感官教育。另外,他还提出了智育教育。他认为,教育应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对于十五岁以后的青少年,他主张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此外,他主张对成年后的男女青年进行爱情方面的教育。虽然,从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他将体育,智育,德育分为几睂阶段来教育显得不科学,但是他的观点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卢梭认为,凡是出于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这点反应了他的性善观。换句话说,他认为,人是一个善良的自然状态,天生如此。一个人出生后,如果不顺应自然和天性,他便会在社会中慢慢变得与自己的天性渐行渐远。 从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出发,我想谈谈,他阐述的关于教育的两个方面。 首先是德育方面。他认为人天性是善良的。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纯净的,没有杂质,我们拥有那个人类起始就有的美好的品质,善良,快乐,乐观,自由。我们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身边的人以及陌生人。我们内心的那种善良让我们总是快乐地向善。没有猜忌,冲突,贪婪,暴力等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份美好,我们总会倾向于让这个世界更和谐更美妙。所以卢梭主张,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建议去乡村,也就是安宁,祥和,淳朴的地方。这样,一个孩子在年少时更多的接触便是大自然,而不是尘世的虚浮,这种大自然的陶冶也会对他的将来产生好的影响。 卢梭强调一个自然状态下的人的是没有“你我”之分的,他们有自己想要的并努力去追求,但是他们的欲求只是限于他们力所能及的;他们善于自我保护,但不会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在那样的世界里,就好比中国古代的一个田园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相亲相爱,没有敌视,仇恨,嫉妒,算计。 其实,是在智育方面。卢梭认为,孩子的成长有不同的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能任意打乱孩子的成长次序,否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其实反思我们现在的一些教育,很多家长总是不断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两门语言,有些学校过分重视成绩,让学生学习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知识,其结果只能是很多孩子被迫去学习他们并不感兴趣的特长,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在早期的成长中,不仅没学会两门语言,相反,连一门语言也没有学好,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也过于机械化,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没有很好的理解,创新意识也被无形的扼杀掉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再来看卢梭的观点,他反复强调,儿童天性中包括自由,理性和善良。他们具有纯真的天性,他们的成长应该是在适当的年龄学习适当的知识,在大自然中去捕获他们所缺乏的知识,慢慢体会和成长。就像爱弥儿那样漫步于乡间小道,流连于湖光山色,吸吮天地之精华,回归自然,去学习,去锻炼。 看了这本书后,我对卢梭的自然教育观最大的感悟是,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天性,要尊重他们,让他们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条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外国教育史论文(单周) 东北师范大学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影响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生姓名:刘伟 学号:2011013202 指导教师:李娟 完成时间:2013年9月23日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一、卢梭简介: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二、人生经历决定思想认识: 卢梭的早年十分悲惨,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卢梭10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儿子。1728年卢梭16 岁时,只身离开日内瓦。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曾走遍全瑞士,到过法国许多地方,从事过各种职业,如仆役、私人秘书、家庭教师和乐谱抄写员等。在流浪生活中,他阅读了洛克、莱布尼茨、笛卡儿等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自学了数学、史地、天文、生理、解剖等科学知识,还掌握了拉丁语。1742年在巴黎结识了许多著名的启蒙学者,如狄德罗、伏尔泰、霍尔巴赫、达郎贝等人,并参加了为《百科全书》撰稿的工作,成为“百科全书派”的重要成员。后因在政治、哲学和文化观点上的分歧,终于和百科全书派决裂了。1749年法国狄戍学院发起有奖征文活动,题为《科学和艺术

的进步对于道德的影响》。卢梭应征撰文,获得奖金,荣登榜首,论文题为《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俗》。他对所提出的问题持否定主张,认为科学、文学和艺术是道德的最恶的敌人。1755年又响应狄戍学院第二次征文,撰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但没有获得奖金。文中进一步阐述了第一篇论文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的、平等的,在道德上是善良的,由于出现了私有制,才产生了种种不平等,不自由的现象,并把人心变恶。1762年先后发表《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或论教育》。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提倡民主、否定王权神授论,成为法国大革命中大多数领袖的圣经。《爱弥儿,或论教育》是一部小说体裁的教育著作,反对经院主义教育,提倡自然教育。这两本书使卢梭名声大振。但由于触犯了天主教会和专制政府,书被查抄并被当众烧毁。卢梭本人也被迫逃亡国外。1770年重返法国,在巴黎附近的乡村定居,撰写自传体著作《忏悔录》,总结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抱负。1778年病逝。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符合自然要求的“自然人”。自然人不是原始社会的野蛮人,而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他体魄健康,心智发达,道德高尚,处事干练。他完全可以适应变化发展的客观环境,不必固定于某一特定的地位、阶级或职业。他绝不是寄生坐食而行为邪恶的暴君和歹徒,而是一个消除传统偏见,能够从事生产劳动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卢梭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卢梭的教育思想 (二)卢梭的教育思想 1.论人的天性 在人性论问题上,他认为人性善,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存在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他的性善论与宗教的原罪说针锋相对,充满着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他同其他启蒙学者一样,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持感觉论观点。 2.自然教育理论 他的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back to nature)。他从儿童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他说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只有三种教育圆满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无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为的教育靠拢,只能是后两者向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因此,教育“归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能是良好有效的教育。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这个概念不同于“公民”或“国民”,“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平等的、自由的、自食其力的、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在方法上,首先要正确看待儿童,不要把他们看成是小绅士、小大人,看成上帝的产物、成人的玩物。其次要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就是所谓的“消极教育”,但并不是不教育,而是要观察自由活动的儿童,了解他的自然倾向和特点;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在自然教育的实施上,他分为婴儿期教育、儿童期、青年期、青春期四个时期,还提出女子教育问题。 3.公民教育理论 卢梭又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的思想家,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他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改变现存制度及其教育,主张国家掌管学校教育,“设立一个最高行政院为教育的最高管理机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三)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目的 他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思想有其独特的丰富内涵。首先,在他看来,每个人生来就有天赋的潜能,都要求和可能得到发展;其次,

谈对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

谈对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 侯静卢梭,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资产阶级教育家。他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的自然教育论及其思想完成了教育中儿童观的革命,使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现代教育派把他奉为自己的祖师爷。重提卢梭的教育思想,是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观点、主张对我们当今教育理论和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改革实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建构于其自然教育理论基础之上,强调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倡导德育过程遵循自然,尊重德育对象的个性,提倡行为实践,反对说教训诫,对今天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仍具有重要 指导意义。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人” “自然”一词,在卢梭看来,主要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原始倾向,外界不强加干预、没有人为的约束、塑造。涉及到教育,“自然”即是儿童的天性。那么教育为什么要适应自然呢?依照卢梭的说法“凡是出自造物主手里的东西都是好的,一转移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不了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的快乐的凡人还弱”。“不按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他认为人的堕落是腐败社会造成的,人是自然的学徒,自然的学徒是不需要老师的,平庸的老师只能限制他们的智力,把他们束缚在教师自己的狭隘能力的范围之内。

卢梭在自己所著的《爱弥儿》中提到:当爱弥儿(卢梭假设的一个教育对象)能识字读书时,让他看的第一本书应是《鲁滨逊飘流记》,卢梭认为鲁滨逊就是“自然人”的典型,他说:“鲁滨逊在荒岛上,失去了伙伴的帮助,没有技术工具,仍能找到食物,保全生命,而且过得相当舒适”,“我使爱弥儿一心向往着鲁滨逊在荒岛的生活……让他想着自己就是鲁滨逊”,“我想要培养的自然人,并非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把他赶到森林中去,而是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可见,卢梭设想的“自然人”不是指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纯生物的人,而是指不受传统束缚而按照其本性发展的人,是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是体脑发达、身心健康的人。 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方法———“适应自然” 卢梭在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思想的同时,也相应地提出了一套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遵循“自然”的进行。他认为要想不走弯路,必须按照自然的指引,这应是教育的基本准则,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卢梭“适应自然”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卢梭指责当时的教育,把小孩当成大人看待。他说:“世间的父母和教师不是从儿童造就儿童,乃是完全按成人的要求把儿童造就成学士、博士,野蛮的教育使儿童欢乐的岁月在眼泪、惩戒威吓、奴役中度过。”他认为“自然使儿童变为成人之前,先使他做儿童,若乱此秩序,一定变为没有味道,没

论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论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受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哲学观的影响,所以了解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必须首先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教育理念。 一.时代背景: 卢梭生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人们的思想被牢牢的禁锢在封建礼教之下,人们无丝毫的自由可言,封建制度严重压制着人的天性,所以,卢梭崇尚人性自由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封建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抨击,被称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卓越代表之一。 二.“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 卢梭崇尚“归于自然”的思想,其理论依据源于他的天性哲学(自然哲学观),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发展。”它的主要理论有: “归于自然”的教育。自然是最好的教师。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卢梭的“自然人”概念。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教育阶段论。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 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 (一)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的次序,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 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应该看到,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出发,卢梭强调指出,教育应该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性。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1、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卢梭主张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注意婴儿对于食物的自然选择能力。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更反对对婴儿娇生惯养,指出要"锻炼他们的体格,便他们能够忍受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劳"。 2、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应该指导儿童锻炼及发展各种感觉器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