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电保护原理》习题答案

《继电保护原理》习题答案

《继电保护原理》习题答案
《继电保护原理》习题答案

《继电保护原理》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继电器按其结构形式分类,目前主要有(C )。

A、测量继电器和辅助继电器;

B、电流型和电压型继电器;

C、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和静态型;

D、启动继电器和出口继电器。

2、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B )。

A、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解决选择性

3、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A )。

A、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4、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最常见的短路故障是(D )。

A、金属性两相短路;

B、三相短路;

C、两相接地短路;

D、单相接地短路。

5、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依次是(C )。

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

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D、整流型、机电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6、继电保护中,( A )元件是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电气量,并与已给定的定值

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起动。

A、测量比较;

B、逻辑判断;

C、执行输出;

D、启动。

7、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指电力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系统与设备的工作状况,包括正常工

作状态( B )。

A、短路状态、断路状态;

B、不正常工作状态、故障状态;

C、负载状态、空载状态;

D、稳定状态、不稳定状态。

8、( )是指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 )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B )

A、主保护、最慢速度;

B、主保护、最快速度;

C、后备保护、最慢速度;

D、后备保护、最快速度。

9、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分为( D )方式。

A、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

B、最大运行和最小运行;

C、正常运行、特殊运行;

D、最大运行、最小运行、正常运行。

10、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C )。

A、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

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

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

D、大的短路电流造成电能损耗大。

11、对动作于跳闸继电保护应满足( A )和可靠性四项基本要求。

A、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

B、选择性、灵活性、灵敏性;

C、选择性、经济性、灵敏性;

D、灵活性、经济性、灵敏性。

12、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

护是(C )。

A、后备保护;

B、过流保护;

C、辅助保护;

D、主保护。

13、后备保护是指(C )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A、电流保护或距离保护;

B、电流保护或电压保护;

C、主保护或断路器;

D、距离保护或差动保护。

14、相间短路保护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90°接线的目的是(B )。

A、消除三相短路时方向元件的动作死区;

B、消除出口两相短路时方向元件的动作死区;

C、消除反方向短路时保护误动作;

D、消除正向和反向出口三相短路保护拒动或误动。

15、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两套保护的作用是( B )。

A、主保护;

B、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作后备保护;

C、后备保护;

D、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作辅助保护。

16、最小短路电流是指( C )。

A、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三相短路电流;

B、最大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电流;

C、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电流;

D、最大运行方式下的三相短路电流。

17、完全配合(逐级配合)是指( B )均配合,即指需要配合的两保护在保护范围和动作

时间上均能配合,即满足选择性要求。

A、动作时间与短路类型;

B、动作时间与灵敏系数;

C、动作定值与灵敏系数;

D、动作定值与短路类型。

18、过电流保护的两相不完全星形连接,一般保护继电器都装在(D )。

A、A,B两相上;

B、C,B两相上;

C、A,N上;

D、A,C两相上。

19、改变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弹簧反作用力,主要用于改变继电器的(B )。

A、返回系数;

B、动作电流;

C、返回电流;

D、返回系数和动作电流。

20、对于反应故障时参数增大而动作的继电保护,计算继电保护灵敏系数时,应用(A )。

A、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

B、保护区首端金属性短路;

C、保护区内任何一点金属性短路;

D、保护区某端非金属性短路。

2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按躲开( B )来整定。

A、下一条线路出口处通过保护的最小短路电流;

B、下一条线路出口处通过保护的最大短路电流;

C、下一条线路出口处通过保护的最大负荷电流;

D、下一条线路出口处通过保护的最小负荷电流。

22、方向性电流保护实质是利用( A )将双侧电源系统保护系统变成针对两个单侧电源

的子系统。

A、方向元件;

B、阻抗元件;

C、启动元件;

D、电压元件。

23、所谓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潜动,是指(B )的现象。

A、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不动作;

B、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动作;

C、加入继电器的电流与电压反相时,继电器动作;

D、与电流、电压无关。

24、输电线路通常要装设(C )。

A、主保护和辅助保护;

B、后备保护和失灵保护;

C、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D、近后备和辅助保护。

25、电流变换器是(C )。

A、一次输入电压,二次输出电压;

B、一次输入电流,二次输出电流;

C、一次输入电流,二次输出电压。

D、一次输入电压,二次输出电流。

26、过电流保护的两相不完全星形连接,一般保护继电器都装在(D )。

A、A,B两相上;

B、C,B两相上;

C、A,N上;

D、A,C两相上。

27、零序功率方向原理的小电流接地装置就是利用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与

非故障线路( B ),由零序功率继电器判别故障与非故障电流。

A、零序电压反相;

B、零序电流反相;

C、零序电流同相;

D、零序电压反相。

28、功率方向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一般采用(A )。

A、90度接线方式;

B、60度接线方式;

C、30度接线方式;

D、20度接线方式。

29、在相同的条件下,在输电线路的同一点发生三相或两相短路时,保护安装处母线相

间的残压(A )。

《继电保护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继电保护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电流保护I段的灵敏系数通常用保护范围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护越( ) ( C ) A.可靠 B.不可靠 C.灵敏 D.不灵敏 2.使电流速断保护有最大保护范围的运行方式为系统( ) ( A ) A.最大运行方式 B.最小运行方式 C.正常运行方式 D.事故运行方式 3.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并联线路上发生跨线不同相两点接地短路时,两相星 形接线电流保护只切除一个故障点的几率为( )。 ( B ) A.100% B.2/3 C.1/3 D.0 4.按90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若I J=-I c,则U J应为( ) ( B ) A.U AB B.-U AB C.U B D.-U C 5.电流速断保护定值不能保证( )时,则电流速断保护要误动作,需要加装方向元件。 ( B ) A.速动性 B.选择性 C.灵敏性 D.可靠性 6.作为高灵敏度的线路接地保护,零序电流灵敏I 段保护在非全相运行时需( )。 ( D ) A.投入运行 B.有选择性的投入运行 C.有选择性的退出运行 D.退出运行 7.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采用的有选择性零序电流保护,在接地故障时,它是靠线路 对地( )零序电流动作的。

( B ) A.电感性 B.电容性 C.电阻性 D.暂态 8.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是可以调节的。调节方法是改变电抗变换器DKB ( ) ( D ) A.原边匝数 B.副边匝数 C.原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 D.副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 9.距离II 段的动作值应按分支系数K fz为最小的运行方式来确定,目的是为了保证保 护的( )。 ( B ) A.速动性 B.选择性 C.灵敏性 D.可靠性 10.反应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采用00接线,则I J=I B-I A时,U J=( )。 ( B ) A.U B B.U B-U A C.U A-U B D.U A 11.对于三段式距离保护,当系统振荡且振荡中心位于保护范围内时,阻抗元件的启动 顺序是( )。 ( B ) A.Ⅰ段→Ⅱ段→Ⅲ段 B.Ⅲ段→Ⅱ段→Ⅰ段 C.Ⅰ、Ⅱ、Ⅲ段同时 D.任意顺序 12.对于双侧电源系统,由于故障时两侧电流的相位不同,如果故障点的短路电流I d 滞后流过保护的电流I d1,则保护的( )。 ( A ) A.测量阻抗减小 B.测量阻抗不变 C.测量阻抗增大 D.测量阻抗增大或减小 13.差动保护只能在被保护元件的内部故障时动作,而不反应外部故障,具有绝对( )。 ( A ) A.选择性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

食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不含计算题) 一、填空题: 1.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其中的质量流量为15.7kg.s-1,其体积流量为_________.平均流速为______。 ***答案*** 0.0157m3.s-1 2.0m.s-1 2.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倍; 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 ***答案*** 2;1/4 3. 离心泵的流量常用________调节。 ***答案*** 出口阀 4.(3分)题号2005 第2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 某输水的水泵系统,经管路计算得,需泵提供的压头为He=25m水柱,输水量为20kg.s-1,则泵的有效功率为_________. ***答案*** 4905w 5. 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换热管的壁温接近____________的温度,而传热系数K值接近____________的对流传热系数。 ***答案*** 饱和水蒸汽;空气 6. 实现传热过程的设备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间壁式蓄热式直接混合式 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又称_______________。由于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_______。使其内单位容积的溶液所占有的传热面积比其它加热管内溶液占有的

______________,因此,溶液在中央循环管和加热管内受热不同而引起密度差异,形成溶液的_______________循环。 ***答案*** 标准式,较大,要小,自然 8.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中的体积流量为0.022m3.s-1,质量流量为_________,平均流速为_______。 ***答案*** 22kg.s-1 ; 2.8m.s-1 9. 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___________. ***答案*** 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24/ Rep 10. 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1.K-1,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答案*** 1140w 11. 非结合水份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以机械方式与物料相结合的水份。 12. 设离心机转鼓直径为1m,转速n=600 转.min-1,则在其中沉降的同一微粒,比在重力沉降器内沉降的速度快____________倍。 ***答案*** 201 13. 在以下热交换器中, 管内为热气体,套管用冷水冷却,请在下图标明逆流和并流时,冷热流体的流向。 本题目有题图:titu081.bmp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原理FAQ 1、什么是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各有什么作用, 答:继电保护装置是指反应电力系统电气元件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自动装置,是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成套硬件设备,任何电力元件不得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是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用于快速恢复电力系统的完整性,防止发生和中止已开始发生的足以引起系统大面积停电的重大系统事故,如失去系统稳定、电压崩溃或频率崩溃等。 2、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四性”要求: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其中,选择性是指故障时仅切除故障元件,尽量减少停电范围;快速性又称速动性,是指保护动作时间要尽可能短,能够快速切除故障;灵敏性是衡量保护动作灵敏程度的能力,通常用灵敏度(灵敏系数)来表示;可靠性是指保护范围内故障不拒动,保护范围外故障不误动,其中不误动的可靠性称为“安全性”(security),不拒动的可靠性称为“可信赖性”(reliability)。 3、灵敏度过高或过低会产生什么问题, 答:灵敏度过高说明保护动作越灵敏,越能可靠反应要求动作的故障或异常状态,但是在不该动作的时候容易产生误动,与选择性矛盾。灵敏度过低或不满足要求,则在最不利于保护动作的运行方式下,保护会拒动。 4、继电器一般怎样分类, 答:继电器按其在继电保护中的作用,可分为测量继电器和辅助继电器。其中,测量继电器能直接反应被保护元件的电气量变化,按所反应电气量的不同,又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差动继电器

等。辅助继电器用于辅助实现保护功能,按其作用的不同,分为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以及信号继电器等。 5、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 答:主保护是指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性地切除被保护故障设备的保护;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又可分为近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的另外一套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这种后备作用是在主保护安装处本地实现;远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的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是在远处实现。 三段式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6、 答:三段式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段作本线路的主保护,其中?段只能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一般用最小保护范围来衡量其灵敏性;?段保护余下的部分,其保护范围必然要伸到下一级线路;?段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和下一级线路的远后备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定值有这样的特点:?段定值>?段定值>?段定值。 7、什么是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 答:对每一套保护装置而言,流过保护装置短路电流最大的系统运行方式称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计算保护定值时,一般按最大运行方式。而短路电流最小的方式称为最小运行方式,校验灵敏度时,一般按系统最小运行方式。 8、电流速断保护为什么不能保护本线路全长, 答:由于下一级线路出口处短路时的流过保护装置的故障电流与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电流数值较接近,为保证选择性,电流速断保护要按躲下级线路出口处短路整定,因此不能保护本线全长。否则,下一级线路出口处短路时保护可能误动。9、为保证电网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保护之间逐级配合应满足什么要 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水轮发电机长期允许的负序电流一般是发电机额定电流的多少倍? A. 8%; B. 12%; C. 40%; D. 4%;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发电机失磁保护动作的必要条件是: A. 机端测量阻抗位于第Ⅳ象限; B. 发电机吸收感性无功; C. 机端电压降低; D. 励磁电压降低;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理想情况下,线路内部故障时,纵联电流保护中差动回路的电流: A. 为故障电流的总和 B. 为0 C. 为电容电流 D. 为负荷电流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助增的分支系数: A. 小于0 B. 小于1 C. 与电源的位置与大小无关 D.

大于等于1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能够反映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保护称为: A. 横联差动; B. 失灵保护; C. 过电流保护; D. 纵联差动;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称为电力系统的。 A. 二次设备 B. 备用设备 C. 一次设备

D. 高压设备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理想条件下,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流过差动回路的电流应该是: A. 负荷电流; B. 励磁电流; C. 0; D. 外部故障电流的总和;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正常、过激运行的发电机失磁后,机端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应该是 A. 从第Ⅰ象限到第Ⅱ象限 B. 从第Ⅰ象限到第Ⅲ象限 C.

从第Ⅰ象限到第Ⅳ象限 D. 从第Ⅳ象限到第Ⅱ象限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单侧电源供电的线路上发生故障时,过渡电阻使测量阻抗。 A. 保持不变 B. 由感性变为容性 C. 增大 D. 减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励磁涌流的波形偏于时间轴的一侧,主要是由于励磁涌流中什么的影响? A. 高次谐波; B. 非周期分量;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

2004 – 2005 学年第二学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工程原理试卷(A)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20分) 1. 71dyn/cm= N/m(已知1N=105 dyn); 2. 给热是以和的差作为传热推动力来考虑 问题的; 3. 金属的导热系数大都随其温度的升高而 , 随其纯度 的增加而 ; 4. 能够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即A=1)称为 体; 5. 蒸发操作中,计算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的方法有 、 ; 6. 蒸发器主要由 室和 室组

成; 7. 喷雾干燥中,热空气与雾滴的流动方式有 、 、 三种; 8. 形状系数不仅与 有关,而且 与 有关; 9. 粉碎的能耗假说比较著名的三种是 、 、 ; 10. 圆形筛孔主要按颗粒的 度进行筛分,长形筛孔主要按颗粒 的 度进行筛分。

二、选择题(10分)(有一项或多项答案正确) 1. 揭示了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收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 (A)普朗克定律;(B)折射定律;(C)克希霍夫定律; (D)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2. 确定换热器总传热系数的方法有() (A)查样本书;(B)经验估算;(C)公式计算;(D)实 验测定 3. 为保证多效蒸发中前一效的二次蒸汽可作为后一效的加热蒸 汽,前一效的料液的沸点要比后一效的() (A)高;(B)低;(C)相等;(D)无法确定; 4. 对饱和湿空气而言,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p=p S,φ=100%,;(B)p=p S,φ=0;(C)p=0,φ=0; (D)t=t w=t d=t as 5. 粉碎产品粒度分析中,一般认为,筛分法分析的下限是( ) (A)100μm;(B)50μm;(C)10μm;(D)5μm。 三、判断题(10分)(对者打“”号,错者打“”号。) 1. ()算术平均温度差是近似的,对数平均温度差才是准确的; 2. ()两固(灰)体净辐射传热的热流方向既与两者温度有关, 又与其黑度有关; 3. ()NaOH溶液的杜林线不是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 4. ()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大小决定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 件; 5. ()泰勒标准(Tyler Standard)筛制中,相邻两筛号的网眼净宽 度之比为1∶2。 四、计算题(60分) 1. (10分)外径为426mm的蒸汽管道,其外包扎一层厚度位 426mm的保温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可取为0. 615 W/(m· ℃)。若蒸汽管道的外表面温度为177℃,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 为38℃,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以及保温层中的温度分布。 2. (10分) 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由若干根长为3m、直径为 φ25×2.5mm的钢管束组成。要求将流量为1.25kg/s的苯从350K 冷却到300K,290K的冷却水在管内和苯呈逆流流动。若已知 水侧和苯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0.85和1.70kW/(m2.K),

继电保护原理1—电压切换

第一章电压切换箱

第一节概述 电压切换箱用于母线电压的切换,根据母线的接线方式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于双母线接线方式;一类用于单母分段接线方式。 1.电压切换的作用 1.1在双母线系统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1.1.1作用 对于双母线系统上所连接的电气元件,在两组母线分开运行时(例如母线联络断路器断开),为了保证其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在电压上保持对应,以免发生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拒动,要求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二次电压回路随同主接线一起进行切换。用隔离开关两个辅助触点并联后去启动电压切换中间继电器,利用其触点实现电压回路的自动切换。 1.1.2 注意事项 在设计手动和自动电压切换回路时,都应有效地防止在切换过程中对一次侧停电的电压互感器进行反充电。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反充电,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身和设备事故。为此,切换回路应采用先断开后接通的接线。在断开电压回路的同时,有关保护的正电源也应同时断开。 1.1.2 手动切换与自动切换的优、缺点 手动切换,切换开关装在户内,运行条件好,切换回路的可靠性较高。但手动切换增加了运行人员的操作工作量,容易发生误切换或忘记切换,造成事故。为提高手动切换的可靠性,应制定专用的运行规程,对操作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由运行人员执行。 自动切换可以减轻运行人员的操作工作量,也不容易发生误切换和忘记切换的事故。但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因运行环境差,可靠性不高,经常出现故障,影响了切换回路的可靠性。为了提高自动切换的可靠性,应选用质量好的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并加强经常性的维护。 1.2在单母分段系统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1.2.1 作用 在母线不停电的情况下,将其中一台PT转为检修状态,而失去PT的母线二次还不失去电压。 1.2.1 注意事项 1)必须保证两段PT的二次回路无故障; 2)必须保证分段断路器在合闸位置;

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南

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南 一、选择题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条件是()。 AMe≥MfBMe≤MfCMe≥Mf+MsDMe≥0 2.当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可考虑()。 A采用过电流保护B 与下一级过电流保护相配合 C 与下一级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D与下一级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A提高保护的灵敏性B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解决选择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A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外部短路时,方向闭锁高频保护是靠()来将两侧保护闭锁。 A两侧的发信机不发信B近故障点侧的发信机发信 C远故障点侧的发信机发信 6.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过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是()。 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 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7.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C A单相接地 B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8.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A提高保护的灵敏性B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C解决选择性 9.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的线路,当线路末端短路时,一般由()动作切除故障。A瞬时电流速断保护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0.方向闭锁高频保护发信机启动后,当判断为外部短路时,()。 A两侧发信机立即停信B两侧发信机继续发信 C反方向一侧发信机继续发信 11.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大于()。 A 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B线路的最大负载电流 C相邻下一段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12.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Ⅱ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A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B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13.外部短路时,方向闭锁高频保护是靠()来将两侧保护闭锁。 A两侧的发信机不发信B近故障点侧的发信机发信 C远故障点侧的发信机发信 14.发电机纵动保护断线监视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按躲开()来整定。 A发电机的额度功率B发电机正常运行的不平衡电流

食品工程原理练习题

传热练习题 1、 某加热器外面包了一层厚度为300mm 的绝缘材料,该材料的热导率为0.16W/(m ·℃),已测得该绝缘层外缘温度为30℃,距加热器外壁250mm 处为75℃,试求加热器外壁面的温度为多少? 2、 用套管换热器将果汁从80℃冷却到30℃,果汁比热为3.18kJ/kg ℃,流量为240kg/h 。冷却水与果汁呈逆流进入换热器,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为10℃和20℃,若传热系数为450W/m 2℃,计算换热面积和冷却水用量。 3、在一内管为Φ25mm×2.5mm 的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苯,冷却水在管程流动,入口温度为290K ,对流传热系数为850W/(m 2·K),壳程中流量为1.25kg/s 的苯与冷却水逆流换热,苯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50K 、300K ,苯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700 W/(m 2·K),已知管壁的热导率为45 W/(m·K),苯的比热容为c p =1.9 kJ/(kg·℃),密度为ρ=880kg/m 3。忽略污垢热阻。试求:在水温不超过320K 的最少冷却水用量下,所需总管长为多少(以外表面积计)? 4、 在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中,用130℃的饱和水蒸汽将36000kg/h 的乙醇水溶液从25℃加热到75℃。列管换热器由90根Ф25mm×2.5mm ,长3m 的钢管管束组成。乙醇水溶液走管程,饱和水蒸汽走壳程。已知钢的热导率为45W/(m·℃),乙醇水溶液在定性温度下的密度为880kg/m 3,粘度为1.2×10-3Pa·s ,比热为4.02kJ/(kg·℃),热导率(即导热系数)为0.42W/(m·℃),水蒸汽的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04W/(m 2·℃),忽略污垢层热阻及热损失。试问此换热器是否能完成任务(即换热器传热量能否满足将乙醇水溶液从25℃加热到75℃)? 已知:管内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为4.08.0Pr Re )/(023.0d λα=,λμ/Pr p C =。 干燥练习题 5、 某物料在连续理想干燥器中进行干燥。物料处理量为3600kg/h, 物料含水量由20%降到5%(均为湿基)。空气初始温度为20℃,湿度为0.005kg/kg 绝干气,空气进干燥器时温度为100℃, 出干燥器时温度为40℃。试求:(1)空气消耗量;(2)预热器传热量。 6、 在某干燥器中干燥砂糖晶体,处理量为100kg/h ,要求将湿基含水量由40%减至5%。干燥介质为干球温度20℃,相对湿度15%的空气,经预热器加热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我们把它统称为电力系统。一般将电能通过的设备成为电力系统成为电力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输电电路等,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被称为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就属于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 一、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 为了完成继电保护的任务,继电保护就必须能够区别是正常运行还是非正常运行或故障,要区别这些状态,关键的就是要寻找这些状态下的参量情况,找出其间的差别,从而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 1.利用基本电气参数的区别 发生短路后,利用电流、电压、线路测量阻抗等的变化,可以构成如下保护: (1)过电流保护。单侧电源线路如图1-1所示,若在BC段上发生三相短路,则从电源到短路点k之间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I k,可以使保护2反应这个电流增大而动作于跳闸。 (2)低电压保护。如图1所示,短路点k的电压U k降到零,各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都有所下降,可以使保护2反应于这个下降的电压而动作。 图1:单侧电源线路 (3)距离保护。距离保护反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之间的距离(或测量阻抗)的减小而动作。如图1所示,设以Z k表示短路点到保护2(即变电站B母线)之间的阻抗,则母线 上的残余电压为: U B=I k Z ko Z B 就是在线路始端的测量阻抗,它的大小正比于短路点到保护2之间的距离。 2.利用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 别

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分析如下。 图2:双侧电源网络 a——正常运行情况;b——线路AB外部短路情况;c——线路AB内部短路情况 正常运行时,A、B两侧电流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当线路AB外部故障时,A、B两侧电流仍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当线路AB内部短路时,A、B两侧电流一般大小不相等,在理想情况下(两侧电动势同相位且全系统的阻抗角相等),两侧电流同相位。从而可以利用电气元件在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包括正常运行情况)时,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别构成各种差动原理的保护(内部故障时保护动作),如纵联差动保护、相差高频保护、方向高频保护等。 3.序分量是否出现 电气元件在正常运行(或发生对称短路)时,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为零;在发生不对称短路时,一般负序和零序都较大。因此,根据这些分量的是否存在可以构成零序保护和负序保护。此种保护装置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4.反应于非电气量的保护 反应于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时所发生的气体而构成气体(瓦斯)保护;反应于电动机绕组的温度升高而构成过负荷保护等。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继电保护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即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其原理结构如图3所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1习题参考答案

噢噢第一章 1、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 答:(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2、什么是故障、异常运行和事故短路故障有那些类型相间故障和接地故障在故障分量上有何区别对称故障与不对称故障在故障分量上有何区别 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下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相间故障无零序分量。对称故障只有正序分量。 3、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什么是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在什么情况下依靠近后备保护切除故障在什么情况下依靠远后备保护切除故障 答:当本元件的主保护拒绝动作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作为后备保护,由于这种后备作用是在主保护安装处实现,因此,称之为近后备保护。在远处实现对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称为远后备保护。 4、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基本原理:1、过电流保护2、低电压保护3、距离保护4、方向保护5、差动原理的保护6、瓦斯保护7、过热保护等。构成方式:1、测量部分2、逻辑部分3、执行部分 5、什么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 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装置。 6、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选择性: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2、速动性:在发生故障时,力求保护装置能迅速动作切除故障,以提高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以及缩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3、灵敏性: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4、可靠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他应该动作的故障时,他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他该保护不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 第二章 1、何谓三段式电流保护其各段是如何保证动作选择性的试述各段的工作原理、整定原则和整定计算方法、灵敏性校验方法和要求以及原理接线图的特点。画出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的保护范围和时限配合特性图。 答: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限时速断是按照躲开前方各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而过电流保护则是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

常见继电保护类型及原理

A、过电流保护---是按照躲过被保护设备或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如大电机启动电流(短时)和穿越性短路电流之类的非故障性电流,以确保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使上、下级过电流保护能获得选择性,在时限上设有一个相应的级差。 B、电流速断保护---是按照被保护设备或线路末端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或变压器二次侧发生三相短路电流而整定的。速断保护动作,理论上电流速断保护没有时限。即以零秒及以下时限动作来切断断路器的。 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常配合使用,以作为设备或线路的主保护和相邻线路的备用保护。 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中,被保护线路上流过最大负荷电流时,电流继电器不应动作,而本级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电流继电器应可靠动作;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由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三元件组成(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流继电器测量电流大小→时间继电器设定动作时间→信号继电器发出动作信号);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动作时间是恒定的。(人为设定) D、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即短路电流越大,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越短,短路电流越小,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越长。在10KV系统中常用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GL-型) E、无时限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它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将影响电流速断的保护范围,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其起动电流必须按最大运行方式(即通过本线路的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来整定,但这样对其它运行方式的保护范围就缩短了,规程要求最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另外,被保护线路的长短也影响速断保护的特性,当线路较长时,保护范围就较大,而且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反之,线路较短时,所受影响就较大,保护范围甚至会缩短为零。 ②、电压保护:(按照系统电压发生异常或故障时的变化而动作的继电保护) A、过电压保护---防止电压升高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损坏而装设的。(雷击、高电位侵入、事故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等)10KV开闭所端头、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开关设备、变压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是用来防止雷电波由低压侧侵入而击穿变压器绝缘而设的。 B、欠电压保护---防止电压突然降低致使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受损而设的。 C、零序电压保护---为防止变压器一相绝缘破坏造成单相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主要用于三相三线制中性点绝缘(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

第二节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

第二节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 参看图1-1至图1-6及其讲解,了解本章对继电保护装置对正常与故障或不正常状态的区分以及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并且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基本组成的学习深入了解各部分工作内容。 一、继电保护装置对正常与故障或不正常状态的区分 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状态与故障或不正常状态的学习,初步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 1. 为完成继电保护所担负的任务,应该要求它能够正确区分系统正常运行与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之间的差别,以实现保护。 图1-1 正常运行情况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每条线路上都流过由它供电的负荷电流,越靠近电源端的线路上的负荷电流越大。同时,各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一般都在额定电压±5%-10%的范围内变化,且靠近于电源端母线上的电压较高。线路始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决定于由它供电的负荷的功率因数角和线路的参数。 由电压与电流之间所代表的“测量阻抗”是在线路始端所感受到的、由负荷所反应出来的一个等效阻抗,其值一般很大。 图1-2 d点三相短路情况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如上图所示),假定在线路B-C上发生了三相短路,则短路点的电压降低到零,从电源到短路点之间均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各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也将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大的降低,距短路点越近时降低得越多。 设以表示短路点到变电站B母线之间的阻抗,则母线上的残余电压应为 此时与之间的相位角就是的阻抗角,在线路始端的测量阻抗就是,此测量阻抗的大小正比于短路点到变电站B母线之间的距离。 2. 一般情况下,发生短路之后,总是伴随着电流的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减小,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的变化。故利用正常运行与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的区别,便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 (1)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过电流保护; (2)反应于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低电压保护; (3)反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测量阻抗的减小)而动作的距离保护(或低阻抗保护)等。 电力系统中的任一电气元件,在正常运行时,在某一瞬间,负荷电流总是从一侧流入而从另一侧流出。 图 1-3 正常运行状态 说明:如果统一规定电流的正方向都是从母线流向线路,则A-B两侧电流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度(图中为实际方向)。

食品工程原理 第五章 习题解答

第五章习题解答 1. 什么样的溶液适合进行蒸发? 答:在蒸发操作中被蒸发的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他溶剂的溶液。只要是在蒸发过程中溶质不发生汽化的溶液都可以。 2. 什么叫蒸发?为什么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 答: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在蒸发操作过程中物料通常处于相变状态,故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 3. 什么叫真空蒸发?有何特点? 答:真空蒸发又称减压蒸发,是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蒸发操作的蒸发处理方法。将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后排出,这时蒸发器内的二次蒸汽即可形成负压。操作时为密闭设备,生产效率高,操作条件好。 真空蒸发的特点在于: ①操作压力降低使溶液的沸点下降,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且可利用低压强的蒸汽或废蒸汽作为热源; ②对相同压强的加热蒸汽而言,溶液的沸点随所处的压强减小而降低,可以提高传热总温度差;但与此同时,溶液的浓度加大,使总传热系数下降; ③真空蒸发系统要求有造成减压的装置,使系统的投资费和操作费提高。 4. 与传热过程相比,蒸发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①传热性质为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 ②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或产生泡沫、高温下易分解或聚合;溶液的浓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增强。二次蒸汽易挟带泡沫。 ③在相同的操作压强下,溶液的沸点要比纯溶剂的沸点高,且一般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从而造成有效传热温差减小。 ④减少加热蒸汽的使用量及再利用二次蒸汽的冷凝热、冷凝水的显热是蒸发操作过程中应考虑的节能问题。 5. 单效蒸发中,蒸发水量、生蒸气用量如何计算? 答:蒸发器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出的水分质量,可用热负荷来表示。也可作物料衡算求得。 在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汽冷凝所放出的热量消耗于将溶液加热至沸点、将水分蒸发成蒸汽及向周围散失的热量。蒸汽的消耗量可通过热量衡算来确定。 6. 何谓温度差损失?温度差损失有几种? 答:溶液的沸点温度t往往高于二次蒸汽的温度T’,将溶液的沸点温度t与二次蒸汽的温度T'之间的差值,称为温度差损失。 蒸发操作时,造成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因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因蒸发器中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和因管路流体阻力引起的温度差

四川大学《继电保护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 《继电保护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电流保护I段的灵敏系数通常用保护范围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 护越( ) A.可靠 B.不可靠 C.灵敏 D.不灵敏 2.使电流速断保护有最大保护范围的运行方式为系统( ) A.】 B.最大运行方式 C.最小运行方式 D.正常运行方式 E.事故运行方式 3.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并联线路上发生跨线不同相两点接地短路 时,两相星形接线电流保护只切除一个故障点的几率为( )。 A.100% B.2/3 C.1/3 D.; E.0 4.按90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若I J =-I c ,则U J 应为( ) A.U AB B.-U AB C.U B D.-U C 5.电流速断保护定值不能保证( )时,则电流速断保护要误动作,需要 加装方向元件。 A.速动性 B.— C.选择性 D.灵敏性 E.可靠性 6.作为高灵敏度的线路接地保护,零序电流灵敏 I 段保护在非全相运行 时需( )。 A.投入运行 B.有选择性的投入运行 C.有选择性的退出运行 D.退出运行 7.,

8.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采用的有选择性零序电流保护,在接地故障时,它 是靠线路对地( )零序电流动作的。 9. A.电感性 B.电容性 C.电阻性 D.暂态 10.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是可以调节的。调节方法是改变电抗变换器 DKB ( ) A.原边匝数 B.副边匝数 C.… D.原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 E.副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 11.距离 II 段的动作值应按分支系数K fz 为最小的运行方式来确定,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的( )。 A.速动性 B.选择性 C.灵敏性 D.可靠性 12.反应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采用00接线,则I J =I B -I A 时,U J =( )。 13. A.@ B.U B C.U B -U A D.U A -U B E.U A F. 14.对于三段式距离保护,当系统振荡且振荡中心位于保护范围内时,阻抗元 件的启动顺序是( )。 A.Ⅰ段Ⅱ段Ⅲ段 B.Ⅲ段Ⅱ段Ⅰ段 C.Ⅰ、Ⅱ、Ⅲ段同时 D.# E.任意顺序 15. 对于双侧电源系统,由于故障时两侧电流的相位不同,如果故障点的短 路电流I d 滞后流过保护的电流I d1 ,则保护的( )。 A.测量阻抗减小 B.测量阻抗不变 C.测量阻抗增大 D.测量阻抗增大或减小 16.差动保护只能在被保护元件的内部故障时动作,而不反应外部故障,具有 绝对( )。 A.选择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与发电机型式和冷却方式有关的A参数,随着发电机机组容量的增大而: A. 成周期性变化; B. 恒定不变; C. 逐步减小; D. 逐步增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正常、过激运行的发电机失磁后,机端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应该是 A. 从第Ⅰ象限到第Ⅳ象限 B. 从第Ⅰ象限到第Ⅲ象限 C. 从第Ⅰ象限到第Ⅱ象限 D. 从第Ⅳ象限到第Ⅱ象限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中,闭锁信号是: A. 由短路功率为正的一侧发出的 B. 由短路功率为负的一侧发出的 C. 只在负半周发信 D. 只在正半周发信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对自动重合闸前加速而言,下列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 保护第一次切除故障可能有选择性 B. 保护第一次动作可能有延时 C. 保护第二次切除故障一定有选择性

D. 保护第二次动作可能有延时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距离Ⅲ段的灵敏度校验中应采用。 A. 最大分支系数 B. 过激分支系数 C. 最小分支系数 D. 正常分支系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在不需要动作时保护不误动,保护范围内发生应该动作的故障时不拒动的特性是指保护的。 A. 可靠性 B. 速动性 C. 灵敏性 D. 选择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汽轮发电机失磁后是否继续运行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个因素? A. 系统的运行方式; B. 发电机自身的状态; C. 系统的无功储备; D. 负荷需求;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自动重合闸后加速一般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A.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 B.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 C. 系统发生永久性故障; D. 系统发生瞬时性故障;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纵联电流相差动保护中,保护装置本身的最大角度误差是多少度? A. 0.06 B. 22 C. 15 D. 7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故障切除时间等于: A. 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的总和 B. 保护的固有动作时间 C. 保护的整定时间 D. 断路器的动作时间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方向阻抗继电器在保护出口处可能有。 A. 电压死区 B. 补偿电压 C. 最小保护范围 D. 补偿电流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复习 单项选择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一个标准大气压,以mmHg为单位是( B ) (A) 761 (B) 760 (C) (D) 9、一个标准大气压,以mH2O柱为单位是( B ) (A) (B) (C) (D) 2、表示流体流动形态类型可用雷诺数来表示,当流体流动属于层流时,雷诺数为( D ) (A) Re ≤ 1500 (B) Re ≤ 1600 (C) Re ≤ 1800 (D) Re ≤ 2000 10、表示流体流动形态类型可用雷诺数来表示,当流体流动属于湍流时,雷诺数为( C ) (A) Re >3500 (B) Re >3800 (C) Re >4000 (D) Re >4200 16、一个标准大气压,以cm2为单位是( B ) (A) (B) (C) (D) 25、一个标准大气压,以Pa为单位应为( B ) (A) ×104 (B) ×105 (C) ×106 (D) ×105 3、流体内部流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对流体的流动有阻碍的作用,称为流体的 ( D ) (A) 比热 (B) 密度 (C) 压力 (D) 粘性 5、流体流过任一截面时,需要对流体作相应的功,才能克服该截面处的流体压力,所 需的功,称为( C ) (A) 位能 (B) 动能 (C) 静压能 (D) 外加能量 6、流体流动时,上游截面与下游截面的总能量差为( D ) (A) 外加能量减动能 (B) 外加能量减静压能 (C) 外加能量减位能 (D) 外加能量减能量损失 7、输送流体过程中,当距离较短时,直管阻力可以( C ) (A) 加倍计算(B) 减半计算(C) 忽略不计(D) 按原值计算 8、泵在正常工作时,实际的安装高度要比允许值减去( B ) (A) 0.3m (B) 0.5-1m(C) 1-1.5m(D) 2m 12、流体流动时,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能量不断减少,为了保证流体的输送需要( D ) (A) 增加位能 (B) 提高动能 (C) 增大静压能 (D) 外加能量 13、利用柏努利方程计算流体输送问题时,需要正确选择计算的基准面,截面一般与 流动方向(C) (A) 平行(B) 倾斜(C) 垂直(D) 相交 14、输送流体时,在管道的局部位置,如突扩,三通,闸门等处所产生的阻力称为( B) (A) 直管阻力(B) 局部阻力(C) 管件阻力(D) 输送阻力 15、泵在正常工作时,泵的允许安装高度随着流量的增加而( B ) (A) 增加(B) 下降(C) 不变(D) 需要调整 17、离心泵启动时,泵内应充满输送的液体,否则会发生( A ) (A) 气缚 (B) 汽蚀 (C) 气阻 (D) 气化 19、流体内部的压强,以绝对零压为起点计算的是( C ) (A) 真空度 (B) 表压 (C) 真实压强 (D) 流体内部的静压 20、流体流动时,如果不计摩擦损失,任一截面上的机械能总量为( D ) (A) 动能加位能 (B) 动能加静压能 (C) 位能加静压能 (D) 总能量为常量 21、利用柏努利方程计算流体输送问题时,要正确的选择合理的边界条件,对宽广水 面的流体流动速度,应选择(C) (A) U = 1 (B) 0 < u < 1 (C) u = 0 (D) u < 0 22、输送流体时,泵给予单位质量流体的能量为( C ) (A) 升扬高度(B) 位压头 (C) 扬程(D) 动压头 23、往复式泵的分类是依据不同的(A) (A) 活塞(B) 连杆(C) 曲柄(D)汽缸 26、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应该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否则将产生( B ) (A) 气缚 (B) 汽蚀 (C) 气阻 (D) ) 气化

继电保护原理复习题

1.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为 (1) 、 (2) 、 灵敏性和可靠性 。 2. 在整定单侧电源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的定值时,应按躲过系统 (3) (填入最大 /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发生 (4) 故障时流过保护的电流计算。(填入故障类型) 3. 若线路阻抗角φk 为70°,则90°接线的功率方向元件内角α应设为 (5) 。 4. 90°接线方式的功率方向元件,A 相方向元件加入的电流和电压为: (6) , (7) 。 5. 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A 相接入的电压Um 和电流Im 应为 (8) , (9) 。 6. 我国闭锁式纵联保护常见的起动方式有 (10) , (11) , (12) 。 7. 对于Yd11接线的变压器,传统的纵差动保护接线时,变压器星形侧(1侧)的TA 应接 为 (13) ,变压器三角侧(2侧)的TA 应接为 (14) ,且两侧TA 变比1TA n 、2TA n 与变压器变比T n 应满足的条件是 (15) 。 8. 试述三段式距离保护的整定、优缺点评价;(10分) 9. 什么是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整定阻抗、起动阻抗以方向阻抗继电器为例来说明三者 的区别。 10. 说明相间距离保护的0°接线方式和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中,接入阻抗元件的电压电 流 11. 纵联保护的逻辑信号可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 12. 说明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绘出其单相原理接线(以两绕组变压器为例)。并 画出直线型比率制动特性原理图,分析采用穿越电流制动有何作用 13. 简述重合闸前加速和后加速保护的动作过程及其优缺点。 14. 下图所示的网络中所有线路各侧均装有方向高频保护,并认为所有电源的电势均相等且 同相。试指出当k1点发生三相短路时,流过各套保护的功率方向(正向和反向)和在 1. 线路E-F 和F-G 均装设了三段式电流保护,已知线路正序阻抗1 0.4/X km =Ω,线路E-F 的最大负荷电流.max 170L I A =,可靠系数分别为 1.3rel K I =, 1.1rel K =Ⅱ , 1.2rel K =Ⅲ ,负荷自启 动系数 1.5Ms K =,返回系数0.85re K =,时间阶段0.5t ?=s ,线路保护3的过电流动作时限 为,其余参数见图。计算线路保护1电流三段的整定值和动作时限,并校验灵敏度。(20分) E s min .s X Ω =3max .s 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