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检查
- 格式:pdf
- 大小:250.55 KB
- 文档页数:4
医院内科胸腔镜【适应证】1.未明原因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2.胸膜间皮瘤的确诊;3.良性胸膜疾病,包括结核和脓胸的局部治疗;4.胸膜粘连术:恶性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复发性非恶性胸腔积液;5.弥漫性肺病的活体组织检查。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1)缺乏胸膜间隙;(2)终末期肺纤维化伴蜂窝肺(肺活检引起支气管胸膜瘘);(3)需持续通气支持的呼吸衰竭;(4)肺动脉高压;(5)不能纠正的出血性疾患。
2.相对禁忌证(1)一般状况差;(2)发热;(3)顽固性咳嗽(有引起皮下气肿的危险);(4)心血管状态不稳定;(5)低氧血症(并非由大量胸腔积液引起者)。
【方法】1.术前准备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
术前需进行以下常规检查:1)常规拍摄胸片,必要时拍CT和侧卧位胸片;2)血气分析;3)肺功能;4)血常规(包括凝血指标);5)心电图。
2.器械我们采用的胸腔镜是硬质胸腔镜,有单穿刺硬式胸腔镜和双穿刺硬式胸腔镜两种,其优点是视野较广,可取得较大的活组织标本,易于止血、清除液体,诊断准确率高。
3.穿刺点的选择选择腋中线第四或第五肋间进入可全面观察胸腔。
自发性气胸时,选择第三或第四肋间可全面观察肺尖。
转移癌或胸膜间皮瘤多见于肋脊角和膈肌表面,在第五或第六肋间进入可直接观察这些病变。
胸膜粘连时,最大胸腔空间允许手术操作并能观察胸膜病变,根据X线选择穿刺进镜点。
胸膜活检时一般通过单个开口即可全面观察胸膜,同时经胸腔镜的活检孔行胸膜活检。
必要时可做2个开口,一个用于胸腔镜观察,一个用于活检或手术操作。
4.检查步骤患者取健侧卧位,选定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麻,切开皮肤,套管针沿肋骨上缘垂直进入胸膜腔,拔出针芯,插入胸腔镜。
吸引管吸出胸液,全面观察胸膜腔。
如有蜘蛛网样的粘连影响观察,可予机械分离。
仔细观察病灶的形态和分布,判定病灶的部位、分布、大小、质地、颜色、表面情况、有无血管扩张或搏动、以及病灶有无融合、基底部的大小、活动度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在直视下根据疾病情况进行胸膜活检和(或)肺活检及某些治疗。
临床内科胸腔镜禁忌症、检查注意事项及
适应症
胸腔镜手术分为内科胸腔镜手术和外科胸腔镜手术。
内科胸腔镜是在胸壁打1个直径约1、5-2cm的小孔,以检查为主,将带有摄像头及操纵孔的小导管伸入人体胸腔内;外科胸腔镜需在胸壁打3个孔完成胸腔内复杂的手术。
禁忌症
1、胸腔闭锁。
比如胸膜广泛的粘连。
2、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
3、患者心肺功能比较差,存在严重的低氧血症。
4、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
5、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6、患者有持续的不能控制的咳嗽。
7、患者极度虚弱、体质差,不能耐受胸腔镜检查。
检查注意事项
1、患者诊断不清晰,需进行胸腔镜确诊者,符合检查指征;
2、患者同意并了解检查过程与操作基本步骤;
3、术前评估并进行精准定位,患者局麻情况下进行手术,于胸壁位置打开小孔,检查镜伸入胸腔后,发现病变位置并取出活检,再装入引流装置,放出体内胸水、气体,一般引流1天左右即可撤管,过程顺利者2-3天基本完成全部操作。
主要适应征
不明原因渗出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肺癌或胸膜间皮瘤的分
期,对恶性积液或复发性良性积液患者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难治性气胸的局部治疗,其他还包括膈肌、纵隔及心包活检等。
与外科胸腔镜相比,内科胸腔镜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手术切口小、创伤少,患者耐受好,无需全身麻醉,操作时间短,病人痛苦少,手术风险小等优点。
因此,内科胸腔镜检查在减少患者病痛、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相关疾病的诊疗费用。
内科胸腔镜检查步骤一、麻醉与体位1.麻醉:通常采用单侧肺通气麻醉,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
2.体位:患者通常取健侧卧位,患侧向上,方便手术操作。
二、切口1.切口位置:根据胸腔镜探查的需要,选择腋中线至腋前线之间的第5或第6肋间作为切口位置。
2.切口大小:切口长度通常为1-2cm,以便于插入胸腔镜和操作器械。
三、胸腔镜探查1.插入胸腔镜:将胸腔镜通过切口插入胸膜腔,观察胸膜、肺组织、纵隔等部位的情况。
2.观察与诊断:通过胸腔镜观察病变部位的颜色、质地、大小等特征,进行初步诊断。
同时可以采集胸膜或肺组织标本进行活检。
四、活检与治疗1.活检:在胸腔镜的引导下,使用活检钳采集病变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2.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以在胸腔镜下进行切割、烧灼、冷冻等治疗措施,以消除病变组织或缓解症状。
五、结束手术1.取出器械:完成手术操作后,将胸腔镜和操作器械从切口取出。
2.封闭切口:缝合切口或使用医用胶封闭切口,避免气胸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术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2.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必要时进行吸痰和雾化治疗。
3.疼痛控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治疗,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抗生素使用: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饮食与活动:鼓励患者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适当休息和活动,促进术后恢复。
七、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的指导:术后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
2.注意观察症状:留意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度劳累,预防呼吸道疾病。
4.预防复发: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治疗和康复,预防疾病复发。
八、复查与随访1.时间安排:在术后1-3个月内进行首次复查,之后根据病情需要定期随访。
2.检查项目:复查时进行胸部X光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术后恢复情况。
内科胸腔镜的检查前注意事项
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用于观察和治疗胸腔内部疾病,如肺部疾病、胸膜疾病等。
在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检查前需要禁食禁水:通常会要求患者在检查前6至8小时内停止进食和饮水,以免操作过程中引起呕吐或误吸。
2. 停止血液稀释药物的使用: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停止使用,以避免术中出血问题。
3. 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胸片等,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4. 术前洗净手术部位: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手术部位的彻底清洁,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5. 遵循医生的指示: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或进行其他特殊准备,如服用特定的肠道准备剂等。
6. 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在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前,患者需要与医生详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注意事项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并严格按照其指导进行准备。
浅议胸腔镜检查术的临床护理措施胸腔镜检查术是一种常规的内窥镜技术,透过人体内部的空腔,对身体内部进行检查、手术等治疗操作。
而在进行胸腔镜检查术时,医院护士是非常重要的,要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和有效的服务。
本文将从患者前期准备、设备检查及操作、术后护理等环节为您详细介绍胸腔镜检查术的临床护理措施。
一、患者前期准备1.细致询问病史。
护士在协助病人准备胸腔镜检查时,应该详细询问病史信息。
包括已有的疾病、过敏性反应、血液凝固功能等情况,以及当前的病症和治疗情况等,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2.准确评估患者身体状态。
在确定病人身体状况健康情况时,护士应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检查。
包括检查血压、心率以及血糖等指标,保持准确的记录。
3.做好术前讲解。
护士应在患者手术前做好术前讲解工作,告知病人手术的操作过程、可能需要的麻醉方式、注意事项和手术风险等,并给予充分的耐心解答。
二、设备检查及操作1.检查器械齐全。
在胸腔镜检查手术中,护士需要在术前确认所需的胸腔镜器械是否齐全,是否处于合适的使用状态,以保证手术操作的流畅性。
2.细致准确清洗操作。
在手术准备阶段,需要对手术场地进行细致而准确的清洗,包括使用消毒液对病人的皮肤和手术区域进行消毒,以及清洗各种手术器具等,确保手术流程和操作的卫生和消毒措施得到完全保障。
3.协助麻醉医生配合。
胸腔镜检查手术受到麻醉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协助麻醉医生,查看麻醉药物的使用状况、监测麻醉效果等,确保病人在手术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下。
三、术后护理1.保持患者体态稳定。
在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确保病人暂时处于稳定状态。
包括观察病人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避免因体位改变造成不舒适和危险。
2.患者恢复情况观察。
在病人麻醉作用消退后,护士要认真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检查出血、伤口排干等情况及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血糖、呼吸频率等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内科胸腔镜检查注意事项内科胸腔镜检查可显著提高胸膜疾病及某些肺部疾病的诊断率,且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推荐可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
丁香园铁杆站友、呼吸科认证专家xuding整理上传了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一些注意事项,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人员准备一般需要3-4人。
其中术者2人,器械护士1人(可由术者助手代替),巡回护士1人(基本是气管镜室专职护士,气管镜日常维护)。
巡回护士术前负责患者信息对照及收集(把患者信息录入电脑),术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与患者沟通、必要时调试仪器,留取和负责标本处理,术中和术后的各种保障。
二、仪器设备1、前端可弯曲电子胸腔镜(LTF-240)系统LTF-240电子胸腔镜、软性Trocar、活检钳和毛刷。
2、光源、主机及监视器(与olympus-BF-240系统兼容)3、图像输出系统(胸腔镜检查报告)及彩色打印机4、外配设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心电图和血压)、可调式负压吸引器、吸氧装置5、其他物品(1)手术包(内含湾盘2、直和圆手术刀片和刀柄各1、皮肤缝针(三角和圆针各2、持针器、手术缝线、止血钳4把、剪刀、镊子);(2)手术皮肤消毒包(碘酊等);(3)一次性手术铺巾及洞巾、一次性手术衣和口罩若干;(4)闭式引流管及引流袋;(5)标本保留瓶及防腐剂;(6)注射器(5ml、20ml和50ml)、灭菌纱布若干。
5、必需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0.5mg)、安定、立止血(白眉蛇毒粉针剂)、桔梗片、吗啡、甲泼尼松龙粉针剂、地塞米松注射剂、碳酸氢钠注射液、生理盐水、灭菌注射液及胸膜疾病治疗相关的药物。
三、操作场所1、操作间:需要有完善的灭菌设备,能达到对特殊细菌(如结核菌的灭菌条件)。
空气中结核菌可用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对结核杆菌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对空气中细菌的杀灭更具优势,适合随时性空气消毒。
用辐射强度在100μw/cm2以上的30W紫外线灯,相对湿度在50%-70%的条件下,照射40min以上,对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可达到99.9%以上。
内科胸腔镜在治疗上的应用胸腔镜检查是呼吸科医生了解和治疗胸膜疾病的重要途径。
胸腔积液、气胸和胸膜增厚是临床常见病,虽然X线片可发现胸膜异常病变,但要确定其病因时有时会遇到困难,据统计,在胸腔穿刺,胸腔积液检查和闭合性胸膜活检以后,仍有大约25%的胸膜异常难以确定诊断。
为确定病因,临床医生必须选择其他的检查方法。
而胸腔镜检查已成功地被应用于对原因不明的胸膜疾病和某些肺实质病变。
1、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的常规治疗有卧床休息,胸腔穿刺抽气,胸腔置管引流等。
但常规治疗时胸腔内气体完全吸收的时间长。
治愈后的自发性气胸复发率高达28%。
应用胸腔镜可再直视下清楚观察气胸的原因,如肺大泡,胸膜下泡,支气管胸膜瘘等。
发现漏气口可用生物粘合剂进行粘合。
复发性气胸可经胸腔镜注入各种致胸膜黏连的药物,或将滑石粉均匀吹散与病变处的胸膜表面,使胸膜黏连,胸腔闭合。
胸腔镜治疗,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对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广泛胸膜黏连和患有明显出凝血功能障碍的不宜实行。
2、恶性胸腔积液,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经胸腔穿刺给药或胸导管闭式引流给药,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胸腔镜用药,有以下明显的好处,可以通过胸腔镜观察镜膜表面,并在直视下活检,从而显著提高尚无病理学证据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准确性。
如果发现胸腔有纤维黏连,可以用器械分离,电凝止血,然后将滑石粉或其他粘合剂均匀的喷洒到每一部位的胸膜表面。
有时也可以发现被纤维化的脏层胸膜紧紧包裹的所谓“陷闭肺”,这样可避免通常无效的硬化剂尝试治疗。
3.脓胸脓胸渗出期时,积液稀薄,黏连尚未形成,此期可使用胸腔内导管引流。
然而过了此期,积液变粘稠,多处黏连形成小脓腔,胸腔镜检查可作纤维样黏连的清创术,排除局限性液体。
化脓性脓胸因粘滞度高,难以导管引流出来时,经胸腔镜可将其吸引或冲洗出来,将腔内的积脓排除后,还可分割黏连使小腔变为大腔,放入引流管吸引和清创,使肺紧贴胸壁从新膨胀。
脓胸的治疗应在黏连不紧,没有完全纤维化之前尽早开始。
内科胸腔镜检查要点
简介
适应证禁忌证
操作要点
病人健侧卧位,通常选择腋前-腋后线第4-6肋间为进镜部位,
也可根据病灶位置选择最佳穿刺点,但应避开胸膜粘连处
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10-15ml或0.75%布比卡因10-
15ml稀释后作逐层浸润麻醉达胸膜
切开皮肤1.5-2cm,将套管针沿肋骨上缘垂直刺入
拔出针芯并迅速沿套管插入胸腔镜,从上至下,由近而
远地对壁层和脏层胸膜、横膈和纵隔面进行全面检查
镜检结束后,缓慢抽出胸膜腔内气体,然后拔出胸腔镜
并发症及其处理临床评价
我院
172例恶性肿瘤中
296
镜下表现大致可以分为
并发症情况讨论所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平稳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