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胸腔镜技术及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14
内科胸腔镜在治疗上的应用胸腔镜检查是呼吸科医生了解和治疗胸膜疾病的重要途径。
胸腔积液、气胸和胸膜增厚是临床常见病,虽然X线片可发现胸膜异常病变,但要确定其病因时有时会遇到困难,据统计,在胸腔穿刺,胸腔积液检查和闭合性胸膜活检以后,仍有大约25%的胸膜异常难以确定诊断。
为确定病因,临床医生必须选择其他的检查方法。
而胸腔镜检查已成功地被应用于对原因不明的胸膜疾病和某些肺实质病变。
1、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的常规治疗有卧床休息,胸腔穿刺抽气,胸腔置管引流等。
但常规治疗时胸腔内气体完全吸收的时间长。
治愈后的自发性气胸复发率高达28%。
应用胸腔镜可再直视下清楚观察气胸的原因,如肺大泡,胸膜下泡,支气管胸膜瘘等。
发现漏气口可用生物粘合剂进行粘合。
复发性气胸可经胸腔镜注入各种致胸膜黏连的药物,或将滑石粉均匀吹散与病变处的胸膜表面,使胸膜黏连,胸腔闭合。
胸腔镜治疗,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对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广泛胸膜黏连和患有明显出凝血功能障碍的不宜实行。
2、恶性胸腔积液,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经胸腔穿刺给药或胸导管闭式引流给药,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胸腔镜用药,有以下明显的好处,可以通过胸腔镜观察镜膜表面,并在直视下活检,从而显著提高尚无病理学证据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准确性。
如果发现胸腔有纤维黏连,可以用器械分离,电凝止血,然后将滑石粉或其他粘合剂均匀的喷洒到每一部位的胸膜表面。
有时也可以发现被纤维化的脏层胸膜紧紧包裹的所谓“陷闭肺”,这样可避免通常无效的硬化剂尝试治疗。
3.脓胸脓胸渗出期时,积液稀薄,黏连尚未形成,此期可使用胸腔内导管引流。
然而过了此期,积液变粘稠,多处黏连形成小脓腔,胸腔镜检查可作纤维样黏连的清创术,排除局限性液体。
化脓性脓胸因粘滞度高,难以导管引流出来时,经胸腔镜可将其吸引或冲洗出来,将腔内的积脓排除后,还可分割黏连使小腔变为大腔,放入引流管吸引和清创,使肺紧贴胸壁从新膨胀。
脓胸的治疗应在黏连不紧,没有完全纤维化之前尽早开始。
内科胸腔镜技术临床应用指南内科胸腔镜(Medical Thoracoscopy,又称为Pleuroscopy)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技术,主要用于经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治.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胸腔的变化并可进行胸膜各层活检,因此,这项技术的应用对肺胸膜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一、内科胸腔镜的概念(一)内科胸腔镜的发展史20世纪90年代,由于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微创操作的要求,出现了“外科胸腔镜”,主要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外科胸腔镜的应用使得更多的肺科医生了解和使用“内科胸腔镜”.据美国1994年的一项1000名肺科医生的调查显示,大约5%的美国肺科医生使用内科胸腔镜技术诊治肺胸膜疾病.在欧洲,胸腔镜技术包括在肺科培训计划中.在我国,近几年也有多家医院采用硬质胸腔镜或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进行诊断肺胸膜疾病.近几年,一种新型软硬结合的胸腔镜出现,它是由可弯曲的前端与硬质的操作杆部组成的,比传统的硬质胸腔镜更易于操作.许多医生已开始在临床应用这种尖端可弯曲的内科胸腔镜(Flexirigid thoracoscopy,或称为semi-rigid thoracoscopy).(二)内科胸腔镜与外科胸腔镜的区别胸腔镜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直视胸膜腔内病变的机会,并可能对病变进行诊断和/或治疗.对于内外科胸腔镜没有明确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方面:①内科胸腔镜由肺科医生或呼吸内镜医生在气管镜室来完成,而外科胸腔镜由胸外科医生在手术室进行;②内科胸腔镜采用局部麻醉(或加用静脉镇静)下胸壁单一切口来完成对胸膜腔的观察和病灶活检,患者容易耐受,外科胸腔镜则需要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来保证患侧操作;③内科胸腔镜很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不需全身麻醉,因此费用明显低于外科胸腔镜;内科胸腔镜由于视野小,仅有一个观察切口,因此主要用于诊断以及粘连松解和胸膜固定,而外科胸腔镜科可完成病灶切除和粘连严重的胸膜松解等操作.基于以上的不同,没有关于内、外科胸腔镜优略的评价,因为内、外科胸腔镜各有其不同的适应证.在此,我们主要介绍内科胸腔镜的临床应用,以便更多的呼吸科医生了解和使用这项技术.二、内科胸腔镜的技术操作(一)仪器设备内科胸腔镜是一项侵入性较小的操作,仅需要在胸壁做一个检查切口,所用装置包括胸壁穿刺器套管(trocar)、胸腔镜或代用纤维支气管镜及其光源和图像系统、活检钳及术后所需胸腔引流等物品.不同地区根据条件不同所有检查胸腔镜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①普通胸腔镜,也就是外科胸腔镜所使用的硬质胸腔镜,有经验的医生同时使用可弯曲支气管镜观察胸腔内的变化.②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我国一些作者采用这种方法,它可在没有胸腔镜设备的地区进行胸膜疾病的诊断.与硬质镜比较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气管镜在胸腔内的定位不易掌控,活组织取材较小.③前端可弯曲电子胸腔镜:这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设备,它的硬质杆部具有普通硬质胸腔镜的易操作性,而前端可弯曲部分可多方向观察胸腔内改变,并且它与电子气管镜使用同一光源监视系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二)操作过程1选择穿刺点:胸腔镜操作的前提条件是足够的胸膜腔空间,至少6~10cm,通常对没有粘连的胸腔积液患者容易进行操作.如果没有足够胸腔空间,则需要在胸腔镜术前或当时在X线引导下进行人工气胸来制造一个安全的穿刺空间,避免损伤肺脏.Hersh等报道经胸壁超声选择穿刺点置入trocar既安全有效又不需要进行术前的人工气胸,同时超声检查节省时间,因此超声定位穿刺进针可以替代内科胸腔镜前的人工气胸.通常患者取健侧卧位,切口选择在患侧腋部胸壁第4~8肋间,常用6~7肋间.2局部麻醉:穿刺点处给予1%利多卡因5~20ml局部麻醉,疼痛明显者可静脉给予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镇静,并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保持患者自主呼吸良好.3切口、置入胸腔镜和观察胸膜腔:在穿刺点行9mm的切口,钝性剥离皮下各层至胸膜,置入穿刺套管,将胸腔镜经套管送入胸膜腔,按照内、前、上、后、侧、下的顺序观察脏层、壁层、膈胸膜和切口周围胸膜.可疑病变可进行活检.遇到胸腔粘连,可采用电凝或电切进行粘连带的松懈,但需注意出血,由于内科胸腔镜不如VATS止血方便可靠,所以分离时要特别注意宁慢勿快,比较粗大的粘连带和时间较长的粘连带内容易有小的血管,可首先用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喷洒,多点分段电凝,慎用电切.遇到恶性胸水或复发性良性积液需行胸膜固定术,常用3~5g消毒的干的滑石粉通过硬质或可弯曲的带吸引器的雾化装置均匀喷入胸膜腔.对于气胸患者,2~3ml滑石粉即可,术后需要留置胸腔闭式引流进行负压吸引.4术后:操作完成后,经trocar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行X-ray了解置管位置及胸腔变化.三、适应证内科胸腔镜主要用于诊断,同时也可以进行部分胸腔内治疗.它的主要适应证为:①经多种无创方法仍不能明确病因的胸腔积液;②肺癌或胸膜间皮瘤的分期;③对恶性积液或复发性良性胸水患者进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治疗;④对于自发性气胸中的Ⅰ期和Ⅱ期,局部治疗也是内科胸腔镜的适应证;⑤其它适应证包括需要在膈肌、纵隔和心包进行活检的病例.Loddenkemper等进行的内科胸腔镜检查中,胸腔积液所占比例可达90%,而弥漫性肺疾病、纵隔肿瘤、气胸等占极少数,原因是由于影像技术的进步,如CT和MRI,肺局部病变或胸壁病变进行胸腔镜检查者减少,通过影像变化能够鉴别良性或恶性病变;另外VATS能够进行诊断性检查的同时清除病变;此外,弥漫性肺疾病经支气管镜TBLB、支气管肺泡灌洗、高分辨率CT的发展,部分疾病可以做出诊断,如:组织细胞增多症X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因此内科胸腔镜主要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它是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的“金标准”.四、禁忌证内科胸腔镜是一项安全的检查.胸膜腔闭塞是本项检查的绝对禁忌证,因此严重胸膜粘连不宜进行检查.相对禁忌证包括:①出血性疾病,有作者以血小板低于4万为临界值;②低氧血症;③严重心血管疾病;④持续的不能控制的咳嗽;⑤极度虚弱者.五、并发症及其预防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良性心律失常、轻度高血压或低氧血症,这些并发症几乎能够通过吸氧完全纠正.活检后出血多数可以自行止血,对于相对微小地持续出血,可以采用电凝固来止血,Loddenkemper等进行6000余例胸腔镜的经验指出,由于胸腔镜造成的出血不需要外科进行干预.相对最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血管损伤造成的出血,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要进行紧急开胸手术止血治疗,多家研究显示这一并发症罕见.活检后气胸、支气管胸膜瘘少见,选择安全的穿刺点和小心地活检可以避免这一并发症.人工气胸造成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空气或气体的栓塞,发生率小于0.1%.胸水吸引后复张性肺水肿发生危险很小,即使几千毫升胸液在胸腔镜期间完全吸出,由于胸腔与大气相通,等量的气体很快会从胸壁穿刺套管中进入胸腔,使肺部不能完全复张.胸腔置管时间延长,Hansen等对146例行内科胸腔镜患者研究显示平均术后置管时间为3.14天(1~10天),给予胸膜固定治疗者为6.47天(1~19天).与Blanc对168例内科胸腔镜检查的观察相似,132次诊断性检查术后置管时间为4.1±0.2天,诊断与胸膜固定治疗后的置管时间为5.6±0.4天.当出现脓胸时胸腔引流时间明显延长,甚至需要外科治疗.此外,皮下气肿、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后发热、切口局部感染、切口皮肤感觉异常、肿瘤胸部的种植转移均可发生,因此对于胸膜间皮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后10~12天可进行局部放疗预防穿刺点肿瘤种植.总之,内科胸腔镜为一项安全的侵入性检查,其并发症发生率报道不同,为3%~22.6%,但严重并发症少见,已报道的死亡率为0.01-0.6%.六、内科胸腔镜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一)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临床上常见胸腔积液患者经过充分大量的诊断性检查,包括胸腔穿刺和胸膜活检仍不能明确病因,对这类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由于胸腔镜对于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有很高的敏感性,它除了可以进行快速准确的直视下活检外,还可以进行结核培养和一些恶性肿瘤的激素受体检测.(二)癌性胸腔积液癌性胸腔积液是内科胸腔镜的主要诊断和治疗适应证.内科胸腔镜有助于肺癌、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以及转移癌的分期.通过内科胸腔镜能够发现是否肿瘤已经侵犯到胸膜、是否继发于静脉或者淋巴管的阻塞、是否为肺炎旁积液等,因此通过检查可能能够避免开胸手术或者正确评价手术指征;此外,对于胸水细胞学或胸膜活检确诊恶性积液的患者,胸腔镜可获得更大的组织进行组织学分型,Blanc的研究中16.7%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经胸腔镜确诊为腺癌.对于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由于内科胸腔镜可以取得体积较大有代表性的胸膜组织,因此它可以提供一个早期的诊断和较好的组织学分类以及精细的分期.另外,发现纤维样变或钙化、增厚或胸膜白色斑块可提示石棉暴露,经胸腔镜肺活检或壁层胸膜的特殊病变活检发现石棉纤维支持良性石棉相关性胸水,但需要排除其它诊断.对于转移性恶性胸腔积液,壁层胸膜的盲检确诊率低,大约30%的患者壁层胸膜常常不受累及,因此直视下脏层或膈胸膜活检可能确诊.此外,由于胸腔镜活检的标本体积相对大,因此对于病理学家相对容易明确肿瘤组织的来源.乳腺癌是引起转移性胸水最常见的病因,通过对胸腔镜活检组织进行激素受体的检测可有助于抗激素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对于恶性胸水,治疗性胸腔镜检查可在直视下将滑石粉均匀地喷洒胸膜的各部分而进行胸膜固定术,这是传统的胸膜固定术的选择.这种方法也可有效的治疗淋巴瘤所致乳糜胸.对一些非肿瘤性复发性胸腔积液患者,如乳糜胸,也可通过内科胸腔镜进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治疗.(三)结核性胸腔积液有作者认为结核性胸膜炎通过盲法胸膜活检可达70%~90%的阳性率,通常没有必要用内科胸腔镜来诊断结核.但是来自南非的40例研究显示:胸腔镜诊断率为98%,而胸膜活检阳性率为80%.因此通过内科胸腔镜检查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同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此外,胸腔镜活检组织的结核培养高阳性率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的可能,这可能会对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另一项关于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研究发现胸腔镜术中胸水完全引流对症状的改善优于任何随后的治疗,可能由于胸腔镜检查改善了胸膜内的粘连和充分引流胸膜腔液体,从而改善了症状.(四)脓胸对早期脓胸(发病2周内,无严重胸腔粘连),内科胸腔镜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用活检钳夹取纤维样改变,使胸膜腔由多房变为一个腔隙,有利于成功的引流和冲洗,因此如果适合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应当同时进行胸腔镜检查.对于严重胸腔粘连和机化的病变,必需进行外科治疗.(五)自发性气胸对于自发性气胸,在插入胸腔闭式引流管前,用内科胸腔镜很容易观察到肺和胸膜的病变.根据镜下观察,按照Vanderschueren分级分为以下几期:Ⅰ期为镜下肺正常;Ⅱ期可见肺胸膜粘连;Ⅲ期镜下可见小的肺大疱(直径<2cm);Ⅳ期镜下可见大量的肺大疱(直径>2cm).虽然通过VATS或开胸手术可以发现明显病变,但通过内科胸腔镜也可以发现一些肺大疱或胸膜瘘.通过内科胸腔镜可以进行肺大疱凝固或滑石粉胸膜固定.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是传统的处理方法,复发率低于10%,只有4%~10%的病例需要外科手术.Ⅳ期患者存在大量的肺大疱,需要行VATS或外科手术.(六)其它病因所致胸腔积液对于既非肿瘤又非结核的胸腔积液患者,内科胸腔镜可以提供镜下的线索来寻找病因,例如:类风湿性胸腔积液、胰腺炎所致胸水、肝硬化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的蔓延或创伤.这些病因经询问病史、胸水分析和理化检查,通常可以得到诊断,但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内科胸腔镜有助于确定诊断.当不明胸腔积液是继发还是来源于原发性肺部疾病时,如:肺纤维化或肺炎,胸腔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七)特发性胸膜炎(idiopathic pleural effusion)即使经过全面的胸腔积液检查和胸腔镜活检,仍有部分胸腔积液患者不能明确病因,病理诊断为非特异性胸膜炎(non-specific pleuritis).Venekamp等通过对胸腔镜病理诊断为非特异性胸膜炎的75例患者经过近3年的追踪研究,91.7%为良性过程,仅8.3%进展为肿瘤,最终发现不明病因的特发性胸膜炎比例为25%,与Hansen报道相似(23%).因此,大多数胸腔镜病理诊断为非特异性胸膜炎的患者可以找到病因,仅有部分患者无病因,临床上可以称为真正的“特发性胸膜炎”,病程呈良性过程.七、展望内科胸腔镜作为一项呼吸科医生可操作的安全、有效的微创诊疗技术,对胸腔积液和气胸等胸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内科胸腔镜可以明确或排除恶性或结核性积液,准确率几乎达到100%;有助于明确胸膜疾病的病因和恶性积液的预后判断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此外,对脓胸和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亦有很大的意义;通过内科胸腔镜向胸腔内吹入滑石粉治疗恶性胸水和复发性良性积液(如:乳糜胸).相信不久的将来内科胸腔镜会成为呼吸科医生必须掌握且相当实用的诊疗技术.。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的临床应用背景介绍胸膜是指包裹着肺部和胸腔的双层膜,也是肺和胸壁之间的隔膜。
胸膜疾病是指影响胸膜的疾病,包括胸膜炎、胸膜积液、胸膜增厚和胸膜转移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呼吸功能,还会对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影响。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这些方法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风险。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内科胸腔镜已经开始应用于胸膜疾病的临床治疗。
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科胸腔镜的基本原理内科胸腔镜是指通过胸腔镜技术,对胸膜疾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一种内科手术。
具体操作过程是:在体外麻醉下,在患侧胸部插入一根粗约1厘米的针管,进行胸膜腔积液或胸膜切开,插入胸腔镜进行检查或治疗,透过胸腔镜观察和操作,最后封闭针孔即可。
该技术既能够达到类似于传统胸腔镜的检查和治疗效果,又能够减少创伤和出血。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胸膜积液胸膜积液是指胸腔腔隙内的液体积聚。
常见的原因有肺癌、肺炎、结核、心力衰竭等。
内科胸腔镜可以通过胸腔镜技术,将液体抽出,缓解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膜炎胸膜炎是指胸膜的炎症反应。
轻者会引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重者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炎的治疗中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以通过胸腔镜技术,观察胸腔内的情况,对症治疗。
胸膜增厚胸膜增厚是指胸膜的纤维增生。
过度增生的胸膜会对肺部造成移位等影响。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增厚的治疗中可以通过胸腔镜技术,清除胸腔内的粘液和纤维组织,同时保护肺部不受损伤。
胸膜转移性疾病在某些情况下,癌细胞会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胸腔内的胸膜上,称为胸膜转移。
内科胸腔镜可以透过胸腔镜技术,在胸膜上定位肿瘤区域,并进行活检或局部切除。
优点内科胸腔镜在治疗胸膜疾病的各个方面都有自身的优势:1.创伤小:内科胸腔镜治疗无需开胸,可以使手术伤口尽可能缩小,降低手术风险。
内科胸腔镜的临床应用王英田;王超【摘要】内科胸腔镜有别于外科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其由呼吸内科医生于内镜室操作,通常在清醒镇静加局麻下进行.主要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断和胸膜粘连的治疗,其优点为刨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传统的内科胸腔镜胸腔视野小,不能进行长时间较复杂的操作.而新近问世的“软硬镜”为一种改良型胸腔镜,其镜身为硬质,远端可弯曲,视野大大扩展.【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1(051)031【总页数】2页(P109-110)【作者】王英田;王超【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济南250014;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内科胸腔镜有别于外科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其由呼吸内科医生于内镜室操作,通常在清醒镇静加局麻下进行。
主要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断和胸膜粘连的治疗,其优点为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但传统的内科胸腔镜胸腔视野小,不能进行长时间较复杂的操作。
而新近问世的“软硬镜”为一种改良型胸腔镜,其镜身为硬质,远端可弯曲,视野大大扩展。
1 在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胸腔积液为呼吸系统常见病症,常用的诊断方法有胸腔积液常规、生化、微生物学、细胞学检查,但仍有20%所谓的“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难以诊断,需行胸腔镜检查,在一项对201例恶性胸腔积液的前瞻性研究证实,胸腔镜检查、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经皮胸膜活检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5%、62%和44%。
结核性胸腔积液典型的胸腔镜下表现:整个壁层和膈胸膜尤其是肋脊沟有白葡萄样肉芽肿增厚。
胸腔镜检查时病变有时会失去其特征性改变而酷似炎性变,血管增多,红色,有时为出血性纤维素反应和多处粘连。
一般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穿刺或胸腔微导管置入后,可起到引流积液及胸腔内给药的作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胸腔镜下治疗。
胸腔镜治疗可将胸膜粘连器械分离,电凝止血,然后将滑石粉或其他粘合剂均匀喷洒,可明显提高胸膜粘连闭锁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