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艺术化英语课堂
- 格式:pdf
- 大小:132.24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艺术化的高中英语课堂摘要:依据新课程所设定的标准,提出了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从备课和课堂设计两方面使课堂艺术化。
用英语的美感和艺术性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享受英语。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课堂;艺术化“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
”传统的英语课堂一成不变、一潭死水。
纯单词、纯语法、纯练习题的英语课一上就是几十年。
这样死板单调的英语课没有作为一门语言的美感,又怎么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艺术和魅力?缺乏兴趣和动力是学生英语学不好的根本原因。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艺术化,让学生学会享受英语,感受英语文化。
只有高中英语课堂的艺术化才会使英语课堂高效起来。
要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和进行艺术性教学呢?一、英语课前艺术氛围的创造要营造艺术氛围,传统的读课文、看教参、做题是显然不够的。
教师还必须查阅有关资料,充实教材内容。
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思想状况,利用网络报刊等资源,根据课堂内容了解一些相关的风土人情。
尤其是外国人的生活习惯、交流方式、宗教信仰等。
课前可以给学生印发一点背景知识或者放一首好听的英文歌。
这样课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做好英语热身了。
二、打造艺术的英语课堂1.课堂导入艺术化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为课堂的发展作一个很好的铺垫。
一个小笑话,几幅图片,一段小视频都可以让学生做好热身,用轻松的感觉进入课堂。
在外研版必修ⅲmodule 3 讲到music这一课时,我在课前用视频截取工具,选取了欧美几种音乐。
上课让学生听完之后,问学生:“can you tell me the variety of the music?do you like music?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导入本课主题。
又让学生四人一组用两分钟左右的时间讨论。
英语课堂教学要艺术化发表时间:2011-06-17T10:49:59.857Z 来源:《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李方芳[导读]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英语学习的过程在深层次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李方芳南京市滨江中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英语学习的过程在深层次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潜移默化是自然学习,它需要有一种舒畅、宽松的学习环境。
它把原有的本族语语言技能转化为英语技能,把英语的输入转化为吸收,再转化为输出。
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学生已形成的学习技能迁移到英语学习中,要尽一切努力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的陌生感,化机械性的被动学习为创造性的主动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素质起始阶段相同的班级,在同一个备课组集体备课下,不同的教师采用同样的教学设计方法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相同。
其中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实践证明凡是上课注重课堂教学艺术的教师,教学效果一定高于其他教师。
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教师怎样利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来传授英语知识、发展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广度、深度以及效率,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师所探讨的问题,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课堂教学艺术化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发展方向。
他们不感兴趣那些抽象、乏味的,而有意于新颖、直观的东西。
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娱乐、学习为一体。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枯燥的词汇、语法、句型进行艺术加工,对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把枯燥、乏味的材料变为生动有趣的,把抽象的变为直观的,把“死的”变为“活的”,这样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
加强课堂提问艺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摘要:提问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架起了桥梁,在提问中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取得信息反馈,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英语教学亦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提问的作用,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习惯;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
因此,教学中关注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发挥问题的作用,必能促进教学效率。
一、提问艺术提问一直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答疑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思维的发展,开阔视野,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中的重难点,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做好调控。
1.善用提问帮助学生强化知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新知识的传授,也要适时地巩固旧知识,强化学生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得到长久的保持,但是,亦要注意教学的重点,是为了传授新知识,让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真正地把知识得以贯通,运用自如,得到强化。
提问就是最有效的强化知识的方法,教师要善用提问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联系、分析、判断、推理等方法,强化新的知识和能力。
如,在词汇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对比提问、归类提问等提问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更好地掌握词汇。
2.善用提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与参与愿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对认知产生矛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集中精神,还能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如,学习“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此课时有关篮球发展史的,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我根据教学的重点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
教案制作:用多媒体教具打造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教学中,教案便是帮助老师讲好课的重要工具。
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效的教学充满活力,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打造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
一、选择标准化多媒体教具在选择多媒体教具时,要注意保证多媒体教具已经标准化并经过市场检验,用起来更加方便。
市场上的多媒体教具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视频资源丰富,内容充实: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具提供动画、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
2.互动性强:多媒体教具应该具备良好的互动性,学生可以通过按键、触屏等设备与教具互动,加深印象。
3.适用性强:多媒体教具应该能够满足教室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大班级,多媒体教具应该能够扩大视野,方便学生的学习。
4.稳定性好: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设备支持,多媒体教具都必须尽可能稳定,避免中途出现卡顿、闪烁等情况,影响教育效果。
二、合理搭配多媒体教具与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的成功不仅仅是选对了好的教具,更是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它。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程度、学科等因素合理地选择多媒体教具,同时也要保证学习英语的基本点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1.多媒体教具的配合:针对不同的课堂活动,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多媒体教具,使得教学更加现场化、丰富。
比如使用大型幕布或大屏幕播放视频素材,配合实物、图片等进行辅助解说;使用智能板或互动白板教具进行交互式教学;使用新型音频教材APP和微课等多种媒体教育资源,以“看、听、说、动手做”多角度全方位覆盖学生课堂学习场景。
2.教学内容的衔接:在示范教学中,多媒体教具应该尽量与学生已经学到的内容结合,衔接得更加完美。
比如,在讲一段口语表达的情景对话时,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对话人物,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在学习单词时,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教授,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具的优势多媒体教具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英语教学的艺术化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采用艺术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用生动感人的形式组织教学实践,艺术地营造课堂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艺术化艺术手段优秀教师为什么一踏上讲台就显得那么富有感染力、潇洒自如、魅力无穷呢?归根结底是他们对艺术化教学的刻意追求,他们把英语知识教学、言语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性格锻炼、情操陶冶和个性发挥交融起来,汇成一股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巨大推力,使学生听课时,有细雨无声、浸润心田的感觉。
英语教师运用艺术化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学好英语,而且能得到美的享受。
一、教学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共性教学具有艺术内涵,已成为众多教学理论专家的共识,就教学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共性而言,可以表现为以下两点。
1.情感性。
哲学家黑格尔说:“要是没有热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艺术美是以情动人的活动和成果,没有丰富的情感,不能用情感打动人,艺术便失去力量,也便不称为艺术。
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一旦注入强烈的情感,就能把教师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师生情感相互交流而发生“共振”,营造出富有情趣的环境和明快、激越、感人的课堂氛围。
所以,真正优秀的教学是不可能没有情感的。
这也就是说真正优秀的教学都是艺术。
很难想象,教师在讲授一篇关于“mother”的课文时,学生竟然体会不到母亲的情爱。
缺乏激情、像一碗“白开水”似的课堂教学肯定不是“艺术”。
2.独创性。
独具匠心、独具个性的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所在。
独创性决定了艺术是不可能被完全复制的。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当然要基于科学规律、原则、方法和技术,它们有章可循,可以复制。
但是,如果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上自在自如的发挥、创造,那么每一堂教学活动便有了它不可重复的独特之处,这就是课堂教学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及讲述的问题都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项操作都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