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4.64 KB
- 文档页数:2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指婴儿出生后或出生后不久股骨头从髋臼脱出的一种畸形,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造成髋关节松弛、脱位。
临床表现为患侧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行走时跛行、鸭步,易摔倒。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告知手术的目的与方法,向患者讲解清楚以取得配合。
2.指导患者多饮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钙高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耐受手术。
3.遵医嘱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
3.全麻术后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4.多饮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生长发育。
5.严密观察肢体末梢血运、活动、感觉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6.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如有渗血应用蓝笔在周围标记,记录时间,以便再次观察伤口出血的范围。
7.加强未固定部位的关节活动,固定部位肌肉等长收缩运动。
8.出院指导
(1)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告知患者家属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教会家属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活动、感觉,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3)鼓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
. (4)定期复查。
疾病名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编辑本段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编辑本段疾病概述强调早期治疗,婴幼儿期治疗最佳,年龄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认为2-3岁后治疗,即使非常成功,致35岁后将发生髋关节痛,因此强调新生儿普查,及时诊治获得痊愈。
编辑本段疾病描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
不同的种族、地区发病情况差别很大。
中国六大城市对新生儿调查结果,平均发病率为3.9%。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一)站立前期新生儿和婴儿临床表现较轻,症状常常不明显。
主要特点是髋臼发育不良,活关节不稳定。
往往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
如果发现有下列体征时应视为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可能。
1.两侧大腿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患侧皮皱加深增多。
2.患者会阴部增宽,双侧脱位时更为明显。
3.患者髋关节活动少,活动时受限。
蹬踩力量较健侧弱。
常处于屈曲位,不能伸直。
4.患者肢体短缩。
5.牵拉患者下肢时有弹响声或弹响感,有时患者会哭闹。
(二)脱位期患儿一般开始行走的时间较正常而晚。
单侧脱位时,患而步态跛行。
双侧脱位者,站立时骨盆前倾,臀部后耸,腰部前凸特别明显,行走呈鸭行步态。
患者仰卧位,双侧髋、膝关节各屈曲90°时,双侧膝关节不在同一平面。
推拉患侧股骨时,股骨头可上下移动,似打气筒样。
内收肌紧张,髋关节外展活动受限。
Trendelenburg征(单足站立试验)呈阳性:在正常情况,用单足站立时,臀中、小肌收缩,对侧骨盆抬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
如果站立侧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因臀中、小肌肉松弛,对侧骨盆不但不能抬起,反而下降。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发病原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
经研究已注意到遗传因素;髋臼发育不良及关节韧带松弛;以及胎儿在子宫内胎位异常,承受不正常的机械性压力,影响髋关节的发育等引起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多数是女子带孩子期间经常曲身造成的。
如果怀孕的女子经常弯腰,则出生后的孩子容易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比如怀孕期间的女子经常蹲坐洗衣服;弯腰拿东西等等。
智汇大家诊疗Family life guide -169-王建 (丹棱县人民医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由于关节囊肱骨近端髋臼的发育存在缺陷,从而导致关节不稳定,并形成了髋关节脱位。
对髋关节进行矫正,并使其恢复关节组成正常关系,可以使关节随着生长逐渐趋于正常。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致病原因有关专家会将髋关节脱位定义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幼儿患这种病的发病率处于1%-3.9%,在不同地区存在的差距较大。
髋髋关节脱位脱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据我国不同的地区统计华北地区发病率为千分之3.8,华南为千分之0.7,华东地区为千分之1.1。
可见在我国北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比南方要高。
通过对我国各大城市的调查发现,新生儿的平均发病率为3%,男婴儿比女婴儿患病率低,大约为1:6。
一般左侧髋关节发病率高,双侧均存在髋关节脱位的病例较少。
由于该病的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约20%的患儿有髋关节脱位的家族病史,也有的患儿是由于在子宫内胎位异常,受到不正常的机械性压力,从而造成了髋关节脱位。
有的患儿发病是由于髋臼发育不良,关节韧带处于松弛的状态。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表现及诊断站立前期处于新生儿期与婴儿期的患儿症状并不明显,一般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
如果出现以下几种体征,则可能存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情况:(1)患有髋关节脱位的一侧肢体缩短。
(2)对患有髋关节脱位的一侧腿进行牵拉时,会发出弹响声。
(3)患儿的两侧大腿内侧出现不对称的皮肤褶皱,在患有髋关节脱位的一侧,褶皱会更加明显。
患有髋关节脱位的一侧活动次数相对比较少,而且可以明显看到活动不灵活,有活动受限的迹象。
在患病一侧,婴儿蹬踩的力量也相对较弱,腿难以伸直,常处于屈曲的状态,患病一侧的腿较另一条会短一些。
脱位期患有髋关节脱位的婴儿走路会比较晚,如患儿有一侧存在髋关节脱位,则会出现跛行的情形。
如患儿两侧都存在髋关节脱位,站立时会体现出骨盆前倾、臀部后耸、腰部前凸的特征,行走起来感觉像“鸭步步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要点
导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畸形疾病,它指的是一出生就就出现的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现象,会对人的一些行为活动有很大影响,此疾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畸形疾病,它指的是一出生就就出现的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现象,会对人的一些行为活动有很大影响,此疾病最好在早期进行治疗,这样更容易恢复,不会出现后遗症。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要点,赶快来看看吧:
(一)出生至2个月不需牵引和麻醉,可用屈曲双髋至90°而后逐步外展,将拇指置于大粗隆外向前内方推压即可使其复位,复位时切忌暴力,如复位成功后可用支架固定于髋关节屈曲90°,外展70°,固定时间约为2~3月,视复位时的年龄而定。
支架应于摄片检查后再定拆除时间。
支架的种类很多,有外展尿枕、Begg塑料支架等等。
以上两种支架在换尿布时必须打开,比较麻烦,目前较少应用。
Barlow支架和Rosen支架效果确实,但对皮肤有压迫,容易造成疼痛及压疮,并有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能。
Pavlik支架可避免暴力引起缺血性坏死的并发症,它利用两下肢屈曲90°,两下肢本身重量的自然位置而达到外展,使其自然复位和维持复位位置,地髋关节的发育和塑形均有利,并有一定的髋关节活动范围。
缺点是由于帆布做成,比较硬,肩胸部如果包扎过紧,影响呼吸,过松容易滑脱,影响治疗。
(二)3个月以上,2~3岁以下这组病例因脱位时间长,髋周的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因而在复位之前,先作牵引,一般不超过2周,如有肌肉挛缩比较明显者,必须在复位前作松解,如内收肌切断,髂腰肌延长等,而后经床旁X线片证实,股骨头的位置已与髋臼水平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