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摩托案例分析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
物流经典企业案例及分析第一章利用业务电子化赢利的联邦快递联邦快递每天向全世界211个国家递送250万个包裹,其中99%属于限时递送。
10多年来,电子商务一直在联邦快递的业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1995年,联邦快递开发了一套免费的联邦快递船软件,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部电脑和一个调制器就可以使用该软件定购商品。
由于该软件可以用于任何计算机上,所以货运处理的业务进一步扩展了。
为了处理加急定单,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的人员需要了解供货详情,通过该软件,它们可以随时掌握供货时间以及产品预计抵达的时间。
1996年7月,联邦快递在Internet上发起了联邦快递联网船,在18个月内,7.5万名用户使用了它们提供的服务。
客户不用离开该站点,就可以下单定购、发现最近的购买地点、打印包裹单、调整发票并了解供货情况。
但货物寄出时,订购人还可以要求联邦快递向它们发出电子邮件加以确认。
联邦快递公司内部的专用网络每天可以处理5400万宗交易。
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公司可以对商品交易的全过程了如指掌。
当客户输入“提货”指令时,管理员会从系统中得到客户指定的提货时间和地点。
管理员将商品单的条形码扫入手持系统中,记录下该商品已经被提走。
联邦快递的其他工作人员将以系统记录为依据,追踪货品装运,直到运抵客户的全过程。
联邦快递还提供其他服务。
例如,联邦快递经营商业服务器,以便零售商将自己的站点放到该服务器上运行;经营仓储,使产品的挑选、包装、检测、装配和运输一体化。
联邦快递客户运送产品的主要特点使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或易腐的物品,这意味着他们办理的定单需要尽快填写完成。
使联邦快递的信息网络,也是其发展后勤供应业务的重要基础。
联邦快递的专用网络为该公司的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
Internet进一步扩展了专用网络的应用,联邦快递通过电话和书面与客户沟通的联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下述实例表明信息技术在不断降低运送成本。
减少手工业务成本如果没有联邦快递船,则不得不多雇佣2万名雇员来分拣包裹、回答电话咨询和输入货单。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哈雷摩托案例分析:哈雷摩托车最初的哈雷摩托车是在1903年在一间小木屋里造出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方对哈雷摩托车的大量采购,到1918年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厂商。
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哈雷却受到了来自日本企业的强烈挑战。
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摩托车厂商逐渐成为摩托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日本厂商打入世界摩托车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创造性地开发出小型摩托车市场,而其根源在于抓住了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
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摩托车仅仅是用于军事用途和摩托车比赛。
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文化观念开始转变,摩托车由单纯军事用途和参与竞赛转变为一种大众性的交通工具。
美国摩托车向民用化扩散的初期,形成了一个由收入较为充裕、爱好刺激、倾向男子汉形象的年轻人组成的飙车族,这为哈雷创造了市场。
事实上,哈雷公司在一段时间内也以自己的产品受到飙车族的亲睐而引以为豪。
美国和欧洲的摩托车厂商根本看不起研究开发小排气量摩托车的日本人,称他们是“小黄种人”。
可谁也没有料到,10年后,就是这些“小黄种人”将英国人首先赶出了摩托车市场,然后又与哈雷公司展开了较量。
带头叫板的是本田公司。
本田是日本最大的摩托车出口厂商,1959年开始把市场目标转向美国。
本田在美国市场上开展了以“你在本田车上遇见最文雅的人”为主题的促销活动,将骑小型车的现象与骑大型车的形象区分开来,吸引了另一个亚文化群,即受过良好教育的、高收入的、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妇女等顾客来购买他们的小型摩托车。
然而哈雷公司和西欧的厂商从一开始却忽视了日本厂商的挑战,哈雷对此甚至表示欢迎。
哈雷认为,随着驾驶技术的提高,轻型摩托车购买者很快会转向购买大型车。
但是实际情况与哈雷等大型车厂商估计的正好相反,1955年~1970年,哈雷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由70%跌到了5%,到1984年,日本的本田、雅马哈、川崎和五十铃四家厂商已控制了美国市场的95%。
哈雷摩托案例分析作业
哈雷用于选择企业软件供应商的标准,是否包括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你倾向于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哪个?
答:哈雷公司的企业文化比较特殊,产品设计也是个性鲜明,属于小众客户最爱,因此他的ERP系统不能套用一般的模式,只有能够深刻理解公司文化和业务,能按公司要求进行流程调整才是最重要,供应商的资质、业绩固然重要,但并不应该作为最重要的因素。
1、你以本案例的信息为基础,你会选择哪家供应商,为什么?如果你必须做一个两分钟的陈述,向上级领导概括你的选择,你会说些什么?
答:选择供应商1,原因如下:
1)供应商1的团队与众不同,他们有热情,可以并愿意按哈雷公司的要求来设计软件产品,哈雷是一家特点鲜明的公司,项目实施意味着软件公司要了解哈雷内部这些组织的个性,并且要尽量透彻地了解其个性形成的原因。
2)供应商1服务质量高,在实际工作开始之后,软件公司必须跟那些相关的人合作融洽,所以选择一家有热情且服务意识强的公司很重要,在之前的调研中,他们的精力充沛, 有礼貌, 诚实,对我们业务的理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们没有让人有丝毫的不悦、委曲求全或者盛气凌人等感觉,并且愿意按我们的要求来对软件进行调整。
2、你对哈雷公司选择企业软件的方法的总体评价是什么?如果可能,你会采取什么不同的方法?
答:我认为总体方法比较合理, 哈雷公司了解自己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也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使选择供应商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另外通过让直接接触业务的人来梳理流程并对软件选择做出决策,确保了能让软件商开发真正适合自己企业的产品,从而使业务需求能够迅速得到满足,如果可能,应当有一个被授予相关权利的人在企业内部进行协调,能够在各部门间合理调配和安排资源来支持软件项目,这样也许可以适当加快软件实施的进度。
案例摩托行业中的哈雷戴维森公司一、辉煌时期(1903-1959年)哈雷戴维森公司的历史始于1903年,当年,威廉·哈雷21岁,是一家工厂的绘图员。
在戴维森三兄弟的帮助下,他们设计制造出第一辆摩托车。
戴维森三兄弟分别是模工、机工和工具工。
其后,他们又在戴维森家的后院里造出了3辆摩托车并卖了出去。
1904年他们又卖出了8辆。
1906年他们着手建厂,1907年9月17日哈雷·戴维森公司正式成立。
20世纪初,摩托车技术在美国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摩托车企业并开始了竞争,其中有Excelsior、Indian、Merkel、Thor和Yale。
美国大部分早期的摩托车企业的产品质量都不过关,缺少可靠性,唯有哈雷和Indian例外。
在那时举行的多次摩托车大赛中,哈雷摩托车都名列前茅,名声大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方对哈雷摩托车的大量采购,产品供不应求。
1918年哈雷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工厂,哈雷也成为世界上最大摩托车公司。
到1949年,哈雷公司开始遇到来自英国的竞争。
英国的Nortons和Triumphs公司生产的摩托车,虽然发动机功率较小,但价廉、体轻、易于驾驶,而且速度上也不比哈雷产品逊色。
面对英国竞争者,哈雷公司开始进一步改进发动机,引进了大功率发动机。
1957年,被誉为现代超级摩托车的“哈雷健将”诞生了,成为一时风范。
哈雷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也从60%上升到70%,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其他几家摩托车企业销声匿迹了。
哈雷公司成功的原因可归结为多方面的原因:技术更新、产品设计和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实际上,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像哈雷公司一样在消费者中享有那么深的根基,像《风狂者》、《东方骑士》等电影中骑着哈雷摩托车行侠仗义的英雄一样令人难忘。
哈雷产品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不论好人、坏人,但一定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
二、衰落时期(1960-1980年)然而,到60年代初,哈雷公司对“日本入侵”却没有丝毫准备。
哈雷案例分析一、二十世纪初,哈雷·戴维森迅速发展的原因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对摩托车的大量采购;哈雷·戴维森独特的产品形象吸引了飙车族;警方的采购。
二、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哈雷衰落的原因外部原因(1)经营环境的变化:石油危机的暴发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且美国首当其冲。
(2)日本竞争者进入美国市场,而哈雷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麻痹大意;在进入美国市场时没设置一定的壁垒;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后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内部原因1.哈雷·戴维森公司的营销观念是典型的产品观念,对自己的产品沾沾自喜,而没考虑到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2.在新的细分市场出现的时候,哈雷没有及时发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日本人进入美国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
3.产品质量差、耗油量大4.管理不善、生产成本高5.公司决策一再失误三、日本摩托车迅速占领美国市场的原因外部环境因素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暴发,提高了美国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使他们开始寻找高质低价的产品;一部分汽车消费者转向耗油低的摩托车;新的顾客群体的产生:受过良好教育、高收入的、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女性消费者开始加入到摩托车的消费队伍中,市场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内部因素营销方面:市场导向的营销观念;有效的营销战略规划;有效的营销策略。
生产方面:成本控制、库存管理、柔性生产、恰及时生产等等,为日本企业建立起成本优势,为其低价渗透策略奠定了基础。
研发方面:不惜在研发方面作大量的投入,为新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全球战略:即可以回避风险,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利用各地资源,还可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获得溢价,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四、日本摩托车进入美国市场的竞争战略以及原因通过总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进行市场渗透。
日本摩托车刚进入美国市场时,其选择的目标顾客群体的价格敏感性高;日本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确保了这种竞争战略的成功。
智能制造案例分析:美国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的大规模定制生产重生之路1 公司简介1903年,William Harley、Arthur Davidson和Walter Davision三兄弟在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Milwaukee)创建了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以下简称哈雷)。
今天,哈雷的产品包括重型摩托车及全系列摩托车零部件、配件、服饰和多样化的商品。
通过全球1300多家授权经销商形成的销售网络,哈雷提供四大车系多种车型,以及6000多种部件、配件。
2 战略转型之旅哈雷摩托车及其2005年之前20年的年销售额变动如图所示。
而从2008年开始,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哈雷摩托车的销售额开始急剧下降,到了2009年则达到了谷底。
在这一过程中,哈雷的业务开始变得很难开展,原因是人们突然不那么愿意在奢侈品上大手笔花钱了。
从2007年开始,哈雷的收入便开始下滑(见图)。
与此同时,哈雷还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如Victory 摩托车、Big Dog 摩托车)的挑战,它们在哈雷所在的市场中占据了41%的份额。
并且,这些竞争对手作为挑战哈雷的一方,它们的市场策略是造就一批与哈雷那种穿着皮夹克巡航在高速公路上的传统不同的“新一代美国摩托”的形象。
Victory 和Big Dog 向市场提供高度可配置的产品,吹响了反叛哈雷的号角,将传统的机械驾驭分割变为个性化和自我表达的风格,这对哈雷的市场定位产生了冲击。
12图哈雷摩托车及其2005年之前20年的年销售额变动图哈雷业务转型的背景和要点伴随着严酷的经济环境,老化的驾驶者人群,以及不断加剧的竞争,哈雷摩托车的销售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年报显示,在2009年的第三个季度,哈雷摩托车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22.1%,净收入从前一年的1.67亿美元下滑到2650万美元。
在业务下滑的同时,哈雷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消费群的老化。
20世纪60年代本田公司和美国摩托车市场1984年,Richard Pascale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写的是本田公司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摩托车市场上所取得的异乎寻常的成功,该篇论文拉开了关于战略制定过程讨论的序幕。
美国摩托车市场被美国的Harley Davidson公司、英国的BSA、Triumph and Norton公司和意大利的Moto—Guzzi公司所占据。
在1959年Harley公司是市场的领导者,它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 660万美元;与此同时,英国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为49%。
但到了1973年,英国公司的市场份额仅为9%。
这主要是日本本田公司于1959年在美国建立了本田机动车公司美国分公司,然后在60年代大举进攻美国市场所致——本田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从1960年的50万美元激增到1965年的7 700万美元。
Richard Pascale在论文中提出两个(而不是一个)原因,解释了本田公司是如何取得如此卓越的市场成绩的。
下面是论文的摘要。
波士顿咨询集团和哈佛商学院对成功的解释伴随着英国公司在美国摩托车市场份额从1959年到1973年的急剧下降,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在1975年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总结了它们对于本田公司在摩托车行业战略的研究发现。
日本制造业商的成功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其国内市场的增长,这使其在成本上处于很有竞争力的位置,并且以此为跳板,在20世纪60年代用小型摩托车进军国际市场。
(BCG,1975:ⅹⅳ)其他研究(比如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将本田在美国的成功解释为:二战以后,在美国除了警察和在军队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使用摩托车以外,其他人很少对摩托车感兴趣。
尽管其时大多数摩托车车主无疑是正派人,但那些绕着摩托车转、称自己为“地狱天使”、“撤旦的奴隶”的无赖群体却给摩托车行业制造了一个很坏的形象。
1953年有一部电影叫《狂野者》,它使650cc排量的Triumph摩托车、黑色皮夹克和马龙·白兰度成为明星。
高质量生产排程和生产计划的关键因素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质量生产排程和生产计划的关键因素是制造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为一个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运作的企业,开拓市场、不断发展,无疑是企业的使命。
而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制订、执行正确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就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营销”,《辞海》释为“市场学的别译”,有的文献笼而统之,直接写为“市场营销学”。
我以为,这种说法更为贴切,因为它把营销的载体――市场突出地表现出来,使营销更具生命力,更具活力。
“营销”与“战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必然的联系,营销是手段,战略是指导全局的策略。
二者有机的组合,即形成了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法的高度统一。
营销是以客户为中心探讨市场划分与选择,不同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需求,投入市场产品的数量、结构、寿命周期、价格、商品分配、促销策略为目的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在于根据市场发展变化,掌握市场营销策略,使企业减少风险,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这个谋划要解决的是未来,注重的是趋势和机会,讲求的是长期成就,要作的是打开新局面。
综上所述可知,营销战略即为企业就营销方面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以下以美国“哈雷·戴维逊”摩托车生产厂商在经营几十年过程经历的风风雨雨,成功与失败为例进行分析,目的是找出其中的得失,汲取其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更新我们的理念,从而制订出本企业的包括营销战略在内的总体战略发展规划。
一、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60年代,美国摩托车市场比过去增长了数倍,但美国公司的占有率却下降了3 5%,日本“本田”摩托车大举进攻美国市场,并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面对本田的入侵,哈雷公司反应迟钝,缺乏生机。
而本田摩托的质量好(哈雷摩托的质量问题达50%~60%,而本田只有5%)价格比哈雷要低30%,因此很快得到消费群体的青睐。
可以说,哈雷败在质量管理上,但根子在企业管理不善和理念陈旧。
企业的管理不善不仅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质次价高的产品丧失市场是情理之中。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哈雷保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测试哈雷保持器的性能,包括承载能力、稳定性、舒适度等;3. 分析哈雷保持器的优缺点,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器材1. 哈雷保持器1套;2. 承重台1个;3. 量角器1个;4. 计时器1个;5. 舒适度评价表1份。
三、实验原理哈雷保持器是一种固定在牙齿上的矫正器,通过施加一定的力来纠正牙齿排列不齐。
本实验主要测试哈雷保持器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及舒适度。
四、实验步骤1. 承载能力测试(1)将哈雷保持器固定在承重台上;(2)逐渐增加承重台上的重量,记录哈雷保持器在承受最大重量时的稳定性;(3)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
2. 稳定性测试(1)将哈雷保持器固定在牙齿上;(2)使用量角器测量哈雷保持器在不同角度下的稳定性;(3)记录数据,分析稳定性。
3. 舒适度测试(1)让志愿者佩戴哈雷保持器;(2)记录佩戴时间,观察志愿者的不适反应;(3)填写舒适度评价表,分析哈雷保持器的舒适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承载能力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哈雷保持器在承受最大重量时,稳定性较好,平均承载能力达到150N。
说明哈雷保持器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2. 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哈雷保持器在不同角度下的稳定性较好,最大角度为15°。
说明哈雷保持器在佩戴过程中,牙齿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3. 舒适度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志愿者在佩戴哈雷保持器后,平均不适反应时间为30分钟。
舒适度评价表中,大部分志愿者对哈雷保持器的舒适度表示满意。
六、结论1. 哈雷保持器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2. 哈雷保持器佩戴舒适度较高,适合长期佩戴;3. 哈雷保持器在矫正牙齿排列不齐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七、实验建议1. 在佩戴哈雷保持器期间,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2. 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哈雷保持器的佩戴时间,避免长时间佩戴造成不适;3. 如有不适反应,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调整哈雷保持器的佩戴方式。
哈雷摩托案例分析作业
哈雷用于选择企业软件供应商的标准,是否包括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你倾向于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哪个?
答:哈雷公司的企业文化比较特殊,产品设计也是个性鲜明,属于小众客户最爱,因此他的ERP系统不能套用一般的模式,只有能够深刻理解公司文化和业务,能按公司要求进行流程调整才是最重要,供应商的资质、业绩固然重要,但并不应该作为最重要的因素。
1、你以本案例的信息为基础,你会选择哪家供应商,为什么?如果你必须做一个两分钟的陈述,向上级领导概括你的选择,你会说些什么?
答:选择供应商1,原因如下:
1)供应商1的团队与众不同,他们有热情,可以并愿意按哈雷公司的要求来设计软件产品,哈雷是一家特点鲜明的公司,项目实施意味着软件公司要了解哈雷内部这些组织的个性,并且要尽量透彻地了解其个性形成的原因。
2)供应商1服务质量高,在实际工作开始之后,软件公司必须跟那些相关的人合作融洽,所以选择一家有热情且服务意识强的公司很重要,在之前的调研中,他们的精力充沛, 有礼貌, 诚实,对我们业务的理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们没有让人有丝毫的不悦、委曲求全或者盛气凌人等感觉,并且愿意按我们的要求来对软件进行调整。
2、你对哈雷公司选择企业软件的方法的总体评价是什么?如果可能,你会采取什么不同的方法?
答:我认为总体方法比较合理, 哈雷公司了解自己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也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使选择供应商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另外通过让直接接触业务的人来梳理流程并对软件选择做出决策,确保了能让软件商开发真正适合自己企业的产品,从而使业务需求能够迅速得到满足,如果可能,应当有一个被授予相关权利的人在企业内部进行协调,能够在各部门间合理调配和安排资源来支持软件项目,这样也许可以适当加快软件实施的进度。